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63754A - 一种乙酰丙酮钴(ii)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乙酰丙酮钴(ii)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63754A CN108863754A CN201810783290.XA CN201810783290A CN108863754A CN 108863754 A CN108863754 A CN 108863754A CN 201810783290 A CN201810783290 A CN 201810783290A CN 108863754 A CN108863754 A CN 1088637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etylacetone
- cobalt
- preparation
- reaction
- cataly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5/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 C07C45/77—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talys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酰丙酮钴(II)的制备方法,步骤是:将氢氧化钴、催化剂和有机溶剂混合,搅拌均匀;加入乙酰丙酮,进行回流反应;反应后,对反应液进行处理,得乙酰丙酮钴(II)。本发明以有机溶剂为反应介质,先将氢氧化钴和催化剂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与乙酰丙酮进行反应形成乙酰丙酮钴(II)。有机环境可以使反应物充分接触,特殊的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和收率,也使反应更彻底,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产品收率。此外,本发明反应在有机溶剂中进行,避免了乙酰丙酮被水分解,降低了原料损耗率,进一步提高了产品收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酰丙酮钴(II)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 一种二水合乙酰丙酮钴的快速制备方法,属于乙酰丙酮钴(II)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乙酰丙酮钴(II)分子式为Co(C5H7O2)2·2H2O,是一种有机反应催化剂,可替代氯化钴用于芳香烃的侧链氧化反应,也可作为油漆的催干剂。同时乙酰丙酮钴(II)作为贵重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溶解后负载在多孔性载体上可制成钴高度分散的催化剂,催化活性高,因此,乙酰丙酮钴(II)在催化领域较为广泛应用。
专利USP 2004127690、专利CN 1313473C分别介绍了一种乙酰丙酮钴(II)的制备方法,都是将钴的可溶性盐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钴沉淀,然后氢氧化钴晶体(或沉淀)与乙酰丙酮液体加热回流反应,生成乙酰丙酮钴(II)晶体。该方法的特点是都是在水溶液体系中,氢氧化钴晶体(或沉淀)直接与乙酰丙酮反应,氢氧化钴是固态,不溶于水,乙酰丙酮是液态,反应速率慢,费时长;乙酰丙酮易被水分解成乙酸和丙酮,产品收率低。目前,有关乙酰丙酮钴(II)的合成方面的报道不多,而已有的制备方法存在反应速率慢,收率低等缺点,因此寻找一种反应快、收率高的乙酰丙酮钴 (II)的制备方法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乙酰丙酮钴 (II)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方便、反应速率快、收率高,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本发明针对水相反应速率慢、收率低的问题,对制备方法进行了改进和优化,采用特殊的催化剂和 有机溶剂环境,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快了反应速率,同时催化剂和有机环境降低了乙酰丙酮的分解,提高了反应收率。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乙酰丙酮钴(II)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氢氧化钴、催化剂和有机溶剂混合,搅拌均匀;
(2)向步骤(1)的混合物中加入乙酰丙酮,然后进行回流反应;
(3)反应后,对反应液进行处理,得乙酰丙酮钴(II)。
进一步的,乙酰丙酮钴(II)的分子式为Co(C5H7O2)2·2H2O。所用的氢氧化钴既可以采用市售产品,也可以自行制备。
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为季铵盐类催化剂,优选为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三辛基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最优选为四丁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混合物。当四丁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1.0-3.0:1时效果最佳。
进一步的,氢氧化钴和乙酰丙酮的摩尔比为1:2.2-2.5,优选为1:2.3。
进一步的,催化剂的用量为氢氧化钴质量的3-5%。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或丙酮,优选为乙醇。有机溶剂的用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保证所有反应物正常反应即可。
进一步的,回流反应的温度为100-120℃。反应时间为45-60min。
进一步的,反应液后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将反应液降温、抽滤,所得滤液减压蒸馏回收有机溶剂,蒸馏剩余物洗涤、干燥,得乙酰丙酮钴 (II)产品。
进一步的,减压蒸馏的真空度为-0.8~-0.9MPa,蒸馏温度为50-70℃。
进一步的,抽滤所得固体为杂质及未反应完毕原料,进行危废处理。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以有机溶剂为反应介质,先将氢氧化钴和催化剂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与乙酰丙酮进行反应形成乙酰丙酮钴(II)。有机环境可以使反应物充分接触,特殊的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和收率,也使反应更彻底,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产品收率。此外,本发明反应在有机溶剂中进行,避免了乙酰丙酮被水分解,降低了原料损耗率,进一步提高了产品收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说明只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下述实施例中,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如无特别说明,所述浓度均为质量百分浓度。
实施例1
向装有夹套和搅拌的反应器中加入50Kg新鲜乙醇、0.25Kg的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2:1的混合物)和5Kg氢氧化钴,搅拌,至氢氧化钴完全溶解;将12.4Kg乙酰丙酮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下升温至110℃,密闭回流反应60min,反应结束。降温后过滤,得产品母液。将产品母液加入到蒸馏反应器中,真空度-0.8~-0.09MPa下,升温,进行减压蒸馏,收集馏分即乙醇,循环利用。蒸馏完毕剩余固体即产品粗品,产品经蒸馏水洗涤,烘干,得15.4Kg产品。检测后,得产物是Co(C5H7O2)2·2H2O。经HPLC检测纯度为99.7%,以氢氧化钴计收率为97.8%。
实施例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乙酰丙酮钴(II),不同的是:所用乙醇为循环套用的乙醇。所得产物质量为15.2Kg,经HPLC检测纯度为99.5%,以氢氧化钴计收率为96.5%。
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乙酰丙酮钴(II),不同的是:所用催化剂为四丁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1的混合物。所得产物质量为15.3Kg,经HPLC检测纯度为99.3%,以氢氧化钴计收率为97.1%。
实施例4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乙酰丙酮钴(II),不同的是:所用催化剂为四丁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1的混合物。所得产物质量为15.4Kg,经HPLC检测纯度为99.4%,以氢氧化钴计收率为97.8%。
实施例5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乙酰丙酮钴(II),不同的是:催化剂用量为0.15Kg。所得产物质量为15.3Kg,经HPLC检测纯度为99%,以氢氧化钴计收率为97.1%。
实施例6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乙酰丙酮钴(II),不同的是:所用催化剂为四丁基溴化铵。所得产物质量为14.7Kg,经HPLC检测纯度为98.5%,以氢氧化钴计收率为93.3%。
实施例7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乙酰丙酮钴(II),不同的是:所用催化剂为三辛基甲基氯化铵。所得产物质量为14.2Kg,经HPLC检测纯度为98%,以氢氧化钴计收率为90.2%。
实施例8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乙酰丙酮钴(II),不同的是:所用催化剂为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所得产物质量为14.4Kg,经HPLC检测纯度为98.2%,以氢氧化钴计收率为91.4%。
实施例9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乙酰丙酮钴(II),不同的是:所用催化剂为四丁基硫酸氢铵和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1的混合物。所得产物质量为14.4Kg,经HPLC检测纯度为98.1%,以氢氧化钴计收率为91.4%。
实施例10
向装有夹套和搅拌的反应器中加入50Kg新鲜丙酮、0.25Kg的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2:1的混合物)和5Kg氢氧化钴,搅拌,至氢氧化钴完全溶解;将12.4Kg乙酰丙酮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下升温至100℃,密闭回流反应60min,反应结束。降温后过滤,得产品母液。将产品母液加入到蒸馏反应器中,真空度-0.8~-0.09MPa下,升温,进行减压蒸馏,收集馏分即乙醇,循环利用。蒸馏完毕剩余固体即产品粗品,产品经蒸馏水洗涤,烘干,得15.3Kg产品。检测后,得产物是Co(C5H7O2)2·2H2O。经HPLC检测纯度为99.4%,以氢氧化钴计收率为97.1%。
实施例11
向装有夹套和搅拌的反应器中加入50Kg新鲜甲醇、0.25Kg的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2:1的混合物)和5Kg氢氧化钴,搅拌,至氢氧化钴完全溶解;将12.4Kg乙酰丙酮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下升温至120℃,密闭回流反应45min,反应结束。降温后过滤,得产品母液。将产品母液加入到蒸馏反应器中,真空度-0.8~-0.09MPa下,升温,进行减压蒸馏,收集馏分即乙醇,循环利用。蒸馏完毕剩余固体即产品粗品,产品经蒸馏水洗涤,烘干,得15.5Kg产品。检测后,得产物是Co(C5H7O2)2·2H2O。经HPLC检测纯度为99.2%,以氢氧化钴计收率为98.4%。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乙酰丙酮钴(II),不同的是:不加催化剂。所得产物质量为13.0Kg。经HPLC检测纯度为97.1%,以氢氧化钴计收率为82.5%。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乙酰丙酮钴(II),不同的是:将新鲜乙醇替换为新鲜水。所得产物质量为12.1Kg。经HPLC检测纯度为96.8%,以氢氧化钴计收率为76.8%。
对比例3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乙酰丙酮钴(II),不同的是:所用催化剂为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所得产物质量为13. 4Kg,经HPLC检测纯度为97.6%,以氢氧化钴计收率为85.1%。
对比例4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乙酰丙酮钴(II),不同的是:所用催化剂为吡啶。所得产物质量为13. 2Kg,经HPLC检测纯度为97%,以氢氧化钴计收率为83.8%。
Claims (9)
1.一种乙酰丙酮钴(I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氢氧化钴、催化剂和有机溶剂混合,搅拌均匀;
(2)向步骤(1)的混合物中加入乙酰丙酮,然后进行回流反应;
(3)反应后,对反应液进行处理,得乙酰丙酮钴(I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催化剂为季铵盐类催化剂,优选为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三辛基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最优选为四丁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当催化剂为四丁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混合物时,四丁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1-3:1。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催化剂的用量为氢氧化钴质量的3-5%。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氢氧化钴和乙酰丙酮的摩尔比为1:2.2-2.5,优选为1:2.3。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回流反应的温度为100-12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回流反应的时间为45-6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或丙酮。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反应液后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将反应液降温、抽滤,所得滤液减压蒸馏回收有机溶剂,蒸馏剩余物洗涤、干燥,得乙酰丙酮钴(II)。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83290.XA CN108863754B (zh) | 2018-07-17 | 2018-07-17 | 一种乙酰丙酮钴(ii)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83290.XA CN108863754B (zh) | 2018-07-17 | 2018-07-17 | 一种乙酰丙酮钴(ii)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63754A true CN108863754A (zh) | 2018-11-23 |
CN108863754B CN108863754B (zh) | 2021-08-03 |
Family
ID=64302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783290.XA Active CN108863754B (zh) | 2018-07-17 | 2018-07-17 | 一种乙酰丙酮钴(ii)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863754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28254A (zh) * | 2019-06-11 | 2019-08-16 | 东莞市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乙酰丙酮盐的制备工艺 |
CN110283063A (zh) * | 2019-06-11 | 2019-09-27 | 中山华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乙酰丙铜镧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112125791A (zh) * | 2020-09-23 | 2020-12-25 | 无锡英特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乙酰丙酮铂的制备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4056737A1 (en) * | 2002-12-23 | 2004-07-08 | Council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etal acetylacetonates |
CN1746180A (zh) * | 2005-05-19 | 2006-03-15 | 北京化工大学 | 一种乙酰丙酮钴的制备方法 |
CN101775280A (zh) * | 2010-01-22 | 2010-07-14 | 上海师范大学 | 一种水溶性核壳磁光双功能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
-
2018
- 2018-07-17 CN CN201810783290.XA patent/CN1088637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4056737A1 (en) * | 2002-12-23 | 2004-07-08 | Council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etal acetylacetonates |
CN1746180A (zh) * | 2005-05-19 | 2006-03-15 | 北京化工大学 | 一种乙酰丙酮钴的制备方法 |
CN101775280A (zh) * | 2010-01-22 | 2010-07-14 | 上海师范大学 | 一种水溶性核壳磁光双功能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宋小平等: "《石油化学助剂及石油产品制造技术》", 31 October 2011,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石金桃: "《有机合成化学》", 31 August 2017,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28254A (zh) * | 2019-06-11 | 2019-08-16 | 东莞市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乙酰丙酮盐的制备工艺 |
CN110283063A (zh) * | 2019-06-11 | 2019-09-27 | 中山华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乙酰丙铜镧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110283063B (zh) * | 2019-06-11 | 2020-06-16 | 中山华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乙酰丙铜镧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112125791A (zh) * | 2020-09-23 | 2020-12-25 | 无锡英特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乙酰丙酮铂的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63754B (zh) | 2021-08-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63754A (zh) | 一种乙酰丙酮钴(ii)的制备方法 | |
CN111960948B (zh) | 一种四丁基溴化铵的合成工艺 | |
CN104072387B (zh) | 2-氰基-4’-甲基联苯的制备方法 | |
CN111320572A (zh) | 一种取代吡啶的制备方法 | |
CN106188116A (zh) | 一种合成吡唑‑4‑硼酸频那醇酯的方法 | |
CN106588758A (zh) | 一种2‑肼基吡啶衍生物的合成工艺 | |
CN102795973B (zh) | 乙二醇单丙烯基醚的合成方法 | |
CN111004162A (zh) | 一种以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备l-硒代胱氨酸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1560160A (zh) | 一种1-氨基-2,3-丙二醇的催化合成方法 | |
CN110963946B (zh) | 一种甲基牛磺酸钠的制备方法 | |
CN114671910B (zh) | 一种西多福韦的绿色合成方法 | |
CN117567540A (zh) | 一种地屈孕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 |
CN109651418A (zh) | 一种劳拉替尼原料药合成中间体及有机金属钯催化偶联制备劳拉替尼的方法 | |
CN105669413A (zh) | 一种微波辐射制备2-甲基-1,4-萘醌的方法 | |
CN109734572A (zh) | 乙酰丙酮锌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7069618A (zh) | 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阿布西替尼关键中间体的方法 | |
CN111253272B (zh) | 一种制备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 |
CN110002939B (zh) | 一种高效的金刚烷合成方法 | |
CN108558745A (zh) | 一种帕博西林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 |
CN107602354A (zh) | 一种合成丙二醇丁醚的方法 | |
CN113318730A (zh) | δ-MnO2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7602408B (zh) | 一种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的合成方法 | |
CN113354623B (zh) | 一种艾普拉唑关键中间体5-(1h-吡咯-1-基)-2-巯基苯并咪唑的制备方法 | |
CN115286506B (zh) | 一种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为催化剂一步氧化酯化合成母菊酯的方法 | |
CN115894162B (zh) | 一种铌催化甲苯制备对溴甲苯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No.399 Qinghe West Road, Yanggu County, Liao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YANGGU HUATAI CHEM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17, Qinghe West Road, Yanggu County, Liao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ANDONG YANGGU HUATAI CHEMICAL Co.,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