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7607A - 风力发电桩焊接工艺 - Google Patents
风力发电桩焊接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17607A CN108817607A CN201810752839.9A CN201810752839A CN108817607A CN 108817607 A CN108817607 A CN 108817607A CN 201810752839 A CN201810752839 A CN 201810752839A CN 108817607 A CN108817607 A CN 1088176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lding
- wind
- weld
- steel
- electricity gene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0026—Arc welding or cutt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work
- B23K9/0052—Welding of pipe pan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6—Arc welding or cutting making use of shielding ga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8—Submerged-arc weld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235—Preliminary treat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3/00—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桩焊接工艺,属于焊接技术领域;钢板在下料车间采用三割炬火焰数控切割机下料,保证下料时各边下料时的平行度和直线度的控制,控制对角线误差在1~2mm范围内;钢板所有对接边均按规范要求开焊接坡口;一个接头由具有不同最低预热温度要求的母材构成,那么确定最低预热温度和道间温度时,必须取这些最低预热温度中的最高值,也就是说预热温度以42CrMo锻件的最低预热温度作为两种钢材焊接的预热温度;减少焊后异常率,采用本发明加工的风力发电桩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焊接的品质,减少了后续的维修率,延长了风力发电桩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桩焊接工艺,属于焊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自然界中,风力是一种取之不尽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利用风力发电起源于欧洲,并已有悠久的历史;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是一种没有公害的能源,利用风力发电非常环保,且能够产生的电能非常巨大,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重视风力发电。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量巨大,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10亿kW,其中,中国风电场陆地上风能储量约2.53亿kW(陆地上离地10m高度资料计算),海上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约7.5亿kW,共计10亿kW;海上风电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是推动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是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加快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对于促进沿海地区治理大气雾霾、调整能源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上世纪,由于一系列技术上的原因,风力发电的发展比较缓慢,推动风力发电高效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风力发电装备本身的技术进步,发电效率的提升,先进高效制造方法的应用以及海风塔的建造,可以大大降低了风力发电的成本。
风塔的建设过程中塔柱与基础柱的焊接工作量大,焊接存在一些不足:
气孔、夹渣、裂纹、未焊透和未熔合;气孔减少了焊缝的有效截面积,使焊缝疏松,从而降低了接头的强度,降低塑性,还会引起泄露。气孔也是引起应力集中的因素。氢气孔还可能促成冷裂纹;点状夹渣的危害与气孔相似,带有尖角的夹渣会产生尖端应力集中,尖端还会发展为裂纹源,危害较大。裂纹,尤其是冷裂纹,带来的危害是灾难性的。世界上的压力容器事故除极少数是由于设计不合理,选材不当的原因引起的以外,绝大部分是由于裂纹引起的脆性破坏。未焊透其一是减少了焊缝的有效截面积,使接头强度下降。其二,未焊透引起的应力集中所造成的危害,比强度下降的危害大得多。未焊透严重降低焊缝的疲劳强度。未焊透可能成为裂纹源,是造成焊缝破坏的重要原因。未熔合是一种面积型缺陷,坡口未熔合和根部未熔合对承载面积的减小都非常明显,应力集中也比较严重,其危害性仅次于裂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的风力发电桩焊接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风力发电桩焊接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1、原材料处理:钢材从钢厂陆运至钢结构制造厂,检验验收合格后,车间内进行防锈预处理,分类编号存放;
2、下料:用于卷制钢管桩单元管节的钢板为双定尺料,下料后,开出纵缝对接坡口及管节对接环缝坡口;
钢板在下料车间采用三割炬火焰数控切割机下料,保证下料时各边下料时的平行度和直线度的控制,控制对角线误差在1~2mm范围内;钢板所有对接边均按规范要求开焊接坡口;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坡口热影响区的范围,可采用多头同时切割;
3、单节钢管预弯、卷筒:利用WS11K-80×3000微控三辊卷板机将钢板卷成单节管;
4、单节管焊接、检验、矫圆:初卷完成后,对接焊缝两端用同材质同等厚度的钢板作为引弧板固定,在内圆中间部分用马板固定;
5、中长节段管拼装
将3-4个单节管拼装成6-9m的节段管,管节接在滚轮托架上操作,滚轮托架固定在稳固地基上,并调整相对应位置于一条直线,节段拼装时需错开相邻单元节段纵向对接焊缝,相邻单节段纵缝相隔45°,摆放至焊接滚轮托架上,用马板固定各连接单节管,采用相同焊接方案完成对接焊缝;
6、无损检测:焊后24h对试板进行目检(VT)、磁粉检测(MT)、超声波检测(UT),试板的外观和无损检测结果符合ISO5817B级标准要求;
7、管桩防腐:采用800μm厚耐磨环气玻璃鳞片重防腐涂层。
本发明选用新日铁的NSSWL—74S焊条,预热(300±20)℃,打底焊采用小电流122-125A(f3.2mm),填充与盖面焊适当增大焊接电流至160A(f4.0mm),以提高焊接效率。焊后300℃×2h后热,可获得完全满足设计要求的焊接接头性能。
所述步骤4中包含焊前处理:对焊接头处的氧化物、油污进行清洗处理,并通过超声波检测厚度;
焊接方案:采用CO2气体保护焊打底焊接,埋弧自动焊进行外圆的直焊缝焊接,拆除马板后进行内直焊缝埋弧自动焊焊接;
坡口准备:由于轴套只能从两侧焊接,焊接坡口形式采用带衬垫单面单边V形坡口。
每道焊缝完成,100%无损检测合格后,再上到卷板机进行矫圆,对各检查项检查,检查合格后,完成单节段的制作,转入下道工序。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风力发电桩焊接工艺,在原材料处理时就对整体作了防锈处理,且切割时采用三割炬火焰数控切割机下料,保证下料时各边下料时的平行度和直线度的控制,控制对角线误差在1~2mm范围内,对每节组成管都进行全面处理,焊接时,优化焊接参数,对焊接接头预热处理,且焊后有后热处理,并及时对焊后的桩体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减少焊后异常率,采用本发明加工的风力发电桩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焊接的品质,减少了后续的维修率,延长了风力发电桩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风力发电桩焊接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1、原材料处理:钢材从钢厂陆运至钢结构制造厂,检验验收合格后,车间内进行防锈预处理,分类编号存放;
2、下料:用于卷制钢管桩单元管节的钢板为双定尺料,下料后,开出纵缝对接坡口及管节对接环缝坡口。钢板在下料车间采用三割炬火焰数控切割机下料,保证下料时各边下料时的平行度和直线度的控制,控制对角线误差在1~2mm范围内;钢板所有对接边均按规范要求开焊接坡口。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坡口热影响区的范围,可采用多头同时切割;
3、单节钢管预弯、卷筒:利用WS11K-80×3000微控三辊卷板机将钢板卷成单节管;
4、单节管焊接、检验、矫圆:初卷完成后,对接焊缝两端用同材质同等厚度的钢板作为引弧板固定,在内圆中间部分用马板固定;
焊前处理:对焊接头处的氧化物、油污进行清洗处理,并通过超声波检测厚度;
焊接方案:采用CO2气体保护焊打底焊接,埋弧自动焊进行外圆的直焊缝焊接,拆除马板后进行内直焊缝埋弧自动焊焊接;
坡口准备:由于轴套只能从两侧焊接,焊接坡口形式采用带衬垫单面单边V形坡口。
每道焊缝完成,100%无损检测合格后,再上到卷板机进行矫圆,对各检查项检查,检查合格后,完成单节段的制作,转入下道工序;
5、中长节段管拼装
将3-4个单节管拼装成6-9m的节段管,管节接在滚轮托架上操作,滚轮托架固定在稳固地基上,并调整相对应位置于一条直线,节段拼装时需错开相邻单元节段纵向对接焊缝,相邻单节段纵缝相隔45°,摆放至焊接滚轮托架上,用马板固定各连接单节管,采用相同焊接方案完成对接焊缝;
预热温度:一个接头由具有不同最低预热温度要求的母材构成,那么确定最低预热温度和道间温度时,必须取这些最低预热温度中的最高值,也就是说预热温度以42CrMo锻件的最低预热温度作为两种钢材焊接的预热温度。依照氢含量控制法公式计算Pcm=0.5233,依照低合金钢经验公式求得42CrMo钢最低预热温度为280℃。由于42CrMo钢淬硬倾向性大,母材金属热影响区容易产生低塑性的淬硬组织,工件越厚,则淬硬倾向越大。该焊件刚性大,若焊条或焊接工艺选用不当,在焊件冷却至300℃以下时,容易沿热影响区的淬硬区产生冷裂纹。为此将预热温度及道间温度控制在(300±20)℃区间范围内。
焊接参数:两种母材均经过调质处理,在调质状态下进行焊接,最理想的焊接热循环应是高温停留时间要短,而冷却速度要慢。前者可避免过热区奥氏体晶粒粗化,减轻了高温回火区的软化;后者使过热区获得的是对冷裂敏感性低的组织。为此,用小的焊接热输入,保持合理的预热及道间温度,焊后立即进行后热是试验成功关键;
后热处理:焊接完成后立即对焊件进行后热,后热的作用是让扩散氢能够充分的逸出。后热不仅能消氢,也能韧化热影响区和焊缝组织,特别对淬硬性较大的调质钢效果更为明显。后热温度根据经验选择(300±20)℃,后热保温时间为2h,且后热完成后焊接件依旧保持硅酸铝纤维毯完全覆盖,直至缓冷至室温。
6、无损检测:焊后24h对试板进行目检(VT)、磁粉检测(MT)、超声波检测(UT),试板的外观和无损检测结果符合ISO5817B级标准要求;
拉伸试验:横向拉伸及焊缝金属纵向试验的抗拉强度强度以EQ56抗拉强度为参考,即抗拉强度≥670MPa为合格;
弯曲试验:将试样弯曲至180°,弯曲试样表面任何方向上表面缺陷不得超过3mm,试验结果:弯曲试样表面无任何可见裂纹,试样合格;
冲击试验:本次冲击试验共取冲击试样8组,每组3个试样,并按不同的试验温度,不同位置,要求分别进行了试验;
硬度试验:硬度测试结果对规定屈服强度≤420MPa的钢材,一般不应超过350HV,对规定屈服强度在420-690MPa之间的钢材应不超过420HV;
7、管桩防腐:采用800μm厚耐磨环气玻璃鳞片重防腐涂层。
本具体实施方式选用新日铁的NSSWL—74S焊条,预热(300±20)℃,打底焊采用小电流122-125A(f3.2mm),填充与盖面焊适当增大焊接电流至160A(f4.0mm),以提高焊接效率。焊后300℃×2h后热,可获得完全满足设计要求的焊接接头性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步骤6包含以下检测试验项目:
拉伸试验:横向拉伸及焊缝金属纵向试验的抗拉强度强度以EQ56抗拉强度为参考,即抗拉强度≥670MPa为合格;
弯曲试验:将试样弯曲至180°,弯曲试样表面任何方向上表面缺陷不得超过3mm,试验结果:弯曲试样表面无任何可见裂纹,试样合格;
冲击试验:本次冲击试验共取冲击试样8组,每组3个试样,并按不同的试验温度,不同位置,要求分别进行了试验;
硬度试验:硬度测试结果对规定屈服强度≤420MPa的钢材,一般不应超过350HV,对规定屈服强度在420-690MPa之间的钢材应不超过420HV。
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风力发电桩焊接工艺,在原材料处理时就对整体作了防锈处理,且切割时采用三割炬火焰数控切割机下料,保证下料时各边下料时的平行度和直线度的控制,控制对角线误差在1~2mm范围内,对每节组成管都进行全面处理,焊接时,优化焊接参数,对焊接接头预热处理,且焊后有后热处理,并及时对焊后的桩体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减少焊后异常率,采用本发明加工的风力发电桩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焊接的品质,减少了后续的维修率,延长了风力发电桩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风力发电桩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桩焊接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1)、原材料处理:钢材从钢厂陆运至钢结构制造厂,检验验收合格后,车间内进行防锈预处理,分类编号存放;
(2)、下料:用于卷制钢管桩单元管节的钢板为双定尺料,下料后,开出纵缝对接坡口及管节对接环缝坡口;
钢板在下料车间采用三割炬火焰数控切割机下料,保证下料时各边下料时的平行度和直线度的控制,控制对角线误差在1~2mm范围内;钢板所有对接边均按规范要求开焊接坡口;
(3)、单节钢管预弯、卷筒:利用WS11K-80×3000微控三辊卷板机将钢板卷成单节管;
(4)、单节管焊接、检验、矫圆:初卷完成后,对接焊缝两端用同材质同等厚度的钢板作为引弧板固定,在内圆中间部分用马板固定;
焊前处理:对焊接头处的氧化物、油污进行清洗处理,并通过超声波检测厚度;
焊接方案:采用CO2气体保护焊打底焊接,埋弧自动焊进行外圆的直焊缝焊接,拆除马板后进行内直焊缝埋弧自动焊焊接;
坡口准备:由于轴套只能从两侧焊接,焊接坡口形式采用带衬垫单面单边V形坡口。
每道焊缝完成,100%无损检测合格后,再上到卷板机进行矫圆,对各检查项检查,检查合格后,完成单节段的制作,转入下道工序;
(5)、中长节段管拼装
将3-4个单节管拼装成6-9m的节段管,管节接在滚轮托架上操作,滚轮托架固定在稳固地基上,并调整相对应位置于一条直线,节段拼装时需错开相邻单元节段纵向对接焊缝,相邻单节段纵缝相隔45°,摆放至焊接滚轮托架上,用马板固定各连接单节管,采用相同焊接方案完成对接焊缝;
预热温度:一个接头由具有不同最低预热温度要求的母材构成,那么确定最低预热温度和道间温度时,必须取这些最低预热温度中的最高值,也就是说预热温度以42CrMo锻件的最低预热温度作为两种钢材焊接的预热温度;
将预热温度及道间温度控制在(300±20)℃区间范围内;
焊接参数:两种母材均经过调质处理,在调质状态下进行焊接,最理想的焊接热循环应是高温停留时间要短,而冷却速度要慢;
前者可避免过热区奥氏体晶粒粗化,减轻了高温回火区的软化;
后者使过热区获得的是对冷裂敏感性低的组织;
用小的焊接热输入,保持合理的预热及道间温度,焊后立即进行后热是试验成功关键;
后热处理:焊接完成后立即对焊件进行后热,后热的作用是让扩散氢能够充分的逸出;
后热不仅能消氢,也能韧化热影响区和焊缝组织,特别对淬硬性较大的调质钢效果更为明显;
且后热完成后焊接件依旧保持硅酸铝纤维毯完全覆盖,直至缓冷至室温。
(6)、无损检测:焊后24h对试板进行目检(VT)、磁粉检测(MT)、超声波检测(UT),试板的外观和无损检测结果符合ISO5817B级标准要求;
(7)、管桩防腐:采用800μm厚耐磨环气玻璃鳞片重防腐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桩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接工艺选用新日铁的NSSWL—74S焊条,预热(300±20)℃,打底焊采用小电流122-125A(f3.2mm),填充与盖面焊适当增大焊接电流至160A(f4.0mm),以提高焊接效率。焊后300℃×2h后热,可获得完全满足设计要求的焊接接头性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桩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可采用多头同时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桩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预热温度依照氢含量控制法公式计算Pcm=0.5233,依照低合金钢经验公式求得42CrMo钢最低预热温度为2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桩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后热处理中后热温度根据经验选择(300±20)℃,后热保温时间为2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桩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检测试验如下:拉伸试验:横向拉伸及焊缝金属纵向试验的抗拉强度强度以EQ56抗拉强度为参考,即抗拉强度≥670MPa为合格;
弯曲试验:将试样弯曲至180°,弯曲试样表面任何方向上表面缺陷不得超过3mm,试验结果:弯曲试样表面无任何可见裂纹,试样合格;
冲击试验:本次冲击试验共取冲击试样8组,每组3个试样,并按不同的试验温度,不同位置,要求分别进行了试验;
硬度试验:硬度测试结果对规定屈服强度≤420MPa的钢材,一般不应超过350HV,对规定屈服强度在420-690MPa之间的钢材应不超过420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52839.9A CN108817607A (zh) | 2018-07-10 | 2018-07-10 | 风力发电桩焊接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52839.9A CN108817607A (zh) | 2018-07-10 | 2018-07-10 | 风力发电桩焊接工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17607A true CN108817607A (zh) | 2018-11-16 |
Family
ID=64136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752839.9A Pending CN108817607A (zh) | 2018-07-10 | 2018-07-10 | 风力发电桩焊接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817607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30855A (zh) * | 2018-12-24 | 2019-03-29 | 合肥紫金钢管股份有限公司 | 海上风电用大口直缝埋弧焊钢管焊接技术 |
CN110508954A (zh) * | 2019-08-16 | 2019-11-29 | 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风电基础薄板埋弧焊接工艺 |
WO2021022664A1 (zh) * | 2019-08-06 | 2021-02-11 | 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绞吸式挖泥船的定位钢桩焊接工艺 |
CN113458554A (zh) * | 2021-06-28 | 2021-10-01 | 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海上风电套筒圈梁的焊接新工艺 |
CN114178658A (zh) * | 2021-12-23 | 2022-03-15 | 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导管架tky节点双面焊焊接方法及海上风电导管架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71471A (zh) * | 2010-11-20 | 2012-03-14 | 甘肃酒钢集团西部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风电管塔式塔架的制备方法 |
CN102416554A (zh) * | 2011-09-28 | 2012-04-18 | 南通润邦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 风电安装船桩腿的制作工艺 |
CN102513787A (zh) * | 2011-12-08 | 2012-06-27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海洋工程结构钢管生产线工艺 |
CN102699494A (zh) * | 2012-07-04 | 2012-10-03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南通)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海洋钻井平台桩腿主旋管整体加热自动焊接工艺及其专用工装 |
CN103624488A (zh) * | 2013-11-15 | 2014-03-12 | 南通润邦重机有限公司 | 一种自升式海上风电作业平台桩腿制造工艺 |
CN104139283A (zh) * | 2014-08-01 | 2014-11-12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 | 压力回填式管道的制作方法 |
CN106695252A (zh) * | 2016-11-23 | 2017-05-24 |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风力发电塔架主体结构制作方法 |
CN107876943A (zh) * | 2017-11-30 | 2018-04-06 | 南通蓝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风电塔筒的建造工艺 |
-
2018
- 2018-07-10 CN CN201810752839.9A patent/CN10881760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71471A (zh) * | 2010-11-20 | 2012-03-14 | 甘肃酒钢集团西部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风电管塔式塔架的制备方法 |
CN102416554A (zh) * | 2011-09-28 | 2012-04-18 | 南通润邦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 风电安装船桩腿的制作工艺 |
CN102513787A (zh) * | 2011-12-08 | 2012-06-27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海洋工程结构钢管生产线工艺 |
CN102699494A (zh) * | 2012-07-04 | 2012-10-03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南通)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海洋钻井平台桩腿主旋管整体加热自动焊接工艺及其专用工装 |
CN103624488A (zh) * | 2013-11-15 | 2014-03-12 | 南通润邦重机有限公司 | 一种自升式海上风电作业平台桩腿制造工艺 |
CN104139283A (zh) * | 2014-08-01 | 2014-11-12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 | 压力回填式管道的制作方法 |
CN106695252A (zh) * | 2016-11-23 | 2017-05-24 |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风力发电塔架主体结构制作方法 |
CN107876943A (zh) * | 2017-11-30 | 2018-04-06 | 南通蓝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风电塔筒的建造工艺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天津大学,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第四建设公司 编著: "《工程焊接冶金学》", 31 October 1993 * |
美国焊接学会D1结构焊接委员会 编制: "《钢结构焊接规范》", 31 December 2006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30855A (zh) * | 2018-12-24 | 2019-03-29 | 合肥紫金钢管股份有限公司 | 海上风电用大口直缝埋弧焊钢管焊接技术 |
CN109530855B (zh) * | 2018-12-24 | 2021-09-10 | 合肥紫金钢管股份有限公司 | 海上风电用大口直缝埋弧焊钢管焊接方法 |
WO2021022664A1 (zh) * | 2019-08-06 | 2021-02-11 | 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绞吸式挖泥船的定位钢桩焊接工艺 |
CN110508954A (zh) * | 2019-08-16 | 2019-11-29 | 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风电基础薄板埋弧焊接工艺 |
CN113458554A (zh) * | 2021-06-28 | 2021-10-01 | 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海上风电套筒圈梁的焊接新工艺 |
CN114178658A (zh) * | 2021-12-23 | 2022-03-15 | 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导管架tky节点双面焊焊接方法及海上风电导管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17607A (zh) | 风力发电桩焊接工艺 | |
CN102886593B (zh) | 一种特高压输电钢管塔q460高强钢钢管的焊接方法 | |
CN102371471B (zh) | 一种风电管塔式塔架的制备方法 | |
CN109175617A (zh) | 一种高压蒸汽管道焊接方法 | |
CN102114597B (zh) | 一种风电主轴的锻焊制造方法 | |
CN101104234A (zh) | 水轮发电机组铸钢件缺陷补焊裂纹处理方法 | |
CN105665898A (zh) | 一种珠光体耐热钢复合板埋弧自动焊焊接方法 | |
CN104070270B (zh) | 一种耐滨海地区大气腐蚀用钢的焊丝埋弧焊焊接工艺 | |
CN103706921A (zh) | 热连轧精轧机支承辊堆焊修复方法 | |
CN103643025B (zh) | 一种提高新型马氏体耐热钢a355 p91焊缝韧性的方法 | |
CN105290572A (zh) | 一种超高强度钢的焊接方法 | |
CN101376192A (zh) | 22SiMn2TiB钢铲斗刃的焊接方法 | |
CN114054954A (zh) | 一种冷连轧机组410马氏体不锈钢焊接及热处理方法 | |
CN107414405B (zh) | 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轴承座焊接裂纹的修补工艺 | |
CN104002014B (zh) | 一种耐滨海地区大气腐蚀用钢的焊条电弧焊焊接工艺 | |
CN103350287A (zh) | F92阀体与f22配管异种钢对接焊的工艺 | |
Vendan et al. | Strength assessment using destructive testing on MIAB welded alloy steel tubes and subsequent techno-economical evaluation | |
CN113427219B (zh) | 一种大型钢制扬克烘缸的制造方法 | |
CN103481008A (zh) | 一种深孔焊补工艺 | |
CN106964872A (zh) | 一种手工电弧焊smaw深孔堆焊方法 | |
CN116237624B (zh) | 一种重载铁路用75kg/m过共析钢轨固定闪光焊接及接头热处理方法 | |
CN117697228A (zh) | 一种大型石墨钢轧辊的堆焊修复再造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664848B (zh) | 一种热剪切模具的剪切刃堆焊工艺 | |
CN101352784B (zh) | 一种爆炸焊接用0Cr13型铁素体不锈钢拼接方法 | |
CN105195858A (zh) | 一种船体结构用钢平角接焊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