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011217A - 一种放射治疗系统及其控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放射治疗系统及其控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11217A
CN109011217A CN201810974331.3A CN201810974331A CN109011217A CN 109011217 A CN109011217 A CN 109011217A CN 201810974331 A CN201810974331 A CN 201810974331A CN 109011217 A CN109011217 A CN 109011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rce
radiotherapy system
imaging device
collimation
collimating aper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743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峰
李大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ur Unite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ur Unite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ur United Corp filed Critical Our United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9743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1121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11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1121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9408 priority patent/WO2020038226A1/zh
Priority to US17/183,485 priority patent/US12364879B2/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3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3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s
    • A61N5/1039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s using functional images, e.g. PET or MRI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42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with spatial modulation of the radiation beam within the treatment hea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48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A61N5/1049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rify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atient with respect to the radiation bea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48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A61N5/1064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justing radiation treatment in response to monitoring
    • A61N5/1065Beam adjus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77Beam delivery systems
    • A61N5/1084Beam delivery systems for delivering multiple intersecting beams at the same time, e.g. gamma kn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48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A61N5/1049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rify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atient with respect to the radiation beam
    • A61N2005/1052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rify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atient with respect to the radiation beam using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 [SPECT] im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48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A61N5/1049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rify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atient with respect to the radiation beam
    • A61N2005/1054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rify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atient with respect to the radiation beam using a portal imaging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48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A61N5/1049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rify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atient with respect to the radiation beam
    • A61N2005/1055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rify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atient with respect to the radiation beam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48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A61N5/1049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rify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atient with respect to the radiation beam
    • A61N2005/1058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rify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atient with respect to the radiation beam using ultrasound im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48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A61N5/1049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rify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atient with respect to the radiation beam
    • A61N2005/1061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rify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atient with respect to the radiation beam using an x-ray imaging system having a separate imaging sour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48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A61N2005/1074Details of the control system, e.g. user interfa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2005/1092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2005/1092Details
    • A61N2005/1094Shielding, protecting against radi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放射治疗系统及其控制驱动方法,属于医疗技术领域。放射治疗系统,包括射源装置,所述射源装置包括载源体和准直体,所述载源体上设置有多个放射源,所述多个放射源在经度方向的夹角在预设夹角范围内;所述准直体上设置有准直孔,所述多个放射源发出的射束穿过准直体上的准直孔相交于公共焦点。

Description

一种放射治疗系统及其控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放射治疗系统及其控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放射治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对肿瘤的治疗。
现有的用于治疗头部的放射治疗系统主要包括头部伽玛刀,其实利用天然同位素放射源钴-60发出γ射线,利用射线的放射性,经肿瘤细胞杀死。但由于射线同时也会损害正常组织或细胞,因此现有的头部伽玛刀,其包括30或180 个放射源,多个放射源从不同方向分别发出射束并聚焦在一个公共焦点,则公共焦点处的射线剂量率最大,而每个放射源发出的射束对正常组织或细胞的损伤较小,从而起到杀死肿瘤细胞同时保护正常组织或细胞的目的,实现肿瘤治疗效果。
但头部肿瘤治疗过程中,需要避开敏感组织器官(例如眼睛及其他重要神经等),现有的放疗设备通过调整患者的伽玛角,即通过调节头部的俯仰角以避开敏感组织器官的照射。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的敏感组织器官保护实现方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放射治疗系统及其控制驱动方法,能够在治疗过程中保护敏感组织器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放射治疗系统,包括射源装置,所述射源装置包括载源体和准直体,所述载源体上设置有多个放射源,所述多个放射源在经度方向的夹角在预设夹角范围内;所述准直体上设置有准直孔,所述多个放射源发出的射束穿过准直体上的准直孔相交于公共焦点。
一种放射治疗系统的控制驱动方法,所述放射治疗系统为本申请提供的任一所述的放射治疗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出束角度范围;驱动所述放射治疗系统在所述出束角度范围发出射束并相交于一个公共焦点。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放射治疗系统,其中射源装置包括载源体和准直体载源体上设置有多个放射源,多个放射源在经度方向的夹角在预设夹角范围内;准直体上设置有准直孔,多个放射源发出的射束穿过准直体上的准直孔相交于公共焦点。由于多个放射源分布在经度方向的预设夹角范围内,则可以通过载源体带动多个放射源沿放疗设备的中心轴旋转,从而可以在经过敏感组织或器官时,将放射源进行关源;在经过正常组织器官时放射源进行开源,从而可以在头部肿瘤治疗过程中,对保护眼睛等敏感组织器官进行保护,避免额外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现有放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现有射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现有载源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现有准直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源体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准直体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射治疗系统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放射治疗系统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载源体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准直体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放射治疗系统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放射治疗系统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准直体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体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驱动方法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照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驱动方法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治疗照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驱动方法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驱动方法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驱动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现有可用于头部肿瘤的放疗设备,其头部肿瘤的放射治疗的原理如图1、图2所示,载源体安装有多个放射源,多个放射源发出的射束经过准直体上的准直孔后相交于一个公共焦点,且该公共焦点位于放疗设备的射源装置的腔体内。治疗床用于承载患者,并将其移动至射源装置的治疗舱内部,使得患者病灶位于交点处以进行放射治疗。
其中,现有的放疗设备其载源体如图3所示为碗状,放射源分为六组,每组包括五颗源共计30颗放射源,其分布在载源体上。准直体如图4所示,准直体上设置有包括六组准直通道组,六组准直通道组与六组放射源位置对应,每个准直通道组包括四个小组,其中一个小组的准直孔内填充有实心钨棒以实现关源屏蔽,另外的各小组包括5个准直孔,不同小组的准直孔大小不同。
在治疗时,可以驱动载源体和准直体相互旋转,来切换不同大小的准直孔以及通过准直体屏蔽放射源来实现开关源,但六组准直孔的大小切换和开关源同时切换,不能单独控制其中的一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避开眼睛(敏感组织器官)只能通过调整伽玛角,以使得射线避开眼睛。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放射治疗系统,包括射源装置,射源装置包括载源体和准直体,载源体上设置有多个放射源,多个放射源在经度方向的夹角在预设夹角范围内;准直体上设置有多个准直孔组,每个准直孔组在经度方向的夹角在预设夹角范围内;每个准直孔组包括多个准直孔,多个放射源发出的射束经过准直孔组的各准直孔后相交于一个公共焦点。
本申请中,示例的,射源装置可以是碗状或者筒状,如图7、图8所示,则其载源体可以是如图5所示,准直体可以是如图6所示,载源体和准直体为碗状,其经度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为经度0°-360°的走向方向。或者,射源装置还可以是筒状,如图11所示,其载源体可以是如图9所示,准直体可以是如图10所示,载源体和准直体为筒状,其经度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为经度0° -360°的走向方向。图11中圆台两端大小一致,当然也可以是大小不同,示例的如图12所示。本申请对于射源装置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仅以上述为例。
以图7、图8所示的放疗设备为例,说明本申请的夹角范围。如图5所示,放射源在经度方向的夹角为以放射源的中心为参考形成的夹角。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若放射源包括一排,且位于同一排的多个放射源的中心在同一经度线上,则认为该多个放射源在经度方向的夹角为零度,本申请中,预设夹角范围大于等于零度。如图6所示,准直体在经度方向的夹角为以准直体的中心为参考形成的夹角。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若准直体包括一排,且位于同一排的多个准直体的中心在同一经度线上,则认为该多个准直体在经度方向的夹角为零度,本申请中,预设夹角范围大于等于零度。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载源体,载源体上设置有多个放射源,多个放射源在经度方向的夹角为A。示例的,该预设夹角范围A可以是15° -60°,即15°≤A≤60°,预设夹角范围A可以是15°-60°范围内的任意夹角,示例的,该预设夹角范围A可以是5°-60°,即5°≤A≤60°,预设夹角范围A可以是5°-60°范围内的任意夹角,示例的,预设夹角范围A可以是5°、 8°、10°、12°、18°、20°、25°、30°、40°、45°、50°或60°。对于放射源的个数和排布方式,本申请不做限定,对应放射源的个数,一般可以是 20-180个,例如可以是30个或180个。仅以图5所示仅以24个放射源为例进行示例说明。
示例的,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碗状的准直体,图6以准直体上设置有4个准直孔组为例,分别为①号准直孔组,②号准直孔组,③号准直孔组,和④号准直孔组,每个准直孔组分别包括24个准直孔,且与放射源的分布对应。以①号准直孔组为例,多个放射源发出的射束经过①号准直孔组的各准直孔后相交于一个公共焦点。其中,①号准直孔组,②号准直孔组,③号准直孔组,和④号准直孔组在经度方向的夹角在预设夹角范围内,图6以①号准直孔组为例,①号准直孔组在经度方向(图6所示的箭头方向) 的夹角为A,示例的,该预设夹角范围A同载源体的放射源的预设夹角,为5°-60°。
准直体上设置有多个准直孔组,可以准直体上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准直孔组,图6仅以准直体上设置4个准直孔组为例进行示例说明。每个准直孔组包括多个准直孔,该多个准直孔对应放射源的个数和排布方式与载源体上的多个放射源对应,以使得放射源发出的射束穿过准直孔后相交于一个公共焦点。
示例的,如图11所示,射源装置也可以是筒状,则如图9所示,载源体也可以是如图9所示的筒状,其经度方向为图9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图9中筒状载源体两端大小一致为例。对于放射源的具体个数和排布方式,本申请不做限定,图9中仅以包括20个放射源为例进行示例说明。准直体也可以是如图10所示的筒状,该多个准直孔对应放射源的个数和排布方式,在此不做赘述。本申请对于准直体上的准直孔组的个数不做限定,图10中以准直体上设置有两个准直孔组为例,且每个准直孔组包括20个准直孔为例进行示例说明。
当然,射源装置也可以是如图12所示,射源装置也可以是筒状,图12中筒状载源体两端大小不同为例。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放疗设备,放疗设备上设置有多个放射源,准直体上设置有多个准直孔组,放射源经度方向的夹角在预设夹角范围内;载源体上的多个放射源分布在经度方向的预设夹角范围内,则放疗设备可以通过载源体带动多个放射源沿放疗设备的中心轴旋转,在经过敏感组织或器官时,将放射源进行关源;在经过正常组织器官时放射源进行开源,从而可以在头部肿瘤治疗过程中,对保护眼睛等敏感组织器官进行保护,避免额外伤害。
下面以图5所示,对本申请提供的载源体进行具体的示例说明。
示例的,本申请提供的载源体,在经度方向上,多个放射源分为多组,相邻两组放射源的夹角范围为2°-15°。示例的,多组放射源中,任意相邻的两组放射源的夹角均相同,或者,不同的相邻两组放射源的夹角不同,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图5所示仅为一种示例说明。如图5所示,多个放射源分为5组,相邻的两组放射源的夹角为B(图5以示意的两组为例)为例,该夹角B可以是2°-15°,即2°≤B≤15°,预设夹角B可以是2°-15°范围内的任意夹角,示例的,预设夹角范围B可以是2°、2.5°、3、5°、6°、8°、10°、12或 15°。
本申请提供的载源体,多个放射源在纬度方向的夹角范围为20°-60°。示例的,如图5所示,载源体在经度方向的预设范围C内设置有多个放射源。示例的,该预设夹角范围C可以是20°-60°,即20°≤C≤60°,预设夹角范围 C可以是20°-60°范围内的任意夹角,示例的,预设夹角范围C可以是20°、 25°、30°、38°、40°、45°、50°、53°或60°。
示例的,本申请提供的载源体,在纬度方向上,任意相邻两个放射源的夹角范围为1°-10°。示例的,多组放射源中,在纬度方向上任意相邻的两组放射源的夹角均相同,或者,在纬度方向上任意相邻的两组放射源的夹角不同,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图5所示仅为一种示例说明。示例的,如图5所示,以其中两个放射源为例,该两个放射源在纬度方向的夹角为D,该夹角D可以是 1°-10°,即1°≤D≤10°,预设夹角D可以是1°-10°范围内的任意夹角,示例的,预设夹角范围D可以是1°、2°、3、5°、6°、8°、9°或10°。
图5所示的载源体,以放射源在经度方向包括多排,位于同一排的放射源经度相同,在纬度方向上也分为多排,位于同一排的放射源纬度相同为例。进一步的,为例实现非共面照射,更好的保护正常组织,本申请提供的载源体,放射源在纬度方向上,其位置各不相同。即每个放射源其纬度均不同。
本申请提供的载源体,载源体上设置有多个放射源孔,放射源固定安装在放射源孔内。或者,载源体上设置有与源匣形状相匹配的源匣位,源匣可固定安装在源匣位处,源匣上安装有多个放射源。示例的,源匣位可以是通孔,也可以是盲孔,并在载源体上设置有多个准直孔,以使得放射源发出的射束可以穿过该准直孔发出。本申请对于源匣及源匣位的形状和结构不做限定。
载源体上还设置有源匣连接部,用于固定位于源匣位处的源匣。同理,源匣上也设置有用于与源匣位连接的连接部。示例的,载源体和源匣可以是通过螺钉连接,也可以是通过卡扣连接,对于源匣与源匣位的连接和固定方式,本申请不做限定,仅以上述为例进行示例说明。
本申请提供的载源体,源匣上还设置有取换源匣的连接部。示例的,源匣连接部可以是螺孔,其可以通过与导源杆螺纹连接。或者,源匣连接部与导源杆可以是磁铁吸附连接。对于源匣与导源杆的连接,和源匣的取换方式,本申请不做限定,仅以上述为例进行示例说明。
本申请提供的载源体,源匣与载源体的材料不同。示例的,源匣可以是由钨合金形成,载源体可以是由铸铁形成。
下面以图6所示,对本申请提供的准直体进行具体的示例说明。
本申请提供的准直体,在经度方向上,相邻两个准直孔的间距大于放射源的尺寸。从而还可以通过使得准直体和放射源仅仅错位较小角度,使得准直孔之间的间距来屏蔽放射源,避免使用屏蔽位来屏蔽,因为仅需要错位较小角度,从而可以实现快速开关源。
示例的,本申请提供的准直体,在经度方向上,每个准直孔组包括多排,相邻两排放射源的夹角范围为2°-15°。示例的,准直孔组中,任意相邻的两排的夹角均相同,或者,不同的相邻两排的夹角不同,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图6所示仅为一种示例说明。如图6所示,多个放射源分为4排,相邻的排准直孔的夹角为B(图4以示意的两排为例)为例,该夹角B可以是2°-15°,即2°≤B≤15°,预设夹角B可以是2°-15°范围内的任意夹角,示例的,预设夹角范围B可以是2°、2.5°、3、5°、6°、8°、10°、12或15°。
本申请提供的准直体,准直孔组在纬度方向的夹角范围为20°-60°。示例的,如图6所示,该预设夹角范围C可以是20°-60°,即20°≤C≤60°,预设夹角范围C可以是20°-60°范围内的任意夹角,示例的,预设夹角范围C 可以是20°、25°、30°、38°、40°、45°、50°、53°或60°。
示例的,本申请提供的准直体,在纬度方向上,任意相邻两个准直孔的夹角范围为1°-10°。示例的,在纬度方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准直孔的夹角均相同,或者,在纬度方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准直孔的夹角不同,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图6所示仅为一种示例说明。示例的,如图6所示,以其中两个准直孔为例,该两个准直孔在纬度方向的夹角为D,该夹角D可以是1°-10°,即1°≤D≤10°,预设夹角D可以是1°-10°范围内的任意夹角,示例的,预设夹角范围D可以是1°、2°、3、5°、6°、8°、9°或10°。
图6所示的准直体,以准直孔组的准直孔在经度方向包括多排,位于同一排的放射源经度相同,在纬度方向上也分为多排,位于同一排的放射源纬度相同为例。进一步的,为例实现非共面照射,更好的保护正常组织,本申请提供的载源体,准直孔在纬度方向上,其位置各不相同。即每个准直孔其纬度均不同。
本申请提供的准直体,准直体还包括屏蔽位,用于屏蔽多个放射源的射束。即可以通过准直体的屏蔽放射源的射线,实现关源。本申请对于屏蔽位在屏蔽体的具体位置不做限定,图6中以屏蔽位与各准直孔组位置相对为例进行示例说明。
示例的,本申请提供的准直体,屏蔽位位于多个准直孔组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准直孔组之间。示例的,如图13所示,以屏蔽位位于②号准直孔组和③号准直孔组之间为例进行示例说明。
图13中仅以包括一个屏蔽位为例,本申请提供的准直体,准直体包括多个屏蔽位。例如,还可以在①号准直孔组和②号准直孔组之间设置屏蔽位。也可以是在③号准直孔组和④号准直孔组之间设置屏蔽位。也可以是在各相邻的两个准直孔组之间均设置屏蔽位。本申请对于多个屏蔽位的个数和分布不做限定,仅以上述为例进行示例说明。
本申请提供的准直体,准直体包括固定连接的内准直体和外准直体,内准直体上的准直孔和外准直体上的准直孔对应设置。即准直体可以是包括双层,该内准直体和外准直体可以是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本申请提供的准直体,准直体包括内准直体和外准直体,内准直体和外准直体可相对旋转。示例的,在治疗过程中,若发生事故,可以通过内准直体实现快速关源,再旋转外准直体使得屏蔽位对准放射源,以屏蔽放射源,再进一步将内准直体的屏蔽位对准放射源以实现完全关源。
本申请提供的准直体,内准直体上的准直孔为锥孔,和/或,外准直体上的准直孔为直孔。示例的,可以是内准直体上为直孔,外准直体也为直孔;或者,内准直体为锥孔,外准直体为直孔;也可以是内准直体和外准直体均为锥孔。
本申请提供的准直体,在屏蔽位设置有屏蔽体,屏蔽体的材料密度大于准直体的材料密度。示例的,屏蔽体与准直体固定连接,屏蔽体可以是由钨块或铅快或其合金组成。准直体可以是由铸铁组成。从而屏蔽体能够实现对放射源的更好屏蔽。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放射治疗系统,包括射源装置,射源装置包括载源体和准直体载源体上设置有多个放射源,多个放射源在经度方向的夹角在预设夹角范围内;准直体上设置有准直孔,多个放射源发出的射束穿过准直体上的准直孔相交于公共焦点。由于多个放射源分布在经度方向的预设夹角范围内,则可以通过载源体带动多个放射源沿放疗设备的中心轴旋转,从而可以在经过敏感组织或器官时,将放射源进行关源;在经过正常组织器官时放射源进行开源,从而可以在头部肿瘤治疗过程中,对保护眼睛等敏感组织器官进行保护,避免额外伤害。
有关载源体和准直体的描述,仅以上述为例,载源体和准直体的设置方式也可以用于筒状射源转轴中,这里不做赘述。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放射治疗系统,射源装置还包括开关体,开关体位于载源体和准直体之间;开关体上设置有与放射源对应的至少两组孔位,其中一组孔位均为通孔,其余各组孔位包括通孔和屏蔽位。示例的,如图14所示,开关体上设置有5组孔位即a-e组孔位,其中a孔位均为通孔,b孔位中仅以一排为通孔其余各孔位为屏蔽位,c孔位中两排为通孔其余各孔位为屏蔽位,d孔位中三排为通孔其余各孔位为屏蔽位,e孔位中四排为通孔其余各孔位为屏蔽位。需要说明的是,屏蔽位可以是在开关体上不设置孔,也可以是开关体上开有孔但开孔内可以是填充有钨棒,以屏蔽放射源。
本申请提供的放射治疗系统,开关体上设置有不同的孔位,不同孔位的开孔个数不同,则可以通过使得开关体的不同孔位对应放射源,以选择性的屏蔽部分放射源,以调节焦点处的剂量。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放射治疗系统,载源体和准直体可绕射源装置中心轴 360°圆周旋转或往复旋转。载源体和准直体绕射源装置的中心轴往复旋转,可以是载源体和准直体在270°范围内往复旋转。对于其往复旋转的角度,本申请不做限定,仅以上述为例进行示例说明。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放射治疗系统,载源体和/或准直体可沿预设轨迹移动。示例的,如图11所示,载源体和/或准直体可沿射源装置的中心轴的方向移动。或者,如图12所示,载源体和/或准直体可以沿方向A移动。具体的,可以是载源体沿射源装置的中心轴的方向移动,准直体固定不动;或者,准直体沿射源装置的中心轴的方向移动,载源体固定不动;或者,载源体和准直体均可以沿射源装置的中心轴的方向移动。载源体和/或准直体沿预设轨迹移动,可以是实现开关源。
本申请提供的放射治疗系统,载源体和/或准直体由多个片段组成。示例的,放射源可以是位于载源体的其中一个片段上,或者,该片段可以沿射源装置的中心轴的方向移动。准直体也可以是由多个片段组成,准直体可以是包括多个准直孔组,每个准直孔组对应设置在一个片段上,或者,一个片段上设置多个准直孔组。再或者,准直体上还可以设置有关源位,一个准直孔组和一个关源位可以是设置在一个片段上。
本申请提供的放射治疗系统,载源体也可以是片状,即可以上述多个片段中的一个片段。对于载源体的具体形状,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将患者的肿瘤精确的位于公共焦点处,以使得放射线将肿瘤细胞杀死。但若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移动,则放射线发生偏移,不仅不利于治疗还有害于患者健康,由于现有的放疗设备其公共焦点位于射源装置的腔体内,则治疗过程中无法对患者的头部是否移动进行监控。本申请提供的放射治疗系统,公共焦点位于射源装置的端面之外。示例的,如图8、图11和图12所示,公共焦点位于射源装置的端面之外,则有利于观察和监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发生移动。
本申请提供的放射治疗系统,放射治疗系统还包括成像装置,成像装置沿射源装置的中心轴方向设置在射源装置的一侧,公共焦点位于成像装置的成像区域内。即可以通过成像装置对位于成像区域内的患者肿瘤进行成像,根据图像确认患者是否发生位移。利用图像进行位移监控的精度高。
本申请的放射治疗系统,成像装置为X射线成像装置、CT成像装置、超声成像装置、DSA成像装置、MR成像装置、PET成像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的任意组合。例如成像装置为X射线成像装置,示例的,如图8、图11和图12所示,其可以包括一个X射线球管和一个平板探测。或者也可以是包括两个X 射线球管和两个平板探测,该两个X射线球管发出的射束相交。当然,成像装置也可以是任意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像装置的组合,例如成像装置可以是X射线成像装置和DSA成像装置的组合。本申请对于成像装置的具体设置方式不做限定,仅以上述为例进行示例说明。
示例的,在成像装置包括成像中心点的情况下,公共焦点与成像中心点重合。例如,成像装置包括两个X射线球管以及对应接收每个X射线球管发出的射束的两个X射线平板,两个X射线球管发出的射束相交于公共焦点。
本申请提供的放射治疗系统,成像装置沿射源装置中心轴可旋转。如图8、图11和图12所示,若成像装置包括一个X射线球管和一个X射线平板,则若患者在图8、图11和图12所示的上下方向发出移动,根据图像无法判断。因此,若成像装置沿射源装置中心轴旋转,则其可以获取不同角度下的患者图像,从而可以在各角度下确认患者是否发出移动。
成像装置旋转,可以是通过成像装置安装旋转装置,例如可以是通过齿轮齿圈,也可以是通过滑环驱动等。本申请对于成像装置的驱动方式不做限定。
本申请提供的放射治疗系统,成像装置固定连接在射源装置上。示例的,成像装置与载源体或准直体的任一个固定连接。以图8所示的为例,射线球管和X射线平板可以是与载源体固定连接,从而,载源体旋转带动成像装置旋转,避免单独设置成像的旋转驱动装置。当然,城西桑装置也可以是固定连接在开关体或准直体上,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放射治疗系统,放疗设备还包括屏蔽装置,屏蔽装置位于射源装置的一侧,放射源发出的射束穿过公共焦点后被屏蔽装置屏蔽。示例的,如图8、图11和图12所示,屏蔽装置位于射源装置的公共焦点的一侧,放射源发出的射束穿过公共焦点后被屏蔽装置屏蔽,以避免治疗室内多余的辐射。示例的,屏蔽装置为环状体,则放射源绕中心轴旋转一周的射线均被屏蔽装置接收。或者,屏蔽装置为屏蔽块,其可沿射源装置中心轴旋转,以跟随放射源旋转接收穿过公共焦点后的射线。需要说明的是,治疗床承载患者移动,则屏蔽装置上开设有通道,以方便治疗床移动。
示例的,本申请对屏蔽装置和成像装置的位置设置不做限定,例如成像装置可以是单独固定设置,也可以是设置在屏蔽装置内部。
本申请提供的放射治疗系统,还包括屏蔽门,屏蔽门可打开或闭合放射治疗系统的腔体。以图8所示为例,屏蔽门可以是设置在射源装置的腔体外,可打开或闭合射源装置的腔体,其可以是上下开合,也可以是左右开合。从而在非治疗时间内,可以通过屏蔽门屏蔽射束。当然,屏蔽门也可以是设置在成像装置和屏蔽装置之间,或者屏蔽门设置在屏蔽门的外侧。本申请对于屏蔽门的具体设置位置不做限定,仅以图8所示的为例进行示例说明。
本申请提供的放射治疗系统,如图7所示,在准直体和载源体之间还设置有防下沉组件。进一步的,射源装置还包括位于载源体外部的屏蔽体,在屏蔽体和载源体之间还设置有防下沉组件。示例的,防下沉组件可以为轴承,从而避免准直体和载源体在一端驱动旋转的情况下,另一端出现下垂。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放射治疗系统的控制驱动方法,如图15所示,控制驱动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至少一个出束角度范围。
步骤S2:驱动放射治疗系统在出束角度范围发出射束并相交于一个公共焦点。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放射治疗系统中的驱动装置一般设置预设的零位,在放射治疗过程中以该零位为参考,确认驱动角度范围进行驱动。本申请中,出束角度范围可以是治疗医师根据患者的肿瘤图像,制定的相应的治疗计划中包括的需要放射治疗系统发出射束进行照射治疗的角度范围,且该角度范围为驱动装置驱动的角度范围。示例的,如图16所示,治疗医师根据患者的肿瘤图像,制定的相应治疗计划中,放射治疗系统在B1区间进行照射治疗,并在A1区间不进行照射治疗(A1区域为包括两只眼睛的照射区域,避免射线损伤视神经),则出束角度范围为驱动装置驱动射线源在B1区间进行照射的驱动角度范围,保护角度范围为驱动装置驱动射线源在A1区间避免进行照射的驱动角度范围。放射治疗时仅在B1区间进行照射的驱动角度范围内旋转照射即可,从而可以避免照射眼睛伤及敏感组织。示例的,驱动角度范围为电机的旋转角。且本申请中,若放射治疗系统旋转超过360°,则驱动角度范围也超过360°。或者,若放射治疗系统旋转超过360°,则标定旋转圈数,以及不同圈数对应的驱动角度范围。
当然,放射治疗时也可以是对应A1区域和B1区域均进行旋转照射,则出束角度范围为在A1区间和B1区域进行照射的驱动角度范围,例如可以是 360°。此时,可以通过减少照射时间来减少敏感组织如视神经接收的剂量,来保护敏感组织器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驱动方法,放射治疗系统包括多个射线源,多个射线源的源点在经度方向上的预设角度范围内,控制驱动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出束角度范围,并驱动放射治疗系统在出束角度范围发出射束并相交于一个公共焦点,以在头部肿瘤治疗过程中,对保护眼睛等敏感组织器官进行保护,避免额外伤害。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驱动方法,如图17所示,还包括:
步骤S3:获取至少一个保护角度范围。至少一个保护角度范围小于360°。
如图18所示,放射治疗系统在B1和B2区间进行照射治疗,并在A1和 A2区间不进行照射治疗(A1和A2对应眼睛区域,避免射线损伤视神经),则出束角度范围为驱动装置驱动射线源在B1和B2区间进行照射的驱动角度范围,保护角度范围为驱动装置驱动射线源在A1和A2区间避免进行照射的驱动角度范围。
步骤S4:驱动放射治疗系统,使得在保护角度范围内的射线源的射束不发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驱动方法,放射治疗系统包括多个射线源,多个射线源的源点在经度方向上的预设角度范围内,控制驱动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出束角度范围以及至少一个保护角度范围,并驱动放射治疗系统在出束角度范围发出射束并相交于一个公共焦点,在保护角度范围内的射线源的射束不发出。从而可以在头部肿瘤治疗过程中,对保护眼睛等敏感组织器官进行保护,避免额外伤害。
示例的,至少其中一个出束角度范围和其中一个保护角度范围相邻。如图18所示,B1和B2区间进行照射治疗,并在A1和A2区间不进行照射治疗,由于B1区间和A1区间相邻,则对应B1区间的出束角度范围和对应A1区间的保护角度范围相邻。
本申请提供的控制驱动方法,获取多个出束角度范围,至少两个出束角度范围内放射治疗系统的速度不同。示例的,参照图18所示,B1和B2区间进行照射治疗,则获取对应B1区间的出束角度范围和对应B2区间的出束角度范围,且在放射治疗系统在对应B1区间的出束角度范围的速度为V1,在对应B2区间的出束角度范围的速度为V2,V1≠V2,从而可以通过速度来调节不同位置处的照射时间进而调节焦点的剂量。
示例的,如图16所示,当放射治疗时对应A1区域和B1区域均进行旋转照射,则出束角度范围为在A1区间和B1区域进行照射的驱动角度范围。可以是的,在对应B1区间的出束角度范围的速度为V1,在对应A1区间的出束角度范围的速度为V2,V1<V2。即使得在A1区间时的速度大于B1区间的速度,从而减少在A1区间内敏感组织接收的剂量,以保护敏感组织器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驱动角度范围为电机的旋转角,则驱动角度范围也超过360°。例如电机超过360°,则标定旋转圈数,以及不同圈数对应的驱动角度范围。至少两个出束角度范围内放射治疗系统的速度不同,可以不不同圈数时对应同一照射区间其驱动速度不同。例如,放射治疗计划治疗时间为2min,电机驱动旋转一圈需要1min,如图18所示,则在第一圈出束角度范围为在B1区域进行照射的驱动速度为V1,在第二圈出束角度范围为在B1区域进行照射的驱动速度为V2,V1≠V2。
本申请提供的控制驱动方法,示例的,如上所示的,速度不同的两个出束角度范围相邻。
本申请提供的控制驱动方法,驱动放射治疗系统在出束角度范围内往复运动。示例的,若仅获取一个出束角度范围,则放射治疗系统可以在改出束角度范围内往复运动,以增加肿瘤接收的剂量。当然,若获取多个出束角度范围时,放射治疗系统也可以通过在改出束角度范围内往复运动,来增加肿瘤接收的剂量。
本申请提供的控制驱动方法,在所述屏蔽体上设置有屏蔽位的情况下,则如图17中步骤S4具体为:驱动放射治疗系统,使得多个放射源发出的射束被准直体屏蔽。示例的,可以是驱动载源体和准直体错位,使得载源体上的放射源被准直体上的准直孔之间的间隙屏蔽,由于错位时载源体和准直体仅需要错位旋转较小角度,因此可以实现快速开关源;或者也可以是驱动载源体和准直体错位,使得载源体上的放射源被准直体上的屏蔽位屏蔽。
本申请提供的控制驱动方法,在所述放射治疗系统还包括开关体的情况下,以图15所示的为例,如图19所示,驱动控制方法法还包括:
步骤S5:驱动开关体,使得多个γ放射源发出的部分射束被开关体的屏蔽位屏蔽。
当然,如图17所示的驱动控制方法也可以是包括步骤S5,图19仅以图15所示的为例。
开关体如图14所示,驱动开关体,使得多个γ放射源发出的部分射束被开关体的屏蔽位屏蔽,即可以通过开关体屏蔽位来屏蔽部分放射源的射束,从而实现调节剂量的目的。
本申请提供的控制驱动方法,在经度方向上,同一准直孔组内相邻两个准直孔的间距大于放射源的尺寸。则如图17中步骤S4具体为:驱动放射治疗系统,使得多个放射源与准直孔错位,其中部分放射源发出的射束被准直孔组的边缘区域屏蔽,其余放射源发出的射束被准直孔之间的间距区域屏蔽。示例的,可以是驱动载源体和准直体错位,使得载源体上的放射源被准直体上的准直孔之间的间隙屏蔽,由于错位时载源体和准直体仅需要错位旋转较小角度,因此可以实现快速开关源。
示例的,如图8、图11和图12所示的放射治疗系统,公共焦点位于射源装置的端面之外。放射治疗系统还包括成像装置,公共焦点位于成像装置的成像区域内。如图20所示,驱动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6:控制成像装置以获取患者的图像。
步骤S7:根据患者的图像,确认出束角度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中的出束角度范围可以是放射治疗前,治疗医师根据患者的图像确认的出束角度范围,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获取的图像确认或调整该出束角度范围。
示例的,如图8、图11和图12所示的放射治疗系统,放射治疗系统还包括成像装置,公共焦点位于成像装置的成像区域内;如图21所示,驱动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8:控制成像装置以获取患者的图像。
步骤S9:根据患者的图像,确认保护角度范围。
同理,步骤S3中的保护角度范围可以是放射治疗前,治疗医师根据患者的图像确认的保护角度范围,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获取的图像确认或调整该保护角度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控制驱动方法,本申请对于以上各步骤的顺序不做限定,本申请仅以图示所示的为例进行示例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4)

1.一种放射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射源装置,所述射源装置包括载源体和准直体,
所述载源体上设置有多个放射源,所述多个放射源在经度方向的夹角在预设夹角范围内;
所述准直体上设置有多个准直孔组,每个所述准直孔组在经度方向的夹角在预设夹角范围内;
每个所述准直孔组包括多个准直孔,所述多个放射源发出的射束经过所述准直孔组的各准直孔后相交于一个公共焦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夹角范围为5°-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经度方向上,相邻两个准直孔的间距大于放射源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源装置还包括开关体,所述开关体位于所述载源体和准直体之间;
所述开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放射源对应的至少两组孔位,其中一组孔位均为通孔,其余各组孔位包括通孔和屏蔽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源体和所述准直体可绕射源装置中心轴360°圆周旋转或往复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源体和/或所述准直体可沿预设轨迹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源体和/或所述准直体可沿射源装置的中心轴的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焦点位于所述射源装置的端面之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治疗系统还包括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沿所述射源装置的中心轴方向设置在所述射源装置的一侧,所述公共焦点位于所述成像装置的成像区域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为X射线成像装置、CT成像装置、超声成像装置、DSA成像装置、MR成像装置、PET成像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的任意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像装置包括成像中心点的情况下,所述公共焦点与所述成像中心点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包括两个X射线球管以及对应接收每个X射线球管发出的射束的两个X射线平板,所述两个X射线球管发出的射束相交于公共焦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包括一个X射线球管以及对应接收X射线球管发出的射束的一个X射线平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沿所述射源装置中心轴可旋转。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射源装置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与所述载源体或准直体的任一个固定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疗设备还包括屏蔽装置,所述屏蔽装置位于所述射源装置的一侧,所述放射源发出的射束穿过公共焦点后被所述屏蔽装置屏蔽。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为环状体,或者,所述屏蔽装置为屏蔽块,其可沿所述射源装置中心轴旋转。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蔽门,所述屏蔽门可打开或闭合所述放射治疗系统的腔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准直体和所述载源体之间还设置有防下沉组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源装置还包括屏蔽体,在所述屏蔽体和所述载源体之间还设置有防下沉组件。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源体和/或准直体由多个片段组成。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载源体包括多个片段的情况下,所述多个放射源分布在所述载源体的其中一个片段上。
24.一种放射治疗系统的控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治疗系统为权利要求1-23任一所述的放射治疗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出束角度范围;
驱动所述放射治疗系统在所述出束角度范围发出射束并相交于一个公共焦点。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控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保护角度范围;
驱动所述放射治疗系统,使得在所述保护角度范围内的所述射线源的射束不发出;
所述至少一个保护角度范围小于360°。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控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一个出束角度范围和其中一个保护角度范围相邻。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控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多个出束角度范围,至少两个所述出束角度范围内所述放射治疗系统的速度不同。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控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速度不同的两个出束角度范围相邻。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控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驱动所述放射治疗系统在所述出束角度范围内往复运动。
30.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控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屏蔽体上设置有屏蔽位的情况下,
所述驱动所述放射治疗系统,使得在所述保护角度范围内的所述射线源的射束不发出,具体包括:驱动所述放射治疗系统,使得所述多个放射源发出的射束被所述准直体屏蔽。
31.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控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放射治疗系统还包括开关体的情况下,
所述方法还包括:驱动所述开关体,使得所述多个放射源发出的部分射束被所述开关体的屏蔽位屏蔽。
32.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控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经度方向上,所述同一准直孔组内相邻两个准直孔的间距大于放射源的尺寸;
所述驱动所述放射治疗系统,使得在所述保护角度范围内的所述射线源的射束不发出,具体包括:驱动所述放射治疗系统,使得所述多个放射源与准直孔错位,其中部分放射源发出的射束被所述准直孔组的边缘区域屏蔽,其余放射源发出的射束被所述准直孔之间的间距区域屏蔽。
33.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控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放射治疗系统还包括成像装置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成像装置以获取患者的图像;
根据所述患者的图像,确认所述出束角度范围。
34.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控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放射治疗系统还包括成像装置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成像装置以获取患者的图像;
根据所述患者的图像,确认所述保护角度范围。
CN201810974331.3A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放射治疗系统及其控制驱动方法 Pending CN1090112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74331.3A CN109011217A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放射治疗系统及其控制驱动方法
PCT/CN2019/099408 WO2020038226A1 (zh) 2018-08-24 2019-08-06 放射治疗设备及系统、控制驱动方法及设备
US17/183,485 US12364879B2 (en) 2018-08-24 2021-02-24 Radiotherapy device, and radiotherapy system including radiotherapy device and control driv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74331.3A CN109011217A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放射治疗系统及其控制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11217A true CN109011217A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28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74331.3A Pending CN109011217A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放射治疗系统及其控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11217A (zh)
WO (1) WO2020038226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38226A1 (zh) * 2018-08-24 2020-02-27 西安大医集团有限公司 放射治疗设备及系统、控制驱动方法及设备
WO2020038225A1 (zh) * 2018-08-24 2020-02-27 西安大医集团有限公司 准直体、放疗设备及其驱动控制方法
WO2020038093A1 (zh) * 2018-08-24 2020-02-27 西安大医集团有限公司 放射治疗设备、控制驱动方法及设备、系统
CN111514474A (zh) * 2020-03-24 2020-08-11 玛西普医学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头体两用多功能伽马刀治疗装置
CN114177542A (zh) * 2020-09-15 2022-03-15 西安大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放射治疗中的剂量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系统
US12364879B2 (en) 2018-08-24 2025-07-22 Our United Corporation Radiotherapy device, and radiotherapy system including radiotherapy device and control driving devic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1756A (zh) * 2002-08-14 2004-03-17 ��ʽ���綫֥ 集中照射型放疗设备
CN101195058A (zh) * 2007-11-27 2008-06-11 深圳市海博科技有限公司 多准直体放射治疗装置
CN203694431U (zh) * 2014-01-10 2014-07-09 郑晓天 一种数字图像靶点实时跟踪的放疗装置
CN104001269A (zh) * 2014-06-09 2014-08-27 武汉新奥沃医疗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放射源装置
WO2015096498A1 (zh) * 2013-12-25 2015-07-02 深圳市奥沃医学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源放射治疗设备的局部关源装置与放疗设备
CN209714022U (zh) * 2018-08-24 2019-12-03 西安大医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放射治疗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21155A1 (en) * 2007-11-09 2009-05-14 Elekta Ab (Publ) Radiotherapy apparatus and parts thereof
CN108159578A (zh) * 2012-12-14 2018-06-15 伊利克塔股份有限公司 放射治疗设备
CN109011217A (zh) * 2018-08-24 2018-12-18 西安大医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放射治疗系统及其控制驱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1756A (zh) * 2002-08-14 2004-03-17 ��ʽ���綫֥ 集中照射型放疗设备
CN101195058A (zh) * 2007-11-27 2008-06-11 深圳市海博科技有限公司 多准直体放射治疗装置
WO2015096498A1 (zh) * 2013-12-25 2015-07-02 深圳市奥沃医学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源放射治疗设备的局部关源装置与放疗设备
CN203694431U (zh) * 2014-01-10 2014-07-09 郑晓天 一种数字图像靶点实时跟踪的放疗装置
CN104001269A (zh) * 2014-06-09 2014-08-27 武汉新奥沃医疗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放射源装置
CN209714022U (zh) * 2018-08-24 2019-12-03 西安大医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放射治疗系统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38226A1 (zh) * 2018-08-24 2020-02-27 西安大医集团有限公司 放射治疗设备及系统、控制驱动方法及设备
WO2020038225A1 (zh) * 2018-08-24 2020-02-27 西安大医集团有限公司 准直体、放疗设备及其驱动控制方法
WO2020038093A1 (zh) * 2018-08-24 2020-02-27 西安大医集团有限公司 放射治疗设备、控制驱动方法及设备、系统
US10974072B2 (en) 2018-08-24 2021-04-13 Our United Corporation Collimator, radiotherapy device and control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11759654B2 (en) 2018-08-24 2023-09-19 Our United Corporation Radiotherapy device and control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12364879B2 (en) 2018-08-24 2025-07-22 Our United Corporation Radiotherapy device, and radiotherapy system including radiotherapy device and control driving device
CN111514474A (zh) * 2020-03-24 2020-08-11 玛西普医学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头体两用多功能伽马刀治疗装置
CN114177542A (zh) * 2020-09-15 2022-03-15 西安大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放射治疗中的剂量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系统
US11918829B2 (en) 2020-09-15 2024-03-05 Our United Corporation Method, controller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dose in radiotherapy
CN114177542B (zh) * 2020-09-15 2024-06-11 西安大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放射治疗中的剂量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系统
US12350516B2 (en) 2020-09-15 2025-07-08 Shenzhen Our New Medical Technologies Development Co., Ltd. Method, controller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dose in radiotherap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96987A1 (en) 2021-07-01
WO2020038226A1 (zh) 2020-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11219A (zh) 一种放射治疗系统及其控制驱动方法
CN109011217A (zh) 一种放射治疗系统及其控制驱动方法
CN109157761A (zh) 一种放射治疗系统
CN104936653B (zh) 一种多用途放射治疗系统
WO2020038225A1 (zh) 准直体、放疗设备及其驱动控制方法
CN209714022U (zh) 一种放射治疗系统
CN209645666U (zh) 一种放射治疗系统
JP7315659B2 (ja) 放射線治療装置
CN108635687A (zh) 一种放射治疗设备
CN208678191U (zh) 放射治疗头及放射治疗装置
CN210057171U (zh) 一种放射治疗系统
CN210131261U (zh) 载源体及放疗设备
CN209378332U (zh) 一种放射治疗系统
US12364879B2 (en) Radiotherapy device, and radiotherapy system including radiotherapy device and control driving device
US20140169519A1 (en) Cone-beam CT Scanning
CN215961845U (zh) 放疗设备
CN116899120A (zh) 一种射源装置及放射治疗系统
CN111068191A (zh) 一种放射治疗系统
JPS63119779A (ja) 回転放射線治療装置
JPS6182763A (ja) 放射線治療装置における打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710018 X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anxi Province, No.66, Fengcheng 12 Road, No.28 Building, International City Business Center, Unit 1, Floor 3, Room 10301

Applicant after: Xi'an Dayi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18 X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anxi Province, No.66, Fengcheng 12 Road, No.28 Building, International City Business Center, Unit 1, Floor 3, Room 10301

Applicant before: CYBERMED RADIOTHERAPY TECHNOLOGIES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