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17845A - 利用红外测温测距的自动追踪加热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红外测温测距的自动追踪加热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917845A CN108917845A CN201810822434.8A CN201810822434A CN108917845A CN 108917845 A CN108917845 A CN 108917845A CN 201810822434 A CN201810822434 A CN 201810822434A CN 108917845 A CN108917845 A CN 1089178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rget
- infrared
- independent
- area
- he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7/0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 G05D27/02—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红外测温测距的自动追踪加热系统及方法,包括均布在将整个区域分成若干个独立区域内部的多个局部加热装置,每个独立区域内均设置有一个局部加热装置,所述局部加热装置包括云台、摄像头、红外温度传感器、3个红外线测距仪、独立控制系统和加热模块,本发明可以对区域内目标定位并测量出人周围环境温度,根据区域内目标的位置及周围温度调整加热模块的位置和方向、加热温度,加热装置直接对人周围的区域加热,根据目标周围温度调整加热功率,提高了整体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热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红外测温测距的自动追踪加热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制热系统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的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在绝大部分大型场合,例如学校、工厂或者写字楼内,制热系统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对能源的节约使用就显得尤为必要,而现有的制热系统如空调系统是对整个区域进行加热,例如工厂内的空调或者大型商场内的空调,升温或者降温是对整个工厂区域或者商场区域进行升温或者降温,该升温过程速度慢,加热时间长,耗能高,即便是区域内仅有较少人数也会对整个区域进行加热,甚至在无人时也需要很久才能将制热系统完全关闭,很容易造成资源大量浪费。
现有的制热系统的并不存在针对大区域内的单体或少量目标进行针对性局部温度控制的功能,因此对该方向的研究将能够极大降低大型区域内制热系统的能源消耗,对能源的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制热系统例如空调系统是对整个区域加热导致的升温速度慢、加热时间长了、能耗大的问题,针对整个区域内人数较少时,提出了一种利用红外测温测距的自动追踪加热系统及方法,可以对该区域内目标定位并测量出人周围环境温度,根据区域内目标的位置及周围温度调整加热装置的位置和方向、加热温度、加热装置工作的数量从而实现自动追踪加热的功能。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利用红外测温测距的自动追踪加热系统,包括均布在将整个区域分成若干个独立区域内部的多个局部加热装置,每个独立区域内均设置有一个局部加热装置,所述局部加热装置包括云台、摄像头、红外温度传感器、3个红外测距仪、独立控制系统和加热模块,摄像头、红外温度传感器、3个红外测距仪、独立控制系统和加热模块均安装在既能在水平面上旋转又能在铅垂面上旋转的全方位的云台上,云台安装在每个独立区域的上部,红外温度传感器和3个红外测距仪分布在摄像头四周,所述云台能够旋转的两个方向上分别安装有水平编码器和竖直编码器,水平编码器获取云台在水平方向与正北的夹角,竖直编码器获取云台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通过调整云台与正北的夹角调整云台的水平方向,通过调整云台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调整云台的竖直方向;摄像头对独立区域内进行拍摄并对独立区域内目标进行粗定位并反馈控制云台正对独立区域内的目标,3个红外测距仪对独立区域内的目标进行精确定位,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目标附近的温度并通过独立控制系统控制加热模块打开,为目标附近进行供热。
一种利用红外测温测距的自动追踪加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整个区域分成若干个独立区域,每个独立区域内设置有一个局部加热装置,各个局部加热装置之间互相独立,无需通讯,仅在独立区域内有目标是局部加热装置才进行工作,否则不工作,且每个独立加热装置仅给一个目标进行供热;局部加热装置包括摄像头、红外温度传感器、3个红外测距仪、独立控制系统和加热模块,云台安装在每个独立区域的上部,红外温度传感器和3个红外测距仪分布在摄像头四周,所述云台能够旋转的两个方向上分别安装有水平编码器和竖直编码器,水平编码器获取云台在水平方向与正北的夹角,竖直编码器获取云台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通过调整云台与正北的夹角调整云台的水平方向,通过调整云台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调整云台的竖直方向;具体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摄像头拍摄独立区域内的目标进行粗定位,摄像头对独立区域内进行整体拍摄,拍摄到的图像信息传输给独立控制系统,独立控制系统接收并处理图像信息,判断独立区域内是否有目标存在,若有目标存在,则对目标进行粗定位,并在粗定位后独立控制系统控制云台调整方法使其正对粗定位得到的目标位置;
步骤二:三个红外测距仪发射红外线,同时在步骤一得到目标的粗定位结果的范围内转动云台,使红外测距仪的发射的红外线覆盖整个粗定位得到的位置,红外测距仪同时接收到红外线,分析接收的红外线得到红外测距仪的测距结果;在云台转动的过程中,红外测距仪的测距结果会发生突变,测距结果较小值为红外测距仪到目标的距离,当3个红外测距仪的测距结果都在该距离附近时,即完成了对目标的精定位,并将精定位的结果发送到距离控制系统上;
步骤三:精定位完成后,独立控制系统控制红外温度传感器工作,使用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目标周围的环境温度,并将目标周围的环境温度传输给独立控制系统;
步骤四:加热模块根据目标周围的环境温度进行加热,并通过设定最高温度完成温度的闭环控制,实现目标周围的持续加热;直至目标离开独立区域的范围内之前,三个红外测距仪、红外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始终保持工作状态。
步骤五:当目标离开该区域后,红外测距仪、红外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停止工作,云台回到原位,控制系统接收并处理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判断区域内是否有目标。
进一步的,当局部加热装置为该目标进行供热时,若有其他目标进入该区域,依然追踪该目标为其供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可以对区域内目标定位并测量出人周围环境温度,根据区域内目标的位置及周围温度调整加热模块的位置和方向、加热温度,加热装置直接对人周围的区域加热,根据目标周围温度调整加热功率,提高了整体的舒适度。
2、本发明可以对该区域内目标实时定位,加热装置方向可随着目标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实现追踪加热的功能,加热效果提升,能耗降低。
3、本发明不需要对整个环境加热,只加热目标周围区域,升温速度快,加热时间短,耗能少。
4、本发明当该区域内目标数量较少时,目标对应的加热装置工作,其余加热装置可处于待机状态;当该区域内无目标时,加热系统停止工作,有效解决地现有制热系统的弊端,降低能耗;。
5、本发明各个局部加热装置之间独立,无需通讯,降低了因个别加热装置故障导致的他人供热出现问题。
6、本发明将定位装置、测温装置和加热装置整合为一体,结构简单紧凑,可以有效减低整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局部加热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利用红外测温测距的自动追踪加热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局部加热装置在整体区域内的分布示意图。
图中,1-云台、2-摄像头、3-红外测距仪、4、独立控制系统、5-加热模块、6-红外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利用红外测温测距的自动追踪加热系统,包括均布在将整个区域分成若干个独立区域内部的多个局部加热装置,每个独立区域内均设置有一个局部加热装置,所述局部加热装置包括云台1、摄像头2、红外温度传感器6、3个红外测距仪3、独立控制系统4和加热模块5,摄像头2、红外温度传感器6、3个红外测距仪、3独立控制系统4和加热模块5均安装在既能在水平面上旋转又能在铅垂面上旋转的全方位的云台1上,云台1安装在每个独立区域的上部,红外温度传感器和3个红外测距仪分布在摄像头四周,所述云台能够旋转的两个方向上分别安装有水平编码器和竖直编码器,水平编码器获取云台在水平方向与正北的夹角,竖直编码器获取云台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通过调整云台与正北的夹角调整云台的水平方向,通过调整云台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调整云台的竖直方向;摄像头对独立区域内进行拍摄并对独立区域内目标进行粗定位并反馈控制云台正对独立区域内的目标,3个红外测距仪对独立区域内的目标进行精确定位,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目标附近的温度并通过独立控制系统控制加热模块打开,为目标附近进行供热。
一种利用红外测温测距的自动追踪加热方法,将整个区域分成若干个独立区域,每个独立区域内设置有一个局部加热装置,各个局部加热装置之间互相独立,无需通讯,仅在独立区域内有目标是局部加热装置才进行工作,否则不工作,且每个独立加热装置仅给一个目标进行供热;局部加热装置包括摄像头、红外温度传感器、3个红外测距仪、独立控制系统和加热模块,云台安装在每个独立区域的上部,红外温度传感器和3个红外测距仪分布在摄像头四周,所述云台能够旋转的两个方向上分别安装有水平编码器和竖直编码器,水平编码器获取云台在水平方向与正北的夹角,竖直编码器获取云台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通过调整云台与正北的夹角调整云台的水平方向,通过调整云台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调整云台的竖直方向;具体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摄像头拍摄独立区域内的目标进行粗定位,摄像头对独立区域内进行整体拍摄,拍摄到的图像信息传输给独立控制系统,独立控制系统接收并处理图像信息,判断独立区域内是否有目标存在,若有目标存在,则对目标进行粗定位,并在粗定位后独立控制系统控制云台调整方法使其正对粗定位得到的目标位置;
步骤二:三个红外测距仪发射红外线,同时在步骤一得到目标的粗定位结果的范围内转动云台,使红外测距仪的发射的红外线覆盖整个粗定位得到的位置,红外测距仪同时接收到红外线,分析接收的红外线得到红外测距仪的测距结果;在云台转动的过程中,红外测距仪的测距结果会发生突变,测距结果较小值为红外测距仪到目标的距离,当3个红外测距仪的测距结果都在该距离附近时,即完成了对目标的精定位,并将精定位的结果发送到距离控制系统上;
步骤三:精定位完成后,独立控制系统控制红外温度传感器工作,使用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目标周围的环境温度,并将目标周围的环境温度传输给独立控制系统;
步骤四:加热模块根据目标周围的环境温度进行加热,并通过设定最高温度完成温度的闭环控制,实现目标周围的持续加热;直至目标离开独立区域的范围内之前,三个红外测距仪、红外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始终保持工作状态。
步骤五:当目标离开该区域后,红外测距仪、红外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停止工作,云台回到原位,控制系统接收并处理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判断区域内是否有目标。
当局部加热装置为该目标进行供热时,若有其他目标进入该区域,依然追踪该目标为其供热。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利用红外测温测距的自动追踪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布在将整个区域分成若干个独立区域内部的多个局部加热装置,每个独立区域内均设置有一个局部加热装置,所述局部加热装置包括云台、摄像头、红外温度传感器、3个红外测距仪、独立控制系统和加热模块,摄像头、红外温度传感器、3个红外测距仪、独立控制系统和加热模块均安装在既能在水平面上旋转又能在铅垂面上旋转的全方位的云台上,云台安装在每个独立区域的上部,红外温度传感器和3个红外测距仪分布在摄像头四周,所述云台能够旋转的两个方向上分别安装有水平编码器和竖直编码器,水平编码器获取云台在水平方向与正北的夹角,竖直编码器获取云台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通过调整云台与正北的夹角调整云台的水平方向,通过调整云台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调整云台的竖直方向;摄像头对独立区域内进行拍摄并对独立区域内目标进行粗定位并反馈控制云台正对独立区域内的目标,3个红外测距仪对独立区域内的目标进行精确定位,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目标附近的温度并通过独立控制系统控制加热模块打开,为目标附近进行供热。
2.一种利用红外测温测距的自动追踪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整个区域分成若干个独立区域,每个独立区域内设置有一个局部加热装置,各个局部加热装置之间互相独立,无需通讯,仅在独立区域内有目标是局部加热装置才进行工作,否则不工作,且每个独立加热装置仅给一个目标进行供热;局部加热装置包括摄像头、红外温度传感器、3个红外测距仪、独立控制系统和加热模块,云台安装在每个独立区域的上部,红外温度传感器和3个红外测距仪分布在摄像头四周,所述云台能够旋转的两个方向上分别安装有水平编码器和竖直编码器,水平编码器获取云台在水平方向与正北的夹角,竖直编码器获取云台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通过调整云台与正北的夹角调整云台的水平方向,通过调整云台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调整云台的竖直方向;具体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摄像头拍摄独立区域内的目标进行粗定位,摄像头对独立区域内进行整体拍摄,拍摄到的图像信息传输给独立控制系统,独立控制系统接收并处理图像信息,判断独立区域内是否有目标存在,若有目标存在,则对目标进行粗定位,并在粗定位后独立控制系统控制云台调整方法使其正对粗定位得到的目标位置;
步骤二:三个红外测距仪发射红外线,同时在步骤一得到目标的粗定位结果的范围内转动云台,使红外测距仪的发射的红外线覆盖整个粗定位得到的位置,红外测距仪同时接收到红外线,分析接收的红外线得到红外测距仪的测距结果;在云台转动的过程中,红外测距仪的测距结果会发生突变,测距结果较小值为红外测距仪到目标的距离,当3个红外测距仪的测距结果都在该距离附近时,即完成了对目标的精定位,并将精定位的结果发送到距离控制系统上;
步骤三:精定位完成后,独立控制系统控制红外温度传感器工作,使用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目标周围的环境温度,并将目标周围的环境温度传输给独立控制系统;
步骤四:加热模块根据目标周围的环境温度进行加热,并通过设定最高温度完成温度的闭环控制,实现目标周围的持续加热;直至目标离开独立区域的范围内之前,三个红外测距仪、红外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始终保持工作状态。
步骤五:当目标离开该区域后,红外测距仪、红外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停止工作,云台回到原位,控制系统接收并处理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判断区域内是否有目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红外测温测距的自动追踪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局部加热装置为该目标进行供热时,若有其他目标进入该区域,依然追踪该目标为其供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22434.8A CN108917845A (zh) | 2018-07-25 | 2018-07-25 | 利用红外测温测距的自动追踪加热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22434.8A CN108917845A (zh) | 2018-07-25 | 2018-07-25 | 利用红外测温测距的自动追踪加热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17845A true CN108917845A (zh) | 2018-11-30 |
Family
ID=64416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22434.8A Pending CN108917845A (zh) | 2018-07-25 | 2018-07-25 | 利用红外测温测距的自动追踪加热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91784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73179A (zh) * | 2019-01-02 | 2021-08-17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用于管理养殖场环境的装置 |
Citation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524A (zh) * | 1993-06-14 | 1995-08-0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机的运转控制装置与方法 |
CN1121576A (zh) * | 1994-09-28 | 1996-05-01 | 东芝株式会社 | 空调机及其运转控制方法 |
CN1480716A (zh) * | 2003-06-13 | 2004-03-10 | 北京雷波泰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快速多目标红外实时图像温度自动跟踪监测系统 |
CN1603704A (zh) * | 2004-11-05 | 2005-04-06 | 鲁舜 | 一种分区温控和智能分级换气的空调 |
CN101553697A (zh) * | 2006-11-28 | 2009-10-0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以及控制其气流的方法 |
CN201561529U (zh) * | 2009-11-06 | 2010-08-25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红外检测与图像处理的反馈式控制系统 |
CN102141285A (zh) * | 2010-01-29 | 2011-08-03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控制装置 |
CN102706457A (zh) * | 2012-05-24 | 2012-10-03 | 上海电力学院 | 基于超声测距温度补偿的红外测温装置 |
CN203025532U (zh) * | 2012-11-15 | 2013-06-26 | 沈阳洪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物联网可视化温度监控装置 |
CN103644601A (zh) * | 2013-12-19 | 2014-03-19 | 宁波瑞易电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空调温度动态调节系统 |
CN103822286A (zh) * | 2014-03-11 | 2014-05-28 | 上海森中电器有限公司 | 转动式取暖器 |
CN203642355U (zh) * | 2013-12-19 | 2014-06-11 | 宁波瑞易电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空调温度动态调节系统 |
CN104165402A (zh) * | 2013-05-17 | 2014-11-26 | 中环股份有限公司 | 电热系统 |
CN104319825A (zh) * | 2014-09-25 | 2015-01-28 | 云南能投能源产业发展研究院 | 热追踪系统及加热系统 |
CN104503472A (zh) * | 2014-11-10 | 2015-04-08 | 温州大学 | 基于红外照射的智能化人体位置实时追踪节能取暖系统 |
US20150156031A1 (en) * | 2012-09-21 | 2015-06-04 | Google Inc. | Environmental sensing with a doorbell at a smart-home |
KR20150134745A (ko) * | 2014-05-23 | 2015-12-02 | (주)비스토스 | 유아 가온 장치용 온도조절장치 |
CN105135595A (zh) * | 2015-07-31 | 2015-12-0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05352028A (zh) * | 2014-08-18 | 2016-02-24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空调机以及空调机的控制方法 |
US20160054022A1 (en) * | 2010-09-14 | 2016-02-25 | Google Inc. | User friendly interface for control unit |
CN107449115A (zh) * | 2017-09-22 | 2017-12-08 | 苏州三冷暖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矩阵扇叶追踪的空调控制方法 |
DE102017005872A1 (de) * | 2017-06-20 | 2018-01-11 | Rheinisch-Westfä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Rwth) Aachen | Verfahren zur Beheizung von mehreren Zonen eines Gebäudes |
CN207279774U (zh) * | 2017-10-13 | 2018-04-27 | 杨于天程 | 一种电热膜追踪旋扫热风辐照装置 |
-
2018
- 2018-07-25 CN CN201810822434.8A patent/CN10891784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524A (zh) * | 1993-06-14 | 1995-08-0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机的运转控制装置与方法 |
CN1121576A (zh) * | 1994-09-28 | 1996-05-01 | 东芝株式会社 | 空调机及其运转控制方法 |
CN1480716A (zh) * | 2003-06-13 | 2004-03-10 | 北京雷波泰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快速多目标红外实时图像温度自动跟踪监测系统 |
CN1603704A (zh) * | 2004-11-05 | 2005-04-06 | 鲁舜 | 一种分区温控和智能分级换气的空调 |
CN101553697A (zh) * | 2006-11-28 | 2009-10-0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以及控制其气流的方法 |
CN201561529U (zh) * | 2009-11-06 | 2010-08-25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红外检测与图像处理的反馈式控制系统 |
CN102141285A (zh) * | 2010-01-29 | 2011-08-03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控制装置 |
US20160054022A1 (en) * | 2010-09-14 | 2016-02-25 | Google Inc. | User friendly interface for control unit |
CN102706457A (zh) * | 2012-05-24 | 2012-10-03 | 上海电力学院 | 基于超声测距温度补偿的红外测温装置 |
US20150156031A1 (en) * | 2012-09-21 | 2015-06-04 | Google Inc. | Environmental sensing with a doorbell at a smart-home |
CN203025532U (zh) * | 2012-11-15 | 2013-06-26 | 沈阳洪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物联网可视化温度监控装置 |
CN104165402A (zh) * | 2013-05-17 | 2014-11-26 | 中环股份有限公司 | 电热系统 |
CN103644601A (zh) * | 2013-12-19 | 2014-03-19 | 宁波瑞易电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空调温度动态调节系统 |
CN203642355U (zh) * | 2013-12-19 | 2014-06-11 | 宁波瑞易电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空调温度动态调节系统 |
CN103822286A (zh) * | 2014-03-11 | 2014-05-28 | 上海森中电器有限公司 | 转动式取暖器 |
KR20150134745A (ko) * | 2014-05-23 | 2015-12-02 | (주)비스토스 | 유아 가온 장치용 온도조절장치 |
CN105352028A (zh) * | 2014-08-18 | 2016-02-24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空调机以及空调机的控制方法 |
CN104319825A (zh) * | 2014-09-25 | 2015-01-28 | 云南能投能源产业发展研究院 | 热追踪系统及加热系统 |
CN104503472A (zh) * | 2014-11-10 | 2015-04-08 | 温州大学 | 基于红外照射的智能化人体位置实时追踪节能取暖系统 |
CN105135595A (zh) * | 2015-07-31 | 2015-12-0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DE102017005872A1 (de) * | 2017-06-20 | 2018-01-11 | Rheinisch-Westfä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Rwth) Aachen | Verfahren zur Beheizung von mehreren Zonen eines Gebäudes |
CN107449115A (zh) * | 2017-09-22 | 2017-12-08 | 苏州三冷暖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矩阵扇叶追踪的空调控制方法 |
CN207279774U (zh) * | 2017-10-13 | 2018-04-27 | 杨于天程 | 一种电热膜追踪旋扫热风辐照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73179A (zh) * | 2019-01-02 | 2021-08-17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用于管理养殖场环境的装置 |
CN113273179B (zh) * | 2019-01-02 | 2024-02-13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用于管理养殖场环境的装置 |
US12014541B2 (en) | 2019-01-02 | 2024-06-18 | Lg Innotek Co., Ltd. | Device for managing environment of breeding farm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26476A (zh) | 基于人体红外温度监测的热环境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 | |
CN108873094A (zh) | 利用红外全息成像的节能控温系统及方法 | |
CN109140579A (zh) | 集测距、测温和加热一体的旋转式加热装置及方法 | |
CN107238376B (zh) | 一种定日镜姿态传感器及定日镜自动跟踪方法 | |
CN203934062U (zh) | 一种舞台灯光自动跟踪系统 | |
CN109000303A (zh) | 带空间温度场测定的自追踪加热装置及方法 | |
CN108917845A (zh) | 利用红外测温测距的自动追踪加热系统及方法 | |
CN109059171A (zh) | 带自学习功能的自动追踪加热系统及方法 | |
CN109114663A (zh) | 利用红外测温的节能加热系统及方法 | |
CN105208705A (zh) | 一种舞台灯光自动跟踪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8563249B (zh) | 一种基于uwb定位的自动追踪加热系统及方法 | |
CN108954490A (zh) | 带数据自学习的节能加热系统及方法 | |
CN108981067A (zh) | 给予超声定位红外测温的自动追踪加热系统及方法 | |
CN108954485B (zh) | 一种利用旋转加热头的节能加热系统及方法 | |
CN108826619B (zh) | 带追踪测量的节能加热系统及方法 | |
CN109185970A (zh) | 一种面向稳定加热路线的自动最终加热装置及方法 | |
CN109028282B (zh) | 带精确定位装置的自动追踪加热系统及方法 | |
CN108954489A (zh) | 利用行车系统进行热追踪的节能加热系统及方法 | |
CN108919864B (zh) | 旋转平移相结合的自动追踪加热系统及方法 | |
CN108826618B (zh) | 基于神经网络的节能加热方法 | |
CN208652704U (zh) | 带球形吊轨的追踪加热装置 | |
CN109000302A (zh) | 一种适用于空旷库房的节能加热系统及方法 | |
CN208804763U (zh) | 带子母摇臂的旋转追踪加热头 | |
CN109084405A (zh) | 利用红外测温的自动追踪加热系统及方法 | |
CN108954725A (zh) | 带移动测温系统的节能加热装置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