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792557B - 一种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92557B
CN108792557B CN201810761117.XA CN201810761117A CN108792557B CN 108792557 B CN108792557 B CN 108792557B CN 201810761117 A CN201810761117 A CN 201810761117A CN 108792557 B CN108792557 B CN 1087925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blocking
tray
jig plate
ji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611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92557A (zh
Inventor
林焕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ej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ej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ej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Dej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6111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925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92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925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925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925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35Containers
    • B65G2201/0258Trays, totes or bi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包括上料线1、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治具板输送线4、第二治具板进料线5、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进料线6、第一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出料线7、第二治具板回流线8、AOI检测设备9、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检测后输送线11、第二空托盘回流线12、第三空托盘移载机构13、第一治具板回流线14、治具板托盘翻转工位15、NG剔除设备16、NG剔除线17、第二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出料线18。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减少人工成本,占地面积小,减少厂房上的投入,整体检测速度快,有效的提高了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带线运输领域,具体是笔记本键盘上键的AOI检测运输线,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键盘上键的AOI检测设备多是单机与皮带线相连,总体呈回字状摆放,一人负责上料一人负责下料,这样用需要的人工多,占地大。另外一种使用方式是AOI检测设备单机使用由人工上下料,时间慢,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使用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包括上料线1、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治具板输送线4、第二治具板进料线5、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进料线6、第一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出料线7、第二治具板回流线8、AOI检测设备9、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检测后输送线11、第二空托盘回流线12、第三空托盘移载机构13、第一治具板回流线14、治具板托盘翻转工位15、NG剔除设备16、NG剔除线17、第二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出料线18,所述上料线1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的端部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设置在所述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上,所述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的端部与所述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的端部对应设置的,所述治具板输送线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对应设置,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治具板进料线5对应设置,所述AOI检测设备9包括第一排AOI检测设备91和第二排AOI检测设备92,所述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进料线6包括多个,一部分所述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进料线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对应设置,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排AOI检测设备91对应设置,另一部分所述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进料线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治具板进料线5对应设置,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AOI检测设备92对应设置,所述第一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出料线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排AOI检测设备91对应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检测后输送线11对应设置,所述第二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出料线1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排AOI检测设备92对应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检测后输送线11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的端部与所述第二空托盘回流线12对应设置,所述第三空托盘移载机构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空托盘回流线12对应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检测后输送线11对应设置,所述治具板托盘翻转工位15设置在所述检测后输送线11上,所述第一治具板回流线14的一端与所述检测后输送线11对应设置,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治具板回流线8对应设置,所述NG剔除线17设置在所述检测后输送线11末端,所述NG剔除设备16与所述NG剔除线17对应设置,并设置于所述NG剔除线17的一侧。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料线1包括第一治具板移载机构101、第一电控箱102、上料线的第一阻挡工位103、上料线的第二阻挡工位104、第一线体105、第二治具板移载机构106,所述第一治具板移载机构101和所述第二治具板移载机构106设置在所述第一线体105的前后两端,所述上料线的第一阻挡工位103和所述上料线的第二阻挡工位104设置在所述第一线体105上,所述第一电控箱102位于所述第一线体105的下部;所述上料线的第一阻挡工位103和所述上料线的第二阻挡工位104的结构相同,所述上料线的第一阻挡工位103包括第一阻挡气缸1031、安装支架1032和来料第一感应开关1033,所述第一阻挡气缸1031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1032的上部,所述来料第一感应开关1033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1032的侧面;所述第一治具板移载机构101和所述第二治具板移载机构106的结构相同,设置方向不同,所述第一治具板移载机构101和所述第二治具板移载机构106包括第一无杆气缸1011、连接块1012、第一缓冲机构1013、第一升降气缸1014、夹爪气缸1015和夹爪1016,所述第一缓冲机构1013安装在所述夹爪气缸1015上,所述第一升降气缸1014安装在第一升降气缸1014的安装板上,第一升降气缸1014的安装板通过连接块1012与第一无杆气缸1011相连,所述夹爪气缸1015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气缸1014下部,所述夹爪1016与所述夹爪气缸1015相连。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包括金具吸盘201、第二升降气缸202、第二无杆气缸203、第一扫码机构204,所述金具吸盘201位于所述第二升降气缸202下部,所述第二升降气缸202设置在所述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上,所述第二无杆气缸203设置所述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的上部,所述第一扫码机构204设置在所述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的侧边。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治具板输送线4包括第三治具板移载机构401、第二线体402和第四治具板移载机构403,所述第三治具板移载机构401和所述第四治具板移载机构403位于所述第二线体402的前后两端。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治具板进料线5包括多个单段线体,每个单段线体包括第二电控箱501、皮带线502、单段线体的第一阻挡工位503、单段线体的第二阻挡工位504、第三阻挡工位505,所述单段线体的第一阻挡工位503、所述单段线体的第二阻挡工位504、所述第三阻挡工位505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所述皮带线502上,所述第二电控箱501位于所述皮带线502下部,所述单段线体的第一阻挡工位503、所述单段线体的第二阻挡工位504、所述第三阻挡工位505的结构相同,所述单段线体的第一阻挡工位503包括第二阻挡气缸5031、阻挡销5032、安装板5033、第二感应开关5034,所述第二阻挡气缸5031安装于所述安装板5033上,所述阻挡销5032设置于所述第二阻挡气缸5031的上部,所述第二感应开关5034设置于所述安装板5033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进料线6包括治具抓取移载机构601、治具输送线602和铝型材机架603,所述治具抓取移载机构601和所述治具输送线602设置在所述铝型材机架603上,所述治具抓取移载机构601位于所述治具输送线602上部;所述治具抓取移载机构601包括第三升降气缸6011、第二缓冲机构6012、第三无杆气缸6013、夹爪机构6014、滑轨6015。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后输送线11包括第一治具板阻挡机构111和第三线体112,所述第一治具板阻挡机构111设置在所述第三线体112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包括第二扫码机构1001、第一托盘阻挡机构1002和第二托盘阻挡机构1003,所述第二扫码机构1001和所述第一托盘阻挡机构1002位于所述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的一端,所述第二托盘阻挡机构1003位于所述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托盘阻挡机构1002和第二托盘阻挡机构100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托盘阻挡机构1002包括阻挡块10021、第三阻挡气缸10022、第三感应开关10023,所述阻挡块10021设置在所述第三阻挡气缸10022上,所述第三感应开关10023设置在所述第一托盘阻挡机构1002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空托盘回流线12包括托盘阻挡机构1203、第三扫码机构1204、第四扫码机构1205,所述托盘阻挡机构1203、所述第三扫码机构1204、所述第四扫码机构1205设置在所述第二空托盘回流线12上;所述托盘阻挡机构1203包括第四阻挡气缸12031、固定块12032和阻挡滑块12033,所述第四阻挡气缸12031和所述阻挡滑块12033位于所述固定块12032的前后;所述第三扫码机构1204包括第一扫码枪12041、上下调节块12042、扫码枪安装支架12043,所述第一扫码枪12041设置在所述扫码枪安装支架12043上,所述扫码枪安装支架12043设置在所述上下调节块12042上;所述第四扫码机构1205包括第二扫码枪12051、扫码枪支架12052、固定支架12053,所述第二扫码枪12051设置在所述扫码枪支架12052上,所述扫码枪支架12052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12053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治具板回流线14包括回流线前端1401、回流线过渡段1402、回流线末端1403、空治具板移载机构1404,所述回流线前端1401、所述回流线过渡段1402、所述回流线末端1403从前到后依次排列,所述空治具板移载机构1404位于所述回流线末端1403后部;所述第二治具板回流线8包括第二治具板阻挡机构801、第四线体802,所述第二治具板阻挡机构801位于所述第四线体802上;所述NG剔除设备16包括机械手治具1601、四轴机械手1602和NG料盘1603,所述机械手治具1601、所述四轴机械手1602和所述NG料盘1603设置在所述NG剔除设备16上;所述NG剔除线17包括阻挡阻挡顶升机构1701、第五线体1702、第三电控箱1703和扫码机构1704,所述第三电控箱1703位于所述第五线体1702的下部,所述阻挡顶升机构1701、所述扫码机构1704位于所述第五线体1702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能够减少人工成本,占地面积小,减少厂房上的投入,整体检测速度快,有效的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AOI检测运输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述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中的上料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述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中的第一阻挡工位或第二阻挡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述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中的第一治具板移载机构或所述第二治具板移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述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中的第一治具板移载机构或所述第二治具板移载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述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中的第一治具板进料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述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中的空托盘移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述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中的治具板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所述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中的第二治具板进料线上单段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所述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中的第二治具板进料线上阻挡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所述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中的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进料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所述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中的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进料线上治具抓取移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所述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中的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进料线上治具抓取移载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14是图1所述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中的检测后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所述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中的第一空托盘回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所述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中的第一空托盘回流线上第一托盘阻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所述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中的第二空托盘回流线和第三空托盘移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所述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中的托盘阻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所述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中的扫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所述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中的扫码机构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1所述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中的第一治具板回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1所述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中的第二治具板回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1所述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中的NG剔除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1所述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中的NG剔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是将托盘上的所有键送进AOI 设备检测,AOI设备客户提供,客户现场11台AOI设备以6+5的形式摆放,即一边6台一边5台的形式摆放,需要做皮带线将11台AOI设备串联起来。托盘上有条形码记录着托盘上所有键的信息。这里面的键为键盘键。
在AOI检测前,键是摆放在托盘上,键在上托盘在下,键与托盘之间没有连接,托盘上有台阶防止键掉落。键需要检测的地方是在键的背面,而AOI检测设备是从上面检测,所以需要人工将键翻转过来再放入AOI检测运输装置中进行检测。在键翻转时需要治具板,让翻转过来的键落在治具板上,即先让治具板与托盘对齐贴合,再上下翻转让键落入治具板里,治具板带着键进入AOI检测运输装置中。
托盘在和治具板贴合翻转后,托盘会影响检测,需要将托盘取走,将托盘上的信息临时转移到治具板上(治具板上也有条形码,托盘与治具板信息转移后,不再有对应关系)。所以AOI检测运输装置上有将托盘取掉的机构工位,有将托盘上条形码记录的信息转移到治具板上的扫码机构及电脑(信息记录转移程序)。
键在检测完成后需要重新转移到托盘上,所以AOI检测运输装置上有将托盘重新放到治具板上的结构,以及翻转工位。在线体上的机构将托盘重新放到治具板上后,再由人工将治具板与托盘贴合翻转,将键转移到托盘里,翻转前需要将治具板上的键信息转移到托盘上。
AOI检测运输装置上有NG剔除工位,将AOI检测不合格的键剔除,再由人工收料。
请参阅图1,提供一种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包括上料线1、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治具板输送线4、第二治具板进料线5、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进料线6、第一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出料线7、第二治具板回流线8、AOI检测设备9、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检测后输送线11、第二空托盘回流线12、第三空托盘移载机构13、第一治具板回流线14、治具板托盘翻转工位15、NG剔除设备16、NG剔除线17、第二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出料线18。
所述上料线1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的端部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设置在所述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上,所述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的端部与所述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的端部对应设置的,所述治具板输送线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对应设置,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治具板进料线5对应设置,所述AOI检测设备9包括第一排AOI检测设备91和第二排AOI检测设备92,所述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进料线6包括多个,一部分所述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进料线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对应设置,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排AOI检测设备91对应设置,另一部分所述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进料线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治具板进料线5对应设置,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AOI检测设备92对应设置,所述第一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出料线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排AOI检测设备91对应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检测后输送线11对应设置,所述第二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出料线1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排AOI检测设备92对应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检测后输送线11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的端部与所述第二空托盘回流线12对应设置,所述第三空托盘移载机构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空托盘回流线12对应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检测后输送线11对应设置,所述治具板托盘翻转工位15设置在所述检测后输送线11上,所述第一治具板回流线14的一端与所述检测后输送线11对应设置,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治具板回流线8对应设置,所述NG剔除线17设置在所述检测后输送线11末端,所述NG剔除设备16与所述NG剔除线17对应设置,并设置于所述NG剔除线17的一侧。
为了错开出料线,第一排与第二排AOI设备实际摆放的前后方向不同,而为了检测结果的统一性,即两排AOI设备检测出来的图像结果方向一致(相对机器的方向)、方便程序判断,需要将第二排AOI检测设备检测的治具板进料方向旋转180°,检测完成后再将治具板旋转180°,与第一排AOI检测设备里出来的治具板保持一致方向方便后面第三空托盘移载机构将托盘放到治具板上。
人工将托盘与治具板贴合翻转,然后将治具板放入上料线1,治具板经过上料线1上的治具板移载机构移载后,治具板进入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达到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时所述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将托盘取放到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上,托盘和治具板分别扫描条形码,将托盘上的信息转移到治具板后,托盘在第一空托盘回流线上向图示第二空托盘回流线12移动,经过第二空托盘移载机构移载后,移动到第二空托盘回流线上,最终在到达第三空托盘移载机构13时停下。治具板根据程序判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继续在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向前移动,经过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进料线6进入第一排AOI检测设备91。另一部分移载经过治具板输送线4,旋转后180°后到达第二治具板进料线5,再经过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进料线6进入第二排AOI检测设备92。经过AOI检测后,第一排AOI检测设备91出来的治具板直接从第一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出料线7进入检测后输送线11。第二排AOI检测设备92出来的治具板,为了和第一排方向保持一致,则需要在第二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出料线18上先旋转180°,再移载进入检测后输送线11,在输送线上移动到第三空托盘移载机构13时停下,空托盘和治具板分别再次扫码,将治具板上的信息(包括AOI检测信息)转移到托盘上,扫码完成后,第三空托盘移载机构13将托盘移载放到治具板上,托盘放好后,治具板继续前移到达治具板托盘翻转工位15,在这个工位上,操作人员将治具板与托盘上下翻转,键回到托盘上,将托盘放回检测后输送线11,向NG剔除工位移动,移动到NG剔除工位后,扫码枪扫描托盘上的条形码、读取AOI检测信息,NG剔除设备16根据扫码枪读取的信息将NG键剔除后,托盘进入收料工位,人工将托盘取下。治具板被放到第一治具板回流线14上,经过第二治具板回流线8进入上料线1。
请参阅图2,所述上料线1包括第一治具板移载机构101、第一电控箱102、上料线的第一阻挡工位103、上料线的第二阻挡工位104、第一线体105、第二治具板移载机构106,所述第一治具板移载机构101和所述第二治具板移载机构106设置在所述第一线体105的前后两端,所述上料线的第一阻挡工位103和所述上料线的第二阻挡工位104设置在所述第一线体105上,所述第一电控箱102位于所述第一线体105的下部。所述第一治具板移载机构101是将第二治具板回流线8上的治具板移载到上料线1里面,上料线1有两个阻挡工位,用来阻挡治具板,第二治具板移载机构106负责将治具板移载到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上。空的治具板经第一治具板回流线14和第二治具板回流线8,回到上料线1上,人工将上料线1上的治具板拿起与装满键的托盘贴合在一起,上下翻转,翻转后治具板在下托盘在上,键在治具板上,将治具板和托盘放回上料线,治具板按图示箭头方向移动,到达第二治具板移载机构106,第二治具板移载机构106将治具板移载到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上。
请参阅图3,所述上料线的第一阻挡工位103和所述上料线的第二阻挡工位104的结构相同,所述上料线的第一阻挡工位103包括第一阻挡气缸1031、安装支架1032和来料第一感应开关1033,所述第一阻挡气缸1031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1032的上部,所述来料第一感应开关1033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1032的侧面。来料第一感应开关1033感应到来料时,第一阻挡气缸1031伸出挡住治具板,人工将治具板取下,与托盘翻转后将治具板放回,人工踩动脚踏开关,气缸缩回,治具板向前移,在所述上料线的第二阻挡工位104上操作人员发现治具板上已经有托盘时,直接踩动脚踏开关放行。
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第一治具板移载机构101和所述第二治具板移载机构106的结构相同,设置方向不同。所述第一治具板移载机构101和所述第二治具板移载机构106包括第一无杆气缸1011、连接块1012、第一缓冲机构1013、第一升降气缸1014、夹爪气缸1015和夹爪1016,所述第一缓冲机构1013安装在所述夹爪气缸1015上,用来缓冲第一升降气缸1014伸出时给夹爪气缸1015带来的震动即给治具板带来的震动防止键被震得移动位置或者掉落,第一升降气缸1014安装在第一升降气缸1014的安装板上,第一升降气缸1014的安装板通过连接块1012与第一无杆气缸1011相连,所述夹爪气缸1015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气缸1014下部,所述夹爪1016与所述夹爪气缸1015相连。在来料第一感应开关1033感应到治具板时,第一升降气缸1014伸出,夹爪1016下降夹取治具板,夹取后第一升降气缸1014缩回夹爪1016上升,无杠气缸1011动作,将治具板移到放料位,第一升降气缸1014伸出、夹爪1016张开治具板放入另一线体。
请参阅图6,上料线1中的第二治具板移载机构106将治具板移载到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上,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上共有9个阻挡机构,第一个阻挡用于第二治具板移载机构放料时阻挡,防止在放料的一瞬间治具板被皮带线向前移动无法正常放到皮带线上,第三个阻挡是第三治具板移载机构阻挡,在需要将治具板移载到第二治具板进料线5时,第三阻挡挡停治具板,再由第三治具板移载机构将治具板夹取到所述第二治具板进料线5线体上,此机构与图10机构一样。所述第二治具板进料线5线体上安装的阻挡机构负责挡停治具板,挡停后由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进料线6将治具板移载进AOI检测设备9。
请参阅图7,所述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包括金具吸盘201、第二升降气缸202、第二无杆气缸203、第一扫码机构204,所述金具吸盘201位于所述第二升降气缸202下部,所述第二升降气缸202设置在所述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上,所述第二无杆气缸203设置所述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的上部,所述第一扫码机构204设置在所述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的侧边。所述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安装在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上,负责将托盘(托盘在治具板上面)从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上吸取、放到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上。在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上的治具板到达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工位时,被挡停下来,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上的第二升降气缸202伸出、所述金具吸盘201下降吸取治具板上面的托盘,吸取后第二升降气缸202缩回,托盘上升,第二无杆气缸203动作将托盘移动到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上,托盘从治具板上移开后,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上的第一扫码机构204扫描治具板上的条形码,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上的扫码机构扫描托盘上的条形码,扫描后信息上传电脑,将托盘上键的信息转移到治具板上。
请参阅图8,所述治具板输送线4包括第三治具板移载机构401、第二线体402和第四治具板移载机构403,所述第三治具板移载机构401和所述第四治具板移载机构403位于所述第二线体402的前后两端。所述治具板输送线4负责根据需求将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上的治具板转运到第二治具板进料线5上。治具板输送线4上的第四治具板移载机构403比第三治具板移载机构401多了一个旋转机构,二者方向相反,同时第三治具板移载机构401与第一治具板移载机构101、第二治具板移载机构106的结构相同。在第二治具板进料线5上需要治具板(检测物料)时,治具板输送线4上的第三治具板移载机构401将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上的治具板移载到第二线体402上,治具板经过第二线体402到达第四治具板移载机构403,再由第四治具板移载机构403旋转180°,移载到第二治具板进料线5上。
请参阅图9和图10,所述第二治具板进料线5包括多个单段线体,每个单段线体包括第二电控箱501、皮带线502、单段线体的第一阻挡工位503、单段线体的第二阻挡工位504、第三阻挡工位505,所述单段线体的第一阻挡工位503、所述单段线体的第二阻挡工位504、所述第三阻挡工位505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所述皮带线502上,所述第二电控箱501位于所述皮带线502下部,所述单段线体的第一阻挡工位503、所述单段线体的第二阻挡工位504、所述第三阻挡工位505的结构相同,所述单段线体的第一阻挡工位503包括第二阻挡气缸5031、阻挡销5032、安装板5033、第二感应开关5034,所述第二阻挡气缸5031安装于所述安装板5033上,所述阻挡销5032设置于所述第二阻挡气缸5031的上部,所述第二感应开关5034设置于所述安装板5033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治具板进料线5的总长为12.5米,为了方便调试维修AOI检测设备,将第二治具板进料线5分为5段,方便进入回流线里面调试维修AOI设备。所述单段线体上安装有3个治具板阻挡工位,从治具板流动方向看(图11从左到右),第三阻挡工位505是AOI检测上料治具板阻挡,单段线体的第二阻挡工位504是为了阻挡前一个治具板与正在上料的治具接触,单段线体的第一阻挡工位503是为了防止治具板过多时堆叠的阻挡。在治具板按图示方向过来时:1、第三阻挡工位505前没有治具板,单段线体的第二阻挡工位504和单段线体的第一阻挡工位503阻挡气缸缩回,治具板直接到达第三阻挡工位505;2、第三阻挡工位505前有治具板,单段线体的第二阻挡工位504前没有治具板,治具板在单段线体的第二阻挡工位504前停下,等待第三阻挡工位505处理治具板;3、单段线体的第二阻挡工位504前堆叠过多的治具板时,单段线体的第一阻挡工位503伸出阻止后续的治具板过来。在本AOI检测工位的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进料线6已经有备料的情况下,治具板则进入下一AOI检测工位。
请参阅图11、图12和图13,所述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进料线6包括治具抓取移载机构601、治具输送线602和铝型材机架603,所述治具抓取移载机构601和所述治具输送线602设置在所述铝型材机架603上,所述治具抓取移载机构601位于所述治具输送线602上部。所述治具抓取移载机构601包括第三升降气缸6011、第二缓冲机构6012、第三无杆气缸6013、夹爪机构6014、滑轨6015。治具抓取移载机构601将治具板取放到治具输送线602上,再由治具输送线602将治具板送往AOI检测设备9。在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和第二治具板进料线5线体上的治具板较为充足的情况下,治具抓取移载机构601可以夹取一个治具板作为AOI检测的备料,以缩短AOI设备进料时间。
所述第一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出料线7与所述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进料线6结构一样,方向相反。所述第二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出料线18上的抓取移载机构比所述第一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出料线7上的抓取移载机构多出一个旋转机构。第一排AOI设备91检测完成后,治具板移载到所述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出料线7上,再由所述第一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出料线7直接移载到检测后输送线11上。第二排AOI设备92检测完成后,治具板移载到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出料线18上,再由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出料线18旋转180°后移载到检测后输送线11上。
请参阅图14,所述检测后输送线11包括第一治具板阻挡机构111和第三线体112,所述第一治具板阻挡机构111设置在所述第三线体112上。所述检测后输送线11负责将检测完成后治具板送往下一工位,第三线体112上带有第一治具板阻挡机构111,从所述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出料线7出来的治具板,进入检测后输送线11时,第一治具板阻挡机构111可以阻挡上一工位移动过来的治具板,防止前后两块治具板碰撞、叠料。
请参阅图15和图16,所述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包括第二扫码机构1001、第一托盘阻挡机构1002和第二托盘阻挡机构1003,所述第二扫码机构1001和所述第一托盘阻挡机构1002位于所述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的一端,所述第二托盘阻挡机构1003位于所述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托盘阻挡机构1002和第二托盘阻挡机构100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托盘阻挡机构1002包括阻挡块10021、第三阻挡气缸10022、第三感应开关10023,所述阻挡块10021设置在所述第三阻挡气缸10022上,所述第三感应开关10023设置在所述第一托盘阻挡机构1002上。所述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将托盘移载到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上,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上的第二扫码机构1001将托盘上的条形码扫描上传到电脑,将信息转移到对应的治具板上。然后托盘按照图示方向到达线体右侧等待向第二空托盘回流线12移载。所述第二托盘阻挡机构1003用来阻挡后续的空托盘与需要移载的托盘碰撞。
请参阅图17,所述第二空托盘回流线12和第三空托盘移载机构13负责将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上的托盘吸取、放到检测后输送线11上。图中,第二空托盘移载机构013将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上的托盘吸取,然后放入所述第二空托盘回流线12的线体1202上,到达第三空托盘移载机构13工位,在此工位第三扫码机构1204再次扫描托盘上的条形码记录信息上传到电脑里,第四扫码机构1205将检测后输送线11里治具板上的条形码信息扫描上传到电脑里,电脑将治具板上的信息转移到托盘上,扫码完成后第三空托盘移载机构13将托盘取放到检测后输送线11上的治具板上。所述第二空托盘回流线12包括托盘阻挡机构1203、第三扫码机构1204、第四扫码机构1205、第二空托盘移载机构013,所述托盘阻挡机构1203、所述第三扫码机构1204、所述第四扫码机构1205设置在所述第二空托盘回流线12上。所述第二空托盘移载机构013和所述第三空托盘移载机构13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一致,摆放前后方向不同。
请参阅图18,所述托盘阻挡机构1203包括第四阻挡气缸12031、固定块12032和阻挡滑块12033,所述第四阻挡气缸12031和所述阻挡滑块12033位于所述固定块12032的前后。请参阅图19,所述第三扫码机构1204包括第一扫码枪12041、上下调节块12042、扫码枪安装支架12043,所述第一扫码枪12041设置在所述扫码枪安装支架12043上,所述扫码枪安装支架12043设置在所述上下调节块12042上。请参阅图20,所述第四扫码机构1205包括第二扫码枪12051、扫码枪支架12052、固定支架12053,所述第二扫码枪12051设置在所述扫码枪支架12052上,所述扫码枪支架12052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12053上。托盘流动,向当前端的移载治具工位感应来料后,第四阻挡气缸12031伸出,阻挡滑块12033挡住后续的空托盘,防止与正在移载的托盘碰撞。所述第三扫码机构1204扫描托盘上的条形码,然后上传到电脑里与第四扫码机构1205扫描的治具板信息一一对应,将治具板上的信息转移到托盘上。
治具板移动到治具板托盘翻转工位15,人工将治具板和托盘上下翻转,将键转移到托盘上,将治具板放到第一治具板回流线14上,托盘放到检测后输送线11上,向NG剔除工位移动。
请参阅图21和图22,所述第一治具板回流线14包括回流线前端1401、回流线过渡段1402、回流线末端1403、空治具板移载机构1404,所述回流线前端1401、所述回流线过渡段1402、所述回流线末端1403从前到后依次排列,所述空治具板移载机构1404位于所述回流线末端1403后部。所述第二治具板回流线8包括第二治具板阻挡机构801、第四线体802,所述第二治具板阻挡机构801位于所述第四线体802上。第一治具板回流线前端1401的高度比回流线末端1403高,为了可以横跨在检测后输送线11上,方便人工将空治具板放入回流线前端1401,治具板按图示箭头移动在回流线末端1403被空治具板移载机构1404移载进入第二治具板回流线8,然后再按图22所示箭头移动到左侧被上料线1里的移载机构取放到上料线1里。
请参阅图23,所述NG剔除线17包括阻挡阻挡顶升机构1701、第五线体1702、第三电控箱1703和扫码机构1704,所述第三电控箱1703位于所述第五线体1702的下部,所述阻挡顶升机构1701、所述扫码机构1704位于所述第五线体1702上。请参阅图24,所述NG剔除设备16包括机械手治具1601、四轴机械手1602和NG料盘1603,所述机械手治具1601、所述四轴机械手1602和所述NG料盘1603设置在所述NG剔除设备16上。托盘从检测后输送线11移动到NG剔除线17上,托盘到达NG剔除工位后,阻挡阻挡顶升机构1701上的后阻挡气缸伸出阻挡托盘移动,托盘停止移动后,扫码机构1704扫描托盘上的条形码读取AOI检测信息,剔除工位上的顶升机构根据扫码得到的AOI检测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将托盘顶升,在托盘上的键检测没有NG键时,后阻挡气缸缩回,托盘移动到收料工位,托盘上有NG键时,阻挡阻挡顶升机构1701将托盘顶起,四轴机械手1602根据AOI检测数据将NG的键吸取、放入NG料盘1603,NG键剔除后,托盘继续前移到达NG剔除线的图23所示右侧,人工将托盘取下,放入指定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线(1)、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治具板输送线(4)、第二治具板进料线(5)、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进料线(6)、第一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出料线(7)、第二治具板回流线(8)、AOI检测设备(9)、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检测后输送线(11)、第二空托盘回流线(12)、第三空托盘移载机构(13)、第一治具板回流线(14)、治具板托盘翻转工位(15)、NG剔除设备(16)、NG剔除线(17)、第二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出料线(18),所述上料线(1)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的端部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设置在所述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上,所述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的端部与所述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的端部对应设置的,所述治具板输送线(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对应设置,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治具板进料线(5)对应设置,所述AOI检测设备(9)包括第一排AOI检测设备(91)和第二排AOI检测设备(92),所述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进料线(6)包括多个,一部分所述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进料线(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治具板进料线(3)对应设置,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排AOI检测设备(91)对应设置,另一部分所述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进料线(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治具板进料线(5)对应设置,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AOI检测设备(92)对应设置,所述第一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出料线(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排AOI检测设备(91)对应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检测后输送线(11)对应设置,所述第二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出料线(1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排AOI检测设备(92)对应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检测后输送线(11)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的端部与所述第二空托盘回流线(12)对应设置,所述第三空托盘移载机构(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空托盘回流线(12)对应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检测后输送线(11)对应设置,所述治具板托盘翻转工位(15)设置在所述检测后输送线(11)上,所述第一治具板回流线(14)的一端与所述检测后输送线(11)对应设置,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治具板回流线(8)对应设置,所述NG剔除线(17)设置在所述检测后输送线(11)末端,所述NG剔除设备(16)与所述NG剔除线(17)对应设置,并设置于所述NG剔除线(17)的一侧;
所述上料线(1包括第一治具板移载机构(101)、第一电控箱(102)、上料线的第一阻挡工位(103)、上料线的第二阻挡工位(104)、第一线体(105)、第二治具板移载机构(106),所述第一治具板移载机构(101)和所述第二治具板移载机构(106)设置在所述第一线体(105)的前后两端,所述上料线的第一阻挡工位(103)和所述上料线的第二阻挡工位(104)设置在所述第一线体(105)上,所述第一电控箱(102)位于所述第一线体(105)的下部;所述上料线的第一阻挡工位(103)和所述上料线的第二阻挡工位(104)的结构相同,所述上料线的第一阻挡工位(103)包括第一阻挡气缸(1031)、安装支架(1032)和来料第一感应开关(1033),所述第一阻挡气缸(1031)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1032)的上部,所述来料第一感应开关(1033)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1032)的侧面;所述第一治具板移载机构(101)和所述第二治具板移载机构(106)的结构相同,设置方向不同,所述第一治具板移载机构(101)和所述第二治具板移载机构(106)包括第一无杆气缸(1011)、连接块(1012)、第一缓冲机构(1013)、第一升降气缸(1014)、夹爪气缸(1015)和夹爪(1016),所述第一缓冲机构(1013)安装在所述夹爪气缸(1015)上,所述第一升降气缸(1014)安装在第一升降气缸(1014)的安装板上,第一升降气缸(1014)的安装板通过连接块(1012)与第一无杆气缸(1011)相连,所述夹爪气缸(1015)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气缸(1014)下部,所述夹爪(1016)与所述夹爪气缸(1015)相连;
所述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包括金具吸盘(201)、第二升降气缸(202)、第二无杆气缸(203)、第一扫码机构(204),所述金具吸盘(201)位于所述第二升降气缸(202)下部,所述第二升降气缸(202)设置在所述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上,所述第二无杆气缸(203)设置所述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的上部,所述第一扫码机构(204)设置在所述第一空托盘移载机构(2)的侧边;
所述治具板输送线(4)包括第三治具板移载机构(401)、第二线体(402)和第四治具板移载机构(403),所述第三治具板移载机构(401)和所述第四治具板移载机构(403)位于所述第二线体(402)的前后两端;
所述第二治具板进料线(5)包括多个单段线体,每个单段线体包括第二电控箱(501)、皮带线(502)、单段线体的第一阻挡工位(503)、单段线体的第二阻挡工位(504)、第三阻挡工位(505),所述单段线体的第一阻挡工位(503)、所述单段线体的第二阻挡工位(504)、所述第三阻挡工位(505)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所述皮带线(502)上,所述第二电控箱(501)位于所述皮带线(502)下部,所述单段线体的第一阻挡工位(503)、所述单段线体的第二阻挡工位(504)、所述第三阻挡工位(505)的结构相同,所述单段线体的第一阻挡工位(503)包括第二阻挡气缸(5031)、阻挡销(5032)、安装板(5033)、第二感应开关(5034),所述第二阻挡气缸(5031)安装于所述安装板(5033)上,所述阻挡销(5032)设置于所述第二阻挡气缸(5031)的上部,所述第二感应开关(5034)设置于所述安装板(5033)上;
所述AOI检测治具移载机构进料线(6)包括治具抓取移载机构(601)、治具输送线(602)和铝型材机架(603),所述治具抓取移载机构(601)和所述治具输送线(602)设置在所述铝型材机架(603)上,所述治具抓取移载机构(601)位于所述治具输送线(602)上部;所述治具抓取移载机构(601)包括第三升降气缸(6011)、第二缓冲机构(6012)、第三无杆气缸(6013)、夹爪机构(6014)、滑轨(6015);
所述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包括第二扫码机构(1001)、第一托盘阻挡机构(1002)和第二托盘阻挡机构(1003),所述第二扫码机构(1001)和所述第一托盘阻挡机构(1002)位于所述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的一端,所述第二托盘阻挡机构(1003)位于所述第一空托盘回流线(10)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托盘阻挡机构(1002)和第二托盘阻挡机构(100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托盘阻挡机构(1002)包括阻挡块(10021)、第三阻挡气缸(10022)、第三感应开关(10023),所述阻挡块(10021)设置在所述第三阻挡气缸(10022)上,所述第三感应开关(10023)设置在所述第一托盘阻挡机构(1002)上;
所述第二空托盘回流线(12)包括托盘阻挡机构(1203)、第三扫码机构(1204)、第四扫码机构(1205)、第二空托盘移载机构(013),所述托盘阻挡机构(1203)、所述第三扫码机构(1204)、所述第四扫码机构(1205)设置在所述第二空托盘回流线(12)上;所述托盘阻挡机构(1203)包括第四阻挡气缸(12031)、固定块(12032)和阻挡滑块(12033),所述第四阻挡气缸(12031)和所述阻挡滑块(12033)位于所述固定块(12032)前后;所述第三扫码机构(1204)包括第一扫码枪(12041)、上下调节块(12042)、扫码枪安装支架(12043),所述第一扫码枪(12041)设置在所述扫码枪安装支架(12043)上,所述扫码枪安装支架(12043)设置在所述上下调节块(12042)上;所述第四扫码机构(1205)包括第二扫码枪(12051)、扫码枪支架(12052)、固定支架(12053),所述第二扫码枪(12051)设置在所述扫码枪支架(12052)上,所述扫码枪支架(12052)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12053)上;
所述第一治具板回流线(14)包括回流线前端(1401)、回流线过渡段(1402)、回流线末端(1403)、空治具板移载机构(1404),所述回流线前端(1401)、所述回流线过渡段(1402)、所述回流线末端(1403)从前到后依次排列,所述空治具板移载机构(1404)位于所述回流线末端(1403)后部;所述第二治具板回流线(8)包括第二治具板阻挡机构(801)、第四线体(802),所述第二治具板阻挡机构(801)位于所述第四线体(802)上;所述NG剔除设备(16)包括机械手治具(1601)、四轴机械手(1602)和NG料盘(1603),所述机械手治具(1601)、所述四轴机械手(1602)和所述NG料盘(1603)设置在所述NG剔除设备(16)上;所述NG剔除线(17)包括阻挡顶升机构(1701)、第五线体(1702)、第三电控箱(1703)和扫码机构(1704),所述第三电控箱(1703)位于所述第五线体(1702)的下部,所述阻挡顶升机构(1701)、所述扫码机构(1704)位于所述第五线体(1702)上;
在AOI检测前,键是摆放在托盘上,键在上托盘在下,键与托盘之间没有连接,托盘上有台阶防止键掉落,键需要检测的地方是在键的背面,而AOI检测设备是从上面检测,所以需要人工将键翻转过来再放入AOI检测运输装置中进行检测,在键翻转时需要治具板,让翻转过来的键落在治具板上,即先让治具板与托盘对齐贴合,再上下翻转让键落入治具板里,治具板带着键进入AOI检测运输装置中,托盘在和治具板贴合翻转后,托盘会影响检测,需要将托盘取走,将托盘上的信息临时转移到治具板上,键在检测完成后需要重新转移到托盘上,所以AOI检测运输装置上有将托盘重新放到治具板上的结构,以及翻转工位,在线体上的机构将托盘重新放到治具板上后,再由人工将治具板与托盘贴合翻转,将键转移到托盘里,翻转前需要将治具板上的键信息转移到托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后输送线(11)包括第一治具板阻挡机构(111)和第三线体(112),所述第一治具板阻挡机构(111)设置在所述第三线体(112)上。
CN201810761117.XA 2018-07-12 2018-07-12 一种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 Active CN1087925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61117.XA CN108792557B (zh) 2018-07-12 2018-07-12 一种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61117.XA CN108792557B (zh) 2018-07-12 2018-07-12 一种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92557A CN108792557A (zh) 2018-11-13
CN108792557B true CN108792557B (zh) 2024-01-23

Family

ID=64076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61117.XA Active CN108792557B (zh) 2018-07-12 2018-07-12 一种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925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6502B (zh) * 2019-04-08 2021-11-23 珠海圣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汽车通讯模块的外观检测设备
CN110155440B (zh) * 2019-05-22 2024-12-31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装盒运输及回收码垛装置
CN110442046A (zh) * 2019-08-12 2019-11-12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移载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11250987B (zh) * 2020-03-25 2024-07-23 广东沃德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托片组装设备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89836A2 (fr) * 1985-10-02 1987-05-15 Dupont Jean Louis Dispositif de transport, stockage, sechage et durcissement de produits fragiles par elements de cellules mobiles
JPH02182601A (ja) * 1988-12-30 1990-07-17 Murata Mach Ltd 物品の収集方法
JPH04298422A (ja) * 1991-03-25 1992-10-22 Sekisui Chem Co Ltd 木質セメント成形板のパレタイズ装置
JPH09173994A (ja) * 1995-12-22 1997-07-08 Yanagihara Seisakusho:Kk 農産物選別装置
US5650732A (en) * 1993-07-02 1997-07-2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emiconductor device test system
JPH11622A (ja) * 1997-06-10 1999-01-06 Kubota Corp 果物類の選別装置
KR20010068522A (ko) * 2000-01-06 2001-07-23 조충환 타이어 가류공정의 물류자동화 방법
JP2005255297A (ja) * 2004-03-10 2005-09-22 Maki Mfg Co Ltd フリートレイ式の物品搬送装置
CN102323564A (zh) * 2011-07-22 2012-01-18 浙江省电力公司 电能表检定单元及其工作方法
JP2012228663A (ja) * 2011-04-26 2012-11-22 Yanmar Co Ltd 選果システム
FR2983458A1 (fr) * 2011-12-06 2013-06-07 Maf Agrobotic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mballage d'objets tels que des fruits ou legumes a dispositif de convoyage intermediaire a clayettes alveolees
KR101546790B1 (ko) * 2015-03-10 2015-08-24 황지연 바이알 트레이의 로딩 및 언로딩 장치
CN105783971A (zh) * 2016-04-29 2016-07-2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计量器具自动化检定流水线
CN106569169A (zh) * 2016-10-27 2017-04-19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相电能表输送检定线系统及其检定方法
KR20170096870A (ko) * 2016-02-17 2017-08-25 주식회사 한성엔지니어링 과일 선별용 트레이 이송장치
CN209023726U (zh) * 2018-07-12 2019-06-25 林焕城 一种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89836A2 (fr) * 1985-10-02 1987-05-15 Dupont Jean Louis Dispositif de transport, stockage, sechage et durcissement de produits fragiles par elements de cellules mobiles
JPH02182601A (ja) * 1988-12-30 1990-07-17 Murata Mach Ltd 物品の収集方法
JPH04298422A (ja) * 1991-03-25 1992-10-22 Sekisui Chem Co Ltd 木質セメント成形板のパレタイズ装置
US5650732A (en) * 1993-07-02 1997-07-2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emiconductor device test system
JPH09173994A (ja) * 1995-12-22 1997-07-08 Yanagihara Seisakusho:Kk 農産物選別装置
JPH11622A (ja) * 1997-06-10 1999-01-06 Kubota Corp 果物類の選別装置
KR20010068522A (ko) * 2000-01-06 2001-07-23 조충환 타이어 가류공정의 물류자동화 방법
JP2005255297A (ja) * 2004-03-10 2005-09-22 Maki Mfg Co Ltd フリートレイ式の物品搬送装置
JP2012228663A (ja) * 2011-04-26 2012-11-22 Yanmar Co Ltd 選果システム
CN102323564A (zh) * 2011-07-22 2012-01-18 浙江省电力公司 电能表检定单元及其工作方法
FR2983458A1 (fr) * 2011-12-06 2013-06-07 Maf Agrobotic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mballage d'objets tels que des fruits ou legumes a dispositif de convoyage intermediaire a clayettes alveolees
KR101546790B1 (ko) * 2015-03-10 2015-08-24 황지연 바이알 트레이의 로딩 및 언로딩 장치
KR20170096870A (ko) * 2016-02-17 2017-08-25 주식회사 한성엔지니어링 과일 선별용 트레이 이송장치
CN105783971A (zh) * 2016-04-29 2016-07-2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计量器具自动化检定流水线
CN106569169A (zh) * 2016-10-27 2017-04-19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相电能表输送检定线系统及其检定方法
CN209023726U (zh) * 2018-07-12 2019-06-25 林焕城 一种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92557A (zh) 2018-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92557B (zh) 一种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
CN108792558B (zh) 一种采用直连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
CN111252491A (zh) 丝印上下料设备
CN103921394A (zh) 一种嵌件注塑产品的自动化生产、检测设备
CN110980228B (zh) 一种缓存机构以及缓存方法
CN111071782B (zh) 一种显示器件的复检装置
TWI830122B (zh) 料盤輸送裝置及點料系統
CN208828837U (zh) 一种pcb板烧录检测自动上料线
CN109158338B (zh) 一种锂电池立式取料分选一体机
CN113655231A (zh) 一种半导体检测的装置及方法
CN214865377U (zh) 一种盒子标签及外观自动检测设备
CN112850296A (zh) 一种料盘周转装置及上下料设备
JP2755088B2 (ja) 鉄筋マットの移載方法及び移載装置
CN208616830U (zh) 一种采用直连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
CN215046655U (zh) 接料装置
CN114074253A (zh) 一种触头支持组装机
CN208146459U (zh) 一种基于ccd相机检测的自动分拣下料机构
CN205309767U (zh) 球销加工自动线设备
CN214114132U (zh) 一种产品检测收料设备
CN209023726U (zh) 一种采用双排6+5方式的aoi检测运输装置
CN212263894U (zh) 自动检测线
CN108891887A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加工运送的载具
CN109823852B (zh) 电池单元堆叠装置
CN115090544A (zh) 一种自动化铝件分拣系统
CN209935308U (zh) 一种变压器自动检测分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4

Address after: 215000 No. 58, Shilu Road, Xukou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UZHOU DEJ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Jin Pin Jia Yuan, Gusu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in Huanche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