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5369A - 偏振板组和使用了该偏振板组的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偏振板组和使用了该偏振板组的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85369A CN108885369A CN201780021170.XA CN201780021170A CN108885369A CN 108885369 A CN108885369 A CN 108885369A CN 201780021170 A CN201780021170 A CN 201780021170A CN 108885369 A CN108885369 A CN 1088853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arizing plate
- plate
- liquid crystal
- positive
- side polariz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 G02F1/13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偏振板组、和使用了该偏振板组的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其为即使在外部光线强的环境下也能够确保良好的视觉辨认性的特定的IPS模式液晶单元用的偏振板组、和使用了该偏振板组的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所述偏振板组包含视觉辨认侧偏振板(30、34)和背面侧偏振板(50),且分别与面内相位差值为100nm~200nm的IPS模式液晶单元(60)的两面贴合,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30、34)的吸收轴(1)与所述背面侧偏振板的吸收轴(5)大致正交,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30、34)具有偏振片(30)和λ/4板(34),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30、34)的吸收轴(1)与所述λ/4板(34)的滞相轴(2)所成的角为大致45°,所述λ/4板(34)的滞相轴(2)配置为相对于所述IPS模式液晶单元(60)的初始取向方向(3)大致正交的关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偏振板和使用了该偏振板的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耗电低、在低电压下运行、轻量并且薄型的液晶显示器作为移动电话、移动信息终端、计算机用的监视器、电视等信息用显示设备急速地普及起来。随着液晶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各种各样模式的液晶显示器,响应速度、对比度、窄视角之类的液晶显示器的问题逐渐得以消除。
对于移动电话、移动情报终端而言,随着在室外使用的机会增加,在日光等外部光线强的情况下,具备现有的液晶单元和现有的偏振板组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出现了外部光线的反射强,液晶画面难以视觉辨认的问题。
作为针对该间题的对策,通常在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表面设置低反射层从而降低外部光线反射、或者在视觉辨认侧偏振板中使用圆偏振板,由此来实施降低外部光线反射的对策。
然而,若仅靠上述低反射层,则在外部光线的照度超过5000lux的环境下,视觉辨认性显著降低。另外,对于IPS模式液晶而言,通常面内相位差值为250nm~380nm,难以配置圆偏振板作为视觉辨认侧偏振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284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定的IPS模式液晶单元用的偏振板组、和使用了该偏振板组的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该偏振板组即使在外部光线的照度超过5000lux的环境下也能够确保良好的视觉辨认性。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作为实施方式1,本发明提供以下的[1]~[6]。
[1]一种偏振板组,其为包含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和背面侧偏振板,且用于分别与面内相位差值为100nm~200nm的IPS模式液晶单元的两面贴合的偏振板组,
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吸收轴与上述背面侧偏振板的吸收轴大致正交,
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具有偏振片和λ/4板,
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吸收轴与上述λ/4板的滞相轴所成的角为大致45°,
上述λ/4板的滞相轴配置为相对于上述IPS模式液晶单元的初始取向方向大致正交的关系。
[2]根据[1]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上述液晶单元与上述λ/4板之间的正C板。
[3]根据[1]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偏振片与上述λ/4板之间的正C板。
[4]根据[2]或[3]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
上述正C板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为-50nm~-150nm。
[5]一种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其通过在面内相位差值为100nm~200nm的IPS模式液晶单元配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组而成。
[6]根据[5]所述的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其中,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大小为对角15英寸以下。
另外,作为实施方式2,本发明提供以下的[7]~[12]。
[7]一种偏振板组,其为包含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和背面侧偏振板,且用于分别贴合在面内相位差值为400nm~500nm的IPS模式液晶单元的两面的偏振板组,
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吸收轴与上述背面侧偏振板的吸收轴大致正交,
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具有偏振片和λ/4板,
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吸收轴与上述λ/4板的滞相轴所成的角为大致45°,
上述λ/4板的滞相轴配置为相对于上述IPS模式液晶单元的初始取向方向大致平行的关系。
[8]根据[7]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上述液晶单元与上述λ/4板之间的正C板。
[9]根据[7]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上述偏振片与上述λ/4板之间的正C板。
[10]根据[8]或[9]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上述正C板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为-50nm~-150nm。
[11]一种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其通过在面内相位差值为400nm~500nm的IPS模式液晶单元配置[7]~[10]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组而成。
[12]根据[11]所述的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其中,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大小为对角15英寸以下。
另外,作为实施方式3,本发明提供以下的[13]~[21]。
[13]一种偏振板组,其为包含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和背面侧偏振板,且用于分别贴合在面内相位差值为100nm~200nm的IPS模式液晶单元的两面的偏振板组,
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吸收轴与上述背面侧偏振板的吸收轴大致平行,
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具有第一偏振片和λ/4板,
上述λ/4板配置于上述第一偏振片与上述液晶单元之间,
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吸收轴与上述λ/4板的滞相轴所成的角为大致45°,
上述背面侧偏振板具有第二偏振片和λ/2板,
上述背面侧偏振板的吸收轴与上述λ/2板的滞相轴所成的角为大致45°,
上述λ/4板的滞相轴与上述λ/2板的滞相轴为大致正交,
上述λ/4板的滞相轴配置为相对于上述IPS模式液晶单元的初始取向方向大致正交的关系。
[14]根据[13]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上述液晶单元与上述λ/4板之间的正C板,
上述背面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上述液晶单元与上述λ/2板之间的正C板。
[15]根据[13]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上述液晶单元与上述λ/4板之间的正C板,
上述背面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上述第二偏振片与上述λ/2板之间的正C板。
[16]根据[13]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上述第一偏振片与上述λ/4板之间的正C板,
上述背面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上述液晶单元与上述λ/2板之间的正C板。
[17]根据[13]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上述第一偏振片与上述λ/4板之间的正C板,
上述背面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上述第二偏振片与上述λ/2板之间的正C板。
[18]根据[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所具有的正C板和上述背面侧偏振板所具有的正C板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大致相等。
[19]根据[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上述正C板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为-50nm~-150nm。
[20]一种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其通过在面内相位差值为100nm~200nm的IPS模式液晶单元配置[13]~[19]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组而成。
[21]根据[20]所述的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其中,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大小为对角15英寸以下。
另外,作为实施方式4,本发明提供以下的[22]~[30]。
[22]一种偏振板组,其为包含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和背面侧偏振板,且用于分别贴合在面内相位差值为400nm~500nm的IPS模式液晶单元的两面的偏振板组,
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吸收轴与上述背面侧偏振板的吸收轴大致平行,
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具有第一偏振片和λ/4板,
上述λ/4板配置于上述第一偏振片与上述液晶单元之间,
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吸收轴与上述λ/4板的滞相轴所成的角为大致45°,
上述背面侧偏振板具有第二偏振片和λ/2板,
上述背面侧偏振板的吸收轴与上述λ/2板的滞相轴所成的角为大致45°,
上述λ/4板的滞相轴与上述λ/2板的滞相轴为大致正交,
上述λ/4板的滞相轴配置为相对于上述IPS模式液晶单元的初始取向方向大致平行的关系。
[23]根据[22]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上述液晶单元与上述λ/4板之间的正C板,
上述背面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上述液晶单元与上述λ/2板之间的正C板。
[24]根据[22]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上述液晶单元与上述λ/4板之间的正C板,
上述背面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上述第二偏振片与上述λ/2板之间的正C板。
[25]根据[22]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上述第一偏振片与上述λ/4板之间的正C板,
上述背面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上述液晶单元与上述λ/2板之间的正C板。
[26]根据[22]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上述第一偏振片与上述λ/4板之间的正C板,
上述背面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上述第二偏振片与上述λ/2板之间的正C板。
[27]根据[23]~[26]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上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所具有的正C板和上述背面侧偏振板所具有的正C板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大致相等。
[28]根据[23]~[27]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上述正C板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为-50nm~-150nm。
[29]一种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其通过在面内相位差值为400nm~500nm的IPS模式液晶单元配置[22]~[28]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组而成。
[30]根据[29]所述的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其中,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大小为对角15英寸以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偏振板组,能够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能够抑制外部光线的反射,即使在室外这样的外部光线强的环境下也可确保良好的视觉辨认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偏振板组的优选层构成的例子的示意截面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和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偏振板组的优选层构成的例子的示意截面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IPS液晶显示装置的优选轴构成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IPS液晶显示装置的优选轴构成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IPS液晶显示装置的优选轴构成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IPS液晶显示装置的优选轴构成的例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偏振板组和使用了该偏振板组的液晶面板,使用适当的附图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为这些实施方式。
图1(a)~(b)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偏振板的优选层构成的例子的示意截面图。参照图1(a)~(b)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的偏振板进行说明。图1(a)~(b)所示的偏振板组包括:作为视觉辨认侧偏振板10,在偏振板30的一面层叠了λ/4板34和正C板35的偏振板,以及作为背面侧偏振板20,在偏振板50的一面层叠了增亮膜61的偏振板。
图2(a)~(d)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和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偏振板的优选层构成的例子的示意截面图。参照图2(a)~(d)对本发明的偏振板进行说明。图2(a)~(d)所示的偏振板组包括:作为视觉辨认侧偏振板10,在偏振板30的一面层叠了λ/4板34和正C板35的偏振板、以及作为背面侧偏振板20,在偏振板50的一面层叠了λ/2板54和正C板55、且在偏振板50的另一面层叠有增亮膜61的偏振板。
[构成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和背面侧偏振板的各构件]
本发明的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和背面侧偏振板包含偏振板30和偏振板50。
[偏振片]
偏振片32(第一偏振片32’)和52(第二偏振片52’)通常经过以下工序来制造:对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进行单轴拉伸的工序;通过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用二色性色素染色而使其吸附二色性色素的工序;将吸附有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用硼酸水溶液进行处理的工序;以及在基于硼酸水溶液的处理后进行水洗的工序。
作为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使用将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皂化后的树脂。作为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除了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即聚乙酸乙烯酯以外,还可举出乙酸乙烯酯与能够同其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等。作为可以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的其他单体,可举出例如不饱和羧酸类、烯烃类、乙烯基醚类、不饱和磺酸类及具有铵基的丙烯酰胺类等。
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通常为85~100mol%左右,优选为98mol%以上。该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被改性,例如也可以使用利用醛类进行改性后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和聚乙烯醇缩乙醛等。另外,聚乙烯醇系树脂的聚合度通常为1,000~10,000左右,优选为1,500~5,000左右。
将这样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制膜后所得的膜,可用作偏振片32(第一偏振片32’)和52(第二偏振片52’)的原材膜。关于将聚乙烯醇系树脂制膜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来制膜。聚乙烯醇系原材膜的膜厚没有特别限制,但例如为10μm~150μm左右。
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单轴拉伸可以在二色性色素的染色前、染色的同时或染色后进行。在染色之后进行单轴拉伸的情况下,该单轴拉伸可以在硼酸处理前或硼酸处理中进行。另外,也可以在以上多个阶段中进行单轴拉伸。
在单轴拉伸时,既可以在圆周速度不同的辊间单轴地进行拉伸,也可以使用热辊单轴地进行拉伸。另外,单轴拉伸既可以是在大气中进行拉伸的干式拉伸,也可以是在使用溶剂使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溶胀的状态下进行拉伸的湿式拉伸。拉伸倍率通常为3~8倍左右。
作为用二色性色素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染色的方法,采用例如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到含有二色性色素的水溶液中的方法。作为二色性色素,具体而言,可使用碘、二色性染料。需要说明的是,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优选在染色处理之前预先实施在水中的浸渍处理。
在使用碘作为二色性色素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在含有碘及碘化钾的水溶液中浸渍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从而进行染色的方法。该水溶液中的碘的含量在每100重量份的水中通常为0.01~1重量份左右。另外,碘化钾的含量在每100重量份水中通常为0.5~20重量份左右。用于染色的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20~40℃左右。
另外,在该水溶液中的浸渍时间(染色时间)通常为20~1,800秒左右。
另一方面,在使用二色性染料作为二色性色素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在含有水溶性二色性染料的水溶液中浸渍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从而进行染色的方法。该水溶液中的二色性染料的含量在每100重量份水中通常为1×10-4~10重量份左右,优选为1×10-3~1重量份左右。该水溶液可以含有硫酸钠等无机盐作为染色助剂。用于染色的二色性染料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20~80℃左右。另外,在该水溶液中的浸渍时间(染色时间)通常为10~1,800秒左右。
利用二色性色素的染色后的硼酸处理,通常可以通过将染色后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到含硼酸水溶液中来进行。
含硼酸水溶液中的硼酸的量在每100重量份水中通常为2~15重量份左右,优选为5~12重量份。在使用碘作为二色性色素的情况下,该含硼酸水溶液优选含有碘化钾。含硼酸水溶液中的碘化钾的量在每100重量份水中通常为0.1~15重量份左右,优选为5~12重量份左右。在含硼酸水溶液中的浸渍时间通常为60~1,200秒左右,优选为150~600秒左右,更优选为200~400秒左右。含硼酸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50℃以上,优选为50~85℃,更优选为60~80℃。
通常对经硼酸处理后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进行水洗处理。水洗处理例如可以通过将进行了硼酸处理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在水中来进行。水洗处理中,水的温度通常为5~40℃左右。另外,浸渍时间通常为1~120秒左右。
水洗后实施干燥处理,从而得到偏振片32(第一偏振片32’)和52(第二偏振片52’)。干燥处理可以使用热风干燥机或远红外线加热器来进行。干燥处理的温度通常为30~100℃左右,优选为50~80℃。干燥处理的时间通常为60~600秒左右,优选为120~600秒。
通过干燥处理,将偏振片32(第一偏振片32’)和52(第二偏振片52’)的水分率降低至实用程度。该水分率通常为5~20重量%,优选为8~15重量%。若水分率低于5重量%,则偏振片32(第一偏振片32’)和52(第二偏振片52’)的挠性会丧失,偏振片32(第一偏振片32’)和52(第二偏振片52’)在该干燥后有时会发生损伤或者断裂。另外,若水分率高于20重量%,则有时偏振片32(第一偏振片32’)和52(第二偏振片52’)的热稳定性变差。
通过以上操作,可以制造出在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中二色性色素发生了吸附取向的偏振片。
另外,偏振片的制造工序中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拉伸、染色、硼酸处理、水洗工序、干燥工序例如可以依据日本特开2012-159778号中记载的方法来进行。如该文献记载的方法那样,使用通过在基材膜上涂布聚乙烯醇系树脂来形成作为偏振片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方法也是有用的。
为了将高温环境下的偏振片的收缩力抑制得较低,优选使偏振片的厚度为15μm以下,更优选为12μm以下。从能够赋予良好的光学特性的观点出发,偏振片的厚度通常为3μm以上。
通过使用抑制了高温环境下的收缩力的偏振片,也能够抑制与偏振片的收缩相伴的λ/2板、λ/4板的应变所导致的相位差变化,能够在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时得到显示不均小的偏振板。
偏振片在80℃的温度下保持240分钟时,其吸收轴方向的每2mm宽度的收缩力优选为2N/2mm以下。该收缩力大于2N/2mm时,高温环境下的尺寸变化量增大、且偏振片的收缩力增大,因此λ/2板、λ/4板容易发生应变、进而存在偏振片上容易产生破裂的倾向。在降低拉伸倍率时、以及减薄偏振片的厚度时,偏振片的收缩力具有变为2N/2mm以下的倾向。收缩力的测定方法按照后述实施例的方法进行。
优选在偏振片的至少一个面层叠保护膜,也可以在两面具有保护膜。保护膜31a、31b、51a、51b可以由透明的树脂膜构成。特别优选由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水分屏蔽性等优异的材料构成。本说明书中,透明的树脂膜是指在可见光域中单体透射率为80%以上的树脂膜。
通过使正C板35、55、λ/4板34、λ/2板54具有作为保护膜的作用来省略保护膜31b、51b,对于偏振板的薄膜化而言也是有效的手段。另外,同样地通过使增亮膜61具有作为保护膜的作用来省略保护膜51a,对于偏振板的薄膜化而言也是有效的手段。
作为保护膜31a、31b、51a、51b,可以使用由纤维素系树脂、链状聚烯烃系树脂、环状聚烯烃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等在本领域中以往作为保护膜的形成材料被广泛使用的材料形成的膜。
这些树脂可以在不损害透明性的范围内配合适宜的添加剂。
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举出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润滑剂、成核剂、防雾剂、抗粘连剂、相位差降低剂、稳定剂、加工助剂、增塑剂、耐冲击助剂、消光剂、抗菌剂、防霉剂等。这些添加剂可以并用多种。
作为由以上的树脂来制膜的方法,适宜选择任意最适的方法即可。可以使用例如:将溶解于溶剂的树脂流延至金属制带或转鼓,再将溶剂干燥除去从而得到膜的溶剂流延法;以及将树脂加热至其熔融温度以上、进行混炼后,从模具将其挤出,并进行冷却,由此得到膜的熔融挤出法等。在该熔融挤出法中,可以挤出单层膜,也可以同时挤出多层膜。
另外,保护膜31a可以使用用于改善透过偏振太阳镜观看画面时的视觉辨认性的、对上述膜进行了拉伸处理的相位差板。作为相位差板,从提高视觉辨认性的观点出发,期望以使λ/4板的滞相轴与偏振膜的吸收轴所成的角为大致45°的方式进行配置。另外,在与长条状的偏振膜层叠时,若以与长条的长边方向所成的角为大致45°或135°的方式进行拉伸,则能够以辊对辊的方式制作偏振板,因此是优选的。
[保护膜31a的表面处理层36]
对于保护膜31a而言,可以在与偏振片32(第一偏振片32’)贴合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具有表面处理层36。作为该表面处理层36,例如可举出具有细微的表面凹凸形状的硬涂层。优选硬涂层的铅笔硬度比H硬。
若其铅笔硬度为H或小于H,则表面容易受到损伤,若受到损伤则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觉辨认性变差。铅笔硬度按照JIS K 5600-5-4:1999“涂料一般试验方法-第5部:涂膜的机械性质-第4节:划痕硬度(铅笔法)”求出,由在使用各硬度的铅笔进行刻画时不产生伤的最硬的铅笔的硬度表示。
具有表面处理层36的保护膜31a优选其雾度值设为0.1~45%的范围、进一步优选设为5~40%的范围。若为雾度值大于45%的区域,则虽然外部光线的映入能够降低,但是黑显示画面的密实下降。另外,若雾度值低于0.1%,则无法得到充分的防眩性能,且外部光线映入画面,因此是不优选的。在此,雾度值按照JIS K 7136:2000“塑料-透明材料的雾度的求出方法”而求得。
具有细微的表面凹凸形状的硬涂层可以通过如下方法等形成,即,在树脂膜的表面形成含有有机微粒或无机微粒的涂膜的方法;在形成含有有机微粒或无机微粒、或者不含有有机微粒或无机微粒的涂膜后,与赋予了凹凸形状的辊抵压的方法、例如印花法等。这样的涂膜例如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等形成,即,在树脂膜的表面涂布含有包含固化性树脂的粘合剂成分和有机微粒或无机微粒的涂布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方法等。
除了兼作硬涂层的上述防眩处理(雾度赋予处理)外,还可以对保护膜31a实施防反射层、抗静电处理、防污处理或抗菌处理等各种追加的表面处理,也可以在保护膜31a上形成包含液晶性化合物、其高分子量化合物等的涂层。特别是在形成有反射率为3%以下的防反射层的情况下,即使是10000Lux以上也能够无损视觉辨认性,因此优选使用。需要说明的是,除了表面处理以外,也可以对例如粘合剂层等偏振板的其他部分赋予防静电功能。
[保护膜31b、51b]
作为保护膜31b、51b,优选纤维素系树脂或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这是因为延迟值的控制容易、且获得也容易。
纤维素系树脂可以是纤维素的羟基的氢原子的一部分或全部被乙酰基、丙酰基和/或丁酰基取代而得的纤维素有机酸酯或纤维素混合有机酸酯。例如,可举出包含纤维素的乙酸酯、丙酸酯、丁酸酯、和这些酯的混合酯等的树脂。其中,优选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纤维素、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纤维素乙酸酯丁酸酯等。
环状聚烯烃系树脂例如为将降冰片烯和其他环戊二烯衍生物之类的环状烯烃单体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聚合而得的树脂。若使用这样的环状聚烯烃系树脂,则易于得到后述的具有规定的延迟值的保护膜。
作为环状聚烯烃系树脂,可举出例如:以通过第尔斯-阿尔德反应由环戊二烯与烯烃类或者(甲基)丙烯酸或其酯类得到的降冰片烯或其衍生物为单体进行开环易位聚合,再通过后续的氢化得到的树脂;以通过第尔斯-阿尔德反应由二环戊二烯与烯烃类或者(甲基)丙烯酸或其酯类得到的四环十二碳烯或其衍生物为单体进行开环易位聚合,再通过后续的氢化得到的树脂;将选自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碳烯、它们的衍生物及其他的环状烯烃单体中的至少2种单体同样地进行开环易位共聚,再通过后续的氢化得到的树脂;使链状烯烃和/或具有乙烯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加成共聚至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碳烯或它们的衍生物之类的环状烯烃上而得到的树脂等。
作为由以上的树脂来制膜的方法,适宜选择任意最适的方法即可。可以使用例如:将溶解于溶剂的树脂流延至金属制带或转鼓,再将溶剂干燥除去从而得到膜的溶剂流延法;以及将树脂加热至其熔融温度以上、进行混炼后,从模具将其挤出,并进行冷却,由此得到膜的熔融挤出法等。在该熔融挤出法中,可以挤出单层膜,也可以同时挤出多层膜。
为了抑制偏振消除所导致的偏振度下降,保护膜31b、51b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优选为10nm以下。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是面内的平均折射率减去厚度方向的折射率所得的值乘以膜的厚度而得的值,由下述式(a)来定义。另外,面内的相位差值Re优选为10nm以下。面内的相位差值Re是面内的折射率差乘以膜的厚度而得的值,由下述式(b)来定义。
Rth=〔(nx+ny)/2-nz〕×d (a)
Re=(nx-ny)×d (b)
式中,nx为膜面内的x轴方向(面内滞相轴方向)的折射率,ny为膜面内的y轴方向(面内进相轴方向且在面内与x轴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nz为与膜面垂直的z轴方向(厚度方向)的折射率,而且,d为膜的厚度。
在此,相位差值可以是在可见光的中心附近即500~650nm左右的范围内任意波长处的值,但是在本说明书中以波长590nm处的相位差值作为标准。
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及面内的相位差值Re可以使用市售的各种相位差计来测定。
作为将树脂膜的面内和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控制在10nm以下的范围内的方法,可举出在制作膜时尽可能地减小残留在面内及厚度方向的应变的方法。例如,在上述溶剂流延法中,可以采用通过热处理使干燥该流延树脂溶液时产生的面内及厚度方向的残留收缩应变松弛的方法等。另一方面,在上述熔融挤出法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等:为了防止树脂膜在从模具挤出直至冷却的期间被拉伸,尽可能地缩短从模具至冷却转鼓的距离,并且以不使膜被拉伸的方式控制挤出量和冷却转鼓的旋转速度。另外,也可以与溶剂流延法同样地采用通过热处理使残留于所得的膜中的应变松弛的方法。
[λ/4板34]
作为λ/4板34,特别优选由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水分屏蔽性等优异的材料构成。例如可举出链状聚烯烃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等)、环状聚烯烃系树脂(降冰片烯系树脂等)之类的聚烯烃系树脂;纤维素三乙酸酯、纤维素二乙酸酯之类的纤维素酯系树脂等纤维素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液晶组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共聚物等。其中,由聚碳酸酯系树脂和液晶组合物形成的膜具有正波长分散性,因此优选使用。
在此,正波长分散性是指满足下述式(c)。()内的数字为相位差值的测定波长(单位nm)。
Re(450)>Re(590)>Re(650) (c)
另外,本发明中作为λ/4板的相位差值是指,在测定波长590nm处相位差值Re为120nm~160nm。本发明中,λ/4板优选由下述式(d)定义的Nz系数为0.8~1.2的范围。更优选为0.95~1.05的范围。
Nz=Re/Rth+0.5 (d)
可以在不损害透明性的范围内,在λ/4板中配合适宜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举出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润滑剂、成核剂、防雾剂、抗粘连剂、相位差降低剂、稳定剂、加工助剂、增塑剂、耐冲击助剂、消光剂、抗菌剂、防霉剂等。这些添加剂可以并用多种。
作为聚碳酸酯系树脂,是指芳香族聚碳酸酯。聚碳酸酯系树脂可以通过如下方法等得到,即,例如使二元酚与碳酸酯前体通过界面缩聚法或熔融酯交换法进行反应的方法;使碳酸酯预聚物通过固相酯交换法进行聚合的方法;以及使环状碳酸酯化合物通过开环聚合法进行聚合的方法等。
作为二元酚,优选使用由选自双酚A、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3-甲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3,3-二甲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4-甲基戊烷、1,1-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和α,α’-双(4-羟基苯基)-间二异丙基苯中的至少一种二元酚得到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特别优选使用双酚A的均聚物、以及1,1-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与选自双酚A、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和α,α’-双(4-羟基苯基)-间二异丙基苯中的至少一种二元酚的共聚物。
作为上述碳酸酯前体,可使用碳酰卤、碳酸酯或卤代甲酸酯等,具体地可举出碳酰氯、碳酸二苯酯或二元酚的二卤代甲酸酯等。
作为由以上的树脂来制膜的方法,适宜选择任意最适的方法即可。可以使用例如:将溶解于溶剂的树脂流延至金属制带或转鼓,再将溶剂干燥除去从而得到膜的溶剂流延法;以及将树脂加热至其熔融温度以上、进行混炼后,从模具将其挤出,并进行冷却,由此得到膜的熔融挤出法等。在该熔融挤出法中,可以挤出单层膜,也可以同时挤出多层膜。
为了对这样制膜而成的膜赋予规定的相位差值,优选进行拉伸处理。拉伸可以采用单轴拉伸/逐次双轴拉伸/同时双轴拉伸等任意最适的拉伸方法。
液晶组合物优选其液晶相为向列相(向列液晶)。液晶材料的液晶性的表现机理可以为溶致性,也可以为热致性。液晶材料的取向状态优选为均匀取向。作为液晶材料,例如能够使用液晶聚合物、液晶单体。液晶聚合物和液晶单体可以分别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本发明中在作为λ/4板使用时,优选为液晶组合物的固化层。具体地,在液晶组合物包含液晶性单体的情况下,该液晶性单体优选包含聚合性单体和/或交联性单体。通过使液晶性单体聚合或交联,由此可以将液晶性单体的取向状态固定。在使液晶性单体取向后,例如若使液晶性单体彼此聚合或交联,由此能够将上述取向状态固定。在此,通过聚合形成聚合物,通过交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但它们为非液晶性。因此,所形成的相位差层不会发生例如液晶性化合物所特有的温度变化所导致的向液晶相、玻璃相、结晶相的转变。其结果是,相位差层能够成为不被温度变化影响的稳定性极其优良的层。
作为上述液晶性单体,可举出BASF公司的商品名LC242、Merck公司的商品名E7、Wacker-Chem公司的商品名LC-Sillicon-CC3767。这些液晶性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上述液晶性单体显示出液晶性的温度范围根据其种类而不同。具体地,该温度范围优选为40~120℃,进一步优选为50~100℃,最优选为60~90℃。
液晶固化层能够以可以最适当地作为λ/4板发挥作用的方式进行设定。换言之,厚度能够以可得到期望的光学特性的方式进行设定。相位差层的厚度优选为0.5~10μm、进一步优选0.5~8μm、特别优选0.5~5μm。
作为制作通过液晶组合物的涂布-取向而表现出光学各向异性的膜的方法,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方法。例如可举出: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等基材膜的表面实施取向处理,并在该表面涂敷包含上述液晶组合物的涂敷液来形成液晶固化层的方法。涂敷液可以包含聚合引发剂、交联剂、表面活性剂、溶剂等。作为取向处理,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取向处理。具体地,可举出机械取向处理、物理取向处理、化学取向处理。
作为机械取向处理的具体例,可举出摩擦处理、拉伸处理。作为物理取向处理的具体例,可举出磁场取向处理、电场取向处理。作为化学取向处理的具体例,可举出斜向蒸镀法、光取向处理。优选为摩擦处理。取向处理可以对基材膜表面直接实施,也可以在基材膜上形成任意适当的取向膜(代表性地为硅烷偶联剂层、聚乙烯醇层或聚酰亚胺层)后对该取向膜实施。在实施摩擦处理的情况下,优选对基材膜表面直接实施。
上述取向处理的取向方向可以根据上述期望的角度进行设定。通过进行取向处理,能够根据基材膜的取向方向使液晶材料发生取向,因此所形成的液晶固化层的滞相轴与基材膜的取向方向实质上相同。因此,例如,偏振片32(第一偏振片32’)(长条状)在其长度方向具有吸收轴的情况下,在相对于基板(长条状)的长度方向的角度为大致135°的方向实施取向处理。通过这样地形成液晶固化层,能够将偏振片32(第一偏振片32’)(偏振板)与λ/4板34通过辊对辊方式连续地层叠。其结果是,能够显著地缩短制造工序。
[λ/2板54]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和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偏振板组中使用的λ/2板54,可以使用由与λ/4板34相同的材料制作的相位差膜。λ/2板和λ/4板可使用由相同的材料制作的相位差膜,也可使用由不同的材料制作的相位差膜。
从正波长分散性、薄化、相位差值的调整的容易度考虑,优选使用与λ/4板同样地通过聚碳酸酯系树脂膜、液晶性化合物的涂布-取向而表现出光学各向异性的膜。
另外,本发明中作为λ/2板的相位差值是指,在测定波长590nm处相位差值Re为200nm~300nm。另外,λ/2板的Nz系数优选为0.8~1.2的范围。更优选为0.95~1.05的范围。
在将通过液晶性化合物的涂布-取向而表现出光学各向异性的膜用于λ/2板的情况下,相位差层的厚度优选为0.5~20μm、进一步优选0.5~16μm、特别优选0.5~8μm。
作为通过液晶组合物的涂布-取向而表现出光学各向异性的膜,例如第二偏振片52’(长条状)在其长度方向具有吸收轴的情况下,在相对于基板(长条状)的长度方向的角度为大致135°的方向实施取向处理。通过如此地形成液晶固化层,可以将第二偏振片52’(偏振板)与λ/2板54通过辊对辊方式连续地层叠。其结果是,能够显著地缩短制造工序。
[正C板35、55]
本发明中使用的正C板是指,呈nx与ny实质上相等的正的单轴性、且在膜法线方向具有光学轴的相位差膜。若以折射率表示,则为具有nx≈ny<nz的关系性的相位差膜。
正C板35、55优选面内的延迟Re为20nm以下,更优选为10nm以下。另外,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优选为-50nm~-150nm。更优选为-70nm~-120nm。
正C板35、55只要具有上述光学特性,其材料和形态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由双折射聚合物膜形成的相位差膜、以及具有通过在透明支撑体上涂布或转印低分子或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而形成的相位差层的相位差膜等均可以使用。另外,也可以将各自层叠后使用。
具有上述光学特性的、由双折射聚合物膜形成的相位差膜能够通过如下的方法容易地形成,即,贴合热收缩性膜后在进行加热的同时施加规定的张力并将高分子膜沿膜的厚度方向拉伸的方法、涂布乙烯基咔唑系高分子后进行干燥的方法。另外,作为具有上述光学特性的、由液晶性化合物形成的相位差层,可以例示如下的层,即,对于含有手性结构单元的胆甾型盘状液晶化合物、组合物,使其螺旋轴沿与基板大致垂直地取向后,进行固定化而形成的层;使折射率各向异性为正的棒状液晶化合物、组合物沿与基板大致垂直地取向后进行固定化而形成的层等。棒状液晶化合物可以是低分子化合物,也可以是高分子化合物。此外,不仅可以由一层相位差层来构成显示上述光学特性的相位差层,也可以将多个相位差层层叠来构成显示上述光学特性的相位差层。另外,也可以以支撑体与相位差层的层叠体整体满足上述光学特性的方式,来构成相位差层。作为所使用的棒状液晶化合物,适合使用在进行取向固定的温度范围内成为向列液晶相、近晶液晶相、溶致液晶相状态的液晶化合物。优选能得到没有波动且均匀的垂直取向的、显示出近晶A相、B相的液晶。这些相的双折射与向列液晶相相比较大,在能够使膜的厚度变薄的方面也是优选的。另外,特别是对于在添加剂的存在下在适当的取向温度范围内成为上述液晶状态的棒状液晶性化合物,优选使用含有该添加剂和棒状液晶性化合物的组合物来形成层。
作为上述棒状液晶性化合物,优选使用偶氮甲碱类、氧化偶氮类、氰基联苯类、氰基苯基酯类、苯甲酸酯类、环己酸苯基酯类、氰基苯基环己烷类、氰基取代苯基嘧啶类、烷氧基取代苯基嘧啶类、苯基二噁烷类、二苯乙炔类和烯基环己基苄腈类。不仅可以使用以上的低分子液晶性分子,也可以使用高分子液晶性分子。适合使用在液晶分子中具有能够因活性光线、电子射线、热等而发生聚合、交联反应的局部结构的分子。该局部结构的个数为1~6个、优选1~3个。
在包含将棒状液晶性化合物固定为取向状态而形成的相位差层的情况下,优选使用使棒状液晶性化合物实质上垂直取向、并固定为该状态而形成的相位差层。实质上垂直是指,膜面与棒状液晶性化合物的指向矢所成的角度在70°~90°的范围内。这些液晶性化合物也可以进行斜向取向,也可以倾斜角逐渐发生变化(混合取向)。斜向取向或混合取向的情况下,平均倾斜角也优选为70°~90°,更优选80°~90°,最优选85°~90°。
由棒状液晶性化合物形成的相位差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即,在形成于支撑体上的垂直取向膜上涂布包含棒状液晶性化合物、根据需要的下述聚合引发剂、空气界面垂直取向剂、其他添加剂的涂布液,进行垂直取向并将该取向状态固定。在形成于临时支撑体上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将该相位差层转印到支撑体上来制作。此外,不仅可以由一层相位差层来构成显示出上述光学特性的相位差层,也可以将多个相位差层层叠来构成显示出上述光学特性的相位差层。另外,也可以以支撑体与相位差层的层叠体整体满足上述光学特性的方式,来构成相位差层。
本发明中,可以将由液晶性化合物形成的正C板层重叠在λ/4板34或λ/2板54上来形成。
关于本发明中使用的2片正C板35、55,优选其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大致相等。本发明中大致相等是指,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的差为20nm以下。
[增亮膜61]
增亮膜61也被称为反射型偏振片,可使用具有将来自光源(背光)的出射光分离为透射偏振光和反射偏振光或散射偏振光的功能的偏振转换元件。如上所述,通过将增亮膜61配置在偏振板50上,能够利用作为反射偏振光或散射偏振光的回射光,从而能够使由偏振板50出射的直线偏振光的出射效率提高。
增亮膜61例如可以是各向异性反射偏振片。各向异性反射偏振片的一例是,透射一个振动方向的直线偏振光、并且反射另一个振动方向的直线偏振光的各向异性多重薄膜,其具体例为3M制的DBEF(日本特开平4-268505号公报等)。各向异性反射偏振片的另一个例子为胆甾型液晶层与λ/4板的复合体,其具体例为日东电工制的PCF(日本特开平11-231130号公报等)。各向异性反射偏振片的又一个例子为反射栅偏振片,其具体例为:对金属实施细微加工从而即使在可见光区域也可出射反射偏振光的金属栅格反射偏振片(美国专利第6288840号说明书等)、将金属微粒添加到高分子基质中后进行拉伸而得的膜(日本特开平8-184701号公报)。
可以在增亮膜61中与偏振板50相反一侧的面设置硬涂层、防眩层、光扩散层、具有1/4波长相位差值的相位差层之类的光学层。通过形成光学层,可以使背光带的密合性、显示图像的均匀性提高。增亮膜61的厚度可以为10~100μm左右,但从偏振板的薄膜化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50μm、更优选10~30μm。
[各层的粘接]
优选在构成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各构件间设置任意适当的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例如,为了将偏振板贴合到液晶单元,优选在偏振板的表面设置粘合剂层。在本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中,例如可以在λ/4板34的外侧设置粘合剂层、在保护膜51b的外侧设置粘合剂层。另外,在本实施方式3和实施方式4中,例如可以在λ/4板34的外侧设置粘合剂层、在λ/2板54的外侧设置粘合剂层。
作为形成粘接剂层的粘接剂,可举出水系粘接剂、通过紫外线、电子射线的照射而固化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可举出例如包含丙烯酸系化合物之类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包含环氧系化合物之类的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这些组合物优选各自含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或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作为粘合剂,优选含有丙烯酸系树脂的粘合剂(丙烯酸系粘合剂)。
[液晶单元60]
液晶单元具有一对基板、和被夹持于基板之间的作为显示介质的液晶层。在一个基板(滤色器基板)上设置有滤色器和黑色矩阵。在另一个基板(有源矩阵基板)上设置有控制液晶的电光学特性的开关元件(代表性的是TFT)、对该开关元件赋予栅极信号的扫描线和对该开关元件赋予源极信号的信号线、以及像素电极。
需要说明的是,滤色器可以设置于有源矩阵基板侧。上述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由间隔件进行控制。在上述基板间的与液晶层接触的一侧例如设置有由聚酰亚胺形成的取向膜。
作为用于配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3的偏振板组的、上述液晶单元的驱动模式,可采用在波长590nm处面内相位差值为100~200nm的IPS(In-Plane Switching)模式。像这样液晶单元本身具有接近于λ/4波长的面内相位差值,由此能够配置圆偏振板作为视觉辨认侧偏振板,能够使外部光线的反射大幅下降。
作为使液晶单元的面内相位差在波长590nm处为100nm~200nm的方法,能够通过调整液晶单元的液晶的厚度来制作。例如,通过将液晶单元的液晶的厚度调整为1~2μm左右,由此能够制作出具有期望的面内相位差值的液晶单元。
作为用于配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和实施方式4的偏振板组的、上述液晶单元的驱动模式,可采用在波长590nm处面内相位差值为400~500nm的IPS(In-Plane Switching)模式。像这样液晶单元本身具有接近于3λ/4波长的面内相位差值,由此能够配置圆偏振板作为视觉辨认侧偏振板,能够使外部光线的反射大幅下降。
作为使液晶单元的面内相位差在波长590nm处为400nm~500nm的方法,能够通过调整液晶单元的液晶的厚度来制作。例如,通过将液晶单元的液晶的厚度调整为1~6μm左右,由此能够制作出具有期望的面内相位差值的液晶单元。
[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本发明的偏振板组和上述液晶单元。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即使在外部光线强的室外视觉辨认性也优异,因此适合用于中小型用途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适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大小为对角15英寸以下的场合。
参照图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构件的轴构成进行说明。
为了便于说明,将本发明中使用的液晶单元的初始取向方向定义为0°,将在从视觉辨认侧偏振板观看背面侧偏振板时逆时针旋转的角度定义为正地进行说明。λ/4板34的滞相轴相对于上述初始取向方向配置为大致-90°。此外,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吸收轴相对于上述初始取向方向配置为大致-45°,背面侧偏振板的吸收轴相对于上述初始取向方向配置为大致45°。在此,在记载为大致几°的情况下,表示处于其值±5°的范围内,优选表示处于其值±2°的范围内。
接着,参照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构件的轴构成进行说明。
λ/4板34的滞相轴相对于液晶单元的初始取向方向配置为大致0°。此外,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吸收轴相对于上述初始取向方向配置为大致45°,背面侧偏振板的吸收轴相对于上述初始取向方向配置为大致135°。在此,在记载为大致几°的情况下,表示处于其值±5°的范围内,优选表示处于其值±2°的范围内。
接着,参照图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构件的轴构成进行说明。
λ/4板34的滞相轴相对于液晶单元的初始取向方向配置为大致-90°,λ/2板54的滞相轴相对于上述初始取向方向配置为大致0°。此外,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吸收轴相对于上述初始取向方向配置为大致-45°,背面侧偏振板的吸收轴相对于上述初始取向方向配置为大致-45°。在此,在记载为大致几°的情况下,表示处于其值±5°的范围内,优选表示处于其值±2°的范围内。
接着,参照图6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构件的轴构成进行说明。
λ/4板34的滞相轴相对于液晶单元的初始取向方向配置为大致0°,λ/2板54的滞相轴相对于上述初始取向方向配置为大致90°。此外,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吸收轴相对于上述初始取向方向配置为大致45°,背面侧偏振板的吸收轴相对于上述初始取向方向配置为大致45°。在此,在记载为大致几°的情况下,表示处于其值±5°的范围内,优选表示处于其值±2°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液晶单元的初始取向方向是指,在不对液晶单元施加驱动电压的初始状态下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关于初始取向角,优选相对于液晶单元的长边所成的角为大致45°。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进一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被这些例子限定。例中,表示含量或使用量的份和%若无特别说明,则为重量基准。另外,关于角度,将逆时针旋转设为正。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例子中的各物性的测定通过下面的方法进行。
(1)厚度的测定:
使用株式会社尼康制的数字测微计“MH-15M”进行测定。
(2)面内延迟和厚度方向延迟的测定:
使用王子计测机器株式会社制的以平行尼科尔旋转法为原理的相位差计“KOBRA(注册商标)-WPR”,在23℃的温度下,对各波长下的面内延迟和厚度方向延迟进行测定。
(3)偏振板的偏振度和单体透射率的测定:
使用带有积分球的分光光度计〔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的“V7100”,2度视野;C光源〕进行测定。
(4)偏振片的收缩力的测定
对于偏振片,以测定收缩力的方向(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为长边的方式,用SUPERCUTTER(株式会社荻野精机制作所制)切割为宽度2mm、长度50mm。将所得到的条状的小片作为试验片。使用热机械分析装置(SII NanoTechnology株式会社制,型号TMA/6100)测定试验片的收缩力。该测定在尺寸一定模式下实施,将卡盘间距离设为10mm。将试验片在23℃、55%的室内放置24小时以上后,用1分钟使样品室内的温度设定从23℃升温至80℃,升温后,将样品室内的温度设定成维持于80℃。升温后,进一步放置4小时后,在80℃的环境下测定试验片的长边方向的收缩力。
在该测定中,静载荷设为0mN,夹具使用SUS制的探针。
[制造例1]偏振片的制作
通过干式拉伸,将厚度30μm的聚乙烯醇膜(平均聚合度约2400,皂化度99.9摩尔%以上)单轴拉伸至约4倍,然后在保持绷紧状态的情况下在40℃的纯水中浸渍40秒后,在碘/碘化钾/水的重量比为0.052/5.7/100的水溶液中于28℃下浸渍30秒,从而进行染色处理。然后,在碘化钾/硼酸/水的重量比为11.0/6.2/100的水溶液中于70℃下浸渍120秒。继而,用8℃的纯水清洗15秒后,在以300N的张力保持的状态下,在60℃下干燥50秒,接着在75℃下干燥20秒,从而得到在聚乙烯醇膜中吸附取向有碘的厚度12μm的吸收型偏振片。测定所得到的偏振片的收缩力,结果为2.0N/2mm。
[制造例2]水系粘接剂的制作
在水100重量份中溶解3重量份的羧基改性聚乙烯醇〔从株式会社KURARAY获得的商品名为“KL-318”〕,向该水溶液中添加1.5重量份的作为水溶性环氧树脂的聚酰胺环氧系添加剂〔从田冈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获得的商品名为“Sumirez Resin(注册商标)650(30)”,固体成分浓度30重量%的水溶液〕,从而制备水系粘接剂。
[粘合剂A、B]
准备以下2种粘合剂。
粘合剂A:厚度25μm的片状粘合剂〔LINTEC株式会社制的“P-3132”〕
粘合剂B:厚度5μm的片状粘合剂〔LINTEC株式会社制的“NCF#L2”〕
[保护膜A、B、C、D]
准备以下4种保护膜。
保护膜A: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制的带有硬涂层的三乙酰纤维素膜;25KCHCN-TC(厚度32μm)
保护膜B: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制的三乙酰纤维素膜;KC2UA(厚度25μm)
保护膜C:日本ZEON株式会社制的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膜;ZF 14-013(厚度13μm,波长590nm下的面内相位差值=0.8nm,波长590nm处的厚度方向相位差=3.4nm)
保护膜D:株式会社TOPPAN TOMOEGAWA OPTICALPRODUCTS制的由三乙酰纤维素系树脂形成的防反射膜;40KSPLR(厚度44μm,基于JIS-Z8701-1982标准的Y值为1.1%)
[增亮膜A]
准备以下的增亮膜。
增亮膜A:26μm厚的增亮膜(3M制的商品名“Advanced Polarized Film,Version3”)
[λ/4板1的制作]
在基材膜(三乙酰纤维素膜,厚度80μm)的表面形成聚乙烯醇膜(厚度0.1μm)后,使用摩擦布,沿相对于基板的长度方向为-45°的方向对聚乙烯醇膜表面进行摩擦处理,从而制作具备取向膜的基材膜。
接着,将显示出向列液晶相的聚合性液晶(BASF公司制,商品名PaliocolorLC242)10g、和针对该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光聚合引发剂(Ciba Specialty Chemicals株式会社制,商品名Irgacure(注册商标)907,含有1%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0.5g,溶解在甲苯40g中,制备涂敷液。然后,通过棒涂机在上述所得的取向基板的表面涂敷该涂敷液,然后在90℃下加热干燥2分钟,由此使液晶取向。使用金属卤化物灯对这样形成的液晶层照射20mJ/cm2的光,使该液晶层固化,由此在基板上形成相位差层。所得到的相位差层的厚度为1μm,面内相位差值在波长590nm处为139.8nm。
[λ/4板2的制作]
对将降冰片烯系单体的开环聚合物氢化而得的树脂膜〔日本ZEON株式会社制的“ZEONOR FILM(注册商标)”〕进行纵向单轴拉伸。所得到的相位差膜的厚度为18μm,面内相位差值在波长590nm处为137.2nm。
[λ/2板1的制作]
在基材膜(三乙酰纤维素膜,厚度80μm)的表面形成聚乙烯醇膜(厚度0.1μm)后,使用摩擦布,沿相对于基板的长度方向为-45°的方向对聚乙烯醇膜表面进行摩擦处理,从而制作具备取向膜的基材膜。
接着,将显示出向列液晶相的聚合性液晶(BASF公司制,商品名PaliocolorLC242)10g、和针对该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光聚合引发剂(Ciba Specialty Chemicals株式会社制,商品名Irgacure(注册商标)907,含有1%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0.5g,溶解在甲苯40g中,制备涂敷液。然后,通过棒涂机在上述所得的取向基板的表面涂敷该涂敷液,然后在90℃下加热干燥2分钟,由此使液晶取向。使用金属卤化物灯对这样形成的液晶层照射20mJ/cm2的光,使该液晶层固化,由此在基板上形成相位差层。所得到的相位差层的厚度为2μm,面内相位差值在波长590nm处为258.6nm。
[λ/2板2的制作]
对将降冰片烯系单体的开环聚合物氢化而得的树脂膜〔日本ZEON株式会社制的“ZEONOR FILM(注册商标)”〕进行纵向单轴拉伸。所得到的相位差膜的厚度为39μm,面内相位差值在波长590nm处为265.4nm。
[正C板1的制作]
将市售的垂直取向膜(JALS-204R,日本合成橡胶株式会社制)用甲基乙基酮以1∶1进行稀释后,用线棒涂布机涂布于基材膜(三乙酰纤维素膜,厚度80μm)的表面(涂布量2.4ml/m2)。马上用120℃的热风干燥120秒。
接着,将下述棒状液晶化合物3.8g、光聚合引发剂(Irgacure(注册商标)907,Ciba-Geigy公司制)0.06g、敏化剂(KAYACURE(注册商标)DETX,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0.02g、下述空气界面侧垂直取向剂0.002g溶解于9.2g的甲基乙基酮,从而制备溶液。用线棒将该溶液涂布于形成有上述取向膜的膜的取向膜侧,在100℃下加热2分钟,使棒状液晶化合物取向。接着,在80℃下利用120W/cm2高压汞灯进行20秒UV照射,将棒状液晶化合物交联,然后,放置冷却至室温,从而制作了具有正C板特性的相位差层。所得到的相位差层的厚度为0.6μm,在波长590nm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为-109.4nm。
棒状液晶化合物
空气界面侧垂直取向剂:
日本特愿2003-119959号记载的例子示化合物(II-4)
[正C板2~3的制作]
与正C板1同样地制作正C板2~3。通过调整厚度,将相位差值设为期望的相位差值。
正C板2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590)=-91.2nm,
正C板3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590)=-69.1nm,
[偏振板A的制作]
对保护膜A进行皂化处理,对保护膜C的与偏振片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以使保护膜A的三乙酰纤维素面和保护膜C的经过电晕处理的面为与偏振片的贴合面的方式,将保护膜A与偏振片和保护膜C用水系粘接剂进行粘接,得到偏振板A。
[偏振板B的制作]
对保护膜B进行皂化处理,对保护膜C的与偏振片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以使保护膜B和保护膜C的经过电晕处理的面为与偏振片的贴合面的方式,将保护膜B与偏振片和保护膜C用水系粘接剂进行粘接,得到偏振板。在偏振板B的保护膜B侧贴合粘合剂B。此时,对保护膜B和粘合剂B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最后,在偏振板的粘合剂B面贴合增亮膜A,得到偏振板B。
[拟液晶单元的制作]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3中的拟液晶单元A的制作进行说明。准备2片在Corning公司制的无碱玻璃:Eagle XG(厚度0.7mm,纵157mm×横98mm的大小)上贴合粘合剂B而成的所得物。此时,对玻璃和粘合剂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接着,在一片玻璃的粘合剂B面贴合预先制作的λ/4板1。此时,也对λ/4板1和粘合剂B面进行电晕处理。最后,将贴合有该λ/4板1的玻璃的λ/4板1面与另一片玻璃的粘合剂B面贴合,从而制作拟液晶单元A。此时,对λ/4板1面和粘合剂B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以在将玻璃的长边方向设为0°时使λ/4板1的滞相轴方向为-45°的方式进行制作。
假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3中的上述拟液晶单元A的初始取向方向相对于玻璃的长边方向为45°,将上述拟液晶单元A假设为施加驱动电压时(白显示时)的液晶单元。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或实施方式4中的拟液晶单元B的制作进行说明。准备2片在Corning公司制的无碱玻璃:EagleXG(厚度0.7mm,纵157mm×横98mm的大小)上贴合粘合剂B而成的所得物。此时,对玻璃和粘合剂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接着,在2片玻璃的粘合剂B面贴合预先制作的λ/4板1。此时对λ/4板1和粘合剂B面进行电晕处理。进而,在2片玻璃的λ/4板1面贴合粘合剂B。此时也对λ/4板1和粘合剂B面进行电晕处理。对于一片玻璃,进一步将λ/4板1贴合于粘合剂B面。此时也对λ/4板1和粘合剂B面进行电晕处理。
最后,将一片玻璃的λ/4板1面与另一片玻璃的粘合剂B面贴合,从而制作拟液晶单元B。此时,对λ/4板1面和粘合剂B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
以在将玻璃的长边方向设为0°时使全部λ/4板1的滞相轴方向为45°的方式进行制作。
假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或实施方式4中的上述拟液晶单元B的初始取向方向相对于玻璃的长边方向为-45°,将上述拟液晶单元B假设为施加驱动电压时(白显示时)的液晶单元。
然后,使用Zebra株式会社制的High MackieBlue(MO-150-MC-BL),在所制作的拟液晶单元A和B的一个玻璃面描绘图画(哆啦A梦(在藤子·F·不二雄著的《哆啦A梦》中登场的猫型机器人,小学馆发行)的肖像)。
[背光]
从Google Inc.制的Nexus7(注册商标)中取出液晶面板,通过仅点亮背光,来得到背光。
[实施例1-1]
(视觉辨认侧偏振板1-1的制作)
在偏振板A的保护膜C面贴合粘合剂B。此时,对保护膜C面和粘合剂B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接着,在所制作的偏振板A的粘合剂B面层叠λ/4板1。此时,对粘合剂B和λ/4板1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
以使偏振板的吸收轴与λ/4板1所成的角为45°(在从保护膜A观看保护膜C时,以相对于偏振板的吸收轴逆时针旋转45°的方式配置λ/4板1的滞相轴。)的方式进行贴合。
进而,在偏振板A的λ/4板1面贴合粘合剂B。此时,也对偏振板A的λ/4板1面和粘合剂B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接着,在偏振板A的粘合剂B面贴合正C板1。此时,也对粘合剂B面和正C板1的贴合面实施电晕处理。
最后,在偏振板A的正C板1面贴合粘合剂A。此时,也对正C板1面和粘合剂A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由此制作视觉辨认侧偏振板1-1。
(背面侧偏振1-1的制作)
在偏振板B的保护膜C面贴合粘合剂A,制作背面侧偏振板1-1。此时,对保护膜C面和粘合剂A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
将所制作的视觉辨认侧偏振板1-1和背面侧偏振板1-1裁切为纵155mm×横96mm的大小。此时,在将视觉辨认侧偏振板1-1的保护膜A作为上表面观看时,以使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吸收轴与短边方向平行的方式进行裁切,在将背面侧偏振板1-1的保护膜B面作为上表面观看时,以使背面侧偏振板1-1的吸收轴与长边方向平行的方式进行裁切。
在拟液晶单元A的描绘有图画的玻璃面贴合视觉辨认侧偏振板1-1、并在其相反面的玻璃面贴合背面侧偏振板1-1,制作拟液晶面板。此时轴构成如图3(b)所示。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1-2]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1-3]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1-4]
将视觉辨认侧偏振板1-1的保护膜A变更为保护膜D,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1-5]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4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1-6]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4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1-7]
(视觉辨认侧偏振板1-2的制作)
在偏振板A的保护膜C面贴合粘合剂B。此时,对保护膜C面和粘合剂B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接着,在所制作的偏振板A的粘合剂B面贴合正C板1。此时,也对粘合剂B面和正C板1的贴合面实施电晕处理。进而,在偏振板A的正C板1面贴合粘合剂B。此时,也对偏振板A的正C板1面和粘合剂B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接着,在偏振板A的粘合剂B面贴合λ/4板1。此时,对粘合剂B和λ/4板1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以使偏振板的吸收轴与λ/4板1所成的角为45°(在从保护膜A观看保护膜C时,以相对于偏振板的吸收轴逆时针旋转45°的方式配置λ/4板1的滞相轴。)的方式进行贴合。
最后,在偏振板A的λ/4板1面贴合粘合剂A。此时,也对λ/4板1面和粘合剂A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由此制作视觉辨认侧偏振板1-2。
将所制作的视觉辨认侧偏振板1-2和背面侧偏振板1-1裁切为纵155mm×横96mm的大小。此时,在将视觉辨认侧偏振板1-2的保护膜A作为上表面观看时,以使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吸收轴与短边方向平行的方式进行裁切,在将背面侧偏振板1-1的保护膜B面作为上表面观看时,以使背面侧偏振板1-1的吸收轴与长边方向平行的方式进行裁切。
在拟液晶单元A的描绘有图画的玻璃面贴合视觉辨认侧偏振板1-2、并在其相反面的玻璃面贴合背面侧偏振板1-1,制作拟液晶面板。此时轴构成如图3(b)所示。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1-8]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7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1-9]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7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1-10]
将视觉辨认侧偏振板1-2的保护膜A变更为保护膜D,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7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1-11]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0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1-12]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0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1-13~1-24]
将实施例1-1~1-12的λ/4板1变更为λ/4板2,除此以外同样地分别制作拟液晶面板。各实施例的编号的对应关系如以下的表1所示。
[表1]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在全部拟液晶面板中,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比较例1]
从Google Inc.制的Nexus7(注册商标)的液晶面板剥离上下的偏振板,在波长590nm处测定液晶单元的面内相位差值,结果为355nm。接着,在取出的液晶单元的视觉辨认侧经由粘合剂A贴合偏振板A,在取出的液晶单元的背面侧经由粘合剂A贴合偏振板B,制作液晶面板。将这样制作的液晶面板安装于Nexus7,在画面中显示图画的图像并在外部光线下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结果,在5000Lux下视觉辨认性显著下降,图像的识别变得困难。
[实施例2-1]
(视觉辨认侧偏振板2-1的制作)
在偏振板A的保护膜C面贴合粘合剂B。此时,对保护膜C面和粘合剂B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接着,在所制作的偏振板A的粘合剂B面层叠λ/4板1。此时,对粘合剂B和λ/4板1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
以使偏振板的吸收轴与λ/4板1所成的角为-45°(在从保护膜A观看保护膜C时,以相对于偏振板的吸收轴顺时针旋转45°的方式配置λ/4板1的滞相轴。)的方式进行贴合。
进而,在偏振板A的λ/4板1面贴合粘合剂B。此时,也对偏振板A的λ/4板1面和粘合剂B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接着,在偏振板A的粘合剂B面贴合正C板1。此时,也对粘合剂B面和正C板1的贴合面实施电晕处理。
最后,在偏振板A的正C板1面贴合粘合剂A。此时,也对正C板1面和粘合剂A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由此制作视觉辨认侧偏振板2-1。
(背面侧偏振板2-1的制作)
在偏振板B的保护膜C面贴合粘合剂A,制作背面侧偏振板2-1。此时,对保护膜C面和粘合剂A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
将所制作的视觉辨认侧偏振板2-1和背面侧偏振板2-1裁切为纵155mm×横96mm的大小。此时,在将视觉辨认侧偏振板2-1的保护膜A作为上表面观看时,以使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吸收轴与短边方向平行的方式进行裁切,在将背面侧偏振板2-1的保护膜B面作为上表面观看时,以使背面侧偏振板2-1的吸收轴与长边方向平行的方式进行裁切。
在拟液晶单元B的描绘有图画的玻璃面贴合视觉辨认侧偏振板2-1、并在其相反面的玻璃面贴合背面侧偏振板2-1,制作拟液晶面板。此时轴构成如图4(b)所示。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2-2]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2-3]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2-4]
将视觉辨认侧偏振板2-1的保护膜A变更为保护膜D,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2-5]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4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2-6]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4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2-7]
(视觉辨认侧偏振板2-2的制作)
在偏振板A的保护膜C面贴合粘合剂B。此时,对保护膜C面和粘合剂B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接着,在所制作的偏振板A的粘合剂B面层叠正C板1。此时,对粘合剂B和正C板1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进而,在偏振板A的正C板1面贴合粘合剂B。此时,也对偏振板A的正C板1面和粘合剂B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接着,在偏振板A的粘合剂B面贴合λ/4板1。此时,也对粘合剂B面和λ/4板1的贴合面实施电晕处理。以使偏振板的吸收轴与λ/4板1所成的角为-45°(在从保护膜A观看保护膜C时,以相对于偏振板的吸收轴顺时针旋转45°的方式配置λ/4板1的滞相轴。)的方式进行贴合。最后,在偏振板A的λ/4板1面贴合粘合剂A。此时,也对λ/4板1面和粘合剂A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由此制作视觉辨认侧偏振板2-2。
将所制作的视觉辨认侧偏振板2-2和背面侧偏振板2-1裁切为纵155mm×横96mm的大小。此时,在将视觉辨认侧偏振板2-2的保护膜A作为上表面观看时,以使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吸收轴与短边方向平行的方式进行裁切,在将背面侧偏振板2-1的保护膜B面作为上表面观看时,以使背面侧偏振板2-1的吸收轴与长边方向平行的方式进行裁切。
在拟液晶单元B的描绘有图画的玻璃面贴合视觉辨认侧偏振板2-2、并在其相反面的玻璃面贴合背面侧偏振板2-1,制作拟液晶面板。此时轴构成如图4(b)所示。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2-8]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7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2-9]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7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2-10]
将视觉辨认侧偏振板2-2的保护膜A变更为保护膜D,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7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2-11]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10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2-12]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10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2-13~2-24]
在实施例2-1~2-12中将λ/4板1变更为λ/4板2,除此以外同样地分别制作拟液晶面板。各实施例的编号的对应关系如以下的表2所示。
[表2]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在全部拟液晶面板中,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3-1]
(视觉辨认侧偏振板3-1的制作)
在偏振板A的保护膜C面贴合粘合剂B。此时,对保护膜C面和粘合剂B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接着,在所制作的偏振板A的粘合剂B面层叠λ/4板1。此时,对粘合剂B和λ/4板1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
以使偏振板的吸收轴与λ/4板1所成的角为45°(在从保护膜A观看保护膜C时,以相对于偏振板的吸收轴逆时针旋转45°的方式配置λ/4板1。)的方式进行贴合。
进而,在偏振板A的λ/4板1面贴合粘合剂B。此时,也对偏振板A的λ/4板1面和粘合剂B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接着,在偏振板A的粘合剂B面贴合正C板1。此时,也对粘合剂B面和正C板1的贴合面实施电晕处理。
最后,在偏振板A的正C板1面贴合粘合剂A。此时,也对正C板1面和粘合剂A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由此制作视觉辨认侧偏振板3-1。
(背面侧偏振板3-1的制作)
将偏振板A变更为偏振板B、并且将λ/4板1变更为λ/2板1,除此以外与视觉辨认侧偏振板3-1同样地地制作背面侧偏振板3-1。以使偏振板的吸收轴与λ/2板1所成的角为45°(在从保护膜C观看保护膜B时,以相对于偏振板的吸收轴逆时针旋转45°的方式配置λ/2板1。)的方式进行贴合。关于波长590nm处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视觉辨认侧偏振板所具有的正C板与背面侧偏振板所具有的正C板是相同的。
将所制作的视觉辨认侧偏振板3-1和背面侧偏振板3-1裁切为纵155mm×横96mm的大小。此时,以使各偏振板的吸收轴相对于长边方向为90°的方式分别进行裁切。
在拟液晶单元A的描绘有图画的玻璃面贴合视觉辨认侧偏振板3-1、并在其相反面的玻璃面贴合背面侧偏振板3-1,制作拟液晶面板。此时轴构成如图5(b)所示。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3-2]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3-3]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3-4]
将视觉辨认侧偏振板3-1的保护膜A变更为保护膜D,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3-5]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4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3-6]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4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3-7]
(背面侧偏振板3-2的制作)
在偏振板B的保护膜C面贴合粘合剂B。此时,对保护膜C面和粘合剂B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接着,在所制作的偏振板B的粘合剂B面贴合正C板1。此时,也对粘合剂B面和正C板1的贴合面实施电晕处理。进而,在偏振板B的正C板1面贴合粘合剂B。此时,也对偏振板B的正C板1面和粘合剂B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接着,在偏振板B的粘合剂B面贴合λ/2板1。此时,也对粘合剂B面和λ/2板1的贴合面实施电晕处理。以使偏振板的吸收轴与λ/2板1所成的角为45°(在从保护膜C观看保护膜B时,以相对于偏振板的吸收轴逆时针旋转45°的方式配置λ/2板1。)的方式进行贴合。最后,在偏振板B的λ/2板1面贴合粘合剂A。此时,也对λ/2板1面和粘合剂A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由此制作背面侧偏振板3-2。关于波长590nm处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视觉辨认侧偏振板3-1所具有的正C板与背面侧偏振板所具有的正C板是相同的。
将所制作的视觉辨认侧偏振板3-1和背面侧偏振板3-2裁切为纵155mm×横96mm的大小。此时,以使各偏振板的吸收轴相对于长边方向为90°的方式分别进行裁切。
在拟液晶单元A的描绘有图画的玻璃面贴合视觉辨认侧偏振板3-1、并在其相反面的玻璃面贴合背面侧偏振板3-2,制作拟液晶面板。此时轴构成如图5(b)所示。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3-8]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7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3-9]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7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3-10]
将视觉辨认侧偏振板3-1的保护膜A变更为保护膜D,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7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3-11]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0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3-12]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0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3-13]
(视觉辨认侧偏振板3-2的制作)
在偏振板A的保护膜C面贴合粘合剂B。此时,对保护膜C面和粘合剂B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接着,在所制作的偏振板A的粘合剂B面贴合正C板1。此时,对粘合剂B和正C板1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进而,在偏振板A的正C板1面贴合粘合剂B。此时,也对偏振板A的正C板1面和粘合剂B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接着,在偏振板A的粘合剂B面贴合λ/4板1。此时,也对粘合剂B面和λ/4板1的贴合面实施电晕处理。以使偏振板的吸收轴与λ/4板1所成的角为45°(在从保护膜A观看保护膜C时,以相对于偏振板的吸收轴逆时针旋转45°的方式配置λ/4板1。)的方式进行贴合。最后,在偏振板A的λ/4板1面贴合粘合剂A。此时,也对λ/4板1面和粘合剂A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由此制作视觉辨认侧偏振板2。关于波长590nm处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视觉辨认侧偏振板3-2所具有的正C板与背面侧偏振板3-1所具有的正C板是相同的。
将所制作的视觉辨认侧偏振板3-2和背面侧偏振板3-1裁切为纵155mm×横96mm的大小。此时,以使各偏振板的吸收轴相对于长边方向为90°的方式分别进行裁切。
在拟液晶单元A的描绘有图画的玻璃面贴合视觉辨认侧偏振板3-2、并在其相反面的玻璃面贴合背面侧偏振板3-1,制作拟液晶面板。此时轴构成如图5(b)所示。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3-14]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3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3-15]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3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3-16]
将视觉辨认侧偏振板3-2的保护膜A变更为保护膜D,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3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3-17]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6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3-18]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6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3-19]
将所制作的视觉辨认侧偏振板3-2和背面侧偏振板3-2裁切为纵155mm×横96mm的大小。此时,以使各偏振板的吸收轴相对于长边方向为90°的方式分别进行裁切。
在拟液晶单元A的描绘有图画的玻璃面贴合视觉辨认侧偏振板3-2、并在其相反面的玻璃面贴合背面侧偏振板3-2,制作拟液晶面板。此时轴构成如图5(b)所示。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3-20]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9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3-21]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9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3-22]
将视觉辨认侧偏振板2的保护膜A变更为保护膜D,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9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3-23]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22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3-24]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22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3-25~3-48]
将实施例3-1~3-24中的λ/4板1变更为λ/4板2、并将λ/2板1变更为λ/2板2,除此以外同样地分别制作拟液晶面板。各实施例的编号的对应关系如以下的表3所示。
[表3]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在全部拟液晶面板中,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4-1]
(视觉辨认侧偏振板4-1的制作)
在偏振板A的保护膜C面贴合粘合剂B。此时,对保护膜C面和粘合剂B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接着,在所制作的偏振板A的粘合剂B面层叠λ/4板1。此时,对粘合剂B和λ/4板1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
以使偏振板的吸收轴与λ/4板1所成的角为-45°(在从保护膜A观看保护膜C时,以相对于偏振板的吸收轴顺时针旋转45°的方式配置λ/4板1。)的方式进行贴合。
进而,在偏振板A的λ/4板1面贴合粘合剂B。此时,也对偏振板A的λ/4板1面和粘合剂B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接着,在偏振板A的粘合剂B面贴合正C板1。此时,也对粘合剂B面和正C板1的贴合面实施电晕处理。
最后,在偏振板A的正C板1面贴合粘合剂A。此时,也对正C板1面和粘合剂A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由此制作视觉辨认侧偏振板4-1。
(背面侧偏振板4-1的制作)
将偏振板A变更为偏振板B、并且将λ/4板1变更为λ/2板1,除此以外与视觉辨认侧偏振板4-1同样地地制作背面侧偏振板4-1。即,经由粘合剂B在偏振板B中的保护膜C上贴合λ/2板1,接着,经由粘合剂B贴合正C板1,最后在正C板上层叠粘合剂A。以使偏振板的吸收轴与λ/2板1所成的角为45°(在从保护膜C观看保护膜B时,以相对于偏振板的吸收轴逆时针旋转45°的方式配置λ/2板1。)的方式进行贴合。关于波长590nm处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视觉辨认侧偏振板所具有的正C板与背面侧偏振板所具有的正C板是相同的。
将所制作的视觉辨认侧偏振板4-1和背面侧偏振板4-1裁切为纵155mm×横96mm的大小。此时,以使各偏振板的吸收轴相对于长边方向为90°的方式分别进行裁切。
在拟液晶单元B的描绘有图画的玻璃面贴合视觉辨认侧偏振板4-1、并在其相反面的玻璃面贴合背面侧偏振板4-1,制作拟液晶面板。此时轴构成如图6(b)所示。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4-2]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1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4-3]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1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4-4]
将视觉辨认侧偏振板4-1的保护膜A变更为保护膜D,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1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4-5]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4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4-6]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4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4-7]
(背面侧偏振板4-2的制作)
在偏振板B的保护膜C面贴合粘合剂B。此时,对保护膜C面和粘合剂B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接着,在所制作的偏振板B的粘合剂B面层叠正C板1。此时,对粘合剂B和正C板1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进而,在偏振板B的正C板1面贴合粘合剂B。此时,也对偏振板B的正C板1面和粘合剂B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接着,在偏振板B的粘合剂B面贴合λ/2板1。此时,也对粘合剂B面和λ/2板1的贴合面实施电晕处理。以使偏振板的吸收轴与λ/2板1所成的角为45°(在从保护膜C观看保护膜B时,以相对于偏振板的吸收轴逆时针旋转45°的方式配置λ/2板1。)的方式进行贴合。最后,在偏振板B的λ/2板1面贴合粘合剂A。此时,也对λ/2板1面和粘合剂A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由此制作背面侧偏振板4-2。
将所制作的视觉辨认侧偏振板4-1和背面侧偏振板4-2裁切为纵155mm×横96mm的大小。此时,以使各偏振板的吸收轴相对于长边方向为90°的方式分别进行裁切。
在拟液晶单元B的描绘有图画的玻璃面贴合视觉辨认侧偏振板4-1、并在其相反面的玻璃面贴合背面侧偏振板4-2,制作拟液晶面板。此时轴构成如图6(b)所示。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4-8]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7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4-9]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7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4-10]
将视觉辨认侧偏振板4-1的保护膜A变更为保护膜D,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7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4-11]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10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4-12]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10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4-13]
(视觉辨认侧偏振板4-2的制作)
在偏振板A的保护膜C面贴合粘合剂B。此时,对保护膜C面和粘合剂B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接着,在所制作的偏振板A的粘合剂B面层叠正C板1。此时,对粘合剂B和正C板1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进而,在偏振板A的正C板1面贴合粘合剂B。此时,也对偏振板A的正C板1面和粘合剂B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接着,在偏振板A的粘合剂B面贴合λ/4板1。此时,也对粘合剂B面和λ/4板1的贴合面实施电晕处理。以使偏振板的吸收轴与λ/4板1所成的角为-45°(在从保护膜A观看保护膜C时,以相对于偏振板的吸收轴顺时针旋转45°的方式配置λ/4板1。)的方式进行贴合。最后,在偏振板A的λ/4板1面贴合粘合剂A。此时,也对λ/4板1面和粘合剂A的贴合面进行电晕处理。由此制作视觉辨认侧偏振板4-2。
将所制作的视觉辨认侧偏振板4-2和背面侧偏振板4-1裁切为纵155mm×横96mm的大小。此时,以使各偏振板的吸收轴相对于长边方向为90°的方式分别进行裁切。
在拟液晶单元B的描绘有图画的玻璃面贴合视觉辨认侧偏振板4-2、并在其相反面的玻璃面贴合背面侧偏振板4-1,制作拟液晶面板。此时轴构成如图6(b)所示。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4-14]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13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4-15]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13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4-16]
将视觉辨认侧偏振板4-2的保护膜A变更为保护膜D,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13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4-17]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16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4-18]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16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4-19]
将所制作的视觉辨认侧偏振板4-2和背面侧偏振板4-2裁切为纵155mm×横96mm的大小。此时,以使各偏振板的吸收轴相对于长边方向为90°的方式分别进行裁切。
在拟液晶单元B的描绘有图画的玻璃面贴合视觉辨认侧偏振板4-2、并在其相反面的玻璃面贴合背面侧偏振板4-2,制作拟液晶面板。此时轴构成如图6(b)所示。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4-20]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19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4-21]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19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75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4-22]
将视觉辨认侧偏振板4-2的保护膜A变更为保护膜D,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19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4-23]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22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4-24]
将正C板1变更为正C板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22同样地制作拟液晶面板。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实施例4-25~4-48]
将实施例4-1~4-24中的λ/4板1变更为λ/4板2、并将λ/2板1变更为λ/2板2,除此以外同样地分别制作拟液晶面板。各实施例的编号的对应关系如以下的表4所示。
[表4]
将如此制作的拟液晶面板配置到所制作的背光上,确认是否能够视觉辨认到图画。在外部光线下确认视觉辨认性,结果,在全部拟液晶面板中,即使10000Lux视觉辨认性也良好
产业上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偏振板组,能够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能够抑制外部光线的反射,即使在室外这样的外部光线强的环境下也可确保良好的视觉辨认性,因此是有用的。
符号说明
10 视觉辨认侧偏振板
20 背面侧偏振板
30、50 偏振板
31a、31b、51a、51b 保护膜
36 表面处理层
32、52 偏振片
32’ 第一偏振片
52’ 第二偏振片
34 λ/4板
54 λ/2板
35、55 正C板
61 增亮膜
60 液晶单元
1 偏振板的吸收轴
2 λ/4板的滞相轴
3 液晶单元的初始取向方向
4 λ/2板的滞相轴
5 偏振板的吸收轴
Claims (30)
1.一种偏振板组,其为包含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和背面侧偏振板,且用于分别与面内相位差值为100nm~200nm的IPS模式液晶单元的两面贴合的偏振板组,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吸收轴与所述背面侧偏振板的吸收轴大致正交,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具有偏振片和λ/4板,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吸收轴与所述λ/4板的滞相轴所成的角为大致45°,
所述λ/4板的滞相轴配置为相对于所述IPS模式液晶单元的初始取向方向大致正交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所述液晶单元与所述λ/4板之间的正C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偏振片与所述λ/4板之间的正C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
所述正C板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为-50nm~-150nm。
5.一种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其通过在面内相位差值为100nm~200nm的IPS模式液晶单元配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组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大小为对角15英寸以下。
7.一种偏振板组,其为包含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和背面侧偏振板,且用于分别贴合在面内相位差值为400nm~500nm的IPS模式液晶单元的两面的偏振板组,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吸收轴与所述背面侧偏振板的吸收轴大致正交,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具有偏振片和λ/4板,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吸收轴与所述λ/4板的滞相轴所成的角为大致45°,
所述λ/4板的滞相轴配置为相对于所述IPS模式液晶单元的初始取向方向大致平行的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所述液晶单元与所述λ/4板之间的正C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所述偏振片与所述λ/4板之间的正C板。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
所述正C板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为-50nm~-150nm。
11.一种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其通过在面内相位差值为400nm~500nm的IPS模式液晶单元配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组而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大小为对角15英寸以下。
13.一种偏振板组,其为包含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和背面侧偏振板,且用于分别贴合在面内相位差值为100nm~200nm的IPS模式液晶单元的两面的偏振板组,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吸收轴与所述背面侧偏振板的吸收轴大致平行,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具有第一偏振片和λ/4板,
所述λ/4板配置于所述第一偏振片与所述液晶单元之间,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吸收轴与所述λ/4板的滞相轴所成的角为大致45°,
所述背面侧偏振板具有第二偏振片和λ/2板,
所述背面侧偏振板的吸收轴与所述λ/2板的滞相轴所成的角为大致45°,
所述λ/4板的滞相轴与所述λ/2板的滞相轴为大致正交,
所述λ/4板的滞相轴配置为相对于所述IPS模式液晶单元的初始取向方向大致正交的关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所述液晶单元与所述λ/4板之间的正C板,
所述背面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所述液晶单元与所述λ/2板之间的正C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所述液晶单元与所述λ/4板之间的正C板,
所述背面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λ/2板之间的正C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所述第一偏振片与所述λ/4板之间的正C板,
所述背面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所述液晶单元与所述λ/2板之间的正C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所述第一偏振片与所述λ/4板之间的正C板,
所述背面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λ/2板之间的正C板。
18.根据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所具有的正C板和所述背面侧偏振板所具有的正C板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大致相等。
19.根据权利要求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
所述正C板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为-50nm~-150nm。
20.一种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其通过在面内相位差值为100nm~200nm的IPS模式液晶单元配置权利要求13~19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组而成。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大小为对角15英寸以下。
22.一种偏振板组,其为包含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和背面侧偏振板,且用于分别贴合在面内相位差值为400nm~500nm的IPS模式液晶单元的两面的偏振板组,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吸收轴与所述背面侧偏振板的吸收轴大致平行,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具有第一偏振片和λ/4板,
所述λ/4板配置于所述第一偏振片与所述液晶单元之间,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的吸收轴与所述λ/4板的滞相轴所成的角为大致45°,
所述背面侧偏振板具有第二偏振片和λ/2板,
所述背面侧偏振板的吸收轴与所述λ/2板的滞相轴所成的角为大致45°,
所述λ/4板的滞相轴与所述λ/2板的滞相轴为大致正交,
所述λ/4板的滞相轴配置为相对于所述IPS模式液晶单元的初始取向方向大致平行的关系。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所述液晶单元与所述λ/4板之间的正C板,
所述背面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所述液晶单元与所述λ/2板之间的正C板。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所述液晶单元与所述λ/4板之间的正C板,
所述背面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λ/2板之间的正C板。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所述第一偏振片与所述λ/4板之间的正C板,
所述背面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所述液晶单元与所述λ/2板之间的正C板。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所述第一偏振片与所述λ/4板之间的正C板,
所述背面侧偏振板包含配置于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λ/2板之间的正C板。
27.根据权利要求23~26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
所述视觉辨认侧偏振板所具有的正C板和所述背面侧偏振板所具有的正C板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大致相等。
28.根据权利要求23~27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组,其中,
所述正C板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为-50nm~-150nm。
29.一种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其通过在面内相位差值为400nm~500nm的IPS模式液晶单元配置权利要求22~28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组而成。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大小为对角15英寸以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070636 | 2016-03-31 | ||
JP2016070636 | 2016-03-31 | ||
JP2016070635 | 2016-03-31 | ||
JP2016-070635 | 2016-03-31 | ||
JP2016-105932 | 2016-05-27 | ||
JP2016-105933 | 2016-05-27 | ||
JP2016105932 | 2016-05-27 | ||
JP2016105933 | 2016-05-27 | ||
JP2016-190832 | 2016-09-29 | ||
JP2016190835 | 2016-09-29 | ||
JP2016190832 | 2016-09-29 | ||
JP2016190836 | 2016-09-29 | ||
JP2016-190835 | 2016-09-29 | ||
JP2016190831 | 2016-09-29 | ||
JP2016-190836 | 2016-09-29 | ||
JP2016-190831 | 2016-09-29 | ||
JP2016-217009 | 2016-11-07 | ||
JP2016-217007 | 2016-11-07 | ||
JP2016217009A JP6699514B2 (ja) | 2016-05-27 | 2016-11-07 | Ipsモード用の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
JP2016217007A JP2018060149A (ja) | 2016-03-31 | 2016-11-07 |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
JP2016-217006 | 2016-11-07 | ||
JP2016217010A JP2018060152A (ja) | 2016-05-27 | 2016-11-07 | Ipsモード用の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
JP2016-217010 | 2016-11-07 | ||
JP2016217006A JP6699513B2 (ja) | 2016-03-31 | 2016-11-07 |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
PCT/JP2017/011362 WO2017170019A1 (ja) | 2016-03-31 | 2017-03-22 |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85369A true CN108885369A (zh) | 2018-11-23 |
CN108885369B CN108885369B (zh) | 2021-03-16 |
Family
ID=64326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21170.XA Active CN108885369B (zh) | 2016-03-31 | 2017-03-22 | 偏振板组和使用了该偏振板组的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2290943B1 (zh) |
CN (1) | CN108885369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78399A (zh) * | 2020-08-14 | 2022-02-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增强型偏光片模组及显示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763778B1 (ko) * | 2021-09-28 | 2025-02-07 |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 광학 적층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스마트 윈도우 및 이를 적용한 자동차 또는 건물용 창호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279656A (ja) * | 2006-03-13 | 2007-10-25 | Nitto Denko Corp | 液晶パネル、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
JP2008026420A (ja) * | 2006-07-18 | 2008-02-07 | Nec Corp | 円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
JP2009227667A (ja) * | 2008-02-27 | 2009-10-08 |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 化合物および該化合物を含む光学フィルム |
JP2011095401A (ja) * | 2009-10-28 | 2011-05-12 | Nitto Denko Corp | 液晶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324180B2 (en) * | 2002-09-06 | 2008-01-29 |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 Laminated retardation optical element, process of produc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JP4564795B2 (ja) | 2003-09-30 | 2010-10-20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液晶表示装置 |
DE102006023993A1 (de) * | 2005-05-23 | 2007-03-08 | Wang, Ran-Hong, Tustin | Polarisationssteuerung für Flüssigkristallanzeigen |
US20090161044A1 (en) * | 2007-12-21 | 2009-06-25 | Zhibing Ge | Wide viewing angle circular polarizers |
EP2259131B1 (en) * | 2008-04-07 | 2012-06-20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KR102116368B1 (ko) * | 2014-03-21 | 2020-05-28 |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표시장치 |
-
2017
- 2017-03-22 KR KR1020187030437A patent/KR102290943B1/ko active Active
- 2017-03-22 CN CN201780021170.XA patent/CN10888536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279656A (ja) * | 2006-03-13 | 2007-10-25 | Nitto Denko Corp | 液晶パネル、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
JP2008026420A (ja) * | 2006-07-18 | 2008-02-07 | Nec Corp | 円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
JP2009227667A (ja) * | 2008-02-27 | 2009-10-08 |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 化合物および該化合物を含む光学フィルム |
JP2011095401A (ja) * | 2009-10-28 | 2011-05-12 | Nitto Denko Corp | 液晶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78399A (zh) * | 2020-08-14 | 2022-02-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增强型偏光片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4078399B (zh) * | 2020-08-14 | 2023-09-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增强型偏光片模组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85369B (zh) | 2021-03-16 |
KR20180124966A (ko) | 2018-11-21 |
KR102290943B1 (ko) | 2021-08-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998941B2 (ja) |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を用いた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JP5069166B2 (ja) |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を用いた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KR102118016B1 (ko) | 장척 광학 필름 적층체, 장척 광학 필름 적층체의 롤 및 ips 액정 표시 장치 | |
JP2010277018A (ja) | 耐久性に優れた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 |
JP2009075533A (ja) | 楕円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TWI708966B (zh) | 偏光板之套組及使用該套組之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 | |
JP4761394B2 (ja) |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を用いた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JP4911604B2 (ja) |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JP5199825B2 (ja) |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18060152A (ja) | Ipsモード用の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 |
KR102364949B1 (ko) | 편광판의 세트,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ips 모드 액정 표시 장치 | |
JP6699514B2 (ja) | Ipsモード用の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 |
CN108885369A (zh) | 偏振板组和使用了该偏振板组的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 |
JP2018060150A (ja) | Ipsモード用の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09251326A (ja) |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WO2008062624A1 (fr) | Film optique multicouches, panneau à cristaux liquides employant un film optique multicouches et dispositif d'affichage à cristaux liquides | |
KR100882411B1 (ko) |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 |
JP2018060149A (ja) |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 |
JP6699513B2 (ja) |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18054887A (ja) |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 |
JP6724729B2 (ja) |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08197352A (ja) |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18054884A (ja) |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18054886A (ja) |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17215560A (ja) | Ipsモード用の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