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71445A - 一种漏钢检测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漏钢检测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971445A CN108971445A CN201810797787.7A CN201810797787A CN108971445A CN 108971445 A CN108971445 A CN 108971445A CN 201810797787 A CN201810797787 A CN 201810797787A CN 108971445 A CN108971445 A CN 1089714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fiber
- thermometric fiber
- breakout
- crystalliz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0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9749 continuous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529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09 Low-carbon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37 trache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or oper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2/00—Arrangement of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devices, e.g. for temperature or viscosity of the fused m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漏钢检测装置及方法,用于在出现漏钢时能及时精确地检测出漏钢进行报警,缩短漏钢发生后的响应时间。所述装置包括:漏钢检测传感器,包括气管与气压检测装置,所述气管设置在结晶器出口的对应位置处,所述气管内填充预设气体,所述气压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气管内气压;处理器,与所述漏钢检测传感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气压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气管的当前气压,基于所述当前气压,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如果确定所述结晶器漏钢,输出报警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钢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薄板坯连铸技术和高效连铸技术的快速发展,连铸拉速不断提高,往往会造成结晶器内液面波动加大、结晶器保护渣耗量低、化渣不好引起传热不均等问题,最终导致凝固坯壳变薄,结晶器漏钢事故极易发生。结晶器的热监测技术经历了监视结晶器冷却水进出口温升、测量结晶器摩擦力和监测结晶器铜板(管)局部区域的温度或热流的过程,从基础的传热研究、漏钢预防、质量预测再到专家系统,数十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活跃,结晶器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得到提高。尽管如此,漏钢事故依旧频发,国内某钢厂薄板坯产线主要品种为普通低碳钢,连铸机拉速范围为3.0~4.0m/min,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年漏钢次数在10次左右,而在铸机投产的前三年,平均每月的漏钢次数就已经超过10次,数量十分惊人。
生产实践表明,操作工人判断出漏钢的发生大概需要5-20秒的时间,相应地,漏钢带来的破坏范围也较大,从结晶器足辊到第3扇形段,直至第5扇形段,增加了漏钢事故的清理量和经济损失。显然,如果能在出现漏钢时及时检测出漏钢并报警,能将漏钢响应时间缩短,漏钢事故的影响区域则会大大减小。所以,现有技术存在漏钢检测不及时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漏钢检测装置及方法,用于在出现漏钢时能及时精确地检测出漏钢进行报警,缩短漏钢发生后的响应时间,并且,采用自动处理的方式来取代人工主观判断环节,不仅能提高漏钢检测的精度,还能降低连铸主控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连铸机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漏钢检测装置,包括:
M根测温纤维,设置在结晶器出口处的足辊上,所述足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M个通孔,所述M个通孔中相邻两个通孔环向间隔预设度数,所述M根测温纤维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M个通孔内,所述M根测温纤维用于采集对应设置位置处足辊的温度,M为大于0的整数;
处理器,用于获得所述M根测温纤维中每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基于所述M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如果确定所述结晶器漏钢,输出报警信息。
可选的,每根所述测温纤维的直径为微米级。
可选的,每个所述通孔的中心与所述足辊的表面的距离范围为5mm-20mm,每个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2mm,每根所述测温纤维的直径小于每个所述通孔的孔径。
可选的,每根所述测温纤维上对应有N个测温点,该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包括N个测温点检测到的当前温度,N为大于0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每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N个测温点对应的当前温度,确定该根测温纤维的当前温度分布,基于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当前温度分布,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得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当前温度分布中的最高温度,基于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最高温度,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在确定所述M根测温纤维中存在最高温度与初始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第一测温纤维时,确定所述结晶器漏钢。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在确定所述M根测温纤维中存在第二测温纤维时,确定所述结晶器漏钢,其中,所述第二测温纤维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对应的最高温度均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在确定所述M根测温纤维中存在第三测温纤维时,确定所述结晶器漏钢,其中,所述第二测温纤维对应的N个测温点中存在P个测温点对应的当前温度均大于第二预设温度,P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在确定所述结晶器漏钢时,发送控制指令至停浇装置,控制所述停浇设备进行自动停浇操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漏钢检测方法,应用于前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漏钢检测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M根测温纤维中每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
基于所述每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
如果确定所述结晶器漏钢,输出报警信息。
可选的,每根所述测温纤维上对应有N个测温点,该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包括N个测温点检测到的当前温度,N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基于所述每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包括:
基于每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N个测温点对应的当前温度,确定该根测温纤维的当前温度分布;
基于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当前温度分布,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
可选的,所述基于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当前温度分布,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包括:
获得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当前温度分布中的最高温度;
基于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最高温度,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
可选的,所述基于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最高温度,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包括:
判断所述M根测温纤维中是否存在最高温度与初始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第一测温纤维时,如果存在,确定所述结晶器漏钢。
可选的,所述基于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最高温度,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包括:
判断所述M根测温纤维中是否存在第二测温纤维,所述第二测温纤维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对应的最高温度均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如果存在,确定所述结晶器漏钢。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每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包括:
判断所述M根测温纤维中是否存在第三测温纤维,所述第三测温纤维对应的N个测温点中存在P个测温点对应的当前温度均大于第二预设温度,P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的整数,如果存在,确定所述结晶器漏钢,P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的整数。
可选的,在确定所述结晶器漏钢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控制指令至停浇装置,控制所述停浇设备进行自动停浇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漏钢检测装置包括M根测温纤维,设置在结晶器出口处的足辊上,足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M个通孔,M个通孔中相邻两个通孔环向间隔预设度数,M根测温纤维一一对应地设置在M个通孔内,M根测温纤维用于采集对应设置位置处足辊的温度;处理器,用于获得M根测温纤维中每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基于M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判断结晶器是否漏钢,如果确定结晶器漏钢,输出报警信息。通过在结晶器出口处布置漏钢检测传感器,该传感器中的沿足辊长度方向设置,当漏钢发生时,足辊与结晶器接触,结晶器漏出的钢水滴落到足辊上后,导致足辊温度急剧上升,设置在足辊上的测温纤维能检测到足辊温度变化,所以,漏钢检测装置在出现漏钢时能及时精确地检测出漏钢后进行报警,缩短漏钢发生后的响应时间,并且,采用自动处理的方式来取代人工主观判断环节,不仅能提高漏钢检测的精度,还能降低连铸主控工人的劳动强度与人为因素的干预,填补了在连铸机结晶器出口区域监控的空白,提高了连铸机漏钢的在线检测水平,提高连铸机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漏钢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漏钢检测装置中的结晶器出口位置处的足辊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测温纤维设置在足辊上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漏钢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漏钢检测装置及方法,用于在出现漏钢时能及时精确地检测出漏钢进行报警,缩短漏钢发生后的响应时间。所述装置包括:M根测温纤维,设置在结晶器出口处的足辊上,所述足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M个通孔,所述M个通孔中相邻两个通孔环向间隔预设度数,所述M根测温纤维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M个通孔内,所述M根测温纤维用于采集对应设置位置处足辊的温度,M为大于0的整数;处理器,用于获得所述M根测温纤维中每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基于所述M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如果确定所述结晶器漏钢,输出报警信息。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请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的漏钢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如下部件:
M根测温纤维10,设置在结晶器出口处的足辊上,足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M个通孔,M个通孔中相邻两个通孔环向间隔预设度数,M根测温纤维一一对应地设置在M个通孔内,M根测温纤维用于采集对应设置位置处足辊的温度,M为大于0的整数;
处理器20,用于获得M根测温纤维中每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基于M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判断结晶器是否漏钢,如果确定结晶器漏钢,输出报警信息。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足辊是连铸机上的一个重要部件,一般设置在结晶器出口区域,其作用主要体现在:(1)引导引锭杆进入结晶器,防止穿引锭杆时引锭头碰坏铜板(管)下口,对结晶器铜板(管)起保护作用;(2)对初出结晶器的薄弱坯壳进行支撑与导向,减少铸坯的变形或漏钢,同时也可减轻铸坯对铜板(管)下口的磨损。足辊表面与铸坯表面直接接触的,所以,测温纤维可以设置在结晶器出口区域的上足辊和/或下足辊上。当然,测温纤维还可以设置在靠近结晶器出口区域的多排足辊上,设置的排数可以是1-3排,具体设置的排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本申请不做限制。举例来讲,如图2所示,在结晶器11出口处的长边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1排宽口足辊12,在结晶器出口处的宽边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并排设置的4排窄口足辊13。测温纤维可设置在上述宽口12足辊上,并且,测温纤维还可设置在最靠近结晶器的2排窄口足辊13上。
进一步,在每根足辊上,沿轴向方向设置M个通孔,M个通孔沿足辊环向间隔预设度数,具体的,预设度数=360/M度。每根测温纤维设置在每个通孔内。M根测温纤维对应设置在M个通孔内,每个通孔内设置一跟测温纤维。每根测温纤维的长度与足辊长度一致,或略大于足辊长度。足辊设置通孔的改造的目的是为了安装测温纤维,用于监视其表面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足辊上沿长度方向设置了4个通孔,相邻两个通孔环向间隔90度。这样,每个通孔内设置测温纤维后,设置4根测温纤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包含的测温纤维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本申请不做限制。比如:测温纤维设定为4根时,相邻两根测温纤维环向间隔90度,测温纤维设定为3根时,相邻两个测温纤维环向间隔120度。由于足辊的转速并不高,通过多根测温纤维可有效减少足辊温度检测的刷新周期。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在足辊上开设的每个通孔的中心与足辊的表面的距离范围为5mm-20mm,孔径一般设置在2mm以内,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设置通孔对足辊的强度和使用性能的影响。每根测温纤维的直径小于每个通孔的孔径。测温纤维的直径为微米级,所以,足辊上的通孔即使很小,测温纤维也能很轻松地安装进去。此外,该测温纤维还具有多测温点的特性,每根测温纤维上对应有N个测温点,该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包括N个测温点检测到的当前温度,每根测温纤维对应有N个当前温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N的数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本申请不做限制。
处理器20在获得M根测温纤维中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N个当前温度后,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确定结晶器是否漏钢。
第一种方式:处理器20可根据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N个当前温度,采用插值拟合的方式确定出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当前温度分布,基于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当前温度分布,判断结晶器是否漏钢。具体的,由于获得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温度分布,可获得该温度分布中的最高温度,进而根据最高温度来确定结晶器是否漏钢。
具体的,处理器20用于在确定M根测温纤维中存在最高温度与初始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第一测温纤维时,确定结晶器漏钢。
由于每根测温纤维在结晶器正常运行时,均会检测到一个初始温度,在处理器20获得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最高温度后,共计可获得M个最高温度,如果处理器20确定M个最高温度中存在与该初始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最高温度,该最高温度对应第一测温纤维,这样,即可确定结晶器出现漏钢的情况。进一步,每根测温纤维设置对应的编号,对应的,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最高温度也设置有该测温纤维的编号,在检测到最高温度与初始气压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最高温度,则可通过该最高温度的编号,定位到与该编号一致的具体的测温纤维,进而定位到该测温纤维安装的足辊的位置,从而快速定位到结晶器出现漏钢的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抢修维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预设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在此,本申请不做限制。
进一步,处理器20用于在确定M根测温纤维中存在第二测温纤维时,确定结晶器漏钢,其中,第二测温纤维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对应的最高温度均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处理器20获得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最高温度后,共计可获得M个最高温度,如果处理器20确定M个最高温度中存在大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最高温度,该最高温度对应第二测温纤维,如果第二测温纤维的最高温度在如果在预设时间范围(例如:3秒、或5秒等)内均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则确定结晶器出现漏钢的情况。进一步,每根测温纤维设置对应的编号,对应的,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最高温度也设置有该测温纤维的编号,在检测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均大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最高温度,则可通过该最高温度的编号,定位到与该编号一致的具体的第二测温纤维,进而定位到该第二测温纤维安装的足辊的位置,从而快速定位到结晶器出现漏钢的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抢修维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预设温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在此,本申请不做限制。为保证漏钢检测装置在5s的时间内成功发出漏钢警报,预设时间范围的设定值应控制在4秒以内。
第二种方式:处理器20用于在确定M根测温纤维中存在第三测温纤维时,确定结晶器漏钢,其中,第三测温纤维对应的N个测温点中存在P个测温点对应的当前温度均大于第二预设温度,P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的整数。
具体的,处理器20在获得M根测温纤维中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N个当前温度后,如果存在第三测温纤维,该第三测温纤维对应的N个测温点中存在P个测温点对应的当前温度均大于第二预设温度,P的数值可设置为1、2、3等数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P的数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本申请不做限制。进一步,每根测温纤维设置对应的编号,对应的,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N个测温点的当前温度也设置有该测温纤维的编号,在检测到存在P个测温点对应的当前温度均大于第二预设温度,确定该P个测温点对应的当前温度的编号,定位到与该编号一致的具体的第三测温纤维,进而定位到该第三测温纤维安装的足辊的位置,从而快速定位到结晶器出现漏钢的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抢修维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预设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在此,本申请不做限制。
进一步,处理器20在通过前述任意方式确定结晶器漏钢时,输出报警信息。具体的,该漏钢检测转装置还包括报警装置,或者,报警装置还可以独立于该漏钢检测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处理器20连接,处理器20在确定结晶器漏钢时,向该报警装置发送控制指令,控制该报警装置输出报警信息。具体的报警装置可以是扬声器、语音输出装置、声光输出装置、具备显示屏和声音输出模块的装置等,对应的,报警信息可以是报警铃声、报警语音、报警音乐以及声光信息等。如果报警装置包括显示屏,还可以在显示屏上显示报警信息,以及出现问题的气管编号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报警装置以及报警信息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本申请不做限制。
进一步,处理器20还与停浇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停浇装置设置在结晶器出口区域,当处理器20确定结晶器出现漏钢情况下,发送控制指令至该停浇装置,控制停浇设备进行自动停浇操作,以避免气管被漏出的钢水烧坏后引发火灾或造成其它器件进一步的毁坏。
请参见图4,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漏钢检测方法,应用于前述第一实施例中的漏钢检测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401:获得所述M根测温纤维中每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
S402:基于所述每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
S403:如果确定所述结晶器漏钢,输出报警信息。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每根所述测温纤维上对应有N个测温点,该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包括N个测温点检测到的当前温度,N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基于所述每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包括:
基于每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N个测温点对应的当前温度,确定该根测温纤维的当前温度分布;
基于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当前温度分布,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当前温度分布,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包括:
获得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当前温度分布中的最高温度;
基于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最高温度,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最高温度,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包括:
判断所述M根测温纤维中是否存在最高温度与初始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第一测温纤维时,如果存在,确定所述结晶器漏钢。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最高温度,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包括:
判断所述M根测温纤维中是否存在第二测温纤维,所述第二测温纤维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对应的最高温度均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如果存在,确定所述结晶器漏钢。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每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包括:
判断所述M根测温纤维中是否存在第三测温纤维,所述第三测温纤维对应的N个测温点中存在P个测温点对应的当前温度均大于第二预设温度,P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的整数,如果存在,确定所述结晶器漏钢,P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的整数。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在确定所述结晶器漏钢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控制指令至停浇装置,控制所述停浇设备进行自动停浇操作。
本实施例中的漏钢检测方法主要应用于前述第一实施例中的漏钢检测装置,该装置进行漏钢检测的方法已在前述第一实施例中详细介绍,在此,本市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漏钢检测装置包括M根测温纤维,设置在结晶器出口处的足辊上,足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M个通孔,M个通孔中相邻两个通孔环向间隔预设度数,M根测温纤维一一对应地设置在M个通孔内,M根测温纤维用于采集对应设置位置处足辊的温度;处理器,用于获得M根测温纤维中每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基于M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判断结晶器是否漏钢,如果确定结晶器漏钢,输出报警信息。通过在结晶器出口处布置漏钢检测传感器,该传感器中的沿足辊长度方向设置,当漏钢发生时,足辊与结晶器接触,结晶器漏出的钢水滴落到足辊上后,导致足辊温度急剧上升,设置在足辊上的测温纤维能检测到足辊温度变化,所以,漏钢检测装置在出现漏钢时能及时精确地检测出漏钢后进行报警,缩短漏钢发生后的响应时间,并且,采用自动处理的方式来取代人工主观判断环节,不仅能提高漏钢检测的精度,还能降低连铸主控工人的劳动强度与人为因素的干预,填补了在连铸机结晶器出口区域监控的空白,提高了连铸机漏钢的在线检测水平,提高连铸机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漏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M根测温纤维,设置在结晶器出口处的足辊上,所述足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M个通孔,所述M个通孔中相邻两个通孔环向间隔预设度数,所述M根测温纤维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M个通孔内,所述M根测温纤维用于采集对应设置位置处足辊的温度,M为大于0的整数;
处理器,用于获得所述M根测温纤维中每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基于所述M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如果确定所述结晶器漏钢,输出报警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测温纤维的直径为微米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通孔的中心与所述足辊的表面的距离范围为5mm-20mm,每个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2mm,每根所述测温纤维的直径小于每个所述通孔的孔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测温纤维上对应有N个测温点,该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包括N个测温点检测到的当前温度,N为大于0的整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每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N个测温点对应的当前温度,确定该根测温纤维的当前温度分布,基于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当前温度分布,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得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当前温度分布中的最高温度,基于每根测温纤维对应的最高温度,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在确定所述M根测温纤维中存在最高温度与初始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第一测温纤维时,确定所述结晶器漏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在确定所述M根测温纤维中存在第二测温纤维时,确定所述结晶器漏钢,其中,所述第二测温纤维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对应的最高温度均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在确定所述M根测温纤维中存在第三测温纤维时,确定所述结晶器漏钢,其中,所述第三测温纤维对应的N个测温点中存在P个测温点对应的当前温度均大于第二预设温度,P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的整数。
10.一种漏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漏钢检测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M根测温纤维中每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
基于所述每根测温纤维检测到的当前温度,判断所述结晶器是否漏钢;
如果确定所述结晶器漏钢,输出报警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97787.7A CN108971445B (zh) | 2018-07-19 | 2018-07-19 | 一种漏钢检测装置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97787.7A CN108971445B (zh) | 2018-07-19 | 2018-07-19 | 一种漏钢检测装置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71445A true CN108971445A (zh) | 2018-12-11 |
CN108971445B CN108971445B (zh) | 2020-07-24 |
Family
ID=64549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797787.7A Active CN108971445B (zh) | 2018-07-19 | 2018-07-19 | 一种漏钢检测装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971445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31536A (en) * | 1968-12-07 | 1973-05-08 | Demag Ag | Apparatus for continually measuring the temperature of a continuously cast metal rod |
US4674556A (en) * | 1985-07-06 | 1987-06-23 | Hitachi Zosen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in metallic strip continuous casting apparatus |
CN1033165A (zh) * | 1988-10-15 | 1989-05-31 | 上海第三钢铁厂 | 小方坯连铸防漏结晶器及控制系统 |
JPH08276257A (ja) * | 1995-04-03 | 1996-10-22 | Nippon Steel Corp | 連続鋳造のブレ−クアウト検知装置及び鋳造制御方法 |
JPH0947855A (ja) * | 1995-08-02 | 1997-02-18 | Nippon Steel Corp | 連続鋳造におけるブレークアウト予知方法 |
JPH09108802A (ja) * | 1995-10-20 | 1997-04-28 | Nippon Steel Corp | ブレイクアウト検知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処理方法 |
CN101332499A (zh) * | 2007-06-28 | 2008-12-31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板坯连铸漏钢预报控制方法 |
CN101985166A (zh) * | 2009-07-29 | 2011-03-16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连铸板坯纵裂漏钢预报方法 |
CN102825234A (zh) * | 2012-09-25 | 2012-12-19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粘结漏钢的判定报警方法 |
-
2018
- 2018-07-19 CN CN201810797787.7A patent/CN10897144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31536A (en) * | 1968-12-07 | 1973-05-08 | Demag Ag | Apparatus for continually measuring the temperature of a continuously cast metal rod |
US4674556A (en) * | 1985-07-06 | 1987-06-23 | Hitachi Zosen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in metallic strip continuous casting apparatus |
CN1033165A (zh) * | 1988-10-15 | 1989-05-31 | 上海第三钢铁厂 | 小方坯连铸防漏结晶器及控制系统 |
JPH08276257A (ja) * | 1995-04-03 | 1996-10-22 | Nippon Steel Corp | 連続鋳造のブレ−クアウト検知装置及び鋳造制御方法 |
JPH0947855A (ja) * | 1995-08-02 | 1997-02-18 | Nippon Steel Corp | 連続鋳造におけるブレークアウト予知方法 |
JPH09108802A (ja) * | 1995-10-20 | 1997-04-28 | Nippon Steel Corp | ブレイクアウト検知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処理方法 |
CN101332499A (zh) * | 2007-06-28 | 2008-12-31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板坯连铸漏钢预报控制方法 |
CN101985166A (zh) * | 2009-07-29 | 2011-03-16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连铸板坯纵裂漏钢预报方法 |
CN102825234A (zh) * | 2012-09-25 | 2012-12-19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粘结漏钢的判定报警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71445B (zh) | 2020-07-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00678A (zh) | 连铸坯缺陷影响参数的在线控制系统与方法 | |
KR900014058A (ko) | 연속주조에 있어서의 브레이크 아우트(break-out) 검출 | |
CN101879583A (zh) | 结晶器铜管传热对称性的在线热监测系统及方法 | |
CN109029830B (zh) | 一种漏钢检测系统及方法 | |
JP5575987B2 (ja) | モールド内凝固シェルのクラック診断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 |
JPS58148061A (ja) | 連続鋳造におけるブレークアウト防止方法 | |
CN108971445A (zh) | 一种漏钢检测装置及方法 | |
CN104364626A (zh) | 轴承组件上的载荷传感装置、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 |
CN111518975A (zh) | 高炉风口小套破损监测方法及系统 | |
CN114012053A (zh) | 结晶器浸入式水口结瘤堵塞异常状态的判断方法 | |
CN108907129A (zh) | 一种漏钢检测装置及方法 | |
KR101257254B1 (ko) | 몰드내 응고쉘의 크랙 진단장치 및 그 방법 | |
KR20120032923A (ko) | 몰드내 응고쉘의 크랙 진단장치 및 그 방법 | |
JPH01210160A (ja) | 連続鋳造における縦割れ予知方法 | |
KR20120044421A (ko) | 몰드내 응고쉘의 크랙 진단장치 및 그 방법 | |
JP2018196893A (ja) | 連続鋳造鋳片のクレータエンド位置検出方法及び検出装置 | |
JP2014012283A (ja) | 連続鋳造鋳片の凝固完了位置推定方法及び凝固完了位置推定装置 | |
JP5915463B2 (ja) | ブレークアウト予知方法 | |
KR20120057901A (ko) | 몰드내 응고쉘의 크랙 진단장치 및 그 방법 | |
JP2000263203A (ja) | 連続鋳造鋳片の縦割れ予知方法 | |
KR20210037118A (ko) | 연속주조공정의 구속형 브레이크아웃 예측 방법 | |
JP2005296979A (ja) | 溶融金属の連続鋳造におけるブレークアウト予知方法 | |
JPS5946702B2 (ja) | 連続鋳造用鋳型 | |
CN115178721A (zh) | 一种控制连铸结晶器内钢坯拉拔速度的方法、记录媒体及系统 | |
TWI699706B (zh) | 面形影像液面擾動偵測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