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40887B - 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040887B CN109040887B CN201810709497.2A CN201810709497A CN109040887B CN 109040887 B CN109040887 B CN 109040887B CN 201810709497 A CN201810709497 A CN 201810709497A CN 109040887 B CN109040887 B CN 10904088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arphone
- master
- slave
- data transmission
- heads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41—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R29/001—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loudspeak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7—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a plurality of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end-to-end data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54—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comprising one or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detachable modules
- H04M1/0258—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comprising one or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detachable modules for a headset de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3—Connection circuits to selectively connect loudspeakers or headphones to amplif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7—Applications of wireless loudspeakers or wireless micropho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60/00—Details of hearing devices, i.e. of ear- or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or H04R5/033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their subgroups, or of hearing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460/03—Aspects of the redu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hearing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33—Headphones for stereophonic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应用于第一耳机,所述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连接,所述第一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连接,所述第一耳机为主耳机,所述第二耳机为从耳机,其中,该方法包括:检测所述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若检测到所述第一耳机由已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将所述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采用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通过检测主耳机的佩戴状态,并通过佩戴状态变化,实现主从耳机切换,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技术的成熟,无线耳机通过无线技术连接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场景越来越多。人们可以通过无线耳机实现听音乐、打电话等各种功能。然而,目前的无线耳机无法实现主从切换,因此,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可以实现主从耳机切换,提升了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耳机,所述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建立连接,所述第一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建立连接,所述第一耳机为主耳机,所述第二耳机为从耳机,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耳机由已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将所述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主从耳机切换控制装置,应用于第一耳机,所述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连接,所述第一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连接,所述第一耳机为主耳机,所述第二耳机为从耳机,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
通信单元,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一耳机由已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将所述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耳机,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可以看出,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检测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若检测到第一耳机由已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若检测到第一耳机由已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将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如此,能够通过检测主耳机的佩戴状态,并通过佩戴状态变化,实现主从耳机切换,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实现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的网络构架图;
图1C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主从耳机切换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主从耳机切换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无线耳机、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耳机、第二耳机均为无线耳机,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配对后,可以作为一副耳机,无线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可以通过如下技术实现通信: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技术、蓝牙技术、可见光通信技术、不可见光通信技术(红外线通信技术、紫外线通信技术)等等。具体实现中,第一耳机可以为主耳机,第二耳机可以为从耳机,主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链路,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实现无线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从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不主动进行通信,主耳机与从耳机之间可通过蓝牙技术实现配对,以实现主耳机与从耳机之间的通信。
可选地,无线耳机可以为挂耳式耳机,也可以为耳塞式耳机,也可以为头戴式耳机,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无线耳机可以收纳在耳机盒中,耳机盒可以包括:两个接收腔(第一接收腔和第二接收腔),该两个接收腔的大小和形状设计成接收一对无线耳机(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设置在盒内的一个或多个耳机外壳磁性部件,上述一个或多个耳机外壳磁性部件用于将一对无线耳机磁性吸引且分别磁性固定到两个接收腔中。耳机盒还可以包括耳机盖。其中,第一接收腔的大小和形状设计成接收第一耳机,第二接收腔的大小和形状设计成接收第二耳机。
无线耳机可以包括耳机外壳、设置在耳机外壳内的可循环充电的电池(例如,锂电池)、用于连接电池与充电装置的多个金属触点、包括驱动器单元和定向声音端口的扬声器组件,其中,驱动器单元包括磁体、音圈和隔膜,驱动器单元用于从定向声音端口发出声音,上述多个金属触点设置在耳机外壳的外部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耳机还可以包括触摸区,该触摸区可以位于在耳机外壳的外部表面,触摸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触摸传感器,用于检测触摸操作,触摸传感器可以包括电容传感器。当用户触摸触摸区时,至少一个电容传感器可以检测到自身电容的变化从而识别触摸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耳机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三轴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和三轴陀螺仪可以设置在耳机外壳内,加速度传感器和三轴陀螺仪用于识别无线耳机的拿起动作和取下动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耳机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可以设置在耳机外壳的表面,用于在无线耳机佩戴后检测耳内气压。可以通过气压传感器检测无线耳机的佩戴松紧度。当检测到无线耳机佩戴较松时,无线耳机可以向与无线耳机连接的电子装置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该无线耳机有掉落风险。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1A,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无线耳机100包括存储和处理电路110,以及与所述存储和处理电路110连接的传感器170,其中:
无线耳机100可以包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可以包括存储和处理电路110。该存储和处理电路110可以存储器,例如硬盘驱动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或用于形成固态驱动器的其它电子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 (例如静态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存储和处理电路110中的处理电路可以用于控制无线耳机100的运转。该处理电路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主从耳机切换控制器,基带处理器,功率管理单元,音频编解码器芯片,专用集成电路,显示驱动器集成电路等来实现。
存储和处理电路110可用于运行无线耳机100中的软件,例如互联网浏览应用程序,互联网协议语音(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电话呼叫应用程序,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媒体播放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功能等。这些软件可以用于执行一些控制操作,例如,基于照相机的图像采集,基于环境光传感器的环境光测量,基于接近传感器的接近传感器测量,基于诸如发光二极管的状态指示灯等状态指示器实现的信息显示功能,基于触摸传感器的触摸事件检测,与在多个(例如分层的)显示器上显示信息相关联的功能,与执行无线通信功能相关联的操作,与收集和产生音频信号相关联的操作,与收集和处理按钮按压事件数据相关联的控制操作,以及无线耳机100中的其它功能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无线耳机1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电路150。输入-输出电路150可用于使无线耳机100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即允许无线耳机100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和也允许无线耳机100将数据从无线耳机100输出至外部设备。输入-输出电路150可以进一步包括传感器170。传感器170可以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基于光和电容的接近传感器,触摸传感器(例如,基于光触摸传感器和/或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其中,触摸传感器可以是触控显示屏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一个触摸传感器结构独立使用),加速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和其它传感器等。
输入-输出电路15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显示器,例如显示器130。显示器130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电子墨水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使用其它显示技术的显示器中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显示器130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阵列(即,显示器130可以是触控显示屏)。触摸传感器可以是由透明的触摸传感器电极(例如氧化铟锡(ITO)电极)阵列形成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或者可以是使用其它触摸技术形成的触摸传感器,例如音波触控,压敏触摸,电阻触摸,光学触摸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音频组件140可以用于为无线耳机100提供音频输入和输出功能。无线耳机100中的音频组件140可以包括扬声器,麦克风,蜂鸣器,音调发生器以及其它用于产生和检测声音的组件。
通信电路120可以用于为无线耳机100提供与外部设备通信的能力。通信电路120可以包括模拟和数字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基于射频信号和/或光信号的无线通信电路。通信电路120中的无线通信电路可以包括射频收发器电路、功率放大器电路、低噪声放大器、开关、滤波器和天线。举例来说,通信电路 120中的无线通信电路可以包括用于通过发射和接收近场耦合电磁信号来支持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的电路。例如,通信电路120可以包括近场通信天线和近场通信收发器。通信电路120还可以包括蜂窝电话收发器和天线,无线局域网收发器电路和天线等。
无线耳机10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电池,电力管理电路和其它输入-输出单元 160。输入-输出单元160可以包括按钮,操纵杆,点击轮,滚动轮,触摸板,小键盘,键盘,照相机,发光二极管和其它状态指示器等。
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输出电路150输入命令来控制无线耳机100的操作,并且可以使用输入-输出电路150的输出数据以实现接收来自无线耳机100的状态信息和其它输出。
请参阅图1B,图1B为用于实现本申请提供的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的系统网络架构图,第一耳机为主耳机,第二耳机为从耳机,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之间通过无线网络实现通信,无线网络可以为蓝牙、红外等。第一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通过无线网络建立第一数据传输链路,该无线网络可以为Wi-Fi技术、蓝牙技术、可见光通信技术、不可见光通信技术(红外、紫外线通信技术)等,基于第一数据传输链路,第一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可以实现语音数据、图像数据、视频数据等数据传输。
其中,上述图1A所描述的无线耳机,应用于如图1B所示的系统,用于执行如下一种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具体如下:
所述传感器170检测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
所述通信电路120若检测到所述第一耳机由已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将所述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
请参阅图1C,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如图1A所示的无线耳机以及图1B所示的系统,该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1、检测所述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
其中,第一耳机可以为主耳机,第一耳机可检测自身的佩戴状态,具体地,例如,第一耳机可通过接近传感器或者超声波传感器检测自身的佩戴状态,第二耳机则可以处于已佩戴状态。
可选地,上述步骤101,检测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包括:
A11、通过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加速度数据;
A12、在所述加速度数据满足预设要求时,确认所述第一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
A13、在所述加速度数据不满足预设要求时,确认所述第一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
其中,预设要求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第一耳机可以内置加速度传感器,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可以获取加速度数据,通过加速度数据可以检测用户的向上抬起动作,或者,向下取下耳机动作。在加速度数据满足预设要求时,确认第一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在加速度数据不满足预设要求时,确认第一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
可选地,上述步骤101,检测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包括:
A21、通过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耳机与用户耳朵之间的目标距离;
A22、在所述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则确认所述第一耳机处于所述已佩戴状态;
A23、在所述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距离时,在确认所述第一耳机处于所述非佩戴状态。
其中,上述预设距离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上述步骤A21 中的传感器可以为接近传感器或者超声波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可以检测第一耳机与用户耳朵之间的目标距离,在目标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确认第一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在目标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确认第一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
可选地,上述步骤101,检测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包括:
A31、确定第一耳机与用户耳朵之间的目标贴合度。
A32、在所述目标贴合度小于预设阈值时,则确认所述第一耳机处于所述已佩戴状态;
A33、在所述目标贴合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则确认所述第一耳机处于所述非佩戴状态。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贴合度用于表述无线耳机与耳朵之间的贴合紧密程度,贴合度可以用具体数值加以表示。无线耳机可以设置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无线耳机与耳朵之间的贴合度,传感器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压力传感器、气压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等。上述预设阈值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第一耳机通过传感器可以检测第一耳机与用户耳朵之间的目标贴合度,在目标贴合度小于预设阈值时,确认第一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在目标贴合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则确认第一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
实际应用中,以无线耳机为例,以音量加以说明,无线耳机与耳朵之间贴合越紧密,则听起来感觉声音越大,无线耳机与耳朵之间贴合越松弛,则听起来感觉声音越小,如此,若听起来感觉声音小的话,则可以认为无线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则可以进行主从耳机切换,以保证通话或者其他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一耳机包括压力传感器,上述步骤A31,确定第一耳机与耳朵之间的目标贴合度,可包括如下步骤:
B11、检测所述第一耳机与所述耳朵之间的目标压力值;
B12、按照预设的压力值与贴合度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压力值对应的所述目标贴合度。
其中,可以在第一耳机与耳朵接触的部位设置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该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第一耳机与耳朵之间的目标压力值,目标压力值可以为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中任一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或者,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中所有压力传感器的平均压力值,或者,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最大压力值,或者,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最小压力值等等。第一耳机中可以预先存储压力值与贴合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而,可以依据该映射关系确定目标压力值对应的目标贴合度。
其中,a<b<c<d,A1,A2,A3均为大于0的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耳机包括气压传感器,上述步骤A21中,确定第一耳机与耳朵之间的目标贴合度,可包括如下步骤:
B21、检测所述第一耳机与所述耳朵之间的目标气压值;
B22、按照预设的气压值与贴合度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气压值对应的所述目标贴合度。
其中,第一耳机包括气压传感器,通过气压传感器检测第一耳机与耳朵之间的目标气压值。第一耳机中可以预先存储气压值与贴合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而,可以依据该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气压值对应的目标贴合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耳机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上述步骤A21,确定第一耳机与耳朵之间的目标贴合度,可包括如下步骤:
B31、确定所述第一耳机与所述第二耳机之间的目标距离;
B32、按照预设的距离与贴合度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距离对应的所述目标贴合度。
其中,一副无线耳机可包括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每一耳机可设置超声波传感器,例如,第一耳机设置一个发射器,第二耳机设置一个接收器,进而,通过两个耳机测量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之间的目标距离。第一耳机中可预先存储距离与贴合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而,可依据该映射关系确定目标距离对应的目标贴合度。
102、若检测到所述第一耳机由已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将所述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
其中,若第一耳机检测到第一耳机由已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若第一耳机正在通话的话,则无法听到通话内容,这时,将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 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
可选地,在上述步骤102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降低所述第一耳机的工作参数。
其中,上述工作参数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工作功率、工作电压、工作电流、音量、工作模式等等,在此不作限定,以音量为例,用户没有佩戴第一耳机的话,则可以降低音量,这样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第一耳机的功耗,又或者,以工作模式为例,可以由高功耗工作模式切换为低功耗工作模式。
可选地,在上述步骤降低所述第一耳机的工作参数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由所述第二耳机发送的参数恢复指令,若检测到所述参数恢复指令,则恢复所述第一耳机的工作参数,若未检测到所述参数恢复指令,则关闭所述第一耳机。
其中,预设时间段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在第二耳机成为主耳机之后,则可以向第一耳机发送通知消息,通知消息用于通知第一耳机,第二耳机已经成为了主耳机,第一耳机检测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第二耳机发送的参数恢复指令,若检测到参数恢复指令,则恢复第一耳机的工作参数,若未检测到参数恢复指令,则关闭第一耳机。
举例说明下,通话场景中,第一耳机为主耳机,第二耳机为从耳机,第一耳机实时检测佩戴状态,若检测到用户拿出耳机,则第一耳机没有听通话语音,由于主耳机才与电子设备连接,而从耳机尚未与电子设备连接,完成通话动作的主要靠主耳机,因此,若用户未佩戴主耳机,则无法听到通话语音,可以将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由第二耳机继续完成通话,由于第一耳机未佩戴,因此,还可以降低第一耳机的音量或者功率,如此,即可以保证通话不被中断,也可以降低第一耳机的功耗。
可选地,在上述步骤102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耳机由所述非佩戴状态切换为所述已佩戴状态,向所述第二耳机发送主从耳机切换请求,所述主从耳机切换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耳机断开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建立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
其中,在第一耳机、第二耳机之间实现了主从切换之后,第二耳机成为了主耳机,第一耳机成为了从耳机,但第一耳机还是可以持续检测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若第一耳机由非佩戴状态切换为已佩戴状态,向第二耳机发送主从耳机切换请求,主从耳机切换请求用于请求第二耳机断开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并建立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这时候,第一耳机成为主耳机,第二耳机成为从耳机。
可选地,上述步骤102,将所述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可按照如下步骤实施:
主动断开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并向所述第二耳机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耳机建立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其中,第一耳机可主动断开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并向第二耳机发送第一请求,第一请求用于请求第二耳机建立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例如,第二耳机可以通过蓝牙技术与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可选地,上述步骤102,将所述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可按照如下方式实施:
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断开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电子设备建立与所述第二耳机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其中,第一耳机可向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请求,在发送完第二请求之后,可以断开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该第二请求则请求电子设备建立与第二耳机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可选地,上述步骤102,将所述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可按照如下方式实施:
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第三请求,所述第三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电子设备断开与所述第一耳机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建立与第二耳机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其中,第二耳机可以向电子设备发送第三请求,该第三请求一方面用于请求电子设备断开与第一耳机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另一方面,指示电子设备建立与第二耳机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可以看出,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检测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若检测到第一耳机由已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将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如此,能够通过检测主耳机的佩戴状态,并通过佩戴状态变化,实现主从耳机切换,提升了用户体验。
与上述一致地,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如图1A所示的无线耳机以及图1B所示的系统,该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01、第一耳机检测所述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
202、若检测到所述第一耳机由已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将所述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
203、降低所述第一耳机的工作参数。
204、检测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由所述第二耳机发送的参数恢复指令,若检测到所述参数恢复指令,则恢复所述第一耳机的工作参数,若未检测到所述参数恢复指令,则关闭所述第一耳机。
其中,上述步骤201-204可以参照图1C中所描述的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的相应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检测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若检测到第一耳机由已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将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降低所述第一耳机的工作参数,检测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由第二耳机发送的参数恢复指令,若检测到参数恢复指令,则恢复第一耳机的工作参数,若未检测到参数恢复指令,则关闭第一耳机,如此,能够通过检测主耳机的佩戴状态,并通过佩戴状态变化,实现主从耳机切换,还可以控制第一耳机的工作参数,以降低第一耳机的功耗,提升了用户体验。
与上述一致地,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如图1A所示的无线耳机以及图1B所示的系统,该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01、检测所述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
302、若检测到所述第一耳机由已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将所述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
303、若检测到所述第一耳机由所述非佩戴状态切换为所述已佩戴状态,向所述第二耳机发送主从耳机切换请求,所述主从耳机切换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耳机断开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304、建立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
其中,上述步骤301-304可以参照图1C中所描述的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的相应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检测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若检测到第一耳机由已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将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若检测到第一耳机由非佩戴状态切换为已佩戴状态,向第二耳机发送主从耳机切换请求,主从耳机切换请求用于请求第二耳机断开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建立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如此,能够通过检测主耳机的佩戴状态,并通过佩戴状态变化,实现主从耳机切换,提升了用户体验。
与上述一致地,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无线耳机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该无线耳机为第一耳机,应用于如图1A所示的无线耳机,以及图1B所示的系统,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检测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耳机由已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将所述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
可以看出,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第一耳机,检测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若检测到第一耳机由已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将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如此,能够通过检测主耳机的佩戴状态,并通过佩戴状态变化,实现主从耳机切换,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将所述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方面,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主动断开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并向所述第二耳机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耳机建立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将所述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方面,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断开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电子设备建立与所述第二耳机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包括:
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第三请求,所述第三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电子设备断开与所述第一耳机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建立与第二耳机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耳机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所述检测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方面,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通过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加速度数据;
在所述加速度数据满足预设要求时,确认所述第一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
在所述加速度数据不满足预设要求时,确认所述第一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
在所述检测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方面,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通过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耳机与用户耳朵之间的目标距离;
在所述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则确认所述第一耳机处于所述已佩戴状态;
在所述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距离时,在确认所述第一耳机处于所述非佩戴状态。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降低所述第一耳机的工作参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检测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由所述第二耳机发送的参数恢复指令,若检测到所述参数恢复指令,则恢复所述第一耳机的工作参数,若未检测到所述参数恢复指令,则关闭所述第一耳机。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耳机由所述非佩戴状态切换为所述已佩戴状态,向所述第二耳机发送主从耳机切换请求,所述主从耳机切换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耳机断开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建立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
上述主要从方法侧执行过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无线耳机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无线耳机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请参阅图5A,图5A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主从耳机切换控制装置500 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第一耳机以及如图1B所示的系统,所述装置包括:检测单元501和通信单元502,其中:
检测单元501,用于检测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
通信单元502,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一耳机由已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将所述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
可以看出,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主从耳机切换控制装置,应用于第一耳机,检测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若检测到第一耳机由已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将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如此,能够通过检测主耳机的佩戴状态,并通过佩戴状态变化,实现主从耳机切换,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将所述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方面,所述通信单元502具体用于:
主动断开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并向所述第二耳机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耳机建立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将所述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方面,所述通信单元502具体用于:
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断开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电子设备建立与所述第二耳机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将所述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方面,所述通信单元502具体用于:
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第三请求,所述第三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电子设备断开与所述第一耳机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建立与第二耳机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第一耳机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所述检测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方面,所述检测单元501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加速度数据;
在所述加速度数据满足预设要求时,确认所述第一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
在所述加速度数据不满足预设要求时,确认所述第一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检测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方面,所述检测单元501具体用于:
通过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耳机与用户耳朵之间的目标距离;
在所述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则确认所述第一耳机处于所述已佩戴状态;
在所述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距离时,在确认所述第一耳机处于所述非佩戴状态。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如图5B所示,图5B为图5A所示的主从耳机切换控制装置的又一变型结构,其与图5A相比较,还可以包括:调整单元503,具体如下:
调节单元503,用于降低所述第一耳机的工作参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调整单元503,还具体用于若检测单元501检测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由所述第二耳机发送的参数恢复指令,若检测到所述参数恢复指令,则恢复所述第一耳机的工作参数,若未检测到所述参数恢复指令,则关闭所述第一耳机。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通信单元502还具体用于:
若所述检测单元501检测到所述第一耳机由所述非佩戴状态切换为所述已佩戴状态,向所述第二耳机发送主从耳机切换请求,所述主从耳机切换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耳机断开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建立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无线耳机。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上述计算机包括无线耳机。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现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上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耳机,所述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连接,所述第一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连接,所述第一耳机为主耳机,所述第二耳机为从耳机,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耳机由已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将所述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所述第一耳机主动断开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所述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建立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包括:
主动断开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并向所述第二耳机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耳机建立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包括:
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断开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电子设备建立与所述第二耳机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包括:
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第三请求,所述第三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电子设备断开与所述第一耳机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以及建立与第二耳机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机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所述检测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包括:
通过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加速度数据;
在所述加速度数据满足预设要求时,确认所述第一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
在所述加速度数据不满足预设要求时,确认所述第一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包括:
通过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耳机与用户耳朵之间的目标距离;
在所述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则确认所述第一耳机处于所述已佩戴状态;
在所述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距离时,在确认所述第一耳机处于所述非佩戴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降低所述第一耳机的工作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由所述第二耳机发送的参数恢复指令,若检测到所述参数恢复指令,则恢复所述第一耳机的工作参数,若未检测到所述参数恢复指令,则关闭所述第一耳机。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耳机由所述非佩戴状态切换为所述已佩戴状态,向所述第二耳机发送主从耳机切换请求,所述主从耳机切换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耳机断开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建立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
10.一种主从耳机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耳机,所述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建立连接,所述第一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建立连接,所述第一耳机为主耳机,所述第二耳机为从耳机,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耳机的佩戴状态;
通信单元,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一耳机由已佩戴状态切换为非佩戴状态,将所述第一耳机切换为从耳机,所述第一耳机主动断开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所述第二耳机切换为主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建立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11.一种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09497.2A CN109040887B (zh) | 2018-07-02 | 2018-07-02 | 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202010317691.3A CN111510810A (zh) | 2018-07-02 | 2018-07-02 | 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PCT/CN2019/093111 WO2020007221A1 (en) | 2018-07-02 | 2019-06-26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arphone switching, earphone, and earphone system |
EP19183606.3A EP3591988A1 (en) | 2018-07-02 | 2019-07-01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arphone switching, earphone, and earphone system |
US16/459,223 US11043980B2 (en) | 2018-07-02 | 2019-07-01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arphone switching, earphone, and earphone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09497.2A CN109040887B (zh) | 2018-07-02 | 2018-07-02 | 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317691.3A Division CN111510810A (zh) | 2018-07-02 | 2018-07-02 | 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040887A CN109040887A (zh) | 2018-12-18 |
CN109040887B true CN109040887B (zh) | 2020-05-19 |
Family
ID=6552128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317691.3A Withdrawn CN111510810A (zh) | 2018-07-02 | 2018-07-02 | 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201810709497.2A Active CN109040887B (zh) | 2018-07-02 | 2018-07-02 | 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317691.3A Withdrawn CN111510810A (zh) | 2018-07-02 | 2018-07-02 | 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43980B2 (zh) |
EP (1) | EP3591988A1 (zh) |
CN (2) | CN111510810A (zh) |
WO (1) | WO202000722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14813B (zh) * | 2018-04-28 | 2020-07-28 |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耳机无线通信方法、主耳机、从耳机及耳机系统 |
CN111510810A (zh) * | 2018-07-02 | 2020-08-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9614071A (zh) * | 2019-01-28 | 2019-04-12 |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副耳机切换方法、蓝牙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743654A (zh) * | 2019-01-29 | 2019-05-10 |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耳机主副耳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09862459B (zh) * | 2019-03-07 | 2024-04-02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tws耳机装置 |
CN110166870A (zh) * | 2019-05-30 | 2019-08-23 | 深圳市安特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带唤醒功能的耳机充电底座及无线耳机唤醒方法 |
CN110381407A (zh) * | 2019-07-29 | 2019-10-25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耳机及其佩戴检测系统及方法 |
CN111107526B (zh) * | 2019-10-08 | 2023-05-02 |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标准时隙的双无线蓝牙设备主从切换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10972022B (zh) * | 2019-12-25 | 2020-12-18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tws耳机及其降低耳机能耗的方法、装置和介质 |
US20210200280A1 (en) * | 2019-12-31 | 2021-07-01 | Lenovo (Beijing) Co., Ltd. | Control method, data processing device and expansion device |
CN111372158A (zh) * | 2020-02-28 | 2020-07-03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运动检测方法、无线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329378B (zh) * | 2020-02-28 | 2023-05-0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耳机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11356053A (zh) * | 2020-03-11 | 2020-06-30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耳机及其佩戴状态检测方法 |
CN113542955B (zh) * | 2020-04-20 | 2025-01-0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控制方法、装置、耳机盒及存储介质 |
CN111526440B (zh) * | 2020-04-27 | 2022-03-01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话场景下tws耳机的主从耳切换方法、装置及介质 |
CN111294692A (zh) * | 2020-04-27 | 2020-06-16 | 深圳市友杰智新科技有限公司 | 耳机的调音方法、耳机、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3691902A (zh) * | 2020-05-19 | 2021-11-23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和耳机 |
CN111698632A (zh) * | 2020-06-03 | 2020-09-22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耳机状态检测方法、装置、tws耳机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218830536U (zh) * | 2020-07-29 | 2023-04-07 |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 |
CN112055296B (zh) * | 2020-08-03 | 2022-11-18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耳机 |
CN112437371B (zh) * | 2020-08-11 | 2023-02-21 |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Ble链路的切换方法、设备、耳机对、芯片及介质 |
CN111988695B (zh) * | 2020-08-24 | 2022-11-22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线耳机的耳机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143645A (zh) * | 2020-09-03 | 2022-03-04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用于确定耳机的状态的方法和设备以及对应的耳机 |
CN112291683B (zh) * | 2020-10-15 | 2022-03-18 | 广州安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Tws耳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EP4258084A4 (en) | 2021-01-12 | 2024-05-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ELECTRONIC DEVICE FOR REDUCING INTERNAL NOIS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FOR |
EP4199536A4 (en) * | 2021-01-13 | 2024-03-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BASED ON REMAINING BATTERY CAPACITY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
CN112866878B (zh) * | 2021-01-22 | 2022-07-15 | 深圳市安特信技术有限公司 | Tws耳机左右耳按键交互仲裁调度的方法 |
CN113053081A (zh) * | 2021-03-30 | 2021-06-29 |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耳机防丢失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
CN113573226B (zh) * | 2021-05-08 | 2023-06-02 | 恒玄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及其耳机的出入耳检测方法、存储介质 |
CN113329290B (zh) * | 2021-05-18 | 2023-04-07 |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耳机控制方法、装置、无线耳机及存储介质 |
CN113365257B (zh) * | 2021-06-04 | 2023-01-24 | 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从耳机切换方法、装置、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596656B (zh) * | 2021-07-19 | 2025-02-28 | 通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耳机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EP4427208A1 (en) | 2021-11-05 | 2024-09-11 | Cirrus Healthcare Products L.L.C.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monitoring air pressure change to reduce barotrauma |
US11595746B1 (en) * | 2022-03-09 | 2023-02-28 | Curt Davidson | Remote control of ear mounted audio devices |
CN115119098B (zh) * | 2022-08-30 | 2022-12-27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音频播放控制方法、tws耳机及存储介质 |
EP4351164A1 (en) * | 2022-10-07 | 2024-04-10 | Giesecke+Devrient Mobile Security Germany GmbH | Headset with secure communication |
CN115665623B (zh) * | 2022-10-29 | 2023-10-03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设置的同步方法、tws耳机及设备系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45330A (zh) * | 2017-04-26 | 2017-09-08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双耳蓝牙耳机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493531A (zh) * | 2017-08-04 | 2017-12-19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头部姿态检测方法、装置和耳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152666A (ja) * | 2007-12-18 | 2009-07-09 | Toshiba Corp | 音響出力制御装置、音響再生装置および音響出力制御方法 |
US20100020982A1 (en) * | 2008-07-28 | 2010-01-28 | Plantronics, Inc. | Donned/doffed multimedia file playback control |
CA2773825C (en) * | 2009-09-10 | 2017-07-25 | Koss Corporation | Synchronizing wireless earphones |
US8686685B2 (en) * | 2009-12-25 | 2014-04-01 | Golba, Llc | Secure apparatus for wirelessly transferring power and communicating with one or more slave devices |
US8908877B2 (en) * | 2010-12-03 | 2014-12-09 | Cirrus Logic, Inc. | Ear-coupling detection and adjustment of adaptive response in noise-canceling in personal audio devices |
US8954177B2 (en) * | 2011-06-01 | 2015-02-10 | Apple Inc. |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a media device based upon whether a presentation device is currently being worn by a user |
US9344792B2 (en) * | 2012-11-29 | 2016-05-17 | Apple Inc. | Ear presence detection in noise cancelling earphones |
CN104185109A (zh) * | 2014-09-01 | 2014-12-0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系统及耳机及电子装置及控制方法 |
US9924010B2 (en) * | 2015-06-05 | 2018-03-20 | Apple Inc. | Audio data routing between multiple wirelessly connected devices |
CN105101016A (zh) | 2015-08-07 | 2015-11-25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声道切换方法及终端 |
CN105338447B (zh) * | 2015-10-19 | 2019-03-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耳机控制电路及方法、耳机以及音频输出装置及方法 |
KR102448786B1 (ko) * | 2016-03-10 | 2022-09-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
US10142750B2 (en) * | 2016-04-22 | 2018-11-27 | Apple Inc. | Swapping roles between untethered wirelessly connected devices |
CN206350153U (zh) | 2016-12-07 | 2017-07-21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主设备与从设备的运行切换系统 |
CN106878921B (zh) * | 2017-01-04 | 2020-06-05 | 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耳机,耳机与声音信号发出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以及装置 |
CN106937197B (zh) * | 2017-01-25 | 2019-06-25 | 北京国承万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双耳无线耳机及其通信控制方法 |
CN106998511B (zh) * | 2017-04-14 | 2020-01-31 | 广东思派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线耳机组件,无线耳机组件中的收纳盒以及无线耳机 |
CN107071618A (zh) * | 2017-04-26 | 2017-08-18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双耳蓝牙耳机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708014B (zh) * | 2017-11-08 | 2020-07-28 |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耳机主从关系自动切换的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 |
CN111510810A (zh) * | 2018-07-02 | 2020-08-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
2018
- 2018-07-02 CN CN202010317691.3A patent/CN111510810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8-07-02 CN CN201810709497.2A patent/CN109040887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6-26 WO PCT/CN2019/093111 patent/WO2020007221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7-01 EP EP19183606.3A patent/EP3591988A1/en active Pending
- 2019-07-01 US US16/459,223 patent/US1104398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45330A (zh) * | 2017-04-26 | 2017-09-08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双耳蓝牙耳机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493531A (zh) * | 2017-08-04 | 2017-12-19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头部姿态检测方法、装置和耳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007977A1 (en) | 2020-01-02 |
WO2020007221A1 (en) | 2020-01-09 |
EP3591988A1 (en) | 2020-01-08 |
US11043980B2 (en) | 2021-06-22 |
CN109040887A (zh) | 2018-12-18 |
CN111510810A (zh) | 2020-08-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40887B (zh) | 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
EP3591987B1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arphone switching, earphone, and earphone system | |
US11102697B2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arphone switching and earphone | |
CN108810693B (zh) |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设备控制装置、方法 | |
CN109041142A (zh) | 主耳机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08541080B (zh) | 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回连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9150221B (zh) | 一种可穿戴设备主从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8897516B (zh) | 一种可穿戴设备音量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6445457A (zh) | 一种耳机声道切换方法与装置 | |
CN108737923A (zh) | 音量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13747411A (zh) | 一种紧急求救的方法及相关设备和介质及程序产品 | |
CN108834013B (zh) | 一种可穿戴设备电量均衡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8882084B (zh) | 一种可穿戴设备电量均衡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12997471A (zh) | 音频通路切换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
CN112806023B (zh) | 无线耳机的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9121034B (zh) | 基于音量的主从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9040425B (zh) | 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10673761B (zh) | 一种触摸按键的检测方法及其终端设备 | |
CN109889942B (zh) | 一种Type-C转接线、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10415495B (zh) | 设备丢失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
WO2020077493A1 (zh) | 耳机断开连接的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6817495B (zh) | 移动终端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 |
CN108882085B (zh) | 一种可穿戴设备电量均衡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10580083A (zh) | 可穿戴设备 | |
CN113411702B (zh) | 一种声道配置方法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6309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