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39717A - 前轮罩框架结构及具有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汽车 - Google Patents
前轮罩框架结构及具有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39717A CN108839717A CN201810463344.4A CN201810463344A CN108839717A CN 108839717 A CN108839717 A CN 108839717A CN 201810463344 A CN201810463344 A CN 201810463344A CN 108839717 A CN108839717 A CN 1088397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structure
- front wheel
- automobile
- structure according
- curved 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6—Mud-guards or wings; Wheel cover pan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7/00—Hub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轮罩框架结构及具有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汽车。该前轮罩框架结构包括:轮毂曲梁,用于安装汽车上设置于前轮周围的零部件;设置于轮毂曲梁上的至少两根连接梁,相连的任意两根连接梁之间呈夹角设置,用于将轮毂曲梁通过三角形框架结构连接至汽车的机舱总成上。本发明提供的前轮罩框架结构,连接梁将轮毂曲梁通过三角形框架结构连接至汽车的机舱总成上,结构简单,且通过三角形框架结构增加了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并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提高该前轮罩框架结构在汽车纵向和垂向刚度,从而提高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前轮罩框架结构及具有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汽车。
背景技术
前轮罩是白车身下装上的一个必不可缺的部分,在整个白车身结构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除提供前悬架的安装支撑、其它线束等附件的安装外,对白车身的整体刚度和模态、碰撞性能也有着较大影响。现有的汽车前轮罩通常是一块独立的钣金,通过冲压后焊接在机舱总成上,钢钣金结构复杂制作工艺繁琐且重量较重,存在机械强度不足的问题,造成前轮罩自身强度比较低,汽车在崎岖路况行驶时,前轮罩易松动致使汽车的稳定性受影响,易发生安全事故,给乘车人员带来人身危险。
中国公开号为:CN 204978879 U,公开了一种汽车前轮罩,包括上罩体、下罩体、定位孔、连接卡槽、凸槽、凹槽和小孔。上罩体和下罩体的外侧分别横向分布三条凸槽和两条凸槽,凸槽反面是凹槽,上罩体一角设有连接卡槽,上罩体靠外位置两条凸槽之间有定位孔,靠内位置两条凸槽之间边缘有两个小孔,下罩体下端和一侧都有一部分向外侧弯折。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汽车前轮罩设有多个卡槽,致使其结构不稳定,导致其机械强度不足。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前轮罩框架结构及具有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汽车,旨在解决现有汽车前轮罩框架结构不稳定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前轮罩框架结构,该前轮罩框架结构包括:轮毂曲梁,用于安装汽车上设置于前轮周围的零部件;设置于所述轮毂曲梁上的至少两根连接梁,相连的任意两根所述连接梁之间呈夹角设置,用于将所述轮毂曲梁通过三角形框架结构连接至汽车的机舱总成上。
进一步地,上述前轮罩框架结构,所述连接梁包括:设有至少三根第一连接体的第一支架;其中,每三根所述第一连接体依次连接形成封闭的第一三角形框架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前轮罩框架结构,所述连接梁还包括:设有至少两根第二连接体的第二支架;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体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体/或所述轮毂曲梁上,另一端用于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机舱总成的第二横梁上,以使任意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体和所述第二横梁形成第二三角形框架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前轮罩框架结构,所述第一三角形框架结构与所述第二三角形框架结构呈夹角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前轮罩框架结构,所述第一三角形框架结构的其中一根所述第一连接体的端部通过螺栓连接至所述机舱总成的第一横梁上。
进一步地,上述前轮罩框架结构,所述第一三角形框架结构的其中一根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侧壁连接至所述轮毂曲梁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上述前轮罩框架结构,所述轮毂曲梁上自远离所述连接梁的端部至靠近所述连接梁的端部依次设有用于安装翼子板的翼子板支架和用于安装前保的前保支架。
进一步地,上述前轮罩框架结构,所述轮毂曲梁上在所述前保支架和所述轮毂曲梁靠近所述连接梁的端部之间设有灯支架,用于安装所述汽车的前照灯。
进一步地,上述前轮罩框架结构,所述轮毂曲梁远离所述连接梁的端部通过螺栓连接至所述机舱总成的A柱连接板上。
本发明提供的前轮罩框架结构,连接梁将轮毂曲梁通过三角形框架结构连接至汽车的机舱总成上,结构简单,且通过三角形框架结构增加了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并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提高该前轮罩框架结构在汽车纵向和垂向刚度,从而提高了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使用寿命。该结构考虑合理的尺寸控制,满足多种轿车型的安装以及运输需求,尤其是轻量化车身铝合金型材管梁的连接。
尤其是,轮毂曲梁远离连接梁的端部通过螺栓连接至机舱总成的A柱连接板上,以便确保轮毂曲梁的稳定性,且螺栓与焊接相比,方便拆卸,便于后期维修且可避免焊接引起铝合金即该前轮罩框架结构受热变形,能更好的提高产品的尺寸精度,且对轻量化车身有很高的帮助。
进一步地,连接梁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以便通过第一连接体形成的第一三角形框架结构,且通过第二连接体和第二横梁形成第二三角形框架结构,进而进一步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提高该前轮罩框架结构在汽车纵向和垂向刚度,且第一三角形框架结构与第二三角形框架结构呈夹角设置,以便使得该前轮罩框架结构与机舱总成之间形成两个空间稳定三角形结构,以进一步提高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进而进一步提高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还一种汽车,该汽车上设置有上述前轮罩框架结构。
由于前轮罩框架结构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汽车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轮罩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轮罩框架结构的测试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轮罩框架结构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轮罩框架结构和机舱总成之间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1至图4,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轮罩框架结构的优选结构,该前轮罩框架结构包括:轮毂曲梁1、至少两根连接梁2、翼子板支架4、前保支架5和灯支架6;其中,轮毂曲梁1为具有一定弯曲半径的曲梁,以便安装汽车上设置于前轮周围的零部件;轮毂曲梁1的弯曲半径根据汽车的机舱总成的结构确定,以便将前轮周围的零部件安装至预先设计的位置。连接梁2均设置于轮毂曲梁1上,相连的任意两根连接梁1之间呈夹角设置,用于将轮毂曲梁1通过三角形框架结构3连接至汽车的机舱总成7上,结构简单,且通过三角形框架结构增加了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并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提高该前轮罩框架结构在汽车纵向和垂向刚度,从而提高了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使用寿命。为便于拆卸方便运输和后期维修,连接梁2通过螺栓连接至汽车的机舱总成7上,连接牢固无松动适合轻量化铝合金车身,且螺栓与焊接相比,可避免焊接引起铝合金即该前轮罩框架结构受热变形,能更好的提高产品的尺寸精度,且对轻量化车身有很高的帮助。为进一步确保轮毂曲梁1的稳定性,轮毂曲梁1远离连接梁1的端部(如图1所示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至机舱总成7的A柱连接板73上,其中螺栓与焊接相比,方便拆卸,便于运输和后期维修且可避免焊接引起铝合金即该前轮罩框架结构受热变形,能更好的提高产品的尺寸精度,且对轻量化车身有很高的帮助。
参见图1至图4,翼子板支架4、前保支架5和灯支架6沿轮毂曲梁1上自远离连接梁2的端部(如图1所示的上端)至靠近连接梁2的端部(如图1所示的下端)依次设置,即灯支架6置于前保支架5和轮毂曲梁1靠近连接梁2的端部之间。翼子板支架4为两个,分别为翼子板后支架41和翼子板前支架42,翼子板前支架42置于翼子板后支架41和前保支架5之间。翼子板安装于翼子板后支架41和翼子板前支架42上,前保安装于前保支架5,汽车的前照灯安装于灯支架6;当然,翼子板支架4、前保支架5和灯支架6的设置于轮毂曲梁1的位置可根据待安装零部件的预先设计位置确定,且轮毂曲梁1上还可设有用于安装其他待安装零部件的支架。优选地,翼子板后支架41、翼子板前支架42、前保支架5和灯支架6可拆卸地连接至轮毂曲梁1,以便方便拆卸,便于后期维修;进一步优选地,翼子板后支架41、翼子板前支架42、前保支架5和灯支架6通过螺栓连接至轮毂曲梁1,与现有技术中焊接相比,可避免焊接引起铝合金即该前轮罩框架结构受热变形,能更好的提高产品的尺寸精度,且对轻量化车身有很高的帮助。为便于翼子板、前保和前照灯的安装,翼子板后支架41、翼子板前支架42、前保支架5和灯支架6上设有螺栓,以便方便拆卸,便于后期维修。
继续参见图1至图4,连接梁2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其中,第一支架21设有至少三根第一连接体211,每三根第一连接体211依次连接形成封闭的第一三角形框架结构31。具体地,多根第一连接体211可以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或多个封闭的第一三角形框架结构31,例如三根第一连接体211依次连接形成一个第一三角形框架结构31,再设有两根第一连接体211与第一三角形框架结构31的其中一根第一连接体211再次依次连接形成另一个第一三角形框架结构31即两根第一三角形框架结构31公用一根第一连接体211,当然也可以不公用即六根分别依次连接形成两个第一三角形框架结构31,当然第一连接体211的数量也可以为其他数量,以便依照上述连接方式形成多个第一三角形框架结构31。优选地,每个第一三角形框架结构31中通过其中一根第一连接体211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至机舱总成7的第一横梁71上,以便方便拆卸,便于后期维修;进一步优选地,该第一连接体211的端部通过螺栓连接至机舱总成7的第一横梁71上,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同时与现有技术中焊接相比,避免焊接引起铝合金即该前轮罩框架结构受热变形,能更好的提高产品的尺寸精度,且对轻量化车身有很高的帮助。为进一步提高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结构稳定性,第一三角形框架结构31的其中一根第一连接体211的侧壁通过焊接连接至轮毂曲梁1的侧壁(如图1所示的右侧壁)上;进一步优选地,端部连接至第一横梁71上的第一连接体211与侧壁连接至轮毂曲梁1侧壁上的第一连接体211不是同一根,以便满足轮毂曲梁1设置位置的要求。各第一连接体211之间通过螺栓或焊接相连接,以便提高第一支架21的稳定性。
继续参见图1至图4,第二支架22设有至少两根第二连接体221,第二连接体221的一端(如图1所示的右端)设置于第一连接体211/或轮毂曲梁1上,另一端(如图1所示的左端)用于可拆卸地连接至机舱总成7的第二横梁72上,以使任意两个第二连接体221和第二横梁72形成第二三角形框架结构32,以便方便拆卸,便于后期维修;进一步优选地,第二连接体221的左端通过螺栓连接至机舱总成7的第二横梁72上,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与现有技术中焊接相比,避免焊接引起铝合金即该前轮罩框架结构受热变形,能更好的提高产品的尺寸精度,且对轻量化车身有很高的帮助。为确保任两根第二连接体221和第二横梁72之间形成第二三角形框架结构32,任意两根第二连接体22呈夹角设置。具体地,第二支架22设有两根呈夹角设置的第二连接体221,第二支架22的右端相交连接于第一连接体211上,两根第二支架22的左端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于第二横梁72上,以便使得两根第二连接体221和第二横梁72之间形成第二三角形框架结构32;再设有一根第二连接体221与第二三角形框架结构32的其中一根第二连接体221和第二横梁72形成另一个第二三角形框架结构32,当然第二连接体221的数量也可以为其他数量,以便依照上述连接方式形成多个第二三角形框架结构32。为进一步提高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稳定性,第一三角形框架结构31与第二三角形框架结构32呈夹角设置,以便使得该前轮罩框架结构与机舱总成7之间形成两个空间稳定三角形结构,能提高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进而进一步提高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使用寿命。第二横梁72和第一横梁71并列设置于汽车上,以便实现第一三角形框架结构31与第二三角形框架结构32呈夹角设置,进而进一步确保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前轮罩框架结构,连接梁2将轮毂曲梁1通过三角形框架结构3连接至汽车的机舱总成7上,结构简单,且通过三角形框架结构增加了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并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提高该前轮罩框架结构在汽车纵向和垂向刚度,从而提高了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使用寿命。该结构考虑合理的尺寸控制,满足多种轿车型的安装以及运输需求,尤其是轻量化车身铝合金型材管梁的连接。
尤其是,轮毂曲梁1远离连接梁1的端部通过螺栓连接至机舱总成7的A柱连接板73上,以便确保轮毂曲梁1的稳定性,且螺栓与焊接相比,方便拆卸,便于后期维修且可避免焊接引起铝合金即该前轮罩框架结构受热变形,能更好的提高产品的尺寸精度,且对轻量化车身有很高的帮助。
进一步地,连接梁2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以便通过第一连接体211形成的第一三角形框架结构31,且通过第二连接体221和第二横梁72形成第二三角形框架结构32,进而进一步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提高该前轮罩框架结构在汽车纵向和垂向刚度,且第一三角形框架结构31与第二三角形框架结构32呈夹角设置,以便使得该前轮罩框架结构与机舱总成7之间形成两个空间稳定三角形结构,以进一步提高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进而进一步提高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使用寿命。
汽车实施例: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汽车,该汽车上设置有上述前轮罩框架结构。优选地,该汽车设有两个前轮罩框架结构即左前轮罩框架结构和右前轮罩框架结构,分别设置于汽车前部的左右两侧。其中,前轮罩框架结构的具体实施过程参见上述说明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前轮罩框架结构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汽车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前轮罩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毂曲梁(1),用于安装汽车上设置于前轮周围的零部件;
设置于所述轮毂曲梁(1)上的至少两根连接梁(2),相连的任意两根所述连接梁(2)之间呈夹角设置,用于将所述轮毂曲梁(1)通过三角形框架结构(3)连接至汽车的机舱总成(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罩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2)包括:设有至少三根第一连接体(211)的第一支架(21);其中,
每三根所述第一连接体(211)依次连接形成封闭的第一三角形框架结构(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轮罩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2)还包括:设有至少两根第二连接体(221)的第二支架(22);其中,
所述第二连接体(221)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体(211)/或所述轮毂曲梁(1)上,另一端用于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机舱总成(7)的第二横梁(72)上,以使任意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体(221)和所述第二横梁(72)形成第二三角形框架结构(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轮罩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三角形框架结构(31)与所述第二三角形框架结构(32)呈夹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轮罩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三角形框架结构(31)的其中一根所述第一连接体(211)的端部通过螺栓连接至所述机舱总成(7)的第一横梁(71)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轮罩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三角形框架结构(31)的其中一根所述第一连接体(211)的侧壁连接至所述轮毂曲梁(1)的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前轮罩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毂曲梁(1)上自远离所述连接梁(2)的端部至靠近所述连接梁(2)的端部依次设有用于安装翼子板的翼子板支架(4)和用于安装前保的前保支架(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轮罩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毂曲梁(1)上在所述前保支架(5)和所述轮毂曲梁(1)靠近所述连接梁(2)的端部之间设有灯支架(6),用于安装所述汽车的前照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前轮罩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毂曲梁(1)远离所述连接梁(2)的端部通过螺栓连接至所述机舱总成(7)的A柱连接板(73)上。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前轮罩框架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63344.4A CN108839717A (zh) | 2018-05-15 | 2018-05-15 | 前轮罩框架结构及具有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63344.4A CN108839717A (zh) | 2018-05-15 | 2018-05-15 | 前轮罩框架结构及具有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39717A true CN108839717A (zh) | 2018-11-20 |
Family
ID=64213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463344.4A Pending CN108839717A (zh) | 2018-05-15 | 2018-05-15 | 前轮罩框架结构及具有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839717A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91565A (zh) * | 2010-02-25 | 2012-11-21 | 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 包括刚度得以改善的轮罩的车辆结构 |
CN202935431U (zh) * | 2012-11-20 | 2013-05-15 | 东风汽车公司 | 车身骨架结构 |
CN203497018U (zh) * | 2013-10-15 | 2014-03-26 | 陕西汽车实业有限公司 | 自卸车挡泥板总成 |
CN103707940A (zh) * | 2012-10-02 | 2014-04-09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前车身结构 |
CN204210582U (zh) * | 2014-11-17 | 2015-03-18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及其车身悬置安装点加强结构 |
CN204452624U (zh) * | 2015-03-15 | 2015-07-08 | 徐俊杰 | 一种拖拉机前轮挡泥板 |
CN205440543U (zh) * | 2016-03-11 | 2016-08-10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身框架及使用其的汽车 |
CN207106147U (zh) * | 2017-08-01 | 2018-03-16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前悬置的安装结构 |
CN207173746U (zh) * | 2017-09-08 | 2018-04-03 | 徐州徐工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 矿用自卸车挡泥板安装座结构 |
-
2018
- 2018-05-15 CN CN201810463344.4A patent/CN10883971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91565A (zh) * | 2010-02-25 | 2012-11-21 | 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 包括刚度得以改善的轮罩的车辆结构 |
CN103707940A (zh) * | 2012-10-02 | 2014-04-09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前车身结构 |
CN202935431U (zh) * | 2012-11-20 | 2013-05-15 | 东风汽车公司 | 车身骨架结构 |
CN203497018U (zh) * | 2013-10-15 | 2014-03-26 | 陕西汽车实业有限公司 | 自卸车挡泥板总成 |
CN204210582U (zh) * | 2014-11-17 | 2015-03-18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及其车身悬置安装点加强结构 |
CN204452624U (zh) * | 2015-03-15 | 2015-07-08 | 徐俊杰 | 一种拖拉机前轮挡泥板 |
CN205440543U (zh) * | 2016-03-11 | 2016-08-10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身框架及使用其的汽车 |
CN207106147U (zh) * | 2017-08-01 | 2018-03-16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前悬置的安装结构 |
CN207173746U (zh) * | 2017-09-08 | 2018-04-03 | 徐州徐工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 矿用自卸车挡泥板安装座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731766B2 (en) |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
US6170906B1 (en) | Framework structure of an automobile body | |
US9248865B2 (en) |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 |
US10967825B2 (en) | Utility vehicle | |
US10618489B2 (en) | Utility vehicle | |
JP5633316B2 (ja) | フェンダーブラケットおよび車体前部構造 | |
CN107010114B (zh) | 包括用于小偏置刚性壁障试验的支架的车辆车架 | |
US20170166259A1 (en) |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
JP2000326867A (ja) | フロントエンドモジュール取付構造 | |
CN210555161U (zh) | 设有口字形封闭加强结构的铝合金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 | |
JP4580350B2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
US11440589B2 (en) | Subframe structure | |
CN105416405A (zh) | 一种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及其安装方法 | |
US8596713B1 (en) |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fender panel of vehicle | |
US10457332B1 (en) | Structure of a front part of the bodyshell of a vehicle, notably a motor vehicle | |
JP3848563B2 (ja) | 車両の車体前部構造 | |
CN209600375U (zh) | 一种前大灯安装支架总成结构 | |
JP2003252242A (ja) | 車両のフロントエンド構造 | |
CN212738286U (zh) | 车辆前舱总成和车辆 | |
US10960928B2 (en) | Vehicle structure | |
CN108839717A (zh) | 前轮罩框架结构及具有该前轮罩框架结构的汽车 | |
JPH03284481A (ja) |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及び車体組立方法 | |
CN217533012U (zh) | 仪表板横梁及汽车 | |
CN219948129U (zh) | 一种前保险杠连接支架 | |
CN218558969U (zh) | 前端安装支架、前端模块总成和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