CN109200303A - 消毒方法、消毒装置、泡奶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消毒方法、消毒装置、泡奶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200303A CN109200303A CN201710527463.7A CN201710527463A CN109200303A CN 109200303 A CN109200303 A CN 109200303A CN 201710527463 A CN201710527463 A CN 201710527463A CN 109200303 A CN109200303 A CN 1092003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 equal
- signal
- stirring
- l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8267 milk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3
- 235000013336 milk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3
- 210000004080 milk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3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5660 chlor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3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8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09841 combus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6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249 desinf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86 process contro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791 soa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65 dairy produc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574 pois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614 poison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chemical substances
- A61L2/18—Liquid substances or solutions comprising solids or dissolved gas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2/04—Hea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24—Apparatus using programmed or automatic opera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26—Accessories or devices or components used for biocidal treatment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G01K7/16—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 G01K7/22—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the element being a non-linear resistance, e.g. thermistor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165—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 G01R19/16566—Circuits and arrangements for comparing voltage or current with one or several thresholds and for indicating the result not covered by subgroups G01R19/16504, G01R19/16528, G01R19/16533
- G01R19/16576—Circuits and arrangements for comparing voltage or current with one or several thresholds and for indicating the result not covered by subgroups G01R19/16504, G01R19/16528, G01R19/16533 comparing DC or AC voltage with one threshold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175—Indicating the instants of passage of current or voltage through a given value, e.g. passage through zero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2/00—Aspect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 A61L2202/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2/14—Means for controlling sterilisation processes, data processing, presentation and storage means, e.g. sensors, controllers, program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2/00—Aspect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 A61L2202/20—Targets to be treated
- A61L2202/23—Containers, e.g. vials, bottles, syringes, mail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2207/00—Application of thermometers in household applian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毒方法、消毒装置、泡奶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消毒方法包括:检测是否接收到消毒指令;在检测接收到消毒指令时,向加热元件发送具有第一加热周期的间歇性加热信号;在间歇性加热过程中,确定泡奶容器内的温度变化率,以根据温度变化率检测是否存在干烧;在确定不存在干烧时,向搅拌电机发送具有预设搅拌周期的搅拌信号,并将间歇性加热信号切换至全功率持续加热信号。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一方面,直接通过向泡奶容器内加入消毒液体,通过加热与搅拌,进行消毒,结构设置简单,制备成本低,另一方面,在接收到消毒指令时,开始检测是否存在干烧,提高了消毒操作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泡奶机的消毒方法、一种用于泡奶机的消毒装置、一种泡奶机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泡奶设备设置专门的消毒仓或消毒篮,将奶瓶等泡奶容器让制在消毒仓或消毒篮内,通过在消毒仓或消毒篮内生成蒸气,完成消毒操作,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1)需要设置专门的消毒空间,以及用于产生蒸气的装置,占用空间比较大,结构设置较复杂,制备成本比较高,不利于泡奶产品的推广;
(2)对于未设置有消毒仓或消毒篮的泡奶装置,需要用户手动操作消毒过程,影响力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泡奶机的消毒方案,通过在接收到消毒指令时,开始采用第一加热周期执行间歇性加热,并在该间歇性加热过程中,检测是否存在干烧,以在检测到不存在干烧时,将间歇性加热切换至全功率持续加热,并开启搅拌电机驱动搅拌件搅拌,以进行消毒过程,与现有技术中设置专门的消毒仓的方式相比,一方面,直接通过向泡奶容器内加入消毒液体,通过加热与搅拌,进行消毒,结构设置简单,制备成本低,另一方面,在接收到消毒指令时,开始检测是否存在干烧,提高了消毒操作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泡奶机的消毒方法,包括:检测是否接收到消毒指令;在检测接收到消毒指令时,向加热元件发送具有第一加热周期的间歇性加热信号;在间歇性加热过程中,确定泡奶容器内的温度变化率,以根据温度变化率检测是否存在干烧;在确定不存在干烧时,向搅拌电机发送具有预设搅拌周期的搅拌信号,并将间歇性加热信号切换至全功率持续加热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泡奶机包括泡奶容器,用于加热泡奶容器的加热元件,用于搅拌奶液混合物的搅拌件与用于驱动搅拌件的搅拌电机,在接收到消毒指令时,开始采用第一加热周期执行间歇性加热,并在该间歇性加热过程中,检测是否存在干烧,以在检测到不存在干烧时,将间歇性加热切换至全功率持续加热,并开启搅拌电机驱动搅拌件搅拌,以进行消毒过程,与现有技术中设置专门的消毒仓的方式相比,一方面,直接通过向泡奶容器内加入消毒液体,通过加热与搅拌,进行消毒,结构设置简单,制备成本低,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在接收到消毒指令时,开始检测是否存在干烧,提高了消毒操作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全功率持续加热过程中,检测泡奶容器内的消毒液体的第一实时温度;在检测到第一实时温度大于或等于消毒沸点阈值时,向加热元件发送沸点保温加热信号;检测沸点保温的加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在检测到加热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向加热元件发送停止加热信号,其中,在检测到搅拌电机的搅拌周期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时,向搅拌电机发送停止运行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执行全功率加热,能够使用于消毒的液体快速达到消毒沸点阈值,在加热过程中,通过搅拌电机控制搅拌件对消毒液体进行搅拌,能够提升泡奶容器内的消毒面积,以提升消毒效果,通过在检测到消毒液体的实时温度上升到大于或等于消毒沸点阈值时,将持续加热切换为保温加热,以延长加热时间,提升消毒效果。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沸点保温加热信号为具有第二加热周期的全功率间歇性加热信号,或加热功率小于全功率的持续加热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第二加热周期,使加热元件开始执行间歇性加热操作,执行沸点保温,或通过加热功率小于全功率的低功率持续加热信号,执行低功率的持续操作,执行沸点保温,使在沸点保温过程中,使消毒液体维持持续煮沸效果的同时,降低沸腾飞溅风险,在沸点保温时间达到预设时间阈值时,控制加热元件停止加热,以完成消毒操作。
与现有技术中单独设置消毒仓的方案相比,在现有泡奶机结构的基础上,不需要另外增加元器件设置,在将容器自身进行消毒的同时,也可以将婴儿器具放在泡奶容器内,通过程序控制实现器具消毒,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用户使用体验高。
具体地,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时方式,第二加热周期可以包括5秒加热时段与5秒停止加热时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间歇性加热过程中,确定泡奶容器内的温度变化率,以根据温度变化率检测是否存在干烧”,具体包括:在第一加热周期的间歇性加热的过程中,在每个第一加热周期内的停止加热时段采集泡奶容器内的第二实时温度;在检测到间歇性加热操作的加热周期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数量阈值时,根据加热周期数量和每个第一预设周期内采集到的第二实时温度确定温度变化率;检测温度变化率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变化率阈值;在检测到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预设变化率阈值时,确定不存在干烧;在检测到温度变化率大于预设变化率阈值时,控制加热元件停止加热,并生成第一报警信息,其中,第一报警信息为第一蜂鸣信号,或在显示组件上显示的干烧报错编码。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蜂鸣器,连接至控制器;显示屏,连接至控制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蜂鸣器与显示屏,在检测到能够在检测到泡奶机工作异常时,通过蜂鸣器蜂鸣或显示错误编码,提示用户出现异常现象。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第一加热周期控制加热元件执行第一间歇性加热操作,并在每个加热周期内采集实时温度,以根据采集到的实时温度与加热周期的数量确定实时温度的温度变化率,在检测到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泡奶容器内具有足够量的消毒液体吸收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在检测到温度变化率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泡奶容器内的消毒液体较少导致温升快,一方面,与设置液位传感器的方式相比,不需要增加元器件设置,另一方面,从而能够避免由于干烧造成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泡奶机的安全性,在检测到不存在干烧风险后,继续执行加热操作,排除了干烧风险,提升了消毒操作的安全性,再一方面,通过根据第一加热周期控制加热元件执行第一间歇性加热操作,即便存在干烧也不会对泡奶容器造成损伤。
具体地,在接收到消毒指令时,首先控制加热元件以开10±4秒,停止10±4秒的加热周期进行N(2-6)个周期的热,其加热功率为全功率(比如泡奶机的最大加热功率为500W时,500W即为全功率),并在间歇式全功率加热的停止加热时段进行干烧判断,如果N(2-6)个停止期间内,其温度变化率5C/S以上,总计次数2次以上时,则认为容器内无水或水过少,属于干烧,则停止加热,并进行报警提示,如果2次中有1次发生干烧,则可以再判断1次。
另外,干烧检测可以在整个消毒过程中持续进行,防止在消毒操作进行到后期出现水量不够,从而使机器温度过高,导致机器被烧坏。
其中,采用间歇式全功率加热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用户在使用前忘记加水直接操作,如果用户没有加入相应的水量而进行消毒,则会造成机器内部温度过高而烧坏机器元件,其中比较合理第一加热周期有10秒加热时段,12S停止加热时段,或8秒加热时段,以及12秒停止加热时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向搅拌电机发送具有预设搅拌周期的搅拌信号”,还包括:在搅拌电机执间歇性运行时,采集搅拌电机的输出电压;检测输出电压是否小于预设电压阈值;在检测到输出电压小于预设电压阈值时,生成第二报警信息,其中,第二报警信息为第二蜂鸣信号,或在显示组件上显示搅拌保证编码,以提示用户泡奶机内没有搅拌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集搅拌电机的输出电压,并检测搅拌电机的输出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阈值,在检测到输出电压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阈值时,表明搅拌电机连接有搅拌件,即搅拌件正常工作,在检测到输出电压小于小于预设电压阈值时,表明搅拌电机空转,即泡奶容器内未设置有搅拌件,此时通过生成第二报警信息,提示用户泡奶机内没有搅拌件,从而能够避免在搅拌棒状态异常时触发开启,提高了搅拌操作的安全性,进而提升了泡奶机的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泡奶机设置有连接至搅拌电机的过零采样模块,在“向搅拌电机发送具有预设搅拌周期的搅拌信号”步骤之前,还包括:根据泡奶机的电源频率生成对应的方波信号;在过零采样模块的一个采样周期内,检测是否采集到方波信号中从正半周向负半周转换时,或从负半周向正半周转换时的过零信号;在检测采集到过零信号时,向搅拌电机发出间歇性运行的信号;在检测未采集到过零信号时,生成第三报警信息,其中,第三报警信息为第三蜂鸣信号,或在显示组件上显示的过零报错编码。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供电电源通常为交流信号,通过检测方波信号从正半周向负半周转换时,是否具有过零信号,即是否能够采集到电流与电压均为0的点,在采集到过零信号时,表明过零采样模块工作正常,此时,继电器能在0电压电流时进行开启与关断,从而保证继电器的元件寿命不受影响,可以触发开启间歇性搅拌操作,在未采集到过零信号时,表明过零采样模块出现损坏,由于不能保证继电器在0点关断与开启,从而导致损伤元件,此时控制泡奶机停机,并生成第三报警信息,提示用户过零报错,以降低工况异常发生的概率。
其中,报警的方式可以为蜂鸣、LED灯闪烁或在显示模块上显示过零报错编码。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温度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电阻,在“向加热元件发送第一加热周期的间歇性加热信号”或“将间歇性加热信号切换至全功率持续加热信号”或“向加热元件发送沸点保温加热信号”之前,还包括:采集温度传感电阻的实时电压,检测实时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在检测到实时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时向搅拌电机发出间歇性运行的信号或将间歇性加热信号切换至持续加热操作信号;在检测到实时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或大于第二电压阈值时,关闭加热操作与搅拌操作,并生成第四报警信息,其中,第二电压阈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第四报警信息为第四蜂鸣信号,或在显示组件上显示的温度检测报错编码。
在该技术方案中,温度传感器为温度传感电阻,通过采集温度传感电阻的实时电压,并检测实时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在检测到实时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时,表明温度传感器工作正常,此时可以控制开启加热元件工作,在检测到实时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或大于第二电压阈值时,表明温度传感器工作异常,关闭加热操作与搅拌操作,以控制泡奶机停机,并进行报警,降低了由于温度误判造成的工作异常的概率,提升了泡奶机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在温度传感器的采样电压出现小于0x03或大于0xFD时,表明传感器采样电路出现损坏,对于温度的采集将会出现误判,如果不及时关断,则会给用户造成重大损失,甚至造成安全隐患,,并且出现异常入托不及时返修,再次上电整机同样不能操作,程序给出异常提示。
其中,0x03与0xFD(11111101)为16进制下的电压数值,转换为对应的10进制下的电压数值,分别为3与254。
报警的方式可以为蜂鸣、LED灯闪烁或在显示模块上显示温度检测报错编码。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预设搅拌周期包括运行时段与停止运行时段,运行时段为大于或等于5秒,并小于或等于11秒,停止搅拌时段为大于或等于1秒并小于或等于5秒;第一加热周期包括第一加热时段与第一停止加热时段,第一加热时段为大于或等于6秒并小于或等于14秒,第一停止加热时段为大于或等于6秒并小于或等于14秒;第二加热周期包括第二加热时段与第二停止加热时段,第二加热时段为大于或等于3秒并小于或等于7秒,第二停止加热时段为大于或等于3秒并小于或等于7秒第一加热周期第二加热周期;第一数量阈值大于或等于3,并小于或等于6;第二数量阈值大于或等于2,并小于或等于6;消毒沸点阈值为90℃;预设时间阈值为大于或等于5分钟,并小于或等于10分钟。
具体地,第一数量阈值为搅拌电机的搅拌周期数量,第二数量阈值为第一间歇性加热操作的加热周期数量。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用于泡奶机的消毒装置,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消毒指令;第一加热单元,用于在检测接收到消毒指令时,向加热元件发送第一加热周期的间歇性加热信号;确定单元,用于在间歇性加热过程中,确定泡奶容器内的温度变化率,以根据温度变化率检测是否存在干烧;搅拌单元,用于在确定不存在干烧时,向搅拌电机发送具有预设搅拌周期的搅拌信号;第二加热单元,用于将间歇性加热信号切换至全功率持续加热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泡奶机包括泡奶容器,用于加热泡奶容器的加热元件,用于搅拌奶液混合物的搅拌件与用于驱动搅拌件的搅拌电机,在接收到消毒指令时,开始采用第一加热周期执行间歇性加热,并在该间歇性加热过程中,检测是否存在干烧,以在检测到不存在干烧时,将间歇性加热切换至全功率持续加热,并开启搅拌电机驱动搅拌件搅拌,以进行消毒过程,与现有技术中设置专门的消毒仓的方式相比,一方面,直接通过向泡奶容器内加入消毒液体,通过加热与搅拌,进行消毒,结构设置简单,制备成本低,另一方面,在接收到消毒指令时,开始检测是否存在干烧,提高了消毒操作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单元还用于:在全功率持续加热过程中,检测泡奶容器内的消毒液体的第一实时温度;装置还包括:第三加热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第一实时温度大于或等于消毒沸点阈值时,向加热元件发送沸点保温加热信号;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检测沸点保温的加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装置还包括:停止单元,用于在检测到加热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向加热元件发送停止加热信号,停止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搅拌电机的搅拌周期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时,向搅拌电机发送停止运行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执行全功率加热,能够使用于消毒的液体快速达到消毒沸点阈值,在加热过程中,通过搅拌电机控制搅拌件对消毒液体进行搅拌,能够提升泡奶容器内的消毒面积,以提升消毒效果,通过在检测到消毒液体的实时温度上升到大于或等于消毒沸点阈值时,将持续加热切换为保温加热,以延长加热时间,提升消毒效果。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沸点保温加热信号为具有第二加热周期的全功率间歇性加热信号,或加热功率小于全功率的持续加热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第二加热周期,使加热元件开始执行间歇性加热操作,执行沸点保温,或通过加热功率小于全功率的低功率持续加热信号,执行低功率的持续操作,执行沸点保温,使在沸点保温过程中,使消毒液体维持持续煮沸效果的同时,降低沸腾飞溅风险,在沸点保温时间达到预设时间阈值时,控制加热元件停止加热,以完成消毒操作。
与现有技术中单独设置消毒仓的方案相比,在现有泡奶机结构的基础上,不需要另外增加元器件设置,在将容器自身进行消毒的同时,也可以将婴儿器具放在泡奶容器内,通过程序控制实现器具消毒,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用户使用体验高。
具体地,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时方式,第二加热周期可以包括5秒加热时段与5秒停止加热时段。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采集单元,用于在第一加热周期的间歇性加热的过程中,并在每个第一加热周期内的停止加热时段采集泡奶容器内的第二实时温度;确定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第一间歇性加热操作的加热周期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数量阈值时,根据加热周期数量和每个第一预设周期内采集到的第二实时温度确定温度变化率;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温度变化率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变化率阈值;确定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预设变化率阈值时,确定不存在干烧;第一报警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温度变化率大于预设变化率阈值时,控制加热元件停止加热,并生成第一报警信息,其中,第一报警信息为第一蜂鸣信号,或在显示组件上显示的干烧报错编码。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蜂鸣器,连接至控制器;显示屏,连接至控制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蜂鸣器与显示屏,在检测到能够在检测到泡奶机工作异常时,通过蜂鸣器蜂鸣或显示错误编码,提示用户出现异常现象。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第一加热周期控制加热元件执行第一间歇性加热操作,并在每个加热周期内采集实时温度,以根据采集到的实时温度与加热周期的数量确定实时温度的温度变化率,在检测到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泡奶容器内具有足够量的消毒液体吸收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在检测到温度变化率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泡奶容器内的消毒液体较少导致温升快,一方面,与设置液位传感器的方式相比,不需要增加元器件设置,另一方面,从而能够避免由于干烧造成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泡奶机的安全性,在检测到不存在干烧风险后,继续执行加热操作,排除了干烧风险,提升了消毒操作的安全性,再一方面,通过根据第一加热周期控制加热元件执行第一间歇性加热操作,即便存在干烧也不会对泡奶容器造成损伤。
具体地,在接收到消毒指令时,首先控制加热元件以开10±4秒,停止10±4秒的加热周期进行N(2-6)个周期的热,其加热功率为全功率(比如泡奶机的最大加热功率为500W时,500W即为全功率),并在间歇式全功率加热的停止加热时段进行干烧判断,如果N(2-6)个停止期间内,其温度变化率5C/S以上,总计次数2次以上时,则认为容器内无水或水过少,属于干烧,则停止加热,并进行报警提示,如果2次中有1次发生干烧,则可以再判断1次。
另外,干烧检测可以在整个消毒过程中持续进行,防止在消毒操作进行到后期出现水量不够,从而使机器温度过高,导致机器被烧坏。
其中,采用间歇式全功率加热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用户在使用前忘记加水直接操作,如果用户没有加入相应的水量而进行消毒,则会造成机器内部温度过高而烧坏机器元件,其中比较合理第一加热周期有10秒加热时段,12S停止加热时段,或8秒加热时段,以及12秒停止加热时段。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采集单元还用于在搅拌电机执行间歇性运行操作时,采集搅拌电机的输出电压;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输出电压是否小于预设电压阈值;第二报警单元,用于在检测到输出电压小于预设电压阈值时,生成第二报警信息,其中,第二报警信息为第二蜂鸣信号,或在显示组件上显示搅拌保证编码,以提示用户泡奶机内没有搅拌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集搅拌电机的输出电压,并检测搅拌电机的输出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阈值,在检测到输出电压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阈值时,表明搅拌电机连接有搅拌件,即搅拌件正常工作,在检测到输出电压小于小于预设电压阈值时,表明搅拌电机空转,即泡奶容器内未设置有搅拌件,此时通过生成第二报警信息,提示用户泡奶机内没有搅拌件,从而能够避免在搅拌棒状态异常时触发开启,提高了搅拌操作的安全性,进而提升了泡奶机的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泡奶机设置有连接至搅拌电机的过零采样模块,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泡奶机的电源频率生成对应的方波信号;检测单元还用于:在过零采样模块的一个采样周期内,检测是否采集到方波信号中从正半周向负半周转换时,或从负半周向正半周转换时的过零信号;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检测采集到过零信号时,向搅拌电机发出间歇性运行的信号;第三报警单元,用于在检测未采集到过零信号时,生成第三报警信息,其中,第三报警信息为第二蜂鸣信号,或在显示组件上显示的过零报错编码。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供电电源通常为交流信号,通过检测方波信号从正半周向负半周转换时,是否具有过零信号,即是否能够采集到电流与电压均为0的点,在采集到过零信号时,表明过零采样模块工作正常,此时,继电器能在0电压电流时进行开启与关断,从而保证继电器的元件寿命不受影响,可以触发开启间歇性搅拌操作,在未采集到过零信号时,表明过零采样模块出现损坏,由于不能保证继电器在0点关断与开启,从而导致损伤元件,此时控制泡奶机停机,并生成第三报警信息,提示用户过零报错,以降低工况异常发生的概率。
其中,报警的方式可以为蜂鸣、LED灯闪烁或在显示模块上显示过零报错编码。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采集单元还用于:采集温度传感电阻的实时电压,检测实时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装置还包括:第四加热单元,用于在检测到实时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时,向搅拌电机发出间歇性运行的信号或将间歇性加热信号切换至持续加热操作信号;第四报警单元,用于在检测到实时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或大于第二电压阈值时,关闭加热操作与搅拌操作,并生成第四报警信息,其中,第二电压阈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第四报警信息为第四蜂鸣信号,或在显示组件上显示的温度检测报错编码。
在该技术方案中,温度传感器为温度传感电阻,通过采集温度传感电阻的实时电压,并检测实时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在检测到实时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时,表明温度传感器工作正常,此时可以控制开启加热元件工作,在检测到实时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或大于第二电压阈值时,表明温度传感器工作异常,关闭加热操作与搅拌操作,以控制泡奶机停机,并进行报警,降低了由于温度误判造成的工作异常的概率,提升了泡奶机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在温度传感器的采样电压出现小于0x03或大于0xFD时,表明传感器采样电路出现损坏,对于温度的采集将会出现误判,如果不及时关断,则会给用户造成重大损失,甚至造成安全隐患,,并且出现异常入托不及时返修,再次上电整机同样不能操作,程序给出异常提示。
其中,0x03与0xFD(11111101)为16进制下的电压数值,转换为对应的10进制下的电压数值,分别为3与254。
报警的方式可以为蜂鸣、LED灯闪烁或在显示模块上显示温度检测报错编码。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预设搅拌周期包括运行时段与停止运行时段,运行时段为大于或等于5秒,并小于或等于11秒,停止搅拌时段为大于或等于1秒并小于或等于5秒;第一加热周期包括第一加热时段与第一停止加热时段,第一加热时段为大于或等于6秒并小于或等于14秒,第一停止加热时段为大于或等于6秒并小于或等于14秒;第二加热周期包括第二加热时段与第二停止加热时段,第二加热时段为大于或等于3秒并小于或等于7秒,第二停止加热时段为大于或等于3秒并小于或等于7秒;第一数量阈值大于或等于3,并小于或等于6;第二数量阈值大于或等于2,并小于或等于6;消毒沸点阈值为90℃;预设时间阈值为大于或等于5分钟,并小于或等于10分钟。
具体地,第一数量阈值为搅拌电机的搅拌周期数量,第二数量阈值为第一间歇性加热操作的加热周期数量。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泡奶机,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消毒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消毒方法。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泡奶机的消毒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泡奶机的过零检测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泡奶机的温度传感器异常检测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泡奶机的消毒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泡奶机的消毒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泡奶机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第三方不同于在此描述的第三方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泡奶机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泡奶机,包括:步骤102,检测是否接收到消毒指令;步骤104,在检测接收到消毒指令时,向加热元件发送具有第一加热周期的间歇性加热信号;步骤106,在间歇性加热过程中,确定泡奶容器内的温度变化率,以根据温度变化率检测是否存在干烧;步骤108,在确定不存在干烧时,向搅拌电机发送具有预设搅拌周期的搅拌信号,并将间歇性加热信号切换至全功率持续加热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泡奶机包括泡奶容器,用于加热泡奶容器的加热元件,用于搅拌奶液混合物的搅拌件与用于驱动搅拌件的搅拌电机,在接收到消毒指令时,开始采用第一加热周期执行间歇性加热,并在该间歇性加热过程中,检测是否存在干烧,以在检测到不存在干烧时,将间歇性加热切换至全功率持续加热,并开启搅拌电机驱动搅拌件搅拌,以进行消毒过程,与现有技术中设置专门的消毒仓的方式相比,一方面,直接通过向泡奶容器内加入消毒液体,通过加热与搅拌,进行消毒,结构设置简单,制备成本低,另一方面,在接收到消毒指令时,开始检测是否存在干烧,提高了消毒操作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全功率持续加热过程中,检测泡奶容器内的消毒液体的第一实时温度;在检测到第一实时温度大于或等于消毒沸点阈值时,向加热元件发送沸点保温加热信号;检测沸点保温的加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在检测到加热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向加热元件发送停止加热信号,其中,在检测到搅拌电机的搅拌周期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时,向搅拌电机发送停止运行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执行全功率加热,能够使用于消毒的液体快速达到消毒沸点阈值,在加热过程中,通过搅拌电机控制搅拌件对消毒液体进行搅拌,能够提升泡奶容器内的消毒面积,以提升消毒效果,通过在检测到消毒液体的实时温度上升到大于或等于消毒沸点阈值时,将持续加热切换为保温加热,以延长加热时间,提升消毒效果。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沸点保温加热信号为具有第二加热周期的全功率间歇性加热信号,或加热功率小于全功率的持续加热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第二加热周期,使加热元件开始执行间歇性加热操作,执行沸点保温,或通过加热功率小于全功率的低功率持续加热信号,执行低功率的持续操作,执行沸点保温,使在沸点保温过程中,使消毒液体维持持续煮沸效果的同时,降低沸腾飞溅风险,在沸点保温时间达到预设时间阈值时,控制加热元件停止加热,以完成消毒操作。
与现有技术中单独设置消毒仓的方案相比,在现有泡奶机结构的基础上,不需要另外增加元器件设置,在将容器自身进行消毒的同时,也可以将婴儿器具放在泡奶容器内,通过程序控制实现器具消毒,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用户使用体验高。
具体地,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时方式,第二加热周期可以包括5秒加热时段与5秒停止加热时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间歇性加热过程中,确定泡奶容器内的温度变化率,以根据温度变化率检测是否存在干烧”,具体包括:在第一加热周期的间歇性加热的过程中,在每个第一加热周期内的停止加热时段采集泡奶容器内的第二实时温度;在检测到间歇性加热操作的加热周期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数量阈值时,根据加热周期数量和每个第一预设周期内采集到的第二实时温度确定温度变化率;检测温度变化率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变化率阈值;在检测到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预设变化率阈值时,确定不存在干烧;在检测到温度变化率大于预设变化率阈值时,控制加热元件停止加热,并生成第一报警信息,其中,第一报警信息为第一蜂鸣信号,或在显示组件上显示的干烧报错编码。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蜂鸣器,连接至控制器;显示屏,连接至控制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蜂鸣器与显示屏,在检测到能够在检测到泡奶机工作异常时,通过蜂鸣器蜂鸣或显示错误编码,提示用户出现异常现象。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第一加热周期控制加热元件执行第一间歇性加热操作,并在每个加热周期内采集实时温度,以根据采集到的实时温度与加热周期的数量确定实时温度的温度变化率,在检测到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泡奶容器内具有足够量的消毒液体吸收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在检测到温度变化率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泡奶容器内的消毒液体较少导致温升快,一方面,与设置液位传感器的方式相比,不需要增加元器件设置,另一方面,从而能够避免由于干烧造成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泡奶机的安全性,在检测到不存在干烧风险后,继续执行加热操作,排除了干烧风险,提升了消毒操作的安全性,再一方面,通过根据第一加热周期控制加热元件执行第一间歇性加热操作,即便存在干烧也不会对泡奶容器造成损伤。
具体地,在接收到消毒指令时,首先控制加热元件以开10±4秒,停止10±4秒的加热周期进行N(2-6)个周期的热,其加热功率为全功率(比如泡奶机的最大加热功率为500W时,500W即为全功率),并在间歇式全功率加热的停止加热时段进行干烧判断,如果N(2-6)个停止期间内,其温度变化率5C/S以上,总计次数2次以上时,则认为容器内无水或水过少,属于干烧,则停止加热,并进行报警提示,如果2次中有1次发生干烧,则可以再判断1次。
另外,干烧检测可以在整个消毒过程中持续进行,防止在消毒操作进行到后期出现水量不够,从而使机器温度过高,导致机器被烧坏。
其中,采用间歇式全功率加热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用户在使用前忘记加水直接操作,如果用户没有加入相应的水量而进行消毒,则会造成机器内部温度过高而烧坏机器元件,其中比较合理第一加热周期有10秒加热时段,12S停止加热时段,或8秒加热时段,以及12秒停止加热时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向搅拌电机发送具有预设搅拌周期的搅拌信号”,还包括:在搅拌电机执间歇性运行时,采集搅拌电机的输出电压;检测输出电压是否小于预设电压阈值;在检测到输出电压小于预设电压阈值时,生成第二报警信息,其中,第二报警信息为第二蜂鸣信号,或在显示组件上显示搅拌保证编码,以提示用户泡奶机内没有搅拌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集搅拌电机的输出电压,并检测搅拌电机的输出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阈值,在检测到输出电压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阈值时,表明搅拌电机连接有搅拌件,即搅拌件正常工作,在检测到输出电压小于小于预设电压阈值时,表明搅拌电机空转,即泡奶容器内未设置有搅拌件,此时通过生成第二报警信息,提示用户泡奶机内没有搅拌件,从而能够避免在搅拌棒状态异常时触发开启,提高了搅拌操作的安全性,进而提升了泡奶机的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泡奶机设置有连接至搅拌电机的过零采样模块,在“向搅拌电机发送具有预设搅拌周期的搅拌信号”步骤之前,还包括:根据泡奶机的电源频率生成对应的方波信号;在过零采样模块的一个采样周期内,检测是否采集到方波信号中从正半周向负半周转换时,或从负半周向正半周转换时的过零信号;在检测采集到过零信号时,向搅拌电机发出间歇性运行的信号;在检测未采集到过零信号时,生成第三报警信息,其中,第三报警信息为第三蜂鸣信号,或在显示组件上显示的过零报错编码。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供电电源通常为交流信号,通过检测方波信号从正半周向负半周转换时,是否具有过零信号,即是否能够采集到电流与电压均为0的点,在采集到过零信号时,表明过零采样模块工作正常,此时,继电器能在0电压电流时进行开启与关断,从而保证继电器的元件寿命不受影响,可以触发开启间歇性搅拌操作,在未采集到过零信号时,表明过零采样模块出现损坏,由于不能保证继电器在0点关断与开启,从而导致损伤元件,此时控制泡奶机停机,并生成第三报警信息,提示用户过零报错,以降低工况异常发生的概率。
其中,报警的方式可以为蜂鸣、LED灯闪烁或在显示模块上显示过零报错编码。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温度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电阻,在“向加热元件发送第一加热周期的间歇性加热信号”或“将间歇性加热信号切换至全功率持续加热信号”或“向加热元件发送沸点保温加热信号”之前,还包括:采集温度传感电阻的实时电压,检测实时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在检测到实时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时向搅拌电机发出间歇性运行的信号或将间歇性加热信号切换至持续加热操作信号;在检测到实时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或大于第二电压阈值时,关闭加热操作与搅拌操作,并生成第四报警信息,其中,第二电压阈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第四报警信息为第四蜂鸣信号,或在显示组件上显示的温度检测报错编码。
在该技术方案中,温度传感器为温度传感电阻,通过采集温度传感电阻的实时电压,并检测实时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在检测到实时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时,表明温度传感器工作正常,此时可以控制开启加热元件工作,在检测到实时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或大于第二电压阈值时,表明温度传感器工作异常,关闭加热操作与搅拌操作,以控制泡奶机停机,并进行报警,降低了由于温度误判造成的工作异常的概率,提升了泡奶机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在温度传感器的采样电压出现小于0x03或大于0xFD时,表明传感器采样电路出现损坏,对于温度的采集将会出现误判,如果不及时关断,则会给用户造成重大损失,甚至造成安全隐患,,并且出现异常入托不及时返修,再次上电整机同样不能操作,程序给出异常提示。
其中,0x03与0xFD(11111101)为16进制下的电压数值,转换为对应的10进制下的电压数值,分别为3与254。
报警的方式可以为蜂鸣、LED灯闪烁或在显示模块上显示温度检测报错编码。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预设搅拌周期包括运行时段与停止运行时段,运行时段为大于或等于5秒,并小于或等于11秒,停止搅拌时段为大于或等于1秒并小于或等于5秒;第一加热周期包括第一加热时段与第一停止加热时段,第一加热时段为大于或等于6秒并小于或等于14秒,第一停止加热时段为大于或等于6秒并小于或等于14秒;第二加热周期包括第二加热时段与第二停止加热时段,第二加热时段为大于或等于3秒并小于或等于7秒,第二停止加热时段为大于或等于3秒并小于或等于7秒第一加热周期第二加热周期;第一数量阈值大于或等于3,并小于或等于6;第二数量阈值大于或等于2,并小于或等于6;消毒沸点阈值为90℃;预设时间阈值为大于或等于5分钟,并小于或等于10分钟。
具体地,第一数量阈值为搅拌电机的搅拌周期数量,第二数量阈值为第一间歇性加热操作的加热周期数量。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泡奶机的过零检测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泡奶机的过零检测方法,包括:步骤202,检测过零信号是否异常,在检测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204,在检测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210;步骤204,过零信号异常时间累加;步骤206,异常时间大于4秒,在检测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208,在检测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212;步骤208,关闭当前负载,并控制整机停止工作;步骤210,清除过零信号异常时间;步骤212,继续执行间歇性搅拌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供电电源通常为交流信号,通过检测方波信号从正半周向负半周转换时,是否具有过零信号,即是否能够采集到电流与电压均为0的点,在采集到过零信号时,表明过零采样模块工作正常,此时,继电器能在0电压电流时进行开启与关断,从而保证继电器的元件寿命不受影响,可以触发开启间歇性搅拌操作,在未采集到过零信号时,表明过零采样模块出现损坏,由于不能保证继电器在0点关断与开启,从而导致损伤元件,此时控制泡奶机停机,并生成报警信息,提示用户过零报错,以降低工况异常发生的概率。
其中,报警的方式可以为蜂鸣、LED灯闪烁或在显示模块上显示过零报错编码。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泡奶机的温度传感器异常检测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泡奶机是否进入初始状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02,检测温度传感电阻电压值是否小于0x03,在检测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308,在检测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304;步骤304,检测温度传感电阻电压值是否大于0xFD,在检测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308,在检测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306;步骤306,继续执行加热操作;步骤308,关闭当前负载,并控制整机停止工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温度传感器为温度传感电阻,通过采集温度传感电阻的实时电压,并检测实时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在检测到实时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时,表明温度传感器工作正常,此时可以控制开启加热元件工作,在检测到实时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或大于第二电压阈值时,表明温度传感器工作异常,关闭加热操作与搅拌操作,以控制泡奶机停机,并进行报警,降低了由于温度误判造成的工作异常的概率,提升了泡奶机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在温度传感器的采样电压出现小于0x03或大于0xFD时,表明传感器采样电路出现损坏,对于温度的采集将会出现误判,如果不及时关断,则会给用户造成重大损失,甚至造成安全隐患,,并且出现异常入托不及时返修,再次上电整机同样不能操作,程序给出异常提示。
其中,0x03与0xFD(11111101)为16进制下的电压数值,转换为对应的10进制下的电压数值,分别为3与254。
报警的方式可以为蜂鸣、LED灯闪烁或在显示模块上显示温度检测报错编码。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泡奶机的消毒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泡奶机的消毒方法,包括:步骤402,开启第二全功率间歇式加热操作;步骤404,在第二全功率间歇式加热操作达到第二数量阈值时,检测温升变化率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变化率阈值,在检测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406,在检测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420;步骤406,检测电压采样值、过零信号与热敏电阻是否正常,在检测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408,在检测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422;步骤408,检测搅拌电机搅拌周期数量的数量是否大于3,在检测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412,在检测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410;步骤410,采用运行8±3秒,停止运行3±2的运行周期执行间歇性运行操作;步骤412,检测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消毒沸点阈值,在检测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414,在检测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418;步骤414,检测沸点保温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间阈值,在检测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424,在检测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416;步骤416,采用加热4±2秒,停止加热4±2的运行周期执行第一间歇性加热操作,并返回步骤414;步骤418,控制加热元件全功率持续加热,并返回步骤412;步骤420,进入干烧保护提示程序;步骤422,进入保护提示程序;步骤424,完成消毒操作。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泡奶机的消毒装置的示意框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泡奶机的消毒装置500,包括:检测单元502,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消毒指令;第一加热单元504,用于在检测接收到消毒指令时,向加热元件发送第一加热周期的间歇性加热信号;确定单元506,用于在间歇性加热过程中,确定泡奶容器内的温度变化率,以根据温度变化率检测是否存在干烧;搅拌单元508,用于在确定不存在干烧时,向搅拌电机发送具有预设搅拌周期的搅拌信号;第二加热单元510,用于将间歇性加热信号切换至全功率持续加热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泡奶机包括泡奶容器,用于加热泡奶容器的加热元件,用于搅拌奶液混合物的搅拌件与用于驱动搅拌件的搅拌电机,在接收到消毒指令时,开始采用第一加热周期执行间歇性加热,并在该间歇性加热过程中,检测是否存在干烧,以在检测到不存在干烧时,将间歇性加热切换至全功率持续加热,并开启搅拌电机驱动搅拌件搅拌,以进行消毒过程,与现有技术中设置专门的消毒仓的方式相比,一方面,直接通过向泡奶容器内加入消毒液体,通过加热与搅拌,进行消毒,结构设置简单,制备成本低,另一方面,在接收到消毒指令时,开始检测是否存在干烧,提高了消毒操作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单元502还用于:在全功率持续加热过程中,检测泡奶容器内的消毒液体的第一实时温度;装置500还包括:第三加热单元512,用于在检测到第一实时温度大于或等于消毒沸点阈值时,向加热元件发送沸点保温加热信号;检测单元502还用于:检测检测沸点保温的加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装置500还包括:停止单元514,用于在检测到加热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向加热元件发送停止加热信号,停止单元514还用于:在检测到搅拌电机的搅拌周期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时,向搅拌电机发送停止运行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执行全功率加热,能够使用于消毒的液体快速达到消毒沸点阈值,在加热过程中,通过搅拌电机控制搅拌件对消毒液体进行搅拌,能够提升泡奶容器内的消毒面积,以提升消毒效果,通过在检测到消毒液体的实时温度上升到大于或等于消毒沸点阈值时,将持续加热切换为保温加热,以延长加热时间,提升消毒效果。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沸点保温加热信号为具有第二加热周期的全功率间歇性加热信号,或加热功率小于全功率的持续加热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第二加热周期,使加热元件开始执行间歇性加热操作,执行沸点保温,或通过加热功率小于全功率的低功率持续加热信号,执行低功率的持续操作,执行沸点保温,使在沸点保温过程中,使消毒液体维持持续煮沸效果的同时,降低沸腾飞溅风险,在沸点保温时间达到预设时间阈值时,控制加热元件停止加热,以完成消毒操作。
与现有技术中单独设置消毒仓的方案相比,在现有泡奶机结构的基础上,不需要另外增加元器件设置,在将容器自身进行消毒的同时,也可以将婴儿器具放在泡奶容器内,通过程序控制实现器具消毒,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用户使用体验高。
具体地,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时方式,第二加热周期可以包括5秒加热时段与5秒停止加热时段。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采集单元516,用于在第一加热周期的间歇性加热的过程中,并在每个第一加热周期内的停止加热时段采集泡奶容器内的第二实时温度;确定单元506还用于:在检测到第一间歇性加热操作的加热周期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数量阈值时,根据加热周期数量和每个第一预设周期内采集到的第二实时温度确定温度变化率;检测单元502还用于:检测温度变化率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变化率阈值;确定单元506还用于:在检测到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预设变化率阈值时,确定不存在干烧;第一报警单元518,用于在检测到温度变化率大于预设变化率阈值时,控制加热元件停止加热,并生成第一报警信息,其中,第一报警信息为第一蜂鸣信号,或在显示组件上显示的干烧报错编码。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蜂鸣器,连接至控制器;显示屏,连接至控制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蜂鸣器与显示屏,在检测到能够在检测到泡奶机工作异常时,通过蜂鸣器蜂鸣或显示错误编码,提示用户出现异常现象。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第一加热周期控制加热元件执行第一间歇性加热操作,并在每个加热周期内采集实时温度,以根据采集到的实时温度与加热周期的数量确定实时温度的温度变化率,在检测到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泡奶容器内具有足够量的消毒液体吸收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在检测到温度变化率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泡奶容器内的消毒液体较少导致温升快,一方面,与设置液位传感器的方式相比,不需要增加元器件设置,另一方面,从而能够避免由于干烧造成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泡奶机的安全性,在检测到不存在干烧风险后,继续执行加热操作,排除了干烧风险,提升了消毒操作的安全性,再一方面,通过根据第一加热周期控制加热元件执行第一间歇性加热操作,即便存在干烧也不会对泡奶容器造成损伤。
具体地,在接收到消毒指令时,首先控制加热元件以开10±4秒,停止10±4秒的加热周期进行N(2-6)个周期的热,其加热功率为全功率(比如泡奶机的最大加热功率为500W时,500W即为全功率),并在间歇式全功率加热的停止加热时段进行干烧判断,如果N(2-6)个停止期间内,其温度变化率5C/S以上,总计次数2次以上时,则认为容器内无水或水过少,属于干烧,则停止加热,并进行报警提示,如果2次中有1次发生干烧,则可以再判断1次。
另外,干烧检测可以在整个消毒过程中持续进行,防止在消毒操作进行到后期出现水量不够,从而使机器温度过高,导致机器被烧坏。
其中,采用间歇式全功率加热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用户在使用前忘记加水直接操作,如果用户没有加入相应的水量而进行消毒,则会造成机器内部温度过高而烧坏机器元件,其中比较合理第一加热周期有10秒加热时段,12S停止加热时段,或8秒加热时段,以及12秒停止加热时段。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采集单元516还用于在搅拌电机执行间歇性运行操作时,采集搅拌电机的输出电压;检测单元502还用于:检测输出电压是否小于预设电压阈值;第二报警单元520,用于在检测到输出电压小于预设电压阈值时,生成第二报警信息,其中,第二报警信息为第二蜂鸣信号,或在显示组件上显示搅拌保证编码,以提示用户泡奶机内没有搅拌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集搅拌电机的输出电压,并检测搅拌电机的输出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阈值,在检测到输出电压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阈值时,表明搅拌电机连接有搅拌件,即搅拌件正常工作,在检测到输出电压小于小于预设电压阈值时,表明搅拌电机空转,即泡奶容器内未设置有搅拌件,此时通过生成第二报警信息,提示用户泡奶机内没有搅拌件,从而能够避免在搅拌棒状态异常时触发开启,提高了搅拌操作的安全性,进而提升了泡奶机的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泡奶机设置有连接至搅拌电机的过零采样模块,生成单元522,用于根据泡奶机的电源频率生成对应的方波信号;检测单元502还用于:在过零采样模块的一个采样周期内,检测是否采集到方波信号中从正半周向负半周转换时,或从负半周向正半周转换时的过零信号;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检测采集到过零信号时,向搅拌电机发出间歇性运行的信号;第三报警单元524,用于在检测未采集到过零信号时,生成第三报警信息,其中,第三报警信息为第二蜂鸣信号,或在显示组件上显示的过零报错编码。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供电电源通常为交流信号,通过检测方波信号从正半周向负半周转换时,是否具有过零信号,即是否能够采集到电流与电压均为0的点,在采集到过零信号时,表明过零采样模块工作正常,此时,继电器能在0电压电流时进行开启与关断,从而保证继电器的元件寿命不受影响,可以触发开启间歇性搅拌操作,在未采集到过零信号时,表明过零采样模块出现损坏,由于不能保证继电器在0点关断与开启,从而导致损伤元件,此时控制泡奶机停机,并生成第三报警信息,提示用户过零报错,以降低工况异常发生的概率。
其中,报警的方式可以为蜂鸣、LED灯闪烁或在显示模块上显示过零报错编码。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采集单元516还用于:采集温度传感电阻的实时电压,检测实时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装置500还包括:第四加热单元526,用于在检测到实时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时,向搅拌电机发出间歇性运行的信号或将间歇性加热信号切换至持续加热操作信号;第四报警单元528,用于在检测到实时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或大于第二电压阈值时,关闭加热操作与搅拌操作,并生成第四报警信息,其中,第二电压阈值大于第一电压阈值,第四报警信息为第四蜂鸣信号,或在显示组件上显示的温度检测报错编码。
在该技术方案中,温度传感器为温度传感电阻,通过采集温度传感电阻的实时电压,并检测实时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在检测到实时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时,表明温度传感器工作正常,此时可以控制开启加热元件工作,在检测到实时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或大于第二电压阈值时,表明温度传感器工作异常,关闭加热操作与搅拌操作,以控制泡奶机停机,并进行报警,降低了由于温度误判造成的工作异常的概率,提升了泡奶机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在温度传感器的采样电压出现小于0x03或大于0xFD时,表明传感器采样电路出现损坏,对于温度的采集将会出现误判,如果不及时关断,则会给用户造成重大损失,甚至造成安全隐患,,并且出现异常入托不及时返修,再次上电整机同样不能操作,程序给出异常提示。
其中,0x03与0xFD(11111101)为16进制下的电压数值,转换为对应的10进制下的电压数值,分别为3与254。
报警的方式可以为蜂鸣、LED灯闪烁或在显示模块上显示温度检测报错编码。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预设搅拌周期包括运行时段与停止运行时段,运行时段为大于或等于5秒,并小于或等于11秒,停止搅拌时段为大于或等于1秒并小于或等于5秒;第一加热周期包括第一加热时段与第一停止加热时段,第一加热时段为大于或等于6秒并小于或等于14秒,第一停止加热时段为大于或等于6秒并小于或等于14秒;第二加热周期包括第二加热时段与第二停止加热时段,第二加热时段为大于或等于3秒并小于或等于7秒,第二停止加热时段为大于或等于3秒并小于或等于7秒;第一数量阈值大于或等于3,并小于或等于6;第二数量阈值大于或等于2,并小于或等于6;消毒沸点阈值为90℃;预设时间阈值为大于或等于5分钟,并小于或等于10分钟。
具体地,第一数量阈值为搅拌电机的搅拌周期数量,第二数量阈值为第一间歇性加热操作的加热周期数量。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泡奶机600,包括处理器602,处理器602用于执行存储器604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泡奶机的消毒功能,在执行泡奶操作前执行消毒操作,提升了采用泡奶机泡奶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用于泡奶机的消毒方法,所述泡奶机设置有用于容纳奶液混合物的泡奶容器、用于加热泡奶容器的加热元件,用于搅拌奶液混合物的搅拌件与用于驱动所述搅拌件的搅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是否接收到消毒指令;
在检测接收到所述消毒指令时,向所述加热元件发送具有第一加热周期的间歇性加热信号;
在间歇性加热过程中,确定所述泡奶容器内的温度变化率,以根据所述温度变化率检测是否存在干烧;
在检测到不存在干烧时,向所述搅拌电机发送具有预设搅拌周期的搅拌信号,并将所述间歇性加热信号切换至全功率持续加热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全功率持续加热过程中,检测所述泡奶容器内的消毒液体的第一实时温度;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实时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消毒沸点阈值时,向所述加热元件发送沸点保温加热信号;
检测沸点保温的加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
在检测到所述加热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时间阈值时,向所述加热元件发送停止加热信号,
其中,在检测到所述搅拌电机的搅拌周期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时,向所述搅拌电机发送停止运行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沸点保温加热信号为具有第二加热周期的全功率间歇性加热信号,或加热功率小于所述全功率的持续加热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间歇性加热过程中,确定所述泡奶容器内的温度变化率,以根据所述温度变化率检测是否存在干烧”,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加热周期的间歇性加热的过程中,在每个所述第一加热周期内的停止加热时段采集所述泡奶容器内的第二实时温度;
在检测到所述间歇性加热操作的加热周期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数量阈值时,根据所述加热周期数量和每个所述第一预设周期内采集到的所述第二实时温度确定所述温度变化率;
检测所述温度变化率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变化率阈值;
在检测到所述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变化率阈值时,确定不存在干烧;
在检测到所述温度变化率大于所述预设变化率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停止加热,并生成第一报警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报警信息为第一蜂鸣信号,或在显示组件上显示的干烧报错编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搅拌电机发送具有预设搅拌周期的搅拌信号”,还包括:
在所述搅拌电机执间歇性运行时,采集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电压;
检测所述输出电压是否小于预设电压阈值;
在检测到所述输出电压小于所述预设电压阈值时,生成第二报警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报警信息为第二蜂鸣信号,或在所述显示组件上显示搅拌保证编码,以提示用户所述泡奶机内没有所述搅拌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泡奶机设置有连接至所述搅拌电机的过零采样模块,在“向所述搅拌电机发送具有预设搅拌周期的搅拌信号”步骤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泡奶机的电源频率生成对应的方波信号;
在所述过零采样模块的一个采样周期内,检测是否采集到所述方波信号中从正半周向负半周转换时,或从所述负半周向所述正半周转换时的过零信号;
在检测采集到所述过零信号时,向所述搅拌电机发出间歇性运行的信号;
在检测未采集到所述过零信号时,生成第三报警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报警信息为第三蜂鸣信号,或在显示组件上显示的过零报错编码。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温度传感电阻检测所述消毒液体的温度,在“向所述加热元件发送第一加热周期的间歇性加热信号”或“将所述间歇性加热信号切换至全功率持续加热信号”或“向所述加热元件发送沸点保温加热信号”之前,还包括:
采集所述温度传感电阻的实时电压,检测所述实时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
在检测到所述实时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并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时向所述搅拌电机发出间歇性运行的信号或将所述间歇性加热信号切换至持续加热操作信号;
在检测到所述实时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或大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时,关闭所述加热操作与所述搅拌操作,并生成第四报警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所述第四报警信息为第四蜂鸣信号,或在所述显示组件上显示的温度检测报错编码。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搅拌周期包括运行时段与停止运行时段,所述运行时段为大于或等于5秒,并小于或等于11秒,所述停止搅拌时段为大于或等于1秒并小于或等于5秒;
所述第一加热周期包括第一加热时段与第一停止加热时段,所述第一加热时段为大于或等于6秒并小于或等于14秒,所述第一停止加热时段为大于或等于6秒并小于或等于14秒;
所述第二加热周期包括第二加热时段与第二停止加热时段,所述第二加热时段为大于或等于3秒并小于或等于7秒,所述第二停止加热时段为大于或等于3秒并小于或等于7秒;
所述第一数量阈值大于或等于3,并小于或等于6;
所述第二数量阈值大于或等于2,并小于或等于6;
所述消毒沸点阈值为90℃;
所述预设时间阈值为大于或等于5分钟,并小于或等于10分钟。
9.一种用于泡奶机的消毒装置,所述泡奶机设置有用于容纳奶液混合物的泡奶容器、用于加热泡奶容器的加热元件,用于搅拌奶液混合物的搅拌件与用于驱动所述搅拌件的搅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消毒指令;
第一加热单元,用于在检测接收到所述消毒指令时,向所述加热元件发送第一加热周期的间歇性加热信号;
确定单元,用于在间歇性加热过程中,确定所述泡奶容器内的温度变化率,以根据所述温度变化率检测是否存在干烧;
搅拌单元,用于在检测到不存在干烧时,向所述搅拌电机发送具有预设搅拌周期的搅拌信号;
第二加热单元,用于将所述间歇性加热信号切换至全功率持续加热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在全功率持续加热过程中,检测所述泡奶容器内的消毒液体的第一实时温度;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加热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实时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消毒沸点阈值时,向所述加热元件发送沸点保温加热信号;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所述检测沸点保温的加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
所述装置还包括:
停止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加热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时间阈值时,向所述加热元件发送停止加热信号,
所述停止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搅拌电机的搅拌周期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时,向所述搅拌电机发送停止运行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沸点保温加热信号为具有第二加热周期的全功率间歇性加热信号,或加热功率小于所述全功率的持续加热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加热周期的间歇性加热的过程中,并在每个所述第一加热周期内的停止加热时段采集所述泡奶容器内的第二实时温度;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间歇性加热操作的加热周期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数量阈值时,根据所述加热周期数量和每个所述第一内采集到的所述第二实时温度确定所述温度变化率;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所述温度变化率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变化率阈值;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变化率阈值时,确定不存在干烧;
第一报警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温度变化率大于所述预设变化率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停止加热,并生成第一报警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报警信息为第一蜂鸣信号,或在显示组件上显示的干烧报错编码。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搅拌电机执行间歇性运行操作时,采集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电压;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所述输出电压是否小于预设电压阈值;
第二报警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输出电压小于所述预设电压阈值时,生成第二报警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报警信息为第二蜂鸣信号,或在所述显示组件上显示搅拌保证编码,以提示用户所述泡奶机内没有所述搅拌件。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奶机设置有连接至所述搅拌电机的过零采样模块,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泡奶机的电源频率生成对应的方波信号;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在所述过零采样模块的一个采样周期内,检测是否采集到所述方波信号中从正半周向负半周转换时,或从所述负半周向所述正半周转换时的过零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检测采集到所述过零信号时,向所述搅拌电机发出间歇性运行的信号;
第三报警单元,用于在检测未采集到所述过零信号时,生成第三报警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报警信息为第二蜂鸣信号,或在显示组件上显示的过零报错编码。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集单元还用于:采集所述温度传感电阻的实时电压,检测所述实时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压阈值;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加热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实时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并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时,向所述搅拌电机发出间歇性运行的信号或将所述间歇性加热信号切换至持续加热操作信号;
第四报警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实时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或大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时,关闭所述加热操作与所述搅拌操作,并生成第四报警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电压阈值大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所述第四报警信息为第四蜂鸣信号,或在所述显示组件上显示的温度检测报错编码。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搅拌周期包括运行时段与停止运行时段,所述运行时段为大于或等于5秒,并小于或等于11秒,所述停止搅拌时段为大于或等于1秒并小于或等于5秒;
所述第一加热周期包括第一加热时段与第一停止加热时段,所述第一加热时段为大于或等于6秒并小于或等于14秒,所述第一停止加热时段为大于或等于6秒并小于或等于14秒;
所述第二加热周期包括第二加热时段与第二停止加热时段,所述第二加热时段为大于或等于3秒并小于或等于7秒,所述第二停止加热时段为大于或等于3秒并小于或等于7秒;
所述第一数量阈值大于或等于3,并小于或等于6;
所述第二数量阈值大于或等于2,并小于或等于6;
所述消毒沸点阈值为90℃;
所述预设时间阈值为大于或等于5分钟,并小于或等于10分钟。
17.一种泡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泡奶机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27463.7A CN109200303A (zh) | 2017-06-30 | 2017-06-30 | 消毒方法、消毒装置、泡奶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27463.7A CN109200303A (zh) | 2017-06-30 | 2017-06-30 | 消毒方法、消毒装置、泡奶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00303A true CN109200303A (zh) | 2019-01-15 |
Family
ID=64991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527463.7A Pending CN109200303A (zh) | 2017-06-30 | 2017-06-30 | 消毒方法、消毒装置、泡奶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200303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56209A (zh) * | 2019-09-27 | 2021-04-16 |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干烧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3693431A (zh) * | 2020-05-22 | 2021-11-26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40931A (zh) * | 2005-09-08 | 2006-03-01 | 晶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电热水壶防干烧的控制方法 |
CN1881114A (zh) * | 2005-06-13 | 2006-12-20 | 陈东明 | 用于智能消毒柜的控制系统 |
CN201019550Y (zh) * | 2007-03-27 | 2008-02-13 | 石广亮 | 恒温奶粉冲泡机 |
CN201782576U (zh) * | 2010-08-06 | 2011-04-06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重防干烧的电水壶 |
CN102914053A (zh) * | 2012-11-01 | 2013-02-06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的防干烧方法及其加热装置 |
CN103792973A (zh) * | 2007-06-18 | 2014-05-14 | 翱泰温控器(深圳)有限公司 | 液体加热容器及其控制器 |
CN104107448A (zh) * | 2013-04-19 | 2014-10-22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消毒器具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CN104420527A (zh) * | 2013-08-30 | 2015-03-1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卫生清洗装置 |
CN204444771U (zh) * | 2014-11-04 | 2015-07-08 | 杨武 | 多功能茶几 |
CN106403265A (zh) * | 2015-06-10 | 2017-02-15 | 瑞美制造公司 | 具有干烧保护功能的电热水器 |
CN106568202A (zh) * | 2016-11-07 | 2017-04-19 |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干烧判定方法、装置及储水型加热设备 |
-
2017
- 2017-06-30 CN CN201710527463.7A patent/CN10920030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81114A (zh) * | 2005-06-13 | 2006-12-20 | 陈东明 | 用于智能消毒柜的控制系统 |
CN1740931A (zh) * | 2005-09-08 | 2006-03-01 | 晶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电热水壶防干烧的控制方法 |
CN201019550Y (zh) * | 2007-03-27 | 2008-02-13 | 石广亮 | 恒温奶粉冲泡机 |
CN103792973A (zh) * | 2007-06-18 | 2014-05-14 | 翱泰温控器(深圳)有限公司 | 液体加热容器及其控制器 |
CN201782576U (zh) * | 2010-08-06 | 2011-04-06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重防干烧的电水壶 |
CN102914053A (zh) * | 2012-11-01 | 2013-02-06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的防干烧方法及其加热装置 |
CN104107448A (zh) * | 2013-04-19 | 2014-10-22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消毒器具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CN104420527A (zh) * | 2013-08-30 | 2015-03-1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卫生清洗装置 |
CN204444771U (zh) * | 2014-11-04 | 2015-07-08 | 杨武 | 多功能茶几 |
CN106403265A (zh) * | 2015-06-10 | 2017-02-15 | 瑞美制造公司 | 具有干烧保护功能的电热水器 |
CN106568202A (zh) * | 2016-11-07 | 2017-04-19 |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干烧判定方法、装置及储水型加热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张米雅主编: "《传感器应用技术》", 31 August 2014,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
王旭等编: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控制手册》", 31 May 2014,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 |
耿茜编: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31 July 2016,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56209A (zh) * | 2019-09-27 | 2021-04-16 |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干烧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2656209B (zh) * | 2019-09-27 | 2022-05-27 |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干烧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3693431A (zh) * | 2020-05-22 | 2021-11-26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693431B (zh) * | 2020-05-22 | 2022-05-03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478005B2 (en) | Steam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heating cooker | |
CN202838064U (zh) | 用于检测器具加热器中的故障的装置 | |
JP2008247609A (ja) | 器具追跡コンテナーおよび方法 | |
US20080190453A1 (en) | Dishwashing Machine With Heating Control | |
CN109200303A (zh) | 消毒方法、消毒装置、泡奶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838119A (zh) | 一种用于实验室器皿超声清洗消毒机的自洁装置与方法 | |
CN112815287A (zh) | 蒸汽消融设备及其检查控制方法、控制器、设备与介质 | |
CN205436468U (zh) | 一种实验室超声波清洗机 | |
CN110302401A (zh) | 一种高温消毒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9744877A (zh) | 智能冲泡机的冲泡方法及智能冲泡机的冲泡装置 | |
CN109199279A (zh) | 清洗控制方法、清洗控制装置和烹饪器具 | |
CN208463786U (zh) | 料理机判沸电路、料理机加热装置及料理机 | |
CN109199110A (zh) | 泡奶方法、泡奶装置、泡奶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206193471U (zh) | 一种炒菜锅智能控制系统 | |
CN109489176A (zh) | 一种电器出风口细菌实时检测装置及其方法与电器 | |
CN112731988A (zh) | 温度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
JP2004008255A (ja) | フライヤ | |
CN109700298A (zh) | 一种用于提醒清理烹饪器的方法及其装置与烹饪器 | |
CN109602355A (zh) | 一种自动清洗系统及集成灶 | |
CN206183027U (zh) | 电热水壶 | |
KR20180037093A (ko) | 수소 생성 기능이 있는 전기 주전자 | |
CN109700308B (zh) | 烹饪方法、烹饪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251757A (zh) | 一种加湿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
CN107874625A (zh) | 加热容器控制电路、加热容器控制方法及咖啡机 | |
CN218459315U (zh) | 一种用于容量法测定锑的一体化持续加热摇匀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