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0660A - 外线形成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外线形成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660A
CN1090660A CN93121111A CN93121111A CN1090660A CN 1090660 A CN1090660 A CN 1090660A CN 93121111 A CN93121111 A CN 93121111A CN 93121111 A CN93121111 A CN 93121111A CN 1090660 A CN1090660 A CN 1090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mark
outside line
power
mobile
a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3121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320C (zh
Inventor
来见田恒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43206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92273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050016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10602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0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32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32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22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 G06K2215/0002Handling the output data
    • G06K2215/002Generic data access
    • G06K2215/0028Generic data acces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 per 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22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 G06K2215/0002Handling the output data
    • G06K2215/002Generic data access
    • G06K2215/0028Generic data acces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 per se
    • G06K2215/0034Outline co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 Dot-Matrix Printer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外线形成装置,用于通过为外线上的各点提供用 于控制点移动的矢量信息(其中权被作为参数),用单 一项外线数据产生多个权的字符。当指定了字符代 码和权时,读出指定字符的各控制点的移动信息和 X和Y坐标。对每一控制点,由X和Y坐标及移动 信息,决定表示移动矢量的、其中权是参数的函数。 用该函数得到对应于指定的权和控制点的X和Y 坐标,并根据此X和Y坐标产生外线,以获得符合 指定的权的外线图形。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用于利用外线字形打印或显示字符之类的外线形成方法和装置。另外,本发明涉及储存外线数据的方法和装置,该数据被用于在上述类型的外线形成装置中打印和显示字符或类似东西的外线信息中。
一般,外线字形由以直线和曲线表示的字符的外线数据组成。通常用立方贝塞尔(Bezier)曲线、仿样曲线或圆弧作曲线。
这种外线数据表示有特定粗度(以下称之为“权”)的字形的数据。一个薄的字形(其权轻的字形)由用于仿样字形的外形数据表示,且粗字形(其权重的字形)由用于粗字形的外线数据表示。在本说明书中,“权”是表示字符的粗度的数值,“粗度”代表周线的厚度且“外线”有周线的意思。
因此,为了显示或打印依赖于有上例中的多个权的字形的字符或类似东西,一个问题是必须为每个权设置具有多个权的外线字形。
一种为解决此问题而提出的系统,使得能够从粗外线字形和薄外线字形形成一中间外线字形。然而,不能产生具有任何所需的权的外线字形。
这样,由于普通外线数据不含与处理任何权的各控制点的移动有关的信息,所以不能在任何权获得各控制点的位置。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外线形成方法和装置,通过它可通过对外线上的各点提供用于控制点移动的移动信息,用单一的外线数据项产生具有多个权的字符,其中权被用作一个参数。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外线形成装置包括:存储装置,用于对于用于形成具有给定粗度的图形的外线的各控制点而存储根据各控制点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和根据伴随外线产生时的权的变化的各控制点的移动路径的移动信息;输入装置,用于在图形的外线产生时输入指定待产生的图形和权的指定信息;获取装置,用于对于用于形成指定信息所指定的图形的各控制点,根据位置信息和移动信息获得在以指定信息所指定的权产生外线时出现的各控制点的位置;外线产生装置,用于根据获取装置所得到的位置产生图形的外线。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外线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存储步骤,对于用于形成具有给定粗度的图形外线的各控制点,存储根据各控制点位置的位置信息和根据伴随外线产生时的权的变化的一个控制点的移动路径的移动信息;输入步骤,在图形的外线产生时,输入指定所产生图形的指定信息;获取步骤,对于用于形成由指定信息所指定的图形的各控制点,根据位置信息和移动信息,获取在以指定信息指定的粗度产生外线时出现的各控制点的位置;外线产生步骤,根据获取步骤得到的位置产生图形外线。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给定粗度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和与外线产生时的与粗度相对应的控制点的位置改变路径有关的移动信息,储存在存储器中。当其外线待产生的图形和权被指定装置指定时,根据位置信息和移动信息,为指定图形和指定粗度的各控制点的外形产生,获取装置获取外线产生时所用的位置信息,即外线产生时的位置信息。通过根据产生时出现的位置信息执行外线产生,可获得符合指定粗度的外线。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外线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用于产生各控制点的移动信息,以便能用具有一种权的控制点数据产生有多个权的字符,并将外线数据的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与移动信息一起存储。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外线数据存储装置包括:第一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外线数据,后者具有对应于给定权的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及表示此权的粗度信息;产生装置,用于根据相应于给定权的外线数据,产生移动信息,后者被用于根据待产生的外线图形的权的改变而移动控制点的位置;第二存储装置,用于将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移动信息与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一起存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外线形成方法包括:第一存储步骤,存储外线数据,后者具有对应于给定权的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及表示此权的粗度信息;产生步骤,根据对应于给定权的外线数据,产生移动信息,后者被用于根据待产生的外线图形的权的改变而移动控制点的位置;第二存储步骤,将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移动信息与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一起存储。
根据本发明的这一方面,从至少具有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权信息和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的外线数据,对应于权的改变而产生用于移动各控制点的位置的移动信息。所产生的移动信息被与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一起存入存储介质中。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可明了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图1是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外线形成装置的一般控制结构;
图2是框图,显示了将该实施例的外线形成装置包括在激光束打印机中时的一般控制结构;
图3显示了一字形数据格式例;
图4显示了以权10输出图3的字形数据的状态;
图5显示了改变表示控制点移动矢量的函数的例子;
图6是一个表,表示了用于图3中的汉字字符“田”的外线数据的组成的一部分;
图7是流程图,显示了用于根据第一实施例控制外线形成过程;
图8A和8B显示了获得控制点移动矢量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的方式;
图9显示了从两个权的外线数据导出控制点移动矢量的例子;
图10显示了用曲线表示的控制点移动矢量的一个例子;
图11是显示第二实施例的外线数据的组成的表;
图12是流程图,显示了用于从有图11的格式的外线数据计算并输出具有所需要的权的字符外线数据;
图13显示了从有三或更多的权的外线数据导出非线性矢量的方式;
图14是流程图,显示了用于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外线形成装置中对每一控制点获得控制点移动矢量的过程;
图15是流程图,显示了用于在根据该第三实施例的外线形成装置中对每一控制点获得控制点移动矢量的过程;
图16是流程图,显示了用于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外线形成装置中对每一控制点获得控制点移动矢量的过程;
图17是流程图,显示了用于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外线形成装置中对每一控制点获得控制点移动矢量的过程;
图18是流程图,显示了用于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外线形成装置中对每一控制点获得控制点移动矢量的过程;
图19是流程图,显示了用于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外线形成装置中对每一控制点获得控制点移动矢量的过程;
图20是显示水平移动表中的数据组成的表;
图21是显示垂直移动表中的数据组成的表;
图22是流程图,显示了用于导出与所感兴趣的控制点形成一对的控制点的过程;
图23用于描述导出与所感兴趣的点形成一对的一控制点的过程;
图24是显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外线数据组成的表;
图25是流程图,显示了用于根据第五实施例变换控制点的X、Y坐标的过程;
图26是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外线形成装置的一般控制结构;
图27显示了硬盘中的外线数据的数据结构;
图28是流程图,显示了第六实施例中的数据输出过程;
图29是流程图,显示了第六实施例中用于存储外线数据的过程。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框图,显示了根据此实施例的外线形成装置的一般控制结构。
该装置包括用于接收规定待输出的图形的代码信息和规定该图形的权的权信息的输入单元11。在此实施例中,字符被作为待输出的图形的例子来得到处理,且规定图形的代码将被称为字符代码。输入单元11被连到计算机(CPU)12,以从由输入单元11接收的字符代码和权信息计算字符的外线数据。CPU12连到具有ROM(只读存储器)14和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5的存储单元13。ROM14存储基本字符数据等,RAM15被用作由CPU12进行的计算的工作区。另外,RAM15临时存储当CPU12处理ROM14中的基本字符数据时所得到的字符外线数据。CPU12还连到输出单元16,后者输出作为CPU12的处理结果而得到的字符外线数据。应注意,ROM14存储用于执行由各流程图(如下所述)表示的控制的程序。
图2显示了根据此实施例的外线形成装置的应用的一个例子。图2是框图,显示了在该外线形成装置被包含在激光束打印机中时的一般控制结构。数字21表示用于从主计算机接收打印数据的接收单元。数字22表示包括诸如CPU、ROM和RAM的电路的图象形成单元。数字23表示根据此实施例的外线形成装置23。图1中的CPU12、ROM14和RAM15被图象形成单元22共享。该装置由CPU12控制。用于此控制的程序存在ROM14中。数字24表示用于以位图的格式暂时存储图象形成单元22所形成的图象的输出缓冲器。数字25表示根据存放在输出缓冲器24中的数据而产生驱动激光器的脉冲以借助色粉在纸上形成图象的打印单元。
接收单元21从主计算机(未显示)接收包含字符代码和权信息的打印数据。字符外线形成装置23和图象形成单元22移动由字符代码所指定的字符的各控制点,以便以权信息所指定的权形成外线,并用移动的控制点在输出缓冲器24中形成图形。这样,得到了其粗度已被权信息指定的字符图形。
图3显示了此实施例的外线形成装置中所用的字形数据格式的例子。此数据用于黑体汉字字符“田”。图3中用实线表示的部分表示权为1时的外线数据。虚线表示的矢量(箭头)代表权改变时各控制点移动的路径。各控制点的移动矢量的X和Y分量用权的函数表示。
图4显示了权为10时的黑体汉字字符“田”的外线数据。在此实施例中,权1表示最薄的外线而权10表示最粗的外线。
图3中各控制点移动矢量的端点,表示在权为10时各控制点的位置。因此,如图4所示,利用由这些控制点移动矢量的端点表示的控制点,得到权为10的字符图形。
如图3所示,此实施例的外线数据具有表示字符外线的坐标数据和与表示伴随权的变化的外线坐标移动路径的控制点移动矢量有关的数据(以下称之为“矢量数据”)。如图3所示,汉字字符“田”的各控制点的矢量数据是没有矢量的数据(如控制点a、b、c、d)和X和Y坐标均用以权作为参量的一次函数(如控制点e、f、g)表示的数据。
图6显示了图3的汉字字符“田”的外线数据的一部分组成。图3的控制点a-g的数据示于图6中。这里标志1是表示外线的开始/结束的标志;标志2是表示外线性质的标志(在标志2中,STR-LINE表示直线);标志3表示控制点移动矢量沿X方向的函数的幂;且标志4表示控制点移动矢量没Y方向的函数的幂。当标志3为0时,表示控制点移动矢量沿X方向的坐标值不变。当标志3为1时,表示控制点移动矢量沿X方向的坐标值随权的变化以一次函数即线性地改变。类似地,当标志4为0是,表示控制点移动矢量沿Y方向的坐标值不变。当标志4为1时,表示控制点移动矢量沿Y方向的坐标值随权的变化以一次函数即线性地改变。
在图6中,X坐标(X)和Y坐标(Y)表示权1的各控制点的坐标。另外,矢量的X分量(VEC-X)和矢量的Y分量(VEC-Y)是这样的,即当权为10时各控制点的位置由从权为1的控制点坐标的移动量表示。
图7是流程图,显示了用于控制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外线形成的过程。首先,在步S701接收待输出字符的字符代码,并在步S702接收权信息。更具体地,在图1的输入单元输入字符代码和权信息。在步S703,根据在步S701收到的字符代码,从ROM14读出基本外线数据。然后,在步S704,将具有从ROM所读出的外线数据的控制点的数目代入Nmax。随后在步S705,将1代入计数变量n。应注意,Nmax和n被存在RAM15中,如图1所示。
在步S706判定n是否大于Nmax。若n大于Nmax,则程序进到步S712,否则到步S707。步S707-S710的处理表示关于外线数据的第n个数据项的处理,如科6所示。在步S707,判定控制点数据的第n项是否有沿X方向的控制点移动矢量。(若标志3不为0,则数据有控制点移动矢量)。若数据有控制点移动矢量,则程序进至步S708,若数据没有控制点移动矢量则进至步S709。在步S708,从权信息和控制点移动矢量的矢量数据计算控制点的X坐标(这将在后面结合图8A描述)。在步S709,判定控制点数据的第n项是否有沿Y方向的控制点移动矢量(若标志4不为0,则数据有控制点移动矢量)。若数据有控制点移动矢量,则程序进到步骤S710,若数据没有控制点移动矢量,则进到步S711。在步S710,从权信息和控制点移动矢量的矢量数据计算控制点的Y坐标(这将在后面结合图8B描述)。在步S711计数变量增1,随后程序回到步S706,以对下一控制点进行处理。在步S712,从输出单元16发送已变换的数据,然后终止处理。
图8A和8B是流程图,显示了获得表示控制点移动矢量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的方法。在此例中,一次函数用权1的控制点的坐标(X、Y坐标)和控制点移动矢量的分量的坐标(由矢量X分量和矢量Y分量指明),如图6的外形数据的组成所示。不用说,端点的坐标从各控制点的移动量获得。更具体地,由于控制点移动矢量的各分量值及起始点已知,可容易地决定常数A、B,且可得到一次函数。用该一次函数可得到任何权的字符外线数据。
在图8A中的步S801,控制点的X坐标值(图6的外线数据的X坐标表示权1的X坐标值)被代入X1,且1(权)被代入W1。在步S802,矢量的X方向分量值被代入X10,且10(权)被代入W10。在步S803利用在步S801和S802所设定的数据,以得到关于任何权(W)的X坐标值。可类似地得到关于任何W的Y坐标值(图8B中的步S804-S806)。
图9显示了一个例子,其中自动计算各控制点的控制点移动矢量。在此例中,从两个权的外线数据导出控制点移动矢量。根据此例,从字符“A”的权1和10的控制点的位置坐标,得到控制点移动矢量。更具体地,通过将权为1的各控制点作为始点并将权为10的各控制点作为终点,得到一矢量。若根据图6所示的数据组成描述这些值,则X和Y坐标将是权为1的各控制点的坐标,且各控制点移动矢量的端点的X和Y坐标将是权为10的X和Y坐标与权为1的X和Y坐标之间的差(即矢量X分量和矢量Y分量)。
当然,可用差值法得到各控制点的控制点移动矢量。另外,设计人也可修改控制点移动矢量。若所得的控制点移动矢量相等,则不用说,得到矢量的方法对具有不同权的字符外线数据的产生没有影响。
应注意,根据控制点,有时矢量的X分量和Y分量之一或二者不存在。矢量的X分量和Y分量是否存在分别由标志3和4表明。因此,不存在矢量数据的部分可储存在较小的存储空间中,以节省存储器。
这样,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为字符外线上的每一点提供了用于使权可变的控制点移动矢量。结果得到了下列效果:
1.可实时将权的变化计算为任何粗度。
2.与用具有两个不同权的外线进行的内插法的情况相比,数据量可减少,减少量与存在的、没有移动矢量的控制点数目相当。
3.与用具有两个不同的权的外线进行的内插法的情况相比,对没有移动矢量的点不需进行计算。这提高了转换速度。
4.由于外线数据设有矢量,便于数据的管理。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了一种情况,其中用一次函数表示各控制点的移动矢量,但当图形变得更复杂时,出现了由多种函数表示的矢量数据。根据控制点,矢量数据表示的函数包括一次表达式表达的函数、二次表达式表达的函数、多项式表达的函数、三角表达式表示的函数及随着作为边界的权改变的函数。最普遍的,由于各控制点移动矢量由多项式表示,所以需要将各控制点的矢量数据与用于导出多项式系数的信息一起加以保存。
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将描述一种外线形成装置,其中控制点移动矢量有二次或更高次的曲线的形式。
图10显示了由一曲线表示的一例控制点移动矢量。在此例中,在图1的外线形成装置中在各控制点提供了一次直线或二次或更高次曲线形式的、用于改变权的控制点移动矢量。这意味着各控制点相对于权的移动路径由直线或曲线表示。例如,黑体的汉字字符“-”是这样的,即随权变重(粗),各控制点沿X方向变宽,尽管各控制点的移动量相对于沿Y方向的移动设有固定比率。在此场合,通过用二次或更高次的曲线表示更靠近原有路径的路径,而表示了后者。
图11是显示第二实施例中的外线数据组成的表。这里,标志1表示一外线的开始/结束;标志2表示外线的特性;标志3表示控制点移动路径沿X方向的函数的幂次;标志4表示控制点移动路径沿Y方向的函数的幂次。在标志2中,STR-LINE、ST-C、INT-C和EN-C分别代表“直线”、“曲线的开始”、“曲线的中间点”和“曲线的结束”。当标志3为0时,表示沿X方向的坐标值不随权而改变。当标志3为1时,表示沿X方向的坐标值以一次函数即线性的方式随权的改变而改变。当标志3为2时,表示沿X方向的坐标值以二次函数即曲线的方式随权的改变而改变。类似地,当标志3为3或更大时,可表达沿更复杂曲线的移动。标志4表示有关Y方向的、与标志3相似的意义。对各控制点,符合控制点的幂次的点的坐标以相应的权的顺序排列。换言之,对描述用一次表示的路径的点,除控制点以外的一个点的坐标被存储。在二次情况下,控制点以外的二个点的坐标被存储。矢量X分量1,2……(VEC-X1,2,…)被按各控制点移动矢量的幂次存储。这些被用于获得各控制点处的矢量计算方程。
在此实施例中,控制点在权10时的移动量被存放于矢量X分量1(VEC-X1)和矢量Y分量1(VEC-Y1)。另外,控制点在权5时的移动量被存放于矢量X分量2(VEC-X2)和矢量Y分量2(VEC-Y2),且控制点在权3时的移动量被存放于矢量X分量3(VEC-X3)和矢量Y分量(VEC-Y3)。
图12是流程图,显示了从具有图11的格式的外线数据计算并输出有所需的权的字符外线数据的过程。在步S1207所引用的草绘模式代表了一输出模式,它给予速度的优先权超过字符质量。为在此草绘模式用一次表达式逼近所有控制点的移动路径,在假设相对所需权的控制点存在于连接权最轻(权1)的外线上的一点和权最粗(权10)的外线上的一点的情况下,进行计算。若模式不是草绘模式,则进行根据外形数据的幂次的计算,以得到控制点坐标。
应注意,可通过从发送打印数据的主计算机指定输出模式,将模式切换到草绘模式,或用设置在输入单元11中的控制开关来指定此切换。另外,对于输出模式的选择,可通过例子,按所要求的输出质量进行切换。若指定的质量低,就选择草绘模式。另外,可根据产生外线数据所要求的速度进行切换。在此场合,若要求高速,则切换到草绘模式。
首先,在图12中的步S1201和S1202,输入单元11接收待输出字符的字符代码和决定字符的权的权信息。在步S1203,根据在步S1201收到的字符代码从ROM14读出基本外线数据。然后,在步S1204,将具有从ROM读出的外线数据的控制点的数目代入Nmax。然后是步S1205,在此将1代入计数变量n。在步S1206判定n是否超过Nmax。若n大于Nmax,则程序进到步S1218,否则程序进到步S1207。在步S1207判定图象形成单元的输出模式是否是草绘模式。若输出模式不是草绘模式,则处理从步S1208向前进;若输出模式是草绘模式,则处理从步S1213向前进。
若输出模式不是草绘模式,则在步S1208判定第n个控制点是否具有沿X方向的控制点移动矢量(若标志3不为0,则控制点具有控制点移动矢量。)。若数据有控制点移动矢量,则程序进到步S1209;若没有沿X方向的控制点移动矢量,则程序进到步S1210。在步S1209,从控制点移动矢量的矢量数据和权信息,计算控制点的X坐标,此时用于计算控制点移动路径的方程用曲线表达式的幂次和储存在标志3的矢量X分量1,2,…来决定。例如,若曲线的幂次是2,则用矢量X分量1和2。在步S1210和S1212类似地得到控制点的Y分量。在n增1后,程序返回步S1206,以对下一控制点重复上述处理。当对所有控制点完成此处理时,程序从步S1206进到步S1218,在那里从输出单元16发送数据。处理随后终止。
在输出模式是草绘模式时,程序从步S1207进到步S1213。
这里,判定第n个控制点是否具有沿X方向的控制点移动矢量。若数据有控制点移动矢量,则程序进到步S1214。这是根据标志3是否为0判定的。在步S1214,用于从权为1和10的控制点的X坐标计算控制点移动矢量的方程被定为一次表达式并被用于获得具有所需的权的控制点的X坐标。权为1和10的X坐标值从图11的外线数据的矢量X分量1和X坐标得到。在步S1215和S1216,通过与上述的步S1213和S1214相似的处理,得到Y坐标。然后,在步S1217,n增1且程序返回步S1206。
图13显示了从具有三或更多个权的外线数据计算非线性矢量的方式。这是通过计算而自动获得各控制点的矢量的一个例子。在此例中,从汉字字符“-”的权1、5和10得到控制点移动矢量(用二次表达式表示)。即,得到了二次表达式的控制点移动矢量,其中矢量始于权为1的控制点,经权为5的控制点并终止于权为10的控制点。在此情况下,根据上述图11的数据组成,X和Y坐标表示权为1的控制点的坐标,且矢量X、Y分量表示权为10的控制点坐标(实际上是相对权为1的位置)。另外,矢量X、Y分量2表示权为5的控制点的移动量。矢量X、Y分量3表示权为3的控制点的移动量。
可根据CPU的能力和存储容量,选择是否具有一次表达式或二次或更高次表达式的数据。此时,易于将二次或更高次表达式的数据转换成一次表达式的数据。然而,在用一次表达式的控制点移动矢量逼近的情形,与采用二次表达式的控制点移动矢量的情形相比,字符质量有时下降。
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有两种输出模式,即草绘模式和普通模式。但这并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定。例如,可设置三种输出模式,如普通模式、草绘模式1和草绘模式2。在草绘模式1,所有控制点的移动路径的表达式的幂被取为二次或更低。在草绘模式2,所有控制点的移动路径的表达式的幂被取为一次或更低。这些安排也可由本实施例的公开容易地得到。
由于移动路径的表达式的幂次随控制点而不同,所以矢量数据的项数也不同。沿X和Y方向的矢量数据幂次分别由标志3和4来区别。因此,没有矢量数据的部分可储存在较小的存储空间中,以根据矢量数据的幂次节省存储器。
这样,根据上述第二实施例,为字符外线上的各点,提供了用于使权可变的矢量。结果得到了以下效果:
1.可进行更高质量的权改变。
2.能用直线表示的部分用直线表示,从而能在不大量增加数据量的情况下存储数据。
3.可选择用曲线高质量地还是用直线高速地产生字符。
4.数据管理比在提供多个数据项的情形容易。
第三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将描述一种外线形成装置,其中从一个控制点得到控制点移动矢量,且该控制点移动矢量被用于获得各个权的控制点的坐标。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外线形成装置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相似,故不用再次描述。
图14、15和16是流程图,显示了用于为各控制点获得控制点移动矢量的过程。由于控制点移动矢量可从仅有一种类型的权的字符得到,所以与从具有两个或更多种类型的权得到矢量的情况(如图9所示)相比,外线数据减少且管理更为容易。
在图14所示的流程图中,伴随着权的改变,各控制点从权为1的控制点位置有三种水平移动,即不可能的水平移动、有限制的水平移动和无限制的水平移动。运动的类型可从形成一对的外线矢量与另一外线或字符框架(体框架)之间的位置关系导出。例如,当控制点沿与一对中的一外线矢量相反的方向,水平地移动与权为10时的标准水平线宽与权为1时的标准水平线宽之差相等的量时,此控制点可能也可能不与另一外线接触或相交,或可能或可能不从字符的体框架露出。因此,移动的可能性被设置到一个标志。对垂直方向进行类似的判定。应注意,后面将结合图22和23描述形成一对的外线矢量。
在此实施例中,在步S1401输入权为1和权为10时的标准水平线宽和标准垂直线宽。假设这些标准水平和垂直线宽已事先根据各字形存入ROM14中。而后,在步S1402将控制点的总数代入Nmax且将表示控制点计数值的计数变量n设为1。应注意,控制点总数Nmax和计数变量n存放在RAM15中,就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在步S1403,判定n是否大于Nmax。若n大,则程序进到步S1501(图15);且若n小于等于Nmax,则程序进到步S1404。在步S1404导出第n个控制点。
在步S1405,判定第n个导出的控制点是否能沿水平方向移动。若不能移动,则程序进到步S1408;若能移动,则进到步S1406。在步S1406,判定沿水平方向的移动是否受限制。若移动受限制,则程序进到步S1409;若移动不受限制,则程序进到步S1407。由于在步S1407对控制点的水平移动没有限制,所以设置一表示控制点水平移动量大的标志。若在步S1405发现不能作水平移动,则在步S1408设置表示不能作水平移动的标志。若在步S1406发现水平移动受限制,则在步S1409设置表示控制点的水平移动量小的标志。
接着,从步S1410开始检查垂直方向的移动量。在步S1410判定第n个导出的控制点是否能沿垂直方向移动。若不能移动,则程序进到步S1413;若能移动,则程序进到步S1411。在步S1411判定沿垂直方向的移动是否受限制。若移动受限制,则6程序进到步S1414;若移动不受限制,则进到步S1412。在步S1412,由于对控制点垂直移动没有限制,所以设置一表明控制点垂直移动量大的标志。若在步S1410发现垂直移动不可能,则在步S1413设置一表明垂直移动不可能的标志。若在步S1411发现垂直移动受限,则在步S1414设置表明控制点的垂直移动量小的标志。
在步S1415,控制点计数器n增1,其后程序返回步S1403。这样,当为所有控制点设置了表明移动量的标志后,控制从步S1403进到步S1501。
各控制点的移动量是从表示如此得到的所有控制点的移动量的划分的标志中获得的。图15显示了得到移动量的过程。在计算移动量时,矢量是以这样的方式计算的,即按照形成一对控制点的控制点来得到必要的粗度。为此,与其移动量得到计算的点的标志以及该控制点对中的控制点的标志一起,调用用于计算移动量的子程序。
现在描述图15的流程图。在步S1501,将控制点总数代入Nmax,且将控制点计数器n设为1。在步S1502判定n是否大于Nmax。若n大,则终止处理。若n小于等于Nmax,则程序进到步S1503。
这里导出第n个控制点,然后在步S1504导出与第n个控制点一起形成对的控制点。形成对的该控制点决定关于第n个控制点的沿垂直或水平方向的宽度。对一个控制点,导出两个控制点,即形成沿水平方向的对的控制点和形成沿垂直方向的对的控制点,并导出表示相应移动量的标志。在步S1505计算移动量。这里,得到在权从1变到10时控制点沿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移动量。因此,在步S1506这些移动量设为各控制点的矢量X和Y分量。利用矢量X分量和Y分量获得关于各权的控制点位置的一种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不再赘述。
图16是计算移动量的子程序。这是表示图15的步S1505处的处理细节的流程图。应注意,移动量是利用大/小水平移动标志或大/小垂直移动标志的类型而事先确定的。移动量从控制点对的标志和标准线粗度算出。例如,在大移动量时,采用相对于标准水平线宽的差作为移动量。在移动量小时,将该量的一半作为移动量。
首先,在图16的步S1601,用一表示移动量的标志设定控制点的水平移动量,如图14的流程图所设定的。然后,根据表示移动量的标志,设定形成在步S1503导出的沿水平方向的控制点对的控制点的水平移动量。在步S1602,用图14的流程图所设定的代表移动量的标志,设定控制点的垂直移动量。另外,根据表示移动量的标志,设定形成在步S1503导出的沿垂直方向的对的控制点的垂直移动量。
然后是步S1603,在那里感兴趣的控制点的水平移动量、与此控制点沿水平方向形成对的控制点的水平移动量及权为1时的标准水平线宽相加并代入W。类似地,在步S1604,感兴趣的点的垂直移动量、与此控制点沿垂直方向形成对的控制点的垂直移动量及权为1时的标准垂直线宽相加并代入H。
在步S1605,将在步S1603所得到的W的值与权为10时的标准水平线宽作比较。若W较大,则这意味着水平线宽太大。因此,在步S1606修正移动量。更具体地,在步S1601将设定的控制点的水平移动量乘以〔(权为10时的标准水平线宽)-(权为1时的标准水平线宽)〕/〔W-(权为1时的标准水平线宽)〕,从而修正权为10时的水平线宽,以不超过标准水平线宽。在步S1605,若W小于等于权为10时的标准水平线宽,则在步S1601设定的水平移动量被原样地采用。
对垂直方向,在步S1607和S1608进行与上述步S1605和S1606相似的处理。这样,计算了权为10时各控制点的移动量(位置)。因而,利用此移动量,用与第一实施例相似的技术,可得到控制点移动矢量。
有多种方法,用于在图15的步S1504导出形成一对控制点的控制点。将结合图22和23描述这种方法的一个例子。图22是流程图,显示了抽取与感兴趣的控制点形成一对的控制点的过程,而图23用于描述抽取与感兴趣的控制点形成一对的控制点的过程。
首先,在步S2201,抽取其起点为感兴趣的控制点的外线矢量。类似地,在步S2202,抽取其终点为感兴趣的控制点的外线矢量。因此,外线矢量如此得以设置,使外线的内侧相对于矢量的方向总在左侧。在上述步S2201和S2202,以举例的方式抽取其起点为图23的控制点2300的外线矢量2300b和其终点为控制点2300的外线矢量2300a。
然后,在步S2203,进行向所抽取的外线矢量方向的左侧的水平扫描,并搜索形成一对的外线矢量,这将结合图23描述。当从外线矢量2300b沿诸如扫描线2300c的水平方向搜索到外线矢量时,外线矢量2305b被抽取,作为对的矢量。另外,当沿扫描线2300d搜索到外线矢量时,外线矢量2302b被抽取。
在步S2204,判定所抽取的对的矢量是否是多个。若不是多个,则程序进到步S2205,否则进到步S2204。步S2205要求抽取沿水平方向最靠近包含感兴趣的控制点的外线矢量的对中的矢量。即,参见图23,外线矢量2302b比外线矢量2305b更近,因而被用作该对的矢量。
在由此抽取的外线矢量的两个端点中,最靠近感兴趣的控制点的那个被作为形成对的控制点。即,参见图23,在外线矢量2302b的两个端点中,最靠近控制点2300的端点是控制点2301。因而,此点被作为沿水平方向形成对的控制点。
步S2207至S2210的处理,用于进行沿垂直方向的扫描,以得到沿垂直方向形成对的控制点。此过程与上述用于水平方向的相似,不再赘述。在图23中,得到控制点2301,作为沿垂直方向与控制点2300形成对的控制点。另外,例如若对控制点2302进行上述处理,应理解的是,控制点2303被抽取以作为沿水平方向形成对的控制点,且控制点2304被抽取以作为沿垂直方向形成对的控制点。
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可从一种类型的权,自动计算用于根据字符外线上每一点的权移动控制点的矢量。这提供了以下效果:
1.由于可计算用于从一种权产生不同的权的矢量,所以缩短了设计字符的处理。
2.与从多项外线信息计算矢量的情况相比,数据更易于管理。
第四实施例
在第四实施例中,以与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的相同的方式,从一种权的控制点得到控制点移动矢量。但在下述外线形成装置中,由某一控制点的移动量标志与同该控制点配对的控制点的移动量标志的组合决定的移动量,被事先以表的形式设置。应注意,第四实施例的图象形成装置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不必再作说明。
图17至19是流程图,显示了从控制点位置自动获得用于第一实施例的装置的数据的方法。通过以表的形式提供移动量,该方法与第三实施例的方法相比计算量下降,且通过将表更细地划分,更易于改进质量。
在图17的流程图中,从字符外线上一点的位置有三种水平移动,即不可能的水平移动、受限制的水平移动和不受限制的水平移动。移动的类型可从外线矢量对与另一外线或体框架的位置关系导出。即当控制点沿着与一对中的外线矢量相反的方向水平移动了与权为10时的标准水平线宽与权为1时的标准水平线宽之差相等的量时,此控制点可能或可能不与另一外线接触或相交,或可能或可能不从字符的体框架中伸出。因而,移动的可能性被设成一标志。对垂直方向也作同样的判定。
为使移动可能性的划分更细,划分是根据当控制点移动了权为1和10时的标准水平线宽之差的一定百分比时,移动是否可能(控制点与另一外线相交或伸出体框架)划分的。
图17的流程图中的步S1701至S1715与图14的流程图的步S1401至S1415相似,故不必再述。实际移动量是从图17的流程图中找到的所有控制点的移动量标志得到的。图18显示了得到此移动量的技术。在计算移动量时,移动量根据一控制点的移动量标志与配对的控制点的移动量标志的组合从表中导出。
在图18中,从S1801至1807的步骤除步骤S1805外与图15中的除步骤S1505的步S1501至S1507相同。步S1805是用于利用水平移动表和垂直移动表获得移动量绝对值的处理。其细节示于图19中。
图19是用于计算移动量的子程序。这里所用的水平移动表和垂直移动表可根据字符字体进行改变。矢量的更细的调节是可能的。
参见图19,在步S1901导出表示感兴趣的控制点的移动量的标志和表示与该控制点沿水平方向形成一对的控制点的移动量的标志。然后,在步S1902,表示各控制点的移动量的标志被用于检索如图20所示的这类的水平移动表,并获得沿水平方向的移动量绝对值。沿背离成对的控制点的方向的移动方向被设定。然后是步S1903,在此在步S1901所导出的表示感兴趣的控制点的移动量的标志和表示与该控制点沿垂直方向形成对的控制点的移动量的标志。然后,在步S1904,表示各控制点的移动量的标志被用于检索如图21所示的这类的垂直移动表,并获得沿垂直方向的移动量绝对值。沿背离成对的控制点的方向移动的方向被设定。
这样,得到权为10的控制点移动量。因此,这被用于计算控制点移动矢量以便能计算对应各权的控制点移动量。
图20、21是用于得到图19的移动量的表。图20是水平移动量的表,图21是垂直移动量的表。根据一控制点的移动量标志与形成对的点的移动量标志的组合来检索这些表,得到相应的移动量且这被用于产生矢量。
在上述第四实施例中,利用一个表,根据一单一种类的权,为字符外线的各点设定用于使权可变的控制点移动矢量。这提供了以下效果:
1.由于可计算用于从一种权产生不同的权的矢量,所以缩短了设计字符的处理。
2.与从多项外线信息计算矢量的情况相比,数据更易于管理。
3.通过提供多个表可产生用于以更高的质量形成各种字形的字符的控制点移动矢量。
4.通过使调节更细,可从字符产生一矢量,它可被提到更高的质量。
在上述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中,若有足够的存储容量,则可对所有字符事先计算控制点的移动量。通过把这些移动量存于图6所示的格式中,可提高处理速度(这将在第六实施例中描述)。
在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中,根据权为1的外线数据中的各控制点得到权高达10的移动路径。然而,这并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定。例如,可采用这样的设置,其中根据有粗线宽度的权为10的外线数据中的各控制点,得到权为1的移动路径。此外,通过应用实施例3和4,可从权为2-9的任何外线数据得到控制点移动路径。例如,在用权为3的外线时,可通过与前述实施例相似的过程,用权为3的标准水平线宽和标准垂直线宽及权为10的标准水平线宽和标准垂直线宽,得到移动矢量。
另外,尽管对每一字形给出了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中所用的权为1和10的标准水平线宽和标准垂直线宽,但是也可采用为每个图形给出这些宽度的设置。
另外,在上述第四实施例中所用的水平移动表(图20)和垂直移动表(图21)中,移动量根据三种移动的标志的组合得以决定。但这并不限定本发明。可采用这样的设置,其中移动量的划分更细,且利用了移动量的四或更多种标志的组合。相反,也可采用其中移动量的划分更粗且利用移动量的两种标志的组合的设置。另外,通过提供具有不同精度的移动量划分的多种水平和垂直移动表,可根据产生外线数据时所需的产生速度和质量,改变移动量的划分精度。在此情况,虽然随着移动量的更细划分,外线产生的质量改进了,但处理时间延长了。
第五实施例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控制点移动矢量由单个的函数表示,且各权的控制点位置得以确定。在此实施例中,将描述控制点的移动矢量函数随作为边界的特定的权而变化的情况。
图5显示了表示控制点移动矢量的函数被改变的情况。在此例中,在感兴趣的点,X坐标的函数随作为边界的权4而变化。更具体地,对为4的或更大的权,X坐标不再改变。Y坐标根据二或更高次的函数而变化。
图24是显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外线数据组成的表。在图24中,标志1至4、X和Y坐标及矢量的X和Y分量均与第二实施例的图11中的相同,且不再赘述。标志5表示沿X方向的控制点移动矢量函数改变处的权值。标志6表示沿Y方向的控制点移动矢量函数改变处的权值。例如,4作为在感兴趣的点的标志5而被存储。当移动矢量未改变时,存储0。当标志5或6不为0时,下一列中的坐标数据的各项表示的内容改变。例如,在4被作为标志5存储时,在权为4时出现的值被作为X坐标而存储。在权为4或更大值时所用的数据被作为标志3和X坐标而存储。
更具体地,在控制点的移动矢量的函数随作为边界的某个权值改变的情况下,外线数据被存在多个列中。例如,权为1至4的矢量数据被存在第一列中,且权为4至10的矢量数据被存在第二列中。另外,在函数改变的权值是多个的情况下,在第三和第四列中相应地存储数据便足够了。在图24的例子中,在控制点a,沿X方向的移动矢量函数在权为4处改变。在4之后的权处,第二列的标志是0,因此X坐标不再改变。另一方面,控制点a的移动矢量沿Y方向没有变化。在此例中,可采用另一设置,其中从第二列起只在列中存有必要的数据,如图26所示。
在控制点b沿X方向的移动矢量的函数在权5处改变,且沿Y方向的移动矢量函数在权3和7处改变。沿Y方向的移动矢量函数在权1-3处为二次曲线且在权4-7处为一次直线。在权8-10处不再有变化。
图25是流程图,显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用于变换控制点的X、Y坐标的过程。应注意,第五实施例中用于输出字符外线数据的过程与第二实施例的图12的流程图的过程大体相同;只是坐标变换过程不同。因此,图25的流程图仅显示了对应于图12的步S1208至S1211的部分。另外,各矢量X分量和矢量Y分量的权值,对于函数因其而改变的那些权值,被事先单独地存储。
在步S2401,判定示志5是否为0。若该标志为0,函数不变且程序进到步S2402,在那里导出已存在有关控制点的第一列中的数据。若标志5不为0,则程序进到步S2403。在此待用的列由第一及以后的列中的标志5的值决定,且导出已存在相应列中的数据。利用如此在步S2402或S2403得到的数据执行X坐标变换的处理。更具体地,在步S2404,检查标志3并判定X矢量是否存在。若X矢量存在,则程序进到步S2405,在那里从权信息及控制点移动矢量的矢量数据计算控制点的X坐标。表示此时的控制点移动路径的方程利用储存于标志3中的曲线表达式和矢量X分量1,2,……来决定。
步S2406至S2410表示有关Y坐标的处理。这些步与上述的步S2401至S2405相似,故不用再次描述。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的字符外线形成装置,还可处理控制点移动矢量的函数随作为边界的权的值改变的情况。
第六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涉及外线数据存储装置,用于产生使得能从具有一种权的控制点数据产生多种权的字符的各控制点移动信秘,并与外线数据的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一起存储各控制点的移动信息。
在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外线数据存储装置中,读出储存在存储介质中的具有各控制点的权信息和位置信息的外线数据。例如,通过读出权为1和10的外线数据,从权1至10的各控制点的移动路径被作为一次函数而得到,其中权是个参量,如图9所示。如此得到的、用于产生一次函数的信息,以诸如图6的格式,同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一起储存在存储介质中。
图26是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外线形成装置的一般控制结构。与图1所示的相同的框由同样的标号表示且不再描述。数字14′表示存储某个权的外线数据的ROM。该外线数据是一般外线数据,且不含用于处理其他权的移动信息。数字17表示用于储存包含根据储存于ROM14′中的外线数据所产生的控制点移动矢量的外线数据的硬盘。即,第六实施例的外线数据存储装置,从储存于ROM14中的一般外线数据计算控制点的移动矢量数据,并在硬盘17中储存具有此移动矢量数据的外线数据。
图27显示了硬盘17中的外线数据的数据结构。数字1701表示包含外线数据的“字样名称”、“字符设置(代码集的种类)”、“代码范围”、“权”和“变化”的标题部分。“字样名称”表示字形或字体的种类(黑体、明体等)。“字符设置”表示设置是否符合诸如ASCII、JIS0208等的系统。例如,若符合ASCII,则由诸如0X42的码表示;若符合JI0208,则由诸如0XC2的码表示。“代码范围”是由字符所分配的代码的起始号(起始代码)和结束号(结束代码)表示的范围。例如,JIS第一级的各汉字字符被分配有3021-4F7E(十六进制数)范围内的数,作为代码。因此,起始码为3021且结束码为4F7E。“权”是表示字符粗度的数值。“变化”表示字符的形状,如“压缩的”、“扩展的”、“斜体的”等。
数字1702表示一指针区,用于存储表明字符外线数据的各项的存储位置的指针。指针表明从标题部分的开始到已存有各字符的外线数据的地址的偏移的字节数。存在的指针数等于所储存的字符数。例如,在JIS第一级的汉字字符的情况下,指针数对于(4F-30+1)×(7E-21+1)=3008(根据JIS,码号的最低两位从7E用到21)是足够的。因此,“至首码的指针”是标明已存有码号3021的汉字外线数据的地址的偏移值。类似地,“至尾码的指针”是标明已存有码号4F7E的汉字外线数据的地址的偏移值。
数字1703指用于存储字符外线数据的区。储存在这里的字符外线数据是包含利用储存在ROM14′中的外线数据产生的控制点移动矢量信息的外线数据。此数据的内容已存在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中作了描述,故不再赘述。
上述外线数据被作为硬盘17中的文件加以管理。各种处理产生的数据文件(基于资料处理的资料文件等)储存在硬盘17中。一文件是否为外线数据文件是由硬盘17中所储存的目录中的信息或文件名扩展名来管理和识别的。如有大量的字符,则可将一个字形分入多个文件中。此时,CPU12根据寄存在标题部分1701中的信息(字形名称、字符设置、代码范围、权、版本),判定哪个文件对应于那种字形的哪个代码。
图28是流程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数据输出过程。在步S2801输入标明字符外线数据文件的信息(字形名称、字符设置、权、版本)。然后,在步S2802,将在步S2801所输入的信息与各字符外线数据文件的标题部分1701比较,确定待用的字符外线数据文件并读出该文件。然后,在步S2803,根据步S2801所输入的字符代码,读出对应于有关字符代码的字符外线数据。然后是步S2804,在此CPU12利用移动矢量数据计算按照给定的权的字符控制点的位置。产生控制点位置的过程已在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中描述了,故不必再述。在步S2805将如此得到的字符外线数据从输出单元16输出。
下面描述一过程,用于从不具有与控制点移动矢量有关的信息即移动信息的外线数据(以下称之为原始外线数据)产生具有移动信息的外线数据并将所产生的外线数据存在硬盘17中。图29是流程图,显示了第六实施例中用于产生和存储外线数据的过程。
在步S2901指定待产生的字符外线数据文件中的待储存的外线数据的标题信息。该标题信息是储存在图27的标题部分1701中的信息。然后,在步S2902,根据设定的标题信息进行文件输出,产生标题部分1701并获得指针区1702。这里指针区1702的大小,是由根据标题信息中的代码范围所计算的字符数而决定的。在步S2903,将字符数代入变量N且将1代入计数C。变量N和计数C是在RAM15中获得的区。
在步S2904,判定计数C是否大于变量N。若C大于N,此过程结束。另一方面,若C不大于N,则程序进到步S2905,在那里从ROM14′读出原始外线数据及其权。若已为多种类型的权准备了原始外线数据,则读出所有这些。然后是步S2906,在此根据所读出的外线数据项的数目,产生控制点移动矢量数据。例如,若已在步S2905读出了权为1和10的原始外线数据,则对每一控制点得到两个坐标。根据这些坐标,得到一次函数的矢量数据,其中各控制点的权是个参数。类似地,若已读出了对应于三个不同点的原始控制点数据,则可用以权作参数的二次函数表示控制点移动矢量。从该控制点移动矢量,计算一个权的控制点的移动量,这将作为如图11所示的类型的外线数据而加以存储,且获得诸如矢量X分量1的数据。从对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描述,可明了计算这种作为外线数据而储存的控制点移动矢量的方法,故不必赘述。另外,在仅有单一权的外线数据时,利用移动标志得到控制点移动矢量,如在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中所述。这样,产生与控制点移动矢量有关的数据。
应注意,在采用第三和第四实施例的技术时所用的标准水平线宽、标准垂直线宽、水平移动量表和垂直移动量表是事先储存在ROM14和硬盘17中的。
在步S2907,将数据作为包括在步S2906产生的控制点移动矢量的字符外线数据,且文件被输出至字符外线数据存储区1703。字符外线数据的存储位置,被作为自文件首的偏移值而寄存在指针区1702中。偏移值的寄存目的地的指针由计数C的值决定。在步S2908计数C增1,且程序返回步S2904,以重复上述处理。
在步S2906产生的函数的幂次,可作为外线数据寄存。另外,尽管在步S2905读出的控制点数是已作为原始外线数据存储的数目,可采用一种设置,其中利用键盘以两或三种方式事先设定所读出的控制点数。通过采用此设置,外线数据的程度可被限制,以与CPU的能力和存储器的容量相适应。
另外,在各权下已读出的控制点处于相同位置的情况下,控制点不随权的变化而变。这意味着没有移动信息。在此情况,可用一标志表示没有移动信息这一事实(见图6和11)。
这样,如上所述,在硬盘27中存储了具有用于处理多个权的控制点移动矢量数据的控制点数据。因此,用第六实施例的外线形成装置,从已提供的原始外线数据产生控制点移动矢量信息,并能将此信息作为具有对权进行处理的移动信息的外线数据储存在硬盘中。因此,用于提供原始外线数据的存储介质的容量不必很大。
根据上述各实施例的外线形成装置,可为字符外线上的各点提供用于使权可变的矢量信息。这提供了以下效果:
1.可从一种外线数据实时计算根据所需的权值的字符的粗度(第一至第五实施例)。
2.可用较小存储容量提供用于改变权的信息(第一至第五实施例)。
3、可以高速计算具有不同权的字符的外线(第一至第五实施例)。
4、易于进行用于为外线数据指定矢量的数据管理(第一至第五实施例)。
5、指定到外线数据的矢量数据易于高质量地产生和导出(第二至第六实施例)。
6、不必为外线数据指定矢量而进行特别的设计,且易于实现与传统数据的共享。另外,易于实现用于从外线字形产生位图字形的模块之间的共享(第三和第四实施例)。
7、由于计算复杂性随质量而变,所以本发明易于应用于多种装置(第二和第四实施例)。
8、数据复杂性可随存储容量而变,故可节省存储器(第六实施例)。
9、数据复杂性可按CPU改变、可按用户需要适用特定的系统(第二、第四和第六实施例)。
10、可用同一生成方法产生外线数据,而不论产生改变权的矢量的方法如何(第一至第六实施例)。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用于形成外线的方法和装置,可用一种外线数据产生具有多种权的字符。
另外,按照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存储外线数据的方法和装置,产生各控制点的移动信息以便能产生具有多个权的字符,并能将移动信息与外线数据的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一起加以储存。
另外,本发明可用于包含多个单元或单个单元的系统。不用说,本发明可用于一种情况,即可通过提供执行本系统或发明限定的方法的程序实现。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实现本发明的许多看上去极不相同的实施例,应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其特定的实施例,而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42)

1、一种外线形成装置,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对于用于形成具有给定粗度的图形的外线的各控制点,存储根据各控制点位置的位置信息和根据伴随外线产生时的权的改变的各控制点的移动路径的移动信息;
输入装置,用于在所述图形的外线产生时输入指定待产生图形和权的指定信息;
获取装置,用于对于用于形成所述指定信息所指定的图形的外线的各控制点,根据位置信息和移动信息获取在以指定信息所指定的权产生外线时出现的所述各控制点的位置;
外线产生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获取装置获取的所述各控制点的位置产生图形的外线。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
所述存储装置,对于按照输出图形的权移动的控制点,将与此控制点的移动路径有关的信息及表示各控制点处的表示移动信息的不存在/存在的不存在/存在信息与形成给定粗度的外线的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一起存储,为各控制点存储这些信息项;以及
所述获取装置,对于从形成由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图形的各控制点中由所述不存在/存在信息判定为具有移动信息的控制点,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移动信息,获取在以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权产生外线时出现的所述控制点的位置,并对于被判定为未具有移动信息的控制点,获取存储在所述存储装置中的位置信息,作为图形外线形成时所述控制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
所述存储装置,对各控制点,作为移动信息,存储形成给定粗度的外线的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以及用于获取表示伴随在外线形成时权的改变的各控制点移动路径的函数的信息;
所述获取装置,对于由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图形的各控制点,获取由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权处产生外线时的位置,此位置利用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移动信息所得到的函数而获取。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中:
所述存储装置存储形成给定粗度的外线的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和用于获得表示伴随外线产生时的权的变化的各控制点移动路径的函数的移动信息,这些信息项根据所述函数的幂次以可变长度存储,所述存储装置还为各控制点存储表示所述函数的幂次的幂次信息;以及
所述获取装置对于由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图形的各控制点获取以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权产生外线时的位置,此位置是利用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移动信息得到的函数而获取的。
5、根据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中
所述输入装置将用于指定在图形外线形成时的质量的质量指定信息与所述指定信息一起输入;以及
在由所述质量指定信息指定低质量的情况下,所述获取装置降低表示所用的移动路径的函数的幂次,并获取外线产生时出现的表示外线产生时的控制点位置的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中:
所述输入装置将用于在产生图形外线时的速度的产生速度指定信息同所述指定信息一起输入;以及
在由所述产生速度指定信息指定高速的情况下,所述获取装置降低表示所用的移动路径的函数的幂次,并获取在外线产生时出现的、表示外线产生时的控制点位置的位置信息。
7、一种外线形成装置,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对于用于形成有给定权的图形的外线的各控制点,并为各控制点,存储根据各控制点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并存储表示具有所述给定权的图形的标准宽度的第一标准宽度和表示具有最大权的图形的标准宽度的第二标准宽度;
输入装置,用于在所述图形的外线产生时输入指定待产生的图形和权的指定信息;
设定装置,用于对于从形成图形一该图形由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控制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检测的各控制点移动量而进行移动量顺序排列,其中所述第一标准宽度和所述第二标准宽度之差被用作基准,且设定装置用于设定各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
产生装置,用于对于各控制点,根据所述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及决定所述控制点位置处的图形宽度的对中的一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产生所述控制点的移动量;
获取装置,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移动信息,获取当以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粗度产生外线时出现的所述各控制点的位置;以及
外线产生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获取装置获取的外线产生时的位置,产生图形的外线。
8、根据权利要求7的装置,其中所述产生装置对所述每一控制点,根据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及决定所述控制点位置处的图形宽度的对中的一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获得最大权的图形中的控制点位置,并根据所述位置和所述位置信息产生表示所述控制点的移动路径的移动信息,其中图形的权被作为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7的装置,其中储存于所述存储装置中的具有给定权的外线的图形是具有最大精度的外线的图形。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装置,其中所述存储装置,对于形成有给定权的图形的外线的各控制点,并为每一控制点,存储根据控制点位置的位置信息,并存储表示具有所述给定权的图形的标准宽度的第一标准宽度和表示具有最大精度的外线的图形的标准宽度的第二标准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装置,其中储存于所述存储装置中的具有给定权的外线的图形是具有最大权的外线的图形。
12、根据权利要求7的装置,其中所述产生装置具有为移动量顺序的每一组合存储预定移动量的移动量表,根据所述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与决定所述控制点位置处的图形宽度的对中的一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之间的一种组合来检索所述移动量表而得到所述控制点的移动量,并根据所述移动量产生所述控制点的移动信息。
13、一种外线形成装置,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对于形成有给定粗度的图形的外线的各控制点,并为各控制点,存储根据控制点位置的位置信息以及根据伴随外线产生时的权改变的并基于控制点移动路径的移动信息,并在所述移动信息随作为边界的某个权改变时,存储表示作为边界的权的权信息和改变后的移动信息;
输入装置,用于在所述图形的外线产生时输入指定待产生图形和权的指定信息;
选择装置,用于对于形成由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图形的各控制点,根据由所述指定信息和所述权信息指定的粗度,选择待用的移动信息;
获取装置,用于对于所述各控制点,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由所述选择装置选择的移动信息,获取当以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权产生外线时出现的所述各控制点的位置;
外线产生装置,用于根据由所述获取装置获取的外线产生时的位置,产生图形的外线。
14、一种外线形成方法,包括:
存储步骤,对于用于形成具有给定粗度的图形外线的各控制点,存储根据各控制点位置的位置信息和根据伴随外线产生时的权的改变的各控制点的移动路径的移动信息;
输入步骤,在所述图形的外线产生时输入指定待产生图形和权的指定信息;
获取步骤,对于用于形成由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图形的外线的各控制点,根据位置信息和移动信息,获取在以指定信息指定的权产生外线时出现的所述各控制点的位置;
外线产生步骤,根据所述获取步骤获取的所述各控制点的位置产生图形的外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
所述存储步骤,对于按照输出图形的权移动的控制点,将与此控制点的移动路径有关的信息及表示各控制点处时表示移动信息的不存在/存在的不存在/存在信息与形成具有给定粗度的外线的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一起存储,为各控制点存储这些信息项;以及
所述获取步骤对于从形成由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图形的各控制点中由所述不存在/存在信息判定为具有移动信息的各控制点,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移动信息,获取在以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权产生外线时出现的所述控制点的位置,并对于被判定为未具有移动信息的控制点,获取储存在所述存储装置中的位置信息,作为图形外线形成时的所述控制点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
所述存储步骤对各控制点,作为移动信息,存储形成给定粗度的外线的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以及用于获取表示伴随在外线形成时权的改变的各控制点移动路径的函数的信息;
所述获取步骤对于由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图形的各控制点,获取由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权处产生外线时的位置,此位置利用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移动信息所得到的函数而获取。
17、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
所述存储步骤存储形成给定粗度的外线的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和用于获得表示伴随外线产生时的权的变化的各控制点移动路径的函数的移动信息,这些信息根据所述函数的幂次以可变长度存储,所述存储步骤还为各控制点存储表示所述函数的幂次的幂次信息;以及
所述获取步骤对于由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图形的各控制点获取以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权产生外线时的位置,此位置是利用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移动信息得到的函数而获取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
所述输入步骤将用于指定在图形外线形成时的质量的质量指定信息与所述指定信息一起输入;以及
在由所述质量指定信息指定低质量的情况下,所述获取步骤降低表示所用的移动路径的函数的幂次,并获取外线产生时出现的、表示外线产生时的控制点位置的位置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
所述输入步骤将用于在产生图形外线时的速度的产生速度指定信息与所述指定信息一起输入;以及
在由所述产生速度指定信息指定高速度的情况下,所述获取步骤降低表示所用的移动路径的函数的幂次,并获取在外线产生时出现的、表示外线产生时的控制点位置的位置信息。
20、一种外线形成方法,包括:
存储步骤,对于用于形成有给定的权的图形的外线的各控制点,并为各控制点,存储根据各控制点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并存储表示具有所述给定权的图形的标准宽度的第一标准宽度和表示具有最大权的图形的标准宽度的第二标准宽度;
输入步骤,在所述图形的外线产生时输入指定待产生的图形和权的指定信息;
设定步骤,对于从形成图形-该图形由所述指定信息指定一的控制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检测的各检测点移动量而进行移动量顺序排序,其中所述第一标准宽度和所述第二标准宽度之差被用作基准,且该设定步骤设定各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
产生步骤,对于各控制点,根据所述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及决定所述控制点位置处的图形宽度的对中的一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产生所述控制点的移动量;
获取步骤,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移动信息,获取当以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粗度产生外线时出现的所述各控制点的位置;以及
外线产生步骤,根据所述获取步骤获取的外线产生时的位置,产生图形的外线。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所述产生步骤对所述每一控制点,根据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及决定所述控制点位置处的图形宽度的对中的一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获取最大权的图形中的控制点位置,并根据所述位置和所述位置信息,产生表示所述控制点的移动路径的移动信息,其中图形的权被作为参数。
22、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存储步骤存储具有给定权的外线的图形是具有最大精度的外线的图形。
23、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所述存储步骤,对于形成有给定粗度的图形的外线的各控制点,并为各控制点,存储根据控制点位置的位置信息、并存储表示具有所述给定粗度的图形的标准宽度的第一标准宽度和表示具有最大精度的外线的图形的标准宽度的第二标准宽度。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存储步骤存储的具有给定权的外线的图形是具有最大权的外线的图形。
25、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所述产生步骤具有为移动量顺序的每一组合存储预定移动量的移动量表,根据所述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与决定所述控制点位置处的图形宽度的对中的一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之间的一种组合来检索所述移动量表而得到所述控制点的移动量,并根据所述移动量产生所述控制点的移动信息。
26、一种外线形成方法,包括:
存储步骤,对于用于形成具有给定粗度的图形的外线的各控制点,并为各控制点,存储根据控制点位置的位置信息及根据伴随外线产生时的权改变的控制点的移动路径的移动信息,并在所述移动信息随作为边界的某个权改变时,存储表示作为边界的权的权信息和改变后的移动信息;
输入步骤,在所述的图形外线产生时输入指定待产生的图形和权的指定信息;
选择步骤,对于用于形成由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图形的各控制点,根据由所述指定信息和所述权信息指定的粗度,选择待用的移动信息;
获取步骤,对于所述各控制点,根据由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选择步骤选择的移动信息,获取当以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权产生外线时出现的所述各控制点的位置;
外线产生步骤,根据在所述获取步骤获取的外线产生时的位置,产生图形的外线。
27、一种外线数据存储装置,包括:
第一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具有对应于给定权的各控制点位置信息及表示此权的权信息的外线数据;
产生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外线数据产生移动信息,该移动信息用于根据待产生的外线图形的权的改变来移动控制点的位置;
第二存储装置,用于将所述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移动信息与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一起存储。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存储装置,对至少两种权,存储具有对应于给定权的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及表示所述权的权信息;
所述产生装置,对每一控制点,根据储存于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中的具有多种权的外线数据的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和权信息,产生用于得到移动路径的移动信息,其中粗度被作为参数。
29、根据权利要求27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存储装置,对n种权,存储具有对应于给定权的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及表示所述权的权信息;
所述产生装置,对每一控制点,根据储存于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中的外线数据的n种权的各控制点的权信息和位置信息,作为移动信息产生用于得到作为移动路径的(n-1)次的函数,其中权被作为参数。
30、根据权利要求29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存储装置将所述产生装置在存储介质上产生的移动信息与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一起存储,并存储用所述产生装置产生的移动信息所获得的函数的幂次。
31、根据权利要求27的装置,还包括鉴别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中的外线数据检测各控制点符合粗度改变的可能移动量,并鉴别各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
所述产生装置,根据所述外线数据和所述移动量顺序,产生用于按照权的改变而移动控制点的位置的移动信息。
32、根据权利要求31的装置,还包括:
抽取装置,对于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中的所述外线数据的某一控制点,抽取与所述控制点形成对并决定外线图形的宽度的控制点;
所述产生装置,根据所述外线数据、各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及由所述抽取装置抽取的与所述控制点形成对的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产生用于按照权的改变移动各控制点的位置的移动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2的装置,还包括:
第三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移动量表,该表中寄存有根据各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与同这些控制点形成对的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的组合的预定移动量;
所述产生装置,根据通过在由所述鉴别装置鉴别的各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与由所述抽取装置抽取的与所述控制点形成对的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的组合的基础上检索所述第三存储装置而得到的移动量,产生用于按照权的改变移动控制点的位置的移动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3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存储装置在所述移动量表中存储具有不同的移动量顺序分类细节的多种移动量表,所述装置还包括:
输入装置,用于输入从所述第三存储装置指定一个移动量表的指定信息;
所述产生装置,根据通过在由所述鉴别装置鉴别的各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与由所述抽取装置抽取的与所述控制点形成的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的组合的基础上检索由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移动量表,产生用于按照权的改变移动控制点位置的移动信息。
35、一种外线数据存储方法,包括:
第一存储步骤,存储具有对应于给定权的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及表示此权的权信息的外线数据;
产生步骤,根据所述外线数据产生移动信息,该移动信息用于根据待产生的外线图形的权的改变来移动控制点的位置;
第二存储步骤,将所述产生步骤产生的移动信息与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一起存储。
36、根据权利要求35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存储步骤,对至少两种权,存储具有对应于给定权的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及表示所述权的权信息;
所述产生步骤,对每一控制点,根据在所述第一存储步骤存储的具有多种权的外线数据的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和权信息,产生用于得到移动路径的移动信息,其中粗度被作为参数。
37、根据权利要求35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存储步骤,对n种权,存储具有对应于给定权的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及表示所述权的权信息;
所述产生步骤,对每一控制点,根据在所述第一存储步骤存储的外线数据的n种权的各控制点的权信息和位置信息,作为移动信息产生用于得到作为移动路径的(n-1)次的函数,其中权被作为参数。
38、根据权利要求37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存储步骤将在所述产生步骤中在存储介质上产生的移动信息与各控制点的位置信息一起存储,并存储在所述产生步骤产生的移动信息获得的函数的幂次。
39、根据权利要求35的方法,还包括鉴别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存储步骤中存储的外线数据检测各控制点符合粗度改变的可能移动量,并鉴别各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
所述产生步骤,根据所述外线数据和所述移动量顺序,产生用于按照权的改变而移动控制点的位置的移动信息。
40、根据权利要求35的方法,还包括:
抽取步骤,对于在所述第一存储步骤存储的所述外线数据的某一控制点,抽取与所述控制点形成对并决定外线图形的宽度的控制点;
所述产生步骤根据所述外线数据、各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及在所述抽取步骤抽取的与所述控制点形成对的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产生用于按照权的改变移动各控制点的位置的移动信息。
41、根据权利要求40的方法,还包括:
第三存储步骤,存储移动量表,该表中寄存有根据各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与同这些控制点形成对的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的组合的预定移动量;
所述产生步骤,根据通过在所述鉴别步骤鉴别的各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与所述抽取步骤抽取的与所述控制点形成对的控制点的移动量组合的基础上检索所述第三存储步骤而得到的移动量,产生用于按照权的改变来移动控制点位置的移动信息。
42、根据权利要求4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存储步骤在所述移动量表中存储具有不同的移动量顺序分类细节的多种移动量表,所述方法还包括:
输入步骤,输入从在所述第三存储步骤存储的移动量表指定一个移动量表的指定信息;
所述产生步骤,根据通过在所述鉴别步骤鉴别的各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与所述抽取步骤抽取的与所述控制点形成对的控制点的移动量顺序的组合的基础上检索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移动量表,产生用于按照权的改变移动控制点位置的移动信息。
CN93121111A 1992-11-30 1993-11-30 轮廓线形成装置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32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20670/92 1992-11-30
JP320670/1992 1992-11-30
JP4320670A JP2922738B2 (ja) 1992-11-30 1992-11-30 輪郭形成方法及び装置
JP001686/1993 1993-01-08
JP001686/93 1993-01-08
JP05001686A JP3106023B2 (ja) 1993-01-08 1993-01-08 輪郭形成装置及び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60A true CN1090660A (zh) 1994-08-10
CN1052320C CN1052320C (zh) 2000-05-10

Family

ID=26334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31211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320C (zh) 1992-11-30 1993-11-30 轮廓线形成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944823B2 (zh)
CN (1) CN1052320C (zh)
DE (1) DE4340599C2 (zh)
TW (1) TW26254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8024B (zh) * 2004-07-23 2010-10-06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97631B2 (en) * 2002-09-18 2010-09-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ocument print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US7710422B2 (en) * 2004-07-26 2010-05-04 Microsoft Corporation Font representations
JP4873554B2 (ja) * 2006-12-25 2012-02-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配信装置および画像配信方法
CN106468960A (zh) * 2016-09-07 2017-03-01 北京新美互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入法候选项排序的方法和系统
US10339680B2 (en) * 2017-10-06 2019-07-02 Adobe Inc. Graphics control data for performing skeleton-based modifications of a typeface design
US11488053B2 (en) 2017-10-06 2022-11-01 Adobe Inc.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modifications to typeface designs with machine-learning models
US10983679B2 (en) 2017-10-06 2021-04-20 Adobe Inc. Selectively enabling trackpad functionality in graphical interfa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69791A (en) 1981-04-10 1982-10-19 Shaken Kk Method of memorizing character and figure and phototypesetter
JPS61246877A (ja) 1985-04-25 1986-11-04 Canon Inc 図形変換装置
CN1006663B (zh) * 1985-11-15 1990-01-31 夏普公司 多字体生成装置
US5398311A (en) * 1987-02-25 1995-03-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haracter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character data as an array of coordinate points of contour lines
US4897638A (en) * 1987-02-27 1990-01-30 Hitachi, Ltd. Method for generating character patterns with controlled size and thickness
US5562350A (en) * 1988-04-18 1996-10-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utput apparatus that selects a vector font based on character size
JPH01272460A (ja) 1988-04-26 1989-10-31 Nippon Joho Kagaku Kk 文字の発生方法及び装置
JP2844639B2 (ja) * 1989-03-02 1999-01-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文字パターン信号発生装置
JP2836086B2 (ja) * 1989-03-10 1998-12-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文字パターンデータ発生装置
JPH02250189A (ja) 1989-03-24 1990-10-05 Nippon Joho Kagaku Kk 文字発生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850979B2 (ja) * 1989-04-21 1999-0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文字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US5159668A (en) * 1989-05-08 1992-10-27 Apple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ipulating outlines in improving digital typeface on raster output devices
US5155805A (en) * 1989-05-08 1992-10-13 Apple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ving control points in displaying digital typeface on raster output devices
JP2755789B2 (ja) * 1990-06-11 1998-05-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文字フオントメモリと、該文字フオントメモリを用いた文字パターン発生装置
JPH0493992A (ja) 1990-08-06 1992-03-26 Fuji Xerox Co Ltd 文字・図形描画装置
JP2985275B2 (ja) 1990-10-25 1999-11-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アウトラインフォントの文字発生方式
US5276790A (en) * 1991-07-12 1994-01-04 Destiny Technology Corporation Fast vertical scan-conversion and fil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utline font character generation in dot matrix devices
US5355449A (en) * 1991-09-30 1994-10-11 Destiny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utline font character generation in dot matrix devices
US5280576A (en) * 1991-12-24 1994-01-18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of adjusting the weight of a character of an outline font
US5365589A (en) 1992-02-07 1994-11-15 Gutowitz Howard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ryption, decryption and authentication using dynamical system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8024B (zh) * 2004-07-23 2010-10-06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4340599C2 (de) 1998-06-04
US20040205486A1 (en) 2004-10-14
DE4340599A1 (de) 1994-06-01
TW262547B (zh) 1995-11-11
US6944823B2 (en) 2005-09-13
CN1052320C (zh) 2000-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90722B (zh) 基于满文字符图片的字体风格迁移变换方法
CN1147822C (zh) 图象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698072A (zh) 对表示一个对象的二维距离场的一个区域进行反锯齿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62568A (zh) 全局视觉词汇、系统和方法
CN1542655A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以及存储媒体、程序
CN1189904A (zh) 文本输出装置
CN1151465C (zh) 利用候选表进行分类的模式识别设备及其方法
US891003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age separation, layout, and templating
CN1090660A (zh) 外线形成装置和方法
CN1109294C (zh) 位映像字符转换器
TW299411B (zh)
CN116737301A (zh) 图层元素的对齐方法及装置
CN1077757C (zh) 字符发生方法及装置
CN108681954A (zh) 一种印刷产品的自动报价方法及系统
CN1698071A (zh) 在与二维对象的拐角相关联的单元内生成一个二维距离场的方法
CN1269060C (zh) 处理和重复使用中文古籍的方法及其所采用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
CN1698073A (zh) 根据动画脚本将对象动态化为帧序列的方法
US20050257127A1 (en) Document production assist apparatus, document production assist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and document production assist method
CN1497525B (zh) 字体属性设定装置和字体生成方法
CN1103032A (zh) 字符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54169A (zh) 创建并使用可移植字体的设备与方法
US20070288305A1 (en) Method for evaluating provision of commodity information
CN117931106A (zh) 基于边缘计算的云打印机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hiou et al. The effects of joint and link flexibilities on the dynamic stability of forc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US8140374B2 (en) Method for evaluating provision of commodity inform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