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33354A - 紧凑型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紧凑型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933354A CN108933354A CN201810501076.0A CN201810501076A CN108933354A CN 108933354 A CN108933354 A CN 108933354A CN 201810501076 A CN201810501076 A CN 201810501076A CN 108933354 A CN108933354 A CN 1089333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stener element
- strand
- shell
- casing
- cont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8—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34—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by separate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contact member, e.g. retainer collar or ring around contact memb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25—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with an intermediate part, e.g. adapter, receptacle, linking two plug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73—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 G02B6/3874—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using tubes, sleeves to align ferrules
- G02B6/3878—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using tubes, sleeves to align ferrul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ferrules, branching and break-out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2—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6—Securing by a separate resilient retaining piece supported by base or case, e.g. collar or metal contact-retention clip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18—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of a low-reflection-loss type
- G02B6/382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of a low-reflection-loss type with axial spring biasing or loading mea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9—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astening connecting plugs and sockets, e.g. screw- or nut-lock, snap-in, bayonet type
- G02B6/3891—Bayonet typ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1—Bolt, set screw or screw clamp
- H01R13/6215—Bolt, set screw or screw clamp using one or more bol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5—Casing or ring with bayonet eng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10),包括壳体(20)和至少两个股线紧固件单元(30),用于将股线紧固到连接器。壳体(20)具有通向壳体后面(25)的内腔室(26)。每个股线紧固件单元包括触头(32)和套管(36),所述接触头(32)构造成紧固到股线(40)的一端。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30)中的每一个,所述连接器具有卡口连接件,所述卡口连接件使得所述股线紧固件单元(30)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腔室内。有利地,壳体和股线紧固件单元构造成使得在安装期间,股线紧固件单元通过共同的开口插入到壳体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至少两条股线连接到至少两条对应的股线的连接器。每条股线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电导体和/或一个或多个光导体,即一条或多条光纤。
更确切地说,所述连接器构成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被构造成使得其自身可以被紧固到第二连接器。所述至少两条股线被紧固到所述第一连接器,并且所述至少两条对应的股线被紧固到第二连接器。由此,当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被组装在一起时,所述至少两条股线与所述至少两条对应的股线连接在一起。
背景技术
存在多种类型的连接器用于以上述方式将多条股线连接在一起。
具体地,存在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壳体和多个股线紧固件单元。各个股线紧固件单元都完全相同。每个股线紧固件单元用于将股线中的一条紧固到壳体上。所有股线通过壳体的后面紧固到壳体上。
由此,为了使股线紧固件单元自身能够被固定,壳体在其后面上具有开口,即具有与待固定的股线一样多的开口。
每个股线紧固件单元包括触头、弹簧和套管。
触头是紧固到股线端部的端部部件(或部件组),用于提供与另一个紧固件单元对应触头的连接,所考虑的紧固件单元通过该触头而被连接。
在所述连接器(参照上文给出的解释此处被认为是“第一”连接器)中,,触头的功能被定义为与第二连接器的对应触头相关联:触头是端子部件(terminal part)(或部件组),其通过与第二连接器的对应触头配合,适于在股线的电导体或光导体与紧固到第二连接器的对应股线的电导体或光导体之间建立连接。
在每个股线紧固件单元内,每个触头被构造成在其已经预先穿过套管之后被紧固到多条股线中的一条的一端,然后穿过壳体后面中的一个开口而沿着插入方向安装或组装。对于所有的股线紧固件单元,插入方向是相同的。
这种类型的连接器以非常令人满意的方式发挥连接功能;然而,它们并不是非常紧凑,这可能在某些应用中构成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连接器(“第一”连接器),一定数量的股线可以被紧固到该连接器上,从而经由第二连接器与相同数量的对应股线连接,其比上述连接器更加紧凑。
通过一种如下所述的连接器而实现该目的,即,该连接器包括壳体和至少一个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以及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其中:
壳体具有经由壳体后面中的开口而向外敞开的内腔室;
所述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中的每一个具有轴线并且包括触头和套管,所述触头被构造成紧固到已经预先穿过所述套管的股线的一端;
该连接器具有用于所述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中的每一个的卡口连接件,该卡口连接件使得所述股线紧固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被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腔室之内;以及
该壳体与所述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以如下方式构造,使得在安装时,所述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经由所述开口插入壳体中。换句话说,在安装时,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通过相同开口插入壳体中,并由此穿过所述相同开口—而不是穿过两个不同开口。
另外,当组装连接器时,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以及可能的其他股线紧固件单元)至少部分地放置在相同腔室内。术语“在相同腔室内”在本文中用于表示容纳位于壳体内的第一触头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触头紧固件单元的那些部分的腔室部分彼此连通,即它们没有被隔件完全隔开。因此,在安装状态的壳体中,位于壳体内的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的所述部分至少部分地彼此面对。
由此,通常发现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最靠近在一起的部分是彼此直接面对的。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可以彼此非常靠近地放置。
通过这些设定,连接器壳体可以具有小尺寸,股线紧固件单元之间的间距可以较小,并且连接器可以变紧凑。
上文限定的连接器具有至少两个股线紧固件单元,并且自然可以包括大于两个的任意数量的股线紧固件单元。
触头与标题“背景技术”下所述连接器的触头具有相同的功能。
每条股线可以是具有一个或多个电导体和/或一个或多个光纤的股线。因此,每个触头可以是为一个或多个电导体和/或一个或多个光纤而设计的触头。
尽管上文仅提到了壳体后面内腔室的开口,但内腔室自然也具有至少一个其他开口,以使得紧固件单元的触头能够正常地朝向前面连接。
壳体可以制成一个或多个部分。
当股线紧固件单元的各个外表面,具体是触头的外周表面由绝缘材料制成时,紧固件单元的腔室可以由例如金属的导电材料制成;壳体可以例如制成为单个金属部件,例如,具体是通过机械加工制成。这可以适用于例如触头具有各自的绝缘外护套的情况。
相反,当触头的外部由导电材料具体由金属制成、并且更具体地当信号或能量通过该材料传输时,触头需要在连接器内彼此电绝缘。在这种情况下,腔室优选由电绝缘材料制成,例如,由塑料材料(聚合物或其他材料)制成。
然后壳体可以例如通过放置在外部金属壳内的绝缘插件形成。不然,壳体可选地完全由塑料材料制成。
至少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通过为此设置的卡口连接件而安装在壳体中。
卡口连接件是两个部件的特定构造或布置,使得该两个部件能够通过执行两种运动而组装在一起,即一个部件相对于另一部件的平移运动,随后是一个部件相对于另一部件的转动运动。
卡口连接也可称为“直角回转(quarter-turn)”连接。术语“直角回转”在本文并不意味着转动恰好等于一圈的四分之一。转动运动可以转过例如20°至45°的角度。
应当理解的是,在连接器中,由于卡口连接件,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通过如下方式而被安装:将股线紧固件单元轴向插入壳体的开口中直到某个预定的轴向位置,然后使套管围绕股线紧固件单元的轴线转动。
将紧固件单元至少部分地安装在壳体内腔室中的目的和效果是将紧固件单元紧固到壳体。为了安全起见,可以提供附加装置以确保紧固件单元持久保持在期望的安装位置并且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解体。
为此,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器包括针对所述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的卡扣(或掣子)机构,该机构使得所述股线紧固件单元能够在组装结束时被锁定在安装位置,并由此使其能够保持在相对于壳体静止的位置。卡扣(或掣子)紧固是一种通过利用弹性变形(通常为例如舌片的局部变形,或者被组装在一起的其中一个部件的整体的变形)使两个部分接合而将它们组装在一起的技术。一旦两个部件在卡扣紧固位置接合,它们通常已经恢复到其初始形状并且不再弹性变形(或者弹性变形程度较小)。当两个部件在卡扣紧固位置彼此接合时,它们彼此配合以便抵抗或实际上阻挡所述部件在分离方向(与接合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相对运动。
因此,举例来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通过如下方式而被安装在壳体中:将股线紧固件单元插入壳体的开口中直到其到达第一轴向位置,然后使套管围绕紧固件单元的轴线转动,然后放开套管,由此,股线紧固件单元在复位装置的作用下相对于壳体轴向受阻。举例来说,复位装置可以是弹簧。
此外,在安装结束时,壳体和套管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布置,以确保股线紧固件单元被紧固到壳体。
优选地,具体来说对于通过转动运动和平移运动进行的连接,可以设定第一保持件以阻挡套管除了沿紧固件单元轴线的平移运动和围绕该轴线的转动运动之外在所有自由度上相对于壳体的运动,并设定第二保持件和第三保持件(或阻挡结构),用于分别阻挡套管沿插入方向的平移运动和围绕该轴线的转动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给所述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中的每一个提供第一保持件:
-卡口连接件包括形成在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导向表面;并且
-股线紧固件单元和壳体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当股线紧固件单元至少部分地安装在壳体的内腔室中时,所述至少一个导向表面与套管配合以阻挡套管除了沿紧固件单元轴线的平移运动和围绕该轴线的转动运动之外在所有自由度上的运动。导向表面由此构成第一保持件。导向表面可以具体是具有圆形底座的圆柱体的表面。
在该实施例中,对于每个股线紧固件单元,股线通过导向表面被很大程度地固定。通常,套管具有圆柱形的外部形状。导向表面的形状同样是圆柱形的并且其直径不小于套管的直径,由此可以确保套管相对于导向表面同轴布置,从而确保套管被保持在适当位置(除了相对于紧固件单元轴线的轴向平移运动和转动移动)。
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具体特征在于,与上述连接器不同,至少对于两个股线紧固件单元而言,触头被构造成通过穿过壳体后面上相同开口而沿着插入方向安装。在上述实施例中,其中壳体具有一个或多个导向表面,至少对于所述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而言,所考虑的股线紧固件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导向表面优选在所述至少一个导向表面仅在套管外周的一部分上轴向延伸,并使得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的套管的彼此最靠近的部分直接彼此面对。
这种布置可以将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的触头非常靠近彼此地定位在壳体的腔室内。由于这种布置,可以将处于安装位置的两个紧固件单元的节距(pitch)减到最小;具体地,处于安装位置的两个紧固件单元的套管可以仅隔开非常小的距离;如果壳体的壁需要位于两个套管之间,则不需要提供某个必要的最小距离。
因此,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的节距可以小于套管外径的1.5倍或者甚至小于1.2倍(该外径与在安装位置处于壳体内并且与导向表面配合的套管部分有关。套管可以具有在安装位置处于壳体外部的部分;该部分可以具有任意形状,具体地其可以具有非圆柱形的形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沿插入方向观察时,对于至少一个所述股线紧固件单元而言,所述至少一个导向表面在两个彼此相对的角扇段(angular sector)上延伸(可选地仅在两个彼此相对的角扇段上延伸)。
优选地,这些角扇段的取向方向相对于穿过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的轴线的直线大致垂直或倾斜。具体地,当连接器具有三个股线紧固件单元并且该三个股线紧固件单元在安装位置直接一个紧挨着另一个(对齐)放置时,选择这种实施例。对于放置在另外两个(处于安装位置)之间的股线紧固件单元而言,壳体于是恰好具有两个处于彼此面对的导向表面,并且套管在安装位置时处于这两个导向表面之间。
此外,为了在壳体中沿轴向阻挡触头,连接器可以以各种方式布置。
第二保持件具体可以包括形成卡扣机构的弹簧。除了导向表面之外,股线紧固件单元而后通过壳体、弹簧和触头之间的配合利用套管而固定。弹簧一般是螺旋型的,并且而后环绕股线的端部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紧固件单元处于安装位置时,弹簧至少部分地并且可选地全部布置在套管内部。
弹簧用于压缩。在安装位置,弹簧分别向壳体和触头施加相反的力,由此使触头相对于壳体被向前(即在插入方向上)推动。壳体被布置成阻挡触头的轴向运动。
由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所述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中的至少一个:
卡扣机构包括弹簧;
触头被构造成使得在被紧固到预先穿过套管的股线端部之后,其可以通过穿过壳体后面中的开口而沿紧固件单元轴线的插入方向被组装;并且
股线紧固件单元和壳体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当股线紧固件单元处于安装位置时,弹簧被压缩,并且其通过抵靠壳体而沿插入方向抵靠触头,并由此阻挡触头在插入方向上相对于壳体移动。
为了使弹簧能够沿插入方向抵靠触头,在一个实施例中,触头具有触头的弹簧支承表面,该表面被布置成使得环绕股线端部布置的弹簧能够沿触头的轴向方向向触头的弹簧支承表面施加压缩力。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至少一个触头紧固件单元而言,触头具有大致圆柱形的外部形状,并且触头的弹簧的支承表面形成于触头的外凸缘上。
此外,关于弹簧抵靠壳体的支承,这可以是直接的(弹簧与壳体接触)或者也可以是间接的。如果支承是间接的,则举例来说,弹簧可以抵靠在套管上,并且就是套管抵靠在壳体上。为了使这种支承成为可能,在一个实施例中,套管具有套管的弹簧支承表面,该表面被布置成使得环绕股线端部布置的弹簧可以沿其轴向方向向套管的弹簧支承表面施加压缩力。
为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套管具有圆柱形的内孔并且套管的弹簧支承表面由布置在孔中的肩部形成。
可以观察到,在某些实施例中,连接器根据其是否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器连接而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轴向地阻挡触头。
当以第一种方式阻挡时,在没有上述“第二”连接器的情况下,壳体自身通过抵抗由弹簧施加到触头的力而在向前方向上阻挡触头。(触头抵靠壳体的表面被前向阻挡。)
相反,当连接器(假定为第一连接器)紧固到第二连接器时,以不同的方式在轴向的向前方向阻挡触头: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触头于是相互接合。有利的是,在该位置,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每个触头于是被轴向阻挡,不是由壳体阻挡触头,而是由第二连接器的触头与第一连接器接触。触头紧固件单元的弹簧由此用于保持第一连接器的触头永久地与第二连接器的触头接触。这有助于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触头之间建立非高质量的接触。由此,触头作为整个弹簧的功能的触头。
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的一个实施例中,由弹簧向后施加在壳体上的力通过套管传递:弹簧的后部在套管上施加向后的力,套管转而将该力施加在壳体上。套管因此必须能够将该力传递到壳体上。
为此,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套管具有至少一个从其外表面突出的轴向阻挡凸耳;并且
所讨论的壳体和股线紧固件单元被构造成使得在安装位置时,在来自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套管被向后推动到安装位置,在该安装位置,所述至少一个轴向阻挡凸耳抵靠壳体的至少一个套管轴向阻挡表面,由此在向后方向上阻挡所述至少一个轴向阻挡凸耳,从而防止套管向后的任何运动。
在一个优选的变体中,所考虑的股线紧固件单元的套管和壳体以这样的方式构造:
-套管当放置在第一角度位置时可以沿插入方向插入壳体的腔室内,而且
-可以使套管围绕紧固件单元的轴线转动,以便到达第二角度位置,在该第二角度位置,壳体的所述至少一个套管轴向阻挡表面在向后方向上阻挡所述至少一个轴向阻挡凸耳。
优选地,并且至少对于所考虑的股线紧固件单元而言,所考虑的股线紧固件单元的套管和壳体以这样的方式构造:
-位于第一角度位置的所考虑的股线紧固件单元的套管可以沿插入方向(至少部分地)插入壳体的腔室内(其而后到达第一轴向位置);并且随后
-可以使套管围绕紧固件单元的轴线转动,以便到达第二角度位置,在该第二角度位置,壳体的套管轴向阻挡表面在向后方向上阻挡所述至少一个轴向阻挡凸耳(并且因而阻挡套管),从而防止套管向后的任何运动。
最后,为了阻挡套管相对于壳体转动运动,优选还要提供上述第三保持件。
为此,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对于所考虑的股线紧固件单元而言,所考虑的股线紧固件单元的套管和壳体以这样的方式构造:
-壳体具有至少一个转动阻挡表面,该转动阻挡表面不是围绕插入方向的回转曲面;并且
-套管具有至少一个从其外表面突出的防转凸耳。
此外,所考虑的股线紧固件单元和壳体于是被布置成在将所考虑的股线紧固件单元至少部分地安装到壳体的内腔室内时:
-股线紧固件单元通过壳体的开口沿插入方向插入壳体的腔室中,直到套管轴向到达第一轴向位置并且角度到达第一角度位置;然后
-套管围绕紧固件单元的轴线转动以到达第二角度位置;
-套管然后相对于壳体轴向滑动以到达位于第一轴向位置后部的第二轴向位置;并且
-当套管处于第二轴向位置时,防转凸耳与所述至少一个转动阻挡表面配合以防止套管围绕紧固件单元的轴线转动。
最后,连接器可以有利地具有视觉标记(每个股线紧固件单元具有一个标记)以确保各个股线被适当地紧固到壳体。
由此,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对于所考虑的股线紧固件单元而言,套管包括标记,股线紧固件单元和套管以这样的方式构造:当套管处于第一轴向位置时,标记在壳体的后部不可见,而当套管处于第二轴向位置时,标记是可见的,并且优选伸出到壳体的后部之外。该标记表示适当的紧固,并向负责紧固各个股线的操作人员显示套管确实处在安装位置,并且由此显示股线被适当地紧固。
举例来说,标记可以是布置在套管外表面上的彩色标记和/或突起、设置在套管外表面上的彩色标记、和/或布置在所述表面上的突起。
有利地,套管和壳体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构造:当套管处于安装位置时,标记向后(而不是径向)突出。因此,壳体的径向外表面不需要具有用于确认套管被适当定位的径向通道。因此,这避免了由于这种径向通道的存在而在机械上减弱壳体。
另外,标记可以制成轴向花键的形式,尤其是具有圆柱形外部形状。此外,成形为与轴向阻挡凸耳配合的腔室内表面也可以为圆柱形表面的形式。因此,壳体的内表面可以以特别简单的方式机械加工,例如,使用壳形端铣刀,并且工具遵循简单路径。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而给出的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可以很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且其优点更好地体现。下列说明参考了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连接到对应的第二连接器的图1连接器的平面图;
-图3A和3B是在紧接着将股线紧固件单元插入壳体中之后并在旋转套管之前图1连接器在垂直于插入方向的平面的剖视图;图3A是朝向后方的视图,而图3B是朝向前方的视图;
-图3C是图1连接器在图3A和3B所示安装步骤时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在将股线紧固件单元插入壳体中之后并且在旋转套管之后但在放开它们之前、向后观察图1连接器在垂直于插入方向的平面的剖视图;
-图5是在将股线紧固件单元插入壳体中之后、旋转套管并放开它们之后、向后观察图1连接器在垂直于插入方向的平面的剖视图;以及
-图6是处于安装位置的图1连接器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各幅附图,下文描述了构成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10。
连接器10包括壳体20和四个彼此相同的股线紧固件单元30A、30B、30C和30D。每个股线紧固件单元包括触头(32A、32B、32C、32D)、弹簧(34A、34B、34C、34D)和套管(36A、36B、36C、36D)。
下面依照惯例,位于附图标记之后的字母A、B、C和D表示相同但分别针对于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第三股线紧固件单元或第四股线紧固件单元的部件。附图标记本身表示全部的四个部件:例如套管36。
连接器10构成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设计成紧固到对应的第二连接器110(图2)。连接器10适于连接到四条股线40。当连接器110转而连接到四条股线140时,连接器10和110一起使得四条股线40能够并联连接到四条股线140。股线40在远离连接器10的护套41中组装在一起;股线140在远离连接器110的护套141中组装。壳体20通过螺钉44被紧固到壳体120。
连接器10和连接器110之间相对主要的区别在于,连接器10中的触头是每个都具有“整体弹簧功能(integral spring function)”的触头,相反,连接器110中的触头是静止的,即它们被保持在相对于壳体120静止的位置。
壳体20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壳体。它包括由注射成型塑料材料和/或机械加工塑料材料制成的插入件21,该插入件21置于通过机械加工制成的铝壳23内(图3)。它具有平台22,其中两个螺钉44穿过平台22的端部从而将连接器10紧固到连接器110。
除了平台22之外,壳体20通常为布置在前面24和后面25之间的长方体形状。后面25被用于穿过紧固件单元30的大开口刺穿。
由于四个紧固件单元30是相同的,所以仅参考组件30A来描述连接器10。
股线紧固件单元30A包括触头32A、弹簧34A和套管36A(图1、3)。股线紧固件单元30A用于将股线40A紧固到壳体20。
在所示的实例中,股线40A由铜制成的单个电导体构成。触头32A是同样由铜制成的触头,它通过转动而被卷绕(crimped)到股线40A的端部上。
触头32A的前面31A形成有四个舌片31A1、31A2、31A3、31A4,每个舌片均被设计为插入到连接器110的对应触头内。
触头32A的后端33A呈套管形式,即空心圆柱体。内孔被股线40A的端部占据,具体地,该圆柱体部分33A卷绕到股线的端部上。弹簧34A围绕圆柱体33A布置。
在距其端部大致相等距离处,触头32A具有凸缘35A。凸缘在其后侧具有表面37A,法线(normal)从表面37A向后延伸。该表面构成用于接触弹簧的支承表面:弹簧34A的前端抵靠在该支承表面上。
根据定义,套管36A通常为空心圆柱体的形式。沿插入方向(在安装位置)穿过套管36A的内孔具有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的直径略大于弹簧34A的外径,其特别用于容纳弹簧34A。进一步向后,具有较大直径的该孔部分朝向具有较小直径的孔部分延伸,该较小直径仅用于允许股线40A以有间隙地穿过。
在套管36A中内孔的直径变化处,形成弹簧支承表面38A,弹簧34A的后端抵靠在该弹簧支承表面38A上。
套管36A的外表面具体在图1中示出。在套管36A的后端,其包括用于保持套管的翅片39A,具体来说,翅片39A使得套管36A能够在其被放置就位时被转动,如下文所描述的那样。
此外,在距离套管36A前端大约三分之一距离处,套管36A的外表面包括两个轴向阻挡凸耳42。
这些凸耳从套管36A的外表面突出。如下所述,这些凸耳用于防止套管相对于壳体20向后轴向运动。
首先有必要描述腔室26及其开口的形状。从后面观察,开口的形状由其轮廓27所限定。
腔室26被布置成(部分地)容纳触头紧固件单元30。腔室26具体用于通过阻挡套管除了沿形成其自身一部分的紧固件单元的轴线的平移运动和围绕该轴线的转动运动之外在所有自由度上的运动,从而保持套管36的圆柱体部分。这种保持由设置在腔室26中的圆柱体表面49执行,圆柱体表面49构成本发明含义中的导向表面。
这些导向表面49在两个大致彼此相对的角扇段(angular sector)S1和S2上延伸(图3A)。
导向表面49的直径被确定为使得四个套管36可以穿入轮廓27以便插入腔室26中。
此外,在将要用来插入套管的套管36的角度位置时(图3A、3B和3C示出),凸耳42必须能够穿透到腔室26中。为此,对于每个组件30,轮廓27包括向外突出以允许凸耳42穿过的两个突出部28(大部分为圆拱形)。腔室26的内部被设计成使得凸耳42可以在股线紧固件单元30安装在壳体20中时穿入腔室的内部。
由于壳体20和紧固件单元30被布置的方式,紧固件单元通过卡口连接件连接到壳体。
股线紧固件单元30,例如组件30A,其通过执行以下操作而被安装在连接器10中。
在第一步(图3A、3B和3C),股线紧固件单元30A沿着插入方向平移运动,直到套管到达第一插入位置,在第一插入位置,凸耳42A贴靠在壳体的表面29A。在该整个平移运动中,套管保持在插入角度位置。在该位置,凸耳42A相对于水平方向形成角度α1,如图3A所示。
在第二步,用手转动套管36,直到它到达如图4所示的最终角度位置(角度α2)。当凸耳42A贴靠腔室26的内壁(箭头A,图5)时,该转动运动被阻挡。在以这种方式转动之后,当从后方观察时,凸耳42A至少部分地位于部分48后面,该部分48位于壳体20的后面25处并且面向表面29A的一部分。
当连接器10处于安装位置时,壳体20的该部分48用于防止套管36反向运动,如下面参照图5和图6所解释的那样。
具体来说,连接器10具有将紧固件单元30保持在安装位置的卡扣机构。该卡扣机构主要由弹簧34和传递回弹力的各个表面和结构构成:即,弹簧37抵着触头32向前作用的支承表面;以及形成在套管上的支承表面38,套管36的轴向阻挡凸耳42与壳体20的部分48配合,一起向后作用。
在安装股线紧固件单元的最后,锁定步骤(图5和6)用于将股线紧固件单元置于安装位置,并且如下所述为套管36提供轴向阻挡和转动阻挡。
除了凸耳42A之外,套管36A具有标记45A。在该实施例中,这些标记由从套管36A的外表面突出的短轴向花键构成。这些轴向花键或标记45A从凸耳42A向后延伸。具体来说,当从后方观察时(如图1所示),这些标记45A位于由凸耳42A占据的表面内。
在组装连接器10的第一步中,这些标记45A被完全组装在腔室26内。
腔室26设置有凹槽50,凹槽50布置成允许标记45按如下所述穿过。
在锁定步骤中,套管36A被放开。由于弹簧34A向套管36A施加向后的力,套管36A向后运动直到凸耳42A被阻挡在部分48上的腔室26内设置的套管轴向阻挡表面上(图6)。然后套管36A在其最终轴向位置(安装位置)上被轴向阻挡。由于这种向后运动(图6详细视图中的箭头B),先前完全位于壳体20内部的标记45A从其稍稍突出,如图1中可以见到的标记45B、45C和45D。因此,安装股线固定件单元30A的操作者可以确认刚安装的套管36A被恰当地定位。
标记45不仅用于提供组装指示功能,还用于提供防止转动运动功能。具体而言,在套管36A反向运动以到达其最终轴向位置期间,标记45A插入到形成在腔室26内部用于容纳它们的对应凹槽50中。这些凹槽与标记45A的外部形状契合(有间隙地),并且因此它们防止套管36A的任何转动运动。因此防止套管36A转动,例如,在振动的影响下,所以套管36A不能返回到在第一安装步骤结束时达到的角度位置(角度α1),在该角度位置,套管36A可能从腔室26中脱出。
各个附图清楚地显示了连接器10的紧凑特性。可以看出,紧固件单元30经由在腔室26的后面25上由其轮廓27所限定的单个开口而插入。对于每个相邻的一对套管36,套管36彼此最靠近的部分直接彼此面对,即,更确切地说,它们没有被壳体20中的任何隔件隔开。因此,套管36的节距d可以减小到非常小的数值,具体来说是小于1.2D的数值,其中D是套管36的外径。
尽管参考特定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不超出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一般范围的情况下对该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该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Claims (13)
1.一种连接器(10),包括壳体(20)和至少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30A)以及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30B),其中:
所述壳体(20)具有内腔室(26),所述内腔室(26)经由所述壳体的后面(25)中的开口而向外敞开;
所述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中的每一个具有轴线(X)并且包括触头(32)和套管(36),所述触头(32)被构造成紧固到已经预先穿过所述套管(36)的股线(40)的一端;
所述连接器具有针对所述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30)中的每一个的卡口连接件,所述卡口连接件使得所述股线紧固件单元(30)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被安装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内腔室之内;并且
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被构造成在所述安装过程中,所述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经由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壳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对于所述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30)中的每一个:
-所述卡口连接件包括形成在所述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导向表面(49);并且
-所述股线紧固件单元(30)和所述壳体(20)布置成使得当所述股线紧固件单元至少部分地安装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内腔室中时,所述至少一个导向表面(49)与所述套管(36)配合,从而阻挡所述套管除了沿所述紧固件单元的所述轴线的平移运动和围绕所述轴线的转动运动之外在所有自由度上的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30)的每一个中,所述股线紧固件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导向表面在所述至少一个导向表面(49)处仅在套管(36)的周边的一部分上轴向延伸,并且使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的套管的彼此最靠近的部分直接彼此面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当沿插入方向观察时,对于所述股线紧固件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至少一个导向表面(49)在两个彼此相对的角扇段(S1、S2)上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包括针对所述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30)中的至少一个的卡扣机构,所述卡扣机构使得所述股线紧固件单元(30)能够在安装结束时被锁定在安装位置并因此使其能够保持在相对于所述壳体(20)静止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对于所述第一股线紧固件单元和第二股线紧固件单元(30)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卡扣机构包括弹簧(34);
所述触头(32)被构造成使得在紧固到先前穿过套管(36)的股线(40)的端部之后,触头(32)能够通过穿过壳体(20)的后面中的开口在沿着紧固件单元的轴线的插入方向(X)上被安装;和
股线紧固件单元(30)和壳体(20)被布置成使得当股线紧固件单元处于安装位置时,弹簧(34)被压缩,并且通过抵靠壳体(20),弹簧在插入方向上抵靠触头(32),并因此阻挡触头相对于壳体在插入方向上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触头(32)具有所述触头的弹簧支承表面(37),所述弹簧支承表面布置成使得布置在所述股线(40)的所述端部周围的所述弹簧(34)能够对触头的弹簧支承表面(37)在其轴向方向上施加压缩力。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套管具有从其外表面突出的至少一个轴向阻挡凸耳(42)和
所述壳体和股线紧固件单元被构造成使得在安装位置中,在来自弹簧(34)的压力的作用下,套管(36)被向后推动到安装位置,在所述安装位置中,所述至少一个轴向阻挡凸耳(42)抵靠壳体的至少一个套管轴向阻挡表面(47),由此在向后方向上阻挡所述至少一个轴向阻挡凸耳(42)并因此防止套管(36)朝向后方的任何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股线紧固件单元的所述套管(36)和所述壳体(20)构造成:
-当置于第一角度位置(α1)时,所述股线紧固件单元的套管能够沿插入方向插入壳体的腔室(26)中,然后
-使套管(36)绕所述紧固件单元的轴线转动以达到第二角度位置(α2),在所述第二角度位置(α2)中,所述壳体的所述至少一个套管轴向阻挡表面(47)在向后的方向上阻挡所述至少一个轴向阻挡凸耳(4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至少对于所述股线紧固件单元(30),所述股线紧固件单元的所述套管(36)和所述壳体(20)构造成:
-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个转动阻挡表面(50),所述至少一个转动阻挡表面(50)不是围绕所述插入方向(X)的回转曲面;并且
-所述套管(36)具有至少一个从其外表面突出的防转凸耳(45);并且
所述股线紧固件单元(30)和所述壳体(20)布置成在将所述股线紧固件单元(30)至少部分地安装到所述壳体的所述内腔室内时:
-所述股线紧固件单元通过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沿所述插入方向插入所述壳体的所述腔室(26)中,直到所述套管轴向到达第一轴向位置(X1)并且角度上到达第一角度位置(α1);然后
-所述套管(36)围绕所述紧固件单元的所述轴线转动以到达第二角度位置(α2);
-所述套管然后相对于所述壳体轴向滑动以到达位于所述第一轴向位置后部的第二轴向位置(X2);并且
-当所述套管处于所述第二轴向位置(X2)时,所述防转凸耳与所述至少一个转动阻挡表面(50)配合以防止所述套管围绕所述紧固件单元的所述轴线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至少对于所述股线紧固件单元(30),所述套管包括标记(45),所述股线紧固件单元(30)和所述套管(36)构造成当所述套管(36)处于所述第一轴向位置(X1)时,所述标记在所述壳体的后面不可见,而当所述套管(36)处于所述第二轴向位置(X2)时,所述标记(45)是可见的,并且优选伸出所述壳体的后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标记(45)是设置在所述套管(36)的所述外表面上的彩色标记和/或形成在所述外表面上的突起。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触头(32)是用于一个或多个电导体和/或一个或多个光纤的触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1754572A FR3066861B1 (fr) | 2017-05-23 | 2017-05-23 | Connecteur quart de tour compact |
FR1754572 | 2017-05-2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33354A true CN108933354A (zh) | 2018-12-04 |
CN108933354B CN108933354B (zh) | 2021-12-21 |
Family
ID=59297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501076.0A Active CN108933354B (zh) | 2017-05-23 | 2018-05-23 | 紧凑型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498067B2 (zh) |
EP (1) | EP3407431B1 (zh) |
JP (1) | JP7141852B2 (zh) |
CN (1) | CN108933354B (zh) |
FR (1) | FR3066861B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422965B2 (en) * | 2018-01-26 | 2019-09-24 | Steve Cheng | Fiber optic connector |
FR3108203B1 (fr) * | 2020-03-11 | 2023-06-02 | Axon Cable Sa | Ensemble de connexion à fixation rapide et sécurisée |
JP7509901B2 (ja) * | 2020-12-02 | 2024-07-02 | コムスコープ テクノロジーズ リミティド ライアビリティ カンパニー | 取り外し可能なコネクタケーブル構成を有するギャング型同軸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
CN113031169B (zh) * | 2021-05-26 | 2021-08-31 | 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 | 预制连接器、耦合器及预制连接器组件 |
CN115421252B (zh) * | 2022-09-01 | 2023-08-11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适配器、连接器及光纤连接盒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819960A2 (en) * | 1996-07-15 | 1998-01-21 | Seiko Instruments Inc. | Universal optical fiber connectors and basic plugs thereof |
DE19942908C2 (de) * | 1998-09-10 | 2002-04-18 | Yazaki Corp | Elektrischer Anschluss |
US7607929B1 (en) * | 2008-06-30 | 2009-10-27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spring loa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7955142B1 (en) * | 2010-01-20 | 2011-06-07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Rotatable secondary lock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
CN201946850U (zh) * | 2010-12-15 | 2011-08-24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止接触件倾斜的同轴连接器 |
CN103972749A (zh) * | 2014-04-04 | 2014-08-06 | 武汉德威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头电缆连接器 |
DE102013209533A1 (de) * | 2013-05-23 | 2014-11-27 | Robert Bosch Gmbh | Elemente für eine mechanische und elektrische Verbindung |
WO2015002107A1 (ja) * | 2013-07-02 | 2015-01-0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回転式コネクタ |
CN205790707U (zh) * | 2016-07-05 | 2016-12-07 | 陕西华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混装及模块电连接器用新型浮动盲插同轴接触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51432A (en) * | 1874-05-26 | Improvement in head-blocks for saw-mills | ||
US3308420A (en) * | 1964-12-21 | 1967-03-07 | United Carr Inc | Lamp socket shell with integral tangs |
US4834487A (en) * | 1988-09-29 | 1989-05-30 | Amp Incorporated | Optical connector with plastic alignment ferrule |
US4989867A (en) * | 1989-05-18 | 1991-02-05 | Herrick Robert M | Damped tennis practice device |
US5067783A (en) * | 1990-10-16 | 1991-11-26 | At&T Bell Laboratories |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buildout system |
US5031981A (en) * | 1990-11-15 | 1991-07-16 | Amp Incorporated | Attachment and disengagement tool for bayonet type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
US5363459A (en) * | 1993-01-15 | 1994-11-08 |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including a biasing means in housing |
TW334180U (en) * | 1993-04-22 | 1998-06-11 | Whitaker Corp | High density connector |
JPH11160572A (ja) * | 1997-11-28 | 1999-06-18 | Kyocera Corp | 光ファイバコネクタ用フェルール |
US6572276B1 (en) * | 2000-11-21 | 2003-06-03 | Euromicron Werkezeuge Gmbh | Plug for fiber optic cables with a plug housing |
JP2006012573A (ja) | 2004-06-25 | 2006-01-12 | Jst Mfg Co Ltd | 電気的接続装置 |
DE202006012880U1 (de) * | 2006-08-22 | 2007-12-27 | Wieland Electric Gmbh | Elektrisch isolierendes Gehäuse |
JP4274222B2 (ja) | 2006-10-02 | 2009-06-03 |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 光電変換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373757B2 (ja) * | 2010-12-22 | 2013-12-18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US8998506B2 (en) * | 2012-09-14 | 2015-04-07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Field terminable ST format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
US9618704B2 (en) * | 2013-07-31 | 2017-04-11 |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 Fiber optic connector sub-assemblies having a front-loading locking ferrule holder and related fiber optic components, devices and methods |
EP3391115A4 (en) * | 2015-12-16 | 2019-07-17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ON THE FIELD OF INSTALLED FIBER CONNECTOR |
JP6898710B2 (ja) * | 2016-04-04 | 2021-07-07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光コネクタおよ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接続方法 |
-
2017
- 2017-05-23 FR FR1754572A patent/FR3066861B1/fr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5-18 EP EP18173290.0A patent/EP3407431B1/fr active Active
- 2018-05-22 JP JP2018097684A patent/JP7141852B2/ja active Active
- 2018-05-22 US US15/986,012 patent/US10498067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5-23 CN CN201810501076.0A patent/CN1089333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819960A2 (en) * | 1996-07-15 | 1998-01-21 | Seiko Instruments Inc. | Universal optical fiber connectors and basic plugs thereof |
DE19942908C2 (de) * | 1998-09-10 | 2002-04-18 | Yazaki Corp | Elektrischer Anschluss |
US7607929B1 (en) * | 2008-06-30 | 2009-10-27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spring loa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7955142B1 (en) * | 2010-01-20 | 2011-06-07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Rotatable secondary lock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
CN201946850U (zh) * | 2010-12-15 | 2011-08-24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止接触件倾斜的同轴连接器 |
DE102013209533A1 (de) * | 2013-05-23 | 2014-11-27 | Robert Bosch Gmbh | Elemente für eine mechanische und elektrische Verbindung |
WO2015002107A1 (ja) * | 2013-07-02 | 2015-01-0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回転式コネクタ |
CN103972749A (zh) * | 2014-04-04 | 2014-08-06 | 武汉德威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头电缆连接器 |
CN205790707U (zh) * | 2016-07-05 | 2016-12-07 | 陕西华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混装及模块电连接器用新型浮动盲插同轴接触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FR3066861B1 (fr) | 2020-10-30 |
US20180366861A1 (en) | 2018-12-20 |
JP7141852B2 (ja) | 2022-09-26 |
CN108933354B (zh) | 2021-12-21 |
FR3066861A1 (fr) | 2018-11-30 |
EP3407431B1 (fr) | 2021-11-10 |
US10498067B2 (en) | 2019-12-03 |
EP3407431A1 (fr) | 2018-11-28 |
JP2018198203A (ja) | 2018-1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33354A (zh) | 紧凑型连接器 | |
US7661995B2 (en) | Connecting device | |
EP2160818B1 (de) | Stator eines elektromotors mit temperaturwächtern und schaltscheibe diesen temperaturwächtern | |
JP6051001B2 (ja) | ケーブルにおける少なくとも1つのとりわけ標準化されたコネクタのための遮蔽エンクロージャーアセンブリ | |
EP2415128B1 (en) | Coaxial connector with inner shield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one | |
US7077697B2 (en) | Snap-in float-mount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9160097B2 (en) | Connector with small housing | |
JP4886868B2 (ja) | コネクタ用のケーブル整列装置 | |
EP0299772A2 (en) | Data bus contact | |
JP2013080705A5 (zh) | ||
EP0754870A1 (en) | Park brake cable end fitting | |
JPH02132781A (ja) | 電気プラグコネクタ用の金属ケーシングスリーブ | |
CN115864076A (zh) | 包括同轴电缆、同轴连接器和保护罩的组件 | |
US3227993A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12534655A (zh) | 电连接器 | |
EP3291380B1 (en) |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latching arrangement | |
US11495947B2 (en) | Cable retainer insert and connector for shielding transfer | |
US5716233A (en) | Contact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 |
US11276951B2 (en) | Socket-outlet equipped with a disc and a shutter | |
US20040144630A1 (en) | Switching device | |
US7955131B2 (en) | Accessory of the backshell type for connector | |
JP6900927B2 (ja) | コネクタ | |
EP2403071A1 (en) | An actuator, an electrical plug and socket assembly | |
US20140335713A1 (en) | Connector | |
JP2017069026A (ja) | 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