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0208B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10208B CN108810208B CN201810653771.9A CN201810653771A CN108810208B CN 108810208 B CN108810208 B CN 108810208B CN 201810653771 A CN201810653771 A CN 201810653771A CN 108810208 B CN108810208 B CN 10881020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oard
- flexible circuit
- display
- sub
- display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7—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其中,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模组,具有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为所述显示模组的顶端;第一柔性电路板,第一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显示模组的第一端部,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显示面板电性连接以驱动显示面板实现显示功能;第二柔性电路板,第二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显示模组的所述第一端部,第二柔性电路板与触控面板电性连接以驱动所述触控面板实现触控功能;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显示模组之间设有第一固定层,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显示模组之间设有第二固定层,第一固定层将第一柔性电路板粘贴在所述第一端部,第二固定层将第二柔性电路粘贴在第一端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显示屏组件的屏占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例如拍照、聊天、玩游戏。电子设备功能越来越多,电子设备内部安装的器件越来越多,尤其是电子设备安装屏幕一面的器件越来越多,在电子设备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往往会牺牲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使得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变小,降低屏占比。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可以增大显示屏组件的显示区域,进而可以提高显示屏组件的屏占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组件,包括:
显示模组,具有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为所述显示模组的顶端;
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的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电性连接以驱动所述显示面板实现显示功能;
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的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触控面板电性连接以驱动所述触控面板实现触控功能;
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设有第一固定层,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设有第二固定层,所述第一固定层将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粘贴在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固定层将所述第二柔性电路粘贴在所述第一端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电路主板和显示屏组件,所述电路主板和显示屏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显示屏组件为以上所述的显示屏组件,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与电路主板电性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将第一柔性电路板、第二柔性电路板均设置在显示模组的顶端,从而只需要在显示模组的顶端设置非显示区域,而无需在显示模组的两个端部均设置非显示区域,也即可以增大显示模组的显示区域面积,进而可以提高显示屏组件的屏占比,同时,通过第一固定层将第一柔性电路板粘贴在所述第一端部,通过第二固定层将第二柔性电路板粘贴在所述第二端部,这样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不会占用第一端部上方过多的空间,从而有效降低显示模组第一端部的非显示区域,更好的实现电子设备的窄边框和全面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显示屏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显示屏组件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显示屏组件沿P1-P1方向的部分剖视图。
图6为图2所示显示屏组件沿P1-P1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6所示剖视图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2所示显示屏组件中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9所示显示屏组件沿P3-P3方向的第一种剖视图。
图13为图9所示显示屏组件沿P3-P3方向的第二种剖视图。
图14为图9所示显示屏组件沿P3-P3方向的第三种剖视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所示显示屏组件沿P4-P4方向的剖视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所示显示屏组件沿P2-P2方向的剖视图。
图20为图19所示剖视图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屏10、中框20、电路主板30、电池40以及后盖50。
其中,显示屏10安装在后盖50上,以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显示屏10作为电子设备100的前壳,与后盖50形成一收容空间,用于容纳电子设备100的其他电子元件或功能组件。同时,显示屏10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显示屏10可以为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类型的显示屏。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0可以包括显示区域11以及非显示区域12。其中,显示区域11执行显示屏10的显示功能,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非显示区域12不显示信息。非显示区域12可以用于设置摄像头、受话器、显示屏触控电极等功能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12可以包括位于显示区域11上部和下部的至少一个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屏10包括相对的两个端部10A和10B。在一些场景中,显示屏10可以竖屏显示或者横屏显示。此处仅以显示屏10竖屏显示的场景对显示屏的两个端部10A、10B进行说明。其中,端部10A为显示屏10显示信息时的顶端。通常,在显示屏10靠近顶端10A的显示区域可以显示时间、电量、信号强度、网络类型等信息。端部10B为显示屏10显示信息时的底端。通常,在显示屏10靠近底端10B的显示区域可以显示任务栏,任务栏可以用于显示用户常用应用的图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0可以为全面屏。此时,显示屏10可以全屏显示信息,从而电子设备100具有较大的屏占比。显示屏10只包括显示区域11,而不包括非显示区域。此时,电子设备100中的摄像头、接近传感器等功能组件可以隐藏在显示屏10下方,而电子设备100的指纹识别模组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100的背面。
中框20可以为薄板状或薄片状的结构,也可以为具有通孔的框体结构。其中,中框20可以收容在上述显示屏10与后盖50形成的收容空间中。中框20用于为电子设备100的整体结构提供支撑作用,以将电子设备100中的电子元件、功能组件安装到一起,形成完整的电子设备。例如,电子设备100中的摄像头、受话器、电路板、电池等功能组件都可以安装到中框20上以进行固定。
电路主板30安装在上述收容空间内部。例如,电路主板30可以安装在所述中框20上,并随中框20一同收容在上述收容空间中。电路主板30可以为电子设备100的主板。其中,电子设备100的处理器可以设置在电路主板30上。电路主板30上还可以集成有马达、麦克风、扬声器、受话器、耳机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USB接口)、摄像头、距离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陀螺仪等功能组件中的一个、两个或多个。同时,显示屏10可以电连接至电路主板30。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主板30上设置有显示控制电路。所述显示控制电路向显示屏10输出电信号,以控制显示屏10显示信息。
电池40安装在上述收容空间内部。例如,电池40可以安装在所述中框20上,并随中框20一同收容在上述收容空间中。电池40可以电连接至所述电路主板30,以实现电池40为电子设备100供电。其中,电路主板30上可以设置有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将电池40提供的电压分配到电子设备100中的各个电子元件。
后盖50用于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外部轮廓。后盖50可以一体成型。在后盖50的成型过程中,可以在后盖50上形成后置摄像头孔、指纹识别模组安装孔等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盖50可以为金属后盖,比如镁合金、不锈钢等金属。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后盖50的材料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例如后盖50可以为塑胶后盖,还例如后盖50可以为陶瓷后盖。再例如,后盖50可以包括塑胶部分和金属部分,后盖50可以为金属和塑胶相互配合的后盖结构。具体的,可以先成型金属部分,比如采用注塑的方式形成镁合金基板,在镁合金基板上再注塑塑胶,形成塑胶基板,以形成完整的后盖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后盖50和中框20可以相互固定连接形成一壳体结构,后盖50和中框20也可以一体成型形成一壳体结构。
相较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组件60,下面对所述显示模组60做具体介绍。
请参阅图2至图7,其中,显示屏组件60包括显示模组61、第一柔性电路板62以及第二柔性电路板63。
其中,显示模组61具有相反设置的显示面601和非显示面602,显示面601用于显示,显示面601朝向显示屏组件60的外部。非显示面602不显示,非显示面602位于显示屏组件60的内部。显示模组61具有第一端部61A,其中第一端部61A为显示模组61显示信息时的顶端,第一端部61A可以参考上述显示屏10的顶端10A的描述。
请参阅图5,其中,显示模组61可以包括显示面板611和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611上的触控面板612。显示面板611用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功能,以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显示面板611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6111和第二表面6112。在电子设备100安装完成后,第一表面6111隐藏在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第二表面6112面向用户。
其中,触控面板612用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触控功能,以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所述触控面板612实现对电子设备100的控制。触控面板612包括相对的第三表面6121和第四表面6122。在电子设备100安装完成后,第三表面6121隐藏在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第四表面6122面向用户。第四表面6122为用户进行触控操作时的按压面。其中,显示面板611的第二表面6112与触控面板612的第三表面6121接触。其中显示面板611的端部高于触控面板612,或者说显示面板611相比触控面板612更靠近第一端部61A
请参阅图8,其中,第一柔性电路板62设置在显示模组61的非显示面602,且第一柔性电路板62位于显示模组61的第一端部61A位置。第一柔性电路板62可以从非显示面602绕过第一端部61A延伸到显示模组61的内部与显示面板611电性连接,以驱动显示模组61实现显示功能。第一柔性电路板62与电路主板30电性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62向显示面板611传输电子设备100的处理器产生的控制信号,以对显示面板611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柔性电路板62包括有第一连接本体621、第一弯折部622、第一连接部623、以及凸出部624。
其中,第一连接本体621安装在显示模组61的非显示面602,可以采用异方性导电胶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的方式安装在显示模组61的非显示面602,也可以采用胶水固定的方式。
其中,凸出部624从第一连接本体621的一侧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凸出部624与电路主板30连接。从而,第一柔性电路板62可以实现与电子设备100中的电路主板30的电性连接。当第一柔性电路板62安装在显示模组61的非显示面602上时,凸出部624从显示模组61的一侧边缘向外延伸,方便与电路主板30进行连接。
请参阅图9,其中,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62与所述显示模组61之间设有第一固定层640,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63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设有第二固定层650,所述第一固定层640将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62粘贴在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固定层650将所述第二柔性电路粘贴在所述第一端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增大显示屏组件的显示区域,将第一柔性电路板62、第二柔性电路板63均设置在显示模组61的顶端,从而只需要在显示模组61的顶端设置非显示区域,而无需在显示模组61的两个端部均设置非显示区域,进而可以提高显示屏组件的屏占比,但是,这种将第一柔性电路板6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63直接从显示模组61顶端绕设,这样容易使得第一柔性电路板6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63顶端形成褶皱,从而使得第一柔性电路板6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63固定部不牢靠,增加显示模组顶端的非显示区域。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增大显示模组的显示面积的同时,通过第一固定层640将第一柔性电路板62粘贴在所述第一端部,通过第二固定层650将第二柔性电路板63粘贴在所述第二端部,这样第一柔性电路板6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63不会占用第一端部上方过多的空间,从而有效降低显示模组第一端部的非显示区域,更好的实现电子设备的窄边框和全面屏。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层640和第二固定层650可以为双面均具有黏贴性的黏贴层,所述黏贴层可以一面黏贴在所述显示模组上、另一面黏贴在所述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6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63上以使得第一柔性电路板6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63粘贴在所述第一端部,从而避免第一柔性电路板6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63出现褶皱或者凸起,影响显示模组的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固定层640和第二固定层650还可以是其他结构,比如,第一固定层640和第二固定层650包括一黏贴层和夹持部,所述黏贴层黏贴在所述显示模组上,所述夹置部用于夹置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6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63。具体的,所述夹置部可以是薄弹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6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63夹置在薄弹片内从而实现第一柔性电路板6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63与所述第一固定层640和第二固定层650的固定连接。采用薄弹片固定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6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63,这样可以使得安装和拆卸时更加方面。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第一固定层640和第二固定层650的具体结构还可以做多种变形,对于所述第一固定层640和第二固定层650的具体结构不限于上述方式。
请参阅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6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621、第一弯折部622以及第二连接部623,所述第一弯折部622覆盖在第一端部61A上。
其中,第一连接部621与所述第一弯折部622的边缘连接,第二连接部623从第一端部60A朝向显示模组61内部延伸,并与显示模组61的显示面板电性连接。其中,第二连接部623延伸至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一侧。第二连接部623与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连接,以实现第一柔性电路板62与显示面板的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11和图12,其中,所述第一弯折部622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层640与所述第一端部61A固定粘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层640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61的第一端部61A,所述第一固定层640一面与所述显示模组61的第一端部61A固定连接、另一面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62固定连接。使得第一柔性电路板62粘贴在所述显示模组61的第一端部61A,从而减少显示模组61的非显示区域。
请参阅图13,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层640包括第一子固定层641和第二子固定层642,所述第一连接部621通过所述第一子固定层641与所述显示模组6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622通过所述第二子固定层642与所述第一端部61A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子固定层641固定在所述显示模组的非显示面、且靠近所述第一端部61A,所述第一连接部621固定在所述第一子固定层641上,所述第二子固定层642固定在在所述第一端部61A,所述第一弯折部622固定在所述第二子固定层642上。通过第一子固定层641和第二子固定层642,这样可以多个方位的固定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62,从而进一步的固定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62与显示模组61。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子固定层642与覆盖在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一柔性电路板62重合。当然,所述第二子固定层642的形状与覆盖在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一柔性电路板62也可以不用重合,比如,所述第二子固定层642包括多个,多个第二子固定层642间隔设置。将所述第二子固定层642与覆盖在所述第一端部61A的第一柔性电路板62重合这样可以全面的与固定,使得第一端部61A和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62的固定更加牢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固定层641和第二子固定层642连接且一体成型。当然,所述第一子固定层641和第二子固定层642连接,也可以不用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子固定层641和所述第二子固定层642的连接关系不做具体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子固定层641和第二子固定层连接且一体成型可以在安装时更加方便。
请参阅图14,其中,所述所述第一固定层640还包括第五子固定层643,所述第二连接部622通过所述第五固定层643与所述显示模组61固定连接。
请再参阅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柔性电路板63设置在显示模组61的非显示面602,且第二柔性电路板63位于显示模组61的第一端部61A位置。第二柔性电路板63可以从非显示面602绕过第一端部61A延伸到显示模组61的内部与触控面板612电性连接,以驱动显示模组61实现触控功能。第二柔性电路板63可以从非显示面602绕过第一端部61A延伸到显示模组61的内部与触控面板612电性连接,以驱动显示模组61实现触控功能。从而,可以通过第二柔性电路板63向电子设备100的处理器传输触控面板612接收到的触控指令。
请参阅图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6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接部631、第二弯折部632以及第四连接部633。
其中,第三连接部631安装在显示模组61的非显示面602,可以采用异方性导电胶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的方式安装在显示模组61的非显示面602,也可以采用胶水固定的方式。第三连接部631与第一柔性电路板62电性连接,以实现第二柔性电路板63与电路主板30的电性连接,该第三连接部631可以部分覆盖到第一柔性电路板62上,也即,第三连接部631的一部分可以覆盖在第一柔性电路板62上。第三连接部631可以采用异方性导电胶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的方式贴合在第一柔性电路板62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连接部631也可以与第一柔性电路板62并排排列。
其中,第二弯折部632覆盖在第一端部61A上。所述第二弯折部632和第一弯折部632可以重叠或部分重叠在第一端部61A。第二弯折部632可以和第一弯折部632也可以不重叠,而并排排列在第一端部61A。
其中,第四连接部633从第二弯折部632的端部延伸形成,第四连接部633及第三连接部631分别位于第二弯折部632的两侧。该第四连接部633从第一端部61A朝向显示模组61内部延伸,并与显示模组61的触控面板612电性连接。第四连接部633和第二连接部623可以并排排列在显示模组61的内部。第四连接部633延伸至触控面板612的第四表面6122一侧。第四连接部633与触控面板612的第四表面6122连接,以实现第二柔性电路板63与触控面板612的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弯折632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层650与所述第一端部60A固定粘贴。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固定层650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61的第一端部61A,所述第二固定层650一面与所述显示模组61的第一端部61A固定连接、另一面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63固定连接。使得第二柔性电路板63粘贴在所述显示模组61的第一端部61A,从而减少显示模组61的非显示区域。
请参阅图17,其中,所述第二固定层650包括第三子固定层651、第四子固定层652以及第六子固定层653,所述第三子固定层651固定在所述显示模组61A的非显示面602且靠近所述显示模组61的第一端部61A,所述第六子固定层653固定在所述显示模组61显示面且靠近所述第一端部61A,所述第四子固定层651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61A。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61的非显示面602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一端部61A的边缘设置有凸缘,所述第一子固定层641和第三子固定层贴651设在所述凸缘外侧。这样可以使得第一柔性电路板6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63与显示模组接触时,不会与直角直接接触,从而可以防止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6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63折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621和所述第三连接部631至少部分重叠。当然所述第一连接部621和第三连接部631也可以分开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621和第三连接部631的分布并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8,图18所示为显示屏组件6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所示显示屏组件60与图2所示显示屏组件60的区别在于:显示模组61上设置有缺口610。所述缺口610位于显示模组61的第一端部61A。其中,所述缺口610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61A的中部,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61A的角部。例如,所述缺口610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61A的中部,此时显示模组61的左右两边与所述缺口610的中点距离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缺口610沿所述显示模组61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显示模组6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缺口610可以在所述显示屏组件60上形成一个整体的缺口。显示屏组件60上形成的整体缺口内可以设置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可以包括电子设备100的摄像头模组、闪光灯、受话器、接近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指纹识别模组等功能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组件60还包括玻璃盖板65。玻璃盖板65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61上。其中,玻璃盖板65可以覆盖显示模组61,以对显示模组61进行保护,防止显示模组61被刮伤或者被水损坏。
请参阅图19和图20,玻璃盖板65设置在显示模组61的触控面板612一侧。也即,玻璃盖板65背离所述显示模组61中的显示面板611设置。从而,电子设备100安装完成后,玻璃盖板65面向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玻璃盖板65与显示模组61的触控面板612之间设置有光学胶66。玻璃盖板65通过光学胶66与显示模组61结合到一起。同时,光学胶66为透明的,不会对显示面板611的显示功能造成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61还包括偏光片613。偏光片613设置在显示模组61中靠近触控面板612的一侧,也即偏光片613背离显示面板611设置。偏光片613用于对显示面板611发出的光线提供偏振作用。此时,光学胶66设置在偏光片613与玻璃盖板65之间。玻璃盖板65通过光学胶66与显示模组61结合到一起。
请参阅图21,其中,该电子设备70可以包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可以包括存储和处理电路71。该存储和处理电路71可以存储器,例如硬盘驱动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或用于形成固态驱动器的其它电子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静态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存储和处理电路71中的处理电路可以用于控制电子设备70的运转。该处理电路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功率管理单元,音频编解码器芯片,专用集成电路,显示驱动器集成电路等来实现。
存储和处理电路71可用于运行电子设备70中的软件,例如互联网浏览应用程序,互联网协议语音(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电话呼叫应用程序,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媒体播放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功能等。这些软件可以用于执行一些控制操作,例如,基于照相机的图像采集,基于环境光传感器的环境光测量,基于接近传感器的接近传感器测量,基于诸如发光二极管的状态指示灯等状态指示器实现的信息显示功能,基于触摸传感器的触摸事件检测,与在多个(例如分层的)显示器上显示信息相关联的功能,与执行无线通信功能相关联的操作,与收集和产生音频信号相关联的操作,与收集和处理按钮按压事件数据相关联的控制操作,以及电子设备70中的其它功能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电子设备7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电路72。输入-输出电路72可用于使电子设备70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即允许电子设备70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和也允许电子设备70将数据从电子设备70输出至外部设备。输入-输出电路72可以进一步包括传感器73。传感器73可以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基于光和电容的接近传感器,触摸传感器(例如,基于光触摸传感器和/或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其中,触摸传感器可以是触控显示屏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一个触摸传感器结构独立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和其它传感器等。
输入-输出电路72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显示器,例如显示器74。显示器74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电子墨水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使用其它显示技术的显示器中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显示器74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阵列(即,显示器74可以是触控显示屏)。触摸传感器可以是由透明的触摸传感器电极(例如氧化铟锡(ITO)电极)阵列形成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或者可以是使用其它触摸技术形成的触摸传感器,例如音波触控,压敏触摸,电阻触摸,光学触摸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电子设备70还可以包括音频组件75。音频组件75可以用于为电子设备70提供音频输入和输出功能。电子设备70中的音频组件75可以包括扬声器,麦克风,蜂鸣器,音调发生器以及其它用于产生和检测声音的组件。
通信电路77可以用于为电子设备70提供与外部设备通信的能力。通信电路77可以包括模拟和数字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基于射频信号和/或光信号的无线通信电路。通信电路77中的无线通信电路可以包括射频收发器电路、功率放大器电路、低噪声放大器、开关、滤波器和天线。举例来说,通信电路77中的无线通信电路可以包括用于通过发射和接收近场耦合电磁信号来支持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的电路。例如,通信电路77可以包括近场通信天线和近场通信收发器。通信电路77还可以包括蜂窝电话收发器和天线,无线局域网收发器电路和天线等。
电子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电池,电力管理电路和其它输入-输出单元77。输入-输出单元77可以包括按钮,操纵杆,点击轮,滚动轮,触摸板,小键盘,键盘,照相机,发光二极管和其它状态指示器等。
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输出电路72输入命令来控制电子设备70的操作,并且可以使用输入-输出电路72的输出数据以实现接收来自电子设备70的状态信息和其它输出。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模组,具有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为所述显示模组的顶端;
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的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显示面板电性连接以驱动所述显示面板实现显示功能;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
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的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触控面板电性连接以驱动所述触控面板实现触控功能;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
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设有第一固定层,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设有第二固定层,所述第一固定层将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粘贴在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固定层将所述第二柔性电路粘贴在所述第一端部;
所述第一固定层包括第一子固定层,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一子固定层与所述显示模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层包括第三子固定层,所述第三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三子固定层与所述显示模组固定连接;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处的一侧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靠近所述第一端部边缘,所述第一子固定层和第三子固定层贴设在所述凸缘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一弯折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弯折部覆盖在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显示模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二弯折部以及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二弯折部覆盖在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显示模组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层与所述第一端部固定粘贴,所述第二弯折部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层与所述第一端部固定粘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层还包括第二子固定层,所述第一弯折部通过所述第二子固定层与所述第一端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层还包括第四子固定层,所述第二弯折部通过所述第四子固定层与所述第一端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固定层和第二子固定层连接且一体成型,所述第三子固定层和第四子固定层连接且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固定层形状与所述覆盖在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一柔性电路板重合,所述第四子固定层形状与覆盖在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层还包括第五子固定层,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五子固定层与所述显示模组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层还包括第六子固定层,所述第四连接部通过所述第六子固定层与所述显示模组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具有缺口,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并排排列在第一端部。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至少部分重叠。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路主板和显示屏组件,所述电路主板和显示屏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显示屏组件为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组件,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电路主板电性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安装在缺口内,所述功能组件与电路主板电性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53771.9A CN108810208B (zh) | 2018-06-22 | 2018-06-22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53771.9A CN108810208B (zh) | 2018-06-22 | 2018-06-22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10208A CN108810208A (zh) | 2018-11-13 |
CN108810208B true CN108810208B (zh) | 2020-04-10 |
Family
ID=64084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653771.9A Active CN108810208B (zh) | 2018-06-22 | 2018-06-22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81020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30673B (zh) * | 2018-12-29 | 2023-07-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KR102783662B1 (ko) * | 2019-06-20 | 2025-03-2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02027B (zh) * | 2010-08-20 | 2013-07-11 | Qisda Corp | 觸控式電子裝置 |
CN107864552B (zh) * | 2017-11-09 | 2019-12-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电路板及其组装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CN108111650B (zh) * | 2018-01-10 | 2020-07-0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Lcd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
-
2018
- 2018-06-22 CN CN201810653771.9A patent/CN108810208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10208A (zh) | 2018-11-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81539B (zh)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US20200267847A1 (en) | Electronic component arrangement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 |
EP3562129B1 (en) | Terminal display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 |
CN108879072B (zh) | 电子设备 | |
US10686921B2 (en) | Terminal display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 |
CN109413246B (zh) |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08736134B (zh) |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 |
EP3735612B1 (en) | Display including plurality of wiring layers in bending region | |
CN108632509B (zh) | 电子设备 | |
US11581627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lot antenna module | |
CN108540616B (zh)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09116608B (zh) | 显示屏、显示屏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9151122B (zh) | 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显示屏组件的组装方法 | |
CN108493587B (zh) | 壳体组件、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09346828B (zh) |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 |
US20210136189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front shell thereof | |
CN108810208B (zh)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217508805U (zh) | 电子设备 | |
CN108810220A (zh) | 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 |
CN108682937B (zh) | 壳体组件、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10447002A (zh) | 一种终端 | |
US11316266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tructure for eliminating parasitic emission | |
CN108881540B (zh)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06961791B (zh) | 一种模块化组件及移动终端 | |
CN108667983B (zh) | 壳体组件、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