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54460B - 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54460B CN108854460B CN201810420049.0A CN201810420049A CN108854460B CN 108854460 B CN108854460 B CN 108854460B CN 201810420049 A CN201810420049 A CN 201810420049A CN 108854460 B CN108854460 B CN 10885446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il gas
- gas absorption
- equipment
- absorption
- product rece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WASQWSOJHCZDFK-UHFFFAOYSA-N diketene Chemical compound C=C1CC(=O)O1 WASQWSOJHCZDFK-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5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CCGKOQOJPYTBIH-UHFFFAOYSA-N ethenone Chemical compound C=C=O CCGKOQOJPYTBIH-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11
- QTBSBXVTEAMEQO-UHFFFAOYSA-N Acet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C(O)=O QTBSBXVTEAMEQ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5
- 239000012071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2
- 150000008065 acid anhydr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VGGSQFUCUMXWEO-UHFFFAOYSA-N Ethene Chemical compound C=C VGGSQFUCUMXWE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977 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80 active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8064 anhydr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23 catalytic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808 vapor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8—Absorbing units; Liquid distributor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406—Multiple stage absorp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412—Controlling the absorption proces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8/00—Sources of waste gases
- B01D2258/02—Other waste ga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包括:尾气源,用于收集双乙烯酮生产系统产生的尾气,并引导所述尾气的流动方向;尾气吸收设备,为吸收介质提供吸收尾气的场所,并与所述尾气源连通;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与所述尾气吸收设备连接,主要用于接收和/或储存所述尾气吸收设备中生成的尾气吸收产物。本发明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能够高效地实现对尾气中的有效成分的回收,回收后的产物能够继续发挥其经济价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双乙烯酮生产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双乙烯酮生产多采用醋酸催化裂解法,该方法获得的裂解气中含有乙烯酮、乙烯、甲烷等可燃性气体。上述可燃性气体通过吸收塔的吸收,对其中的乙烯酮进行利用,而剩余的尾气则送入裂化炉进行焚烧。而实际生产中,吸收塔对裂解气中的乙烯酮无法达到百分之百的吸收,使得生产尾气中仍然含有一定量的乙烯酮无法得到利用。并且现有技术中多将尾气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尾气中仍然可以加以利用的物质焚烧掉一方面对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原材料造成了浪费;另一方面,焚烧尾气还会消耗一部分能源,则进一步造成了尾气处理的能源损耗,增加生产成本,加重环境负担。因此,如何合理地对双乙烯酮生产中产生的尾气进行合理利用,高效地回收其中的有效成分并将回收的尾气成分加以合理利用,使其发挥经济价值,并减轻双乙烯酮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损耗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通过本发明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能够高效地实现对尾气中的有效成分的回收,回收后的产物能够继续发挥其经济价值,并且该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能够较大程度的降低尾气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包括:
尾气源,用于收集双乙烯酮生产系统产生的尾气,并引导所述尾气的流动方向;
尾气吸收设备,为吸收介质提供吸收尾气的场所,并与所述尾气源连通;接收所述尾气源中流出的尾气。
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与所述尾气吸收设备连接,主要用于接收和/或储存所述尾气吸收设备中生成的尾气吸收产物。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将其中收集的尾气吸收产物导入所述尾气吸收设备中充当所述吸收介质,继续吸收尾气。
优选地,所述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包括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用于将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中的尾气吸收产物导入所述尾气吸收设备中,所述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与所述尾气吸收设备和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分别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在所述尾气吸收设备的上部与之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在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下部/底部与之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包括用于导通所述尾气吸收产物的管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内盛放的吸收介质不同,进而获得不同产物;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在其内部盛放的产物的浓度和/或种类和/或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对其进行排空操作并充入新的吸收介质和/或对其进行连接关系调整,改变其与所述尾气吸收设备的连接关系,进而改变尾气吸收设备中的吸收介质的浓度和/或种类和/或量,从而获得其他产物。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尾气吸收设备包括:
进料装置,用于将尾气导入尾气吸收设备内部,与所述尾气源连接;
出料装置,用于将尾气吸收设备中生成的尾气吸收产物导出,与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连通;
出气装置,用于将尾气吸收设备中未完全吸收的尾气导出;
优选地,所述尾气吸收设备还包括吸收介质导入装置,将用于吸收尾气的吸收介质导入尾气吸收设备内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吸收介质导入装置与所述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进料装置设置于所述尾气吸收设备下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出料装置设置于所述尾气吸收设备底部;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出气装置设置于所述尾气吸收设备顶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包括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用于将尾气吸收设备生成的尾气吸收产物导入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内,并与所述尾气吸收设备连接;
优选地,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还包括循环口,所述循环口与所述尾气吸收设备通过所述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连接,用于将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内储存的尾气吸收产物导入所述尾气吸收设备内充当吸收介质;
优选地,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顶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装置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循环口设置于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下部;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尾气回收系统包括气相平衡设备,所述气相平衡设备将所述尾气吸收设备与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连通,平衡两者之间的气压并能够进行一定量的气相物质交换;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气相平衡设备将所述尾气吸收设备的顶部与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顶部连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尾气吸收设备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尾气吸收设备串联和/或并连,使得所述尾气源中的尾气依次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尾气吸收设备,每个所述尾气吸收设备中流出的产物不同;
优选地,每个所述尾气吸收设备中流出的产物种类和/或浓度不同,进而通过一套尾气回收系统获得不同的产品;
优选地,所述尾气吸收设备包括串联的一级尾气吸收设备和二级尾气吸收设备;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一级尾气吸收设备与所述尾气源直接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一级尾气吸收设备的出气装置与所述二级尾气吸收设备的进料装置连通;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尾气吸收设备中通入的吸收介质不同,进而不同的尾气吸收设备流出的产物不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与所述至少两个尾气吸收设备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包括一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和二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分别与所述一级尾气吸收设备和二级尾气吸收设备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结构相同;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与所述至少两个尾气吸收设备一一对应设置;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包括一级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和二级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分别与所述一级尾气吸收设备和二级尾气吸收设备一一对应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包括余气处理设备,所述余气处理设备与所述尾气吸收设备连通,用于处理尾气吸收设备未能完全处理的尾气;
优选地,所述余气处理设备与所述出气装置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余气处理设备与所述二级尾气吸收设备的出气装置连通;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余气处理设备为焚烧设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包括用于在所述吸收介质进入所述尾气吸收设备之前对其进行冷却的冷凝设备;
优选地,所述冷凝设备与所述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连接,冷却流经所述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中的吸收介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吸收介质中物质含量的检测设备;
优选地,当所述检测设备检测到所述吸收介质中物质含量达到目标值时,则更换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检测设备与所述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连接,对所述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内的吸收介质进行检测;
更进一步优选地,当所述检测设备检测到所述一级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中吸收介质的物质含量达到目标值时,将所述一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中的物质排空,充入一定量的脱盐水连接至所述二级尾气吸收设备并将所述二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连同其内部的物质一同连接至所述一级尾气吸收设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尾气吸收设备中的温度≤50℃;
优选地,所述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用于吸收尾气中的乙烯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本发明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对双乙烯酮生产中产生的尾气进行回收,提高了尾气中有效成分的利用率,降低了有效成分的损耗;进一步地,通过本发明介绍的技术方案对尾气进行回收较大程度减少了无法回收的尾气的排放量,则对该部分无法回收的尾气再进行焚烧或者其他形式的处理时则较大程度的减少了能源消耗,实现节能环保的效果;更进一步地,通过本发明介绍的技术方案,回收的尾气中的成分可做其他生产的原料或者辅料,实现通过对尾气的利用进行二次生产,提高了双乙烯酮生产带来的整体经济效益;
2、通过本发明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该系统结构、连接关系灵活、实用性强。使得双乙烯酮生产过程中只要存在能够将尾气进行收集的装置,即能将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应用其上,也就是本发明中介绍的尾气回收系统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对与其配合的双乙烯酮生产线条件为何没有限制,极大程度的拓展了本发明中技术方案的适用范围;
3、通过本发明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在尾气吸收设备和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之间建立循环,尾气吸收设备中排出的吸收介质多次、反复的在尾气吸收设备和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之间循环,在增加吸收介质对尾气中有效成分的吸收率的同时,对吸收介质中的物质含量起到提浓的作用,使得吸收介质中的有效成分不断富集,增加了吸收产物的品质,进而提高了经济价值;
4、通过本发明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在尾气吸收设备和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之间通过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对循环的速率、流量进行调节、控制,则用户通过对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的控制即能实现对尾气回收系统的工作情况的整体控制。例如,当用户对尾气吸收产物的品质、浓度、产量有特殊要求时,则可通过对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的控制实现对产物的品质、浓度、产量的控制;
5、通过本发明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对各物料进出尾气吸收设备、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的位置以及各设备之间的连接配合关系进行了限定,使得物料在各设备之间的流动更加顺畅,而且能够保证物料与吸收介质之间充分接触,提高吸收介质对物料的吸收效率。对尾气吸收设备的各物料进出口(进出设备)进行的设计则充分考虑到了尾气从尾气吸收设备下部进入并沿设备的延伸方向上升,而吸收介质在尾气吸收设备的顶部向下喷淋,两者运动方向相反,在两者的相对运动过程中发生充分的接触,进而对尾气中的有效物质进行吸收。进一步地,将吸收介质(尾气吸收产物)从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考下侧的部分吸出循环到尾气吸收设备中,一方面满足了吸收介质在系统中循环吸收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中的气体被吸入尾气吸收设备中影响物料(吸收介质)的循环,也能够进一步保证尾气吸收设备、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三者之间的物料循环的流畅性;
6、通过本发明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增加了气相平衡设备,该气相平衡设备将尾气吸收设备、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之间的气相部分连通。一方面考虑到这两个设备之间具有连接关系,物料在两者之间进行流转时难免引起气压变化,容易引起物料流转的流畅性;另一方面,该设计使得尾气吸收设备、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之间在进行液相循环的同时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气相交换,吸收了尾气中有效物质的吸收介质在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中储存的同时难免发生吸收的逆反应,使得被吸收的尾气有效成分部分重新返回到气相中,则气相平衡设备将该部分析出的尾气重新充入到尾气吸收设备中,使得该部分析出的尾气能够再次被吸收利用或者流到下一个尾气吸收设备中,继续被吸收;
7、通过本发明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对气相平衡设备分别与尾气吸收设备、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连接位置进行了限定,使得尾气吸收设备中的液相部分不会流入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中,毕竟,尾气吸收设备中的液相还处于吸收尾气的阶段,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较低,此时,将液相导入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中将会明显减小吸收介质的吸收效率,并且降低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中的产物浓度,不利于尾气的吸收;
8、通过本发明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设置了至少两套以尾气吸收设备为基础的吸收单元,两套吸收单元之间串联。当尾气通过一级尾气吸收设备时,其中包含的有效成分被一定程度的吸收;然后尾气再通过二级尾气吸收设备,其中包含的有效成分被进一步吸收,则进一步提高了尾气中的有效成分的吸收效果,增加了尾气回收系统对尾气的利用率;
9、通过本发明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一级尾气吸收设备和二级尾气吸收设备可共用一套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和/或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则提高系统对尾气的吸收率的同时减轻设备的连接负担,减少了系统运行需要的部件;
10、通过本发明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一级尾气吸收设备和二级尾气吸收设备可各自分别对应一套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和/或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则与一级尾气吸收设备对应的一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中能够获得浓度较高的尾气吸收产物,而与二级尾气吸收设备对应的二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则能够获得浓度较低的尾气吸收产物;
11、通过本发明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能够较大程度的吸收尾气中有效成分,特别是在双乙烯酮生产中形成的尾气中所包含的乙烯酮气体具有明显的回收效果。针对乙烯酮的回收,可将脱盐水作为吸收介质喷淋入尾气吸收设备中,脱盐水对乙烯酮的吸收首先生成稀乙酸,并且在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的作用下多次与尾气吸收设备中的尾气接触生成一定浓度的乙酸。当吸收介质中的乙酸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则乙烯酮和乙酸混合生成酸酐。酸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当吸收介质中酸酐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该吸收产物可作为产品使用;
12、通过本发明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将一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和二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设置为相同的结构,使得两者可以互换使用。当二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中的乙酸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其替代一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使用进而生产酸酐;而原来的一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被排空,填入一定量的脱盐水安装入原二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位置发挥原二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功能,用于生产稀乙酸。两个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循环使用,增加了系统对尾气的吸收效率的同时,保证了酸酐的产率;
13、通过本发明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增加了冷凝设备,用于对吸收介质进行冷却。尾气温度较高,将其与温度较低的吸收介质接触能够有效地降低尾气的温度,有利于尾气中的有效成分的析出,提高有效成分,特别是乙烯酮的析出。并且,温度较低的冷却介质也能有效地防止已经被吸收的尾气成分重新气化返回到气相中,避免了逆反应;
14、通过本发明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将冷凝设备与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连接,使得吸收介质流经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进入尾气吸收设备之前被及时冷却,保证进入尾气吸收设备的吸收介质仍然保持较低的温度,不会因为过长的循环路径而使得被冷却的吸收介质再次升温;
15、通过本发明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增加了检测设备,用于检测吸收介质中的物质含量,使得系统运行时,用户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得系统对尾气的吸收情况,并掌握更换吸收介质的时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尾气源;2、尾气吸收设备;2a、一级尾气吸收设备;2b、二级尾气吸收设备;21、进料装置;21a、一级尾气吸收设备的进料装置;21b、二级尾气吸收设备的进料装置;22、出料装置;22a、一级尾气吸收设备的出料装置;23、出气装置;23a、一级尾气吸收设备的出气装置;23b、二级尾气吸收设备的出气装置;3、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3a、一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3b、二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31、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进料口;31a、一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进料口;31b、二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进料口;32、循环口;32a、一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循环口;32b、二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循环口;4、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4a、一级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4b、二级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5、气相平衡设备;5a、一级气相平衡设备;5b、二级气相平衡设备;6、余气处理设备;7、冷凝设备;7a、一级冷凝设备;7b、二级冷凝设备;8、检测设备;8a、一级检测设备;8b、二级检测设备;9、脱盐水补充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包括:尾气源,用于收集双乙烯酮生产系统产生的尾气,并引导所述尾气的流动方向;尾气吸收设备,为吸收介质提供吸收尾气的场所,并与所述尾气源连通,接收所述尾气源中流出的尾气。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与所述尾气吸收设备连接,主要用于接收和/或储存所述尾气吸收设备中生成的尾气吸收产物。
通过本发明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对双乙烯酮生产中产生的尾气进行回收,提高了尾气中有效成分的利用率,降低了有效成分的损耗;进一步地,通过本发明介绍的技术方案对尾气进行回收较大程度减少了无法回收的尾气的排放量,则对该部分无法回收的尾气再进行焚烧或者其他形式的处理时则较大程度的减少了能源消耗,实现节能环保的效果;更进一步地,通过本发明介绍的技术方案,回收的尾气中的成分可做其他生产的原料或者辅料,实现通过对尾气的利用进行二次生产,提高了双乙烯酮生产带来的整体经济效益。并且,本发明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的结构、连接关系灵活、实用性强。使得双乙烯酮生产过程中只要存在能够将尾气进行收集的装置,即能将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应用其上,也就是本发明中介绍的尾气回收系统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对与其配合的双乙烯酮生产线条件为何没有限制,极大程度的拓展了本发明中技术方案的适用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将其中收集的尾气吸收产物导入尾气吸收设备2中充当吸收介质,继续在尾气吸收设备2吸收尾气。通过本实施例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在尾气吸收设备2和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3之间建立循环,尾气吸收设备2中排出的吸收介质多次、反复的在尾气吸收设备2和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3之间循环,在增加吸收介质对尾气中有效成分的吸收率的同时,对吸收介质中的物质含量起到提浓的作用,使得吸收介质中的有效成分不断富集,增加了吸收产物的品质,进而提高了经济价值。并且,通过循环吸收的方法能够减少吸收介质的使用,避免原料吸收介质的浪费。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包括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4,用于将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3中的尾气吸收产物导入尾气吸收设备3中,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4与尾气吸收设备2和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3分别连接。通过本实施例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在尾气吸收设备和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之间通过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对循环的速率、流量进行调节、控制,则用户通过对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的控制即能实现对尾气回收系统的工作情况的整体控制。例如,当用户对尾气吸收产物的品质、浓度、产量有特殊要求时,则可通过对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的控制实现对产物的品质、浓度、产量的控制。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4在尾气吸收设备2的上部与之连接。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4在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3的下部/底部与之连接。更进一步地,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4包括用于导通尾气吸收产物的管路。通过本实施例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对各物料进出尾气吸收设备、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的位置以及各设备之间的连接配合关系进行了限定,使得物料在各设备之间的流动更加顺畅,而且能够保证物料与吸收介质之间充分接触,提高吸收介质对物料的吸收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尾气吸收设备2包括:进料装置21,用于将尾气导入尾气吸收设备2内部,与尾气源1连接。出料装置22,用于将尾气吸收设备2中生成的尾气吸收产物导出,与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3连通。出气装置23,用于将尾气吸收设备2中未完全吸收的尾气导出。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尾气吸收设备2还包括吸收介质导入装置,将用于吸收尾气的吸收介质导入尾气吸收设备2内部,吸收介质导入装置与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3连通,进料装置21设置于尾气吸收设备2下部,出料装置22设置于尾气吸收设备2底部,出气装置23设置于尾气吸收设备2顶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3包括进料口31,进料口31用于将尾气吸收设备2生成的尾气吸收产物导入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3内,并与尾气吸收设备2连接。
优选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3还包括循环口32,循环口32与尾气吸收设备3通过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4连接,用于将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3内储存的尾气吸收产物导入尾气吸收设备2内充当吸收介质。优选地,进料口31设置于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3的顶部,进料口31与出料装置22连接,循环口32设置于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3的下部。通过本实施例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对尾气吸收设备的各物料进出口(进出设备)进行的设计则充分考虑到了尾气从尾气吸收设备下部进入并沿设备的延伸方向上升,而吸收介质在尾气吸收设备的顶部向下喷淋,两者运动方向相反,在两者的相对运动过程中发生充分的接触,进而对尾气中的有效物质进行吸收。进一步地,将吸收介质(尾气吸收产物)从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考下侧的部分吸出循环到尾气吸收设备中,一方面满足了吸收介质在系统中循环吸收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中的气体被吸入尾气吸收设备中影响物料(吸收介质)的循环,也能够进一步保证尾气吸收设备、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三者之间的物料循环的流畅性。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尾气回收系统包括气相平衡设备5,气相平衡设备5将尾气吸收设备2与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3连通,平衡两者之间的气压并能够进行一定量的气相物质交换;更进一步地,气相平衡设备5将尾气吸收设备2的顶部与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3的顶部连通。优选地,气相平衡设备5包括允许气体流通的管路结构。
通过本实施例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增加了气相平衡设备,该气相平衡设备将尾气吸收设备、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之间的气相部分连通。一方面考虑到这两个设备之间具有连接关系,物料在两者之间进行流转时难免引起气压变化,容易引起物料流转的流畅性;另一方面,该设计使得尾气吸收设备、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之间在进行液相循环的同时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气相交换,吸收了尾气中有效物质的吸收介质在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中储存的同时难免发生吸收的逆反应,使得被吸收的尾气有效成分部分重新返回到气相中,则气相平衡设备将该部分析出的尾气重新充入到尾气吸收设备中,使得该部分析出的尾气能够再次被吸收利用或者流到下一个尾气吸收设备中,继续被吸收。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对气相平衡设备分别与尾气吸收设备、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连接位置进行了限定,使得尾气吸收设备中的液相部分不会流入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中,毕竟,尾气吸收设备中的液相还处于吸收尾气的阶段,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较低,此时,将液相导入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中将会明显减小吸收介质的吸收效率,并且降低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中的产物浓度,不利于尾气的吸收。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尾气吸收设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尾气吸收设备串联,使得尾气源中的尾气依次通过两个尾气吸收设备。优选地,尾气吸收设备包括串联的一级尾气吸收设备和二级尾气吸收设备,一级尾气吸收设备与尾气源直接连接,一级尾气吸收设备的出气装置与二级尾气吸收设备的进料装置连通。
通过本实施例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设置了至少两套以尾气吸收设备为基础的吸收单元,两套吸收单元之间串联。当尾气通过一级尾气吸收设备时,其中包含的有效成分被一定程度的吸收;然后尾气再通过二级尾气吸收设备,其中包含的有效成分被进一步吸收,则进一步提高了尾气中的有效成分的吸收效果,增加了尾气回收系统对尾气的利用率。进一步地,一级尾气吸收设备和二级尾气吸收设备可共用一套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和/或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则提高系统对尾气的吸收率的同时减轻设备的连接负担,减少了系统运行需要的部件。
实施例五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与两个尾气吸收设备一一对应设置。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包括一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3a和二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3b,分别与一级尾气吸收设备2a和二级尾气吸收设备2b一一对应设置。优选地,两个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与两个尾气吸收设备一一对应设置。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包括一级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4a和二级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4b,分别与一级尾气吸收设备2a和二级尾气吸收设备2b一一对应设置。
通过本实施例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一级尾气吸收设备和二级尾气吸收设备可各自分别对应一套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和/或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则与一级尾气吸收设备对应的一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中能够获得浓度较高的尾气吸收产物,而与二级尾气吸收设备对应的二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则能够获得浓度较低的尾气吸收产物。
更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包括余气处理设备6,余气处理设备6与尾气吸收设备2或2a、2b连通,用于处理尾气吸收设备未能完全处理的尾气。优选地,余气处理设备与出气装置连通。进一步优选地,余气处理设备6与二级尾气吸收设备的出气装置23b连通。进一步优选地,余气处理设备6为焚烧设备。通过本实施例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对尾气进行充分的回收处理后,尾气中难免还含有一定量的乙烯酮以及乙烯、甲烷等物质,这些物质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引起环境污染,对其进行焚烧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回收后的残余尾气的危害。
实施例六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包括用于在吸收介质进入尾气吸收设备之前对其进行冷却的冷凝设备7或7a、7b,冷凝设备与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连接,冷却流经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中的吸收介质。通过本实施例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增加了冷凝设备,用于对吸收介质进行冷却。尾气温度较高,将其与温度较低的吸收介质接触能够有效地降低尾气的温度,有利于尾气中的有效成分的析出,提高有效成分,特别是乙烯酮的析出。并且,温度较低的冷却介质也能有效地防止已经被吸收的尾气成分重新气化返回到气相中,避免了逆反应。进一步地,将冷凝设备与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连接,使得吸收介质流经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进入尾气吸收设备之前被及时冷却,保证进入尾气吸收设备的吸收介质仍然保持较低的温度,不会因为过长的循环路径而使得被冷却的吸收介质再次升温。
实施例七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包括用于检测吸收介质中物质含量的检测设备8或8a、8b。检测设备与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4或4a、4b连接,对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内的吸收介质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当本实施例中的检测设备检测到吸收介质中物质含量达到目标值时,则更换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
更进一步地,当检测设备检测到一级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中吸收介质的物质含量达到目标值时,将一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中的物质排空,充入一定量的脱盐水连接至二级尾气吸收设备并将二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连同其内部的物质一同连接至一级尾气吸收设备。优选地,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用于吸收尾气中的乙烯酮。
通过本实施例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能够较大程度的吸收尾气中有效成分,特别是在双乙烯酮生产中形成的尾气中所包含的乙烯酮气体具有明显的回收效果。针对乙烯酮的回收,可将脱盐水作为吸收介质喷淋入尾气吸收设备中,脱盐水对乙烯酮的吸收首先生成稀乙酸,并且在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的作用下多次与尾气吸收设备中的尾气接触生成一定浓度的乙酸。当吸收介质中的乙酸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则乙烯酮和乙酸混合生成酸酐。酸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当吸收介质中酸酐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该吸收产物可作为产品使用。将一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和二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设置为相同的结构,使得两者可以互换使用。当二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中的乙酸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其替代一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使用进而生产酸酐;而原来的一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被排空,填入一定量的脱盐水安装入原二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位置发挥原二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功能,用于生产稀乙酸。两个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循环使用,增加了系统对尾气的吸收效率的同时,保证了酸酐的产率。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尾气吸收设备中的温度≤50℃。
通过本实施例介绍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能够高效地实现对尾气中的有效成分的回收,回收后的产物能够继续发挥其经济价值,并且该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能够较大程度的降低尾气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尾气源,用于收集双乙烯酮生产系统产生的尾气,并引导所述尾气的流动方向;
尾气吸收设备,为吸收介质提供吸收尾气的场所,并与所述尾气源连通;
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与所述尾气吸收设备连接,主要用于接收和/或储存所述尾气吸收设备中生成的尾气吸收产物;
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用于将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中的尾气吸收产物导入所述尾气吸收设备中,所述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与所述尾气吸收设备和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分别连接;
气相平衡设备,所述气相平衡设备将所述尾气吸收设备与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连通,平衡两者之间的气压并能够进行气相物质交换,所述气相平衡设备将所述尾气吸收设备的顶部与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顶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将其中收集的尾气吸收产物导入所述尾气吸收设备中充当所述吸收介质;
所述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在所述尾气吸收设备的上部与之连接;
所述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在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下部/底部与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所述至少两个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内盛放的吸收介质不同,进而获得不同产物;
所述至少两个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在其内部盛放的产物的浓度和/或种类和/或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对其进行排空操作并充入新的吸收介质和/或对其进行连接关系调整,改变其与所述尾气吸收设备的连接关系,进而改变尾气吸收设备中的吸收介质的浓度和/或种类和/或量,从而获得其他产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吸收设备包括:
进料装置,用于将尾气导入尾气吸收设备内部,与所述尾气源连接;
出料装置,用于将尾气吸收设备中生成的尾气吸收产物导出,与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连通;
出气装置,用于将尾气吸收设备中未完全吸收的尾气导出;
所述进料装置设置于所述尾气吸收设备下部;
所述出料装置设置于所述尾气吸收设备底部;
所述出气装置设置于所述尾气吸收设备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包括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用于将尾气吸收设备生成的尾气吸收产物导入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内,并与所述尾气吸收设备连接;
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还包括循环口,所述循环口与所述尾气吸收设备通过所述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连接,用于将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内储存的尾气吸收产物导入所述尾气吸收设备内充当吸收介质;
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顶部;
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装置连接;
所述循环口设置于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吸收设备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尾气吸收设备串联和/或并联 ,使得所述尾气源中的尾气依次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尾气吸收设备,每个所述尾气吸收设备中流出的产物不同;
每个所述尾气吸收设备中流出的产物种类和/或浓度不同,进而通过一套尾气回收系统获得不同的产品;
所述尾气吸收设备包括串联的一级尾气吸收设备和二级尾气吸收设备;
所述一级尾气吸收设备与所述尾气源直接连接;
所述一级尾气吸收设备的出气装置与所述二级尾气吸收设备的进料装置连通;
所述至少两个尾气吸收设备中通入的吸收介质不同,进而不同的尾气吸收设备流出的产物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与所述至少两个尾气吸收设备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包括一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和二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分别与所述一级尾气吸收设备和二级尾气吸收设备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至少两个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的结构相同;
所述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与所述至少两个尾气吸收设备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包括一级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和二级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分别与所述一级尾气吸收设备和二级尾气吸收设备一一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余气处理设备,所述余气处理设备与所述尾气吸收设备连通,用于处理尾气吸收设备未能完全处理的尾气;
所述余气处理设备与所述出气装置连通;
所述余气处理设备与所述二级尾气吸收设备的出气装置连通;
所述余气处理设备为焚烧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在所述吸收介质进入所述尾气吸收设备之前对其进行冷却的冷凝设备;
所述冷凝设备与所述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连接,冷却流经所述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中的吸收介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吸收介质中物质含量的检测设备;
当所述检测设备检测到所述吸收介质中物质含量达到目标值时,则更换所述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
所述检测设备与所述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连接,对所述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内的吸收介质进行检测;
当所述检测设备检测到所述一级尾气吸收产物循环设备中吸收介质的物质含量达到目标值时,将所述一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中的物质排空,充入一定量的脱盐水连接至所述二级尾气吸收设备并将所述二级尾气吸收产物接收设备连同其内部的物质一同连接至所述一级尾气吸收设备;
所述尾气吸收设备中的温度≤50℃;
所述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用于吸收尾气中的乙烯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20049.0A CN108854460B (zh) | 2018-05-04 | 2018-05-04 | 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20049.0A CN108854460B (zh) | 2018-05-04 | 2018-05-04 | 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54460A CN108854460A (zh) | 2018-11-23 |
CN108854460B true CN108854460B (zh) | 2021-04-13 |
Family
ID=64327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420049.0A Active CN108854460B (zh) | 2018-05-04 | 2018-05-04 | 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85446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75661A (zh) * | 2019-05-30 | 2019-08-02 | 山东亚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双乙烯酮工艺废气的处理方法与装置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49191A (zh) * | 2016-08-30 | 2017-01-25 | 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乙烯酮生产中精馏真空泵冷却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66611A (en) * | 1989-03-22 | 1990-10-30 | Custom Engineered Materials Inc. | Removal and destruc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rom gas streams |
EP0553643B1 (en) * | 1992-01-17 | 1998-05-13 | The Kansai Electric Power Co., Inc. | Method for treating combustion exhaust gas |
CN101279180A (zh) * | 2008-05-26 | 2008-10-08 | 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 | 一种提高废气回收塔效率的方法及废气回收塔 |
CN101747298B (zh) * | 2010-02-01 | 2012-04-18 | 宁波王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纯度双乙烯酮制备工艺 |
-
2018
- 2018-05-04 CN CN201810420049.0A patent/CN10885446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49191A (zh) * | 2016-08-30 | 2017-01-25 | 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乙烯酮生产中精馏真空泵冷却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54460A (zh) | 2018-1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01742B (zh) | 一种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 |
CN104310514B (zh) | 一种高效机械蒸汽再压缩海水淡化方法 | |
CN108854460B (zh) | 双乙烯酮生产中的尾气回收系统 | |
CN108636066A (zh) | 一种尾气处理系统 | |
CN207861893U (zh) | 一种新型通过so3吸收法制备ar级硫酸的系统 | |
CN114392632B (zh) | 一种氮气保护的脱脂工艺有机废气冷凝回收处理方法 | |
US5116761A (en) |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compost from manure by fermentation | |
CN102516007A (zh) | 一种利用液化气加工制烃的工艺及其装置 | |
CN107213754B (zh) | 一种全密闭、全自动喷淋回收气体的装置 | |
CN116351195A (zh) | 一种吸附和热氮气循环脱附冷凝回收工艺 | |
CN211536560U (zh) | 一种含焦油废酸的再生系统 | |
CN111099639B (zh) | 一种制备纯碱的供氨系统及方法 | |
CN212559825U (zh) | 一种废氨水的净化装置 | |
CN115636395A (zh) | 一种生产溴素的方法及设备 | |
CN110395691B (zh) | 一种含焦油废酸的再生系统及再生方法 | |
CN208526225U (zh) | 一种尾气处理系统 | |
CN102442884B (zh) | 一种在酱油生产过程中回收乙醇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3755508A (zh) | 一种利用液化气加工制烃的装置 | |
CN207413076U (zh) | 一种克劳斯尾气冷凝处理装置 | |
CN221601958U (zh) | 一种连续化制备氯代碳酸乙烯酯的装置 | |
CN216824833U (zh) | 一种菌体蛋白回收装置 | |
CN218130947U (zh) | 一种氯乙酸生产尾气中有机物的脱除系统 | |
CN221514066U (zh) | 一种尾气处理装置 | |
CN221403015U (zh) | 一种节能减排型纯蒸汽发生器 | |
CN211035576U (zh) | 一种采用固体碱的焦化废水蒸馏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