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151955B -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1955B
CN109151955B CN201710456234.0A CN201710456234A CN109151955B CN 109151955 B CN109151955 B CN 109151955B CN 201710456234 A CN201710456234 A CN 201710456234A CN 109151955 B CN109151955 B CN 1091519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ss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terminal equipmen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562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1955A (zh
Inventor
李俊超
唐浩
汪凡
唐臻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5623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51955B/zh
Priority to EP18816851.2A priority patent/EP3627907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8/091347 priority patent/WO201822849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151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1955A/zh
Priority to US16/713,718 priority patent/US11297559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1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19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leader and terminal is follower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leader and terminal is follower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leader and terminal is foll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用于减低终端设备节能,减小系统开销。其中的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终端设备确定多个BP被激活;其中,所述多个BP在同一个载波中,所述多个BP包括第一BP和第二BP,所述第一BP中配置了第一CSS,所述第一CSS中配置了公共DCI;当所述第二BP中配置了第二CSS时,则所述终端设备仅在所述第二CSS中检测所述公共DCI,所述第二CSS中配置了所述公共DCI。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5th Generation,5G)新空口(New Radio,NR)标准化工作中,支持终端设备的带宽能力小于系统带宽的情况。在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1#88会议上,讨论并支持通过两步资源分配方式来支持带宽能力小于系统带宽的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即为终端设备先指示一个带宽部分,再在该带宽部分能进行资源分配和数据传输。在RAN1#88b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对于一个载波,网络可以通过半静态方式为终端设备配置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每个带宽部分的带宽不大于终端设备的最大带宽能力。其中,终端设备的最大带宽能力是一种终端设备能力,是指终端设备能够支持的最大传输带宽。终端设备通过初始接入时的前导或消息3,或者高层信令上报该终端设备的最大带宽能力。
在为终端设备配置了多个带宽部分的情况下,如何降低终端设备的能耗称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用于减低终端设备节能,减小系统开销。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由终端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确定多个BP被激活;其中,多个BP在同一个载波中,多个BP包括第一BP和第二BP,第一BP中配置了第一公共搜索空间CSS,第一CSS中配置了公共DCI。当第二BP中配置了第二CSS时,则终端设备仅在第二CSS中检测公共DCI,第二CSS中配置了公共DCI。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由网络设备执行,网络设备例如为基站。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并激活多个BP;多个BP在同一个载波中,多个BP包括第一BP和第二BP,第一BP中配置了第一CSS,第一CSS中配置了公共DCI。当网络设备为第二BP配置了第二CSS时,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仅在第二CSS中检测公共DCI,其中,第二CSS中配置了公共DCI。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多个BP被激活的情况下,如果其中的第二BP中配置了第二CSS,且第二CSS里配置了公共DCI,则终端设备直接在第二CSS中检测公共DCI即可,可以无需在其他BP中配置的CSS中也检测公共DCI,这样就可以保证终端设备的盲检次数不增加,也就不会增加终端设备的能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多个BP中除了第一BP以外的其它BP均没有配置CSS时,则终端设备在第一CSS上检测公共DCI,并在第二BP上接收测量参考信号。相应的,当所述多个BP中除了所述第一BP以外的其它BP均没有配置CSS时,则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二BP上接收测量参考信号。
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二BP上接收测量参考信号,无需在第一BP上接收,这样可以尽量不增加终端设备的盲检次数,减小终端设备的能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第二BP中配置了第二CSS时,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二CSS中检测公共DCI。
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来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二CSS中检测公共DCI,这种方式较为简单,而且能够使得终端设备及时知晓应该在哪里检测公共DCI。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第二BP中配置了第二CSS时,终端设备在第二BP上接收测量参考信号。相应的,当第二BP中配置了第二CSS时,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二BP上接收测量参考信号。
如果第二BP中配置了第二CSS,则终端设备就可以在第二BP上接收测量参考信号,无需在第一BP上接收,这样可以不增加终端设备盲检测量参考信号的次数。另外,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三指示信息来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二BP上接收测量参考信号,以使得终端设备及时知晓应该在哪里接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MIB,终端设备根据MIB确定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BP;或,终端设备根据预定义信息确定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BP。相应的,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MIB,MIB用于确定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BP;或,网络设备根据预定义信息为终端设备配置第一BP。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BP可以是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时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BP,即提供了第一BP的一种分配时间。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MIB,终端设备接收MIB后,就可以根据MIB确定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第一BP。或者,终端设备根据预定义信息就可以知道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第一BP,例如终端设备通过盲检同步信号确定同步信号的频域资源,在根据预定义的关系确定第一BP的频域资源。其中,如果第一BP是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时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BP,那么第一BP可以是默认激活的。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信息块SIB,终端设备根据SIB确定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BP或第二BP;或,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RRC信令,终端设备根据RRC信令确定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BP或第二BP。相应的,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SIB,SIB用于确定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BP或第二BP;或,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RRC信令,RRC信令用于确定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BP或第二BP。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BP可以是终端设备在接入网络之后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BP,即提供了第一BP的另一种分配时间。以及,第二BP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在接入网络之后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BP。本发明实施例对于第一BP和第二BP的分配时间不做限制。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提供的方法的单元。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网络设备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提供的方法的单元。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收发器、处理器以及所述存储器之间可以通过总线系统相连。该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或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或代码,完成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收发器、处理器以及所述存储器之间可以通过总线系统相连。该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或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或代码,完成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一方面任意可能的设计、或第二方面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任意一种终端设备以及第四方面或第六方面任意一种网络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BP包括在第二BP内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终端设备,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和/或数据。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设备(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设备(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 Device)等。例如,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智能穿戴式设备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智能手表、智能头盔、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例如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2)网络设备,例如包括基站(例如,接入点),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小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IP网络。主要负责空口侧的无线资源管理、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管理、数据压缩和加密等功能。往核心网侧,基站主要负责向MME转发控制面信令以及向S-GW转发用户面业务数据。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包括LTE系统或演进的LTE系统(LTE-Advanced,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或者也可以包括NR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B,gNB),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
3)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P),是指信道带宽中的一部分,也可以叫做“工作带宽(英文:operating bandwidth)”或者传输带宽,迷你BP(mini BP)、BP单元(BP Unit)、BP子带等,可以简称为BP,也可以简称为BWP,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对带宽部分的名称以及简称进行具体限定。BP可以是频域上的一段连续的资源。例如,一个带宽部分包含连续的K(K>0)个子载波;或者,一个带宽部分为N(N>0)个不重叠的连续的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所在的频域资源;或者,一个带宽部分为M(M>0)个不重叠的连续的资源块组(ResourceBlock Group,RBG)所在的频域资源,其中一个RBG包括P(P>0)个连续的RB。一个带宽部分与一个特定的系统参数(numerology)相关,所述系统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和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中的至少一种。
4)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系统参数(numerology)”,是指空口(英文:airinterface)中的一系列物理层参数,具体实现时,可选的,一个BP可以对应一个numerology。numerology包括子载波间隔,时间单位的类型或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类型等。以子载波间隔为例,若终端设备支持子载波间隔15kHz和30kHz,则基站可以为终端设备分配一个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BP,和一个子载波间隔为30KHz的BP,终端设备根据不同的场景和业务需求,可以切换到不同的BP上,或者同时在两个或更多BP上传输数据。当终端设备支持多个BP时,每个BP对应的numerology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5)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
本文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5G NR系统(下文简称NR系统)或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还可以应用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或其他类似的移动通信系统。
下面介绍一下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请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也是LTE系统的架构图。图1中涉及的网元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MME)、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基站、以及终端设备。
MME/S-GW:MME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LTE系统中的关键控制节点,属于核心网网元,主要负责信令处理部分,即控制面功能,包括接入控制、移动性管理、附着与去附着、会话管理功能以及网关选择等功能。S-GW是3GPP LTE系统中核心网的重要网元,主要负责用户数据转发的用户面功能,即在MME的控制下进行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主要网元包括其中的基站和终端设备,基站为终端设备配置带宽部分,终端设备可以工作在基站所配置的带宽部分。对于基站和终端设备的一些介绍可参考前文,不多赘述。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请参见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均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
S21、网络设备侧: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并激活多个BP。其中,多个BP在同一个载波中,多个BP包括第一BP和第二BP,第一BP中配置了CSS,例如称为第一CSS,第一CSS中配置了公共DCI。
S22、终端设备侧:终端设备确定多个BP被激活。其中,多个BP在同一个载波中,多个BP包括第一BP和第二BP,第一BP中配置了第一CSS,第一CSS中配置了公共DCI。
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并激活的BP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其中,网络设备可能同时为终端设备分配多个BP,例如同时为终端设备分配第一BP和第二BP,且网络设备也可以同时激活第一BP和第二BP。或者,网络设备也可以在不同时刻为终端设备配置不同的BP,例如在第一时刻为终端设备配置并激活第一BP,在第二时刻为终端设备配置并激活第二BP,第一时刻可以位于第二时刻之前,或者第一时刻也可以位于第二时刻之后。
在一种情况下,第一BP可以是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时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BP。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终端设备接收MIB后,就可以根据MIB确定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第一BP。或者,终端设备根据预定义信息就可以知道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第一BP,例如终端设备通过盲检同步信号确定同步信号的频域资源,在根据预定义的关系确定第一BP的频域资源。其中,如果第一BP是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时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BP,那么第一BP可以是默认激活的。
在另一种情况下,第一BP还可以是终端设备在接入网络之后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BP。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终端设备接收SIB后,就可以根据SIB确定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第一BP。或者,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终端设备接收RRC信令后,根据该RRC信令就可以知道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第一BP。或者,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其他的信令来通知为终端设备分配的第一BP,例如通过动态信令来通知为终端设备分配的第一BP,动态信令例如为公共DCI或终端设备的特定的DCI。本发明实施例对于网络设备如何通知分配的第一BP不做限制。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公共DCI、终端设备的特定的DCI或高层信令来激活为终端设备分配的第一BP。其中,高层信令例如为SIB、RRC信令或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控制元素(ControlElement,CE)。
第一BP中包括控制资源集合(Control Resource Set,CORESET),CORESET中包括第一CSS,所述第一CSS的资源对应的numerology与所述第一BP对应的numerology相同,所述第一CSS可以用于调度SIB。当然,第一BP中还可能配置其他的资源,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所述numerology包括子载波间隔和CP类型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BP处于激活状态,那么终端设备就可以使用第一BP。其中,因为第一CSS中配置了公共DCI,则终端设备可以在处于激活状态的第一BP的第一CSS上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公共DCI,另外,终端设备还可以在处于激活状态的第一BP上收发数据等。
S23、如果为第二BP配置了第二CSS,则所述第二CSS的资源对应的numerology与所述第二BP对应的numerology相同,则终端设备仅在第二CSS中检测公共DCI,第二CSS中配置了公共DCI。当然,第二BP中除了配置第二CSS之外还可能配置其他的资源,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BP可以是终端设备在接入网络之后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BP。当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第一BP用于终端设备进行初始接入时,第一BP的带宽可能比较小。如果所有终端设备在接入网络之后还继续使用第一BP来工作,则可能会导致第一BP内调度拥塞,从而使得某些终端设备可用的资源不足,例如终端设备所进行的业务需要获得较高的传输吞吐量时,就可能出现资源不足的情况。因此,在终端设备接入网络之后,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带宽能力为终端设备重新分配BP,例如分配了第二BP,以便于终端设备能够更好地工作。或者,当终端设备的待传输业务类型改变时,网络设备也可以为终端设备重新分配BP,例如分配了第二BP,以便匹配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需求。或者,网络设备需要进行系统负载均衡时,也可以为终端设备重新分配BP,例如分配了第二BP,以便有效地提升系统资源利用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BP和第二BP可以是在同一载波内的。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SIB,终端设备接收SIB后,就可以根据SIB确定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第二BP。或者,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RRC信令,终端设备接收RRC信令后,根据该RRC信令就可以知道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第二BP。或者,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其他的信令来通知为终端设备分配的第二BP,例如通过公共DCI或终端设备的特定的DCI来通知为终端设备分配的第二BP,或者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预定义的方式来为终端设备分配第二BP,则终端设备根据预定义信息就能够确定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第二BP。本发明实施例对于网络设备如何通知分配的第二BP不做限制。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公共DCI、终端设备的特定的DCI或高层信令来激活为终端设备分配的第一BP。其中,高层信令例如为SIB、RRC信令或MAC CE。
如果第二BP中配置了第二CSS,且第二CSS中配置了公共DCI,那么,即使第一BP里也配置了第一CSS,终端设备也只在第二CSS中检测公共DCI,也就是说,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并激活了多个BP,且多个BP中配置了至少两个CSS,而终端设备就只选择在其中的一个CSS上检测公共DCI即可,从而不会增加终端设备的盲检次数。
一种实施方式是,终端设备究竟在哪个CSS上检测公共DCI,可以由网络设备通知。例如,当网络设备为第二BP配置了第二CSS时,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仅在第二CSS中检测公共DCI,则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后,就可以确定是只在第二CSS上检测公共DCI,当然,第二CSS中配置了公共DCI。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承载在高层信令中,例如SIB或RRC信令。第一指示信息例如为第二BP或第二CSS的标识,或者为第二BP或第二CSS的索引,或者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占用一个或多个比特位,比特位的取值就对应检测公共DCI的CSS。对于第一指示信息的实现形式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另外需注意的是,终端设备仅在第二CSS中检测公共DCI,是指如果有多个CSS,则终端设备只在其中的一个CSS里检测公共DCI,但对于其他的CSS,终端设备依然可以加以利用,例如还可以在第一CSS中检测其他信息,以及对于第二CSS,除了可以检测公共DCI之外也可以检测其他信息。而并不是说终端设备在第二CSS里只能检测公共DCI,而不检测其他信息。
S21和S22是以网络设备为第二BP配置了CSS为例的,且网络设备在第二CSS中配置了公共DCI,即网络设备会在第二CSS中发送公共DCI,因此终端设备直接在第二CSS中检测公共DCI即可,且终端设备还可以不用再在第一CSS中接收公共DCI。这种方式因为不增加终端设备的盲检次数,能够不增加终端设备的能耗。当然在这种方式下,是不在第一CSS中接收公共DCI,但是对于第一BP和/或第一CSS的其他资源还可以继续利用,在节省系统开销的情况下尽量保证终端设备能够获得较多的可用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如果第二BP中配置了CSS,且第二CSS中配置了公共DCI,那么终端设备也可以选择去激活第一BP,所谓的去激活BP,是指终端设备不再使用该BP,不在该BP上检测任何控制信息,也不在该BP上收发数据,即停用该BP的所有资源。也就是说,如果第二BP里配置了第二CSS,且第二CSS里配置了公共DCI,则第二BP已经足够终端设备的工作,终端设备可以去激活第一BP,即不再使用第一BP,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节省资源。
前面介绍的都是第二BP中配置了CSS的情况,如果第二BP中未配置CSS,而第一BP中是配置了CSS的,那么网络设备就会继续在第一CSS上发送公共DCI。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也需要继续通过第一CSS来接收公共DCI。也就是说,网络设备会为终端设备配置至少一个CSS,如果只配置了一个CSS,那么终端设备就会在该CSS上接收公共DCI,而如果为终端设备配置了多个CSS,那么终端设备会在其中一个BP中配置的CSS上接收公共DCI,而可以不用在多个CSS上都接收公共DCI,通过这种方式来减小系统的开销,也减小终端设备的功耗。
除了公共DCI之外,终端设备还涉及到要检测终端设备的特定的DCI。其中,终端设备的特定DCI是指发送给某个特定终端设备的DCI。终端设备可以在CSS和用户设备特定搜索空间(UE-specific Search Space,USS)里检测终端设备的特定DCI。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BP中配置第一USS,所述第一USS的资源对应的numerology与所述第一BP对应的numerology相同,所述第一USS中配置了终端设备的特定的DCI。
作为一种示例,如果终端设备可以同时监测第一BP和第二BP,即第一BP和第二BP的总带宽不大于终端设备的最大带宽能力,且终端设备能够同时支持第一BP对应numerology和第二BP对应的numerology,则当第一BP和第二BP对应相同的numerology时,如果第二BP中没有配置第二USS,则终端设备就直接在第一BP上检测第一USS,所述第一USS中配置了终端设备的特定的DCI,所述终端设备的特定的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BP和/或第二BP中进行终端特定的数据传输。
作为另一种示例,如果终端设备可以同时监测第一BP和第二BP,即第一BP和第二BP的总带宽不大于终端设备的最大带宽能力,且终端设备能够同时支持第一BP对应的numerology和第二BP对应的numerology,则当第一BP和第二BP对应相同的numerology时,如果第二BP配置了第二USS,则第二USS的资源对应的numerology和第二BP对应的numerology相同,终端设备在第一BP检测终端设备的第一特定的DCI,同时在第二BP检测终端设备的第二特定的DCI,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特定的DCI和/或终端设备的第二特定的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BP和/或第二BP中进行终端设备特定的数据传输;或者,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确定在第一BP和/或第二BP检测上终端设备特定的DCI。其中,该指示信息可以承载在高层信令中,例如SIB或RRC信令,或者该指示信息也可以承载在动态信令中,例如公共DCI或终端设备的特定的DCI。该指示信息例如为第一BP和/或第二BP的标识,或者为第一CSS/第二CSS的标识,或者为第一BP和/或第二BP的索引,或者为第一CSS和/或第二CSS的索引,或者该指示信息可以占用一个或多个比特位,比特位的取值就对应检测公共DCI的CSS。对于该指示信息的实现形式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作为另一种示例,如果终端设备可以同时监测第一BP和第二BP,即第一BP和第二BP的总带宽不大于终端设备的最大带宽能力,且终端设备能够同时支持第一BP对应的numerology和第二BP对应的numerology,则当第一BP和第二BP对应不同的numerology时,第二BP配置了第二USS,第二USS的资源对应的numerology和第二BP对应的numerology相同,终端设备在第一BP检测终端设备的第一特定的DCI,同时在第二BP上检测终端设备的第二特定的DCI,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特定的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BP中进行终端设备特定的数据传输,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特定的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二BP中进行终端设备特定的数据传输。
在上述三个示例中,所述第一BP和第二BP的总带宽不大于终端设备的最大带宽能力可以描述为:第一BP的最高频点和第二BP的最高频点的最大值,与第一BP的最低频点和第二BP的最低频点的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不大于终端设备所能支持的最大带宽。所述第一BP和第二BP对应相同的numerology可以描述为第一BP和第二BP对应相同的子载波间隔,且第一BP和第二BP对应相同的CP类型;所述第一BP和第二BP对应不同的numerology可以描述为第一BP和第二BP对应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和/或,第一BP和第二BP对应不同的CP类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终端设备不能同时监测第一BP和第二BP,即第一BP和第二BP的总带宽大于终端设备的最大带宽能力,或终端设备不能同时支持第一BP对应的numerology和第二BP对应的numerology,第二BP上配置了第二USS,第二USS的资源对应的numerology和第二BP对应的numerology相同,则终端设备就在第二BP上检测第二USS,所述第二USS中配置了终端设备的特定的DCI,所述终端设备的特定的DCI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二BP中进行终端设备特定的数据传输。另外,如果第二BP上配置了第二CSS,则终端设备还可以去激活第一BP,即终端设备不在第一BP上检测第一CSS和第一USS;如果第二BP上没有配置第二CSS,则终端设备不能去激活第一BP,即终端设备需要在第一BP上检测第一CSS和第一USS。
此外,如果终端设备不能同时监测第一BP和第二BP,且第二BP中未配置第二CSS,那么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一传输时间单元使用第一BP中配置的CSS来发送公共DCI,则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传输时间单元使用第一BP中配置的CSS来检测公共DCI,以及,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二传输时间单元使用第二BP中配置的USS来发送终端设备的特定的DCI,而如果终端设备还需检测终端设备的特定的DCI,就可以在第二传输时间单元使用第二BP中配置的USS来检测终端设备的特定的DCI。另外,网络设备除了可以使用第一CSS发送公共DCI之外,也可以使用第一BP中配置的CSS来发送终端设备的特定的DCI,则终端设备在第一传输时间单元还可以使用第一BP中配置的CSS来检测终端设备的特定的DCI。其中,第一传输时间单元和第二传输时间单元不同,在时间顺序上,第一传输时间单元可以位于第二传输时间单元之前,或者也可以位于第二传输时间单元之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传输时间单元例如为子帧(subframe)、时隙(slot)、或微时隙(Mini-slot)、时隙聚合、微时隙聚合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BP和第二BP的总带宽大于终端设备的最大带宽能力可以描述为:第一BP的最高频点和第二BP的最高频点的最大值,与第一BP的最低频点和第二BP的最低频点的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终端设备所能支持的最大带宽。
另外,终端设备除了涉及到检测公共DCI以及终端设备的特定的DCI之外,还涉及到接收测量参考信号。终端设备具体在哪个BP接收测量参考信号,与第一BP和第二BP之间的形式有关。测量参考信号例如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或者也可能是其他的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终端设备可以同时监测第一BP和第二BP,即第一BP和第二BP的总带宽不大于终端设备的最大带宽能力,且终端设备能够同时支持第一BP对应numerology和第二BP对应的numerology,则终端设备同时在第一BP和第二BP中接收测量参考信号;或者,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在第一BP和/或第二BP上接收测量参考信号。
例如,当多个BP中除了第一BP之外的其它BP均没有配置CSS时,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二BP上检测测量参考信号,则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后就可以在第二BP上接收测量参考信号。其中,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承载在高层信令中,例如SIB、RRC、MAC CE信令,或者第二指示信息也可以承载在动态信令中,例如公共DCI或终端设备的特定的DCI。第二指示信息例如为第一BP和/或第二BP的标识,或者为第一BP和/或第二BP的索引,或者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占用一个或多个比特位,比特位的取值就对应检测公共DCI的CSS。对于第二指示信息的实现形式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或者例如,当第二BP中配置了CSS时,即第二CSS,那么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二BP上检测测量参考信号,则终端设备接收第三指示信息后就可以在第二BP上接收测量参考信号。其中,第三指示信息可以承载在高层信令中,例如SIB、RRC、MAC CE信令,或者第三指示信息也可以承载在动态信令中,例如公共DCI或终端设备的特定的DCI。第三指示信息例如为第一BP和/或第二BP的标识,或者为第一BP和/或第二BP的索引,或者第三指示信息可以占用一个或多个比特位,比特位的取值就对应检测公共DCI的CSS。对于第三指示信息的实现形式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在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中,分配给终端设备的第一BP和第二BP可能有不同的形式。例如一种形式为,第一BP包括在第二BP内,如图3所示,如果第一BP中的测量参考信号对应的numerology和第二BP中的测量参考信号对应的numerology相同,则终端设备只需要第二BP上接收测量参考信号,这是因为无论是终端设备还是网络设备都可以根据第二BP上测量结果推算出第一BP的测量结果,这种方式也是进一步实现终端设备的节能,使得终端设备无需在多个BP上接收测量参考信号;如果第一BP中的测量参考信号对应的numerology和第二BP中的测量参考信号对应的numerology不同,则终端需要在第一BP和第二BP上接收测量参考信号,这是因为无论是终端设备还是网络设备都无法根据第二BP上测量结果推算出第一BP的测量结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终端设备不能同时监测第一BP和第二BP,即第一BP和第二BP的总带宽大于终端设备的最大带宽能力,或终端设备不能同时支持第一BP对应的numerology和第二BP对应的numerology,则终端设备就在第二BP上接收测量参考信号。另外,如果第二BP上配置了第二CSS,则终端设备还可以去激活第一BP,即终端设备不在第一BP上接收测量参考信号;如果第二BP上没有配置第二CSS,则终端设备不能去激活第一BP,即终端设备需要在第一BP上接收测量参考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只在一个CSS里检测公共DCI,无需在多个BP中配置的CSS中都检测公共DCI,这样就可以保证终端设备的盲检次数不增加,也就不会增加终端设备的能耗。
下面结合附图对与上述各方法实施例对应的装置进行描述。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400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400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场景中,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方法。如图4所示,该终端设备400包括第一处理单元401和第二处理单元402。该终端设备400还可以包括收发单元403。该收发单元403具体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各种信息收发;该第一处理单元401和第二处理单元402具体用于执行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除了信息收发之外的其它处理。其中,第一处理单元401和第二处理单元402可以是同一个功能部件,也可以是不同的功能部件。
例如,第一处理单元401,用于确定多个BP被激活;其中,所述多个BP在同一个载波中,所述多个BP包括第一BP和第二BP,所述第一BP中配置了第一CSS,所述第一CSS中配置了公共DCI。第二处理单元402用于当所述第二BP中配置了第二CSS时,则仅在所述第二CSS中检测所述公共DCI,所述第二CSS中配置了所述公共DCI。
具体内容参见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具体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以上各个单元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本发明实施例中,收发单元403可以由收发机实现,第一处理单元401和第二处理单元402可以由处理器实现。如图5所示,终端设备500可以包括处理器501、收发机502和存储器503。其中,存储器503可以用于存储终端设备500出厂时预装的程序/代码,也可以存储用于处理器501执行时的代码等。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500可对应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其中收发机502用于执行中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各种信息收发,处理器501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除了信息收发以外的其它处理。在此不再赘述。
图6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以用于图1所示场景中,执行图2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图6仅示出了终端设备的主要部件。如图6所示,终端设备6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控制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控制电路和天线一起也可以叫做收发器,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接收基站发送的信令指示和/或参考信号,用于执行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的各种信息收发,具体可参照上面相关部分的描述。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例如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除了信息收发以外的动作。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当终端设备开机后,处理器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6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用户设备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图6中的处理器集成了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处理器,通过总线等技术互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器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制式,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中央处理器以增强其处理能力,终端设备的各个部件可以通过各种总线连接。所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基带处理电路或者基带处理芯片。所述中央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中央处理电路或者中央处理芯片。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可以内置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程序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由处理器执行软件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
示例性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控制电路视为终端设备60的收发单元601,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60的处理单元602。如图6所示,终端设备60包括收发单元601和处理单元602。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单元601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601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601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示例性的,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收发机可以是有线收发机,无线收发机或其组合。有线收发机例如可以为以太网接口。以太网接口可以是光接口,电接口或其组合。无线收发机例如可以为无线局域网收发机,蜂窝网络收发机或其组合。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700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700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场景中,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如图7所示,该网络设备700包括处理单元701和收发单元702。该收发单元702具体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执行的各种信息收发;该处理单元701具体用于执行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除了信息收发之外的其它处理。
例如,该处理单元701可以用于为终端设备配置并激活多个BP;所述多个BP在同一个载波中,所述多个BP包括第一BP和第二BP,所述第一BP中配置了第一CSS,所述第一CSS中配置了公共DCI,所述第二BP中配置了第二CSS,所述第二CSS中配置了所述公共DCI。该收发单元702可以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仅在所述第二CSS中检测所述公共DCI。
具体内容以参考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相关部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以上各个单元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本发明实施例中,收发单元702可以由收发机实现,处理单元701可以由处理器实现。如图8所示,网络设备800可以包括处理器801、收发机802和存储器803。其中,存储器503可以用于存储网络设备800出厂时预装的程序/代码,也可以存储用于处理器801执行时的代码等。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800可对应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其中收发机802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执行的各种信息收发,处理器801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除了信息收发以外的其它处理。在此不再赘述。
图9示出了一种网络设备90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90例如可以是基站。该网络设备90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系统,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网络设备90包括一个或多个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901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902。所述RRU901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9011和射频单元9012。所述RRU901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例如用于执行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执行的各种信息收发。所述BBU902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网络设备进行控制等。所述RRU901与BBU902可以是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例如分布式基站。
所述BBU902为网络设备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例如所述BBU(处理单元)可以用于控制网络设备执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处理信息收发以外的其它处理。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BBU9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络),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所述BBU902还包括存储器9021和处理器9022。所述存储器9021用以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所述处理器9022用于控制网络设备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用于控制网络设备执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处理信息收发以外的其它处理。所述存储器9021和处理器90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公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图5以及图8中还可以包括总线接口,总线接口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接口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设备通信的单元。处理器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可以存储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领域技术任何还可以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列出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可以通过电子硬件、电脑软件,或两者的结合进行实现。这样的功能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于每种特定的应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被理解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单元和电路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单元、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单元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UE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介也可以设置于UE中的不同的部件中。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说明书的各个部分均采用递进的方式进行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介绍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和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的说明即可。
本申请说明书的上述描述可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任何可以利用或实现本申请的内容,任何基于所公开内容的修改都应该被认为是本领域显而易见的,本申请所描述的基本原则可以应用到其它变形中而不偏离本申请的发明本质和范围。因此,本申请所公开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和设计,还可以扩展到与本申请原则和所公开的新特征一致的最大范围。

Claims (23)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确定多个带宽部分BP被激活;其中,所述多个BP在同一个载波中,所述多个BP包括第一BP和第二BP,所述第一BP中配置了第一公共搜索空间CSS,所述第一CSS中配置了公共下行控制信息DCI;
当所述第二BP中配置了第二CSS时,则所述终端设备仅在所述第二CSS中检测所述公共DCI,所述第二CSS中配置了所述公共DCI。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多个BP中除了所述第一BP以外的其它BP均没有配置CSS时,则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CSS上检测所述公共DCI,并在所述第二BP上接收测量参考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BP中配置了第二CSS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CSS中检测所述公共DCI。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二BP中配置了所述第二CSS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BP上接收测量参考信号。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主信息块MIB,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MIB确定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所述第一BP;或,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预定义信息确定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所述第一BP。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信息块SIB,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SIB确定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所述第一BP或第二BP;或,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RRC信令确定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所述第一BP或所述第二BP。
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并激活多个带宽部分BP;所述多个BP在同一个载波中,所述多个BP包括第一BP和第二BP,所述第一BP中配置了第一公共搜索空间CSS,所述第一CSS中配置了公共下行控制信息DCI;
当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BP配置了第二CSS时,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仅在所述第二CSS中检测所述公共DCI,其中,所述第二CSS中配置了所述公共DCI。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个BP中除了所述第一BP以外的其它BP均没有配置CSS时,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BP上接收测量参考信号。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BP中配置了所述第二CSS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BP上接收测量参考信号。
10.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主信息块MIB,所述MIB用于确定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所述第一BP;或,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预定义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第一BP。
11.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系统信息块SIB,所述SIB用于确定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所述第一BP或第二BP;或,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用于确定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所述第一BP或所述第二BP。
1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确定多个带宽部分BP被激活;其中,所述多个BP在同一个载波中,所述多个BP包括第一BP和第二BP,所述第一BP中配置了第一公共搜索空间CSS,所述第一CSS中配置了公共下行控制信息DCI;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BP中配置了第二CSS时,则仅在所述第二CSS中检测所述公共DCI,所述第二CSS中配置了所述公共DCI。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收发单元;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多个BP中除了所述第一BP以外的其它BP均没有配置CSS时,则在所述第一CSS上检测所述公共DCI;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当所述多个BP中除了所述第一BP以外的其它BP均没有配置CSS时,在所述第二BP上接收测量参考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收发单元;当所述第二BP中配置了第二CSS时,所述收发单元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CSS中检测所述公共DCI。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收发单元;当所述第二BP中配置了所述第二CSS时,所述收发单元用于:
在所述第二BP上接收测量参考信号。
16.如权利要求12-15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收发单元;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主信息块MIB;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MIB确定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所述第一BP;或,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预定义信息确定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所述第一BP。
17.如权利要求12-15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收发单元;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信息块SIB;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SIB确定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所述第一BP或第二BP;或,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RRC信令确定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所述第一BP或所述第二BP。
18.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处理单元,用于为终端设备配置并激活多个带宽部分BP;所述多个BP在同一个载波中,所述多个BP包括第一BP和第二BP,所述第一BP中配置了第一公共搜索空间CSS,所述第一CSS中配置了公共DCI;
收发单元,用于当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BP配置了第二CSS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仅在所述第二CSS中检测所述公共DCI,其中,所述第二CSS中配置了所述公共DCI。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个BP中除了所述第一BP以外的其它BP均没有配置CSS时,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BP上接收测量参考信号。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BP中配置了所述第二CSS时,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BP上接收测量参考信号。
21.如权利要求18-20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主信息块MIB,所述MIB用于确定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所述第一BP;或,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预定义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第一BP。
22.如权利要求18-20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系统信息块SIB,所述SIB用于确定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所述第一BP或第二BP;或,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用于确定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所述第一BP或所述第二BP。
23.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17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以及权利要求18-22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
CN201710456234.0A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91519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6234.0A CN109151955B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EP18816851.2A EP3627907B1 (en) 2017-06-16 2018-06-14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PCT/CN2018/091347 WO2018228499A1 (zh) 2017-06-16 2018-06-14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US16/713,718 US11297559B2 (en) 2017-06-16 2019-12-13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6234.0A CN109151955B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1955A CN109151955A (zh) 2019-01-04
CN109151955B true CN109151955B (zh) 2020-09-08

Family

ID=64659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6234.0A Active CN109151955B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97559B2 (zh)
EP (1) EP3627907B1 (zh)
CN (1) CN109151955B (zh)
WO (1) WO20182284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5292B (zh) * 2018-05-11 2022-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536421B (zh) * 2018-05-25 2022-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US11228967B2 (en) * 2018-09-07 2022-0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tion of common search spaces in a downlink bandwidth part
US11330577B2 (en) * 2019-01-08 2022-05-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arch space activation for channel monitoring
EP3941128A4 (en) * 2019-04-04 2022-03-2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TRANSMISSION METHOD PER CHANNE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A
KR102771873B1 (ko) 2020-05-15 2025-0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을 위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6198A (zh) * 2009-10-31 201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信道传输及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233805A (zh) * 2014-04-28 2016-12-14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51293B2 (en) 2009-09-11 2016-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carrier indication and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KR101707691B1 (ko) 2010-03-09 2017-02-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요소 반송파를 사용하는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통신 방법
US9445409B2 (en) 2012-03-21 2016-09-13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search space configuration of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WO2016115654A1 (en) * 2015-01-19 2016-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si feedback overhead reduction for fd-mimo
US10791548B2 (en) * 2016-05-02 2020-09-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arch space design for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S2822344T3 (es) * 2016-08-12 2021-04-30 Asustek Comp Inc Método y aparato para determinar un ancho de banda de numerología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EP3529944B1 (en) * 2016-11-25 2021-06-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signing broadcast channel for n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915274B (zh) * 2017-05-02 2024-05-0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无线通信方法、基站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KR20210100479A (ko) * 2020-02-06 2021-08-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대역폭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6198A (zh) * 2009-10-31 201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信道传输及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233805A (zh) * 2014-04-28 2016-12-14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scussion on CSS configuration for wideband operation》;LG Electronics;《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9 R1-1707627》;20170506;全文 *
《WF on bandwidth part configuration》;OPPO, Ericsson;《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9 R1-1709265》;20170516;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1955A (zh) 2019-01-04
EP3627907A1 (en) 2020-03-25
US11297559B2 (en) 2022-04-05
EP3627907A4 (en) 2020-06-10
WO2018228499A1 (zh) 2018-12-20
EP3627907B1 (en) 2022-04-06
US20200120581A1 (en) 2020-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78460B (zh) 时域资源分配表的选择
CN10915195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US11924141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EP3072333B1 (en) Dynamically adjusting roaming parameters
JP6910483B2 (ja) 通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およびユーザ機器
CN10881092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终端、基站
CN113412652B (zh) 配置相邻小区再同步信号(rss)参数的方法
CN108633047A (zh) 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0831159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2740796A (zh) 用于自适应带宽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08882382A (zh) 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1436085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0221130A1 (zh) 节能参数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设备
WO202105136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631975A (zh) 参考信号发送方法、信道测量方法、无线基站及用户终端
US20210204312A1 (en)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8202027A1 (zh) 子载波间隔类型的确定方法、装置
CN109756935B (zh) 一种调整工作带宽的方法和装置
US12238703B2 (e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2105659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3014688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121210B (zh) 一种检测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及设备
US20240080660A1 (en) Reconfigured Trigger-Frame Response
US20240073794A1 (en) Repurposed Trigger-Frame Response
CN108633058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u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