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7573A - 一种高产优质油茶的快速育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产优质油茶的快速育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97573A CN109197573A CN201811271779.5A CN201811271779A CN109197573A CN 109197573 A CN109197573 A CN 109197573A CN 201811271779 A CN201811271779 A CN 201811271779A CN 109197573 A CN109197573 A CN 1091975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tea
- breeding
- oil
- high yield
- high qual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1/00—Processes for modifying genotypes ;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associated natural traits
- A01H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hybridisation; Artificial pollination ; Fertilit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1/00—Processes for modifying genotypes ;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associated natural traits
- A01H1/04—Processes of selection involving genotypic or phenotypic markers; Methods of using phenotypic markers for selec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1—Culture apparatus for tissue cultur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8—Methods for regeneration to complete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产优质油茶的快速育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育种亲本的筛选;2)将育种亲本进行杂交,收获F1代杂交种;3)F1代杂交种花药诱导培养;4)愈伤组织分化培养;5)健苗生根培养;6)驯化移栽7)大田定植。本发明将花药培养技术与常规杂交育种手段相结合,应用于油茶的育种实践,首次获得了油茶花培再生植株,经过进一步的油茶经济指标和不饱和油脂品质指标筛选成功获得了高产优质的油茶新品系。与单纯杂交育种数十年的育种周期相比,本发明的方法极大的缩短了育种年限,提高了育种效率,大大加速了油茶育种进程,对油茶良种育种和推广以及油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苗木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产优质油茶的快速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狭义上的油茶是指普通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Abel.),又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的一种,主要形态特征为小乔木或灌木,花白色,顶生,蒴果,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而得名。而广义上的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中种子含油率较高,且有一定的栽培经营面积的树种的统称,不仅包括普通油茶,还包括小果油茶、攸县油茶、广宁油茶、越南油茶、高州油茶、狭叶油茶、越南油茶、栓壳红山茶、浙江红花油茶、南荣油茶、腾冲红花油茶、金花茶等种类。油茶喜温暖阳光,怕寒冷,要求年平均气温16~18℃,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南地区,此外,在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及日本等国也有少量的分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茶产地,现有的油茶林面积约为400万hm2,其中湖南、江西、广西、福建、浙江、广东等省是我国的油茶主产区。
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具有极高的综合利用价值。首先油茶最重要的作用是榨油,因此油茶的含油率、脂肪酸组成是衡量油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指标。利用油茶种子榨出的油称为茶油,茶油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油,其营养丰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被誉为“东方橄榄油”。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还含有少量的亚麻酸等高价不饱和脂肪酸,且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芥酸,深受群众喜爱。茶油具有较好的保健和医用功能,其中油酸可降低血液总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却不降低有益胆固醇,营养界把油酸称为“安全脂肪酸”;亚油酸是人体不能合成但又是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它是合成前列腺素的主要原料,并具有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改善血液流变性及其预防冠心病等特殊功能;茶油中油酸含量相对稳定,亚油酸含量变动幅度较大,因此油酸含量的多少可作为评定茶油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其次油茶榨油后留下的茶籽粕中含有茶皂素、茶籽多糖、茶籽蛋白等,都是化工、轻工、食品、饲料工业产品等的原料;第三油茶是一种常绿、长寿树种,一次种植,收获期长达百年以上,一般栽后8-10年郁闭成林,既能增加油源,又可提高森林覆盖率,具有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
虽然油茶的综合利用价值很高,但我国的油茶产业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油茶普遍产量不高,且产量不稳定,无法满足更大的市场需求。据统计,我国茶油常年产量约20万吨,而其中70%的产量来自30%的植株,可见低产劣株所占比例相当大。油茶低产的原因有多方面,如传统上的实生繁殖造成了林分品种混杂、劣株比例大,株产差异大;很多油茶林林分结构不合理,稀密不均;多代同堂,林分衰老,自然更新能力差等,但是最根本原因是油茶遗传分化严重,种质杂乱,良莠不齐,良种水平低。因此为了增加油茶产量、提高油茶品质,加速油茶高产优质品种的育种步伐,提高整体良种化水平,是当前油茶生产中的首要任务。
一直以来,常规杂交育种在油茶品种育种中担负着重要角色。杂交育种是一种改良植物亲本品质,创造植物新品种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通过杂交产生的杂种后代除了可以遗传双亲的优良性状,还可以引起杂种后代的生物体产生遗传变异,从而表现出一些新的优良性状,这些新的优良性状往往可以克服或削弱其杂交亲本的一些原有的不良性状。但是,常规杂交育种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油茶育种技术的发展,例如油茶是木本植物,生育周期长,进行新品种育种要花费数十年的时间;油茶属于异花授粉植物,一直处于高度杂合状态,通过自交手段很难获得纯系,而且育种后代性状特性复杂而不稳定,植株个体良莠不齐。因此油茶的育种技术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单倍体育种是现代生物技术育种手段之一,在育种上可以利用F1代杂交种花药、花粉或未受精的子房,通过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材料经自然或人工染色体加倍产生双单倍体,双单倍体(DH)具有完全纯合同质的特性并且是标准的自交系,因此通过单倍体育种不仅可以克服杂种性状的分离缩短育种年限,而且可以快速育种自交系,从而大大加快育种的进程。单倍体育种还能为育种选优工作带来便利,单倍体加倍后获得的双单倍体植株,可排除杂合体中显性因子掩盖隐性因子造成的干扰,植株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一致,提高了选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果将单倍体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手段相结合,应用于油茶的新品种育种中,将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花药离体培养是人工诱导单倍体的最常用手段,也是单倍体育种的物质基础。然而目前国内关于油茶花药培养的研究不多,并且多数研究只停留在花药培养诱导出愈伤组织,只有隆振雄曾有普通油茶通过花药培养获得愈伤组织并形成绿芽点和根的报道,这说明油茶花药培养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花药培养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基因型、花药的发育阶段、预处理、培养方法及培养条件的影响,目前油茶花药培养的“瓶颈问题”是如何使愈伤组织分化出完整的再生植株。本发明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初步建立了油茶花药培养再生体系,并成功获得了油茶花培再生植株,最终实现了油茶高产优质品系的快速育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做出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高产优质油茶的快速育种方法,该方法大大缩短了油茶良种的育种年限,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产优质油茶的快速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育种亲本的筛选:根据高产优质的育种目标,筛选出具有较多与育种目标一致的优良性状、并且适宜当地种植的两个油茶品种/系作为育种亲本;
2)将育种亲本进行杂交,收获F1代杂交种:在育种亲本的花期,采用常规人工授粉的方法将二者进行杂交,次年结实后收获F1代杂交种;将F1代杂交种正季种植于大田;
3)F1代杂交种花药诱导培养:F1代杂交种生长发育进入初花期时,采集并筛选出小孢子发育进入单核靠边期的健康花蕾,将花蕾先置于4℃低温预处理5~7d,再用冷等离子体处理15~20s,将处理后的花蕾进行表面消毒,然后小心剥取花药(切除花丝)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在温度23~25℃、黑暗的条件下培养40~50d诱导出愈伤组织;
4)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当上述愈伤组织大小长至2~3mm时,及时转接至分化培养基上,在温度24~26℃、光照强度1400~1800lx、光照时间10~12h/d的条件下培养55~65d,期间每28d左右继代1次,愈伤组织可分化出幼苗;
5)健苗生根培养:当上述步骤分化出的幼苗株高长到3~4cm时,转接到健苗生根培养液中,在温度24~26℃、光照强度2000~2400Lx、光照时间13-15h/d的条件下培养26~32d获得生长健壮的花培再生植株;
6)驯化移栽:花培再生植株长出3~5片真叶、6~8条根系后,转移到温度为15~30℃、湿度为80~90%的温室中,自然光照条件下驯化7~10d,然后将花培再生植株从培养瓶中取出,移栽到温室的栽培基质中,常规栽培管理;
7)大田定植:当上述温室栽培的花培再生植株株高长到20cm左右时,将其作为油茶种苗定植到大田中,进行正常施肥、除虫、防病和抚育管理,待油茶种苗生长发育进入成年期后根据油茶经济指标和优质品质指标进一步筛选出高产优质的油茶品系。
所述步骤1)中高产优质具体是指根据油茶经济指标,具有单株产量高、干出籽率高、鲜出籽率高、种仁含油率高的特性,根据油脂品质指标,具有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高、油酸含量高的特性。
所述步骤3)中筛选小孢子发育时期处于单核靠边期的花蕾的方法为:将花蕾中的花药挑取2~3枚碾碎,释放出花粉,通过DAPI染色确定花粉发育时期为单核靠边期。
所述步骤3)中冷等离子体处理的具体方法为:在真空封闭环境中,以氦气为工作介质,60W 的处理功率下对油茶花蕾进行15~20s的非电离辐射处理。
所述步骤3)中花蕾表面消毒的方法为:将花蕾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吸干水分,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先用75%的酒精消毒60s,无菌水冲洗2次,再用0.1%的升汞消毒15min,无菌水冲洗5次。
所述步骤3)中诱导培养基的成分为:MS培养基+色氨酸3.1~3.7mg/L+甘露醇14~20g/L+大豆卵磷脂4.0~4.6mg/L+硝酸镧2.3~2.7mg/L+甜菜碱2.6~3.2mg/L+4-IPA 0.9~1.1mg/L+2,4-D 0.4~0.6mg/L+聚乙烯吡咯烷酮15~22g/L+油茶壳粉3.5~4.5g/L,pH为5.4~5.8。
所述步骤4)中分化培养基的成分为:KNO3 1400~1800mg/L,NH4NO3 850~900mg/L,KH2PO4 330~360mg/L,MgSO4·7H2O 144~162mg/L,CaCl2·2H2O 375~400mg/L,MnSO4·4H2O20~25mg/L,蛋氨酸锌 8.5~9.5mg/L,H3BO3 7.8~8.6mg/L,KI 0.6~0.8mg/L,CuSO4·5H2O0.023~0.027mg/L,CoCl2·6H2O 0.023~0.027mg/L,Na2MoO4·2H2O 0.20~0.30mg/L,FeSO4·7H2O 27~28mg/L,Na2-EDTA 36~37mg/L,肌醇85~95mg/L,维生素B6 0.5~0.6mg/L,NaN31.4~1.8 mg/L,维生素B1 0.5~0.6mg/L,β-胡萝卜素 0.3~0.4mg/L,D-泛酸钙3.1~3.7mg/L,5'-肌苷酸二钠7.5~8.0mg/L,豌豆泥50~60mg/L,聚谷氨酸2.2~2.8mg/L,四甲基戊二酸0.4~0.6mg/L,N-苯基邻羧基苯甲酰胺 0.8~1.2mg/L,复硝酚钠1.1~1.3mg/L,紫云英花粉20~28mg/L,油茶籽油3.6~4.4g/L,麦芽糖28~34g/L,植物凝胶5~7g/L,pH为5.4~5.8。
所述步骤5)中健苗生根培养液的成分为1/2MS培养基(不含琼脂)+硅丰环 0.8~1.0mg/L+NAA0.1~0.3mg/L+豌豆泥36~40mg/L,pH值为5.6~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对油茶花药培养流程进行探索研究,首次建立了完整的油茶花药培养体系,并成功获得了油茶花培再生植株。
2)本发明将花药培养技术与常规杂交育种手段相结合,应用于油茶的育种实践,并成功筛选出了高产优质的油茶新品系,极大的缩短了油茶育种年限,提高了油茶育种效率,对油茶良种育种和推广以及油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高产优质油茶的快速育种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高产优质油茶的快速育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育种亲本的筛选:根据高产优质(单株产量高、干出籽率高、鲜出籽率高、种仁含油率高、油酸含量高)的育种目标,我们筛选出适宜在浙江种植的普通油茶品种长林3号和浙江青田25号作为育种亲本。长林3号果实大小中等,六年生的植株单株产果量约3.0kg,干出籽率为24.0%,种仁含油率为46.8%,产量较稳定。浙江青田25号种仁含油率52.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0.6%,油酸含量81.3%,油脂品质优良。
2)将育种亲本进行杂交,收获F1代杂交种:2007年,在长林3号和浙江青田25的花期,采用常规人工授粉的方法将二者进行杂交,次年结实后收获F1代杂交种;2008年将F1代杂交种正季种植于大田。
3)F1代杂交种花药诱导培养:2012年F1代杂交种生长发育进入初花期时,采集并筛选出小孢子发育进入单核靠边期的健康花蕾(筛选的方法为:将花蕾中的花药挑取2~3枚碾碎,释放出花粉,通过DAPI染色确定花粉发育时期为单核靠边期),将花蕾先置于4℃低温预处理6d,再用冷等离子体处理,具体操作方法为:在真空封闭环境中,以氦气为工作介质,60W 的处理功率下对花蕾进行18s的非电离辐射处理,将处理后的花蕾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吸干水分,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先用75%的酒精消毒60s,无菌水冲洗2次,再用0.1%的升汞消毒15min,无菌水冲洗5次,然后小心剥取花药(切除花丝)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在温度24℃、黑暗的条件下培养40~50d诱导出愈伤组织,并统计出愈伤组织诱导率;
诱导培养基的成分为:MS培养基+色氨酸3.4mg/L+甘露醇17g/L+大豆卵磷脂4.3mg/L+硝酸镧2.5mg/L+甜菜碱2.9mg/L+4-IPA 1.0mg/L+2,4-D 0.5mg/L+聚乙烯吡咯烷酮18.5g/L+油茶壳粉4.0g/L,pH为5.6。
4)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当上述愈伤组织大小长至2~3mm时,及时转接至分化培养基上,在温度25℃、光照强度1600lx、光照时间11h/d的条件下培养55~65d,期间每28d左右继代1次,愈伤组织可分化出绿色的幼苗,并统计出绿苗分化率;
分化培养基的成分为:KNO3 1600mg/L,NH4NO3 875mg/L,KH2PO4 345mg/L,MgSO4·7H2O153mg/L,CaCl2·2H2O 387.5mg/L,MnSO4·4H2O 22.5mg/L,蛋氨酸锌9.0mg/L,H3BO3 8.2mg/L,KI 0.7mg/L,CuSO4·5H2O 0.025mg/L,CoCl2·6H2O 0.025mg/L,Na2MoO4·2H2O 0.25mg/L,FeSO4·7H2O 27.5mg/L,Na2-EDTA 36.5mg/L,肌醇90mg/L,维生素B6 0.55mg/L,NaN31.6mg/L,维生素B1 0.55mg/L,β-胡萝卜素 0.35mg/L,D-泛酸钙3.4mg/L,5'-肌苷酸二钠7.7mg/L,豌豆泥55mg/L,聚谷氨酸2.6mg/L,四甲基戊二酸0.5mg/L,N-苯基邻羧基苯甲酰胺 1.0mg/L,复硝酚钠1.2mg/L,紫云英花粉24mg/L,油茶籽油4.0g/L,麦芽糖31g/L,植物凝胶6g/L,pH为5.6。
5)健苗生根培养:当上述步骤分化出的幼苗株高长到3~4cm时,转接到健苗生根培养液中,在温度25℃、光照强度2200Lx、光照时间14h/d的条件下培养26~32d,获得生长健壮的花培再生植株;
健苗生根培养液的成分为1/2MS培养基(不含琼脂)+硅丰环 0.9mg/L+NAA0.2mg/L+豌豆泥38mg/L,pH值为5.8。
6)驯化移栽:花培再生植株长出3~5片真叶、6~8条根系后,转移到温度为15~30℃、湿度为80~90%的温室中,自然光照条件下驯化7~10d,然后将花培再生植株从培养瓶中取出,移栽到温室的栽培基质中,常规栽培管理。
7)大田定植:当上述温室栽培的花培再生植株株高长到20cm左右时,将其作为油茶种苗定植到大田中,进行正常施肥、除虫、防病和抚育管理,2015年开始,待油茶种苗生长发育进入成年期后根据油茶经济指标和不饱和脂肪酸指标进一步筛选出高产优质的油茶品系。
实施例2
为了证明本发明的冷等离子体预处理方法对油茶花药诱导和分化的影响,本实施例取消了实施例1步骤3)中的对花蕾的冷等离子体预处理,只将花蕾置于4℃低温预处理6d,其他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统计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
实施例3
为了证明本发明的分化培养基对油茶花药分化的影响,本实施例将实施例1步骤4)中采用的分化培养基替换为N6+2.0mg/LBA+0.5mg/LIAA+0.5mg/L5Br+1.0mg/L核黄素,该分化培养基来源于隆振雄《油茶花药培养获得绿芽点和根》,统计绿苗分化率。
结果分析
1、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油茶花药诱导和分化的影响,将实施例1与实施例2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统计如下表一。
由上表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采用的冷等离子体预处理方法能够提高油茶花药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可能是利用冷等离子技术对油茶花蕾进行预处理,能够提高花粉生活力和萌发力,促进组织细胞分裂分化。
2、不同分化培养基对油茶花药分化的影响,将实施例1与实施例3的绿苗分化率统计如下表二。
由上表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分化培养基,绿苗分化率达到了8.5%,明显高于实施例3。在对比文献《油茶花药培养获得绿芽点和根》中提到,由于污染而未获得完整绿苗,而在实施例3的试验中获得了1.2%的绿苗分化率,可能是由于试验中未发生污染,以及之前采用本发明的预处理方法和花药诱导培养产生的影响。本发明的分化培养基合理调控了基本元素的配比,更适合油茶花药分化培养,还添加了NaN3、β-胡萝卜素、D-泛酸钙、豌豆泥、聚谷氨酸、四甲基戊二酸、N-苯基邻羧基苯甲酰胺、5'-肌苷酸二钠、复硝酚钠、紫云英花粉、油茶籽油等物质,能增强组织细胞活性,促进愈伤组织分化。
实施例1中获得油茶花培再生植株73株,根据油茶经济指标和不饱和脂肪酸指标进一步筛选出了2个高产优质的油茶品系。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高产优质油茶的快速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育种亲本的筛选:根据高产优质的育种目标,筛选出具有较多与育种目标一致的优良性状、并且适宜当地种植的两个油茶品种/系作为育种亲本;
2)将育种亲本进行杂交,收获F1代杂交种:在育种亲本的花期,采用常规人工授粉的方法将二者进行杂交,次年结实后收获F1代杂交种;将F1代杂交种正季种植于大田;
3)F1代杂交种花药诱导培养:F1代杂交种生长发育进入初花期时,采集并筛选出小孢子发育进入单核靠边期的健康花蕾,将花蕾先置于4℃低温预处理5~7d,再用冷等离子体处理15~20s,将处理后的花蕾进行表面消毒,然后小心剥取花药(切除花丝)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在温度23~25℃、黑暗的条件下培养40~50d诱导出愈伤组织;
4)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当上述愈伤组织大小长至2~3mm时,及时转接至分化培养基上,在温度24~26℃、光照强度1400~1800lx、光照时间10~12h/d的条件下培养55~65d,期间每28d左右继代1次,愈伤组织可分化出幼苗;
5)健苗生根培养:当上述步骤分化出的幼苗株高长到3~4cm时,转接到健苗生根培养液中,在温度24~26℃、光照强度2000~2400Lx、光照时间13-15h/d的条件下培养26~32d获得生长健壮的花培再生植株;
6)驯化移栽:花培再生植株长出3~5片真叶、6~8条根系后,转移到温度为15~30℃、湿度为80~90%的温室中,自然光照条件下驯化7~10d,然后将花培再生植株从培养瓶中取出,移栽到温室的栽培基质中,常规栽培管理;
7)大田定植:当上述温室栽培的花培再生植株株高长到20cm左右时,将其作为油茶种苗定植到大田中,进行正常施肥、除虫、防病和抚育管理,待油茶种苗生长发育进入成年期后根据油茶经济指标和优质品质指标进一步筛选出高产优质的油茶品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产优质油茶的快速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高产优质具体是指根据油茶经济指标,具有单株产量高、干出籽率高、鲜出籽率高、种仁含油率高的特性,根据油脂品质指标,具有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高、油酸含量高的特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产优质油茶的快速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筛选小孢子发育时期处于单核靠边期的花蕾的方法为:将花蕾中的花药挑取2~3枚碾碎,释放出花粉,通过DAPI染色确定花粉发育时期为单核靠边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产优质油茶的快速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冷等离子体处理的具体方法为:在真空封闭环境中,以氦气为工作介质,60W 的处理功率下对油茶花蕾进行15~20s的非电离辐射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产优质油茶的快速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花蕾表面消毒的方法为:将花蕾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吸干水分,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先用75%的酒精消毒60s,无菌水冲洗2次,再用0.1%的升汞消毒15min,无菌水冲洗5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产优质油茶的快速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诱导培养基的成分为:MS培养基+色氨酸3.1~3.7mg/L+甘露醇14~20g/L+大豆卵磷脂4.0~4.6mg/L+硝酸镧2.3~2.7mg/L+甜菜碱2.6~3.2mg/L+4-IPA 0.9~1.1mg/L+2,4-D 0.4~0.6mg/L+聚乙烯吡咯烷酮15~22g/L+油茶壳粉3.5~4.5g/L,pH为5.4~5.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产优质油茶的快速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分化培养基的成分为:KNO3 1400~1800mg/L,NH4NO3 850~900mg/L,KH2PO4 330~360mg/L,MgSO4·7H2O 144~162mg/L,CaCl2·2H2O 375~400mg/L,MnSO4·4H2O 20~25mg/L,蛋氨酸锌8.5~9.5mg/L,H3BO3 7.8~8.6mg/L,KI 0.6~0.8mg/L,CuSO4·5H2O 0.023~0.027mg/L,CoCl2·6H2O 0.023~0.027mg/L,Na2MoO4·2H2O 0.20~0.30mg/L,FeSO4·7H2O 27~28mg/L,Na2-EDTA 36~37mg/L,肌醇85~95mg/L,维生素B6 0.5~0.6mg/L,NaN31.4~1.8 mg/L,维生素B1 0.5~0.6mg/L,β-胡萝卜素 0.3~0.4mg/L,D-泛酸钙3.1~3.7mg/L,5'-肌苷酸二钠7.5~8.0mg/L,豌豆泥50~60mg/L,聚谷氨酸2.2~2.8mg/L,四甲基戊二酸0.4~0.6mg/L,N-苯基邻羧基苯甲酰胺 0.8~1.2mg/L,复硝酚钠1.1~1.3mg/L,紫云英花粉20~28mg/L,油茶籽油3.6~4.4g/L,麦芽糖28~34g/L,植物凝胶5~7g/L,pH为5.4~5.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产优质油茶的快速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健苗生根培养液的成分为1/2MS培养基(不含琼脂)+硅丰环 0.8~1.0mg/L+NAA0.1~0.3mg/L+豌豆泥36~40mg/L,pH值为5.6~6.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71779.5A CN109197573A (zh) | 2018-10-29 | 2018-10-29 | 一种高产优质油茶的快速育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71779.5A CN109197573A (zh) | 2018-10-29 | 2018-10-29 | 一种高产优质油茶的快速育种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97573A true CN109197573A (zh) | 2019-01-15 |
Family
ID=64997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271779.5A Pending CN109197573A (zh) | 2018-10-29 | 2018-10-29 | 一种高产优质油茶的快速育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197573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57374A (zh) * | 2019-02-18 | 2019-05-17 | 四川师范大学 | 一种麒麟紫葳的苗木培育方法 |
CN110174472A (zh) * | 2019-05-14 | 2019-08-27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基于鲜叶的脂肪酸组成判定茶树品种适制性的方法 |
CN110604060A (zh) * | 2019-10-17 | 2019-12-24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一种红山茶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 |
CN111903277A (zh) * | 2020-08-24 | 2020-11-10 | 山东省种子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胡萝卜膨根速度的种子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
CN118255984A (zh) * | 2024-04-08 | 2024-06-28 | 临沂中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促生根的聚谷氨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装置及应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61143A (zh) * | 2013-09-30 | 2013-12-25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一种油茶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
CN103718848A (zh) * | 2014-01-16 | 2014-04-16 | 中国农业大学 | 一种冷等离子体处理的苜蓿育种方法 |
CN106718911A (zh) * | 2016-12-21 | 2017-05-31 | 阜阳市颍泉区玉寿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一种杉木花粉组织培养繁殖方法 |
-
2018
- 2018-10-29 CN CN201811271779.5A patent/CN10919757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61143A (zh) * | 2013-09-30 | 2013-12-25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一种油茶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
CN103718848A (zh) * | 2014-01-16 | 2014-04-16 | 中国农业大学 | 一种冷等离子体处理的苜蓿育种方法 |
CN106718911A (zh) * | 2016-12-21 | 2017-05-31 | 阜阳市颍泉区玉寿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一种杉木花粉组织培养繁殖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VIJAY KUMAR MISHRA等: "An efficient and reproducible method for development of androgenic haploid plants from in vitro anther cultures of Camellia assamica ssp. assamica (Masters)", 《IN VITRO CELL.DEV.BIOL.—PLANT》 * |
范晓明等: "油茶花药离体培养影响因子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隆振雄: "油茶花药培养获得绿芽点和根", 《林业科技通讯》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57374A (zh) * | 2019-02-18 | 2019-05-17 | 四川师范大学 | 一种麒麟紫葳的苗木培育方法 |
CN109757374B (zh) * | 2019-02-18 | 2020-11-13 | 四川师范大学 | 一种麒麟紫葳的苗木培育方法 |
CN110174472A (zh) * | 2019-05-14 | 2019-08-27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基于鲜叶的脂肪酸组成判定茶树品种适制性的方法 |
CN110604060A (zh) * | 2019-10-17 | 2019-12-24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一种红山茶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 |
CN111903277A (zh) * | 2020-08-24 | 2020-11-10 | 山东省种子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胡萝卜膨根速度的种子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
CN118255984A (zh) * | 2024-04-08 | 2024-06-28 | 临沂中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促生根的聚谷氨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装置及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97573A (zh) | 一种高产优质油茶的快速育种方法 | |
CN105941152B (zh) | 一种石刁柏全雄育种方法 | |
CN103416294A (zh) | 同色兜兰的杂交育种及其种苗繁殖方法 | |
CN110250007A (zh) | 一种用于花生小孢子愈伤再分化的培养基 | |
CN102283126A (zh) | 一种中山杉品种302的组织培养繁殖方法 | |
CN102228005A (zh) | 半夏组织培养一步成种法 | |
CN102144560B (zh) | 一种获得芸薹属a基因组蔬菜新种质的方法及应用方法 | |
CN102228003A (zh) | 一种羽衣甘蓝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培养方法 | |
CN100551232C (zh) | 一种檀香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 |
CN105309314A (zh) | 一种蒙药香青兰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建立的方法 | |
CN103636505B (zh) | 一种高叶绿素多蘖大麦的复合选育方法 | |
CN103636506B (zh) | 用银水牛果幼茎再生植株诱导培养基进行植株培养的方法 | |
CN109644876A (zh) | 一种芹菜小孢子诱导培养基及小孢子诱导培养方法 | |
CN106106138B (zh) | 一种红掌杂交育种及快速繁殖方法 | |
CN105706923B (zh) | 一种筛选甘蔗耐旱变异株的方法 | |
CN103621405A (zh) | 一种诸葛菜人工种子制作方法 | |
CN109169277A (zh) | 一种铁皮石斛的种质资源离体保存方法 | |
CN109220781A (zh) | 一种黄瓜褐斑病抗性育种方法 | |
CN115517167A (zh) | 一种诱导蓝莓染色体加倍的培养方法 | |
CN104770297B (zh) | 一种以金钱松叶片为外植体的金钱松植株再生方法 | |
CN104871965B (zh) | 一种利用野生稻同时培育粳稻和籼稻的方法 | |
CN101766116A (zh) | 一种半夏杂交及f1扩繁方法 | |
CN102934610A (zh) | 蓖麻雌性株的繁殖保持方法 | |
KR101934775B1 (ko) | 캘러스배양을 통한 모링가 유식물체의 대량 증식방법 | |
KR101934780B1 (ko) | 모링가의 줄기마디 배양을 통한 기내 유식물체 형성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5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