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064723B - 一种核磁共振(mr)报警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核磁共振(mr)报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64723B
CN109064723B CN201811140085.8A CN201811140085A CN109064723B CN 109064723 B CN109064723 B CN 109064723B CN 201811140085 A CN201811140085 A CN 201811140085A CN 109064723 B CN109064723 B CN 1090647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alarm
magnetic resonance
nuclear magnetic
threade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400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64723A (zh
Inventor
何美梨
刘敏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THREE-DIMENSIONAL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HREE-DIMENSIONAL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HREE-DIMENSIONAL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HREE-DIMENSIONAL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4008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647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64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47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647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47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nvolving electronic [EMR] or nuclear [NMR] magnetic resonance, e.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磁共振(MR)报警器,包括核磁共振本体,核磁共振本体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台,固定台的顶部设置有床板本体,床板本体与核磁共振本体相适配,固定台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壳体。本发明通过调节杆、滑套、右螺纹杆、第一限位槽、第一锥形齿轮、调节螺纹杆、第二锥形齿轮、螺纹套、移动板、限位滑套、弹簧和调节板的配合使用,使得该核磁共振(MR)报警器具备操作简单、调节方便和报警准确率高的优点,能够方便使用者在安装该报警器后对其进行调试,达到了省时省力的效果,同时能够方便使用者对其进行维护或更换,进而节省了使用者的经济,方便了使用者使用,值得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核磁共振(MR)报警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磁共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核磁共振(MR)报警器。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发生塞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核磁共振波谱学是光谱学的一个分支,其共振频率在射频波段,相应的跃迁是核自旋在核塞曼能级上的跃迁,核磁共振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核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新型的影像检查技术,不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但六类人群不适宜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即:安装心脏起搏器的人、有或疑有眼球内金属异物的人、动脉瘤银夹结扎术的人、体内金属异物存留或金属假体的人、有生命危险的危重病人、幽闭恐惧症患者等,不能把监护仪器、抢救器材等带进核磁共振检查室。
待检测人员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是不能够携带金属的,所以核磁共振装置内部一般都会安装金属报警器,用以探查使用者是否携带金属,但是传统的报警器在安装后位置一般固定,如遇到安装位置与床板位置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会导致报警器上的感应位置无法接受床板上探测器磁条的变化,从而导致报警器误报或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核磁共振(MR)报警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磁共振(MR)报警器,具备操作简单、调节方便和报警准确率高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报警器在安装后位置一般固定,如遇到安装位置与床板位置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会导致报警器上的感应位置无法接受床板上探测器磁条的变化,从而导致报警器误报或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核磁共振(MR)报警器,包括核磁共振本体,所述核磁共振本体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顶部设置有床板本体,所述床板本体与核磁共振本体相适配,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两个第一连接件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正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腔设置有报警器本体,所述放置槽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T形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所述T形滑块的一侧与报警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轴承槽,所述轴承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表面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所述左螺纹杆位于右螺纹杆的左侧,所述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的一侧均开设有与调节杆相适配的通孔,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正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腔设置有内螺纹一,所述右螺纹杆与第一限位槽相适配,所述固定壳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腔设置有内螺纹二,所述左螺纹杆与第二限位槽相适配。
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总数量为两个,两个调节杆远离滑套的一端均贯穿至第二凹槽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二凹槽内腔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与放置槽连通,所述活动槽内腔的底部镶嵌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调节螺纹杆,所述调节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所述调节螺纹杆的表面套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腔通过螺纹与调节螺纹杆活动连接,所述螺纹套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活动槽内腔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的总数量为四个,所述导柱的表面套设有限位滑套,所述限位滑套的总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移动板的一端与限位滑套固定连接,所述导柱的表面套设有调节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总数量为四个,所述弹簧的顶部与调节板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的顶部与报警器本体接触。
优选的,所述调节块的表面开设有防滑槽,所述防滑槽的形状为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防滑槽的宽度为一厘米。
优选的,所述床板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枕,所述保护枕的顶部设置有凹形接触面。
优选的,所述保护枕的材料为聚氨酯材料。
优选的,所述固定台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梯台,所述梯台顶部的四角均设置有圆角。
优选的,圆角的角度为三十度至四十五度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槽的直径大于第一轴承的直径,所述第一轴承位于第二限位槽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调节杆、滑套、右螺纹杆、第一限位槽、第一锥形齿轮、调节螺纹杆、第二锥形齿轮、螺纹套、移动板、限位滑套、弹簧和调节板的配合使用,使得该核磁共振(MR)报警器具备操作简单、调节方便和报警准确率高的优点,能够方便使用者在安装该报警器后对其进行调试,达到了省时省力的效果,同时能够方便使用者对其进行维护或更换,进而节省了使用者的经济,方便了使用者使用,值得推广。
2、本发明通过保护枕和凹形接触面的配合使用,方便了待检测人员平躺在床板本体顶部时放置头部,达到了保护待检测人员头部的效果,避免了待检测人员躺下速度过快,对头部造成撞击的情况,通过防滑槽的设置,增大了使用者手掌与调节块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使用者能够快速的转动调节块,达到了省时省力的效果。
3、本发明通过梯台的设置,方便了不同身高的待检测人员平躺在床板本体的顶部,使得该核磁共振使用时更舒适,同时通过圆角的设置,避免了梯台的棱角磕碰到待检测人员的腿部,达到了保护待检测人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壳体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固定壳结构左视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固定壳局部结构左视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调节块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调节杆和滑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核磁共振本体;2、固定台;3、床板本体;4、第一凹槽;5、壳体;6、第一连接件;7、固定壳;8、放置槽;9、报警器本体;10、T形滑槽;11、T形滑块;12、轴承槽;13、第一轴承;14、调节杆;15、滑套;16、左螺纹杆;17、右螺纹杆;18、调节块;19、第一限位槽;20、第二限位槽;21、第二凹槽;22、第一锥形齿轮;23、活动槽;24、第二轴承;25、调节螺纹杆;26、第二锥形齿轮;27、螺纹套;28、移动板;29、第二连接件;30、导柱;31、限位滑套;32、弹簧;33、调节板;34、防滑槽;35、保护枕;36、凹形接触面;37、梯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核磁共振MR报警器,包括核磁共振本体1,核磁共振本体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台2,固定台2的顶部设置有床板本体3,床板本体3与核磁共振本体1相适配,固定台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壳体5,壳体5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6,两个第一连接件6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壳7,固定壳7的正表面开设有放置槽8,放置槽8的内腔设置有报警器本体9,放置槽8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T形滑槽10,T形滑槽1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11,T形滑块11的一侧与报警器本体9固定连接,固定壳7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轴承槽12,轴承槽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13,第一轴承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4,调节杆14的表面套设有滑套15,滑套1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左螺纹杆16和右螺纹杆17,左螺纹杆16位于右螺纹杆17的左侧,左螺纹杆16和右螺纹杆17的一侧均开设有与调节杆14相适配的通孔,调节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块18,调节块18的正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9,第一限位槽19的内腔设置有内螺纹一,右螺纹杆17与第一限位槽19相适配,固定壳7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0,第二限位槽20的内腔设置有内螺纹二,左螺纹杆16与第二限位槽20相适配。
固定壳7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21,第二凹槽21的总数量为两个,两个调节杆14远离滑套15的一端均贯穿至第二凹槽2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2,第二凹槽2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23,活动槽23与放置槽8连通,活动槽23内腔的底部镶嵌有第二轴承24,第二轴承2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调节螺纹杆25,调节螺纹杆2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26,第二锥形齿轮26与第一锥形齿轮22啮合,调节螺纹杆25的表面套设有螺纹套27,螺纹套27的内腔通过螺纹与调节螺纹杆25活动连接,螺纹套27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28,移动板2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29,活动槽23内腔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导柱30,导柱30的总数量为四个,导柱30的表面套设有限位滑套31,限位滑套31的总数量为两个,第二连接件29远离移动板28的一端与限位滑套31固定连接,导柱30的表面套设有调节板33,移动板2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32,弹簧32的总数量为四个,弹簧32的顶部与调节板33固定连接,调节板33的顶部与报警器本体9接触。
本发明中:调节块18的表面开设有防滑槽34,防滑槽34的形状为半圆形,通过防滑槽34的设置,增大了使用者手掌与调节块18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使用者能够快速的转动调节块18,达到了省时省力的效果。
本发明中:防滑槽34的宽度为一厘米。
本发明中:床板本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枕35,保护枕35的顶部设置有凹形接触面36,通过保护枕35和凹形接触面36的配合使用,方便了待检测人员平躺在床板本体3顶部时放置头部,达到了保护待检测人员头部的效果,避免了待检测人员躺下速度过快,对头部造成撞击的情况。
本发明中:保护枕35的材料为聚氨酯材料。
本发明中:固定台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梯台37,梯台37顶部的四角均设置有圆角,通过梯台37的设置,方便了不同身高的待检测人员平躺在床板本体3的顶部,使得该核磁共振使用时更舒适,同时通过圆角的设置,避免了梯台37的棱角磕碰到待检测人员的腿部,达到了保护待检测人员的效果。
本发明中:圆角的角度为三十度至四十五度之间。
本发明中:第二限位槽20的直径大于第一轴承13的直径,第一轴承13位于第二限位槽20的内部。
工作原理:本发明使用时,使用者将报警器本体9放置在放置槽8内腔中,通过T形滑块11和T形滑槽10的配合使用,使得报警器本体9带动T形滑块11在T形滑槽10的内腔中滑动,进而对报警器本体9起到了定位的作用,在对报警器本体9进行调试时,使用者通过顺时针转动滑套15,使得右螺纹杆17移动出第二限位槽20的内腔,从而解除对调节块18的限位,然后逆时针转动调节块18,调节块18通过调节杆14带动第一锥形齿轮22转动,第一锥形齿轮22通过第二锥形齿轮26带动调节螺纹杆25转动,通过移动板28、第二连接件29和限位滑套31的配合使用,达到了对螺纹套27限位的效果,进而使得调节螺纹杆25带动螺纹套27向上移动,螺纹套27通过移动板28向上移动,移动板28通过弹簧32带动调节板33稳定的在导柱30的表面滑动,进而带动报警器本体9向上移动,反之顺时针转动调节块18,即可向下移动报警器本体9,从而达到了该核磁共振MR报警器操作简单、调节方便和报警准确率高的目的。
综上所述:该核磁共振MR报警器,通过调节杆14、滑套15、右螺纹杆17、第一限位槽19、第一锥形齿轮22、调节螺纹杆25、第二锥形齿轮26、螺纹套27、移动板28、限位滑套31、弹簧32和调节板33的配合使用,解决了传统的报警器在安装后位置一般固定,如遇到安装位置与床板位置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会导致报警器上的感应位置无法接受床板上探测器磁条的变化,从而导致报警器误报或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核磁共振(MR)报警器,包括核磁共振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磁共振本体(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台(2),所述固定台(2)的顶部设置有床板本体(3),所述床板本体(3)与核磁共振本体(1)相适配,所述固定台(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壳体(5),所述壳体(5)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6),两个第一连接件(6)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壳(7),所述固定壳(7)的正表面开设有放置槽(8),所述放置槽(8)的内腔设置有报警器本体(9),所述放置槽(8)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T形滑槽(10),所述T形滑槽(1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11),所述T形滑块(11)的一侧与报警器本体(9)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7)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轴承槽(12),所述轴承槽(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13),所述第一轴承(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4),所述调节杆(14)的表面套设有滑套(15),所述滑套(1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左螺纹杆(16)和右螺纹杆(17),所述左螺纹杆(16)位于右螺纹杆(17)的左侧,所述左螺纹杆(16)和右螺纹杆(17)的一侧均开设有与调节杆(14)相适配的通孔,所述调节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块(18),所述调节块(18)的正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9),所述第一限位槽(19)的内腔设置有内螺纹一,所述右螺纹杆(17)与第一限位槽(19)相适配,所述固定壳(7)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0),所述第二限位槽(20)的内腔设置有内螺纹二,所述左螺纹杆(16)与第二限位槽(20)相适配;
所述固定壳(7)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21),所述第二凹槽(21)的总数量为两个,两个调节杆(14)远离滑套(15)的一端均贯穿至第二凹槽(2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2),所述第二凹槽(2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23),所述活动槽(23)与放置槽(8)连通,所述活动槽(23)内腔的底部镶嵌有第二轴承(24),所述第二轴承(2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调节螺纹杆(25),所述调节螺纹杆(2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26),所述第二锥形齿轮(26)与第一锥形齿轮(22)啮合,所述调节螺纹杆(25)的表面套设有螺纹套(27),所述螺纹套(27)的内腔通过螺纹与调节螺纹杆(25)活动连接,所述螺纹套(27)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28),所述移动板(2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29),所述活动槽(23)内腔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导柱(30),所述导柱(30)的总数量为四个,所述导柱(30)的表面套设有限位滑套(31),所述限位滑套(31)的总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29)远离移动板(28)的一端与限位滑套(31)固定连接,所述导柱(30)的表面套设有调节板(33),所述移动板(2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32),所述弹簧(32)的总数量为四个,所述弹簧(32)的顶部与调节板(33)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33)的顶部与报警器本体(9)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MR)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18)的表面开设有防滑槽(34),所述防滑槽(34)的形状为半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MR)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槽(34)的宽度为一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MR)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本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枕(35),所述保护枕(35)的顶部设置有凹形接触面(3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MR)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枕(35)的材料为聚氨酯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MR)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梯台(37),所述梯台(37)顶部的四角均设置有圆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MR)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圆角的角度为三十度至四十五度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MR)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槽(20)的直径大于第一轴承(13)的直径,所述第一轴承(13)位于第二限位槽(20)的内部。
CN201811140085.8A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核磁共振(mr)报警器 Active CN1090647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0085.8A CN109064723B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核磁共振(mr)报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0085.8A CN109064723B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核磁共振(mr)报警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4723A CN109064723A (zh) 2018-12-21
CN109064723B true CN109064723B (zh) 2023-06-13

Family

ID=64766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40085.8A Active CN109064723B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核磁共振(mr)报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6472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4320A (zh) * 2005-01-31 2006-08-09 重庆融海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Mri引导的超声波治疗装置
JP2008249584A (ja) * 2007-03-30 2008-10-16 Deed Corp 磁性体検知機
CN204971284U (zh) * 2015-09-28 2016-01-20 重庆市中山医院 一种医疗检测用核磁共振仪
CN105326505A (zh) * 2015-11-22 2016-02-17 朱荣广 磁共振辅助检查装置
CN106901738A (zh) * 2017-03-01 2017-06-30 董源涛 一种局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4320A (zh) * 2005-01-31 2006-08-09 重庆融海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Mri引导的超声波治疗装置
JP2008249584A (ja) * 2007-03-30 2008-10-16 Deed Corp 磁性体検知機
CN204971284U (zh) * 2015-09-28 2016-01-20 重庆市中山医院 一种医疗检测用核磁共振仪
CN105326505A (zh) * 2015-11-22 2016-02-17 朱荣广 磁共振辅助检查装置
CN106901738A (zh) * 2017-03-01 2017-06-30 董源涛 一种局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4723A (zh) 2018-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35194U (zh) 一种地质灾害监测仪器用固定架
CN109064723B (zh) 一种核磁共振(mr)报警器
CN208476228U (zh) 一种管状产品质量检测用孔径检测装置
CN203658557U (zh) 磁通量测试机
CN114216552A (zh) 一种体重秤计量校准装置
CN211718014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的高强度螺栓表面硬度无损检测装置
CN114305394B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体质健康检测平台及其方法
CN218916303U (zh) 一种金属表面检测粗糙度仪
CN216205882U (zh) 一种用于检查床的高度检测装置
CN110487623B (zh) 一种铅笔硬度计
CN20831359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测试台架
CN208537682U (zh) 一种电路板自动检测装置
CN206638207U (zh) 检测病床床头角度的测量装置
CN217303938U (zh) 一种用于供热施工的垂直检测装置
CN219842461U (zh) 一种医疗设备生命周期检测设备
CN220542644U (zh) 一种布料拉伸力检测机
CN218298245U (zh) 一种可视化水土保持检测装置
CN211609949U (zh) 便携式摆动锯
CN218512067U (zh) 一种水土保持监测用取样装詈
CN220690779U (zh) 一种样衣检验装置
CN116538397B (zh) 一种碳中和能源调控环境检测装置
CN209214725U (zh) 一种双测头地下水水位监测仪
CN214908119U (zh) 一种医用设备平台
CN213903217U (zh) 一种舒缓凝露研发生产用浓度检测设备
CN221769947U (zh) 一种移动式视力检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