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9807B - 一种座椅座垫及汽车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座垫及汽车座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19807B CN108819807B CN201810792280.2A CN201810792280A CN108819807B CN 108819807 B CN108819807 B CN 108819807B CN 201810792280 A CN201810792280 A CN 201810792280A CN 108819807 B CN108819807 B CN 10881980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cushion
- seat
- cushion
- elastic sheet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2—Thigh-res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座椅座垫,包括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座垫本体和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座垫侧翼,在所述座垫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座垫侧翼;该座椅座垫还包括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包括弹性片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弹性片主体的两端的弹性片上翘端;所述弹性片主体位于所述座垫本体内,所述弹性片上翘端位于所述座垫侧翼内。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本发明公开的座椅座垫及汽车座椅,在不影响当前汽车座椅坐垫侧翼结构对人体包裹性的前提下,解决了受侧翼凸起影响上下车方便性的问题,同时根据座垫受压负荷的大小调整座垫结构,可优化汽车转向侧倾时的座垫包裹性,提升乘坐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座垫及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人们对汽车乘坐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而汽车座椅和乘坐舒适性的关系显然最为密切。为了提高汽车座椅对人体臀部的包裹性,提高乘坐舒适性,当前的汽车座椅通常在座垫两侧设计凸起的侧翼,以加强座垫对乘员臀部的侧向支撑和包裹。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侧翼高出座垫主体,使得乘员上下车的方便性变差(侧翼与乘员大腿和臀部上下车的包络干涉),尤其目前受消费者偏爱的SUV车型座椅R点与地面高差较轿车高,且离门槛的横向距离(Y向)较轿车大,同时地板离地间隙也较轿车大,使上下车方便性更差。目前产品工程开发中,往往采用折中的方案平衡座垫包裹性和上下车方便性来设计座垫侧翼的凸起结构,最后通过主观评价来判断是否可接受,即这种座垫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是不可变化的。
为优化汽车上下车方便性,目前已有方案都是通过设计一种机械机构,使座椅整体能够运动,包括转动和横向平移出乘员舱,使人员坐上座椅后再反向运动回到原位置,使乘员进出方便性差的问题得到解决。如在座椅座垫骨架下增加一个旋转机构,座垫骨架与车身地板之间通过旋转机构连接,乘员上车时先通过手动或电机驱动使外侧座椅向车外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如90°),乘员坐上座垫后再反向旋转到原位置。这种设计虽能解决上下车方便性差的问题且不影响座椅的舒适性,但仅限于外侧单体座椅(一般为前排主驾和副驾座椅),对整体式座椅无法适用,另外存在结构复杂,对门洞开口要求大(门洞开孔需确保座椅旋转时不发生干涉),难以工程化应用的问题。另一种设计是在汽车座垫骨架与车身地板之间增加一种滑轨结构,使座椅可以平行滑出乘员舱,乘员在车外坐上座椅后再平行滑进车内,这种方案同样存在对原结构影响大难以工程化实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乘座和包裹性好的座椅座垫及汽车座椅。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座椅座垫,包括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座垫本体和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座垫侧翼,在所述座垫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座垫侧翼;
该座椅座垫还包括弹性片;
所述弹性片包括弹性片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弹性片主体的两端的弹性片上翘端;
所述弹性片主体位于所述座垫本体内,所述弹性片上翘端位于所述座垫侧翼内。
通过设置弹性片,在乘座座椅时,弹性片的弹性片上翘端使座垫侧翼凸起,对乘座者的身体进行包裹;在上车时,由于无重力作用在座椅座垫上,座垫侧翼不会凸起影响上车;在下车时,人体首先向内偏移,从而使得外侧的座垫侧翼下降,利于下车,从而提升了座椅的包裹性和乘坐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片主体包括有至少一个弯曲部,提高了弹性片的弹性形变能力,利于促使弹性片上翘端驱动座垫侧翼凸起,提升座椅的包裹性。
进一步地,所述弯曲部朝向所述座垫本体的顶面弯曲,所述弯曲部的开口朝向所述座垫本体的底面,利于使得弹性片快速发生变形。
进一步地,在所述座垫主体内设置有用于与座椅骨架连接的第一支撑架;
在所述弹性片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将弹性片主体固定,使其不会因变形而发生滑动,使得座椅座垫保持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片主体包括有偶数个所述弯曲部,偶数个所述弯曲部对称地布置在所述固定部的两侧,提升了弹性片的变形能力,并能够保持座椅座垫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片主体的两端分别具有滑动部,所述弹性片主体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弹性片上翘端连接;
在所述座垫主体内设置有用于与座椅骨架连接的两个第二支撑架;
两个所述滑动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滑动连接。
利于使得两侧滑动部滑动,进而促使弹性片上翘端在座垫侧翼内发生变形,进而带动座垫侧翼凸起或下降。
进一步地,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布置有石墨润滑层,通过对滑动部进行润滑,利于维持滑动部与第二支撑架的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座垫本体与所述座垫侧翼之间设置有凹槽,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凹槽的下方,利于使得座垫侧翼相对于座垫本体发生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片上翘端的顶端上设置有弯折部,利于促使座垫侧翼发生变形,进行凸起或下降。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骨架和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座椅座垫,所述座椅座垫安装在所述座椅骨架上。其包裹性强,并方便上下车,提高了乘座的舒适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座椅座垫及汽车座椅,在不影响当前汽车座椅坐垫侧翼结构对人体包裹性的前提下,解决了受侧翼凸起影响上下车方便性的问题,同时根据座垫受压负荷的大小调整座垫结构,可优化汽车转向侧倾时的座垫包裹性,提升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座椅座垫在无受力情况下的示意图;
图2为座椅座垫在平均受力情况下的示意图;
图3为在转弯时,座椅座垫在一侧受力情况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座椅座垫,包括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座垫本体1和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座垫侧翼2,在座垫本体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座垫侧翼2。
其中,该座椅座垫还包括弹性片3。弹性片3包括弹性片主体31和设置在弹性片主体31的两端的弹性片上翘端32。
弹性片主体31位于座垫本体1内,弹性片上翘端32位于座垫侧翼2内。
弹性片3为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金属片。座椅座垫的座垫本体1和座垫侧翼2也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座垫侧翼2布置在座垫本体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用于对人体进行包裹。
如图1所示,人体还未坐上座椅座垫对座椅座垫无下压负荷时,弹性片3处于初始状态,座垫主体1两侧的座垫侧翼2不凸起或略下垂,从而不会对上车造成不良影响,方便快速坐上座椅。
如图2所示,当人体坐上座椅座垫后,受人体体重的负荷的作用,弹性片3的弹性片上翘端32使两侧的座垫侧翼凸起,确保座垫对人体臀部两侧的包裹,优化乘坐舒适性。
如图3所示,当汽车转弯侧倾时,人体因惯性向相反一侧倾斜,人体重心随之偏移,则受此影响,弹性片3的载荷发生变化,使转向相反侧的座垫侧翼2的凸起高度增加,转向侧的座垫侧翼2的凸起高度降低,使座垫侧翼2更好地包裹人体臀部,弱化了转向侧倾对座椅乘坐舒适性的不良影响。
当乘员准备下车时,通常先是身体往车内倾斜的同时抬起并迈出靠外的腿和脚,这个过程人体重心向车内偏移,靠外侧的臀部对弹性片3的下压负荷减小,靠外侧的座垫侧翼2受外侧的弹性片上翘端32的变形影响其凸起高度,并下降至初始位置,方便下车,对人体下车方便性不会有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座椅座垫,通过设置弹性片,在乘座座椅时,弹性片的弹性片上翘端使座垫侧翼凸起,对乘座者的身体进行包裹;在上车时,由于无重力作用在座椅座垫上,座垫侧翼不会凸起影响上车;在下车时,人体首先向内偏移,从而使得外侧的座垫侧翼下降,利于下车,从而提升了座椅的包裹性和乘坐的舒适性。
较佳地,如图1-3所示,弹性片主体31包括有至少一个弯曲部33,提高了弹性片3的弹性形变能力,利于促使弹性片上翘端32驱动座垫侧翼2凸起,提升座椅的包裹性。
较佳地,如图1-3所示,弯曲部33朝向座垫本体1的顶面弯曲,弯曲部33的开口朝向座垫本体1的底面,利于使得弹性片快速发生变形。
较佳地,如图1-4所示,在座垫主体1内设置有用于与座椅骨架6连接的第一支撑架4。
在弹性片主体31的下方设置有固定部311,固定部311安装在第一支撑架4上。将弹性片主体31固定,使其不会因变形而发生滑动,使得座椅座垫保持稳定。
较佳地,如图1-3所示,弹性片主体31包括有偶数个弯曲部33,偶数个弯曲部33对称地布置在固定部311的两侧,提升了弹性片3的变形能力,并能够保持座椅座垫的稳定性。
较佳地,如图1-4所示,弹性片主体31的两端分别具有滑动部34,弹性片主体31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动部34与弹性片上翘端32连接。
在座垫主体1内设置有用于与座椅骨架6连接的两个第二支撑架5。
两个滑动部34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架5滑动连接,利于使得两侧的滑动部34滑动,进而促使弹性片上翘端32在座垫侧翼2内发生变形,进而带动座垫侧翼2凸起或下降。
较佳地,如图1所示,在滑动部34与第二支撑架5之间布置有石墨润滑层,通过对滑动部34进行润滑,利于维持滑动部34与第二支撑架5的滑动连接。
较佳地,如图1所示,在座垫本体1与座垫侧翼2之间设置有凹槽11,滑动部34位于凹槽11的下方,利于使得座垫侧翼2相对于座垫本体1发生变形,并且可以使得滑动部34在凹槽11下方滑动,进而使得弹性片上翘端32快速驱动座垫侧翼2变形凸起或下降。
较佳地,如图1所示,弹性片上翘端32的顶端上设置有弯折部321,利于增加与座垫侧翼2的接触面积,快速促使座垫侧翼2发生变形,进行凸起或下降。
如图4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骨架6和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座椅座垫,座椅座垫安装在座椅骨架6上。
有关座椅座垫的结构、构造及工作原理,请参照前面对座椅座垫的描述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支撑架4和第二支撑架5都设置在座椅骨架6上。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座椅,通过设置具有弹性片的座椅座垫,其包裹性强,并方便上下车,提高了乘座的舒适性。
本发明提供的座椅座垫及汽车座椅,结构紧凑,不会对汽车地板有任何变更要求或其它影响,对门洞开口大小无要求,对座垫骨架的影响也极小可忽略不计。
本发明提供的座椅座垫及汽车座椅,制造简单,成本低廉,可批量工程化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座椅座垫及汽车座椅,在解决上下车方便性差的同时,确保了上下车的动作与传统操作一样简单,不增加额外的操作,如操作座椅旋转和平移机构。
本发明提供的座椅座垫及汽车座椅,适用于分体式和整体式座椅,不受座椅型式的限制。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座椅座垫,包括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座垫本体和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座垫侧翼,在所述座垫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座垫侧翼;
其特征在于,该座椅座垫还包括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为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金属片;
所述弹性片包括弹性片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弹性片主体的两端的弹性片上翘端;
所述弹性片主体位于所述座垫本体内,所述弹性片上翘端位于所述座垫侧翼内;
所述弹性片主体的两端分别具有滑动部,所述弹性片主体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弹性片上翘端连接;
在所述座垫主体内设置有用于与座椅骨架连接的两个第二支撑架;
两个所述滑动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主体包括有至少一个弯曲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朝向所述座垫本体的顶面弯曲,所述弯曲部的开口朝向所述座垫本体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座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垫主体内设置有用于与座椅骨架连接的第一支撑架;
在所述弹性片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主体包括有偶数个所述弯曲部,偶数个所述弯曲部对称地布置在所述固定部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座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布置有石墨润滑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座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垫本体与所述座垫侧翼之间设置有凹槽,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凹槽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上翘端的顶端上设置有弯折部。
9.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骨架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座垫,所述座椅座垫安装在所述座椅骨架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92280.2A CN108819807B (zh) | 2018-07-18 | 2018-07-18 | 一种座椅座垫及汽车座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92280.2A CN108819807B (zh) | 2018-07-18 | 2018-07-18 | 一种座椅座垫及汽车座椅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19807A CN108819807A (zh) | 2018-11-16 |
CN108819807B true CN108819807B (zh) | 2023-08-18 |
Family
ID=64140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792280.2A Active CN108819807B (zh) | 2018-07-18 | 2018-07-18 | 一种座椅座垫及汽车座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81980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88453B (zh) * | 2019-10-18 | 2020-09-29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座椅及汽车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302085A (ja) * | 2007-06-08 | 2008-12-18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座席用クッション構造 |
JP2010241254A (ja) * | 2009-04-06 | 2010-10-28 |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 車両用シート |
JP2014150916A (ja) * | 2013-02-07 | 2014-08-25 | Suzuki Motor Corp |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 |
JP2015134535A (ja) * | 2014-01-17 | 2015-07-27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着座検知装置 |
CN205256095U (zh) * | 2015-11-19 | 2016-05-25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座椅及汽车 |
JP2016159871A (ja) * | 2015-03-05 | 2016-09-05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 |
CN208715033U (zh) * | 2018-07-18 | 2019-04-09 |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座垫及汽车座椅 |
-
2018
- 2018-07-18 CN CN201810792280.2A patent/CN10881980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302085A (ja) * | 2007-06-08 | 2008-12-18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座席用クッション構造 |
JP2010241254A (ja) * | 2009-04-06 | 2010-10-28 |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 車両用シート |
JP2014150916A (ja) * | 2013-02-07 | 2014-08-25 | Suzuki Motor Corp |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 |
JP2015134535A (ja) * | 2014-01-17 | 2015-07-27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着座検知装置 |
JP2016159871A (ja) * | 2015-03-05 | 2016-09-05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 |
CN205256095U (zh) * | 2015-11-19 | 2016-05-25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座椅及汽车 |
CN208715033U (zh) * | 2018-07-18 | 2019-04-09 |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座垫及汽车座椅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19807A (zh) | 2018-1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353558B2 (en) | Lifter device for vehicle seat | |
CN113212258B (zh) | 一种座椅五连杆结构 | |
EP2606770A1 (en) | Seat cushion shell unit and shell-type seat for vehicle | |
JP3136976B2 (ja) | 車両用リヤシート装置 | |
US8714654B2 (en) | Vehicle seat | |
JP3783225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 |
JPH10181400A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CN108819807B (zh) | 一种座椅座垫及汽车座椅 | |
KR20180061582A (ko) | 자동차 시트의 4웨이 등받이 프레임 | |
CN218948999U (zh) | 零重力车辆座椅及座椅骨架 | |
CN208715033U (zh) | 一种座椅座垫及汽车座椅 | |
CN215921960U (zh) | 靠背联动的汽车座椅局部支撑结构 | |
CN115675224A (zh) | 汽车二排六分座椅的双安全带骨架 | |
CN111823980B (zh) | 用于车辆座椅的腰部支撑装置 | |
US20060103211A1 (en) | Seat assembly with inner seat back movable with a seat cushion | |
CN115675213A (zh) | 四连杆机构辅助增大前部空间的躺卧座椅 | |
CN211032276U (zh) | 用于座椅扶手的升降机构及包括其的汽车座椅 | |
CN209479790U (zh) | 防下潜地板结构及汽车 | |
CN111703347A (zh) | 一种汽车座椅及汽车 | |
JPS6212687Y2 (zh) | ||
CN220639608U (zh) | 具有涡卷弹簧的应对高速后碰的零重力座椅及汽车 | |
CN218536437U (zh) | 一种前部空间可增大的躺卧座椅 | |
CN215244492U (zh) | 一种座椅侧翼调节装置 | |
CN218536452U (zh) | 一种车用双安全带六分座椅骨架 | |
JP7506343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