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传输的方法和装置,能够降低中继传输的处理复杂度,降低数据时延。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中继传输的方法,包括:中继终端设备接收远端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PDU,其中,该适配层PDU携带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并且该适配层PDU是该远端终端设备通过在层二的适配层对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的;该中继终端设备在层二的适配层获取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该中继终端设备根据获取到的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向该网络设备转发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继传输的方法,远端终端设备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适配层PDU,该适配层PDU中携带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在适配层识别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并根据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转发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与现有技术中中继终端设备采用层三中继的方式相比,能够降低中继终端设备的处理复杂度,降低中继数据的传输时延,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可选地,该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端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可以为第一接口,该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可以为第二接口。
可选地,该中继终端设备的用于中继传输的用户面协议栈可以包括层一和层二,并且可选地可以不包括层三,其中,在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与第二接口对应的用户面协议栈中,层一可以具体为物理层,层二可以仅包括MAC层,或者可以在MAC层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RLC层和PDCP层。
可选地,在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与第一接口对应的用户面协议栈中,层二可以仅包括底层和位于底层之上的适配层,其中,该适配层可以与远端终端设备的用户面协议栈的层二中位于底层之上的适配层互为;或者还可以在底层和适配层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RLC层和PDCP层,其中,该适配层可以位于该底层之上的任意位置,例如,该适配层可以位于该底层和RLC层之间。
可选地,在该中继终端设备和远端终端设备的与第一接口对应的用户面协议栈中,层一和层二的底层可以与第一接口上采用的D2D通信技术相对应。例如,如果该D2D通信技术具体为LTE的旁路技术,则该层一可以具体为物理层,层二的底层可以具体为MAC层。
这样,通过在远端终端设备和中继终端设备的层二设置适配层,可以使得该远端终端设备和中继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接口可以支持任意D2D通信技术,从而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可选地,远端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用于中继传输的用户面协议栈可以包括层一和层二,并且可选地可以不包括层三,其中,远端终端设备的用户面协议栈的层二可以包括底层、适配层、RLC层和PDCP层,网络设备的用户面协议栈的层二可以包括MAC层、RLC层和PDCP层。可选地,远端终端设备的用户面协议栈的层一与中继终端设备用户面协议栈的层一互为对等层,远端终端设备的层二中的底层和适配层分别与中继终端设备的层二中的底层和适配层互为对等层。可选地,如果该中继终端设备的层二不包括RLC层和PDCP层,则远端终端设备的用户面协议栈的RLC层与网络设备的用户面协议栈中的RLC层可以互为对等层,并且远端终端设备的用户面协议栈的PDCP层与网络设备的用户面协议栈中的PDCP层可以互为对等层。
中继终端设备接收到的适配层PDU可以携带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可选地,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该远端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该远端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标识。可选地,该适配层标识可以是网络设备在为该远端终端设备建立承载的过程中分配的。
可选地,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在层二的适配层识别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以确定该适配层PDU对应的远端终端设备。
可选地,该适配层PDU还携带该数据所属的承载的承载标识信息。
该承载可以是远端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建立的无线承载。可选地,该承载可以包括远端终端设备与中继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承载和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承载,其中,该第一承载和该第二承载可以对应于相同或不同的承载标识信息。
可选地,该承载的承载标识信息可以包括承载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例如,该承载的承载标识信息可以具体为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中继终端设备根据获取到的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向该网络设备转发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包括:该中继终端设备根据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生成与第二接口对应的二层PDU,其中,该第二接口为该中继终端设备与该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该中继终端设备向该网络设备发送与该第二接口对应的该二层PDU。
可选地,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携带该数据的数据包,其中,该数据包可以具体为一层数据帧或二层PDU,其中,该二层PDU可以具体为MAC PDU,或者如果该中继终端设备的用户面协议栈包括RLC层和PDCP层,则该二层PDU可以具体为MAC PDU、RLCPDU或PDCP PDU。
可选地,该二层PDU中可以携带该远端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标识,其中,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存储有适配层标识与终端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选地,该二层PDU中还可以携带该数据所属承载的承载标识信息,例如,上述第二承载的承载标识信息。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适配层PDU的头部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适配层PDU携带的数据为中继数据;在该中继终端设备根据获取到的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向该网络设备转发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中继终端设备根据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该指示信息,确定需要向该网络设备转发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
可选地,该适配层PDU的包头可以携带指示信息,以指示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为中继数据。这样,中继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适配层PDU之后,可以根据该包头中的指示信息,确定需要转发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
可选地,该适配层PDU中的指示信息可以显性或隐性地进行指示。
可选地,中继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确定接收到的适配层PDU中是否携带承载标识域,来确定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是否为中继数据。例如,如果接收到的适配层PDU不携带承载标识域,则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不为中继数据,是远端终端设备发给中继终端设备自己的。再例如,如果接收到的适配层PDU中携带承载标识域,则中继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为中继数据,需要转发给网络设备。
可选地,中继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确定接收到的适配层PDU的承载标识域中的承载标识信息,来确定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是否为中继数据。例如,可以预先定义或预先配置用于中继传输的承载的中继承载标识范围。此时,可选地,如果中继终端设备确定接收到的适配层PDU携带的承载标识信息属于该中继承载标识范围,则可以确定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为中继数据。可选地,如果中继终端设备确定接收到的适配层PDU携带的承载标识信息不属于该中继承载标识范围,则可以确定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不为中继数据。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中继终端设备根据获取到的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向该网络设备转发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包括:该中继终端设备确定与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前导码;该中继终端设备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前导码;该中继终端设备接收该网络设备根据该前导码发送的上行授权,该上行授权携带该网络设备分配的上行传输资源;该中继终端设备采用该上行传输资源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中继终端设备根据获取到的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向该网络设备转发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包括:该中继终端设备向该网络设备发送BSR,其中,该BSR中携带该远端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标识;该中继终端设备接收该网络设备根据该BSR发送的PDCCH,该PDCCH用于调度该远端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传输;该中继终端设备根据该PDCCH,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
该PDCCH可以携带上行授权。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PDCCH中的上行授权,确定网络设备为该远端终端设备分配的上行传输资源,并采用该传输资源发送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
第二方面,提供了另一种中继传输的方法,包括:远端终端设备在层二的适配层对待向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PDU,其中,该适配层PDU携带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该远端终端设备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该适配层PDU。
第三方面,提供了另一种中继传输的方法,包括:中继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该中继终端设备在层二的适配层对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PDU,其中,该适配层PDU携带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该中继终端设备向该远端终端设备发送该适配层PDU。
可选地,该数据包可以携带该远端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标识,或者该数据包可以是通过由该远端终端设备的RNTI加扰的PDCCH进行调度的,或者该数据包可以是采用与该远端终端设备对应的传输资源传输的。
可选地,适配层PDU中携带的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该远端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该远端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标识。
可选地,该数据包还可以携带该数据所属承载的承载标识信息,例如第二承载的承载标识信息;相应地,该适配层PDU中还可以携带该承载的承载标识信息,例如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信息。
可选地,该数据包可以具体为一层数据帧或二层PDU。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中继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包括:该中继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发送的与第二接口对应的二层PDU,该与第二接口对应的二层PDU中携带该数据,其中,该第二接口为该中继终端设备与该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
可选地,该二层PDU可以具体为MAC PDU、RLC PDU或PDCP PDU。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数据包中携带中继特定逻辑信道标识;在该中继终端设备在层二的适配层对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适配层PDU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中继终端设备根据该中继特定逻辑信道标识,确定需要转发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
该中继特定逻辑信道标识可以用于指示中继传输。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数据包是该网络设备通过由中继特定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加扰的PDCCH调度的;在该中继终端设备在层二的适配层对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适配层PDU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中继终端设备根据用于调度该数据包的PDCCH采用的中继特定RNTI,确定需要转发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
该中继特定RNTI可以用于指示中继传输。
第四方面,提供了另一种中继传输的方法,包括:远端终端设备接收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适配层PDU,其中,该适配层PDU携带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该远端终端设备在层二的适配层获取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该远端终端设备根据获取到的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该适配层PDU对应的远端终端设备。
可选地,该远端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获取到的适配层PDU中携带的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该适配层PDU是否是发送给自己的。
可选地,如果确定该适配层PDU是发送给自己的,则该远端终端设备可以对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进行解调处理。
可选地,如果确定该适配层PDU不是发送给自己的,则该远端终端设备可以丢弃该适配层PDU。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中继传输的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六方面,提供了另一种中继传输的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七方面,提供了另一种中继传输的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八方面,提供了另一种中继传输的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九方面,提供了另一种中继传输的装置,包括:存储单元和处理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另一种中继传输的装置,包括:存储单元和处理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另一种中继传输的装置,包括:存储单元和处理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另一种中继传输的装置,包括:存储单元和处理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另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另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另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中继传输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中继终端设备、远端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可选地,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为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意可能实现方式中的装置,该远端终端设备可以为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装置。
可选地,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为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任意可能实现方式中的装置,该远端终端设备可以为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示意图,该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110。网络设备100可以是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每个网络设备10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该网络设备100可以是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该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包括位于网络设备110覆盖范围内的多个终端设备120。该终端设备120可以是移动的或固定的。该终端设备120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六个终端设备,可选地,该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此外,该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移动管理实体(MobileManagement Entity,MME)、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Data Network Gateway,P-GW)等其他网络实体,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具体地,终端设备120可以以蜂窝通信模式或D2D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其中,在蜂窝通信模式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设备与其它终端设备通信;在D2D通信模式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D2D链路直接与其它终端设备通信。
在图1示出的多个终端设备120中,示例性示出了采用蜂窝通信技术与网络设备110进行通信的蜂窝终端设备1和蜂窝终端设备2、通过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D2D终端设备1和D2D终端设备2、以及中继终端设备1和中继终端设备2,中继终端设备可以中继传输D2D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或中继传输网络设备向D2D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中继终端设备与D2D终端设备之间可以具有第一接口,例如PC5接口,采用D2D通信技术进行通信,其中,该D2D通信技术可以具体为LTE中的旁路(SideLink,SL)技术,也可以为WLAN中的WIFI或蓝牙等技术,或者为其它D2D通信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可以具有第二接口,例如Uu接口,采用蜂窝通信技术进行通信,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将该第一接口具体为PC5接口且第二接口具体为Uu接口为例进行描述,但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还可以具体其它名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现有技术中,中继终端设备采用层三中继方式进行中继,数据处理时延较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中继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层一或层二中继的方式中继网络设备和D2D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此时,在Uu接口传输的中继数据可以采用一层数据帧或二层PDU的方式,PC5接口传输的中继数据可以采用二层PDU,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图2a和图2b分别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中继传输的各个设备的用户面协议栈示例。如图2a所示,用于中继传输的D2D终端设备、中继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用户面协议栈可以包括层一和层二,其中,该中继终端设备的PC5接口的层一和层二分别与该D2D终端设备的PC5接口的层一和层二互为对等层,该中继终端设备的Uu接口的层一和层二分别与该网络设备的Uu接口的层一和层二互为对等层。此时,可选地,该中继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D2D终端设备的用于中继传输的用户面协议栈可以不包括层三,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具体地,在中继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Uu接口的用户面(简称Uu-U)协议栈中,层一可以具体为物理层(PHY),层二可以包括MAC层、RLC层和PDCP层。在中继终端设备和D2D终端设备的PC5接口的用户面(简称PC5-U)协议栈中,较低的层(例如层一,或者层一和层二的底层)可以对应于PC5接口上采用的具体D2D通信技术,例如,若该D2D通信技术具体为LTE的旁路技术,则该PC5接口的用户面协议栈中较低的层可以包括PHY层和MAC层;若该D2D通信技术具体为Wifi技术,该PC5接口的用户面协议栈中较低的层可以包括PHY层和MAC子层,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如图2a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的PC5接口的用户面协议栈中,为了识别D2D终端设备,可以新增适配(ADPtive,ADP)层,其中该适配层可以用于对中继数据进行识别和封装。具体地,该适配层可以用于识别D2D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例如D2D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可选的还可以用于识别用于指示中继传输的中继特定逻辑信道标识(Logical ChannelIdentifier,LCID)。此外,适配层可以用于将从下层接收到的采用各种D2D通信技术传输的数据转换成与D2D通信技术无关的形式,并且可选地进一步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至上层进行处理;类似地,该适配层还可以用于将上层传输的数据封装为与PC5接口采用的D2D通信技术相对应的形式,并可以将封装后的数据传输至下层,例如传输至层二的底层以及层一。这样,可以使得PC5接口能够支持各种D2D通信技术。
可选地,该适配层可以位于层二的底层之上,其中,该层二的底层可以对应于PC5接口采用的D2D通信技术。具体地,在图2a中,该ADP层位于层二的底层和RLC层之间,可选地,该ADP层也可以位于RLC层和PDCP之间或位于层二的其它位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图2b示出了用于中继传输的各个设备的另一用户面协议栈示例。其中,图2b与图2a的区别在于:在图2b中,中继终端设备的用户面协议栈不包括RLC层和PDCP层,相应地,该D2D终端设备的RLC层与网络设备的RLC层互为对等层,D2D终端设备的PDCP层与网络设备的PDCP层互为对等层。此时,该中继终端设备在中继D2D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时,可以不对该数据进行解析处理,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应注意,图2a和图2b的例子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非要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图2a和图2b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或变化也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内。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传输的方法200。该方法200可以应用于上述无线通信系统100,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具体地,该方法200可以应用于上行数据的中继传输,即D2D终端设备(也可称为远端终端设备)通过中继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传输上行数据。
S210,远端终端设备在层二的适配层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封装处理,生成适配层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
可选地,若该适配层位于层二的底层之上,该远端终端设备可以将待发送数据通过适配层进行封装处理;或者,还可以在经过适配层的封装处理之前,经过RLC层或依次经过PDCP层和RLC层的封装处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在通过适配层对该待发送数据进行封装处理时,该远端终端设备可以为该待发送数据添加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得到适配层PDU,并可以将该适配层PDU传送至层二的底层进行进一步的封装处理,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可选地,该远端终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该远端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标识。该终端设备标识可以用于唯一地标识该远端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标识可以是预先定义的,例如,该终端设备标识可以具体为该远端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或该远端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等等。或者,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该远端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即在适配层进行封装和解析的标识。该远端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可以用于在中继传输中唯一地标识该远端终端设备。该远端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可以是预定义的,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例如,该远端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是网络设备在为该远端终端设备建立承载的过程中为该远端终端设备分配的,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可选地,该远端终端设备还可以在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用于指示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为中继数据的指示信息,也就是说,该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不是发给该中继终端设备的,而是需要该中继终端设备转发给网络设备的。
可选地,该适配层PDU中的指示信息可以显性或隐性地进行指示。该指示信息可以占用一个或多个比特。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适配层PDU中携带或不携带承载标识域,来指示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是否为中继数据。相应地,在中继终端设备接收到远端终端设备发送的适配层PDU时,可以确定该适配层PDU中是否携带承载标识域。作为一个可选例子,如果该适配层PDU不携带承载标识域,则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不为中继数据,是远端终端设备发给中继终端设备自己的。可选地,如果该适配层PDU中携带承载标识域,则中继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为中继数据,需要转发给网络设备,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中继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识别适配层PDU的承载标识域中的承载标识信息,来确定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是否为中继数据。例如,可以预先定义或预先配置用于中继传输的承载的中继承载标识范围。此时,可选地,如果中继终端设备确定接收到的适配层PDU携带的承载标识信息属于该中继承载标识范围,则可以确定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为中继数据。可选地,如果中继终端设备确定接收到的适配层PDU携带的承载标识信息不属于该中继承载标识范围,则可以确定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不为中继数据,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可选地,该适配层PDU中还可以携带该待发送数据所属承载的承载标识信息,其中,该承载标识信息可以包括承载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S220,远端终端设备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该适配层PDU。
可选地,该远端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层一对该适配层PDU进行进一步处理,并通过与该中继终端设备之间的PC5接口向该中继终端设备发送该处理后的适配层PDU,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可选地,如果网络侧为该远端终端设备配置了用于中继数据的传输资源,例如时频资源、码域资源和/或空域资源,则该远端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用于中继传输的传输资源向该中继终端设备发送该适配层PDU。此时,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适配层PDU所占用的传输资源,确定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为中继数据。可选地,该远端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指示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为中继数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S230,中继终端设备接收远端终端设备发送的适配层PDU,在适配层获取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在S240中,根据获取到的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向该网络设备转发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
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在适配层解析接收到的适配层PDU中携带的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选地,如果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与PC5接口对应的用户面协议栈还包括RLC层和PDCP层,则该中继终端设备还可以将该适配层PDU传送至该RLC层和PDCP层进行进一步的解析处理。
具体地,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在适配层识别接收到的适配层PDU中携带的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例如远端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以确定该适配层PDU所对应的远端终端设备。该中继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获取到的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对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进行封装处理,以得到与Uu接口对应的数据包,其中,该数据包可以具体为一层数据帧或二层PDU,并通过Uu接口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层数据帧可以指数据仅通过层一进行封装处理而未经更高层的封装处理。该二层PDU可以指数据的最外层或最高层是在设备的层二进行封装的。可选地,在与Uu接口对应的用户面协议栈中,层二可以包括MAC层、RLC层和PDCP层,相应地,该二层PDU可以具体指MAC PDU、RLC PDU或PDCP PDU。其中,MAC PDU可以是在层二仅通过MAC层对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的,而未经RLC层和PDCP层的封装处理;RLC PDU可以是在层二依次通过RLC层和MAC层对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的,而未经PDCP的封装处理;PDCP PDU可以是在层二依次经过PDCP层、RLC层和MAC层对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该数据包可以携带该远端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标识,例如,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预先存储的终端设备标识与适配层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适配层标识所对应的终端设备标识,并在该数据包中携带确定的终端设备标识,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可选地,该数据包中还可以携带该待发送数据所属承载的承载标识信息,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可选地,在该中继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包之前,该中继终端设备还可以发起上行授权请求,并且采用该网络设备分配的上行传输资源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包。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调度请求,该调度请求用于请求网络设备为该中继终端设备分配上行传输资源;该网络设备在接收到该调度请求之后,可以根据该调度请求,向该中继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授权,其中,该上行授权用于指示该网络设备为该中继终端设备分配的上行传输资源;该中继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上行授权之后,可以采用该上行传输资源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包。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首先确定该网络设备为该远端终端设备分配的前导码,例如,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适配层标识或终端设备标识与前导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前导码。然后,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前导码来发起上行授权请求流程。该网络设备在接收到该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前导码之后,可以根据该前导码,向该中继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授权,并且在接收到该中继终端设备采用该上行授权所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传输的数据包之后,根据该数据包所占用的上行传输资源,确定该数据包所对应的远端终端设备。此时,可选地,该数据包可以不携带该远端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标识,从而能够进一步节约信令开销。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向该网络设备发送缓存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来发起上行授权请求,其中,该BSR中可以携带该远端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标识。该网络设备在接收到该BSR之后,可以向该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以调度该远端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传输。该中继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PDCCH之后,可以根据该PDCCH,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包。该网络设备在接收到该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之后,可以根据用于调度该数据包的PDCCH,确定该数据包所对应的远端终端设备。此时,可选地,该数据包可以不携带该远端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标识,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继传输的方法,远端终端设备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适配层PDU,该适配层PDU中携带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在适配层识别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并根据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转发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与现有技术中中继终端设备采用层三中继的方式相比,能够降低中继终端设备的处理复杂度,降低中继数据的传输时延,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中继传输的方法300。该方法300可以应用于下行数据的中继传输,即网络设备通过中继终端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
S310,网络设备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封装处理,生成数据包,其中,该数据包可以具体为与Uu接口对应的一层数据帧或二层PDU。
可选地,该二层PDU可以具体为MAC PDU、RLC PDU或PDCP PDU,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该数据包可以携带该远端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标识。
可选地,该数据包可以携带中继特定逻辑信道标识(Logical ChannelIdentifier,LCID),该中继特定LCID可以用于指示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为中继数据,需要该中继终端设备转发。可选地,该中继特定LCID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预先分配的,例如网络设备在为远端终端设备建立承载的过程中分配该中继特定LCID,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可选地,该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由中继特定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ty,RNTI)加扰的PDCCH调度该数据包。该中继特定RNTI可以是预定义的,或者是网络设备为该远端终端设备分配的,例如,网络设备在为该远端终端设备建立承载的过程中为该远端终端设备分配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S320,网络设备通过Uu接口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该数据包。
S330,中继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并且在适配层对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适配层PDU,其中,该适配层PDU携带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对该数据包进行解析处理,以确定该数据包对应的远端终端设备。可选地,如果该数据包携带该远端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标识,则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数据包中携带的该远端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标识,确定该数据包对应的远端终端设备,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适配层对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适配层PDU。可选地,该适配层PDU可以是该中继终端设备在层二仅通过适配层和底层的封装处理得到的,也可以在通过适配层的封装处理之前通过PDCP层和RLC层的封装处理。在通过适配层的封装处理之后,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将数据传输至底层进行进一步的封装处理,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可选地,该远端终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该远端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标识;或者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该远端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可选地,该适配层PDU还可以携带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承载标识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该适配层PDU还可以携带该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可选地,在生成适配层PDU之前,该中继终端设备还可以确定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为中继数据,需要进行转发。具体地,如果该数据包中携带中继特定LCID,则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中继特定LCID,确定需要转发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或者,如果该数据包是通过由中继特定RNTI加扰的PDCCH调度的,则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用于调度该数据包的PDCCH,确定需要转发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可选地,该中继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确定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为中继数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S340,中继终端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发送该适配层PDU。
可选地,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用于中继传输的传输资源发送该适配层PDU,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S350,远端终端设备接收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该适配层PDU,并在适配层获取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以确定该适配层PDU是否是发送给自己的。
可选地,如果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标识信息与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相匹配,则该远端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适配层PDU是发送给自己的,并且可以进一步对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进行解调处理。可选地,如果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标识信息与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不匹配,则该远端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适配层PDU不是发送给自己的,并且可以丢弃适配层PDU,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继传输的方法,中继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之后,可以在适配层对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适配层PDU,其中,该适配层PDU中携带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向远端终端设备发送该适配层PDU,远端终端设备可以在适配层解析接收到的适配层PDU中携带的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并由此确定该适配层PDU是否是发送给自己的,与现有技术中中继终端设备采用层三中继的方式相比,能够降低中继终端设备的处理复杂度,降低中继数据的传输时延,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文中结合图1至图4,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继传输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5至图10,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继传输的装置。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传输的装置400。该装置400包括:依次耦合的接收单元410、处理单元420和发送单元430。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装置400可以应用于上行数据的中继传输。
接收单元410可以被配置为接收远端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适配层PDU,其中,该适配层PDU携带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并且该适配层PDU是该远端终端设备通过在层二的适配层对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的。
处理单元420可以被配置为在层二的适配层获取该接收单元410接收到的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发送单元430可以被配置为根据该处理单元420获取到的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向该网络设备转发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
可选地,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该远端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该远端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标识。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420还用于:根据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生成与第二接口对应的二层PDU,其中,该第二接口为该装置400与该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
相应地,该发送单元430具体用于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处理单元420生成的与该第二接口对应的该二层PDU。
可选地,该适配层PDU的头部可以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适配层PDU携带的数据为中继数据。此时,该处理单元420还可以用于:在该发送单元430根据获取到的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向该网络设备转发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之前,根据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该指示信息,确定需要向该网络设备转发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装置400可以应用于下行数据的中继传输。
接收单元410可以被配置为接收网络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可选地,该数据包可以具体为一层数据帧或二层PDU。
处理单元420可以被配置为在层二的适配层对该接收单元410接收到的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适配层PDU,其中,该适配层PDU携带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发送单元430可以被配置为向该远端终端设备发送该处理单元420得到的该适配层PDU。
可选地,该接收单元410可以具体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发送的与第二接口对应的二层PDU,该与第二接口对应的二层PDU中携带该数据,其中,该第二接口为该装置与该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
可选地,该数据包中携带中继特定逻辑信道标识,此时,该处理单元420还可以用于在层二的适配层对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适配层PDU之前,根据该中继特定逻辑信道标识,确定需要转发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
可选地,该数据包是该网络设备通过由中继特定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加扰的PDCCH调度的。此时,该处理单元420还可以用于在层二的适配层对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适配层PDU之前,根据用于调度该数据包的PDCCH采用的中继特定RNTI,确定需要转发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装置400与该远端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可以为第一接口。
可选地,在该装置400的与第一接口对应的用户面协议栈中,层二可以仅包括底层和位于该底层之上的该适配层;或者在该装置400的与第一接口对应的用户面协议栈中,层二可以包括底层、该适配层、RLC层和PDCP层,其中,该适配层位于该RLC层和该底层之间。
可选地,在与第一接口对应的用户面协议栈中,位于该适配层以下的层可以对应于该装置和该远端终端设备之间采用的D2D通信技术。
具体地,位于该适配层以下的层可以包括层一和层二的底层。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装置4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中继终端设备,装置4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中继终端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或步骤,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传输的装置500。该装置500可以应用于上行数据的中继传输。该装置500包括:
处理单元510,用于在层二的适配层对待向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适配层PDU,其中,该适配层PDU携带该装置500的标识信息;
发送单元520,用于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该处理单元510生成的该适配层PDU。
可选地,该装置500的标识信息包括该装置500的适配层标识或该装置500的终端设备标识。
该中继终端设备与该装置500之间的通信接口可以具体为第一接口。
可选地,在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与第一接口对应的用户面协议栈中,层二仅包括底层和位于该底层之上的该适配层;或者在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与第一接口对应的用户面协议栈中,层二包括底层、该适配层、RLC层和PDCP层,其中,该适配层位于该RLC层和该底层之间。
可选地,在与第一接口对应的用户面协议栈中,位于该适配层以下的层对应于该中继终端设备和该装置500之间采用的D2D通信技术。
可选地,该适配层PDU的头部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适配层PDU携带的数据为中继数据。
可选地,该适配层PDU还携带该数据所属承载的承载标识信息。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装置5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远端终端设备,装置5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远端终端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或步骤,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传输的装置600。该装置600可以应用于下行数据的中继传输。该装置600包括:
接收单元610,用于接收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适配层PDU,其中,该适配层PDU携带该装置600的标识信息;
处理单元620,用于在层二的适配层获取该接收单元610接收的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该装置600的标识信息,以及根据获取到的该装置600的标识信息,确定该适配层PDU对应的远端终端设备。
可选地,该装置600的标识信息包括该装置600的适配层标识或该装置600的终端设备标识。
该中继终端设备与该装置600之间的通信接口为该第一接口。
可选地,在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与第一接口对应的用户面协议栈中,层二仅包括底层和位于该底层之上的该适配层;或者在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与第一接口对应的用户面协议栈中,层二包括底层、该适配层、RLC层和PDCP层,其中,该适配层位于该RLC层和该底层之间。
可选地,在与第一接口对应的用户面协议栈中,位于该适配层以下的层对应于该中继终端设备和该装置600之间采用的D2D通信技术。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装置6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远端终端设备,装置6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远端终端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或步骤,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传输的装置700。该装置700包括:依次耦合的接收器710、处理器720和发送器730。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装置700可以应用于上行数据的中继传输。
接收器710可以被配置为接收远端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适配层PDU,其中,该适配层PDU携带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并且该适配层PDU是该远端终端设备通过在层二的适配层对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的。
处理器720可以被配置为在层二的适配层获取该接收器710接收到的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发送器730可以被配置为根据该处理器720获取到的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向该网络设备转发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
可选地,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该远端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该远端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标识。
可选地,该处理器720还用于:根据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生成与第二接口对应的二层PDU,其中,该第二接口为该装置700与该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
相应地,该发送器730具体用于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处理器720生成的与该第二接口对应的该二层PDU。
可选地,该适配层PDU的头部可以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适配层PDU携带的数据为中继数据。此时,该处理器720还可以用于:在该发送器730根据获取到的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向该网络设备转发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之前,根据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该指示信息,确定需要向该网络设备转发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数据。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装置700可以应用于下行数据的中继传输。
接收器710可以被配置为接收网络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可选地,该数据包可以具体为一层数据帧或二层PDU。
处理器720可以被配置为在层二的适配层对该接收器710接收到的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适配层PDU,其中,该适配层PDU携带该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发送器730可以被配置为向该远端终端设备发送该处理器720得到的该适配层PDU。
可选地,该接收器710可以具体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发送的与第二接口对应的二层PDU,该与第二接口对应的二层PDU中携带该数据,其中,该第二接口为该装置与该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
可选地,该数据包中携带中继特定逻辑信道标识,此时,该处理器720还可以用于在层二的适配层对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适配层PDU之前,根据该中继特定逻辑信道标识,确定需要转发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
可选地,该数据包是该网络设备通过由中继特定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加扰的PDCCH调度的。此时,该处理器720还可以用于在层二的适配层对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适配层PDU之前,根据用于调度该数据包的PDCCH采用的中继特定RNTI,确定需要转发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装置700与该远端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可以为第一接口。
可选地,在该装置700的与第一接口对应的用户面协议栈中,层二可以仅包括底层和位于该底层之上的该适配层;或者在该装置700的与第一接口对应的用户面协议栈中,层二可以包括底层、该适配层、RLC层和PDCP层,其中,该适配层位于该RLC层和该底层之间。
可选地,在与第一接口对应的用户面协议栈中,位于该适配层以下的层可以对应于该装置和该远端终端设备之间采用的D2D通信技术。
具体地,位于该适配层以下的层可以包括层一和层二的底层。
应理解,装置7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中继终端设备,并且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中继终端设备对应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可选地,装置7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处理器可以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该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传输的装置800。该装置800可以应用于上行数据的中继传输。该装置800包括:
处理器810,用于在层二的适配层对待向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适配层PDU,其中,该适配层PDU携带该装置800的标识信息;
发送器820,用于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该处理器810生成的该适配层PDU。
可选地,该装置800的标识信息包括该装置800的适配层标识或该装置800的终端设备标识。
该中继终端设备与该装置800之间的通信接口可以具体为第一接口。
可选地,在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与第一接口对应的用户面协议栈中,层二仅包括底层和位于该底层之上的该适配层;或者在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与第一接口对应的用户面协议栈中,层二包括底层、该适配层、RLC层和PDCP层,其中,该适配层位于该RLC层和该底层之间。
可选地,在与第一接口对应的用户面协议栈中,位于该适配层以下的层对应于该中继终端设备和该装置800之间采用的D2D通信技术。
可选地,该适配层PDU的头部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适配层PDU携带的数据为中继数据。
可选地,该适配层PDU还携带该数据所属承载的承载标识信息。
应理解,装置8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远端终端设备,并且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远端终端设备对应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可选地,装置8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处理器可以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该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传输的装置900。该装置900可以应用于下行数据的中继传输。该装置900包括:
接收器910,用于接收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适配层PDU,其中,该适配层PDU携带该装置900的标识信息;
处理器920,用于在层二的适配层获取该接收器910接收的该适配层PDU中携带的该装置900的标识信息,以及根据获取到的该装置900的标识信息,确定该适配层PDU对应的远端终端设备。
可选地,该装置900的标识信息包括该装置900的适配层标识或该装置900的终端设备标识。
该中继终端设备与该装置900之间的通信接口为该第一接口。
可选地,在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与第一接口对应的用户面协议栈中,层二仅包括底层和位于该底层之上的该适配层;或者在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与第一接口对应的用户面协议栈中,层二包括底层、该适配层、RLC层和PDCP层,其中,该适配层位于该RLC层和该底层之间。
可选地,在与第一接口对应的用户面协议栈中,位于该适配层以下的层对应于该中继终端设备和该装置900之间采用的D2D通信技术。
应理解,装置9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远端终端设备,并且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远端终端设备对应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可选地,装置9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处理器可以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该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中继终端设备、远端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应理解,本文对实施例的描述着重于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参考,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应理解,为避免重复,本文对实施例的描述着重于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参考。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各方法步骤和单元,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实施例的步骤及组成。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