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19406A - 低反射率3d偏光膜、低反射率偏光led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低反射率3d偏光膜、低反射率偏光led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919406A CN108919406A CN201810758022.2A CN201810758022A CN108919406A CN 108919406 A CN108919406 A CN 108919406A CN 201810758022 A CN201810758022 A CN 201810758022A CN 108919406 A CN108919406 A CN 1089194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iradar reflectivity
- polarizing film
- dazzle glas
- light polarizing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2310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9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41000209140 Triticum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5000021307 Triticum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5000013312 flour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08000002173 dizziness Diseases 0.000 claims 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858 crystal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Chromium Chemical compound [Cr]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556 bra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13 gla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98 laser cu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044 organic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36 packaging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2—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using polarisation techniqu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低反射率3D偏光膜、低反射率偏光LED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为解决传统偏光膜制作方法拼缝累计误差大、串扰区间大,制成的产品存在平整度差、反射率高的问题。本发明所述低反射率3D偏光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制作图案化AG防眩玻璃;1/2波长相位差补偿膜贴附在AG防眩玻璃层的非AG面;切割,形成图案化结构;无效区域剥离;填充,形成平坦化层;将偏光片与平坦化层或AG防眩玻璃的黑色遮光层对位贴合,制备出低反射率的3D偏振膜。进一步在3D偏光膜的图案化AG防眩玻璃、偏光片或LED模块上施以点胶,将3D偏光膜与LED模块对位贴合,制备出低反射率偏光LED。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立体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3D偏光膜及偏光LED的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偏振式立体显示是一种利用光线有“振动方向”的原理以实现原始图像的分解以及立体成像的3D显示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在显示装置上相邻行设置左旋和右旋的偏振膜,从而向观看者输送两幅偏振方向不同的两幅画面,而当画面经过偏振眼镜时,由于偏振式眼镜的每只镜片只能接受一个偏振方向的画面,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两组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立体影像。
目前,传统的偏振式LED立体显示屏安装的偏光膜,一般采用左右旋光不一致的条状结构或小块的偏振膜进行粘贴,如中国专利“基于片偏振膜的偏振型LED立体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公开号为CN 201410010856,公开日为2014年4月2日。然而,这种方法采用左右旋光偏光片拼接的方式,拼缝误差不受控制,容易产生累计误差,串扰区间大,贴合后的产品表面平整度差,而且产品表面的反射率高,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偏光膜制作方法拼缝累计误差大、串扰区间大,制成的产品存在平整度差、反射率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低反射率3D偏光膜及其制备方法、低反射率偏光LED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反射率3D偏光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AG防眩玻璃的非AG面制作黑色遮光层,然后在AG防眩玻璃上设置M×N透孔阵列,形成图案化AG防眩玻璃;
步骤二、1/2波长相位差补偿膜贴附在AG防眩玻璃层的非AG面,即黑色遮光层面;
步骤三、对附在AG防眩玻璃层上的1/2波长相位差补偿膜切割,形成图案化结构;
步骤四、所得图案化结构中的无效区域进行剥离;
步骤五、向剥离处理后的图案化结构的表面进行填充,形成平坦化层;
步骤六、将偏光片与平坦化层或AG防眩玻璃的黑色遮光层对位贴合,制备出低反射率的3D偏振膜。
优选地,步骤五中,所述填充为采用胶水进行填充。
优选地,步骤六中,所述偏光片为左旋偏光片和/或右旋偏光片。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反射率偏光LED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上述低反射率3D偏光膜的制备方法的步骤及步骤七,
步骤七、在3D偏光膜的图案化AG防眩玻璃、偏光片或LED模块上施以点胶,将3D偏光膜与LED模块对位贴合,制备出低反射率偏光LED;
所述点胶与图案化AG防眩玻璃的透孔阵列、LED模块的发光子像素的排列一致。
优选地,在与LED模块对位贴合前,先将3D偏光膜裁切为与LED模块相同尺寸。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了低反射率3D偏光膜,所述低反射率3D偏光膜包括:图案化AG防眩玻璃101、平坦化层102、填充层103、1/2波片104和圆偏振片105;
1/2波片104和填充层103为相同条形结构,且交错设置于圆偏振片105和平坦化层102之间;
图案化AG防眩玻璃101的非AG面具有黑色遮光层,且设置有M×N透孔阵列,图案化AG防眩玻璃101粘贴于平坦化层102上或圆偏振片105上,且图案化AG防眩玻璃101的非AG面与二者粘贴。
优选地,平坦化层102和填充层103均采用PC膜通过UV胶水填充而成。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反射率偏光LED,所述低反射率偏光LED包括:3D偏光膜和LED模块106;所述3D偏光膜包括图案化AG防眩玻璃101、平坦化层102、填充层103、1/2波片104和圆偏振片105;
1/2波片104和填充层103为相同条形结构,且交错设置于圆偏振片105和平坦化层102之间;
图案化AG防眩玻璃101的非AG面具有黑色遮光层,且设置有M×N透孔阵列,图案化AG防眩玻璃101粘贴于平坦化层102上或圆偏振片105上,且图案化AG防眩玻璃101的AG面与二者粘贴;
将3D偏光膜与LED模块106对位贴合,LED模块106设置在圆偏振片105侧或与圆偏振片105邻近的图案化AG防眩玻璃101侧;
图案化AG防眩玻璃101的透孔阵列与LED模块106的发光子像素的排列一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方法适用于低反射率3D偏光膜、低反射率偏光LED的制作;
同时,本发明方法中,通过片状贴合大大提高生产和贴合效率,而通过对厚度仅几十微米的相位延迟膜的冲切,也实现了小间距P2.5以下的3D偏光膜的精确制备,其结构解决了无法膜与膜拼接难以实现的难点,且没有拼缝误差;
进一步的,本发明方法中,通过填平工艺大大弥补了产品表面平整度差的缺陷。
(2)本发明制备方法不仅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能够实现高品质、小间距的LED 3D偏光膜以及偏光LED的生产和制备。
(3)AG玻璃做的遮光图形降低了反射率且封装工艺简单,适合量产,同时减少了LED发光字像素间的相邻隔行或者隔列间的串扰问题,通过测试串扰度可以下降60%,实际串扰度<1%。
附图说明
图1是步骤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步骤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步骤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步骤四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步骤五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步骤六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切割为与LED模块相同尺寸的低反射率偏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3D偏光膜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9是另一实施例的3D偏光膜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步骤七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低反射率偏光LED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另一实施例的低反射率偏光LED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有鉴于偏振膜存在着制备方法工艺步骤繁杂,产品误差大,且难以实现小间距LED显示设备的制造等现实问题,本发明特提供了一种新的3D偏光膜的制备方法,具体的,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制备方法介绍如下:
步骤一、在AG防眩玻璃的非AG面制作黑色遮光层,然后在AG防眩玻璃上设置M×N透孔阵列,形成图案化AG防眩玻璃;
参见图1,此步骤中,所述的图案化图形包括遮光区和透光区,透光区即M×N透孔阵列与LED模块的发光子像素阵列,一个透孔对应一个发光子像素;遮光区与LED遮光罩保持一致,LED模块有PCB板、LED发光子像素及LED遮光罩组成。
非AG面制作黑色遮光层,该黑色遮光图案化图形可以采用铬层等有机层,能减少亮度损失、降低反射率。
步骤二、1/2波长相位差补偿膜贴附在AG防眩玻璃层的非AG面,即黑色遮光层面;
请参考图2,此步骤中,是将1/2波长相位差补偿膜贴附于切割基底膜之上,从而形成的1/2波长相位差补偿膜-切割基底膜的双层结构;
而切割基底膜的使用,不仅能够起到切割缓冲的功效,同时也能够使得产品3D偏光膜的底面更为平整,而这也有利于降低3D偏光膜表面的反射率,提高实用过程中3D显示的效果。
步骤三、对附在AG防眩玻璃层上的1/2波长相位差补偿膜切割,形成图案化结构;
请参考图3,此步骤中,是优选将附有切割基底膜的1/2波长相位差补偿膜进行等间距切割,切割的方法则可以选用冲切、激光切割,或者刀裁切;
其中,最上端和最下端切割线的右端/左端较中间的切割线而言稍长,同时所有切割线的另一端则保持平齐,从而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剥离形成仅有左端/右端与外框相连的间隔条状结构。
该图案化结构的厚度为≤0.05mm;
步骤四、所得图案化结构中的无效区域进行剥离;
请参考图4,此步骤中,则是将1/2波长相位差补偿膜多余的部分进行剥离,从而形成仅有一端(左端/右端)与外框相连的间隔条状结构。
步骤五、向剥离处理后的图案化结构的表面进行填充,形成平坦化层;
请参考图5,此步骤中,优选的是以胶水对剥离处理后的图案化结构的表面进行填充,以将凹凸区域填平,形成平坦化层;本发明的填平工艺,也有效的弥补了传统产品表面平整度大的缺陷,能够更加高效的生产高品质、小间距的3D偏光膜,特别是用于LED、OLED显示器的3D偏光膜。
而填充的胶水不仅覆盖被剥离的区域,同时也覆盖了未被处理的区域,从而得到平坦化层(胶水层)-1/2波长相位差补偿膜层-切割基底膜的三层结构(对于被剥离的区域而言,由于1/2波长相位差补偿膜已被剥离。
具体的,此步骤中,可以首先将胶水粗略的覆盖于图案化结构的表面,然后采用刮平、压平的方法,使得胶水层平整,形成填充凹凸区域、同时还能够覆盖其他未处理区域的平坦化层;
或者,也可以采用喷涂的方式,将胶水均匀的喷涂于图案化结构的表面,并使得不仅能够将凹凸区域填充,同时也能够覆盖未处理的区域,形成平坦化结构层。
步骤六、将偏光片与平坦化层或AG防眩玻璃的黑色遮光层对位贴合,制备出低反射率的3D偏振膜。
参见图6、图8和图9,此步骤中将3D偏光膜与图案化AG防眩玻璃对位贴合,3D偏光膜的1/2波片条形区、填充区间隙排列与图案化AG防眩玻璃的遮光区、透光区间隙排列保持一致。
而由如上的制备方法步骤可知,本发明方法是采用相位差膜与偏光膜贴合以形成3D偏光膜的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左右偏光片交替切割拼接而言,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仅进行了一次冲切,而且通过片状贴合,也避免了传统拼缝贴合所带来的复杂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和贴合效率;
同时,由于无需进行不同偏光膜间的拼接,因而可以减少至少一半的拼缝误差。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制备低反射率偏光LED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所述的低反射率3D偏光膜的制备方法的步骤及步骤七,
步骤七、在3D偏光膜的图案化AG防眩玻璃、偏光片或LED模块上施以点胶,将3D偏光膜与LED模块对位贴合,制备出低反射率偏光LED;
所述点胶与图案化AG防眩玻璃的透孔阵列、LED模块的发光子像素的排列一致。
参见图7,在与LED模块对位贴合前,先将3D偏光膜裁切为与LED模块相同尺寸。将填充胶水所形成的薄膜进行冲切,并进一步将多余的边框部分切除,以形成图案化的相位差膜(pattern retarder)。
然后再参见图10~图12,此步骤中在对位贴合好后的产品上形成点阵胶,所述的点阵胶图形与LED发光子像素排列一致,根据对位贴合的方式不同,分两种贴合方式,一种方式参见图12,在AG防眩玻璃上形成点阵胶,然后通过压合平台直接与LED模块进行对位贴合,另一种方式参见图11是在偏光片上形成点阵胶,然后与LED模块对位贴合。所述的在对位贴合好后的产品上形成点阵胶,可以通过涂布或者丝网及点胶的方式来实现。这种贴合方式,对位精度高,表面平整性高,而且PC膜表面做过防眩处理或者AG玻璃也做相应处理。贴合方式简单,并且不会产生溢胶,压合后的溢胶自动流平到LED遮光罩上,形成互补面。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6所示流程,本实施例所提供的3D偏光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在AG防眩玻璃的非AG面制作黑色遮光层,然后在AG防眩玻璃上设置M×N透孔阵列,形成图案化AG防眩玻璃;
步骤二、1/2波长相位差补偿膜贴附在AG防眩玻璃层的非AG面,即黑色遮光层面;
步骤三、对附在AG防眩玻璃层上的1/2波长相位差补偿膜切割,形成图案化结构;
步骤四、所得图案化结构中的无效区域进行剥离;
步骤五、向剥离处理后的图案化结构的表面进行填充,形成平坦化层;
步骤六、将偏光片与平坦化层对位贴合,即得到实施例1的3D偏光膜,其厚度为0.15mm。
实施例2
请参考图1-6所示流程,本实施例所提供的3D偏光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在AG防眩玻璃的非AG面制作黑色遮光层,然后在AG防眩玻璃上设置M×N透孔阵列,形成图案化AG防眩玻璃;
步骤二、1/2波长相位差补偿膜贴附在AG防眩玻璃层的非AG面,即黑色遮光层面;
步骤三、对附在AG防眩玻璃层上的1/2波长相位差补偿膜切割,形成图案化结构;
步骤四、所得图案化结构中的无效区域进行剥离;
步骤五、向剥离处理后的图案化结构的表面进行填充,形成平坦化层;
步骤六、将偏光片与AG防眩玻璃的黑色遮光层对位贴合,即得到实施例2的3D偏光膜,其厚度为0.20mm。
进一步的,将实施例2所制得的3D偏光膜贴附于OLED液晶单元的表面,从而可以得到实施例2的3D显示装置。
实施例3
请参考图1-6所示流程,本实施例所提供的3D偏光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在AG防眩玻璃的非AG面制作黑色遮光层,然后在AG防眩玻璃上设置M×N透孔阵列,形成图案化AG防眩玻璃;
步骤二、1/2波长相位差补偿膜贴附在AG防眩玻璃层的非AG面,即黑色遮光层面;
步骤三、对附在AG防眩玻璃层上的1/2波长相位差补偿膜切割,形成图案化结构;
步骤四、所得图案化结构中的无效区域进行剥离;
步骤五、向剥离处理后的图案化结构的表面进行填充,形成平坦化层;
步骤六、将偏光片与平坦化层对位贴合,,即得到实施例3的3D偏光膜,其厚度为0.25mm。
实施例4
请参考图1-6所示流程,本实施例所提供的3D偏光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在AG防眩玻璃的非AG面制作黑色遮光层,然后在AG防眩玻璃上设置M×N透孔阵列,形成图案化AG防眩玻璃;
步骤二、1/2波长相位差补偿膜贴附在AG防眩玻璃层的非AG面,即黑色遮光层面;
步骤三、对附在AG防眩玻璃层上的1/2波长相位差补偿膜切割,形成图案化结构;
步骤四、所得图案化结构中的无效区域进行剥离;
步骤五、向剥离处理后的图案化结构的表面进行填充,形成平坦化层;
步骤六、将偏光片与AG防眩玻璃的黑色遮光层对位贴合,即得到实施例4的3D偏光膜,其厚度为0.25mm。
针对目前市场上空白的P2.5以下小间距LED偏光3D膜,利用该发明技术完成P1.25间距尺寸240mm*240mm的LED 3D偏关膜制作,在480mm*480mm的LED灯箱下测试其3D效果,其效果到达偏光3D显示的要求。
进一步,在上述3D偏光膜实施例的基础上,对位贴合图案化AG防眩玻璃后制作出低反射率3D偏光膜。
再进一步,在低反射率3D偏光膜的基础上,将其与LED模块对位贴合后制作出低反射率偏光LED。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由上述方法所制备的3D偏光膜的3D显示装置,优选的,该3D显示装置为LED或者OLED 3D显示装置;
而该显示装置则可以通过将如上的3D偏光膜贴合于用于图像显示的液晶单元上,从而得到3D显示装置。
进一步的,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3D显示系统,该系统中不仅包含了上述3D显示装置,同时也包含了与之配合使用的偏光眼镜等图像接收装置,观看者可以通过图像接收装置进行3D观看;
而该偏光眼镜则包括左眼用偏光图像镜和右眼用偏光图像镜;同时,偏光眼镜还可以包含与3D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同步的相关快门系统,从而在观看的同时实现摄录。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8)
1.低反射率3D偏光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AG防眩玻璃的非AG面制作黑色遮光层,然后在AG防眩玻璃上设置M×N透孔阵列,形成图案化AG防眩玻璃;
步骤二、1/2波长相位差补偿膜贴附在AG防眩玻璃层的非AG面,即黑色遮光层面;
步骤三、对附在AG防眩玻璃层上的1/2波长相位差补偿膜切割,形成图案化结构;
步骤四、所得图案化结构中的无效区域进行剥离;
步骤五、向剥离处理后的图案化结构的表面进行填充,形成平坦化层;
步骤六、将偏光片与平坦化层或AG防眩玻璃的黑色遮光层对位贴合,制备出低反射率的3D偏振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反射率3D偏光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填充为采用胶水进行填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反射率3D偏光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所述偏光片为左旋偏光片和/或右旋偏光片。
4.低反射率偏光LED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反射率3D偏光膜的制备方法的步骤及步骤七,
步骤七、在3D偏光膜的图案化AG防眩玻璃、偏光片或LED模块上施以点胶,将3D偏光膜与LED模块对位贴合,制备出低反射率偏光LED;
所述点胶与图案化AG防眩玻璃的透孔阵列、LED模块的发光子像素的排列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低反射率偏光LED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LED模块对位贴合前,先将3D偏光膜裁切为与LED模块相同尺寸。
6.低反射率3D偏光膜,所述低反射率3D偏光膜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低反射率3D偏光膜的制备方法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反射率3D偏光膜包括:图案化AG防眩玻璃101、平坦化层102、填充层103、1/2波片104和圆偏振片105;
1/2波片104和填充层103为相同条形结构,且交错设置于圆偏振片105和平坦化层102之间;
图案化AG防眩玻璃101的非AG面具有黑色遮光层,且设置有M×N透孔阵列,图案化AG防眩玻璃101粘贴于平坦化层102上或圆偏振片105上,且图案化AG防眩玻璃101的AG面与二者粘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反射率3D偏光膜,其特征在于,平坦化层102和填充层103均采用PC膜通过UV胶水填充而成。
8.低反射率偏光LED,所述低低反射率偏光LED基于权利要求5所述低反射率偏光LED的制备方法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反射率偏光LED包括:3D偏光膜和LED模块106;所述3D偏光膜包括图案化AG防眩玻璃101、平坦化层102、填充层103、1/2波片104和圆偏振片105;
1/2波片104和填充层103为相同条形结构,且交错设置于圆偏振片105和平坦化层102之间;
图案化AG防眩玻璃101的非AG面具有黑色遮光层,且设置有M×N透孔阵列,图案化AG防眩玻璃101粘贴于平坦化层102上或圆偏振片105上,且图案化AG防眩玻璃101的AG面与二者粘贴;
将3D偏光膜与LED模块106对位贴合,LED模块106设置在圆偏振片105侧或与圆偏振片105邻近的图案化AG防眩玻璃101侧;
图案化AG防眩玻璃101的透孔阵列与LED模块106的发光子像素的排列一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58022.2A CN108919406B (zh) | 2018-07-11 | 2018-07-11 | 低反射率3d偏光膜、低反射率偏光led及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58022.2A CN108919406B (zh) | 2018-07-11 | 2018-07-11 | 低反射率3d偏光膜、低反射率偏光led及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19406A true CN108919406A (zh) | 2018-11-30 |
CN108919406B CN108919406B (zh) | 2021-07-20 |
Family
ID=64411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758022.2A Active CN108919406B (zh) | 2018-07-11 | 2018-07-11 | 低反射率3d偏光膜、低反射率偏光led及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919406B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03565A (zh) * | 2019-04-30 | 2019-08-09 |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改善圆偏振led-3d非平面软对硬贴合不平整的方法 |
CN110228217A (zh) * | 2019-06-28 | 2019-09-13 |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奇偶阵列式3d膜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
CN110286498A (zh) * | 2019-07-25 | 2019-09-27 |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d-led模组制备装置及方法 |
CN110568623A (zh) * | 2019-09-17 | 2019-12-13 |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d-led模块显示白边的消除方法 |
CN110727120A (zh) * | 2019-11-18 | 2020-01-24 | 江西维真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偏振组件、电致发光模组和磁性3d膜的制作方法 |
CN110828436A (zh) * | 2019-11-15 | 2020-02-21 | 江西维真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磁性3d-led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564435A (zh) * | 2020-04-23 | 2020-08-21 |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光引发机制的3d-led贴合方法 |
CN112114438A (zh) * | 2020-08-25 | 2020-12-22 | 长春希龙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集成式3d小间距led显示单元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CN113359313A (zh) * | 2021-05-21 | 2021-09-07 |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三维led立体显示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93392A (zh) * | 2013-04-11 | 2013-07-10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眩功能的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 |
CN108169836A (zh) * | 2018-01-11 | 2018-06-15 |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d偏光膜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包含其的3d显示装置和显示系统 |
-
2018
- 2018-07-11 CN CN201810758022.2A patent/CN10891940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93392A (zh) * | 2013-04-11 | 2013-07-10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眩功能的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 |
CN108169836A (zh) * | 2018-01-11 | 2018-06-15 |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d偏光膜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包含其的3d显示装置和显示系统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03565A (zh) * | 2019-04-30 | 2019-08-09 |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改善圆偏振led-3d非平面软对硬贴合不平整的方法 |
CN110228217B (zh) * | 2019-06-28 | 2021-01-19 |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奇偶阵列式3d膜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
CN110228217A (zh) * | 2019-06-28 | 2019-09-13 |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奇偶阵列式3d膜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
CN110286498A (zh) * | 2019-07-25 | 2019-09-27 |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d-led模组制备装置及方法 |
CN110286498B (zh) * | 2019-07-25 | 2021-03-02 |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d-led模组制备装置及方法 |
CN110568623A (zh) * | 2019-09-17 | 2019-12-13 |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d-led模块显示白边的消除方法 |
CN110828436A (zh) * | 2019-11-15 | 2020-02-21 | 江西维真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磁性3d-led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727120A (zh) * | 2019-11-18 | 2020-01-24 | 江西维真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偏振组件、电致发光模组和磁性3d膜的制作方法 |
CN111564435A (zh) * | 2020-04-23 | 2020-08-21 |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光引发机制的3d-led贴合方法 |
CN111564435B (zh) * | 2020-04-23 | 2023-04-18 |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光引发机制的3d-led贴合方法 |
CN112114438A (zh) * | 2020-08-25 | 2020-12-22 | 长春希龙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集成式3d小间距led显示单元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CN113359313A (zh) * | 2021-05-21 | 2021-09-07 |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三维led立体显示装置 |
CN113359313B (zh) * | 2021-05-21 | 2022-11-04 |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三维led立体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19406B (zh) | 2021-07-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19406A (zh) | 低反射率3d偏光膜、低反射率偏光led及制备方法 | |
CN108169836B (zh) | 3d偏光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与3d显示装置和显示系统 | |
US9110303B2 (en) | 3D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hase difference plate | |
JP4591591B2 (ja) |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9103989B2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hase difference plate and 3D display panel | |
US8416352B2 (en) | Alignment marker,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 |
US20070019132A1 (en) | Microlens substrate array,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apparatus employing microlens substrate | |
CN103941469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1819328B (zh) | 立体显示器 | |
CN102193204B (zh) | 立体显示器及立体显示系统 | |
CN105158916A (zh) | 手持裸眼3d显示终端的封装方法 | |
CN108931857A (zh) | 用于led立体显示系统的3d偏振膜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7067990A (zh) | 一种集成式三维 led 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 |
CN108594351B (zh) | 一种led偏振膜连续制备的方法和装置 | |
KR101207861B1 (ko) | 입체 엘씨디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CN110286499A (zh) | 一种奇偶阵列3d-led显示模组制备方法 | |
CN101887187B (zh) | 光学模块的制造方法 | |
CN110286497A (zh) | 平面嵌入式led-3d模组的制备方法 | |
CN108761623A (zh) | 一种奇偶阵列偏振膜及其制备方法 | |
US20180376133A1 (en) | Parallax barrier,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2895418B (zh) | 一种3d-led对位贴合的方法及一种对位贴合机 | |
CN109270696A (zh) | 3d膜的制备方法 | |
CN109445196B (zh) | 一种2d-3d显示切换光学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KR101268283B1 (ko) | 입체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04133261A (zh) | 一种光栅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