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62416A - 地图的状态转换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地图的状态转换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062416A CN109062416A CN201811007016.XA CN201811007016A CN109062416A CN 109062416 A CN109062416 A CN 109062416A CN 201811007016 A CN201811007016 A CN 201811007016A CN 109062416 A CN109062416 A CN 1090624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p image
- state
- pixel
- coordinate value
- ma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897 real-time det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06—Topological mapping of higher dimensional structures onto lower dimensional surfaces
- G06T3/073—Transform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to planar images, e.g. cylindrical surfaces to planar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图的状态转换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在当前界面中显示地图图像;检测状态切换信号,其中,状态切换信号用于对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进行切换,显示状态包括:球面状态或平面状态;在检测到状态切换信号之后,显示切换后的地图图像,其中,切换后的地图图像是通过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图的状态转换方法复杂度高、转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应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图的状态转换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地球是圆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的地图却是平面的。在教学应用领域中,为了向学生动态展示地球是如何转换到生活中的平面地图的,需要对地图的状态进行转换。传统的球面地图与平面地图的转换过程一般是在某个时间段通过实时计算球面在3D(三维,全称为3Dimensions)空间中的顶点位置来实现的。但是这种方式的复杂度高,导致整个转换效率较低,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查看到转换后的地图。
针对现有技术中地图的状态转换方法复杂度高、转换效率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图的状态转换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地图的状态转换方法复杂度高、转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地图图像的状态转换方法,包括:在当前界面中显示地图图像;检测状态切换信号,其中,状态切换信号用于对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进行切换,显示状态包括:球面状态或平面状态;在检测到状态切换信号之后,显示切换后的地图图像,其中,切换后的地图图像是通过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的。
进一步地,检测状态切换信号包括如下一种或多种:检测预设按键生成的状态切换信号;检测预设手势操作生成的状态切换信号。
进一步地,预设手势操作包括如下一种或多种:缩放手势、点击手势、预设方向的滑动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地图图像的状态转换方法,包括:获取地图图像;检测状态切换信号,其中,状态切换信号用于对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进行切换,显示状态包括:球面状态或平面状态;在检测到状态切换信号之后,获取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
进一步地,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包括:获取地图图像的坐标映射关系,其中,坐标映射关系用于表征同一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与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之间的关系;基于坐标映射关系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基于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生成切换后的地图图像。
进一步地,坐标映射关系包括: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其中,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征同一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与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之间的关系,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征同一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与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地,获取第一映射关系包括:获取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的半径;基于半径、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和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得到第一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横坐标为半径与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经度的弧度值的乘积;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纵坐标为半径与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纬度的弧度值的乘积;其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纬度的弧度值的正选函数值为每个像素点在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纵坐标与半径的比值,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经度的弧度值的正弦函数值为每个像素点在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横坐标与第一乘积的比值,第一乘积为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纬度的弧度值的余弦函数值与半径的乘积。
进一步地,获取第二映射关系包括:获取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的尺寸比例;基于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的尺寸比例,得到预设尺寸;基于预设尺寸和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的尺寸比例,以及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和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得到第二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第二映射关系包括: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横坐标为第二乘积与尺寸比例的差值,第二乘积为预设尺寸中的预设宽与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横坐标的乘积,预设宽为第一预设值与尺寸比例的乘积;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纵坐标为第三乘积与第二预设值的差值,第三乘积为与第一预设值与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横坐标的乘积。
进一步地,在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为球面状态的情况下,基于坐标映射关系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包括:基于第一映射关系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基于第二映射关系对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初始坐标值。
进一步地,在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为平面状态的情况下,基于坐标映射关系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包括:基于第二映射关系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基于第一映射关系对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初始坐标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地图图像的状态转换装置,包括: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在当前界面中显示地图图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状态切换信号,其中,状态切换信号用于对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进行切换,显示状态包括:球面状态或平面状态;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状态切换信号之后,显示切换后的地图图像,其中,切换后的地图图像是通过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的。
进一步地,检测状态切换信号包括如下一种或多种:检测预设按键生成的状态切换信号;检测预设手势操作生成的状态切换信号。
进一步地,预设手势操作包括如下一种或多种:缩放手势、点击手势、预设方向的滑动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地图图像的状态转换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地图图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状态切换信号,其中,状态切换信号用于对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进行切换,显示状态包括:球面状态或平面状态;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状态切换信号之后,获取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映射模块,用于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
进一步地,映射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地图图像的坐标映射关系,其中,坐标映射关系用于表征同一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与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之间的关系;第一映射子模块,用于基于坐标映射关系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生成子模块,用于基于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生成切换后的地图图像。
进一步地,坐标映射关系包括: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其中,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征同一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与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之间的关系,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征同一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与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地,第一获取子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的半径;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基于半径、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和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得到第一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横坐标为半径与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经度的弧度值的乘积;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纵坐标为半径与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纬度的弧度值的乘积;其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纬度的弧度值的正选函数值为每个像素点在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纵坐标与半径的比值,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经度的弧度值的正弦函数值为每个像素点在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横坐标与第一乘积的比值,第一乘积为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纬度的弧度值的余弦函数值与半径的乘积。
进一步地,第一获取子模块包括: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的尺寸比例;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基于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的尺寸比例,得到预设尺寸;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基于预设尺寸和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的尺寸比例,以及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和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得到第二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第二映射关系包括: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横坐标为第二乘积与尺寸比例的差值,第二乘积为预设尺寸中的预设宽与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横坐标的乘积,预设宽为第一预设值与尺寸比例的乘积;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纵坐标为第三乘积与第二预设值的差值,第三乘积为与第一预设值与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横坐标的乘积。
进一步地,在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为球面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映射子模块包括:第一映射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映射关系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第二映射单元,用于基于第二映射关系对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初始坐标值。
进一步地,在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为平面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映射子模块包括:第三映射单元,用于基于第二映射关系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第四映射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映射关系对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初始坐标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的地图图像的状态转换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的地图图像的状态转换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实时检测到状态切换信号之后,通过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坐标映射即可实现球面和平板的转换,而无需通过计算3D空间中的顶点位置来实现,也即,无需采用3D相关的指示即可实现,从而达到了降低用户开发能力要求,降低状态转换方法的复杂度,提升状态转换方法的处理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图的状态转换方法复杂度高、转换效率低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地图图像的状态转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地图图像的状态转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球面半径趋向于无穷时的正交投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球面半径缩小后的正交投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地图图像图片完全覆盖球面的正交投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球面坐标经纬度计算原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地图图像的初始坐标系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地图图像图片映射后坐标系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地图图像的状态转换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地图图像的状态转换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图图像的状态转换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地图图像的状态转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在当前界面中显示地图图像。
具体地,在教学应用场景中,为了向同学展示地球和平面地图图像是如何转换的,可以首先在智能交互平板中需要进行状态转换的地图图像图片,该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可以是球面状态或者是平面状态。
步骤S104,检测状态切换信号,其中,状态切换信号用于对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进行切换,显示状态包括:球面状态或平面状态。
可选地,检测状态切换信号包括如下一种或多种:检测预设按键生成的状态切换信号;检测预设手势操作生成的状态切换信号。
具体地,在教学应用场景中,为了方便教师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对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进行切换,可以在智能交互平板中显示一个预设按键,教师通过点击该按键可以生成对地图图像当前的显示状态进行切换的状态切换信号。
进一步地,预设手势操作包括如下一种或多种:缩放手势、点击手势、预设方向的滑动操作。
具体地,在教学应用场景中,为了方便教师操作,可以预先设置一个手势操作,例如,可以设置通过放大手势操作实现球面至平面的切换,通过缩小手势操作实现平面至球面的切换;可以通过双击地球实现球面与平面的切换;又或者,可以通过向右滑动的滑动操作实现球面至平面的切换,通过再次进行手势操作实现平面至球面的切换。当教师需要对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进行切换时,可以通过在智能交互平板上进行相应的手势操作,从而生成对地图图像当前的显示状态进行切换的切换信号。
步骤S106,在检测到状态切换信号之后,显示切换后的地图图像,其中,切换后的地图图像是通过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的。
具体地,为了能够实现不同3D相关的知识就能实现球面和平面转换的动画,可以通过算法对地图图像中的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计算以达到模拟球面和平面的转换过程。例如,可以预先建立球面和平面之间同一个像素点的坐标值的映射关系,通过将当前显示状态下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映射为另一个显示状态下的坐标值,进一步根据对应像素点的坐标值生成相应的显示状态切换后的地图图像。并在智能交互平板中显示切换后的地图图像,通过显示原地图图像和和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之间的动画效果,得到球面和平面转换的动画。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在教学应用场景中,在教师通过智能交互平板进行讲课的过程中,可以在智能交互平板中显示某一显示状态的地图图像,为了向同学展示球面和平面的转换动画,教师可以通过点击智能交互平板上显示的预设按键或者在智能交互平板上进行预设手势操作实现对地图图像当前显示状态进行转换,从而智能交互平板能够检测到相应的状态切换信号,进一步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算法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坐标映射,得到另一个显示状态下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从而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并通过智能交互平板进行显示,完成整个状态切换过程。
采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在实时检测到状态切换信号之后,通过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坐标映射即可实现球面和平板的转换,而无需通过计算3D空间中的顶点位置来实现,也即,无需采用3D相关的指示即可实现,从而达到了降低用户开发能力要求,降低状态转换方法的复杂度,提升状态转换方法的处理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图的状态转换方法复杂度高、转换效率低技术问题。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地图图像的状态转换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地图图像的状态转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地图图像的状态转换方法,包括:
步骤S202,获取地图图像。
步骤S204,检测状态切换信号,其中,状态切换信号用于对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进行切换,显示状态包括:球面状态或平面状态。
步骤S206,在检测到状态切换信号之后,获取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
步骤S208,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
可选地,步骤S208,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包括:获取地图图像的坐标映射关系,其中,坐标映射关系用于表征同一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与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之间的关系;基于坐标映射关系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基于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生成切换后的地图图像。
进一步地,坐标映射关系可以包括: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其中,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征同一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与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之间的关系,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征同一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与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之间的关系。
具体地,在教学应用场景中,为了避免不同尺寸的地图图像图片,在映射过程中出现偏差或错误,导致无法实现球面和平面的转换的问题,因此可以对于任意大小的地图图像图片映射至预设尺寸,例如,映射至宽为2*whRatio,高为2的矩形区域中,矩形区域中的像素点的坐标值范围如下:x1:[-whRatio,whRatio],y1:[-1,1],其中,whRadio为原始地图图像图片的宽高比。
可选地,获取第一映射关系包括:获取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的半径;基于半径、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和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得到第一映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教学应用场景中,教师可以将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转换为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如图3所示,地图图片的1、3两条边可以沿着球面的纬线映射,2、4两条边可以沿着球面的经线映射。当球面半径趋向于正无穷时,图片在正交投影视图的呈现效果近似为平面。如图4所示,当球面半径R逐渐变小时,在正交投影视中,球面的纬线保持水平,经线发生弯曲。同时,地图图片覆盖的经纬度区域逐渐增加。如图5所示,当球面半径R的值满足π*R=地图图片的高时,地图图片完全覆盖球面,映射成一个圆球。此时,地图图片的边1映射成球面的北极点,地图图像图片的边3映射成球面的南极点,地图图片的边2、4映射成同一条经线。
具体地,在教学应用场景中,当地图图像完全覆盖球面时,π*R=2,因此R的最小值为2/π。R的取值范围为[2/π,∞)。为方便计算,取param=1/R,因此param的取值范围为(0,π/2]。上述的半径可以由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在相应的取值范围内进行设定。
进一步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横坐标为半径与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经度的弧度值的乘积;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纵坐标为半径与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纬度的弧度值的乘积;其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纬度的弧度值的正选函数值为每个像素点在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纵坐标与半径的比值,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经度的弧度值的正弦函数值为每个像素点在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横坐标与第一乘积的比值,第一乘积为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纬度的弧度值的余弦函数值与半径的乘积。
具体地,通过如下公式得到第一映射关系:x1=αR,y1=βR,其中,R为半径,β用于表征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纬度的弧度值,α用于表征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经度的弧度值,(x1,y1)为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x2,y2)为每个像素点在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
如图6所示,可以建立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任意点的坐标(x1,y1)与球面任意点正交投影的坐标(x2,y2)的变换方程,也即建立如上的第一映射关系。球面任意点(x2,y2,z2),其在xy平面上的投影为(x2,y2)。进一步地,可以确定对应的纬度的弧度值为对应的经度的弧度值为由于球面点经度对应的弧长等于展开后平面地图图像x坐标的绝对值,纬度对应的弧长等于展开后平面地图图像y坐标的绝对值。因此,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对应点坐标(x1,y1)的坐标值x1=αR,y1=βR。
可选地,获取第二映射关系包括:获取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的尺寸比例;基于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尺寸比例,得到预设尺寸;基于预设尺寸和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的尺寸比例,以及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和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得到第二映射关系。
具体地,上述的尺寸比例可以是原始地图图像图片的宽高比whRadio,上述的预设尺寸可以包括:预设宽和预设长,预设宽为2×whRadio,预设高为2。如图7和图8所示,可以建立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任意点坐标(x1,y1)与初始坐标下(也即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坐标(x0,y0)的变换方程,也即建立如上的第二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第二映射关系包括: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横坐标为第二乘积与尺寸比例的差值,第二乘积为预设尺寸中的预设宽与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横坐标的乘积,预设宽为第一预设值与尺寸比例的乘积;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纵坐标为第三乘积与第二预设值的差值,第三乘积为与第一预设值与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横坐标的乘积。
具体地,通过如下公式得到第二映射关系:x1=(2x0-1)×whRadio,y1=2y0-1,其中,(x0,y0)为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可以通过公式x1=(2x0-1)×whRadio,y1=2x1-1,将坐标映射到宽为2×whRadio,高为2的预设区域中。该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x0,y0)代表所在点实际坐标与图片宽高的比例,例如,该点(x0,y0)对应的实际坐标为(x0*width,y0*height),其中width为地图图像图片的实际宽度,height为地图图像图片的实际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不同的情况下,坐标映射过程中用到的映射关系可以互为反向映射。
进一步地,在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为球面状态的情况下,基于坐标映射关系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包括:基于第一映射关系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基于第二映射关系对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初始坐标值。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在教学应用场景中,在当前显示的地图图像处于球面状态的情况下,在确定教师需要进行显示状态转换之后,可以获取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正交投影的坐标(x2,y2),并通过上述的第一映射关系,也即通过公式x1=αR,y1=βR,得到相应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x1,y1),进一步通过上述的第二映射关系,也即通过公式x0=(x1/whRadio+1)/2,y0=(y1+1)/2,得到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相应像素点的初始坐标(x0,y0),从而得到最终的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
进一步地,在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为平面状态的情况下,基于坐标映射关系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包括:基于第二映射关系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基于第一映射关系对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初始坐标值。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在教学应用场景中,在当前显示的地图图像处于平面状态的情况下,在确定教师需要进行显示状态转换之后,可以获取当前显示的地图图像中初始坐标系下,每个像素点的初始坐标(x0,y0),并通过上述的第二映射关系,也即公式x1=(2x0-1)×whRadio和y1=2x1-1,可以得到相应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x1,y1),进一步通过上述的第第一映射关系,也即通过公式x1=αR,y1=βR,的逆公式,得到球面状态下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x2,y2),从而得到最终的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
实施例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地图图像的状态转换装置的实施例。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地图图像的状态转换装置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显示模块92、检测模块94和第二显示模块96。
其中,第一显示模块92用于在当前界面中显示地图图像;检测模块94用于检测状态切换信号,其中,状态切换信号用于对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进行切换,显示状态包括:球面状态或平面状态;第二显示模块96用于在检测到状态切换信号之后,显示切换后的地图图像,其中,切换后的地图图像是通过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的。
可选地,检测状态切换信号包括如下一种或多种:检测预设按键生成的状态切换信号;检测预设手势操作生成的状态切换信号。
可选地,预设手势操作包括如下一种或多种:缩放手势、点击手势、预设方向的滑动操作。
实施例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地图图像的状态转换装置的实施例。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地图图像的状态转换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2、检测模块104、第二获取模块106和映射模块108。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地图图像;检测模块104用于检测状态切换信号,其中,状态切换信号用于对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进行切换,显示状态包括:球面状态或平面状态;第二获取模块106用于在检测到状态切换信号之后,获取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映射模块108用于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
可选地,映射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地图图像的坐标映射关系,其中,坐标映射关系用于表征同一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与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之间的关系;第一映射子模块,用于基于坐标映射关系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生成子模块,用于基于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生成切换后的地图图像。
进一步地,坐标映射关系包括: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其中,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征同一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与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之间的关系,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征同一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与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地,第一获取子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的半径;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基于半径、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和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得到第一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横坐标为半径与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经度的弧度值的乘积;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纵坐标为半径与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纬度的弧度值的乘积;其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纬度的弧度值的正选函数值为每个像素点在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纵坐标与半径的比值,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经度的弧度值的正弦函数值为每个像素点在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横坐标与第一乘积的比值,第一乘积为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纬度的弧度值的余弦函数值与半径的乘积。
进一步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如下公式得到第一映射关系:x1=αR,y1=βR,其中,R为半径,β用于表征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纬度的弧度值,α用于表征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经度的弧度值,(x1,y1)为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x2,y2)为每个像素点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
可选地,第一获取子模块包括: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的尺寸比例;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基于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的尺寸比例,得到预设尺寸;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基于预设尺寸和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的尺寸比例,以及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和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得到第二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第二映射关系包括: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横坐标为第二乘积与尺寸比例的差值,第二乘积为预设尺寸中的预设宽与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横坐标的乘积,预设宽为第一预设值与尺寸比例的乘积;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纵坐标为第三乘积与第二预设值的差值,第三乘积为与第一预设值与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横坐标的乘积。
进一步地,第三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如下公式得到第二映射关系:x1=(2x0-1)×whRadio,y1=2x1-1,其中,(x0,y0)为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whRadio为尺寸比例,预设尺寸包括:预设宽和预设高,预设宽为2×whRadio,预设高为2。
优选地,在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为球面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映射子模块包括:第一映射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映射关系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第二映射单元,用于基于第二映射关系对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初始坐标值。
优选地,在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为平面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映射子模块包括:第三映射单元,用于基于第二映射关系对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第四映射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映射关系对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初始坐标值。
实施例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的实施例,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1和2中的地图图像的状态转换方法。
实施例6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的实施例,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1和2中的地图图像的状态转换方法。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地图的状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当前界面中显示地图图像;
检测状态切换信号,其中,所述状态切换信号用于对所述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进行切换,所述显示状态包括:球面状态或平面状态;
在检测到所述状态切换信号之后,显示切换后的地图图像,其中,所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是通过对所述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状态切换信号包括如下一种或多种:
检测预设按键生成的所述状态切换信号;
检测预设手势操作生成的所述状态切换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手势操作包括如下一种或多种:缩放手势、点击手势、预设方向的滑动操作。
4.一种地图的状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地图图像;
检测状态切换信号,其中,所述状态切换信号用于对所述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进行切换,所述显示状态包括:球面状态或平面状态;
在检测到所述状态切换信号之后,获取所述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
对所述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包括:
获取所述地图图像的坐标映射关系,其中,所述坐标映射关系用于表征同一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与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之间的关系;
基于所述坐标映射关系对所述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所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
基于所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生成所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标映射关系包括: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征同一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与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之间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征同一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与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之间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
获取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的半径;
基于所述半径、所述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和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得到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横坐标为所述半径与所述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经度的弧度值的乘积;
所述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纵坐标为所述半径与所述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纬度的弧度值的乘积;
其中,所述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纬度的弧度值的正选函数值为所述每个像素点在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纵坐标与所述半径的比值,所述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经度的弧度值的正弦函数值为所述每个像素点在处于球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横坐标与第一乘积的比值,所述第一乘积为所述每个像素点对应的纬度的弧度值的余弦函数值与所述半径的乘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包括:
获取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的尺寸比例;
基于所述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的尺寸比例,得到所述预设尺寸;
基于所述预设尺寸和所述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的尺寸比例,以及所述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和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坐标值,得到所述第二映射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横坐标为第二乘积与所述尺寸比例的差值,所述第二乘积为所述预设尺寸中的预设宽与所述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横坐标的乘积,所述预设宽为第一预设值与所述尺寸比例的乘积;
所述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的纵坐标为第三乘积与第二预设值的差值,所述第三乘积为与所述第一预设值与所述每个像素点在处于平面状态的地图图像中的横坐标的乘积。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为球面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坐标映射关系对所述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所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对所述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
基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对所述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所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初始坐标值。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为平面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坐标映射关系对所述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所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对所述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
基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对所述处于平面状态且预设尺寸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所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初始坐标值。
13.一种地图的状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在当前界面中显示地图图像;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状态切换信号,其中,所述状态切换信号用于对所述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进行切换,所述显示状态包括:球面状态或平面状态;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状态切换信号之后,显示切换后的地图图像,其中,所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是通过对所述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的。
14.一种地图的状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地图图像;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状态切换信号,其中,所述状态切换信号用于对所述地图图像的显示状态进行切换,所述显示状态包括:球面状态或平面状态;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状态切换信号之后,获取所述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
映射模块,用于对所述地图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坐标值进行映射,得到切换后的地图图像。
15.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地图的状态转换方法。
16.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地图的状态转换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07016.XA CN109062416B (zh) | 2018-08-29 | 2018-08-29 | 地图的状态转换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07016.XA CN109062416B (zh) | 2018-08-29 | 2018-08-29 | 地图的状态转换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062416A true CN109062416A (zh) | 2018-12-21 |
CN109062416B CN109062416B (zh) | 2021-11-02 |
Family
ID=64758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007016.XA Active CN109062416B (zh) | 2018-08-29 | 2018-08-29 | 地图的状态转换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06241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62559A (zh) * | 2020-09-30 | 2021-01-01 | 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多机器人混行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49202A (zh) * | 2000-10-06 | 2002-05-15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地图显示设备、方法和用于地图显示设备中的计算机程序 |
CN1491403A (zh) * | 2001-10-29 | 2004-04-21 | ���ṫ˾ | 非平面图像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 |
US20040183798A1 (en) * | 2001-10-23 | 2004-09-23 | Sony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process for geometry replacement |
CN1609910A (zh) * | 2003-10-20 | 2005-04-27 | Lg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三维地图的方法 |
US20070211070A1 (en) * | 2006-03-13 | 2007-09-13 |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 Texture unit for multi processor environment |
CN102184571A (zh) * | 2011-05-18 | 2011-09-14 | 深圳市凯立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3维地图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CN102750734A (zh) * | 2011-08-26 | 2012-10-24 | 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虚拟三维地球系统显示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930585A (zh) * | 2012-09-19 | 2013-02-13 | 浙江大学 | 一种利用Flash实现网络三维地图实景模拟的方法 |
CN104833360A (zh) * | 2014-02-08 | 2015-08-12 | 无锡维森智能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二维坐标到三维坐标的转换方法 |
CN106296813A (zh) * | 2015-05-14 | 2017-01-04 | 上海市测绘院 | 三维静态地图生产方法 |
CN106447774A (zh) * | 2016-09-14 | 2017-02-22 | 福州大学 | 一种gps地图到三维地图的映射方法 |
CN106530218A (zh) * | 2016-10-28 | 2017-03-22 |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坐标转换方法及装置 |
CN107247591A (zh) * | 2017-06-09 | 2017-10-13 | 成都知道创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地图的大数据展示界面交互方法 |
CN107424209A (zh) * | 2016-12-14 | 2017-12-01 | 广东科诺勘测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公路三维模型数据的转换方法及系统 |
CN108267154A (zh) * | 2018-02-09 | 2018-07-10 | 城市生活(北京)资讯有限公司 | 一种地图显示方法及装置 |
-
2018
- 2018-08-29 CN CN201811007016.XA patent/CN10906241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49202A (zh) * | 2000-10-06 | 2002-05-15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地图显示设备、方法和用于地图显示设备中的计算机程序 |
US20040183798A1 (en) * | 2001-10-23 | 2004-09-23 | Sony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process for geometry replacement |
CN1491403A (zh) * | 2001-10-29 | 2004-04-21 | ���ṫ˾ | 非平面图像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 |
CN1609910A (zh) * | 2003-10-20 | 2005-04-27 | Lg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三维地图的方法 |
US20070211070A1 (en) * | 2006-03-13 | 2007-09-13 |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 Texture unit for multi processor environment |
CN102184571A (zh) * | 2011-05-18 | 2011-09-14 | 深圳市凯立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3维地图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CN102750734A (zh) * | 2011-08-26 | 2012-10-24 | 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虚拟三维地球系统显示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930585A (zh) * | 2012-09-19 | 2013-02-13 | 浙江大学 | 一种利用Flash实现网络三维地图实景模拟的方法 |
CN104833360A (zh) * | 2014-02-08 | 2015-08-12 | 无锡维森智能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二维坐标到三维坐标的转换方法 |
CN106296813A (zh) * | 2015-05-14 | 2017-01-04 | 上海市测绘院 | 三维静态地图生产方法 |
CN106447774A (zh) * | 2016-09-14 | 2017-02-22 | 福州大学 | 一种gps地图到三维地图的映射方法 |
CN106530218A (zh) * | 2016-10-28 | 2017-03-22 |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坐标转换方法及装置 |
CN107424209A (zh) * | 2016-12-14 | 2017-12-01 | 广东科诺勘测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公路三维模型数据的转换方法及系统 |
CN107247591A (zh) * | 2017-06-09 | 2017-10-13 | 成都知道创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地图的大数据展示界面交互方法 |
CN108267154A (zh) * | 2018-02-09 | 2018-07-10 | 城市生活(北京)资讯有限公司 | 一种地图显示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SANGHOON LEE: "A transformation analysis of 3D virtual object for projection mapping", 《IEEE》 * |
禹化强: "三维瓦片地图的制作及其二三维坐标转换的研究",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62559A (zh) * | 2020-09-30 | 2021-01-01 | 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多机器人混行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2162559B (zh) * | 2020-09-30 | 2021-10-15 | 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多机器人混行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062416B (zh) | 2021-1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Lv et al. | Virtual reality geographical interactive scene semantics research for immersive geography learning | |
Zimmermann | Enhancing qualitative spatial reasoning—combining orientation and distance | |
CN110347769A (zh) | 多层级地图瓦片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20090243957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in multi-display environments | |
Lv et al. | Virtual reality assistant technology for learning primary geography | |
Ruzinoor et al. | A review on 3D terrain visualization of GIS data: techniques and software | |
CN105247575A (zh) | 用于在三维场景上叠加二维地图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 |
US8675013B1 (en) | Rendering spherical space primitives in a cartesian coordinate system | |
Thomas et al. | Spatial augmented reality—A tool for 3D data visualization | |
US20110193883A1 (en) | Implementing And Interpolating Rotations From a Computing Input Device | |
JP2014197410A (ja) | 空間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6066688A (zh) | 一种基于穿戴式手套的虚拟现实交互方法及装置 | |
Sandnes | PanoramaGrid: a graph paper tracing framework for sketching 360-degree immersed experiences | |
CN107451235B (zh) | 空间维度标记的展示方法和装置 | |
CN110110132A (zh) | 一种建立空间网格体系的方法、装置及遥感影像处理系统 | |
KR20220155245A (ko) | 포지셔닝 방법, 버전 맵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9062416A (zh) | 地图的状态转换方法和装置 | |
TW200907851A (en) | Facade rendering system | |
Sreeni et al. | Haptic rendering of cultural heritage objects at different scales | |
CN105427371B (zh) | 一种三维透视投影场景中保持图形对象等像素面积显示的方法 | |
Glueck et al. | Multiscale 3D reference visualization | |
Rosenbaum et al. | Involve me and i will understand!–abstract data visualization in immersive environments | |
CN109949396A (zh) | 一种渲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
Jobst et al. | Better perception of 3d-spatial relations by viewport variations | |
Murray et al. | StretchPlot: Interactive visualiz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trajectory data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