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2873B - 具有扁平线缆的皮肤按钮 - Google Patents
具有扁平线缆的皮肤按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52873B CN109152873B CN201780014591.XA CN201780014591A CN109152873B CN 109152873 B CN109152873 B CN 109152873B CN 201780014591 A CN201780014591 A CN 201780014591A CN 109152873 B CN109152873 B CN 10915287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conductor
- skirt
- feedthrough
- cable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7/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17/26—Lead-in insulators; Lead-through insulato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10—Location thereof with respect to the patient's body
- A61M60/122—Implantable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i.e. the blood being pumped inside the patient's body
- A61M60/165—Implantable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i.e. the blood being pumped inside the patient's body implantable in, on, or around the heart
- A61M60/178—Implantable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i.e. the blood being pumped inside the patient's body implantable in, on, or around the heart drawing blood from a ventricle and returning the blood to the arterial system via a cannula external to the ventricle, e.g. left or righ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 A61M60/8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of implantable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 A61M60/871—Energy supply devices; Converters therefor
- A61M60/88—Percutaneous cab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 H01B13/01254—Flat-harness manufactur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18—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 H01B3/3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 H01B3/46—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silicones
- H01B3/465—Silicone oi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8—Coupling parts carrying sockets, clips or analogous counter-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76—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with sockets, clip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 e.g. to a wal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05—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king 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onnection, coupling, or cas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经皮连接器组件包括馈通组件,所述馈通组件具有主体和多个导电馈通件,多个所述导电馈通件从主体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延伸穿过主体。包括线缆组件,所述线缆组件具有多个导体,多个所述导体在第一平面内并排布置,以形成线缆组件的大致扁平部分,每个导体连接到馈通组件的相应的馈通件和从主体延伸的扁平部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械循环支承设备的经皮连接器组件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许多人患有严重的心脏衰竭,其特征是频繁住院、严重的身体残疾和显著缩短的寿命。心脏移植为能够挽救生命的手术,并且可以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捐献心脏供不应求,患者通常无法存活足够长的时间来接受这种可能挽救生命的手术。
已经开发了若干医疗设备作为心脏移植的替代或过渡,其可以延长寿命,甚至改善患有严重心脏衰竭的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种这样的设备为心泵,其通常被称为机械循环支承设备(MCSD),诸如心室辅助设备(“VAD”)。VAD一般植入患者体内,使得泵的流入物连接到心脏的左心室,并使泵的流出物连接到患者的主动脉。在运转期间,泵可以辅助可能显著受损的左心室对整个身体分配含氧血液。
大多数血泵使用外部控制器和/或电源,这需要在内部泵与外部控制器/电源之间跨患者的皮肤建立电连接。这一般通过经皮连接器实现,该经皮连接器连接到患者的皮肤,并且包括从连接器穿过患者身体连接到泵的线缆。在2015年6月12日提交的美国申请第14/738,443号中公开了一种这样的连接器,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如同在本文完整阐述一样。
经皮连接器可能存在若干挑战,诸如感染控制和患者舒适度。现有的连接器放置在患者皮肤的开口内,这可能作为传染性微生物侵入患者身体并损害可能已经处于下降状态的患者健康的门户。另外,可能保持附着到患者皮肤数月或甚至数年的现有连接器通常体积庞大,并且可能刺激皮肤和配置在皮肤下方的身体的其他部分。为此,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利地提供一种经皮连接器组件,包括馈通组件,所述馈通组件具有主体和多个导电馈通件,多个所述导电馈通件从主体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延伸穿过主体。包括线缆组件,所述线缆组件具有多个导体,多个所述导体在第一平面内并排布置,以形成线缆组件的大致扁平部分,每个导体连接到馈通组件的相应的馈通件和从主体延伸的扁平部分。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主体包括侧面,所述侧面在第一端的第一表面与第二端的第二表面之间延伸,并与第一端的第一表面及第二端的第二表面相交。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大致扁平部分延伸穿过主体的侧面。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主体限定出轴线,其中,大致扁平部分从主体延伸,其中,大致扁平部分限定出相对于主体的轴线正交布置的宽度,主体延伸通过主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线缆包括过渡部分和圆形部分,过渡部分配置在扁平部分与圆形部分之间。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圆形部分由布置在一个以上的平面内的多个导体形成。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多个导体包括第一导体、第二导体以及第三导体,并且,在线缆组件的圆形部分内,第一导体布置在第一平面内,第二导体布置在第二平面,而第三导体布置在第三平面。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线缆组件包括护套,所述护套形成沿着该护套的长度延伸的多个导管,且每个导体配置在护套的相应导管内。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硅油配置在护套与导体之间的每个导管内。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每个导管沿着线缆组件的扁平部分在界面处连接到相邻的导管,并且每个导管沿着过渡部分和圆形部分在界面处与相邻的导管分离。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沿着线缆组件的过渡部分和圆形部分在护套上模制生物相容材料的护套,以将分离的导管维持于预定构造。
在又一实施例中,经皮连接器组件包括:馈通组件,所述馈通组件具有主体和多个导电馈通件,所述导电馈通件从该导电馈通件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延伸穿过主体。包括裙部,所述裙部连接到主体并从该主体径向向外延伸。包括线缆组件,所述线缆组件具有多个导体,多个所述导体在第一平面内并排布置,以形成线缆组件的扁平部分,每个导体连接到馈通组件的相应馈通件和从主体延伸的扁平部分。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主体包括侧面,所述侧面在第一端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的第二端面之间延伸,并与第一端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的第二端面相交。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裙部附接到主体的侧面。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裙部烧结到主体的侧面。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裙部包括内部部分,所述内部部分具有沿径向向外方向朝向彼此会聚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第二表面从主体的边缘延伸,所述边缘由主体的侧面与第二端面的相交部限定。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裙部包括:位于所述裙部的径向范围的裙边;以及配置在内部部分与裙边之间的周边部分。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线缆组件的扁平部分在第二端面与周边部分之间从主体延伸。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线缆组件的扁平部分在第一端面与周边部分之间从主体延伸。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线缆组件的扁平部分从主体延伸并穿过内部部分的一部分。
在又一实施例中,一种形成经皮连接器组件的方法包括形成介电材料的护套,所述护套具有沿着该护套的长度延伸的多个导管,多个导管在界面处以扁平布置彼此连接。将至少一个导体定位在多个导管中的每一个导管内。每个导管在界面处沿着护套的一部分与相邻的导管分开,并形成连接导管的扁平部分和多个自由长度的分离导管。多个自由长度的分离导管重新布置并形成导管的圆形部分。每个导体连接到馈通组件的相应的导电馈通件。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同时执行:形成介电材料的护套;和将至少一个导体定位在多个导管中的每个导管内。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形成介电材料的护套包括:利用介电材料层叠多个导体。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重新布置多个自由长度的导管形成:配置在圆形部分与扁平部分之间的过渡部分。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将每个导体连接到馈通组件的对应导电馈通件包括:将从导管的扁平部分延伸的导体连接到馈通件,使得扁平部分从馈通组件的主体延伸。
附图简述
参照以下描述、所附权利要求书和附图,将会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各方面和优点,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发明一实施例的包括气密馈通组件、线缆组件和裙部的经皮连接组件的底部立体图;
图2是沿着将组件二等分的线剖切的图1的经皮连接组件的剖视图;
图3A是根据本公开发明一实施例且包括芯部和护罩的图1的经皮连接组件的气密馈通组件的顶部立体图;
图3B是护罩被部分切除的图2的气密馈通组件的底部局部剖切的视图;
图4A是根据本公开发明一实施例的图1的经皮连接组件的线缆组件的示意图;
图4B是图4A的线缆组件的扁平部分的剖视图;
图4C是在图4A的线C-C处剖切的线缆组件的过渡部分的剖视图;
图4D是在图4A的线D-D处剖切的线缆组件的过渡部分的剖视图;
图4E是在图4A的线E-E处剖切的线缆组件的圆形部分的剖视图;
图4F是图4A的线缆组件的导体的示意剖视图;
图4G是被护套包围的图4E的圆形部分的剖视图;
图5A是根据本公开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经皮连接组件的顶部立体图;
图5B是图5A的气密馈通组件的芯部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另一线缆组件实施例的导体和导管的示意剖视图;
图7A是根据本公开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线缆组件的扁平部分的剖视图;
图7B是图7A的圆圈A内的电缆组件的扁平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裙部的侧视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裙部的侧视图;
图10A是根据本公开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裙部的立体图;
图10B是图10A的裙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用的术语“大约”、“总体”和“大致”是指与绝对数值的轻微偏差包括在如此修饰的术语的范围内。
现在参照附图标记,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经皮连接组件“10”。组件10总体包括气密馈通组件20、线缆组件80以及裙部90。经皮连接组件10构造成具有低轮廓,并且在可内部植入设备与外部控制器和/或电源之间提供电连接。可预期的是,用于经皮组件10的一种类型的可内部植入设备为美国专利第6,688,861号中公开的MCSD,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如同在本文中完整阐述一样。可以与经皮连接组件一起使用的外部设备的示例可以在美国申请公布第2010/0241223号中找到,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如同在本文中完整阐述一样。其他外部设备和内部设备也可以与经皮连接组件10一起使用。
现参照图3A和图3B,馈通组件20包括多个导电馈通件40和主体,该主体包括芯部30和护罩50。虽然馈通组件20的主体通篇描述成包括芯部30和护罩50,但可预期的是,主体可以是单体或单一主体,诸如为由在例如一排馈通件40上的介电、生物相容性材料模制的主体。
在一种构造中,芯部30由电绝缘且生物相容性的玻璃或陶瓷材料制成。芯部30在其第一端处包括第一端面32,在其第二端处包括第二端面34。芯部30的厚度Tc限定在端面32与端面34之间(图2最佳示出)。第一端面32及第二端面34与多个侧面相交,多个该侧面为平面和/或凸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芯部30呈圆筒形,并且包括绕芯部30的整个圆周延伸的单个侧面。
芯部30还包括多个开口,多个该开口延伸穿过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用于接收馈通件40。这些开口包括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如图2最佳所示,第一部段与第一端面32相交,且在一种构造中,第一部段具有比第二部段更大的直径或截面尺寸,该第二部段与第二端面34相交。在一种构造中,开口布置成并排线性排列。然而,开口可以布置成圆形构造或一些其他几何构造。在所描绘的具体实施例中,存在七个开口,用于接收七个馈通件40。然而,可预期的是,根据下游可植入设备的电需求,可以是更多或更少的开口。
馈通件40例如是由诸如金、铜、银或铂之类的导电材料制成的细长结构。每个馈通件40具有第一部分42和第二部分44。第一部分42总体呈圆筒形,并且具有尺寸设定成配合在芯部开口之一的第一部内的直径或截面尺寸。第二部分44具有比第一部分42更小的直径或截面尺寸,并且尺寸设定成配合在芯部开口的第二部段内。
凹形圆顶状表面46位于每个馈通件40的第一部分42的自由端处。这有助于与能连接到馈通组件20的盖组件的相应凸形导电表面一起建立导电界面,用于向可植入设备提供电力或控制信号。该盖组件在前文引用的'443申请中有所描述,其通过引用并入本文。替代地,圆顶状表面46可以呈凸形,用于与对应的凹面相交。
在一种构造中,护罩50由诸如钛和不锈钢之类的生物相容性金属制成,或者由诸如聚醚醚酮(PEEK)之类的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制成。护罩50总体呈圆筒状,并且在其第一端处包括第一端面52,在其第二端处包括第二端面54。第一端面52和第二端面54是大致平面的。然而,该端面52、54可以凸状或凹状弯曲。侧面56在第一端面42与第二端面54之间延伸并与第一端面42及第二端面54相交,以形成边缘51,该边缘51可以被倒圆以降低或消除它们的锐度。这些端面52、54和侧面56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制造成使该端面52、54和侧面56上的微生物生长或粘附最小化。例如,这些表面可以诸如通过研磨而制造成极其光滑或具有抗微生物生长的诸如SharkletTM微观形貌(Sharklet技术有限公司(SharkletTechnologies,Inc.),奥罗拉,科罗拉多州)之类的微观形貌。
护罩50还包括多个半球形凹部53(图3A),多个该半球形凹部53形成于第一端面52并且布置在预定位置处,用于接合盖组件的互补突起,以帮助将盖组件与馈通组件20对准。另外,磁体60嵌入第一端面52,以便于锁定与具有互补磁体的盖组件的接合。
此外,护罩50包括第一开口55,该第一开口55从第一端面52穿过护罩50延伸到第二端面54,并且尺寸和形状设计成在该第一开口55中接收芯部30。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护罩50具有限定在第一端面52与第二端面54之间的厚度TS,该厚度TS大于芯部30的厚度TI。这样一来,第一开口55总体比芯部30的厚度更长。护罩50还包括第二或横向开口57,该第二或横向开口57延伸穿过侧面56并与第一开口55连通。在一种构造中,第二开口57形成为浅槽,该浅槽尺寸设定成接收线缆组件80,以下进行更详细描述。
在组装的馈通组件20中,馈通件40配置在对应的芯部开口内。芯部开口的第一部与第二部之间的直径差为馈通件40的第一部分42形成肩部以便搁置(图2最佳示出)。馈通件40的第一部分42定位在芯部开口内,使得这些第一部分42与芯部30的第一端面32齐平。如图2和图3A最佳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凹形圆顶表面46凹入芯部30的第一端面32下方。如图2所示,在芯部30的相对端处,馈通件40的第二部分44从第二端面34延伸。
芯部30配置在第一开口55内,使得护罩50的第一端面52与芯部30的第一端面32分别对准或共面。另外,芯部30的第二端面32在到达第一开口55的端部之前终止,其在护罩50的第二端附近形成空腔(图2最佳示出)。馈通件40的第二部分44伸入该空腔。芯部30、馈通件40和护罩50结合在一起以在它们对应的边界处形成气密密封,这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金属-陶瓷钎焊或金属-玻璃结合来执行。该气密结合有助于防止微生物在植入时穿过馈通组件20进入患者体内。
图4A-图4F描绘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线缆组件80。线缆组件80包括多个绝缘导体81,多个该绝缘导体81被设置成线缆组件的扁平部分82、过渡部分84以及圆形部分86。如图4F最佳所示,每个导体81是被绝缘体85包围的导电线83,该绝缘体85由诸如聚氨酯、硅树脂、尼龙之类的介电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
图4B示出了线缆组件80的扁平部分82的截面。沿着扁平部分82的导体81以并排构造结合在一起,使得它们各自布置在单个平面内。覆盖导体81的绝缘体85在界面处结合到覆盖下一相邻导体81的绝缘体。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例如,挤压多个导线81和绝缘体85;将导线81和绝缘体85层叠成所示扁平构造;或者配置在相邻导体之间的界面处的粘合剂。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存在七个导体81a-81d。然而,应当理解,可以根据下游可植入设备的电需求而使用更多或更少的导体81。在该七个导体的布置中,中心导体81d在每侧各有三个导体,即第一侧翼导体81a、第二侧翼导体81b以及第三侧翼导体81c。如上所述,这些导体81a-81d中的每一个连接到相邻导体,并且布置在第一平面中。
图4C和图4D示出了在沿着线缆组件80的过渡部分84的不同位置处剖切的截面。过渡部分84是线缆组件80的一部分,导体81的结构沿着该部分逐渐变化。沿着过渡部分84和圆形部分86的导体81沿其长度彼此分开,使得该导体81可以重新构造成圆形部分86。换言之,导体81例如通过在其界面处将导体81与相邻导体81分开而彼此分离,以形成可重新构造的自由长度的导体81。然而,导体81的这种分离在扁平部分82处终止,在该扁平部分82处,导体81保持彼此附接。
如图所示,在过渡部分84内,第一侧翼导体81a保持在第一平面中,而第二侧翼导体81b逐渐在第一平面下方移入第二平面,第三侧翼导体81c逐渐向上移入第三平面。第二侧翼导体81b和第三侧翼导体81c远离第一平面的移动允许第一侧翼导体81a向内朝向中心导体81d移动(图4C和图4D最佳示出)。如图4E所示,在过渡部分84的端部处,导体81a-81d紧密布置成圆形构造。为便于比较,在每个图4C-图4E中示出了扁平部分82的外廓。
沿着圆形部分86,第一侧翼导体81a与中心导体81d一起位于第一平面内,第二侧翼导体81b位于偏离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内,而第三侧翼导体81c位于偏离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第三平面内。这些平面的截面大致平行。
导体81a-81d理想地保持在一起以维持圆形部分86的圆形构造。例如,护套87可以施加在圆形部分86上。该护套87也可以在过渡部分84的一部分或整体上延伸。护套87可以诸如通过两次注射工艺由形成在导体81上的封装材料制成,以允许导体81精确位于模制材料内。替代地,护套87可以是绕圆形部分86放置的生物相容性材料的预制套筒。理想地,用于在圆形部分86内将导体彼此保持的布置允许导体81相对于彼此且相对于护套87轻微移动,以促进圆形部分86的柔性。为了进一步增强圆形部分86的柔性,可以在各个导体的绝缘层85的外表面上设置润滑剂(未示出)。而且,护套87理想地由相对柔软的材料形成,以增强柔性。若使用封装材料来形成护套87,则可以选择各个导体的封装材料和绝缘体以使封装材料不会粘接到绝缘体85。
在制造线缆组件80的方法中,多个导线83从两侧与绝缘体85层叠以形成线缆组件80的扁平部分82。替代地,绝缘体85被模制、挤压或以其他方式形成,从而形成连接导体81a-81d,使得每个导体81a-81d可从相邻导体剥离。所得到的组件包括一段扁平电缆,该扁平电缆包括以扁平构造并排布置的多个导体81。
每个导体81a-81d沿着扁平线缆的长度从一个或多个相邻导体剥离或分离,使得该组件包括:连接导体81的扁平部分82;以及从扁平部分82延伸的自由长度的分离导体。自由长度的分离导体81之后被重新排列成具有如上所述的圆形构造。然而,应当理解,能够是获得圆形部分86的其他布置,并且可以根据重新布置的导体81的数量不同而不同。一旦导体81重新布置,可以将护套施加到过渡部分84和圆形部分86,以将它们维持成这种构造。
压接部70(图2)或模锻部(未示出)可以在扁平部分82的一端处附接到对应的导体81。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执行:将导体81在该导体81的界面处分开足够的长度以允许压接部70施加到每个导体81的端部。每个压接部70是由诸如铂-铱合金之类的导电材料制成的中空圆筒状结构。每个压接部70具有沿着筒部的轴线延伸的孔,且该孔尺寸设定成接收一个导体81的导线83。每个压接部70还具有横向开口,该横向开口尺寸设定成接受馈通件40。馈通件40可以焊接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到压接部70,使得压接部70相对于馈通件正交并朝向护罩50的第二开口57延伸(图2和图3B最佳示出)。压接部70可用于将线缆组件80附接到馈通组件20而无需焊料。
裙部90总体呈盘状,并且包括内部部分92和周边部分96(图1和图2最佳示出)。内部部分92包括第一表面94a和第二表面94b,在一种构型中,该第一表面94a和该第二表面94b呈圆锥形,并且在远离护罩50的侧面56的径向向外方向上朝向彼此会聚。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表面94a、94b可以呈圆顶状或除了锥形以外的一些其他凸形。表面94a、94b与周边部分96相交,该周边部分96从内部部分92延伸到裙部90的边缘98。边缘98限定裙部90的径向范围。周边部分96沿其径向范围具有均匀的厚度。内部部分96的圆锥形几何形状在馈通组件20附近提供刚性,以帮助防止经皮组件10被从患者皮肤拉出。周边部分96的几何形状在远离馈通组件20处提供柔性,以帮助提供患者舒适性。
在经皮组件10的最终组装件中,裙部90可以通过烧结或模制诸如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或钛粉末之类的可流动材料而形成并连接到护罩50的侧面56,这例如有助于裙部90与馈通组件20之间的牢固连接,同时关闭微生物的潜在通道。另外,裙部90可以形成为具有多孔或粗糙表面,以便于组织向内生长。如图1和图2所示,内部部分92连接到护罩50的侧面56,使得第二表面94b从护罩50的边缘51或非常接近边缘51处延伸。这使得边缘51平滑,有助于减少或消除可能由边缘51摩擦配置在患者皮肤下方的软组织而引起的患者的不适。另外,裙部90在护罩50与裙部90之间的界面处的厚度大于裙部90在边缘98处的厚度。在护罩-裙部界面处的该厚度有助于减小界面处的剪切应力,并防止在使用期间裙部90与馈通组件20分离。
另外,横向开口57在第二端面54与周边部分96之间延伸穿过裙部90的护罩81和内部部分92。如上所述,芯部30比套筒50更薄。因此,当芯部30配置在套筒50的开口55内时,在芯部30的端面34与套筒50的第二端之间形成空隙。如图2所示,该空隙与横向开口57连通,并且压接部70配置在空隙内,在该空隙处,压接部70连接到馈通件40并且沿大致正交的方向从该馈通件40延伸。线缆组件80穿过横向开口57伸入空隙,在该空隙处,每个导体经由压接部70连接到对应的馈通件40。空隙可以填充有生物相容性封装材料,以帮助使该连接绝缘,并使连接与身体内的组织隔离。该封装材料理想地延伸到覆盖线缆组件80的圆形部分的护套87,使得护套和封装材料形成连续的保护性覆盖物。因此,如图2所示,线缆组件80在护罩50的第二端面54与裙部90的周边部分96之间从馈通组件20延伸。在其他实施例中,横向开口57可以定位成使得线缆组件在第一表面52与周边部分96之间从馈通组件20延伸,或者穿过裙部90,使得线缆组件从边缘98延伸。
线缆组件80的连接到馈通组件20并从该馈通组件20延伸的部分是扁平部分82。扁平部分82布置成使得扁平部分82的宽度WF垂直于馈通组件20的厚度,护罩厚度TS也是如此。馈通组件20的厚度相对于线缆组件80的扁平部分82的厚度较大。因此,在线缆组件80与馈通组件20之间的所述连接中,线缆组件80占据最小量的馈通组件厚度。该构造允许将最小量的经皮组件10配置在患者的皮肤下方,并且使经皮组件10的整体结构紧凑。换言之,线缆80的扁平度及其从馈通组件20靠近其端部的出口位置有助于使植入时定位在患者皮肤下方的材料量最小化。
一种将经皮连接组件10与诸如以上讨论的MCSD之类的可植入设备一起植入的方法。可植入设备在线缆组件80的圆形部分86的端部处电连接到经皮连接组件10。该连接可以在制造工序或手术期间实施。例如,可分离连接器(未示出)可以位于圆形部分86的远离馈通组件20的端部处。在植入过程期间,可分离连接器可以在需要时联接到可植入设备上的对应连接器。
可以执行外科手术以进入患者的胸腔或待放置可植入设备的其他部位。如本领域中已知的那样,可植入设备连接到心脏或其他目标器官。在待放置经皮连接设备10的位置处在患者的皮肤中形成切口,例如,在覆盖腹部的皮肤中形成切口。在邻近切口的皮肤中形成孔。穿过切口放置馈通组件20,使得裙部90配置在皮肤下方,并且使得馈通组件20的第一端穿过孔从皮肤突出。线缆组件80穿过患者身体朝向可植入设备布线。例如,可以通过皮肤下方的通道拉动线缆组件80的圆形部分86。圆形部分86的远离馈通组件20的端部连接到可植入设备。该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或者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连接。例如,线缆组件80可以与中间线缆的一端连接,而中间线缆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到可植入设备。
当线缆组件80的圆形部分86穿过患者的身体布线时,该圆形部分86弯曲以遵循所需布线穿过解剖结构。通过圆形部分86的圆形构造来促进其的多维度柔性。另外,由于各导体在圆形部分86内相对于彼此自由移动,因此增强了柔性。为了进一步增强柔性,可以在各导体的绝缘体上施加诸如油之类的润滑剂。外部设备可以包括盖构件,诸如前文引用的'443申请所述的盖构件。该盖组件可以包括:对应于馈通件40的电触头;以及对应于磁体60的磁体。盖组件及其电触头可以连接到馈通组件20的从切口突出的部分,以将外部设备电连接到经皮连接组件10,从而电连接到可植入设备。磁体60和盖组件的磁体的磁吸引力有助于将盖保持就位。
当穿过切口放置馈通组件20时,馈通组件50被推动穿过切口,直到裙部90抵接皮肤的内层。随着时间推移,组织可以生长到裙部90的多孔或粗糙表面中,有助于将馈通组件固定到患者的皮肤。裙部90的比周边部分98的几何形状更厚的内部部分92的几何形状在切口周围提供足够的刚性,以帮助防止馈通组件20被拉动穿过切口。然而,相对柔软的周边部分96提供距离切口更远的裙部90的足够柔性,以使患者的不适最小化。裙部90与邻近其第二端的馈通组件20的连接使在患者皮肤下方延伸的馈通组件20的量最小化,这有助于减少或消除可能由边缘51引起的刺激。
馈通组件20也穿过切口放置,使得线缆组件80的扁平部分82的宽度WF沿相对于患者皮肤大致平行的方向从馈通组件20延伸。当扁平部分82从切口延伸时,扁平部分82远离皮肤弯曲并过渡到圆形部分86,该圆形部分86朝向心脏和可植入设备延伸。虽然扁平部分82仅在一个维度上大致柔软,但该多维度非柔性是由线缆组件80的圆形部分86的多维度柔性所导致的。这允许扁平部分82的扁平度有助于使在患者皮肤下方延伸的馈通组件20的量最小化,同时维持线缆组件80的多维度柔性,有利于可植入设备和经皮组件10的植入。
可预期前述设备和组件的其他替代实施例。图5A和图5B描绘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经皮连接器组件110。连接器组件110与组件10类似之处在于,组件110包括连接到馈通组件120的裙部190和从该组件110延伸的扁平/圆形线缆组件180。然而,组件110在芯部130方面不同。如上所述,芯部130比以上参照图1和图2讨论的芯部30更薄。芯部130的减少的厚度在图5B中以透明部分表示。当芯部130插入护罩150时,芯部130的第一端面132凹入护罩150的第一端面152下方。这形成空腔,该空腔可以填充有封装环氧树脂或硅。当组装时,馈通件140的第一部分142从芯部130的第一端面132延伸。第一部分142理想地未被封装完全覆盖,使得它们保持暴露以与盖上的配合导体接触。本实施例可以帮助解决诸如当金馈通件被钎焊到陶瓷芯部时之类的潜在的腐蚀问题。本实施例还可以帮助减小馈通组件120的总重量或者适配外部设备的特定插头。
在以上讨论的实施例中,每个导体81的绝缘层85(图4F)形成封闭导体的仅导线83的导管。这些导管连接在一起以形成扁平部分82,并重新布置以形成圆形部分86(图4A-图4G)。然而,如图6所示,包括绝缘层81和导线83的每个导体81可以配置在更大导管88的内腔89内。该导管88可以由与绝缘体85类似的材料制成。该导管88可以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置入扁平部分82、过渡部分84以及圆形部分86。因此,在该结构80'中,每个导管88将沿着扁平部分82连接到相邻的导管88,并分离而重新构造成圆形部分86。可以在导体81与导管88之间的内腔89内配置硅油或其他润滑剂,以帮助减小其间的摩擦。
图7A和图7B描绘了替代实施例的线缆组件280,该线缆组件280也可以构造成具有圆形部分和扁平部分。与线缆组件结构80'非常相似,组件280包括以扁平构造彼此附接的多个导管288。然而,线缆组件280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或多个导管288限定内腔289,该内腔289构造成在该内腔289中接收多个导体281,而不是单个导体。例如,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具有卵形内腔289a-289c的三个导管288a-288c包括中心导管288a、第一侧翼导管288b以及第二侧翼导管288c。在一种构造中,中心导管288a具有比相邻的第一侧翼导管288b和第二侧翼导管288c更宽的内腔289a。这样,中心导管288a可以接收三个导体281,而第一侧翼导管288b和第二侧翼导管288c可以各种接收两个导体。在扁平构造中,如图7B所示,导管288a-288c并排布置在第一平面中。另外,配置在每个导管288a-288c内的导体并排布置在第一平面中。
导管288a-288c可以沿着其长度的一部分分离并重新布置,以形成除了扁平部分以外的圆形部分。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沿着线缆组件280的一部分分离导管288a-288c并重新布置侧翼导管288b-288c,使得中心导管288a和配置在其中的导体281保持在第一平面,并使得第一侧翼导管288b、第二侧翼导管288c以及它们相应的导体配置在其中,且分别配置在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由于侧翼导管288b-288c的更小宽度,因此,该构造的总体轮廓呈圆形而非扁平。
虽然线缆组件280被描述成具有多个导管,每个导管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导体,但线缆组件280与组件80类似之处可以在于,该线缆组件280可以构造成使得部分288a-288c仅由配置在绝缘体内的导线构成。换言之,形成导管288a的壁部的材料可以在导线之间延伸,并使配置在导管288a内的导线彼此绝缘。
虽然本文已对扁平/圆形线缆组件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应当理解,从扁平线缆过渡到圆形线缆的任何线缆都可以用于本文所述的经皮连接器组件10、110。例如,本文将线缆组件描述成具有多个导体(或包含该导体的导管),多个该导体沿着组件的扁平部分一体结合,并沿着组件的圆形部分分离成各自的长度。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线缆组件可以替代地构造成使其包括布置成扁平部分和圆形部分的多个单独的导体(即,彼此分离),多个单独的导体可以被捆绑在一起以维持它们的扁平构造和圆形构造。在其他实施例中,线缆组件可以包括多个导体(或包含该导体的导管),多个该导体沿着其整个长度一体结合成并排的扁平线缆。该线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布置成圆形部分:卷起或折叠一体结合的导体,并将卷起或折叠的线缆配置在圆形护套内,以维持圆形构造。导体的不在圆形护套内的部分可以展开或摊开成扁平部分。该线缆和其他圆形/扁平线缆的示例可以在美国专利第4,412,721号、第4,973,238号、第4,676,891号、第6,717,058号、第5,201,903号、第6,173,101号、第4,769,906号、第6,084,181号以及第8,772,636号中找到,其均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图8描绘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裙部390。裙部390与裙部90类似之处在于,裙部390可以烧结到馈通组件320。另外,裙部390包括从馈通组件320延伸的会聚面397、398,以在靠近经皮组件320处提供刚性,而在远离经皮组件320处提供柔性。然而,与裙部90不同,裙部390不包括厚度均匀的周边部分。而是表面397、398在裙部390的径向范围会聚到边缘399。该实施例具有与裙部90不同的刚性/柔性轮廓,并且当需要这种特性时可以加以使用。
图9描绘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裙部490。裙部490与裙部90类似之处在于,裙部490可以烧结到馈通组件420。另外,裙部490包括会聚面497、498,该会聚面497、498从馈通组件420延伸并会聚到周边部分492。然而,与裙部90不同,表面497、498包括多个多边形表面495,多个该多边形表面495彼此相交以形成从馈通组件420渐缩到周边部分492的总体锥形。该实施例具有与裙部90不同的刚性/柔性轮廓,并且当需要这种特性时可以加以使用。
图10A和图10B描绘了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裙部590。裙部590与裙部90类似之处在于,裙部590可以烧结到馈通组件520。另外,裙部590包括锥面597、598,该锥面597、598从馈通组件520延伸并会聚到周边部分592。然而,与裙部90不同,周边部分592是通过将内部部分596烧结到网状盘592而集成到内部部分596结构中的网状盘。该实施例具有与裙部90不同的刚性/柔性轮廓,并且当需要这种特性时可以加以使用。
虽然以上已对与MCSD相关的连接器组件10、110进行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可以与诸如可植入肾辅助设备(IRAD)之类的任何可植入设备一起使用。
另外,应当理解,馈通组件20与外部设备的盖组件之间的所述磁界面不是必需的。馈通组件20可以使用诸如螺纹连接件或锥形阴阳连接件之类的其他装置机械连接到外部设备的盖或其他部件。
另外,应当理解,馈通件40可以具有除了凹部46以外的替代构造,以便于与外部设备互连。例如,馈通件40可以作为可接收于盖组件的导电开口中的销阵列从馈通组件20延伸。
在以下实施例中描述了本发明的其他方面;
实施例1:
一种经皮连接器组件,包括:馈通组件,所述馈通组件具有主体和多个导电馈通件,多个所述导电馈通件从主体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延伸穿过主体;以及
线缆组件,所述线缆组件具有多个导体,多个所述导体在第一平面内并排布置,以形成该线缆组件的扁平部分,每个导体连接到馈通组件的相应的馈通件和从主体延伸的扁平部分。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述的组件,其中,主体包括侧面,所述侧面在第一端的第一表面与第二端的第二表面之间延伸,并与第一端的第一表面及第二端的第二表面相交。
实施例3:
如实施例2所述的组件,其中,扁平部分延伸穿过主体的侧面。
实施例4:
如实施例1所述的组件,其中,扁平部分从主体延伸,使得由扁平部分限定的宽度相对于延伸穿过主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主体的轴线正交布置。
实施例5:
如实施例1所述的组件,其中,线缆包括过渡部分和圆形部分,过渡部分配置在扁平部分与圆形部分之间。
实施例6:
如实施例5所述的组件,其中,圆形部分由布置在一个以上的平面内的多个导体形成。
实施例7:
如实施例5所述的组件,其中,多个导体包括第一导体、第二导体以及第三导体,并且,在线缆组件的圆形部分内,第一导体布置在第一平面内,第二导体布置在第二平面,而第三导体布置在第三平面。
实施例8:
如实施例5所述的组件,其中,线缆组件包括护套,所述护套形成沿着该护套的长度延伸的多个导管,且每个导体配置在护套的相应的导管内。
实施例9:
如实施例8所述的组件,其中,硅油配置在护套与导体之间的每个导管内。
实施例10:
如实施例8所述的组件,其中,每个导管沿着线缆组件的扁平部分在界面处连接到相邻的导管,并且每个导管沿着过渡部分和圆形部分在界面处与相邻的导管分离。
实施例11:
如实施例10所述的组件,其中,沿着线缆组件的过渡部分和圆形部分在护套上模制生物相容材料的护套,以将分离的导管维持于预定构造。
实施例12:
如实施例8所述的组件,其中,单个导体配置在单个导管内。
实施例13:
如实施例8所述的组件,其中,一个以上的导体配置在单个导管内。
实施例14:
一种经皮连接器组件,包括:馈通组件,所述馈通组件具有主体和多个导电馈通件,多个所述导电馈通件从主体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延伸穿过主体;
裙部,所述裙部连接到主体并从该主体径向向外延伸;以及
线缆组件,所述线缆组件具有多个导体,多个所述导体在第一平面内并排布置,以形成该线缆组件的扁平部分,每个导体连接到馈通组件的相应的馈通件和从主体延伸的扁平部分。
实施例15:
如实施例14所述的组件,其中,主体包括侧面,所述侧面在第一端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的第二端面之间延伸,并与第一端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的第二端面相交。
实施例16:
如实施例15所述的组件,其中,裙部附接到主体的侧面。
实施例17:
如实施例15所述的组件,其中,裙部烧结到主体的侧面。
实施例18:
如实施例15所述的组件,其中,裙部包括内部部分,所述内部部分具有沿径向向外方向朝向彼此会聚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实施例19:
如实施例18所述的组件,其中,第二表面从主体的边缘延伸,所述边缘由主体的侧面与第二端面的相交部限定。
实施例20:
如实施例18所述的组件,其中,裙部包括:位于所述裙部的径向范围的裙边;以及配置在内部部分与裙边之间的周边部分。
实施例21:
如实施例14所述的组件,其中,周边部分整体具有均匀的厚度。
实施例22:
如实施例20所述的组件,其中,线缆组件的扁平部分在第二端面与周边部分之间从主体延伸。
实施例23:
如实施例20所述的组件,其中,线缆组件的扁平部分在第一端面与周边部分之间从主体延伸。
实施例24:
如实施例20所述的组件,其中,线缆组件的扁平部分从主体延伸并穿过内部部分的一部分。
实施例25:
一种形成经皮连接器组件的方法,包括:形成介电材料的护套,所述护套具有沿着该护套的长度延伸的多个导管,多个导管在界面处以平面的布置彼此连接;
将至少一个导体定位在多个导管中的每一个导管内;
将每个导管在界面处沿着护套的一部分与相邻的导管分开,以形成连接导管的扁平部分和多个自由长度的分离导管;
将多个自由长度的分离导管重新布置以形成导管的圆形部分;以及
将每个导体连接到馈通组件的相应的导电馈通件。
实施例26:
如实施例25所述的方法,其中,同时执行形成步骤和定位步骤。
实施例27:
如实施例26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步骤包括:利用介电材料层叠多个导体。
实施例28:
如实施例25所述的方法,其中,重新布置多个自由长度的导管形成配置在圆形部分与扁平部分之间的过渡部分。
实施例29:
如实施例25所述的方法,其中,连接步骤包括:将从导管的扁平部分延伸的导体连接到馈通件,使得扁平部分从馈通组件的主体延伸。
虽然已参照具体实施例对本文中的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原理和应用的说明。因此,应当理解,可以对说明性实施例作出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布置,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以下段落对本发明的特定方面作进一步描述。
Claims (13)
1.一种经皮连接器组件,包括:
馈通组件,所述馈通组件具有主体和多个导电馈通件,多个所述导电馈通件从主体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延伸穿过所述主体;
线缆组件,所述线缆组件具有多个导体,多个所述导体在第一平面内并排布置,以形成所述线缆组件的大致扁平部分,每个导体连接到所述馈通组件的相应的馈通件和从所述主体延伸的扁平部分;以及
裙部,所述裙部烧结到所述主体并从所述主体径向向外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侧面,所述侧面在所述第一端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端的第二表面之间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端的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端的第二表面相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致扁平部分延伸穿过所述主体的所述侧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限定轴线,其中,所述大致扁平部分从主体延伸,其中,大致扁平部分限定出相对于所述主体的所述轴线正交布置的宽度,所述主体延伸穿过所述侧面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组件 包括过渡部分和圆形部分,所述过渡部分配置在所述线缆组件的所述大致扁平部分与所述圆形部分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部分由布置在一个以上的平面内的多个导体形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体包括第一导体、第二导体以及第三导体,并且,在所述线缆组件的所述圆形部分内,所述第一导体布置在第一平面内,所述第二导体布置在第二平面中,而所述第三导体布置在第三平面中。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组件包括护套,所述护套形成沿着所述护套的长度延伸的多个导管,且每个导体配置在所述护套的相应的导管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导管沿着所述线缆组件的所述大致扁平部分在界面处连接到相邻的导管,并且每个导管沿着所述过渡部分和所述圆形部分在所述界面处与相邻的导管分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线缆组件的所述过渡部分和所述圆形部分在所述护套上模制生物相容材料,以将分离的导管维持于预定构造。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侧面,所述侧面在所述第一端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的第二端面之间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端的第一端面及所述第二端的第二端面相交,其中,所述裙部附接到所述主体的所述侧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包括内部部分,所述内部部分具有沿径向向外方向朝向彼此会聚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二表面从所述主体的边缘延伸,所述边缘由所述主体的侧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的相交部限定。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包括:位于所述裙部的径向范围的裙边;以及配置在所述内部部分与所述裙边之间的周边部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662302459P | 2016-03-02 | 2016-03-02 | |
US62/302,459 | 2016-03-02 | ||
PCT/US2017/020215 WO2017151779A1 (en) | 2016-03-02 | 2017-03-01 | Skin button with flat cabl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52873A CN109152873A (zh) | 2019-01-04 |
CN109152873B true CN109152873B (zh) | 2021-03-16 |
Family
ID=58266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1459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152873B (zh) | 2016-03-02 | 2017-03-01 | 具有扁平线缆的皮肤按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186352B2 (zh) |
EP (1) | EP3423126B1 (zh) |
CN (1) | CN109152873B (zh) |
WO (1) | WO201715177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6209871A1 (de) | 2016-06-06 | 2017-12-07 | Robert Bosch Gmbh | Stanz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Stanzen eines Lumens und Implantieren einer Implantateinrichtung |
DE102017216424A1 (de) * | 2017-09-15 | 2019-03-21 | AdjuCor GmbH | Zuleitungssystem für ein medizinisches Implantat |
DE102018201030A1 (de) | 2018-01-24 | 2019-07-25 | Kardion Gmbh | Magnetkuppelelement mit magnetischer Lagerungsfunktion |
DE102018206731A1 (de) | 2018-05-02 | 2019-11-07 | Kardion Gmbh | Vorrichtung zur induktiven Energieübertragung in einen menschlichen Körper und Verwendung der Vorrichtung |
DE102018206725A1 (de) | 2018-05-02 | 2019-11-07 | Kardion Gmbh | Empfangseinheit, Sendeeinheit, Energieübertrag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drahtlosen Energieübertragung |
DE102018206750A1 (de) | 2018-05-02 | 2019-11-07 | Kardion Gmbh | Vorrichtung zur induktiven Energieübertragung in einen menschlichen Körper und deren Verwendung |
DE102018206754A1 (de) | 2018-05-02 | 2019-11-07 | Kardion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stimmung der Temperatur an einer Oberfläche sowie Verwendung des Verfahrens |
DE102018206724A1 (de) | 2018-05-02 | 2019-11-07 | Kardion Gmbh | Energieübertrag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drahtlosen Energieübertragung |
US11699551B2 (en) | 2020-11-05 | 2023-07-11 | Kardion Gmbh | Device for inductive energy transmission in a human body and use of the device |
US20230017792A1 (en) * | 2021-07-16 | 2023-01-19 | Medtronic, Inc. | Driveline/connector for use with implantable hvad pump or lvas systems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45261A (zh) * | 2008-11-12 | 2011-11-16 | 领先仿生有限公司 | 模块式语音处理器机头 |
US20130304158A1 (en) * | 1998-07-06 | 2013-11-14 | Abiomed, Inc. | Transcutaneous energy transfer module with integrated conversion circuity |
CN104519786A (zh) * | 2012-05-08 | 2015-04-15 | 安吉奥梅特里克斯公司 | 导线组装方法和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63319A (en) * | 1974-12-12 | 1976-06-15 | Amp Incorporated | Coaxial ribbon cable terminator |
DE3026631C2 (de) | 1980-07-14 | 1983-10-27 |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 Übergangsstück zum Überführen einer zirkularen Adernanordnung eines mehradrigen Lichtwellenleiter-Kabels in eine lineare Adernanordnung und umgekehrt, sowie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
US5272283A (en) * | 1982-07-27 | 1993-12-21 |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 Feedthrough assembly for cochlear prosthetic package |
US4516820A (en) * | 1983-01-27 | 1985-05-14 | 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 Cochlear prosthesis package connector |
US4767355A (en) * | 1984-09-28 | 1988-08-30 | Stewart Stamping Corp. | Jack and connector |
US4676891A (en) | 1985-04-02 | 1987-06-30 | Braa Jim A | Portable sluice |
US4786260A (en) * | 1986-06-10 | 1988-11-22 | Switchcraft, Inc. | Electrical cable assembly |
US4857012A (en) * | 1986-06-12 | 1989-08-15 | Yard Kenneth G | Multipurpose boot for round-to-flat electrical cable |
US4769906A (en) | 1986-06-18 | 1988-09-13 | Switchcraft, Inc. | Round-to-flat cable assembly |
US4735582A (en) * | 1986-11-26 | 1988-04-05 |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 Soldered cable transition connector |
US4911657A (en) * | 1989-03-20 | 1990-03-27 | Lec Tec Corporation | Tethered biomedical electrode connector |
US4973238A (en) | 1989-12-05 | 1990-11-27 | Cooper Industries, Inc. |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n electrical cable |
CA2042489C (en) * | 1990-06-27 | 1996-10-01 | Mike Freeman | Wiring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devices for building wiring |
US5365658A (en) * | 1990-06-27 | 1994-11-22 |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forming an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
US5201903A (en) | 1991-10-22 | 1993-04-13 | Pi (Medical) Corporation | Method of making a miniature multi-conductor electrical cable |
US5524338A (en) * | 1991-10-22 | 1996-06-11 | Pi Medical Corporation | Method of making implantable microelectrode |
US5604976A (en) | 1994-10-18 | 1997-02-25 | Pi Medical Corporation | Method of making percutaneous connector for multi-conductor electrical cables |
US5743754A (en) * | 1995-07-10 | 1998-04-28 | Cristich; Cristi L. | Electrical multi-pin snap connector |
US5840070A (en) | 1996-02-20 | 1998-11-24 | Kriton Medical, Inc. | Sealless rotary blood pump |
FR2758892B1 (fr) | 1997-01-27 | 1999-02-19 | Alsthom Cge Alcatel | Cable a fibres optiques |
JPH10309321A (ja) * | 1997-03-11 | 1998-11-24 | San Medical Gijutsu Kenkyusho:Kk | 皮膚ボタン |
US5904646A (en) * | 1997-09-08 | 1999-05-18 | Jarvik; Robert | Infection resistant power cable system for medically implanted electric motors |
USRE38519E1 (en) * | 1998-08-24 | 2004-05-18 | Panduit Corp. | Low crosstalk modular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
US6084181A (en) | 1998-10-05 | 2000-07-04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Jacket and cord having circular and non-circular portion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US6962503B2 (en) * | 2000-01-10 | 2005-11-08 | Ortronics, Inc. | Unshielded twisted pair (UTP) wire stabilizer for communication plug |
TW493308B (en) * | 2000-12-30 | 2002-07-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Cable sorting method |
US6717058B2 (en) * | 2002-04-19 | 2004-04-06 | Amphenol Corporation | Multi-conductor cable with transparent jacket |
US20060160407A1 (en) * | 2004-06-24 | 2006-07-20 | Carroll James A | Network connection system |
US7364440B2 (en) * | 2006-01-17 | 2008-04-29 | Lifesync Corporation | Multi-lead keyhole connector |
AU2008261926A1 (en) * | 2007-06-06 | 2008-12-18 | Worldheart Corporation | Implantable vad with replaceable percutaneous cable |
AU2008261920A1 (en) | 2007-06-06 | 2008-12-18 | Worldheart Corporation | Wearable VAD controller with reserve battery |
CA2663988C (en) * | 2008-04-24 | 2012-10-23 |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 Pothead for use in highly severe conditions |
US8063309B2 (en) * | 2008-06-06 | 2011-11-22 | Raymond & Lae Engineering, Inc. | Twisted leak detection cable |
US8772636B2 (en) | 2008-06-25 | 2014-07-08 | Yazaki Corporation | Wire harness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nd wire harness-flattening band |
US9833616B2 (en) * | 2009-01-02 | 2017-12-05 | Medtronic,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rdiac lead |
FR2944920B1 (fr) * | 2009-04-23 | 2011-09-02 | Pierre Sabin | Dispositif sous-cutane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percutanee |
JP5505069B2 (ja) * | 2009-06-23 | 2014-05-28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ケーブルハーネス |
US20110256756A1 (en) * | 2009-07-15 | 2011-10-20 | Luxi Electronics Corp. | Diiva, displayport, dvi, usb, and hdmi diy field termination products |
US8507796B2 (en) * | 2009-07-15 | 2013-08-13 | Luxi Electronics Corp. | Ribbon Cables |
CN201498735U (zh) * | 2009-08-04 | 2010-06-02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组件 |
KR100964708B1 (ko) * | 2010-02-05 | 2010-06-21 | 대림전기주식회사 | 승강로 전선과 도어 인터록 스위치의 연결 구조 |
DE102010014531A1 (de) * | 2010-04-10 | 2011-10-13 | Woertz Ag | Anschlussvorrichtung und Installationssatz für eine elektrische Installation mit Funktionserhalt im Brandfall |
CN102377037B (zh) * | 2010-08-18 | 2015-02-0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FR2970874B1 (fr) * | 2011-01-27 | 2013-03-01 | Pierre Sabin | Dispositif percutane permanent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
US8529276B2 (en) * | 2011-02-18 | 2013-09-10 | Hi Rel Connectors, Inc. | Connector to flex assembly |
US8956166B2 (en) * | 2012-05-31 | 2015-02-17 | Hi Rel Connectors, Inc. | Apparatus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a flexible circuit to a receiver |
US10220197B2 (en) * | 2012-06-28 | 2019-03-05 | Plugmed Heart | Percutaneous connection device with a socket and with an extension member |
DE102013002740A1 (de) * | 2013-02-19 | 2014-08-21 | Wieland Electric Gmbh | Flachkabel mit gerillter und planter Oberfläche |
EP3154624A1 (en) * | 2014-06-12 | 2017-04-19 | Heartware, Inc. | Percutaneous connector with magnetic cap and associated methods of use |
JP2017538519A (ja) | 2014-12-17 | 2017-12-28 | ハートウェア、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植込み可能なコネクタ |
CN204440938U (zh) * | 2015-02-02 | 2015-07-01 |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扁平线缆和具有该扁平线缆的线缆组件 |
-
2017
- 2017-03-01 CN CN201780014591.XA patent/CN10915287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7-03-01 EP EP17710108.6A patent/EP3423126B1/en active Active
- 2017-03-01 US US15/446,724 patent/US1018635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7-03-01 WO PCT/US2017/020215 patent/WO2017151779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
- 2018-07-25 US US16/044,880 patent/US1046085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304158A1 (en) * | 1998-07-06 | 2013-11-14 | Abiomed, Inc. | Transcutaneous energy transfer module with integrated conversion circuity |
CN102245261A (zh) * | 2008-11-12 | 2011-11-16 | 领先仿生有限公司 | 模块式语音处理器机头 |
CN104519786A (zh) * | 2012-05-08 | 2015-04-15 | 安吉奥梅特里克斯公司 | 导线组装方法和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423126B1 (en) | 2021-02-24 |
US20170256339A1 (en) | 2017-09-07 |
US20180330852A1 (en) | 2018-11-15 |
US10460857B2 (en) | 2019-10-29 |
EP3423126A1 (en) | 2019-01-09 |
US10186352B2 (en) | 2019-01-22 |
CN109152873A (zh) | 2019-01-04 |
WO2017151779A1 (en) | 2017-09-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52873B (zh) | 具有扁平线缆的皮肤按钮 | |
US10272232B2 (en) | Implantable fluid delivery apparatus and implantable electrode | |
US9899778B2 (en) | Distal connector assemblies for medical lead extensions | |
US5304219A (en) | Multipolar in-line proximal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n implantable stimulation device | |
US10286132B2 (en) | Implantable connector | |
EP3393541B1 (en) | Implantable mechanical circulatory support devices | |
TW201230524A (en) | Bi-ventricular percutaneous cable | |
US20100191299A1 (en) | Electrical Contact of Biocompatible Material | |
US20090215296A1 (en) | Implan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 |
WO2009003235A1 (en) | Implantable housing assembly | |
EP2887999B1 (en) | Electrical stimulation lead with junction and methods of making | |
EP1896128A1 (en) | Electrode for a pulse generator and method theref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