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781478A - 天线拼接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及发射装置、基带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线拼接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及发射装置、基带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81478A
CN108781478A CN201680083455.1A CN201680083455A CN108781478A CN 108781478 A CN108781478 A CN 108781478A CN 201680083455 A CN201680083455 A CN 201680083455A CN 108781478 A CN108781478 A CN 1087814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rus
transmitting
antenna
mapping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34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伟
高全中
李亮
胥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7814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14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天线拼接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及发射装置、基带处理装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天线数目较小、天线体积较小的多个射频拉远单元进行拼接,将多个射频拉远单元与一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拼接后的发射装置的天线数目为多个射频拉远单元的天线数目之和,相比一体化天线,采用多个天线体积较小的射频拉远单元进行拼接,较容易布站,且可以获得广播业务的连续覆盖,广播波束和业务波束的性能也有较大提高。

Description

天线拼接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及发射装置、基带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拼接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及发射装置、基带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无线通信速率的要求不断的提高,对无线通信质量的要求也更加的严格。从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英文:2nd Generation,简称:2G)时代的语音业务,到3G的数据业务,到现在4G的多媒体业务,无线通信的速率呈指数增长。在4G和5G的发展过程中,多天线技术作为关键技术,对通信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端和接收端可以通过多根天线获取空间复用或分集增益来获得更快的速率。
多天线技术是应对无线数据业务增长的关键技术,目前标准中支持最大天线数仅为8端口(英文:port),且仅支持水平维度的波束赋性,还有更大的潜力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随着长期演进(英文: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多入多出(英文: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简称:MIMO)技术的发展,特别是5G时代的到来,空间复用的用户数将会越来越多,单用户的业务量也将爆发式增长,基站侧8天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业务的需求,需要基站侧提供更多的天线数,给用户提供更多的复用流数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在现有的LTE技术中,基站侧发送的业务主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广播业务和数据业务。广播业务是通过LTE的小区公共导频(英文:Cell Reference,简称:CRS)port发送进行信道测量和解调的,广播业务是针对小区内所有用户的,要求是覆盖范围广,可以覆盖全小区内所有用户;数据业务是针对用户自己的,根据不同的传输模式,利用不同的导频进行信道测量,要求是数据波束窄,收敛,对准用户本身,可以在保障用户高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英文: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简称:SINR)和高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英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简称:RSRP)的同时,避免对其余用户的干扰。因此在基站侧,既要保证广播信号的覆盖也要保证业务信号的高可靠性。
图1a和图1b所示为现有的16T一体化天线的两种天线拓扑,图1a和图1b垂直维度的阵子映射成2Tx,水平维度的阵子映射成8Tx(包括双极化), 共16T;32T(图1c为现有的32T一体化天线的拓扑图)和64T的天线拓扑与16T天线拓扑相似。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体化天线的阵子是连续排列的,这就意味着多天线(16天线及以上)的天线尺较大,天线重量也重,从而造成了天线的安装场景不易部署,只能安装于宏站场景,不适用于小范围热点基站,如杆站等。另一方面,天线的发射功率受限于体积和散热要求,当天线尺寸过大时,发射功率会受到损失,进而影响系统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拼接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及发射装置、基带处理装置,以方便天线布站,并提高天线阵列的信号覆盖范围和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拼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M个射频拉远单元RRU拼接成一个发射天线数为Nt’的发射装置,其中,所述M个RRU分别包括Nt1至Ntm根发射天线,Nt’为所述Nt1至Ntm根发射天线之和,Nt’、Nt1至Ntm为大于1的正整数;将所述M个RRU与一个基带处理装置连接。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将天线数目较小、天线体积较小的多个射频拉远单元进行拼接,将多个射频拉远单元与一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拼接后的发射装置的天线数目为多个射频拉远单元的天线数目之和,相比一体化天线,采用多个天线体积较小的射频拉远单元进行拼接,较容易布站,且可以获得广播业务的连续覆盖,广播波束和业务波束的性能也有较大提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Nt1至Ntm根发射天线数相等或不相等。
在该实现方式中,可以采用发射天线数相等或不相等的射频拉远单元进行拼接,拼接形式灵活,可以拼接出不同发射天线数的发射装置。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M个RRU拼接成一个发射天线数为Nt’的发射装置,包括:将所述M个RRU在水平维度并列排列;或将所述M个RRU在垂直维度并列排列;或将所述M个RRU排列成N1行、K1列的矩阵,其中,N1、K1为正整数且M=K1×N1;或将所述M个RRU成三角形排列;或将所述M个RRU成圆形排列。
在该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个数的射频拉远单元进行不同形 状的拼接,拼接形式灵活。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个RRU的天面处于同一个平面。
在该实现方式中,多个射频拉远单元的天面处于同一个平面,便于统一拼接,且可使得拼接好的发射装置外形整齐、美观。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个RRU的天线的下倾角相同。
在该实现方式中,拼接射频拉远单元时,使得多个射频拉远单元的下倾角相同,便于统一拼接,且可使得拼接好的发射装置外形整齐、美观。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M个RRU进行上下行互易性校正,对齐下行发射时延,获得校正权值。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进行上下行互易性校正,对齐下行发射时延,使得上下行互易的信道是比较完美的。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待发送数据经加扰、调制、层映射和/或预编码后,映射到虚拟天线端口;通过虚拟天线映射将映射到所述虚拟天线端口的待发送数据映射到物理天线端口,所述物理天线端口的Nt’根发射天线由M个射频拉远单元RRU拼接而成,所述M个RRU分别包括Nt1至Ntm根发射天线,Nt’为所述Nt1至Ntm根发射天线之和,Nt’、Nt1至Ntm为大于1的正整数;通过所述物理天线端口将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发送。
在该实现方式中,在将多个射频拉远单元拼接成一个发射装置后,通过虚拟天线映射技术将多个射频拉远单元中的多根发射天线映射成该发射装置的多根物理天线,将发射信号从与多根物理天线对应的多个物理天线端口发射出去。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虚拟天线映射将映射到所述虚拟天线端口的待发送数据映射到物理天线端口,包括:根据以下虚拟天线映射公式将映射到所述虚拟天线端口的待发送数据映射到物理天线端口:Yj(ns,k,l)=wm*Xi(ns,k,l);其中,Yj(ns,k,l)为各个物理天线端口发送的信号,ns为LTE帧结构时隙号,k为子载波号,l为时隙号,wm为映射权值,Xi(ns,k,l) 为LTE的导频或数据。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射装置,所述发射装置包括:由M个射频拉远单元RRU拼接的Nt’根发射天线数,其中,所述M个RRU分别包括Nt1至Ntm根发射天线,Nt’为所述Nt1至Ntm根发射天线之和,Nt’、Nt1至Ntm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M个RRU与一个基带处理装置连接。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基带处理装置,该基带处理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基带处理装置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带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将待发送数据经加扰、调制、层映射和/或预编码后,映射到虚拟天线端口;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虚拟天线映射将映射到所述虚拟天线端口的待发送数据映射到物理天线端口,所述物理天线端口的Nt’根发射天线由M个射频拉远单元RRU拼接而成,所述M个RRU分别包括Nt1至Ntm根发射天线,Nt’为所述Nt1至Ntm根发射天线之和,Nt’、Nt1至Ntm为大于1的正整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物理天线端口将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发送。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带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发送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将待发送数据经加扰、调制、层映射和/或预编码后,映射到虚拟天线端口;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虚拟天线映射将映射到所述虚拟天线端口的待发送数据映射到物理天线端口,所述物理天线端口的Nt’根发射天线由M个射频拉远单元RRU拼接而成,所述M个RRU分别包括Nt1至Ntm根发射天线,Nt’为所述Nt1至Ntm根发射天线之和,Nt’、Nt1至Ntm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发送器用于通过所述物理天线端口将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发送。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拼接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及发射装置、基带处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天线数目较小、天线体积较小的多个射频拉远单元进行拼接,将多个射频拉远单元与一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拼接后的发射装置的天线数目为多 个射频拉远单元的天线数目之和,相比一体化天线,采用多个天线体积较小的射频拉远单元进行拼接,较容易布站,且可以获得广播业务的连续覆盖,广播波束和业务波束的性能也有较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图1b为现有的16T一体化天线的两种天线拓扑图;
图1c为现有的32T一体化天线的拓扑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发射装置和基带处理装置系统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拼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图4f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天线拼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CRS波束图形示意图和垂直、水平切面的波束覆盖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虚拟天线映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带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带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发射装置和基带处理装置系统架构图,M个射频拉远单元(英文:Remote Radio Unit,简称:RRU)分别包括Nt1至Ntm根发射天线,这M个RRU拼接成一个发射天线数为Nt’的发射装置,Nt’为Nt1至Ntm根发射天线之和,Nt’、Nt1至Ntm为大于1的正整数,M个RRU通过光口与基带处理装置连接,该基带处理装置可以是基带处理单元(英文:Baseband Unit,简称:BBU)等,基带处理装置通过虚拟天线映射(英文:Virtual Antenna Mapping,简称:VAM)技术将M个RRU中的Nt1至Ntm根发射天线映射成该发射装置的Nt’根物理天线,将发射信号从Nt’个物理天线端口发射出 去。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天线数目较小、天线体积较小的多个射频拉远单元进行拼接,将多个射频拉远单元与一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拼接后的发射装置的天线数目为多个射频拉远单元的天线数目之和,相比一体化天线,采用多个天线体积较小的射频拉远单元进行拼接,较容易布站,且可以获得广播业务的连续覆盖,广播波束和业务波束的性能也有较大提高。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拼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M个射频拉远单元RRU拼接成一个发射天线数为Nt’的发射装置。
其中,所述M个RRU分别包括Nt1至Ntm根发射天线,Nt’为所述Nt1至Ntm根发射天线之和,Nt’、Nt1至Ntm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可选地,该Nt1至Ntm根发射天线数可以相等或不相等。
下面通过示例描述将M个RRU拼接成一个发射天线数为Nt’的发射装置,图4a-图4f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天线拼接示意图。
如图4a所示,两个8T RRU拼接成一个16T发射装置,该发射装置也可以是RRU,两个8T RRU在水平维度并列摆放,且两个RRU的天面处于同一平面,下倾角可以都为12°。其中,8T是指垂直维度的端口数与水平维度的端口数的乘积,图4a中,RRU1和RRU2的垂直维度的端口数可以是1个,即垂直维度的阵子连接至一个端口;水平维度的端口数可以是8个,即8个阵子中,每个阵子连接一个端口。这里,通过拼接,两个8T RRU共有16根发射天线,实现了一个16T RRU的功能。
如图4b所示,两个16T RRU拼接成一个32T RRU,两个16T RRU在垂直维度并列摆放,两个RRU的下倾角可以都为10°。
如图4c所示,四个16T RRU拼接成一个64T RRU,四个16T RRU的摆放位置可以是水平摆放的,也可以是垂直摆放的,也可以如图4c所示,摆成2行、2列的矩形。即:将所述M个RRU排列成N1行、K1列的矩阵,其中,N1、K1为正整数且M=K1×N1
如图4d所示,一个8T RRU和一个4T RRU拼接成一个12T RRU,两个 RRU可以是水平维度摆放的。
如图4e所示,三个8T RRU拼接成一个24T RRU,三个RRU的摆放位置呈三角形。
如图4f所示,六个4T RRU拼接成一个24T RRU,六个RRU的摆放位置呈圆形。
以上仅为示例,任一天线数的发射装置的天线拼接不限于以上拼接形式。且以上示例中,M个RRU的天面可以处于同一个平面,M个RRU的天线的下倾角可以相同。
由于发射装置是通过天线体积较小的RRU拼接而成的,从而容易进行布站安装。
相对于同样体积的发射装置,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射装置能包含更多的发射天线,从而信号覆盖范围更广。且通过实验,广播波束和业务波束也有3dB及以上的增益。
S102,将所述M个RRU与一个基带处理装置连接。
将M个RRU通过光口等与基带处理装置连接,基带处理装置通过虚拟天线映射技术将M个RRU中的Nt1至Ntm根发射天线映射成该发射装置的Nt’根物理天线,将发射信号从Nt’个物理天线端口发射出去。该基带处理装置可以是BBU。
可选地,该方法还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M个RRU进行上下行互易性校正,对齐下行发射时延,获得校正权值。
在时分双工(英文:Time Division Duplexing,简称:TDD)系统中,上下行信道是互易的,但是互易不是完美的,要对互易性进行校正,校正以后才能对齐下行发射时延和校正权值,这个时延也会影响后面基带处理装置进行虚拟天线映射的映射权值。当然,天线拼接的方案可以不仅用于TDD系统。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CRS波束图形示意图和垂直、水平切面的波束覆盖示意图,图5的最左边的图为将两个8T天线拼接成一个16T天线的CRS波束图形,即3D波束图形。从图5的最右边的3D波束的水平切面图可以看出,在水平维度的覆盖方面,双拼天线的覆盖可以达到65度,满足业务需求。在发射功率方面,可以达到现有技术一两倍的发射功率,从而提供给用 户设备更好的SINR,获得更好的性能。图5的中间的图为3D波束的垂直切面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拼接方法,通过将天线数目较小、天线体积较小的多个射频拉远单元进行拼接,将多个射频拉远单元与一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拼接后的发射装置的天线数目为多个射频拉远单元的天线数目之和,相比一体化天线,采用多个天线体积较小的射频拉远单元进行拼接,较容易布站,且可以获得广播业务的连续覆盖,广播波束和业务波束的性能也有较大提高。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将待发送数据经加扰、调制、层映射和/或预编码后,映射到虚拟天线端口。
如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虚拟天线映射示意图,图7为基带处理装置完成将两个8T RRU拼接的16T的发射装置的物理天线端口的映射,其它拼接方式的虚拟天线映射与此类似。虚拟天线映射技术即将映射到虚拟天线端口的待发送数据映射到物理天线端口。首先,将待发送数据经加扰、调制、层映射和/或预编码后,映射到虚拟天线端口。S202,通过虚拟天线映射将映射到所述虚拟天线端口的待发送数据映射到物理天线端口。
在本实施例中,发射装置由多个RRU拼接而成,即:所述物理天线端口的Nt’根发射天线由M个射频拉远单元RRU拼接而成,所述M个RRU分别包括Nt1至Ntm根发射天线,Nt’为所述Nt1至Ntm根发射天线之和,Nt’、Nt1至Ntm为大于1的正整数。
如何将映射到虚拟天线端口的待发送数据映射到物理天线端口,具体的以图7为例进行说明,在图7中,一流待发送数据经过一个RRU的8根天线映射到发射装置的一个极化方向的8个物理天线端口,且这8根天线的发射方向可以不同,具有不同的映射权值;另一流待发送数据经过另一个RRU的8根天线映射到发射装置的另一个极化方向的8个物理天线端口,且这8根天线的发射方向可以不同,具有不同的映射权值。在图7中,两个极化方向角分别为+45°和-45°。
具体地,根据以下虚拟天线映射公式(1)将映射到所述虚拟天线端口的待发送数据映射到物理天线端口:
Yj(ns,k,l)=wm*Xi(ns,k,l)       ….公式(1);
其中,Yj(ns,k,l)为各个物理天线端口发送的信号,ns为LTE帧结构时隙号,即slot号,k为子载波号,l为时隙号,wm为映射权值,Xi(ns,k,l)为LTE的导频或数据,即CRS port的信号值,CRS port的信号值由基站侧决定和配置。
对应图7的示例,其虚拟天线映射公式为公式(2):
                    …公式(2)
在该示例中,j=0~15,两流码字,则i=0~1,[w0 w1 w2 w3]=[1 0.9708 -0.206 0]。这个映射权值是影响波束形状的,约束波束65度的宽度,在程序里进行搜索得到的。当然使用其余的映射权值也可以。
在公式(2)中,映射权值矩阵的两列代表两流数据的映射权值,每一列的前八行和后八行分别代表一个RRU的八根天线的映射权值。
S203,通过所述物理天线端口将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发送。
完成待发送数据从虚拟天线端口到物理天线端口的映射后,待发送数据从物理天线端口发送出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在将多个射频拉远单元拼接成一个发射装置后,通过虚拟天线映射技术将多个射频拉远单元中的多根发射天线映射成该发射装置的多根物理天线,将发射信号从与多根物理天线对应的 多个物理天线端口发射出去。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根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射装置,该发射装置包括:由M个射频拉远单元RRU拼接成的Nt’根发射天线数,其中,所述M个RRU分别包括Nt1至Ntm根发射天线,Nt’为所述Nt1至Ntm根发射天线之和,Nt’、Nt1至Ntm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M个RRU与一个基带处理装置连接。
可选地,该Nt1至Ntm根发射天线数可以相等或不相等。
可选地,所述M个RRU在水平维度并列排列;或
所述M个RRU在垂直维度并列排列;或
所述M个RRU排列成N1行、K1列的矩阵,其中,N1、K1为正整数且M=K1×N1;或
所述M个RRU成三角形排列;或
所述M个RRU成圆形排列。
可选地,M个RRU的天面可以处于同一个平面。
可选地,M个RRU的天线的下倾角可以相同。
由于发射装置是通过天线体积较小的RRU拼接而成的,从而容易进行布站安装。
相对于同样体积的发射装置,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射装置能包含更多的发射天线,从而信号覆盖范围更广。且通过实验,广播波束和业务波束也有3dB及以上的增益。
将M个RRU通过光口等与基带处理装置连接,基带处理装置通过虚拟天线映射技术将M个RRU中的Nt1至Ntm根发射天线映射成该发射装置的Nt’根物理天线,将发射信号从Nt’个物理天线端口发射出去。该基带处理装置可以是BBU。
可选地,该发射装置还可包括:
校正单元,用于将所述M个RRU进行上下行互易性校正,对齐下行发射时延,获得校正权值。
在TDD系统中,上下行信道是互易的,但是互易不是完美的,要对互易性进行校正,校正以后才能对齐下行发射时延和校正权值,这个时延也会影响后面基带处理装置进行虚拟天线映射的映射权值。当然,天线拼接的方案可以不仅用于TDD系统。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CRS波束图形示意图和垂直、水平切面的波束覆盖示意图,图5的最左边的图为将两个8T天线拼接成一个16T天线的CRS波束图形,即3D波束图形。从图5的最右边的3D波束的水平切面图可以看出,在水平维度的覆盖方面,双拼天线的覆盖可以达到65度,满足业务需求。在发射功率方面,可以达到现有技术一两倍的发射功率,从而提供给用户设备更好的SINR,获得更好的性能。图5的中间的图为3D波束的垂直切面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射装置,通过将天线数目较小、天线体积较小的多个射频拉远单元进行拼接,将多个射频拉远单元与一个基带处理单元连接,拼接后的发射装置的天线数目为多个射频拉远单元的天线数目之和,相比一体化天线,采用多个天线体积较小的射频拉远单元进行拼接,较容易布站,且可以获得广播业务的连续覆盖,广播波束和业务波束的性能也有较大提高。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带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基带处理装置2000包括:
处理单元21,用于将待发送数据经加扰、调制、层映射和/或预编码后,映射到虚拟天线端口。
如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虚拟天线映射示意图,图7为基带处理装置完成将两个8T RRU拼接的16T的发射装置的物理天线端口的映射,其它拼接方式的虚拟天线映射与此类似。虚拟天线映射技术即将映射到虚拟天线端口的待发送数据映射到物理天线端口。处理单元21具体用于将待发送数据经加扰、调制、层映射和/或预编码后,映射到虚拟天线端口。
处理单元21还用于通过虚拟天线映射将映射到所述虚拟天线端口的待发送数据映射到物理天线端口。
在本实施例中,发射装置由多个RRU拼接而成,即:所述物理天线端口的Nt’根发射天线由M个射频拉远单元RRU拼接而成,所述M个RRU分别包括Nt1至Ntm根发射天线,Nt’为所述Nt1至Ntm根发射天线之和,Nt’、Nt1至Ntm为大于1的正整数。
如何将待发送数据从虚拟天线端口映射到物理天线端口,具体的以图7为例进行说明,在图7中,一流待发送数据经过一个RRU的8根天线映射到发射装置的一个极化方向的8个物理天线端口,且这8根天线的发射方向可以不同,具有不同的映射权值;另一流待发送数据经过另一个RRU的8根天线映射到发射装置的另一个极化方向的8个物理天线端口,且这8根天线的发射方向可以不同,具有不同的映射权值。在图7中,两个极化方向角分别为+45°和-45°。
具体地,处理单元21具体用于根据虚拟天线映射公式(1)将映射到所述虚拟天线端口的待发送数据映射到物理天线端口。
对应图7的示例,其虚拟天线映射公式为公式(2)。
发送单元22,用于通过所述物理天线端口将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发送。
完成待发送数据从虚拟天线端口到物理天线端口的映射后,待发送数据从物理天线端口发送出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带处理装置,在将多个射频拉远单元拼接成一个发射装置后,通过虚拟天线映射技术将多个射频拉远单元中的多根发射天线映射成该发射装置的多根物理天线,将发射信号从与多根物理天线对应的多个物理天线端口发射出去。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带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基带处理装置3000包括:处理器31和发送器32;其中:
所述处理器31,用于将待发送数据经加扰、调制、层映射和/或预编码后,映射到虚拟天线端口;
所述处理器31还用于通过虚拟天线映射将映射到所述虚拟天线端口的待 发送数据映射到物理天线端口,所述物理天线端口的Nt’根发射天线由M个射频拉远单元RRU拼接而成,所述M个RRU分别包括Nt1至Ntm根发射天线,Nt’为所述Nt1至Ntm根发射天线之和,Nt’、Nt1至Ntm为大于1的正整数;
所述发送器32,用于通过所述物理天线端口将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发送。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31具体用于:
根据以下虚拟天线映射公式将映射到所述虚拟天线端口的待发送数据映射到物理天线端口:
Yj(ns,k,l)=wm*Xi(ns,k,l);
其中,Yj(ns,k,l)为各个物理天线端口发送的信号,ns为LTE帧结构时隙号,k为子载波号,l为时隙号,wm为映射权值,Xi(ns,k,l)为LTE的导频或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带处理装置,在将多个射频拉远单元拼接成一个发射装置后,通过虚拟天线映射技术将多个射频拉远单元中的多根发射天线映射成该发射装置的多根物理天线,将发射信号从与多根物理天线对应的多个物理天线端口发射出去。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装置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以及不同实施例的特征进行结合或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用硬件实现,或固件实现,或它们的组合方式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上述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此外。任何连接可以适当的成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传输的,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属介质的定影中。如本发明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光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DVD)、软盘和蓝光光碟,其中盘通常磁性的复制数据,而碟则用激光来光学的复制数据。上面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保护范围之内。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 一种天线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M个射频拉远单元RRU拼接成一个发射天线数为Nt’的发射装置,其中,所述M个RRU分别包括Nt1至Ntm根发射天线,Nt’为所述Nt1至Ntm根发射天线之和,Nt’、Nt1至Ntm为大于1的正整数;
    将所述M个RRU与一个基带处理装置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t1至Ntm根发射天线数相等或不相等。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M个RRU拼接成一个发射天线数为Nt’的发射装置,包括:
    将所述M个RRU在水平维度并列排列;或
    将所述M个RRU在垂直维度并列排列;或
    将所述M个RRU排列成N1行、K1列的矩阵,其中,N1、K1为正整数且M=K1×N1;或
    将所述M个RRU成三角形排列;或
    将所述M个RRU成圆形排列。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RRU的天面处于同一个平面。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RRU的天线的下倾角相同。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M个RRU进行上下行互易性校正,对齐下行发射时延,获得校正权值。
  7.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待发送数据经加扰、调制、层映射和/或预编码后,映射到虚拟天线端口;
    通过虚拟天线映射将映射到所述虚拟天线端口的待发送数据映射到物理天线端口,所述物理天线端口的Nt’根发射天线由M个射频拉远单元RRU拼接而成,所述M个RRU分别包括Nt1至Ntm根发射天线,Nt’为所述Nt1至Ntm根发射天线之和,Nt’、Nt1至Ntm为大于1的正整数;
    通过所述物理天线端口将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发送。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虚拟天线映射将映射到所述虚拟天线端口的待发送数据映射到物理天线端口,包括:
    根据以下虚拟天线映射公式将映射到所述虚拟天线端口的待发送数据映射到物理天线端口:
    Yj(ns,k,l)=wm*Xi(ns,k,l);
    其中,Yj(ns,k,l)为各个物理天线端口发送的信号,ns为LTE帧结构时隙号,k为子载波号,l为时隙号,wm为映射权值,Xi(ns,k,l)为LTE的导频或数据。
  9. 一种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装置包括:由M个射频拉远单元RRU拼接成的Nt’根发射天线数,其中,所述M个RRU分别包括Nt1至Ntm根发射天线,Nt’为所述Nt1至Ntm根发射天线之和,Nt’、Nt1至Ntm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M个RRU与一个基带处理装置连接。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t1至Ntm根发射天线数相等或不相等。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M个RRU在水平维度并列排列;或
    所述M个RRU在垂直维度并列排列;或
    所述M个RRU排列成N1行、K1列的矩阵,其中,N1、K1为正整数且M=K1×N1;或
    所述M个RRU成三角形排列;或
    所述M个RRU成圆形排列。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RRU的天面处于同一个平面。
  13. 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RRU的天线的下倾角相同。
  14.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装置还包括:
    校正单元,用于将所述M个RRU进行上下行互易性校正,对齐下行发射时延,获得校正权值。
  15. 一种基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将待发送数据经加扰、调制、层映射和/或预编码后,映射到虚拟天线端口;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虚拟天线映射将映射到所述虚拟天线端口的待发送数据映射到物理天线端口,所述物理天线端口的Nt’根发射天线由M个射频拉远单元RRU拼接而成,所述M个RRU分别包括Nt1至Ntm根发射天线,Nt’为所述Nt1至Ntm根发射天线之和,Nt’、Nt1至Ntm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物理天线端口将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发送。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以下虚拟天线映射公式将映射到所述虚拟天线端口的待发送数据映射到物理天线端口:
    Yj(ns,k,l)=wm*Xi(ns,k,l);
    其中,Yj(ns,k,l)为各个物理天线端口发送的信号,ns为LTE帧结构时隙号,k为子载波号,l为时隙号,wm为映射权值,Xi(ns,k,l)为LTE的导频或数据。
  17. 一种基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发送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待发送数据经加扰、调制、层映射和/或预编码后,映射到虚拟天线端口;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虚拟天线映射将映射到所述虚拟天线端口的待发送数据映射到物理天线端口,所述物理天线端口的Nt’根发射天线由M个射频拉远单元RRU拼接而成,所述M个RRU分别包括Nt1至Ntm根发射天线,Nt’为所述Nt1至Ntm根发射天线之和,Nt’、Nt1至Ntm为大于1的正整数;
    所述发送器,用于通过所述物理天线端口将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发送。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以下虚拟天线映射公式将映射到所述虚拟天线端口的待发送数据映射到物理天线端口:
    Yj(ns,k,l)=wm*Xi(ns,k,l);
    其中,Yj(ns,k,l)为各个物理天线端口发送的信号,ns为LTE帧结构时隙号,k为子载波号,l为时隙号,wm为映射权值,Xi(ns,k,l)为LTE的导频或数据。
CN201680083455.1A 2016-03-18 2016-03-18 天线拼接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及发射装置、基带处理装置 Pending CN1087814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76799 WO2017156785A1 (zh) 2016-03-18 2016-03-18 天线拼接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及发射装置、基带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81478A true CN108781478A (zh) 2018-11-09

Family

ID=59850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3455.1A Pending CN108781478A (zh) 2016-03-18 2016-03-18 天线拼接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及发射装置、基带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422803A4 (zh)
JP (1) JP2019515524A (zh)
CN (1) CN108781478A (zh)
WO (1) WO20171567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0941B (zh) * 2020-04-01 2021-07-13 河北师范大学 一种用于5g通信的智能拼接天线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09959A1 (fr) * 2007-07-16 2009-01-22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ocede et systeme de traitement de signaux d'antennes multiples
CN101431357A (zh) * 2007-11-08 2009-05-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2740508A (zh) * 2012-05-18 2012-10-17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有源覆盖阵列
CN104244296A (zh) * 2013-06-13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rru间通道校正方法及装置
WO2015024205A1 (zh) * 2013-08-20 2015-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及方法
WO2016015549A1 (en) * 2014-07-28 2016-02-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ross-polarized tilt antenna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8051A (zh) * 2008-10-27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设备和方法
CN101674589B (zh) * 2009-09-30 2012-0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通道延时测量方法和装置、发射链路延时补偿方法
ES2363904B1 (es) * 2009-11-02 2012-07-19 Vodafone España, S.A.U. Sistema y método para detectar y controlar la diferencia de fase introducida por ramas de transmisión de un sistema de transmisión en una red de comunicación móvil.
EP2469731B1 (en) * 2010-10-04 2017-12-27 Vodafone España, S.A.U.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hanced transmiss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4079329B (zh) * 2014-06-26 2017-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天线端口的映射方法和基站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09959A1 (fr) * 2007-07-16 2009-01-22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ocede et systeme de traitement de signaux d'antennes multiples
CN101431357A (zh) * 2007-11-08 2009-05-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2740508A (zh) * 2012-05-18 2012-10-17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有源覆盖阵列
CN104244296A (zh) * 2013-06-13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rru间通道校正方法及装置
WO2015024205A1 (zh) * 2013-08-20 2015-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及方法
WO2016015549A1 (en) * 2014-07-28 2016-02-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ross-polarized tilt antenna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Study on 3D channel model for LTE", 《3GPP TR 36.873 V12.2.0》 *
SAMSUNG: "Discussion on >6GHz antenna modeling for calibration and RAN1 work", 《3GPP TSG-RAN WG1 #AH CHANNEL MODEL R1-16170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515524A (ja) 2019-06-06
WO2017156785A1 (zh) 2017-09-21
EP3422803A4 (en) 2019-07-03
EP3422803A1 (en) 2019-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1189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s
CN103460508A (zh) 共形天线阵列
JP2017539138A (ja) アンテナアレイのカップリング校正ネットワーク装置、校正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US11736182B2 (en) Operating de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888255B (zh) 上行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基站和终端
KR20180056781A (ko) 다중 섹터 mimo 능동 안테나 시스템 및 통신 장치
US10681564B2 (en) Method and nodes for data transmission over a line of sight channel
CA305647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2018512800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電子機器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7769832A (zh) 波束形成天线阵列
WO2018040020A1 (zh) 调节天线信号功率的方法及基站
US10218083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1908915B (zh)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和基站
TWI619361B (zh) 無線傳輸之預編碼技術(二)
WO2010093613A2 (en) Backfire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das) with delayed transport
CN108781478A (zh) 天线拼接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及发射装置、基带处理装置
CN110121841A (zh) 一种波束生成方法及基站
KR10251284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블록 코드의 퍼뮤테이션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5314832B (zh) 基站、下行数据传输方法
CN111049560A (zh) 面向5g c-ran系统的光码本混合波束成形方法
Al-Saegh et al. Evolution and advancements in fifth generation (5G) system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US12082310B1 (en) Smart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platforms, and methods
US20240340887A1 (en) Uplink codebook design
Gasulla et al. Multicore fiber opportunities for centralized radio access networks
US2024015465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n ul codeboo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