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4323B - 终端设备的安装组件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的安装组件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54323B CN109154323B CN201780025381.0A CN201780025381A CN109154323B CN 109154323 B CN109154323 B CN 109154323B CN 201780025381 A CN201780025381 A CN 201780025381A CN 109154323 B CN109154323 B CN 10915432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umenon
- ontology
- terminal device
- drive shaft
- mounting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安装组件和终端设备,能够解决扭力区外露的问题。该安装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包括传动臂和第一连接架和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连接架用于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本体连接;第二支架,包括第二连接架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连接架用于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本体连接;驱动轴,贯穿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的轴套中心;所述传动臂的内侧壁上的每个点到所述驱动轴的轴心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半径,所述第一半径是在所述第一本体闭合状态下,所述第一本体上距离所述驱动轴的轴心最近的点到所述驱动轴的轴心的距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设备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终端设备的安装组件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可以用来播放视频。可以通过外设的支撑架,实现平板电脑的站立模式。例如在该平板电脑的外设支撑架打开时,可以实现平板电脑站立在一个平面上,从而给用户带来站立模式的播放体验。为了携带方便,平板电脑也可以自带支撑架。然而,当平板电脑自带的支撑架在打开时,容易产生干涉,使得支撑架不容易被打开。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安装组件和终端设备,有利于以解决电子设备中的支撑架在打开过程中的干涉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安装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包括传动臂、第一连接架和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连接架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本体连接;第二支架,包括第二连接架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连接架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本体连接;驱动轴,贯穿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的轴套中心;所述传动臂的内侧壁上的每个点到所述驱动轴的轴心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半径,所述第一半径是在所述第一本体闭合状态下,所述第一本体上距离所述驱动轴的轴心最近的点到所述驱动轴的轴心的距离。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的传动臂的内侧壁与终端设备的第一本体打开过程中的运动轨迹重合或在所述运动轨迹外,有利于避免第一本体打开过程中的干涉的问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具有间隙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驱动轴分别位于所述间隙线两侧。
因此,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一定宽度的间隙,能够保证在所述第一本体在打开过程中,与所述第二本体保持一定的间距,并且所述传动臂的内侧壁在所述第一本体打开过程中的运动轨迹重合或在所述运动轨迹外,从而有利于避免第一本体打开过程中的干涉问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架通过螺丝锁附或胶粘的方式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通过螺丝锁附或胶粘的方式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驱动轴间隙配合或过盈配合,所述第二轴套和所述驱动轴间隙配合或过盈配合。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臂、所述驱动轴、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内嵌于所述第二本体。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组件的扭力结构位于驱动轴中,所述驱动轴内嵌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本体内,从而有利于避免扭力区外露,影响美观或漏油的问题。
所述安装组件的扭力结构可以认为是所述驱动轴中与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配合实现所述第一本体旋转的结构。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连接桥,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传动臂,所述连接桥内嵌于所述第二本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本体为平板电脑支架,所述第二本体为平板电脑主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本体为显示屏模组,所述第二本体为笔记本电脑主体。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至少一个第一方面中的安装组件。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两个所述安装组件,两个所述安装组件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间隙线的两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为平板电脑,所述第一本体为所述平板电脑的支架,所述第二本体为所述平板电脑的主体;或
所述终端设备为笔记本电脑,所述第一本体为所述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模组,所述第二本体为所述笔记本电脑的主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安装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终端设备的第一本体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终端设备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终端设备的第一本体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终端设备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终端设备的第二本体设置凹槽,第一本体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例侧视图。
图5是终端设备的第二本体设置凹槽,第一本体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终端设备的另一例侧视图。
图6是终端设备的第二本体不设置凹槽,第一本体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终端设备的侧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组件中的传动臂的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组件中的传动臂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组件中的传动臂的再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组件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组件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设备的安装组件1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安装组件10包括:
第一支架11,包括传动臂111、第一连接架112和第一轴套113,所述第一连接架112用于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本体连接;
第二支架12,包括第二连接架121和第二轴套122,所述第二连接架121用于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本体连接;
驱动轴13,贯穿所述第一轴套113和所述第二轴套122的轴套中心;
所述传动臂111的内侧壁上的每个点到所述驱动轴的轴心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半径,所述第一半径是在所述第一本体闭合状态下,所述第一本体上距离所述驱动轴13的轴心最近的点到所述驱动轴13的轴心的距离。也就是说,所述传动臂111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本体打开过程中的运动轨迹重合或在所述运动轨迹外,所述运动轨迹为所述第一本体以所述驱动轴13的轴心为圆心,以所述第一半径为半径旋转形成的圆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架112与第一本体1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架112和所述第一本体1可以通过螺丝锁附的方式连接,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架上可以开设有螺孔,应理解,图1中所述第一连接架112上的螺孔的数量仅为示例而非限定。或者,所述第一连接架112和所述第一本体1也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连接,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架112上可以不开设螺孔。当然,所述第一连接架112和所述第一本体1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架112和所述第一本体1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定。
所述第二连接架与所述第二本体的连接方式可以参考上面描述的第一连接架和所述第一本体的连接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以下,结合图2至图9,介绍所述安装组件10如何解决在第一本体1打开过程中的干涉问题。
图2和图3分别为终端设备的第一本体1在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下,所述终端设备的侧面的剖视图。
应理解,图2和图3是以螺丝锁附的连接方式示例所述第一连接架112和所述第一本体1,以及所述第二本体2和所述第二连接架121的连接关系的,因此,所述第一连接架112和所述第二连接架121上开设有螺孔。
需要说明的是,若所述第一连接架112和所述第一本体1,所述第一连接架121和所述第一本体2是通过其他方式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架112和所述第二连接架121可以不开设螺孔,图2和图3所示的连接关系仅为示例而非限定。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架121可以内嵌于所述第二本体2,换句话说,从所述终端设备的外观,看不到所述第二连接架12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体1和所述第二本体2之间具有一定宽度的间隙,如图2和图3所示的间隙线5为所述第一本体1和所述第二本体2之间的间隙位置,所述第一本体1和所述驱动轴13分别位于所述间隙线的两侧。所述第一本体1和所述第二本体2之间的一定宽度的间隙能够保证在所述第一本体1在打开过程中,与所述第二本体2保持一定的间距,并且所述传动臂111的内侧壁上的每个点到所述驱动轴的轴心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半径,即所述传动臂111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本体打开过程中的运动轨迹重合或在所述运动轨迹外,从而有利于避免第一本体1打开过程中的干涉问题。
可选地,所述第一本体1和所述第二本体2之间的间隙线5的宽度可以小于一定的宽度阈值,这样,有利于避免在第一本体1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1和所述第二本体2之间的间隙过大,影响美观的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二本体2具有第一平面7和第二平面8,所述第一本体1具有第三平面9。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二平面8是所述第一本体1在闭合状态下,所述第二本体2与所述第一本体1接触的平面。在所述第一本体1打开过程中,所述第一本体1的第三平面9远离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二平面8,靠近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一平面7。
由于在所述第一本体1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架112位于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二平面8和所述第一本体1的第三平面9之间。为了保证所述第一本体1在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在垂直于所述第二平面8方向上的间隙尽量小,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本体1的第三平面9和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二平面8之间的间隙可以尽量小。可以在所述第二本体2与所述第一连接架112接触的平面,即所述第二平面8上设置一定深度的凹槽,从而所述第一连接架112可以部分或全部位于所述凹槽内,或者可以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架112的厚度尽量小。
例如,若在所述第二本体2与所述第一连接架112接触的平面,即所述第二平面8上设置一定深度的凹槽,凹槽的深度可以等于或者略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架112的厚度,也就是可以使得在所述第一本体1闭合时,所述第一连接架112可以全部位于所述凹槽内。例如,图2或图3所示的凹槽6,在所述第一本体1闭合时,所述第一连接架112可以全部位于所述第二本体2的凹槽6内,从而能够保证所述第一本体1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1的第三平面9和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二平面8在垂直于所述第二平面8方向上的间隙最小。
图4示出了所述第一本体1闭合状态下,所述终端设备一种可能的结构的侧视图,应理解,图4只示出了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部分组件的示意图,未示出的组件不表示所述终端设备不包括该组件。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二平面8上设置的凹槽6的深度d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架112的厚度h,从而在所述第一本体1闭合时,所述第一连接架112全部位于所述凹槽6中。这样,所述第一本体1的第三平面9和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一平面7可以处于同一平面,即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一平面7和第二平面8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7或所述第二平面8方向的高度差为所述第一本体1的厚度。
或者,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本体1的第三平面9也可以高于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一平面7,例如,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一平面7和第二平面8可以处于同一平面,这样,所述第一本体1的第三平面9高出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一平面7的高度即为所述第一本体1的厚度,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减小所述第一本体1的厚度的方式使得所述第一本体1的第三平面9和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一平面7尽量接近处于一个平面。
可选地,所述第二本体2上的凹槽的深度也可以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架112的厚度,这样,所述第一连接架112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本体2的凹槽中,部分凸出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二平面8。此情况下,为了保证所述第一本体1处于闭合状态下,所述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在垂直于所述第二平面8方向上的间隙尽量小,也就是所述第一本体1的第二平面8和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三平面9之间的间隙尽量小,可以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架112的厚度尽量小,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减小所述第一连接架112的厚度,达到减小闭合状态下所述第一本体1和所述第二本体2的间隙的目的。
或者,所述第二本体2也可以不设置凹槽。这种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本体1闭合时,所述第一连接架112全部凸出所述第二本体2所在的平面,图6示出了所述第二本体2不设置凹槽,所述第一本体1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终端设备的侧视图,图6只示出了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部分组件的示意图,未示出的组件不表示所述终端设备不包括该组件。
如图6所示,在所述第二本体2不设置凹槽时,在垂直于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二平面8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本体1的第三平面9和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二平面8之间的间隙即为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厚度h和第一本体1的厚度之和。此情况下,可以通过减小所述第一连接架112的厚度或第一本体1的厚度的方式,达到减小闭合状态下所述第一本体1的第三平面9和所述第二本体2的第二平面8之间的间隙的目的。
应理解,图2和图3所示的第二本体2上设置略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架112的厚度的凹槽仅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二本体2上的凹槽还可以具有前述的其他实现方式,或者所述第二本体2上也可以不设置凹槽,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非特别限定。
如图3所示,由于是第一连接架112和所述第一本体1是连接的,这样,在所述第一本体1打开过程中所述第一本体1和第一支架11中的所述第一连接架112和传动臂111等部件共同旋转,旋转轨迹都以所述驱动轴13的轴心为圆心,区别在于旋转半径不同。
在所述第一本体1打开过程,或者说旋转过程中,第二本体2与所述第一本体1或传动臂111最可能发生干涉的位置为所述第一本体1距离所述驱动轴13的轴心最近且最高的点31,或者点31这类位置点连成的线,或者说,所述第一本体1上距离间隙线5最近的位置点为所述第一本体1和所述第二本体2最可能发生干涉的位置。这是因为,在所述第一本体1旋转过程中,点31这类位置点旋转形成的圆弧4最小。
为了保证所述第一本体1在旋转过程中,所述第二本体2与所述传动臂111不发生干涉,可以设置所述第一本体1距离所述驱动轴13的轴心最近且最高的点31的运动轨迹,即圆弧4与传动臂111的运动轨迹不发生干涉。那么需要所述传动臂111的上的每个点到所述驱动轴13的轴心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点31到驱动轴13的轴心的距离,即传动臂111的上的每个点到所述驱动轴13的轴心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前述的第一半径,或者说,传动臂111的内侧壁与圆弧4重合或处于所述圆弧4外。
图7至图9示出了三种不同的传动臂结构下,第一本体1打开到一定角度时,所述终端设备的侧视图。以下,结合图7至图9,详细说明,如何实现第一本体在打开过程中,所述第二本体与传动臂互不干涉。
图7中的所述传动臂111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本体1打开过程中形成的圆弧4重合,也就是说,传动臂111的内侧壁上的每个点距离驱动轴13的轴心的距离等于点31到驱动轴13的轴心的距离R,即前述的第一半径。
这样,在所述第一本体1打开时,所述第二本体2位置不变,所述第一本体1,第一连接架112和传动臂111都以驱动轴13的轴心为圆心旋转,旋转过程中,所述第一本体1上的点31的运动轨迹为圆弧4,由于所述传动臂111的内侧壁上的点到驱动轴13的轴心的距离等于第一半径R,因此,所述传动臂111上的每个点形成的运动轨迹和点31的运动轨迹,即圆弧4,在同一个圆上,因此,有利于避免第一本体打开过程中,所述第二本体2与传动臂111的干涉问题。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传动臂111的内侧壁在所述第一本体1打开过程中形成的圆弧4外,或者说,传动臂111的内侧壁上的点距离驱动轴13的轴心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点31到驱动轴13的轴心的距离R,即前述的第一半径。
这样,在所述第一本体1打开时,所述第二本体2位置不变,所述第一本体1,第一连接架112和传动臂111都以驱动轴13的轴心为圆心旋转,旋转过程中,所述第一本体1上的点31的运动轨迹为圆弧4,由于所述传动臂111的内侧壁上的点到驱动轴13的轴心的距离大于第一半径R,因此,所述传动臂111上的每个点的运动轨迹都在点31的运动轨迹外,即圆弧4外,因此,有利于避免第一本体打开过程中,所述第二本体2与传动臂111的干涉问题。
应理解,图7至图9中传动臂的结构仅为示例,所述安装组件中的传动臂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只要所述传动臂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本体打开过程中形成的圆弧4重合或处于所述圆弧4外即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组件的扭力结构位于驱动轴13中,所述驱动轴13可以内嵌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本体2内,从而有利于避免扭力区外露,影响美观或漏油的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组件的扭力结构可以包括所述驱动轴中与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配合实现所述第一本体旋转的结构。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本体闭合时,所述第一轴套113和所述第二轴套122、所述传动臂111也可以内嵌于所述第二本体2内。
换句话说,在所述第一本体闭合时,从所述终端设备的外观,看不到第一轴套113和所述第二轴套122、所述传动臂111。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套113和所述驱动轴13间隙配合或过盈配合,类似地,所述第二轴套122和所述驱动轴13间隙配合或过盈配合。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11还可以包括连接桥114(如图1所示),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轴套113和所述传动臂111,所述连接桥114也可以内嵌于所述第二本体2内。
如图10所示为所述安装组件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本体1为平板电脑支架,第二本体2为平板电脑主体。
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如图1所示的安装组件10,所述至少一个安装组件10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一本体1和所述第二本体2的间隙线5上,若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一个安装组件10,所述一个安装组件10可以安装在间隙线5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两个安装组件10,所述两个安装组件10可以对称的分布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间隙线5的两侧,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终端设备包括的所述安装组件的数量,以及安装位置不作限定,图10所示的安装组件的数量和安装位置仅为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
应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在第一本体1处于闭合状态下,从终端设备的外观是不能看到安装组件10的,图10中画出了安装组件10的安装位置仅用于表示所述安装组件10在终端设备中的可能的安装位置,并不表示所述安装组件10安装在所述终端设备从肉眼能够看到的外部。
如图11所示为所述安装组件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本体1为显示屏模组,第二本体2为笔记本电脑主体。
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如图1所示的安装组件10,所述至少一个安装组件10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一本体1和所述第二本体2的间隙线5上,若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一个安装组件10,所述一个安装组件10可以安装在间隙线5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两个安装组件10,所述两个安装组件10可以对称的分布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间隙线5的两侧,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终端设备包括的所述安装组件的数量,以及安装位置不作限定,图11所示的安装组件的数量和安装位置仅为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的安装组件除了可以应用在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上,还可以应用于包括两个本体的其他设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终端设备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架,包括传动臂、第一连接架和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连接架用于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本体连接;
第二支架,包括第二连接架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连接架用于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本体连接;
驱动轴,贯穿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的轴套中心;
所述传动臂的内侧壁上的每个点到所述驱动轴的轴心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半径,所述第一半径是在所述第一本体闭合状态下,所述第一本体上距离所述驱动轴的轴心最近的点到所述驱动轴的轴心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具有间隙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驱动轴分别位于所述间隙线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本体处于闭合状态下,所述传动臂、所述驱动轴、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内嵌于所述第二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通过螺丝锁附或胶粘的方式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通过螺丝锁附或胶粘的方式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驱动轴间隙配合或过盈配合,所述第二轴套和所述驱动轴间隙配合或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为平板电脑支架,所述第二本体为平板电脑主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为显示屏模组,所述第二本体为笔记本电脑主体。
8.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
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安装组件,两个所述安装组件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间隙线的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为平板电脑,所述第一本体为所述平板电脑的支架,所述第二本体为所述平板电脑的主体;或
所述终端设备为笔记本电脑,所述第一本体为所述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模组,所述第二本体为所述笔记本电脑的主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95763.5A CN110735846B (zh) | 2016-11-04 | 2017-04-17 | 终端设备的安装组件和终端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66023 | 2016-11-04 | ||
CN2016109660237 | 2016-11-04 | ||
CN201710210783X | 2017-03-31 | ||
CN201710210783 | 2017-03-31 | ||
PCT/CN2017/080810 WO2018082265A1 (zh) | 2016-11-04 | 2017-04-17 | 终端设备的安装组件和终端设备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695763.5A Division CN110735846B (zh) | 2016-11-04 | 2017-04-17 | 终端设备的安装组件和终端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54323A CN109154323A (zh) | 2019-01-04 |
CN109154323B true CN109154323B (zh) | 2019-10-18 |
Family
ID=620756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25381.0A Active CN109154323B (zh) | 2016-11-04 | 2017-04-17 | 终端设备的安装组件和终端设备 |
CN201910695763.5A Active CN110735846B (zh) | 2016-11-04 | 2017-04-17 | 终端设备的安装组件和终端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695763.5A Active CN110735846B (zh) | 2016-11-04 | 2017-04-17 | 终端设备的安装组件和终端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09154323B (zh) |
WO (1) | WO2018082265A1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76338A (zh) * | 2009-04-29 | 2010-11-0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铰链结构及采用该铰链结构的电子装置 |
CN101963021A (zh) * | 2009-07-23 | 2011-02-02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铰链装置 |
CN201753727U (zh) * | 2010-07-12 | 2011-03-02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转轴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
TWM449436U (zh) * | 2012-10-22 | 2013-03-21 | Acer Inc | 轉軸結構 |
CN104391540A (zh) * | 2014-10-31 | 2015-03-04 |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可隐藏键盘的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102029U (zh) * | 1989-01-31 | 1990-08-14 | ||
CN201310543Y (zh) * | 2008-12-04 | 2009-09-16 | 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 枢纽器及具有枢纽器的电子装置 |
TWI482570B (zh) * | 2012-07-30 | 2015-04-21 | Wistron Corp | 電子裝置 |
TWI528883B (zh) * | 2012-08-13 | 2016-04-01 |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 可攜式電腦 |
JP2014214783A (ja) * | 2013-04-24 | 2014-11-17 |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 ラッチ機構付きヒンジ装置並びに情報機器 |
-
2017
- 2017-04-17 WO PCT/CN2017/080810 patent/WO201808226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4-17 CN CN201780025381.0A patent/CN109154323B/zh active Active
- 2017-04-17 CN CN201910695763.5A patent/CN11073584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76338A (zh) * | 2009-04-29 | 2010-11-0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铰链结构及采用该铰链结构的电子装置 |
CN101963021A (zh) * | 2009-07-23 | 2011-02-02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铰链装置 |
CN201753727U (zh) * | 2010-07-12 | 2011-03-02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转轴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
TWM449436U (zh) * | 2012-10-22 | 2013-03-21 | Acer Inc | 轉軸結構 |
CN104391540A (zh) * | 2014-10-31 | 2015-03-04 |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可隐藏键盘的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35846B (zh) | 2021-10-15 |
CN110735846A (zh) | 2020-01-31 |
CN109154323A (zh) | 2019-01-04 |
WO2018082265A1 (zh) | 2018-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127490B2 (en) |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or dual-shaft hinge | |
CN201779131U (zh) | 铰链结构 | |
US9185815B2 (en) | Transmission stabilization device applied to dual-shaft system | |
US8869352B2 (en) | Multi-segment rotary shaft structure | |
EP4117257B1 (en) | Rotating mechanism, support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20190155344A1 (en) | Dual-axle hin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JP2005337301A (ja) | 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この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 |
US10747271B2 (en) | Dual-shaft hin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JP6321702B2 (ja) | ヒンジ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US20120137471A1 (en) | Hinge Apparatus and Method | |
CN101725626B (zh) | 铰链结构 | |
US10884461B2 (en) | Hing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8667967A (zh) | 一种转动轴体及电子设备 | |
TW201500661A (zh) | 樞接結構及使用該樞接結構的掀蓋式設備 | |
CN109154323B (zh) | 终端设备的安装组件和终端设备 | |
EP3536991B1 (en) | Notebook computer | |
TW201507578A (zh) | 電子裝置 | |
JP2012097846A (ja) | 電子機器の2軸ヒンジ | |
US9086848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hinge unit | |
US20130095677A1 (en) | Rotatable data card | |
KR20110007329A (ko) | 경첩 | |
US20220158326A1 (en) | Antenna disposition in computing devices | |
US20110047753A1 (en) | Hinge | |
JP2006046616A (ja) | 2軸ヒンジ | |
CN205978042U (zh) | 枢轴装置的扭力模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