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蒸炉的冷凝水回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蒸炉,特别涉及一种电蒸炉的冷凝水回流结构。
背景技术
电蒸炉是采用电加热水的方式产生大量高温蒸汽,并通过高温蒸汽对食物进行加热的烹饪电器;电蒸炉在加热产生高温蒸汽的同时会使炉腔内的压力不断增加,为避免炉腔内压力过高,需要将炉腔内的一部分蒸汽排到炉腔外。传统的方案为:将高温蒸汽直接排出到炉腔外,该方案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当人体不小心碰到排出的高温蒸汽时会产生烫伤皮肤的问题;2、蒸汽不断地排出,会导致水箱内的水消耗过快,无法维持较长的烹饪时间;3、浪费水资源。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7152423U于2018年3月20日公开了一种蒸汽冷凝回收机构及使用有该机构的蒸制烹饪设备,并具体公开了包括排气风机,与排气风机出风口连通的排风通道,及蒸汽冷凝腔,蒸汽冷凝腔上设有蒸汽进气孔和出气孔,其中出气孔与排风通道连通;还包括上安装板、导风板、蒸汽换热板,上安装板位于导风板下方并与导风板之间形成有所述排风通道;所述蒸汽换热板上具有凹腔,所述蒸汽换热板与导风板密封连接,从而在蒸汽换热板与导风板之间形成所述蒸汽冷凝腔,蒸汽换热板的下侧面位于排风通道内;所述导风板上与出气孔相对的部位设有多条导流筋。该结构中,蒸汽的冷凝接触面结构较少,导致冷凝效果不明显,而且占用的空间体积较大,不利于安装于体积小的蒸制烹饪设备上。
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有效防止烫伤人体,节省水资源,避免频繁补水,烹调效率高,性能可靠,结构紧凑体积小的电蒸炉的冷凝水回流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电蒸炉的冷凝水回流结构,包括内胆、蒸汽发生器和水箱,内胆内腔为蒸汽烹饪室,内胆与蒸汽发生器连接,水箱为蒸汽发生器供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汽冷凝盒,该蒸汽冷凝盒自上向下依次设有上部空间、中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所述上部空间与中部空间之间设置有若干连通上部空间的中间排气孔,中部空间与下部空间之间设置有若干连通下部空间的底部排气孔,中间排气孔与底部排气孔一一对应,且相互对应的中间排气孔与底部排气孔之间通过相应的孔柱相连通,若干孔柱分别设置于用于储水的中部空间中,上部空间通过若干孔柱与下部空间连通;所述上部空间通过若干顶部排气孔与外界连通;所述中部空间分别与蒸汽发生器和水箱连通;所述下部空间分别与蒸汽烹饪室和蒸汽发生器连通。
所述蒸汽冷凝盒对应中部空间设有用于连通水箱的第一进水口和用于连通蒸汽发生器的第一出水口,第一进水口的位置高于第一出水口的位置。
所述第一出水口与中部空间内底壁的距离S≥10mm。
所述蒸汽冷凝盒对应下部空间设有用于连通蒸汽烹饪室的蒸汽排入口和用于连通蒸汽发生器的回流孔,蒸汽排入口的位置高于回流孔的位置。
所述下部空间设有下凹曲面,回流孔开设于下凹曲面的最底部。
所述上部空间设置有吸水部件。
所述蒸汽冷凝盒包括蒸汽冷凝外壳和储水盒,储水盒设置于蒸汽冷凝外壳内腔,且将蒸汽冷凝外壳内腔分隔出所述的上部空间、中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其中中部空间为储水盒内腔;所述蒸汽冷凝外壳内腔设有上隔板,上隔板限位作用于储水盒顶部;所述顶部排气孔开设于蒸汽冷凝外壳顶部;所述上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与中间排气孔对应且连通的透气孔;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或第一出水口开设于储水盒上;所述蒸汽排入口和/或回流孔开设于蒸汽冷凝外壳上。
若干所述的孔柱设置于储水盒上,中间排气孔开设于储水盒顶部且与相应的孔柱的顶部开口连通,下部排气孔开设于储水盒底部且与相应的孔柱的底部开口连通。
所述水箱与蒸汽冷凝盒之间设置有水泵,水泵的进水端与水箱连通,水泵的出水端与蒸汽冷凝盒上的储水盒内腔连通。
所述蒸汽发生器设置于蒸汽烹饪室底部,水箱和蒸汽冷凝盒设置于内胆侧部;所述内胆上开设有蒸汽排出口,蒸汽排出口通过蒸汽排出管与蒸汽冷凝盒上的下部空间连通;所述水箱通过相应的水管与蒸汽冷凝盒上的中部空间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相应的第三水管与蒸汽冷凝盒上的中部空间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冷凝水回流管与蒸汽冷凝盒上的下部空间连通。
所述水箱的底部和/或蒸汽冷凝盒的底部高于蒸汽发生器的顶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蒸汽烹饪室内的高温蒸汽在中部空间冷凝成低温的冷凝水,低温的气体从顶部排气孔排出,冷凝水则进行回流利用,可见蒸汽冷凝盒可解决高温蒸汽排出到炉腔外,从而有效避免人碰触高温蒸汽产生的烫伤现象,亦可避免蒸汽对于厨房家具、家电等造成的二次影响。
2、高温蒸汽冷凝成冷凝水后进行回流以循环利用,因此可有效节省水资源,避免浪费,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3、蒸汽的不断循环利用,可有效延长一箱水的有效烹饪时间,避免烹饪过程中因水的消耗而导致用户需不断的手动加水,提高了烹调的效率和使用体验。
4.中部空间中,来自蒸汽烹饪室的高温蒸汽与来自水箱的常温水进行换热,使高温蒸汽冷凝成冷凝水,而常温水则得到一定的加热效果,随后再供给蒸汽发生器使用,达到热回收的效果,此举能有效的提高蒸汽发生器的加热效率,而且能降低其能耗。
附图说明
图1-图4分别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不同方位的局部组装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局部剖视的组装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局部剖视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蒸汽冷凝盒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蒸汽冷凝盒的分解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蒸汽冷凝盒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蒸汽冷凝盒工作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2和图13分别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蒸汽冷凝盒不同方位的分解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蒸汽冷凝外壳与储水盒组装的剖视立体图。
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15,本电蒸炉的冷凝水回流结构,包括内胆1、蒸汽发生器2、水箱3和蒸汽冷凝盒A,内胆1内腔为蒸汽烹饪室1.1,内胆1与蒸汽发生器2连接,水箱3为蒸汽发生器2供水;蒸汽冷凝盒A自上向下依次设有上部空间A1、中部空间A2和下部空间A3;上部空间A1与中部空间A2之间设置有若干(复数个)连通上部空间A1的中间排气孔7.1相互连通,中部空间A2与下部空间A3之间设置有若干(复数个)连通下部空间A3的底部排气孔7.2,中间排气孔7.1与底部排气孔7.2一一对应,且相互对应的中间排气孔7.1与底部排气孔7.2之间通过相应的孔柱7.5相连通,若干(复数根)孔柱7.5分别设置于用于储水的中部空间A2中,上部空间A1通过若干孔柱7.5与下部空间A3连通;上部空间A1通过若干顶部排气孔5.2与外界连通;中部空间A2分别与蒸汽发生器2和水箱3连通;下部空间A3分别与蒸汽烹饪室1.1和蒸汽发生器2连通。
通过将蒸汽冷凝盒A内腔分为上部空间A1、中部空间A2和下部空间A3三个空间;其中,用于储水的中部空间A2中设置有竖直延伸的孔柱7.5,以使上部空间A1与下部空间A3相连通;工作时,内胆里过量的高温蒸汽排放到蒸汽冷凝盒A的下部空间A3后,会往中部空间A2中的孔柱7.5里上升,在通过孔柱7.5的时候,由于孔柱7.5外周有来自水箱3的常温冷水,且该常温冷水会将高温蒸汽进行冷凝,冷凝后的蒸汽水会顺着孔柱7.5内壁往下流到下部空间A3去,该冷凝水经输送最后回流到蒸汽发生器2里循环利用;可见,本蒸汽冷凝盒A一方面可防止高温蒸汽直接排出到炉体外面烫伤使用者,另一方面可延长一箱水的有效使用时间、达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此外,由于设置了若干(复数根)相互间隔的孔柱7.5,每根孔柱7.5均被中部空间A2里的常温冷水包围,因而跟孔柱7.5中高温蒸汽接触的冷凝面积更大,冷凝效果更佳。另外,当蒸汽发生器2的水用尽需要加水的时候,水泵8会从水箱3中提供新鲜的冷水到蒸汽冷凝盒A中的中部空间A2里,使中部空间A2里的水进行降温,以便达到更好的冷凝效果。
进一步说,蒸汽冷凝盒A对应中部空间A2设有用于连通水箱3的第一进水口7.3和用于连通蒸汽发生器2的第一出水口7.4,第一进水口7.3的位置高于第一出水口7.4的位置,确保中部空间A2具有一定的储水能力。
进一步说,第一出水口7.4与中部空间A2内底壁的距离S≥10mm,确保中部空间A2可以储存至少10mm高度的冷水,以对孔柱7.5中的高温蒸汽进行冷凝。
进一步说,蒸汽冷凝盒A对应下部空间A3设有用于连通蒸汽烹饪室1.1的蒸汽排入口5.6和用于连通蒸汽发生器2的回流孔5.7,蒸汽排入口5.6的位置高于回流孔5.7的位置。
进一步说,下部空间A3底部设有下凹曲面5.8,回流孔5.7开设于下凹曲面5.8的最底部,这样可以使冷凝水聚集到蒸汽冷凝盒A的最底部并全部从冷凝水排出口5.7回流到蒸汽发生器2内,不会使冷凝水残留在蒸汽冷凝盒A内,保证冷凝水的新鲜度。
进一步说,上部空间A1设置有吸水部件6,该吸水部件6优选吸水海绵,用于提高蒸汽的冷凝率。
进一步说,蒸汽冷凝盒A包括蒸汽冷凝外壳5和储水盒7,储水盒7设置于蒸汽冷凝外壳5内腔中部,且将蒸汽冷凝外壳5内腔分隔出上部空间A1、中部空间A2和下部空间A3,其中中部空间A2为储水盒7内腔;蒸汽冷凝外壳5内腔设有上隔板5.1,上隔板5.1限位作用于储水盒7顶部;顶部排气孔5.2开设于蒸汽冷凝外壳5顶部;上隔板5.1上开设有若干(复数个)与中间排气孔7.1对应且连通的透气孔5.3;第一进水口7.3和第一出水口7.4分别开设于储水盒7的侧部和背部;蒸汽排入口5.6和回流孔5.7分别开设于蒸汽冷凝外壳5下部,下凹曲面5.8成型于蒸汽冷凝外壳5底部。
进一步说,若干孔柱7.5由储水盒7一体成型,中间排气孔7.1开设于储水盒7顶部且与相应的孔柱7.5的顶部开口连通,下部排气孔开设于储水盒7底部且与相应的孔柱7.5的底部开口连通。
进一步说,水箱3与蒸汽冷凝盒A之间设置有水泵8,水泵8的进水端通过第一水管9与水箱3连通,水泵8的出水端通过第二水管10与蒸汽冷凝盒A上的第一进水口7.3连接,实现与储水盒7内腔的连通;水泵8通电后,水箱3内的水依次经过第一、第二水管,最后从第一进水口7.3注入蒸汽冷凝盒A的中部空间A2内。
进一步说,蒸汽发生器2设置于蒸汽烹饪室1.1底部,水箱3和蒸汽冷凝盒A设置于内胆1两侧,水泵8设置于内胆1顶部;内胆1侧壁开设有蒸汽排出口12,蒸汽排出口12通过蒸汽排出管13与蒸汽冷凝盒A上的蒸汽排入口5.6连接,实现与下部空间A3的连通;水箱3通过相应的水管(依次是第一水管9和第二水管10)与蒸汽冷凝盒A上的中部空间A2连通;蒸汽发生器2通过相应的第三水管11与蒸汽冷凝盒A上的中部空间A2连通;蒸汽发生器2通过冷凝水回流管14与蒸汽冷凝盒A上的下部空间A3连通。
进一步说,水箱3的底部和蒸汽冷凝盒A的底部均高于蒸汽发生器2的顶部,使冷凝水能全部流到蒸汽发生器2内,不会使冷凝水残留在蒸汽冷凝盒A内,保证冷凝水的新鲜度。
上述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