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84984A - 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784984A CN108784984A CN201810334639.1A CN201810334639A CN108784984A CN 108784984 A CN108784984 A CN 108784984A CN 201810334639 A CN201810334639 A CN 201810334639A CN 108784984 A CN108784984 A CN 1087849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body
- mobile
- accommodating groove
- bed body
-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2/00—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e.g. in hospit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A61G1/00 - A61G11/00, e.g. trolleys for transport of medicaments or food; Prescription lists
- A61G12/001—Trolleys for transport of medicaments, food, linen, nursing suppli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r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包括主体、第一收纳槽、床体和升降杆,所述主体的内壁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内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安置有滑块,且滑块的底端连接有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收纳槽安装于第一连接体的底部,所述床体设置于主体的内侧,且床体的内部安置有转轴,所述床体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杆,且床体的底部右侧设置有伸缩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主体、固定板、滑块、滑槽、第一连接体和第一收纳槽的设置,且固定板通过滑槽、滑块与第一连接体构成滑动结构,通过滑块在滑槽内侧的滑动作用,使得第一连接体带动第一收纳槽对外伤处置工作时需要的工具进行供应操作,提升装置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时代的进步,医疗器械主要有外伤处置车、手术床、手术灯、监护仪等,而外伤处置车主要是对患者的外伤进行包扎、检查、止血等工作,通过外伤处置车的便捷性,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对患者进行外伤处置工作。
现有的外伤处置车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滑动现象,给装置进行工作带来不便,并且装置的通风位置固定,使得装置的通风效果不佳,影响装置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外伤处置车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滑动现象,给装置进行工作带来不便,并且装置的通风位置固定,使得装置的通风效果不佳,影响装置的正常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包括主体、第一收纳槽、床体和升降杆,所述主体的内壁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内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安置有滑块,且滑块的底端连接有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收纳槽安装于第一连接体的底部,所述床体设置于主体的内侧,且床体的内部安置有转轴,所述床体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杆,且床体的底部右侧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主体的外壁安置有阶梯,且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腔室,所述升降杆安装于腔室的内侧,且升降杆的底端活动安置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中轴线与主体的中轴线相重合,且固定板的长度小于主体的内侧长度,所述主体的内部安置有活动轴,且活动轴的底端活动设置有飘窗板,所述主体的内部固定有预留口,且主体的内壁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槽,且活动槽的内侧安置有活动盘,所述活动盘的底端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外壁设置有纱布。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与主体内壁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固定板通过滑槽、滑块与第一连接体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体底部的第一收纳槽的高度为30cm,且第一收纳槽与第二收纳槽的形状相吻合,所述第一收纳槽的内侧设置有活动体,且活动体的外壁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侧安置有限位槽,所述活动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存储腔,且活动体的内侧安置有第二存储腔。
优选的,所述转轴位于床体截面的二分之一处,且床体的截面呈矩形状,所述床体的顶端设置有枕头体,且床体的右侧安置有弯钩,所述弯钩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体,且第二连接体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收纳槽。
优选的,所述腔室关于主体的中轴线对称,且腔室的内壁与升降杆的顶端呈垂直状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杆为升降装置,且升降杆的最大上升高度为10cm,并且升降杆的初始高度小于腔室的内侧高度。
优选的,所述预留口的顶部延长线与飘窗板的顶端延长线相重合,且飘窗板通过活动轴与主体构成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与纱布的内侧相贴合,且连接杆的横向轴线与连接块的横向轴线相持平。
优选的,所述第一存储腔的截面面积与第二存储腔的截面面积相等,且第一存储腔的截面所在圆的半径小于活动体的截面所在圆的半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对主体、固定板、滑块、滑槽、第一连接体和第一收纳槽的设置,且固定板通过滑槽、滑块与第一连接体构成滑动结构,通过滑块在滑槽内侧的滑动作用,使得第一连接体带动第一收纳槽对外伤处置工作时需要的工具进行供应操作,提升装置的工作效率,同时,固定板的中轴线与主体的中轴线相重合,能够确保装置在进行外伤处置工作时,固定板不易产生偏移现象,避免影响装置的正常工作。
2、本发明通过对床体、转轴、伸缩杆和枕头体的设置,转轴位于床体截面的二分之一处,启动伸缩杆,在伸缩杆的伸长作用下,对床体进行撑起操作,使得床体快速调整至适合患者的倾斜角度,确保工作人员对患者的外伤处置工作正常进行,并且在床体顶部的枕头体的作用下,能够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支撑操作,使得患者更加舒适的进行平躺工作。
3、本发明通过对腔室、升降杆和滚轮的设置,且腔室的内壁与升降杆的顶端呈垂直状连接,通过腔室与升降杆的连接作用,能够增强两者之间的连接性,避免装置在进行移动工作时,升降杆出现晃动现象,同时,升降杆为升降装置,启动升降杆,在升降杆的上升作用下,使得滚轮对主体进行支撑操作,并且通过滚轮的滚动作用,能够对装置进行移动处理,提升装置工作的灵活性。
4、本发明通过对预留口、活动轴、飘窗板、连接杆、连接块、纱布、活动盘和活动槽的设置,飘窗板通过活动轴与主体构成旋转结构,当对装置进行通风操作时,在活动轴的转动作用下,使得飘窗板旋转,在预留口的作用下,使得装置内外进行空气对流操作,确保装置内侧的通风效果优异,并且连接杆的横向轴线与连接块的横向轴线相持平,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外伤包扎工作时,通过连接杆顶部的活动盘在连接块内侧的活动槽内侧的活动作用,能够使得工作人员对纱布的拿取工作更加便捷,提升装置对患者外伤处置的工作效率。
5、本发明通过对第一存储腔、第二存储腔、活动体、限位块和限位槽的设置,且第一存储腔的截面面积与第二存储腔的截面面积相等,在第一存储腔的作用下,能够对消毒液进行存储工作,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对外伤处置的工具进行消毒处理,并且通过第二存储腔的作用,能够对外伤处置的工具进行存储操作,使得装置对患者进行医疗工作更加快速、便捷,而在活动体外壁的限位块与第一收纳槽内侧的限位槽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增强第一收纳槽与活动体之间的稳定性,避免第一存储腔内侧消毒液出现洒落现象,造成装置内污染严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的第一收纳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的连接块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固定板,3、滑槽,4、滑块,5、第一连接体,6、第一收纳槽,7、转轴,8、床体,9、支撑杆,10、阶梯,11、腔室,12、升降杆,13、滚轮,14、伸缩杆,15、第二收纳槽,16、第二连接体,17、弯钩,18、枕头体,19、活动轴,20、飘窗板,21、预留口,22、连接杆,23、连接块,24、纱布,25、活动体,26、限位槽,27、限位块,28、第一存储腔,29、第二存储腔,30、活动槽,31、活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包括主体1、固定板2、滑槽3、滑块4、第一连接体5、第一收纳槽6、转轴7、床体8、支撑杆9、阶梯10、腔室11、升降杆12、滚轮13、伸缩杆14、第二收纳槽15、第二连接体16、弯钩17、枕头体18、活动轴19、飘窗板20、预留口21、连接杆22、连接块23、纱布24、活动体25、限位槽26、限位块27、第一存储腔28、第二存储腔29、活动槽30和活动盘31,主体1的内壁安装有固定板2,且固定板2的内侧设置有滑槽3,固定板2的中轴线与主体1的中轴线相重合,且固定板2的长度小于主体1的内侧长度,能够确保装置在进行外伤处置工作时,固定板2不易产生偏移现象,避免影响装置的正常工作,固定板2的顶部与主体1内壁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固定板2通过滑槽3、滑块4与第一连接体5构成滑动结构,通过滑块4在滑槽3内侧的滑动作用,使得第一连接体5带动第一收纳槽6对外伤处置工作时需要的工具进行供应操作,提升装置的工作效率,主体1的内部安置有活动轴19,且活动轴19的底端活动设置有飘窗板20,主体1的内部固定有预留口21,且主体1的内壁安装有连接块23,预留口21的顶部延长线与飘窗板20的顶端延长线相重合,且飘窗板20通过活动轴19与主体1构成旋转结构,当对装置进行通风操作时,在活动轴19的转动作用下,使得飘窗板20旋转,在预留口21的作用下,使得装置内外进行空气对流操作,确保装置内侧的通风效果优异;
连接块23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槽30,且活动槽30的内侧安置有活动盘31,活动盘31的底端连接有连接杆22,且连接杆22的外壁设置有纱布24,连接杆22的外壁与纱布24的内侧相贴合,且连接杆22的横向轴线与连接块23的横向轴线相持平,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外伤包扎工作时,通过连接杆22顶部的活动盘31在连接块23内侧的活动槽30内侧的活动作用,能够使得工作人员对纱布24的拿取工作更加便捷,提升装置对患者外伤处置的工作效率,滑槽3的内部安置有滑块4,且滑块4的底端连接有第一连接体5,第一连接体5底部的第一收纳槽6的高度为30cm,且第一收纳槽6与第二收纳槽15的形状相吻合,通过第一收纳槽6的作用,能够对装置进行外伤处置工作时需要的工具进行收纳操作,而在第二收纳槽15的作用下,能够对医疗工作后的废料、废液进行收集工作;
第一收纳槽6的内侧设置有活动体25,且活动体25的外壁连接有限位块27,限位块27的外侧安置有限位槽26,活动体2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存储腔28,且活动体25的内侧安置有第二存储腔29,第一存储腔28的截面面积与第二存储腔29的截面面积相等,且第一存储腔28的截面所在圆的半径小于活动体25的截面所在圆的半径,在第一存储腔28的作用下,能够对消毒液进行存储工作,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对外伤处置的工具进行消毒处理,并且通过第二存储腔29的作用,能够对外伤处置的工具进行存储操作,使得装置对患者进行医疗工作更加快速、便捷,第一收纳槽6安装于第一连接体5的底部,床体8设置于主体1的内侧,且床体8的内部安置有转轴7,转轴7位于床体8截面的二分之一处,且床体8的截面呈矩形状,启动伸缩杆14,在伸缩杆14的伸长作用下,对床体8进行撑起操作,使得床体8快速调整至适合患者的倾斜角度,确保工作人员对患者的外伤处置工作正常进行;
床体8的顶端设置有枕头体18,且床体8的右侧安置有弯钩17,弯钩17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体16,且第二连接体16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收纳槽15,床体8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杆9,且床体8的底部右侧设置有伸缩杆14,主体1的外壁安置有阶梯10,且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腔室11,腔室11关于主体1的中轴线对称,且腔室11的内壁与升降杆12的顶端呈垂直状连接,通过腔室11与升降杆12的连接作用,能够增强两者之间的连接性,避免装置在进行移动工作时,升降杆12出现晃动现象,升降杆12安装于腔室11的内侧,且升降杆12的底端活动安置有滚轮13,升降杆12为升降装置,且升降杆12的最大上升高度为10cm,并且升降杆12的初始高度小于腔室11的内侧高度,启动升降杆12,在升降杆12的上升作用下,使得滚轮13对主体1进行支撑操作,并且通过滚轮13的滚动作用,能够对装置进行移动处理,提升装置工作的灵活性。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该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首先通过启动伸缩杆14,在伸缩杆14的伸长作用下,并且通过转轴7的转动作用,能够对床体8的一端进行高度调节,使得床体8快速调整至适合患者的倾斜角度,确保患者以舒适的角度躺下进行治疗工作,避免患者出现二次损伤,并且在床体8顶部的枕头体18的作用下,能够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支撑操作,同时,在弯钩17及第二连接体16的带动作用下,使得第二收纳槽15进行上升操作,确保工作人员更加便捷的对患者完成外伤处置工作后的废料、废液进行收集工作,随后,通过滑块4在滑槽3内侧的滑动作用,并且滑槽3在固定板2内侧呈U形状,使得第一连接体5带动第一收纳槽6对外伤处置工作时需要的工具进行供应操作,便于工作人员通过多方位对工具进行拿取工作,节约工作人员的时间,提升对患者进行治疗工作的效率,而在活动体25外壁的限位块27与第一收纳槽6内侧的限位槽26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增强第一收纳槽6与活动体25之间的稳定性,避免第一存储腔28内侧消毒液出现洒落现象,造成装置内污染严重,并且通过第一存储腔28内侧的消毒液能够对第二存储腔29内的工具及时进行消毒操作,防止患者病菌感染,同时,通过连接杆22顶部的活动盘31在连接块23内侧的活动槽30内侧的活动作用,能够使得工作人员对纱布24的拿取工作更加便捷,并且通过纱布24的作用,对患者的外伤进行包扎处理,而对装置进行通风操作时,在活动轴19的转动作用下,使得飘窗板20旋转,在预留口21的作用下,使得装置大面积的进行空气对流操作,确保装置内侧的通风效果优异,当装置需要进行移动工作时,启动升降杆12,在升降杆12的上升作用下,使得滚轮13对主体1进行支撑操作,并且通过滚轮13的滚动作用,能够对装置进行移动处理,提升装置工作的灵活性,而当装置处于非移动工作时,能够确保装置底部的稳固性增强,不易滑动。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包括主体(1)、第一收纳槽(6)、床体(8)和升降杆(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壁安装有固定板(2),且固定板(2)的内侧设置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内部安置有滑块(4),且滑块(4)的底端连接有第一连接体(5),所述第一收纳槽(6)安装于第一连接体(5)的底部,所述床体(8)设置于主体(1)的内侧,且床体(8)的内部安置有转轴(7),所述床体(8)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杆(9),且床体(8)的底部右侧设置有伸缩杆(14),所述主体(1)的外壁安置有阶梯(10),且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腔室(11),所述升降杆(12)安装于腔室(11)的内侧,且升降杆(12)的底端活动安置有滚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的中轴线与主体(1)的中轴线相重合,且固定板(2)的长度小于主体(1)的内侧长度,所述主体(1)的内部安置有活动轴(19),且活动轴(19)的底端活动设置有飘窗板(20),所述主体(1)的内部固定有预留口(21),且主体(1)的内壁安装有连接块(23),所述连接块(23)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槽(30),且活动槽(30)的内侧安置有活动盘(31),所述活动盘(31)的底端连接有连接杆(22),且连接杆(22)的外壁设置有纱布(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的顶部与主体(1)内壁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固定板(2)通过滑槽(3)、滑块(4)与第一连接体(5)构成滑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5)底部的第一收纳槽(6)的高度为30cm,且第一收纳槽(6)与第二收纳槽(15)的形状相吻合,所述第一收纳槽(6)的内侧设置有活动体(25),且活动体(25)的外壁连接有限位块(27),所述限位块(27)的外侧安置有限位槽(26),所述活动体(2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存储腔(28),且活动体(25)的内侧安置有第二存储腔(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7)位于床体(8)截面的二分之一处,且床体(8)的截面呈矩形状,所述床体(8)的顶端设置有枕头体(18),且床体(8)的右侧安置有弯钩(17),所述弯钩(17)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体(16),且第二连接体(16)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收纳槽(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11)关于主体(1)的中轴线对称,且腔室(11)的内壁与升降杆(12)的顶端呈垂直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12)为升降装置,且升降杆(12)的最大上升高度为10cm,并且升降杆(12)的初始高度小于腔室(11)的内侧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口(21)的顶部延长线与飘窗板(20)的顶端延长线相重合,且飘窗板(20)通过活动轴(19)与主体(1)构成旋转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2)的外壁与纱布(24)的内侧相贴合,且连接杆(22)的横向轴线与连接块(23)的横向轴线相持平。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腔(28)的截面面积与第二存储腔(29)的截面面积相等,且第一存储腔(28)的截面所在圆的半径小于活动体(25)的截面所在圆的半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34639.1A CN108784984A (zh) | 2018-04-14 | 2018-04-14 | 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34639.1A CN108784984A (zh) | 2018-04-14 | 2018-04-14 | 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84984A true CN108784984A (zh) | 2018-11-13 |
Family
ID=64094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334639.1A Pending CN108784984A (zh) | 2018-04-14 | 2018-04-14 | 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784984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88130A (zh) * | 2020-09-10 | 2020-11-06 | 邱颖 |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074106A (en) * | 1965-03-06 | 1967-06-28 | Binz & Co K G | Ambulance |
NL9101222A (nl) * | 1991-07-11 | 1993-02-01 | Johannes Roelofsen | Rijtuig. |
CN2421004Y (zh) * | 2000-05-30 | 2001-02-28 | 廖雪松 | 组合可移动式洁净治疗病房 |
CN2845687Y (zh) * | 2005-11-26 | 2006-12-13 | 冼耀海 | 一种纸巾筒 |
CN203182228U (zh) * | 2013-02-27 | 2013-09-11 | 王刚 | 棉棒牙签筒 |
CN204158600U (zh) * | 2014-09-16 | 2015-02-18 | 宁波凯福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救护车上的电子病历输入装置 |
CN204562658U (zh) * | 2015-04-15 | 2015-08-19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一种方便病人躺在床头防止病人滚下的护理病床 |
CN204798186U (zh) * | 2015-05-14 | 2015-11-25 | 宁波凯生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角度高度可调节病床 |
CN205041696U (zh) * | 2015-10-13 | 2016-02-24 | 胡芳 | 方便使用的综合护理车 |
CN205698557U (zh) * | 2016-03-16 | 2016-11-23 | 西南大学 | 一种多功能智能药箱 |
CN206334026U (zh) * | 2016-08-01 | 2017-07-18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 | 一种移动式介入手术救护车 |
CN107296692A (zh) * | 2016-12-30 | 2017-10-27 | 南阳师范学院 | 一种车载式x射线手术平台 |
CN107468432A (zh) * | 2017-09-07 | 2017-12-15 | 刘路清 | 一种医用多功能推车 |
-
2018
- 2018-04-14 CN CN201810334639.1A patent/CN10878498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074106A (en) * | 1965-03-06 | 1967-06-28 | Binz & Co K G | Ambulance |
NL9101222A (nl) * | 1991-07-11 | 1993-02-01 | Johannes Roelofsen | Rijtuig. |
CN2421004Y (zh) * | 2000-05-30 | 2001-02-28 | 廖雪松 | 组合可移动式洁净治疗病房 |
CN2845687Y (zh) * | 2005-11-26 | 2006-12-13 | 冼耀海 | 一种纸巾筒 |
CN203182228U (zh) * | 2013-02-27 | 2013-09-11 | 王刚 | 棉棒牙签筒 |
CN204158600U (zh) * | 2014-09-16 | 2015-02-18 | 宁波凯福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救护车上的电子病历输入装置 |
CN204562658U (zh) * | 2015-04-15 | 2015-08-19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一种方便病人躺在床头防止病人滚下的护理病床 |
CN204798186U (zh) * | 2015-05-14 | 2015-11-25 | 宁波凯生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角度高度可调节病床 |
CN205041696U (zh) * | 2015-10-13 | 2016-02-24 | 胡芳 | 方便使用的综合护理车 |
CN205698557U (zh) * | 2016-03-16 | 2016-11-23 | 西南大学 | 一种多功能智能药箱 |
CN206334026U (zh) * | 2016-08-01 | 2017-07-18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 | 一种移动式介入手术救护车 |
CN107296692A (zh) * | 2016-12-30 | 2017-10-27 | 南阳师范学院 | 一种车载式x射线手术平台 |
CN107468432A (zh) * | 2017-09-07 | 2017-12-15 | 刘路清 | 一种医用多功能推车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88130A (zh) * | 2020-09-10 | 2020-11-06 | 邱颖 |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
CN111888130B (zh) * | 2020-09-10 | 2022-02-15 | 邱颖 |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163468U (zh) | 卧床病人翻身护理床 | |
CN108784984A (zh) | 一种医疗用移动式外伤处置车 | |
CN107411927A (zh) | 一种新型电动折叠普内科检查治疗床 | |
CN100579482C (zh) | 组合式医疗设备支架 | |
CN107714344A (zh) | 一种儿科临床集成式监护抢救装置 | |
CN204468552U (zh) | 一种多功能骨科换药架 | |
CN219579272U (zh) | 一种可升降护理床 | |
CN208355676U (zh) | 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翻身床 | |
CN206560521U (zh) | 一种烧伤患者用诊疗床 | |
CN109172227B (zh) | 手部伤口防感染包扎台 | |
CN207477654U (zh) | 救护床 | |
CN210728341U (zh) | 一种护理床单位使用的输液架 | |
CN106389114A (zh) | 一种新型无烟艾灸装置 | |
CN206837042U (zh) | 一种多功能救援用担架 | |
CN206239846U (zh) | 一种心血管内科呼吸装置 | |
CN211245027U (zh) | 一种麻醉科用的呼吸装置 | |
CN220588517U (zh) | 一种用于肢体烧伤辅助治疗的支架 | |
CN112245743A (zh) | 一种便携式的急救呼吸机 | |
CN219110045U (zh) | 一种医疗检查台 | |
CN205286826U (zh) | 一种妇科检查床 | |
CN215193054U (zh) | 快速救援救护车 | |
CN212282455U (zh) | 一种可调呼吸机 | |
CN216986225U (zh) | 肺康复训练仪器 | |
CN210158827U (zh) | 一种外排异味的护理床 | |
CN210521246U (zh) | 一种肿瘤患者护理病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