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11473B - 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 - Google Patents
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911473B CN108911473B CN201811003891.0A CN201811003891A CN108911473B CN 108911473 B CN108911473 B CN 108911473B CN 201811003891 A CN201811003891 A CN 201811003891A CN 108911473 B CN108911473 B CN 10891147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ry drum
- combustion chamber
- carbonizing
- drying
- air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8000010000 carboniz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2036 drum dr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7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9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3763 carbon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HGUFODBRKLSHSI-UHFFFAOYSA-N 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 Chemical compound O1C2=CC(Cl)=C(Cl)C=C2OC2=C1C=C(Cl)C(Cl)=C2 HGUFODBRKLSHS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19 fine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610 char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343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810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197 pyro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271 coa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45 coag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044 dehyd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97 dehyd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270 solid waste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8—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thermal condition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53/00—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solid raw materials or solid raw materials in special form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29—Energy recovery, e.g. by cogeneration, H2recovery or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该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包括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燃烧室、第一进气装置、加热装置、湍球塔、除尘设备以及热泵;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用于干燥污泥;燃烧室连接于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的回转筒且与回转筒的出料口连通,燃烧室用于对来自出料口的干燥后的污泥颗粒进行燃烧;第一进气装置、加热装置以及燃烧室依次顺序连接,第一进气装置用于进气至燃烧室内,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来自第一进气装置的气体;湍球塔以及除尘设备串联连接在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与燃烧室之间,湍球塔与回转筒的出气口连通。该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能够有效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产物,含水率高,容易腐烂发臭,造成二次污染。通过烘干、炭化可以使污泥达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
现有污泥烘干、炭化技术都是先将污泥高温裂解(500~600℃),然后燃烧裂解气来提供裂解所需热量,这样产生二噁英的风险较大,对大气环境污染风险较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少排放烟气中有害物质的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
一种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包括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燃烧室、第一进气装置、加热装置、湍球塔、除尘设备以及热泵;
所述燃烧室与所述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的回转筒动密封连接且与所述回转筒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燃烧室用于对来自所述出料口的烘干炭化后的污泥颗粒进行燃烧;所述第一进气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以及所述燃烧室依次顺序连接,所述第一进气装置用于输送气体至所述燃烧室内,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第一进气装置输送至所述燃烧室内的气体进行加热;
所述湍球塔以及所述除尘设备串联连接在所述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与所述燃烧室之间,所述湍球塔与所述回转筒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热泵串联在所述第一进气装置与所述加热装置之间,所述热泵还连接于所述除尘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还包括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回转筒且与所述回转筒的进料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料装置为进料螺旋输送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还包括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连接于所述燃烧室且与所述出料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料装置为耐高温螺旋冷却出渣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还包括第二进气装置,所述第二进气装置连接于所述出料装置,所述第二进气装置用于向所述出料装置内通气以提供污泥炭粒燃烧所需的氧气并对出料进行冷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尘设备为袋式除尘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还包括引风装置,所述引风装置连接于所述热泵,所述引风装置还用于连接尾气处理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转筒的内壁连接有多个抄板。抄板与回转筒的内壁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是焊接。
上述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能实现污泥的烘干炭化、减少二噁英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并且还能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具体地,污泥颗粒进入到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的回转筒内,回转筒内转动的抄板带动污泥颗粒转动以实现扬撒、松动、前进,并与逆向而来的热气体进行充分接触从而实现烘干、炭化,炭化后的污泥颗粒通过回转筒的出料口进入到燃烧室内,第一进气装置进气至燃烧室内同时加热装置对进入到燃烧室内的气体进行加热,燃烧室对污泥炭粒进行燃烧,燃烧后的污泥炭粒排出,完成污泥的烘干、炭化。在燃烧室内粉尘、炭粉与空气经过充分混合燃烧可消除二噁英等有害物质,进入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内的高温气体中氧气已燃尽,使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内不会再发生燃烧,而且进入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的高温烟气的温度低于250℃,该温度可避免二噁英的产生并减少裂解气和臭气的产生,可使进入燃烧室的炭具有较高的热值,燃烧后能产生更多的热量。由于进入到燃烧室内的气体先经过了加热装置的加热,因此燃烧室内的污泥炭粒能迅速燃烧,进一步地,燃烧室产生的高温气体进一步穿过回转筒与回转筒内的污泥颗粒的行进方向相反,高温气体会对回转筒内的污泥颗粒进行加热以实现其烘干、炭化,高温的污泥炭粒进入燃烧室后会燃烧得更加迅速,进一步地提高燃烧效率。由于从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出料口进入到回转筒内的气体从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出气口排出时会带走回转筒内的部分粒径较小污泥颗粒以及有害物质颗粒,该部分污泥颗粒以及有害物质颗粒在湍球塔的作用下进行相互凝并形成粒径较大的粉尘,混合有粉尘的气体通过除尘设备分离,粉尘再次进入到燃烧室内燃烧,从而既利用了粉尘的热值也极大程度减少了排放气体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对环境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
上述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还通过设置热泵,热泵串联在第一进气装置与加热装置之间,热泵还连接于除尘设备,除尘设备分离出的高温气体可以被热泵利用用于对第一进气装置的进气进行间接加热,加热后的第一进气装置的进气与来自袋式除尘器的粉尘一起进入燃烧室内用于提供污泥炭粒燃烧所需的氧气,充分利用燃烧室内的燃烧产生的高温,此时,加热装置可调小乃至关闭,节约能源。
上述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还通过设置引风装置来吸取热泵排出的气体并将该气体通入尾气处理装置中,避免了有害气体的直接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所述的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侧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的回转筒的径向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100: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110:回转筒;120:传动齿圈;130:抄板;140:托辊;200:燃烧室;300:第一进气装置;310:第一进气管道;320:第一控氧阀;400:加热装置;510:湍球塔;520:除尘设备;530:回流管道;540:旋转阀;600:进料装置;700:出料装置;800:第二进气装置;810:第二进气管道;820:第二控氧阀;900:热泵;1000:引风装置;1100:进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10,该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10包括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100、燃烧室200、第一进气装置300、加热装置400、湍球塔510、除尘设备500以及热泵900。
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100包括回转筒110以及转动驱动部件。回转筒110的底部配合有多个托辊140,回转筒110的外壁与托辊的外壁接触配合,回转筒110能够相对于托辊140转动,托辊140的数量优选为四个。回转筒110转动连接在托辊140上,回转筒110在沿污泥前进方向有5%的向下的斜度。进一步地,回转筒110的外部设有保温层,保温层的设置可以减缓回转筒110内的温度散失速度,起到对回转筒110进行保温的目的。转动驱动部件用于驱动回转筒110转动。转动驱动部件可以是驱动电机。
回转筒110的一端面具有进料口以及出气口,回转筒110的另一端面具有出料口,回转筒110倾斜设置,进料口高于出料口,如此设置,便于回转筒110内的污泥颗粒在自重作用下出料到燃烧室200内。
优选地,回转筒110的外壁上设有传动齿圈120,转动驱动部件的驱动轴上套设连接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传动齿圈120啮合。
燃烧室200靠动密封圈连接于回转筒110且与出料口连通。固定的燃烧室200的高温烟气出口与转动的回转筒110的出料口靠动密封圈相连且连通。燃烧室200产生的高温烟气用于对回转筒110中的污泥进行逆流炭化、烘干,由于燃烧室200产生的高温烟气低于250℃,其中的氧气已燃尽,所以在回转筒内不发生燃烧。来自出料口的烘干炭化后的污泥颗粒在燃烧室200内进行燃烧。
第一进气装置300、加热装置400以及燃烧室200依次顺序连接,第一进气装置300用于进气至燃烧室200内,加热装置400用于对第一进气装置300输送进入燃烧室200内的气体进行加热,燃烧室200利用第一进气装置300输送来的气体中的氧气。第一进气装置300为鼓风机,第一进气装置300与加热装置400之间设有第一进气管道310,该第一进气管道310上设有第一控氧阀320。
在一具体示例中,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10还包括进料装置600。进料装置600可转动连接于回转筒110且与进料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料装置600为进料螺旋输送机。进料螺旋输送机可以是有轴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的工作原理是旋转的螺旋叶片将物料推移而进行螺旋输送机输送,使物料不与螺旋输送机叶片一起旋转的力是物料自身重量和螺旋输送机机壳对物料的摩擦阻力。
优选地,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10还包括进料箱1100,进料箱1100设置在回转筒110的进料口处并且与进料口连通,回转筒110与进料箱1100转动配合,进料箱1100与回转筒110的进料口动密封。进料装置600与进料箱1100连通。进料箱1100上设置出气口。从回转筒110内出来的烟气直接从进料口进入进料箱内再从进料箱的出气口排出至湍球塔510中。
湍球塔510以及除尘设备520串联连接在进料箱140与燃烧室200之间,湍球塔510连接于进料箱140且与进料箱140的出气口连通。从进料箱140的出气口出来的进入到湍球塔510内的气体的温度约为130℃。
湍球塔510也即湍球凝并塔,其内部装有大量耐高温、耐磨、耐冲击的聚四氟乙烯空心球,尾气流过时处于悬浮状态,使尾气中的粉尘颗粒物间发生激烈碰撞,导致难以被袋式除尘器捕获的细颗粒物、臭气被大颗粒物吸附凝并成大颗粒物而易于被除尘设备520如袋式除尘器捕获。袋式除尘器的设置实现了高温烟气中的细颗粒物、臭气被大颗粒物吸附凝并成大颗粒物的捕获。
优选地,加热装置400为空气电加热器。不难理解,加热装置400还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加热设备。上述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10使用空气电加热器易于控制温度,使用、安装方便,是本发明一个创新点。具体地,在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10工作初始阶段,通过电加热装置对第一进气装置300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的空气进入燃烧室200内。当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10工作一段时间后,电加热装置即可关闭,节约能源,此时燃烧室200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经过湍球塔510以及除尘设备520后,高温气体进入到下述的热泵900中进行热量回收利用。
在一具体示例中,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10还包括出料装置700。出料装置700连接于燃烧室200以用于对来自出料口的烘干炭化后的干燥污泥颗粒进行下料。
在一具体示例中,出料装置700为耐高温螺旋冷却出渣机。耐高温螺旋冷却出渣机的底部有多个常温空气进口。
耐高温螺旋冷却出渣机设置在燃烧室200的下部,耐高温螺旋冷却出渣机上有多个空气喷嘴,远离其出料口的喷嘴用于炭的供氧燃烧,该燃烧呈沸腾态充分燃烧,效率高,产生的高温烟气温度可高达几百摄氏度,接近其出料口的喷嘴用于炭粒的冷却,吸收了炭的热量而升温的空气(含氧)与几百摄氏度的高温烟气混合并与回转筒110的出料口落下的炭接触继续燃烧。因为炭的热值较低以及冷却风量较大,高温烟气到达燃烧室200上部时温度会远低于250℃,不足以满足回转筒110内污泥炭化、烘干的热量需求,所以需要这样补充热量:利用经过热泵900和加热装置400加热了的热空气(含氧)将袋式除尘器520收集的粉尘吹入燃烧室200发生雾化并充分燃烧,就产生了更多的高温烟气,通过调节两个控氧阀控制进入的空气量就可以控制燃烧室200的高温烟气出口温度低于250℃并保证其流量能满足回转筒110内污泥炭化、烘干的热量需求,从而充分利用了余热,提高了污泥炭化、烘干热效率,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
在一具体示例中,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10还包括第二进气装置800。第二进气装置800连接于出料装置700,第二进气装置800用于对出料装置700内的污泥炭进行降温。
优选地,第二进气装置800优选为鼓风机,第二进气装置800用于将常温空气输送至出料装置700中以对出料装置700中的污泥炭进行降温处理。
第二进气装置800与出料装置700之间设有第二进气管道810,该第二进气管道810上设有第二控氧阀830。因耐高温螺旋冷却出渣机的底部有多个常温空气进口,通过调节第二控氧阀830控制进入的空气量,就可以使产生的炭(是比污泥更清洁的燃料)发生部分(尤其是细颗粒的炭)燃烧,为炭化提供热量并使出炭得到冷却以回收出炭的热量,从出炭中回收了热量的空气进入燃烧室200中供污泥炭燃烧用,因此,第二进气装置800、第二控氧阀830的设置是本发明的一创新点。
在一具体示例中,除尘设备520为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能够对进入的气体以及固体颗粒分离,颗粒进入燃烧室200中,气体则进入下述的热泵900中。具体地,袋式除尘器520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后,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袋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
进一步地,除尘设备520与燃烧室200之间设有回流管道530,该回流管道530上设有旋转阀540,旋转阀540用于定量地输送粉尘并防止气体倒流。
在一具体示例中,热泵900串联在第一进气装置300与加热装置400之间,且热泵900串联在第一进气管上。热泵900还连接于除尘设备520。上述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10还通过设置热泵900,热泵900串联在第一进气装置300与加热装置400之间,热泵900还连接于除尘设备520,除尘设备520分离出的高温气体可以被热泵900利用,该高温气体通第一进气装置300的低温气体一同进入燃烧室200内用于提供污泥颗粒燃烧炭化所需的氧气,充分利用燃烧室200内的燃烧产生的高温,此时,除尘设备520分离出的高温气体可以被热泵900利用用于对第一进气装置300的进气进行间接加热,加热后的第一进气装置300的进气与来自袋式除尘器的粉尘一起进入燃烧室200内用于提供污泥炭粒燃烧所需的氧气,充分利用燃烧室200内的燃烧产生的高温,此时,加热装置400可调小乃至关闭,节约能源。从除尘设备520出来的气体的温度为130℃。从热泵900中进入到引风装置1000内的气体的温度为60℃。由于上述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10得到的尾气中含氧量极低并含有大量水蒸汽,不能用于助燃,温度又较高,所以采用热泵900来回收其热能来间接加热来自第一进气装置300的空气以用于燃烧室200内的污泥炭粒的助燃,因此,热泵900的设置是本发明又一创新点。
在一具体示例中,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10还包括引风装置1000,引风装置1000连接于热泵900,引风装置1000还连接于尾气处理装置。上述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10还通过设置引风装置1000来吸取热泵900排出的气体并将该气体通入尾气处理装置中,避免了有害气体的直接排放。引风装置1000的设置还能使燃烧室200中的高温气体被引入到回转筒110内,加快了高温气体的流动,提高了回转筒110内的污泥颗粒的烘干、炭化效率
引风装置1000优选为引风机,不难理解,引风装置1000还可以其他设备如吸风机等。上述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10还可以包括尾气处理装置。
参见图2所示,在一具体示例中,回转筒110的内壁连接有多个抄板130,抄板130与回转筒110的内壁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是焊接。抄板130的一端连接在回转筒110的内壁上,另一端朝向回转筒110的轴心延伸。抄板130的设置能够实现回转筒110内的污泥颗粒的打散,帮助结块的污泥松散呈小的颗粒状,也便于从燃烧室200进入到回转筒110内的高温气体对松散的污泥颗粒进行烘干、炭化,以提高下一步的燃烧炭化效率。优选地,抄板130呈弯折状。抄板130在回转筒110内以螺旋状分布。回转筒110的筒壁上焊有若干抄板130来扬撒污泥以扩大污泥与热风的接触面积,并且与逆向而来的热风直接接触,逐渐完成烘干、炭化过程。
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100是用于供脱水后的湿物料从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100一端投入后,在回转筒110内部的抄板130的翻动下,物料在回转筒110内均匀分布与分散,并与逆流的热空气充分接触,加快了传热,在烘干、炭化过程中,物料在带有倾斜度回转筒、抄板的作用下,可调控地运动至回转筒110另一端排出。
上述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10能实现污泥的烘干炭化、减少二噁英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并且还能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具体地,污泥颗粒进入到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100的回转筒110内,回转筒110内转动的抄板130带动污泥颗粒转动以实现扬撒、松动、前进,并与逆向而来的热气体进行充分接触从而实现烘干、炭化,炭化后的污泥颗粒通过回转筒110的出料口进入到燃烧室内,第一进气装置300进气至燃烧室200内同时加热装置400对进入到燃烧室200内的气体进行加热,燃烧室200对污泥炭粒进行燃烧,燃烧后的污泥炭粒排出,完成污泥的烘干、炭化。在燃烧室200内粉尘、炭粉与空气经过充分混合燃烧可消除二噁英等有害物质,进入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100内的高温气体中氧气已燃尽,使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100内不会再发生燃烧,而且进入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100的高温烟气的温度低于250℃,该温度可避免二噁英的产生并减少裂解气和臭气的产生,可使进入燃烧室200的炭具有较高的热值,燃烧后能产生更多的热量。由于进入到燃烧室200内的气体先经过了加热装置400的加热,因此燃烧室200内的污泥炭粒能迅速燃烧,进一步地,燃烧室200产生的高温气体进一步穿过回转筒110与回转筒110内的污泥颗粒的行进方向相反,高温气体会对回转筒内的污泥颗粒进行加热以实现其烘干、炭化,高温的污泥炭粒进入燃烧室后会燃烧得更加迅速,进一步地提高燃烧效率。由于从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100出料口进入到回转筒110内的气体从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100出气口排出时会带走回转筒内的部分粒径较小污泥颗粒以及有害物质颗粒,该部分污泥颗粒以及有害物质颗粒在湍球塔510的作用下进行相互凝并形成粒径较大的粉尘,混合有粉尘的气体通过除尘设备520分离,粉尘再次进入到燃烧室200内燃烧,从而既利用了粉尘的热值也极大程度减少了排放气体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对环境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
综上,本发明提出了污泥先低温(小于250℃)烘干、炭化,然后再燃烧产生的炭来提供炭化所需热量的技术方案,这样可以只产生少量裂解气和臭气,污泥的热值损失不大,并且有效避免二噁英的生成。如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附图所示:含水率80%左右的污泥经高压板框压滤机压滤脱水后,形成含水率低于50%的泥饼,经粉碎机粉碎成砂状,送入回转筒,回转筒在沿污泥前进方向有5%的斜度,回转筒的筒壁上焊有若干抄板来扬撒污泥以扩大污泥与热风的接触面积,并且与逆向而来的热风直接接触,逐渐完成烘干、炭化过程,然后离开回转筒落入燃烧室底部的耐高温的出料装置也即耐高温螺旋冷却出渣机;耐高温螺旋冷却出渣机的底部有多个常温空气进口,通过调节第二控氧阀控制进入的空气量,就可以使产生的炭(比污泥更清洁的燃料)发生部分(尤其是细颗粒的炭)燃烧,为炭化提供热量并使出炭得到冷却回收其热量,以上是本发明一个创新点。完成烘干、炭化且温度为130℃含有大量粉尘的尾气进入湍球塔,湍球塔内部装有大量耐高温、耐磨、耐冲击的聚四氟乙烯空心球,尾气流过时处于悬浮状态,使尾气中的粉尘颗粒物间发生激烈碰撞,导致难以被袋式除尘器捕获的细颗粒物、臭气被大颗粒物吸附凝并成大颗粒物而易于被袋式除尘器捕获,以上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创新点,然后进入袋式除尘器除去绝大部分粉尘,然后进入热泵回收其热能、将常温空气加热到130℃、尾气温度降至60℃去尾气处理装置;130℃的空气经加热装置即电加热器升温后与来自袋式除尘器的粉尘(是一种高效燃料)混合进入燃烧室发生燃烧,以上是本发明又一个创新点;调节两个控氧阀也即第一控氧阀、第二控氧阀的进气量及电加热器的用电量,使燃烧室的温度低于250℃,这样整个回转筒内的温度都会低于250℃。回转筒放置在四个托辊上,在传动齿圈的带动下转动,与非转动机构的连接处安装有动密封圈防止漏风。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燃烧室、第一进气装置、加热装置、湍球塔、除尘设备以及热泵;
所述燃烧室与所述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的回转筒动密封连接且与所述回转筒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燃烧室用于对来自所述出料口的烘干炭化后的污泥颗粒进行燃烧;所述第一进气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以及所述燃烧室依次顺序连接,所述第一进气装置用于输送气体至所述燃烧室内,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第一进气装置输送至所述燃烧室内的气体进行加热;
所述湍球塔以及所述除尘设备串联连接在所述回转滚筒烘干炭化机与所述燃烧室之间,所述湍球塔与所述回转筒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热泵串联在所述第一进气装置与所述加热装置之间,所述热泵还连接于所述除尘设备;所述除尘设备为袋式除尘器;
还包括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连接于所述燃烧室且与所述出料口连通;
还包括第二进气装置,所述第二进气装置连接于所述出料装置,所述第二进气装置用于向所述出料装置内通气;所述第二进气装置与所述出料装置之间设有第二进气管道,所述第二进气管道上设有第二控氧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还包括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回转筒且与所述回转筒的进料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为进料螺旋输送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料箱,所述进料箱设置在所述回转筒的进料口处并且与所述进料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为耐高温螺旋冷却出渣机。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设备与所述燃烧室之间设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上设有旋转阀,所述旋转阀用于定量地输送粉尘并防止气体倒流。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还包括引风装置,所述引风装置连接于所述热泵,所述引风装置还用于连接尾气处理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筒的内壁连接有多个抄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抄板呈弯折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03891.0A CN108911473B (zh) | 2018-08-30 | 2018-08-30 | 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03891.0A CN108911473B (zh) | 2018-08-30 | 2018-08-30 | 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11473A CN108911473A (zh) | 2018-11-30 |
CN108911473B true CN108911473B (zh) | 2023-10-24 |
Family
ID=64407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003891.0A Active CN108911473B (zh) | 2018-08-30 | 2018-08-30 | 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91147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39771A (zh) * | 2018-12-28 | 2019-03-29 | 广州薪光合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一体式固体废弃物烘干处理系统 |
CN110986042A (zh) * | 2019-12-25 | 2020-04-10 | 东莞市金茂污泥处置有限公司 | 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CN112080297B (zh) * | 2020-10-08 | 2021-12-28 | 黄锋艳 | 废旧轮胎制备热解油及炭黑工艺系统 |
CN113105916A (zh) * | 2021-04-28 | 2021-07-13 | 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 一种生物质烘焙系统及其烘焙方法和应用 |
WO2023044843A1 (zh) * | 2021-09-23 | 2023-03-30 | 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颗粒肥料高效快速烘干机及烘干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531890A (en) * | 1975-08-09 | 1978-11-08 | Peters Ag Claudius | Drying and incinerating sludge |
CN101210679A (zh) * | 2006-12-25 | 2008-07-02 | 上海环保工程成套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污泥焚烧炉的回转式污泥干化给料装置 |
CN103288328A (zh) * | 2013-06-27 | 2013-09-11 | 江苏科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Pta活性污泥烘干、焚烧的方法及设备 |
CN107101219A (zh) * | 2017-04-13 | 2017-08-29 | 安徽鼎梁生物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质锅炉的循环风路装置 |
CN107640875A (zh) * | 2016-07-21 | 2018-01-30 | 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能量回收型污泥干化焚烧系统 |
CN208791466U (zh) * | 2018-08-30 | 2019-04-26 | 东莞市金茂污泥处置有限公司 | 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 |
-
2018
- 2018-08-30 CN CN201811003891.0A patent/CN10891147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531890A (en) * | 1975-08-09 | 1978-11-08 | Peters Ag Claudius | Drying and incinerating sludge |
CN101210679A (zh) * | 2006-12-25 | 2008-07-02 | 上海环保工程成套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污泥焚烧炉的回转式污泥干化给料装置 |
CN103288328A (zh) * | 2013-06-27 | 2013-09-11 | 江苏科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Pta活性污泥烘干、焚烧的方法及设备 |
CN107640875A (zh) * | 2016-07-21 | 2018-01-30 | 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能量回收型污泥干化焚烧系统 |
CN107101219A (zh) * | 2017-04-13 | 2017-08-29 | 安徽鼎梁生物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质锅炉的循环风路装置 |
CN208791466U (zh) * | 2018-08-30 | 2019-04-26 | 东莞市金茂污泥处置有限公司 | 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11473A (zh) | 2018-1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11473B (zh) | 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 | |
CN107971330B (zh) | 余热高效利用的有机污染土壤异位热脱附修复系统及方法 | |
CN104607455B (zh) | 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多级热脱附修复系统 | |
CN204079889U (zh) | 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处理的热解设备 | |
CN100509143C (zh) | 一种饱和活性焦处理方法 | |
JP5300237B2 (ja) | 汚泥燃料化装置 | |
CN105948459A (zh) | 一种污泥干化焚烧处置方法 | |
CN102964047B (zh) | 污泥干化的处理方法 | |
CN105523699B (zh) | 一种污泥干化碳化装置及工艺 | |
CN208791466U (zh) | 直接加热型污泥烘干炭化机构 | |
CN105314812A (zh) | 污泥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 |
CN105318337A (zh) | 基于高温烟气干燥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煤-污泥混烧系统 | |
CN105258134A (zh) | 基于两介质烟气干燥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煤-污泥混烧系统 | |
CN107244797A (zh) | 一种油性污泥间接自供热干燥及无氧热解系统及方法 | |
CN104829080A (zh) | 一种复合型污泥高温热解装置 | |
CN107934961A (zh) | 一种生活垃圾热解制备活性焦的装置及方法 | |
CN215062091U (zh) | 一种低中高温分段加热的废盐干燥焚烧处理系统 | |
CN105371283A (zh) | 一种污泥干化焚烧工艺 | |
CN108298796A (zh) | 一种油泥焚烧处理工艺 | |
CN205170639U (zh) | 污泥处理系统 | |
CN107606623B (zh) | 一种小型垃圾气炭互补炭化燃烧炉 | |
CN103288328B (zh) | Pta活性污泥烘干、焚烧的方法及设备 | |
CN110465542B (zh) | 级联热脱附处理有机污染固废的装置及处理方法 | |
CN113772915A (zh) | 一种高温氧化热解热脱附一体化处理含油污泥设备及工艺技术 | |
CN219244131U (zh) | 一种兰炭干燥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09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hu Street Guancheng Community,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11-3 203 Applicant after: Jinmao (Shenzhen) Ecolo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No. 38 Furong Road, Tianmei Village, Huangji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DONGGUAN JINMAO SLUDGE DISPOSAL Co.,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