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891319A - 一种防御头颈部挥鞭伤的主动防护汽车座椅头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御头颈部挥鞭伤的主动防护汽车座椅头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91319A
CN108891319A CN201810753651.6A CN201810753651A CN108891319A CN 108891319 A CN108891319 A CN 108891319A CN 201810753651 A CN201810753651 A CN 201810753651A CN 108891319 A CN108891319 A CN 1088913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rest
incidence
defending
torsional spring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536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润滋
贾晓红
索双富
郭飞
李俊梅
王文杰
王洋
郝金顺
王子羲
柳松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75365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9131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91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913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88Head-res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abnormal g-forces, e.g. by displacement of the head-re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御头颈部挥鞭伤的主动防护汽车座椅头枕装置,包括座椅骨架,座椅骨架分为水平座椅骨架和靠背座椅骨架,水平座椅骨架和靠背座椅骨架为一体式,旋转轴设置在靠背座椅骨架上,旋转轴上设置有头枕转动管,头枕转动管通过头枕支柱与头枕相连,旋转轴两侧设置有左侧扭簧与右侧扭簧且扭簧外臂压在头枕支柱上,头枕转动管与限位杆上端相固定,限位杆下端设置在控制器上,控制器中安装有定位滑块,限位杆与定位滑块之间安装有定位弹簧,本发明采用旋转式头枕,使用扭簧代替气缸或者烟火驱动器来提供动力,既解决了限制头颈部运动范围问题,也避免了刚性驱动对人体头颈部造成损伤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防御头颈部挥鞭伤的主动防护汽车座椅头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救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御头颈部挥鞭伤的主动防护汽车座椅头枕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追尾碰撞中,约有90%的乘员损伤是颈部损伤。颈部损伤的高发生率和经常造成的长期症状,使得患者承受巨大的痛苦,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通常颈部损伤一般不会造成生命危险,但常见且治疗费用高,还可能产生长期、明显的后遗症。在汽车被后追尾时,头部因加速度作用,先向后甩动,再向前甩动从而造成挥鞭伤。
通过限制头部运动的空间可以有效减弱挥鞭伤的发生,现阶段汽车上仍未安装防御挥鞭伤的主动防护装置。本发明采用可旋转的头枕方案来实现限制头部运动空间的功能,在后追尾发生时缩小头枕与头部距离,或者利用头枕将头部限定在前屈位置,防止头颈部甩打,从而避免或减弱挥鞭伤的发生。头枕装置由扭簧驱动实现转动运动,可以实现柔性驱动,避免装置打击头部造成头颈部损伤;结构简单,安装简易,无需对汽车座椅进行大范围改装;可多次重复使用,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使用机械式控制器,无需汽车控制系统向装置输入控制信号,装置自身可以根据加速度情况判断是否启动。
中国专利CN105172638A和CN105235566A先后报道了两种减弱汽车乘员头颈部挥鞭伤的装置;其中专利CN105172638A的具体技术设计为通过烟火驱动器提供动力,由汽车控制系统输入电信号,推动连杆系统实现头枕展开;专利CN105235566A的具体技术设计为在头枕内部安装气缸以及控制装置,当碰撞发生时,气缸推动头枕向前运动。
但专利CN105172638A和CN105235566A有三个共同的技术缺陷:采用烟火驱动器与气缸作为动力装置,并非柔性驱动极易对人体头颈部造成碰撞从而造成伤害;需要与汽车控制系统进行连接,接收其电信号,从而使得装置的控制过于复杂;零部件众多,结构复杂。专利CN105235566A中头枕只能向前运动,使得对头部的运动空间限制有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御头颈部挥鞭伤的主动防护汽车座椅头枕装置,从有效限制头颈部运动空间并不对人体造成伤害的角度出发,采用旋转式头枕,使用扭簧代替气缸或者烟火驱动器来提供动力,既解决了限制头颈部运动范围问题,也避免了刚性驱动对人体头颈部造成损伤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御头颈部挥鞭伤的主动防护汽车座椅头枕装置,包括座椅骨架1,座椅骨架1分为水平座椅骨架和靠背座椅骨架,所述的水平座椅骨架和靠背座椅骨架为一体式,所述的旋转轴2设置在靠背座椅骨架上,旋转轴2上设置有头枕转动管5,所述的头枕转动管5通过头枕支柱4与头枕6相连,所述的旋转轴2两侧设置有左侧扭簧3与右侧扭簧7且扭簧外臂压在头枕支柱4上,头枕转动管5与限位杆8上端相固定,限位杆8下端设置在控制器9上,控制器9中安装有定位滑块11,所述的限位杆8与定位滑块11之间安装有定位弹簧10。
所述的控制器9包括外壳91,所述的外壳91上开有控制控制器9内外压差的通气孔94与通气孔95,外壳91内部设置有压缩弹簧92,压缩弹簧92一端固定于外壳91上,另一端压在质量块93上。
所述的质量块93与定位滑块11接触面为分别为具有一定斜面的坡面。
所述的控制器9也可以采用其他控制方式,通过汽车电信号控制,实现解除限位杆8运动限制的功能。
所述的左侧扭簧3与右侧扭簧4驱动头枕6旋转通过马达电机控制。
所述的控制器9通过直接控制左侧扭簧3与右侧扭簧4来实现装置的运动控制。
所述的限位杆8采用剪切销的形式,通过被剪断来控制装置启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采用可旋转的头枕方案来实现限制头部运动空间,在后追尾发生时缩小头枕与头部距离,或者利用头枕将头部限定在前屈位置,防止头颈部甩打,从而避免或减弱挥鞭伤的发生。
2、头枕装置由扭簧驱动实现转动运动,可以实现柔性驱动,避免装置打击头部造成头颈部损伤。
3、结构简单,安装简易,无需对汽车座椅进行大范围改装。
4、可多次重复使用,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
5、无需汽车控制系统向装置输入控制信号,装置自身可以根据加速度情况判断是否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主动防护汽车座椅头枕装置示意图。
图2是主动防护汽车座椅头枕装置后视方向示意图。
图3是主动防护汽车座椅头枕装置未工作状态侧视图。
图4是主动防护汽车座椅头枕装置展开后侧视图。
图5是控制器原理图(未启动状态)。
图6是控制器原理图(启动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御头颈部挥鞭伤的主动防护汽车座椅头枕装置。主动防护头枕装置由座椅骨架1、旋转轴2、左侧扭簧3、头枕支柱4、头枕转动管5,头枕6、右侧扭簧7、限位杆8、控制器9、定位弹簧10、定位滑块11所组成;其中控制器9由外壳91、压缩弹簧92、质量块93组成;旋转轴2固定于座椅骨架1的特定位置,头枕支柱4将头枕转动管5、头枕6固定连接在一起,头枕转动管5安装于旋转轴2上,左侧扭簧3与右侧扭簧7固定于旋转轴2上,扭簧外臂压在头枕支柱4上,限位杆8上端固定于头枕转动管5上,下端安装于控制器9上,定位滑块11安装于控制器9中,定位弹簧10安装于限位杆8与定位滑块11之间(如图3图4所示)。
采用加速度控制器,其内部结构如图5所示。外壳91上开有两个通气孔94与95,压缩弹簧92一端固定于外壳91上,另一端压在质量块93上。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防御头颈部挥鞭伤的主动防护汽车座椅头枕装置,在汽车未发生后侧碰撞时,其未开始工作,如图1、图2、图3所示限位杆8通过定位滑块11卡在控制器9上,从而使得头枕6无法转动,满足正常的使用;此时安装于旋转轴2上的左侧扭簧3与右侧扭簧7处于压缩状态,其外臂压在头枕支柱4上,但是由于限位杆8被限制运动,此时整个装置无法转动。定位滑块11被定位弹簧10压在控制器9中,以防止其脱落。
控制器9如图5所示,开有两个通气孔94与95使得控制器内外压差一致,保证质量块93自由运动;压缩弹簧92顶住质量块93,在加速度未达到特定值时,质量块93移动距离有限,不能将定位滑块11推出,从而起到限制装置启动的作用。
当汽车尾部收到碰撞时,控制器9开始启动,如图6所示,质量块93由于加速度的作用向压缩弹簧92处运动,此时由于加速度达到了特定值,质量块93得以推动压缩弹簧92移动较大距离,从而将定位滑块11顶出。
如图4所示,定位滑块11被顶出后,头枕装置不受向前转动的限制,从而在左侧扭簧3与右侧扭簧7的外臂压动下向前旋转,从而减小头枕6与乘员头部的距离,并且可以保持与头部的接触,避免其发生甩打,从而减弱甚至消除挥鞭伤的作用,由于扭簧驱动为柔性驱动,不会对头部造成击打,从而避免由于装置对于乘员头颈部造成损伤。
装置使用过后,无需更换,将其各零部件复位即可,从而达到反复利用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自控制方式,采用旋转式头枕,使用扭簧代替气缸或者烟火驱动器来提供动力,既解决了限制头颈部运动范围问题,也避免了刚性驱动对人体头颈部造成损伤的问题,并且自控制方式可以根据车辆加速度情况判断是否发生后追尾控制是否启动。

Claims (7)

1.一种防御头颈部挥鞭伤的主动防护汽车座椅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骨架(1),座椅骨架(1)分为水平座椅骨架和靠背座椅骨架,所述的水平座椅骨架和靠背座椅骨架为一体式,所述的旋转轴(2)设置在靠背座椅骨架上,旋转轴(2)上设置有头枕转动管(5),所述的头枕转动管(5)通过头枕支柱(4)与头枕(6)相连,所述的旋转轴(2)两侧设置有左侧扭簧(3)与右侧扭簧(7)且扭簧外臂压在头枕支柱(4)上,头枕转动管(5)与限位杆(8)上端相固定,限位杆(8)下端设置在控制器(9)上,控制器(9)中安装有定位滑块(11),所述的限位杆(8)与定位滑块(11)之间安装有定位弹簧(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御头颈部挥鞭伤的主动防护汽车座椅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9)包括外壳(91),所述的外壳(91)上开有控制控制器(9)内外压差的通气孔(94)与通气孔(95),外壳(91)内部设置有压缩弹簧(92),压缩弹簧(92)一端固定于外壳(91)上,另一端压在质量块(9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御头颈部挥鞭伤的主动防护汽车座椅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质量块(93)与定位滑块(11)接触面为分别为具有一定斜面的坡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御头颈部挥鞭伤的主动防护汽车座椅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9)也可以采用其他控制方式,通过汽车电信号控制,实现解除限位杆(8)运动限制的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御头颈部挥鞭伤的主动防护汽车座椅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扭簧(3)与右侧扭簧(4)驱动头枕(6)旋转通过马达电机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御头颈部挥鞭伤的主动防护汽车座椅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9)通过直接控制左侧扭簧(3)与右侧扭簧(4)来实现装置的运动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御头颈部挥鞭伤的主动防护汽车座椅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杆(8)采用剪切销的形式,通过被剪断来控制装置启动。
CN201810753651.6A 2018-07-10 2018-07-10 一种防御头颈部挥鞭伤的主动防护汽车座椅头枕装置 Pending CN1088913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53651.6A CN108891319A (zh) 2018-07-10 2018-07-10 一种防御头颈部挥鞭伤的主动防护汽车座椅头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53651.6A CN108891319A (zh) 2018-07-10 2018-07-10 一种防御头颈部挥鞭伤的主动防护汽车座椅头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91319A true CN108891319A (zh) 2018-11-27

Family

ID=64348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53651.6A Pending CN108891319A (zh) 2018-07-10 2018-07-10 一种防御头颈部挥鞭伤的主动防护汽车座椅头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9131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9475A (zh) * 2019-05-10 2019-09-17 江苏大学 一种机动车双气囊安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77850A (zh) * 2021-01-13 2021-04-20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座椅主动防护头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5107611A (zh) * 2021-03-17 2022-09-2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座椅头枕支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7789A (zh) * 2011-11-18 2012-04-11 江苏大学 电磁驱动式碰撞主动响应头枕及其控制方法
CN203995810U (zh) * 2014-08-08 2014-12-10 吉林大学 汽车车顶坍塌变形主动防护头枕装置
CN105172638A (zh) * 2015-08-18 2015-12-23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快速响应的汽车座椅主动防护头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5498693U (zh) * 2016-04-20 2016-08-24 江西南客校车运营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气压缓冲功能的校车头枕
DE102017204562A1 (de) * 2016-03-23 2017-09-28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Kopfstützenhalterungsstruktur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DE102016220880A1 (de) * 2016-10-24 2018-04-26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g, Coburg Kopfstützenanordnung mit ersten und zweiten verschwenkbaren Hebelelementen für die Verstellung eines Kopfstützenkörper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7789A (zh) * 2011-11-18 2012-04-11 江苏大学 电磁驱动式碰撞主动响应头枕及其控制方法
CN203995810U (zh) * 2014-08-08 2014-12-10 吉林大学 汽车车顶坍塌变形主动防护头枕装置
CN105172638A (zh) * 2015-08-18 2015-12-23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快速响应的汽车座椅主动防护头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E102017204562A1 (de) * 2016-03-23 2017-09-28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Kopfstützenhalterungsstruktur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CN205498693U (zh) * 2016-04-20 2016-08-24 江西南客校车运营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气压缓冲功能的校车头枕
DE102016220880A1 (de) * 2016-10-24 2018-04-26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g, Coburg Kopfstützenanordnung mit ersten und zweiten verschwenkbaren Hebelelementen für die Verstellung eines Kopfstützenkörper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9475A (zh) * 2019-05-10 2019-09-17 江苏大学 一种机动车双气囊安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39475B (zh) * 2019-05-10 2021-05-25 江苏大学 一种机动车双气囊安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77850A (zh) * 2021-01-13 2021-04-20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座椅主动防护头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5107611A (zh) * 2021-03-17 2022-09-2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座椅头枕支架
CN115107611B (zh) * 2021-03-17 2023-08-2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座椅头枕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91319A (zh) 一种防御头颈部挥鞭伤的主动防护汽车座椅头枕装置
CN106114310B (zh) 自适应控制的汽车后排安全座椅及控制方法
CN101121386A (zh) 一种用于追尾碰撞颈部保护的主动头枕机构
CN105691260B (zh) 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
EP3078569A1 (en) Detachable steering mechanism
CN203752943U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靠背后倾装置
CN102050046B (zh) 汽车安全座椅
CN102407789B (zh) 电磁驱动式碰撞主动响应头枕及其控制方法
CN204870645U (zh) 一种快速响应的汽车座椅主动防护头枕装置
CN204774762U (zh) 车辆和车辆座椅以及座椅结构
CN102632855B (zh) 轿车防撞系统
CN104553913B (zh) 带有泄力机构的汽车碰撞主动安全头枕装置
CN202703345U (zh) 弹簧驱动式主动响应头枕
CN203172473U (zh) 汽车座椅及主动式安全头枕
CN202508048U (zh) 机动交通工具的安全座椅
CN109109694B (zh)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及安装该安全座椅的汽车
CN202080197U (zh) 一种新型汽车外后视镜
CN202518132U (zh) 电磁驱动式碰撞主动响应头枕
CN109204838A (zh) 一种战斗机飞行员弹射救生座椅用头颈部防护装置
CN111232218B (zh) 一种用于民用飞机上的安全座椅
CN110877557B (zh) 车辆座椅、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和车辆
CN103101464B (zh) 一种主动式安全头枕装置
CN112109614A (zh) 一种汽车安全驾驶头枕
CN204415196U (zh) 带有泄力机构的汽车碰撞主动安全头枕装置
CN119734618A (zh) 一种冲击触发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