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884694B - 机动车的门把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机动车的门把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4694B
CN108884694B CN201780015896.2A CN201780015896A CN108884694B CN 108884694 B CN108884694 B CN 108884694B CN 201780015896 A CN201780015896 A CN 201780015896A CN 108884694 B CN108884694 B CN 1088846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door
bracket
operating position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589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4694A (zh
Inventor
马丁·波拉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f Huelsbeck and Fuerst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Huf Huelsbeck and Fuerst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f Huelsbeck and Fuerst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Huf Huelsbeck and Fuerst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8884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4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4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46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07Pop-out handles, e.g. sliding outwardly before rot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0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uators used
    • E05B81/04Electrical
    • E05B81/06Electrical using rotary 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90Manual override in case of power fail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03Handles creating a completely closed wing surfac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2Mounting of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6Mounting of handles, e.g. to the wing or to the lock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4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 E05B85/18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a longitudinal grip part being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grip part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1)的门把手装置(3),其具有支架(12)、可操作用于打开门(2)的手柄(4)和驱动元件(7),手柄可以占据基本定位和运行定位,驱动元件在正常运行时能使手柄(4)从基本定位运动到运行定位中,其中,手柄(4)在其运行定位中能够被用户从后方抓握地布置以打开门。在驱动元件(7)失灵时的紧急运行中,手柄(4)构造成能手动地运动到紧急运行定位中,其中,手柄(4)在紧急运行定位中围绕着横向于支架(12)的纵向方向(34)延伸地构造的第一轴(15)枢转地布置,从而使手柄(4)的第一纵向区段(10)朝着支架(12)的方向枢转地布置,而使手柄(4)的第二纵向区段(11)从门(2)或翻盖中凸出来地并且能被用户从后方抓握地布置。

Description

机动车的门把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的门把手装置,它具有在内侧安装到机动车的门或者翻盖上的支架、可被操作以用于打开门或翻盖的具有盖侧的手柄,盖侧在手柄的基本定位中与门或翻盖线型齐平,而在手柄的运行定位中则从门或翻盖中凸出来并且基本上平行于支架的纵向方向延伸地布置,并且还具有驱动元件,该驱动元件构造成在正常运行时使手柄从它的基本定位运动到它的运行定位中,其中,手柄在其运行定位中以能让用户从后方抓握地布置。
背景技术
这种用于机动车的门把手装置可以实施为内把手或外把手,其中,本发明涉及到用于外把手的门把手装置。对于这种门把手装置存在许多不同的设计结构和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的实施方式涉及到如下设计结构,在其中,把手支架布置在门的背侧,也就是说布置在机动车的内侧。安装在该把手支架上的手柄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通常从门中凸出来,并且不仅影响车辆的美观而且也影响车辆空气动力学。为了避免这些缺点,由现有技术中公知了如下门把手装置,在其中,手柄的外侧在手柄处于不被使用的基本定位中大致与门的外轮廓齐平,也就是线型齐平地延伸。这种手柄可以为了打开门或者打开车辆侧的锁而被转移到运行定位中,在该运行定位中,手柄相对于门的外轮廓凸出。
开头所述类型的门把手装置例如由DE 10 2011 009 524A1公知。该公知的门把手装置具有在其基本定位中线型齐平地布置的手柄,该手柄能够受马达驱动地从基本定位运动到运行定位中。这种手柄优选地用在如下电动汽车中,在其中,当被授权的使用者靠近车辆时,手柄仅仅利用电动的驱动件就从其为了减少空气阻力而将手柄布置在其中的线型齐平的基本定位出来地移出到运行定位中。一旦手柄不再被使用,它就再次移动到息止定位中,并且因此消失在车身中,以便不产生空气阻力。不利的是,手柄在马达式的驱动件失灵时不再能够移动,并且几乎无法打开门,出于安全技术方面的原因,这是个严重的问题。无论车辆是不是电动车,在线型齐平的手柄的情况下在冬天可能出现以下问题,即,手柄被冻在其基本定位中,并且马达式的驱动件无法或者力气不够强地施加必要的力用来使手柄运动到运行定位中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以设计结构上简单的方式提供门把手装置的解决方案,该门把手装置在其生产方面是廉价的,并且在其中,手柄即使在马达式的驱动元件失灵时也能够手动地运动到运行定位中,并且可以操作用以打开门。
在开头描述类型的门把手装置中,该任务根据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得以解决,即,在驱动元件失灵情况下的紧急运行中,手柄被构造成能够手动地运动到紧急运行定位中,其中,手柄在紧急运行定位中围绕着横向于支架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轴以如下方式枢转,即,使手柄的第一纵向区段朝着支架的方向枢转,并且手柄的第二纵向区段从门或翻盖中凸出来并且能够由使用者从后方抓握地布置。在此,驱动元件是马达式的驱动元件。在紧急运行定位中,手柄至少区段式地利用其第一纵向区段沉入门中,而手柄的第二纵向区段摆动离开支架。在此,第一轴布置在手柄的纵向端部之间。
本发明的有利的和适宜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由下文中得出。
通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动车的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适应功能的设计结构和紧凑且低成本的结构。在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中,手柄的特别的支承方式负责让线型齐平地布置的手柄在紧急运行中能够被使用者在第一纵向区段上朝着车辆内部的方向施压,由此使得手柄从其线型齐平的基本定位围绕着第一轴摆动。在此,只要手柄的第一纵向区段被压向车辆内部的方向,手柄的第二纵向区段就从车辆的车身摆动出来并且对于用户来说是能够抓住的。随着抓住手柄的第二纵向区段被抓握,用户于是也能够将手柄的第一纵向区段从车身向外拉出,从而使手柄布置在其运行定位中。在运行定位中,用户于是可以从后方抓握手柄,并且优选地围绕着横向于第一轴延伸的轴枢转,从而操作车辆的锁以用于打开门或翻盖。因此,利用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不仅能够在电源供应失灵时而且还可以在手柄因为结冰而卡住的情况下纯手动地打开车辆的门或翻盖。
由此,即使在紧急情况下,像是例如在没电的紧急运行下或者手柄被冻固在基本定位中的情况下,仍能够提供门把手装置的全部功能性,并且在正常运行下仍然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空气动力学方面的优势。
已经证明在设计结构方面特别有利的是,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保持弓形件能够在内侧地被紧固在机动车的门上或翻盖上,其中,保持弓形件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第二轴,支架以如下方式与第二轴抗相对转动地(drehfest)连接,即,在由用户进行操作时能够使手柄从运行定位运动到围绕第二轴枢转的操作定位中,在该操作定位中,支架能够相对于保持弓形件枢转地布置,其被布置成用于打开门或翻盖。根据本发明于是,手柄不能直接摆动地被支承。而是手柄只能基于相对于保持弓形件可摆动的支架为了打开门或翻盖而从运行定位摆动到操作定位中,由此减少手柄的操作负担,并且使手柄能够可靠地被安装在把手支架上。
由于在紧急情况下压入手柄的第一纵向区段并不损坏门把手装置的内置的构件,使得本发明在另外的构造方案中设置的是,保持弓形件具有凹槽形构造的止挡区段,手柄在运动到紧急运行定位中时至少能够区段式地利用它的纵向区段沉入到止挡区段中,并且使布置在其紧急运行定位中的手柄的第一纵向区段至少区段式地贴靠在该止挡区段上。以这种方式限制了手柄的第一纵向区段的朝内指向的运动,并且在第一纵向区段撞到门把手装置的构件上之前让该第一纵向区段停下来。
为了在正常运行下对手柄从基本定位到运行定位中的最后的运动行程进行制动,由此使手柄不是骤然且有噪音地止挡到其运行定位中,本发明在另外的设计方案中设置的是,将以回调力预紧的减速元件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保持弓形件上,并且在正常运行下利用其回调力制动地抵抗手柄从基本定位到运行定位的运动。在此,构造在手柄上的突起可以贴靠到减速元件上,该突起使减速元件对抗回调力地转向,由此使手柄在它快要到达它的运行定位之前在其运动方面被制动。
已经被证明特别灵活的设计结构是,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使手柄经由耦联机构与支架以如下方式铰接式连接,即,使手柄相对于支架可运动地支承在该支架上。由此确保了,手柄在它从基本位置运动到运行位置中时的第一步骤中相对于支架运动,并且支架保持不动,而在手柄从运行位置运动到操作位置中时,手柄在支架上保持不动,而支架连同手柄一起相对于保持弓形件枢转,以便打开车辆的门或翻盖。耦联机构以如下方式构成,即,使手柄能够围绕着第一轴旋转地运动(能转动)并且能够相对于支架平移地运动。
本发明的设计结构精巧的设计方案在此设置的是,耦联机构具有运动杆,它的第一纵向端部经由转动轴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支架上,并且它的第二纵向端部经由耦联轴以能转动的方式与手柄的第一纵向区段连接。以这种方式使得手柄在紧急运行中能够相对于支架摆动,并且能够利用其第一纵向区段朝着支架的方向施压,由此使第二纵向区段从车身中凸出来,以便被用户抓住,由此能够将手柄整体上从车身中拉出来并能够布置在其运行定位中,然后就可以通过用户手动地运动手柄让它从运行定位运动到操作定位中以用于打开门或翻盖。
在门把手装置的正常运行中,于是在本发明的另外的设计方案中设置的是,运动杆在其第一纵向端部上具有操作突起,在正常运行时,驱动元件作用于该操作突起上,并且在此时使该运动杆以如下方式围绕旋转轴转动,即,使运动杆将手柄从基本定位运动到运行定位中。马达式驱动的驱动元件因此不直接作用于手柄上,而是经由操作突起使运动杆围绕旋转轴转动,由此使与手柄耦联的运动杆将手柄推挤到运行定位中。
为了提升操作杆的功能性,在本发明的另外的设计方案中设置的是,运动杆具有带第一纵向端部的第一杆区段和带第二纵向端部的第二杆区段,它们经由连接轴相互连接并且在连接轴处只能沿一个转动方向相对彼此扭转。以这种方式使两件式的运动杆在正常运行中就像一件式的杆一样地行动。
为了实现运动杆的两个杆区段的可相对转动性,本发明在另外的设计方案中设置的是,第一杆区段具有支撑突起,其构造在第一杆区段的与连接轴连接的纵向端部上,并且第二杆区段具有支撑止挡,其构造在第二杆区段的与连接轴连接的纵向端部上,其中,在手柄从基本定位运动到运行定位中时的正常运行下,支撑突起贴靠到支撑止挡上,并且第一杆区段和第二杆区段共同围绕连接轴转动。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设计方案中设置的是,在手柄从基本定位运动到紧急运行定位中时的紧急运行下,手柄让支撑突起围绕连接轴相对于支撑止挡转动。第一和第二杆区段之间的可相对转动性给手柄提供了其第一纵向区段所需要的自由度,由此使该第一纵向区段能够朝着支架的方向向内地压入车身中,并且能够使第二纵向区段从车身中摆动出去。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在设计结构上特别有利的是,第一轴是耦联轴。由此能够节省构件和结构空间,这就提升了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的紧凑度。
针对手柄的受控的运动,无论它是否在正常运行中还是在紧急运行中运动,本发明在另外的设计方案中都设置的是,引导手柄的第二纵向端部的引导杆将手柄与支架铰接式地连接,其中,引导杆的第一纵向端部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支架的中央区段上,并且引导杆的第二纵向端部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手柄的中央区段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的设计方案中还设置的是,使手柄至少从其紧急运行定位推挤到其基本定位中的回调元件作用在引导杆的第一纵向端部上,该回调元件支撑在支架上。当手柄被用户意外地手动运动到了其紧急运行定位中时,那么在由使用者施加到第一纵向区段上的压力撤销以后,回调元件负责让手柄再次运动到期望的基本定位中,在该基本定位中,手柄线型齐平地布置。
最后,本发明在另外的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设置的是,在手柄的第二纵向区段上构造有横向于支架的纵向方向延伸的并且朝着第一纵向区段指向的导轨,该导轨至少在手柄从基本定位运动到运行定位中时在支架上的横向于支架的纵向方向构造的引导凹部中引导。该设计方案支持了在正常运行中让手柄以其盖侧基本上横向于支架的纵向方向地从车身中移行出去。在手柄运动到紧急运行定位中时,导轨从引导凹部中运动出去,这是因为手柄的第二纵向区段相对于支架枢转。
应理解,前述的以及在下面还要阐述的特征不仅能够以分别给出的组合方式使用,而且也能够以其它的组合方式或者单独使用,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仅仅由权利要求限定。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主题的其它细节、特征和优点从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说明中得出,在附图中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具有多个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的机动车的侧视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的透视的前视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的透视的背视图;
图4示出示范性地指明的门的透视图,门具有线型齐平的以及布置在基本定位上的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的手柄;
图5示出图4所示的门把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6示出示范性地指明的门的透视图,门具有布置在运行定位中的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的手柄;
图7示出图6的门把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8示出示范性地指明的门的透视图,门具有布置在操作定位中的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的手柄;
图9示出图8的门把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10示出示范性地指明的门的透视图,门具有布置在紧急运行定位中的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的手柄;
图11示出图10的门把手装置的侧视图;
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的透视的细节图;
图1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的另外的透视的细节图;
图1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的耦联机构的透视图;
图15示出具有处于其紧急运行定位中的手柄的门把手装置的剖图;
图1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的细节图;
图17示出减速元件在手柄处于基本定位中时的透视的细节图;
图18示出减速元件在手柄处于运行定位中时的透视的细节图;
图1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的所选定的构件在手柄处于基本定位中时的透视图;
图2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的所选定的构件在手柄处于基本定位中时的另外的透视图;
图2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的所选定的构件在手柄处于基本定位中时的又一另外的透视图;
图2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的所选定的构件在手柄处于紧急运行定位中时的最后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范性地示出了形式为乘用车的车辆或机动车1,它在示例中具有四个门2(在图1中可以清楚看出其中两个),这些门可以经由门把手装置3并且尤其是借助门把手或手柄4打开。这些门2经由各自的锁5被牢牢锁闭,并且可以从外面仅经由手柄4的相应的运动来打开。在手柄4上发生的该运动可以由牵拉运动和/或翻转运动组成,其中,手柄4的相应运动经由例如与手柄4的运动耦联的鲍登牵拉装置6(见图3)传递到相应的锁5上。通过手柄4的运动能够打开相应的锁5进而打开所属的门2。
在图2至22中用不同的视图针对各个构件相互之间不同的相对位置并且针对不同的工作状态更详尽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3或门把手装置3的所选定的构件,下面将进行深入地探讨。
图2和3分别示出了门把手装置3的总体透视图,其中,图2示出了门把手装置3的前视图,而图3示出了背视图。然后,在图4至11中示出了用于开门2的手柄4所可能会占据的不同定位,其中,门2在图中仅示范性地示出。在图4中,手柄4大致与门2的外轮廓齐平、也就是线型齐平地布置,这特别明显地从图5所示的侧视图中凸显出来,其中,手柄4基于它的线型齐平的布置方式完全看不出来,或者说与门2的外轮廓齐平地延伸。在该布置方式中,手柄4处于基本定位中,在该基本定位中手柄不被使用。从在图4和5中所示的基本定位出来地,手柄4能够转移到图6和7所示的运行定位中,在该运行定位中,手柄4相对于门2的外轮廓凸出来。据此,手柄4在其运行定位中从门2中凸出地布置。在该凸出来的或者移出的运行定位中,用户可以操作手柄4或者说多个手柄,以便打开门2或车辆侧的锁5。对手柄4的运用在所示实施例中是由用户施加的牵拉运动。根据本发明,手柄4从在图4和5中所示的息止定位到图6和7中所示的运行定位的转移要么可以在电动的正常运行下借助马达式的驱动元件7(其例如在图3或12中示出)来进行,要么在驱动元件7失灵时的没电的紧急运行下可以借助手动操作地由用户来进行。驱动元件7例如包括电动马达,它使推杆8运动离开驱动件7的壳体9或者向该壳体运动,从而使推杆8实施线性运动,以便使手柄4最终从其基本定位运动到运行定位中,后面还会对此进行深入探讨。手柄4在其运行定位中能够被用户从后方抓握,以便于操作它来打开门。在图8和9中,手柄4就布置在操作定位中。手柄4为此从运行定位参照图8和9向上枢转,以便到达操作定位中。在手柄4从运行定位到操作定位的该运动中,鲍登牵拉装置6被操作,以便作用于锁5上用以打开门2。在图10和11中示出了紧急运行定位,在该紧急运行定位中,手柄4在驱动元件7失灵的情况下的紧急运行时可以从其基本定位出来地手动地由用户来运动。为了这个目的,用户必须朝着门2的方向按压第一纵向区段10(例如见图10),从而使第一纵向区段10至少区段式地布置在门2内。
因此,手柄4的第一纵向区段10基本上完全无法从图11所示的侧视图中识别出来。因为手柄4此外还能够围绕着下面要详尽描述的第一轴15转动,所以通过压入第一纵向区段10使得手柄4的第二纵向区段11(例如见图10)到达从门2中凸出来的定位中,在该定位中,用户能够从后方抓握第二纵向区段11,以便手动地使第一纵向区段10进而是整个手柄4运动到操作定位中。然后,从以这种方式占据的运行定位出来地,手柄4可以(如往常一样并且在前面针对正常运行所述地)也在紧急运行下由用户枢转到操作定位中,以便通过作用于锁5上来打开车辆1的门2。在紧急运行中,手柄4因此手动地由用户来运动,其中,手柄4首先从基本定位(见图4和5)通过将手柄4的第一纵向区段10压入到紧急运行定位(见图10和11)中被运动,紧接着用户就可以从后方抓握手柄4的第二纵向区段11,以便使第一纵向区段10进而是整个手柄4运动到运行定位中。从运行定位出来地(见图6和7),然后将手柄4枢转到操作定位(见图8和9)中。下面对门把手装置3的结构进行阐述,它能够实现如上所述的对手柄4的运用。
正如例如能够从图2、3、12和13中得知地,门把手装置3具有支架12,它在内侧地被安装在机动车1的门2上。然而与现有技术不同地,支架12却并不直接紧固在门2上。根据本发明,支架12经由保持弓形件14安装在门2上。保持弓形件14本身在内侧地被紧固在门2上,进而方位固定地布置在门2上。在此,由保持弓形件14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第二轴16。支架12与该第二轴16抗相对转动地连接。支架12经由第二轴16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保持弓形件14上能够实现支架12与能够方位固定地安装在门2上的保持弓形件14之间的相对运动,其中,围绕第二轴16卷绕的回调弹簧17支撑在保持弓形件16和支架12上,从而使支架12能够对抗回调弹簧17的力地以能相对于容纳着紧急锁芯18的保持弓形件16枢转的方式受支承。支承弓形件14具有贯通开口19(例如见图12),通过它使手柄4从门2外侧的与布置在门2内侧的支架4在装配时连接起来。就此而言,图12中的示图让人产生错觉,这是因为具有盖侧20的手柄4在将支架12装配在保持弓形件14上之前并不与支架12一起被预先装配。而是如图12中所示,支架12连同手柄4一起形成结构组件,其中,该结构组件能够相对于保持弓形件14围绕第二轴16枢转。当手柄4布置在基本位置中时,手柄4的盖侧20(例如见图2)此时遮盖住贯通开口19。
手柄4本身相对于支架12可运动地支承在该支架上。为了这个目的,手柄4经由耦联机构21(例如见图13)与支架12铰接式地连接。耦联机构21包括运动杆22,它的第一纵向端部23经由转动轴24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支架12上,并且它的第二纵向端部25经由耦联轴26以能转动的方式与手柄4的第一纵向区段10连接。手柄4与支架12的连接在图13中借助虚线指明。在它的第一纵向端部23上,运动杆22具有操作突起27(例如见图3和14),驱动元件7在正常运行下作用到该操作突起上。更准确地说,在正常运行下,驱动元件7的推杆8对着操作突起27推压,由此使运动杆22围绕转动轴24转动(见图21中的箭头28),由此使手柄从基本定位(例如见图19和20)出来地到达运行定位(例如见图21)中,其中,运动杆22使手柄4从基本定位运动到运行定位中,并且使支架12无法相对于保持弓形件14枢转地布置。
正如例如能够从图13和14中进一步获知的是,运动杆22包括具有第一纵向端部23的第一杆区段29和具有第二纵向端部25的第二杆区段30。在此,第一杆区段29和第二杆区段30经由连接轴31相互连接。在手柄4在正常运行下进行的从基本定位到运行定位中的运动中,第一杆区段29和第二杆区段30作为刚性起作用地相互连接,并且共同围绕着转动轴24转动,而并不进行两个杆区段29和30之间围绕连接轴31的相对转动。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第一杆区段29和第二杆区段30只能沿逆着操作突起27在正常运行下的转动方向28指向的转动方向地经由连接轴31以能相对彼此扭转的方式连接。为了实现这一点,杆区段29具有支撑突起32,其构造在与第一杆区段29的与连接轴31连接的纵向端部上,其中,第二杆区段30具有支撑止挡33,其构造在第二杆区段30的与连接轴31连接的纵向端部上(例如见图14)。在手柄4从基本定位运动到运行定位的情况下的正常运行中,支撑突起32贴靠在支撑止挡33上,由此使第一杆区段29和第二杆区段30共同围绕连接轴31转动。在图20和21中示出了该在正常运行下的运动过程,在其中,手柄4借助驱动元件7从基本定位运动到运行定位中。在手柄4运动到它的运行定位中时,两个成形在手柄4上的连动臂36(例如见图13)贴靠在支架12上,从而使通过用户进行的手动操作让手柄4进而是支架12围绕第二轴16枢转。因此,支架12经由第二轴16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保持弓形件14上在此引起,在通过用户进行操作时,手柄4能够从运行定位运动到围绕着第二轴16枢转的操作定位中,在该操作定位中,支架12相对于保持弓形件14枢转地布置,以用于打开门2。
在紧急运行中,手柄由用户手动地从在图20中所示的基本定位运动到在图22中所示的紧急运行定位中,其中,当手柄4的第一纵向端部10手动地由用户朝着支架12的或者沿支架12的纵向方向34延伸的第二轴16的方向施压时,手柄4使支撑突起32围绕连接轴31相对于支撑止挡33转动,如在图22中所见。换句话说,在驱动元件7失灵时的紧急运行下,手柄4构造成能够手动地运动到紧急运行定位中。在此,紧急运行定位所具有的表征在于,手柄4围绕横向于支架12的纵向方向34延伸的第一轴15地以如下方式枢转地布置,即,使手柄4的第一纵向区段10朝着支架12的方向枢转地布置,并且使手柄4的第二纵向区段11从门2中凸出来,并且可以由用户从后方抓握。正如从图中凸显的那样,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轴15同时也是耦联轴26。
为了使把手4利用其第一纵向区段10并不被无尽地按压进入到门2中,保持弓形件14具有凹槽形构造的止挡区段35。在运动到紧急运行定位中时,手柄4区段式地利用它的第一纵向区段10沉入到该止挡区段35中,正如在图15中所示。因此当手柄4布置在它的紧急运行定位中时,手柄4的第一纵向区段10于是至少区段式地贴靠在止挡区段35上,由此限制了手柄4向内运动到门2中或者说朝着支架12方向指向的运动。
为了限制手柄4的和尤其是第二纵向区段11的运动自由性,设置有引导手柄4的第二纵向区段11的引导杆37(例如见图13)。引导杆37负责手柄4和支架的铰接式的连接。在此,引导杆37的第一纵向端部38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支架12的中央区段39上,而引导杆37的第二纵向端部40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手柄4的中央区段41上,正如例如从图13中可见,其中,虚线指明了手柄4在支架12上的支承方式。手柄4在它从基本定位运动到运行定位中时的引导还通过如下方式得到支持,即,在手柄4的第二纵向区段11上构造有横向于支架12的纵向方向34延伸的且朝第一纵向区段10的方向指向的导轨42,如在图13中所见。在手柄从基本定位运动到运行定位中时,导轨42在引导凹部43中(同样也见图13)引导,该引导凹部横向于支架的纵向方向34地构造在支架12上。在手柄4围绕着第一轴15摆动运动的情况下运动到紧急运行定位中时,导轨42从引导凹部43中运动出去,这是因为否则手柄4就完全不可能围绕着第一轴15枢转。
为了手柄4的连动突起36在手柄4于正常运行下从基本定位运动到运行定位4中时不会有噪音地止挡到支架12上,设置有减速元件44(例如见图17和18),其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保持弓形件14上。减速元件44借助弹簧元件45预紧,其中,弹簧元件45加载一种回调力。在正常运行中,减速元件44利用它的回调力通过如下方式制动地抵抗手柄4从基本定位到运行定位中的运动,即,减速元件44与成形在手柄4上的制动突起46贴靠。在图17中示出了基本位置,在其中,减速元件44未被操作地布置。而在图18中,手柄4的制动突起46贴靠到减速元件45上,并且使该减速元件抵抗弹簧元件45的回调力地围绕着弹簧元件45所卷绕的轴转动,由此对手柄的移出运动制动。
为了防止手柄4不小心到达它的紧急运行定位中,在引导杆37的第一纵向端部38上作用有将手柄4从它的紧急运行定位推挤到它的基本定位中的回调元件47,正如在图16中所示的那样。回调元件47支撑在支架12上,并且向手柄4的第一纵向区段10继续由用户施加压力之后,负责使手柄4从紧急运行定位回调到基本定位中。
最后,再次借用图20至22简短地阐述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3的工作方式,其中,要注意的是,在图20至22中出于概览起见原因仅示出了手柄4的盖侧20、运动杆22、引导杆37和第二轴16。图20至22是对门把手装置3的前述构件的俯视图,并且示出了基本定位(见图20)、运行定位(见图21)和紧急运行定位(见图22)。在图20至22中只有第一轴16布置成相对于在这些图中所示的其它构件方位固定。手柄4的盖侧20、运动杆22和引导杆37铰接式地安装在支架12上,并且与手柄4铰接式地连接,其中,支架12相对于上面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第二轴16的保持弓形件14以能枢转的方式支承在该保持弓形件上。在图20中,手柄4布置在它的基本定位中,在该基本定位中,盖侧20与门2线型齐平地延伸。在正常运行中,驱动元件7的推杆8对着运动杆22的操作突起7推挤,并且使运动杆22在它的第一纵向端部23上围绕着转动轴24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占据手柄4的在图21中所示的运行定位。在此,两件式的运动杆22作为刚性的杆转动,这是因为支撑突起32在该转动运动的情况下贴靠到支撑止挡33上。在手柄4在正常运行下的运动中,因此,驱动元件7作用在运动杆22的第一纵向端部23上,并且使运动杆22在第一纵向端部23上枢转。在手柄4从基本定位运动到运行定位中时,运动杆22的第二纵向端部25朝着第二轴16的方向运动。运动杆22的摆动运动传递到引导杆37上,从而使该引导杆同样也沿顺时针方向地围绕着它的第一纵向端部38摆动,由此,引导杆37的第二纵向端部40将手柄4从门2中调节出来。在紧急运行时(见图22),手柄4在其第一纵向区段10上朝着第二轴16的方向,也就是朝着支架12的方向向内地被按压到门蒙板中。基于通过连接轴31在两件式的运动杆22上提供的自由度,手柄4尤其首先朝着第二轴16的方向被用户运动,其中,在此,第二纵向端部25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使第二杆区段30相对于运动杆22的第一杆区段29转动。由于手柄4的第一纵向区段10围绕着位于盖侧20的纵向端部之间的转动点向内摆动,使得第二纵向区段12离开第二轴地摆动,并且对于用户来说能够从后方抓握,从而让用户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在第二纵向端部12上抓住手柄4并运动到运行定位中,在该运行定位中,可以通过将手柄4运动到操作定位中将门打开。在此,手柄4在它从基本定位运动到紧急运行定位中时主要是围绕着第一轴15或围绕着运动杆22的耦联轴26转动。
总而言之,以上描述了一种门把手装置3,在其中,在电动的正常运行中,手柄4从它的线型齐平的基本定位中被调节出来,由此使用户能够操作手柄4,以便作用于锁5上来打开门2。门把手装置3的特征在于它的机械冗余性,其中,在驱动元件7失灵时的无电的紧急运行的情况下,手柄4构造成能够手动地运动到紧急运行定位中,其中,手柄4在紧急运行定位中围绕着横向于沿着支架12的纵向方向34延伸的第一轴15以如下方式枢转地布置,即,使手柄4的第一纵向区段10朝着支架12的方向枢转地布置,并且手柄4的第二纵向区段11从门2中凸出来或者说运动离开支架12,并且能够由用户从后方抓握地布置,由此使用户能够将手柄4运动到运行定位中,然后手柄4从该运行定位出来地可以运动到操作定位中用来打开门2。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3的表征在于,手柄4、耦联机构21,手柄4铰接式地在支架12上支承耦联机构,并且驱动元件7安装并支承在支架12上,从而让这些构件连同支架12一起形成结构组件,当手柄要从它的运行定位运动到它的操作定位中时,该结构组件能够共同地在用户操作手柄4时围绕着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方位固定地紧固在门2上的保持弓形件14上的第二轴16地相对于保持弓形件14枢转。在此,当手柄4从它的基本定位运动到运行定位中时,手柄在正常运行中横向于第二轴16并且相对于支架12可平移运动地经由耦联机构21支承在支架12上。但是附加地,当手柄4在紧急运行中被用户从基本定位运动到紧急运行定位中时,手柄4也能够围绕着第一轴15相对于支架12旋转地转动运动,其中,用户就能够将手柄4从紧急运行定位运动到运行定位中,然后手柄4可以从该运行定位出来地运动到操作定位中用以打开门2。
上述发明当然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和所示的实施方式。可以看出,在附图中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实施大量对于专业人员而言相应于所打算应用而容易想到的变动方案,而不会由此离开本发明的范围。专业技术人员会发现,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3不仅可以用在门2中,而是也可以用在机动车的翻盖或者车盖中。所有那些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或者在附图中示出的内容,包括那些与具体的实施例有偏差但是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可想而知的内容,都属于本发明。

Claims (13)

1.机动车(1)的门把手装置(3),所述门把手装置具有:
在内侧安装在所述机动车(1)的门(2)上或翻盖上的支架(12),
能操作用于打开门(2)或翻盖的手柄(4),所述手柄具有盖侧(20),所述盖侧在所述手柄(4)的基本定位中以与门(2)或翻盖线型齐平的方式布置,而在所述手柄(4)的运行定位中以从门(2)或翻盖中凸出来并且基本上与所述支架(12)的纵向方向(34)平行延伸的方式布置,以及
驱动元件(7),所述驱动元件被构造成在正常运行中能使所述手柄(4)从其基本定位运动到其运行定位中,
其中,所述手柄(4)在其运行定位中以能被用户从后方抓握的方式布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驱动元件(7)失灵时的紧急运行中,所述手柄(4)以能手动运动到紧急运行定位中的方式构造,其中,所述手柄(4)在所述紧急运行定位中以围绕着横向于所述支架(12)的纵向方向(34)延伸地构造的第一轴(15)枢转的方式布置,从而使所述手柄(4)的第一纵向区段(10)以朝着所述支架(12)的方向枢转的方式布置,而使所述手柄(4)的第二纵向区段(11)以从门(2)或翻盖中凸出来并且能被用户从后方抓握的方式布置,
在机动车(1)的门(2)或翻盖的内侧上能紧固有保持弓形件(14),其中,所述保持弓形件(14)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第二轴(16),所述支架(12)与所述第二轴抗相对转动地连接,从而在被用户操作时,使所述手柄(4)能以从所述运行定位运动到围绕着所述第二轴(16)枢转了的操作定位中的方式布置以打开门(2)或翻盖,在所述操作定位中,所述支架(12)以相对于保持弓形件(14)枢转了的方式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弓形件(14)具有凹槽形构造的止挡区段(35),所述手柄(4)能在运动到所述紧急运行定位中时至少区段式地以其第一纵向区段(10)沉入所述止挡区段中,并且布置在其紧急运行定位中的手柄(4)的第一纵向区段(10)至少区段式地贴靠在所述止挡区段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装置(3),其特征在于,利用回调力预紧的减速元件(44)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保持弓形件(14)上,并且在正常运行中利用其回调力以制动的方式抵抗所述手柄(4)从所述基本定位到所述运行定位中的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4)经由耦联机构(21)与所述支架(12)铰接式地连接,从而使所述手柄(4)以能相对于支架(12)运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把手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耦联机构(21)具有运动杆(22),所述运动杆的第一纵向端部(23)经由转动轴(24)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支架(12)上,并且所述运动杆的第二纵向端部(25)经由耦联轴(26)以能转动的方式与所述手柄(4)的第一纵向区段(1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把手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杆(22)在其第一纵向端部(23)上具有操作突起(27),所述驱动元件(7)在正常运行中作用在所述操作突起上,并且在此使所述运动杆(22)围绕着所述转动轴(24)转动,从而使得所述运动杆(22)使所述手柄(4)从所述基本定位运动到所述运行定位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把手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杆(22)包括具有所述第一纵向端部(23)的第一杆区段(29)和具有所述第二纵向端部(25)的第二杆区段(30),所述第一杆区段和所述第二杆区段经由连接轴(31)相互连接并且在所述连接轴(31)处仅能沿一个转动方向相对彼此扭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把手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区段(29)具有支撑突起(32),所述支撑突起构造在所述第一杆区段(29)的与所述连接轴(31)连接的纵向端部上,并且所述第二杆区段(30)具有支撑止挡(33),所述支撑止挡构造在所述第二杆区段(30)的与所述连接轴(31)连接的纵向端部上,
其中,在所述手柄(4)从所述基本定位运动到所述运行定位中时的正常运行中,所述支撑突起(32)贴靠在所述支撑止挡(33)上,并且所述第一杆区段(29)和所述第二杆区段(30)共同围绕着所述连接轴(31)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把手装置(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柄(4)从所述基本定位运动到所述紧急运行定位中时的紧急运行中,所述手柄(4)使所述支撑突起(32)围绕着所述连接轴(31)相对于所述支撑止挡(33)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把手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15)是所述耦联轴(26)。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装置(3),其特征在于,引导所述手柄(4)的第二纵向区段(11)的引导杆(37)将所述手柄(4)与所述支架(12)铰接式地连接,其中,所述引导杆(37)的第一纵向端部(38)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支架(12)的中央区段(39)上,并且所述引导杆(37)的第二纵向端部(40)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手柄(4)的中央区段(41)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门把手装置(3),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手柄(4)至少从其紧急运行定位推挤到其基本定位中的回调元件(47)作用在所述引导杆(37)的第一纵向端部(38)上,所述回调元件支撑在所述支架(12)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装置(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柄(4)的第二纵向区段(11)上构造有横向于所述支架(12)的纵向方向(34)延伸的并且朝着所述第一纵向区段(10)的方向指向的导轨(42),所述导轨至少在所述手柄(4)从所述基本定位运动到所述运行定位中时在所述支架(12)上的横向于所述支架的纵向方向(34)构造的引导凹部(43)中引导。
CN201780015896.2A 2016-03-10 2017-01-26 机动车的门把手装置 Active CN1088846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104372.9A DE102016104372A1 (de) 2016-03-10 2016-03-10 Türgriffanordn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2016104372.9 2016-03-10
PCT/EP2017/051688 WO2017153088A1 (de) 2016-03-10 2017-01-26 Türgriffanordn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4694A CN108884694A (zh) 2018-11-23
CN108884694B true CN108884694B (zh) 2020-12-29

Family

ID=57890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5896.2A Active CN108884694B (zh) 2016-03-10 2017-01-26 机动车的门把手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31128B2 (zh)
EP (1) EP3397829B1 (zh)
CN (1) CN108884694B (zh)
DE (1) DE102016104372A1 (zh)
WO (1) WO20171530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010196B3 (de) * 2017-10-30 2019-04-25 Daimler Ag Griffvorrichtung für eine Kraftfahrzeugtür
KR102487182B1 (ko) 2017-12-08 2023-01-10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출몰형 아웃사이드 도어 핸들 조립체
DE102017129431A1 (de) * 2017-12-11 2019-06-13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Bamberg Türgriffeinheit
DE102018100654A1 (de) * 2018-01-12 2019-07-18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Kraftfahrzeug-Griff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r solchen Kraftfahrzeug-Griffanordnung
JP6957390B2 (ja) 2018-03-09 2021-11-02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車両の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US11746575B2 (en) * 2020-07-16 2023-09-05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Vehicular door handle with manual override stop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34433A (en) * 1987-12-28 1989-05-30 Saturn Corporation Plastic door handle
EP0956411A1 (en) * 1997-01-27 1999-11-17 Adac Plastics, Inc. Fluid-damped automotive door latch actuator
CN1295642A (zh) * 1998-03-26 2001-05-16 胡夫休尔斯贝克及福尔斯特公司 用于带铰接把手的门锁,尤其是汽车锁的致动装置
GB2345437B (en) * 1998-12-24 2001-07-11 Daimler Chrysler Ag Handle arrangement for a moveable body part of a motor vehicle
CN200968090Y (zh) * 2006-02-18 2007-10-3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车门外开手柄回弹机构
CN102144070A (zh) * 2008-11-04 2011-08-03 株式会社阿尔发 车门手柄装置
CN103306537A (zh) * 2013-05-29 2013-09-18 江苏皓月汽车锁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后背门锁外开手柄机构
WO2015074020A1 (en) * 2013-11-18 2015-05-21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System composed of a door handle and of an actuation device for the door hand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99054A (en) * 1948-10-26 1952-06-03 Boeing Co Retractable door handle
DE102007052777A1 (de) * 2006-11-09 2008-05-15 BROSE SCHLIEßSYSTEME GMBH & CO. KG Betätigungsmechanismus für einen Türverschluss einer Kraftfahrzeugtür sowie Verfahren zu dessen Montage und Kraftfahrzeugtür
US8786401B2 (en) 2009-12-23 2014-07-22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Extendable flush door handle for vehicle
DE102011009524B4 (de) 2011-01-26 2014-02-27 Audi Ag Türgriffanordnung für ein Fahrzeug
US9080352B2 (en) * 2011-09-26 2015-07-14 Tesla Motors, Inc. Controller apparatus and sensors for a vehicle door handle
US8701353B2 (en) * 2012-06-29 2014-04-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eployable door handle for vehicles
GB2517348B (en) 2012-09-25 2015-09-23 Jaguar Land Rover Ltd Retractable handle arrangement
WO2016113339A1 (de) * 2015-01-16 2016-07-21 Bos Gmbh & Co. Kg Kraftfahrzeugtür und türgriffsystem hierfü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34433A (en) * 1987-12-28 1989-05-30 Saturn Corporation Plastic door handle
EP0956411A1 (en) * 1997-01-27 1999-11-17 Adac Plastics, Inc. Fluid-damped automotive door latch actuator
CN1295642A (zh) * 1998-03-26 2001-05-16 胡夫休尔斯贝克及福尔斯特公司 用于带铰接把手的门锁,尤其是汽车锁的致动装置
GB2345437B (en) * 1998-12-24 2001-07-11 Daimler Chrysler Ag Handle arrangement for a moveable body part of a motor vehicle
CN200968090Y (zh) * 2006-02-18 2007-10-3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车门外开手柄回弹机构
CN102144070A (zh) * 2008-11-04 2011-08-03 株式会社阿尔发 车门手柄装置
CN103306537A (zh) * 2013-05-29 2013-09-18 江苏皓月汽车锁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后背门锁外开手柄机构
WO2015074020A1 (en) * 2013-11-18 2015-05-21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System composed of a door handle and of an actuation device for the door hand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97829A1 (de) 2018-11-07
EP3397829B1 (de) 2020-09-23
US11131128B2 (en) 2021-09-28
WO2017153088A1 (de) 2017-09-14
CN108884694A (zh) 2018-11-23
DE102016104372A1 (de) 2017-09-14
US20190112845A1 (en) 2019-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4694B (zh) 机动车的门把手装置
CN111295494B (zh) 用于机动车门的把手装置
JP6629724B2 (ja) ドアハンドルとドアハンドル用の作動装置とから構成されるシステム
US10301854B2 (en) Door handle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JP7139425B2 (ja) 自動車のドアリーフの部分的開扉システム
US11441340B2 (en) Door handle assembly for a vehicle door
US8342583B2 (en) Vehicle panel control system
US11391073B2 (en) Door handle assembly for a vehicle door
KR102527083B1 (ko) 차량용 록
US20210363793A1 (en) Door handle assembly for a vehicle door
CN113574241B (zh) 用于机动车门元件的开启设备
US20210172218A1 (en) Door handle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CN111630240B (zh) 机动车辆把手总成以及用于运行这种机动车辆把手总成的方法
US20200308883A1 (en) Door handle assembly of a vehicle door
CN113195858B (zh) 用于机动车门元件的开启设备
KR20180053313A (ko) 차량 도어 핸들의 취급
CN110036171B (zh) 用于车门的门把手装置
KR20140040753A (ko) 작동 장치
US20200354996A1 (en) Door handle assembly of a vehicle door
CN111465743B (zh) 车门的门把手总成
CN112900994B (zh) 用于机动车的门扇把手
CA2981598C (en) Dual manual disengagement mechanism for an electric transit door operator
JP7485259B2 (ja) 自動車ドアの為の開放装置
US7044256B2 (en) Drive for a device for lifting a hood
ES2946517T3 (es) Dispositivo de liberación de emergencia para un sistema de accionamiento de puerta con dos desacoplado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