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776388B - 基于渐变狭缝光栅的双视3d显示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渐变狭缝光栅的双视3d显示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76388B
CN108776388B CN201810912994.2A CN201810912994A CN108776388B CN 108776388 B CN108776388 B CN 108776388B CN 201810912994 A CN201810912994 A CN 201810912994A CN 108776388 B CN108776388 B CN 1087763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olarization
array
image element
sl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129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76388A (zh
Inventor
吴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eronautic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Aeronautic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Aeronautic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Chengdu Aeronautic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181091299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763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76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63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763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63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2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using polarisation techniqu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渐变狭缝光栅的双视3D显示装置及方法,第1偏振单元和第2偏振单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交替排列,第1图像元和第2图像元分别与第1偏振单元和第2偏振单元对应且对齐,在不增大3D图像分辨率的前提下,使得3D图像的分辨率更加均匀,改善了显示效果;无需移动观看位置,通过佩戴不同的偏振眼镜来切换不同的3D图像;渐变狭缝光栅的孔径宽度从中间到两边逐渐增大,增大了亮度;渐变狭缝光栅的厚度从中间到两边逐渐增大,使得任意两个第1图像元发出的光线互不干扰,任意两个第2图像元发出的光线互不干扰,从而消除了串扰。

Description

基于渐变狭缝光栅的双视3D显示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视3D显示,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基于渐变狭缝光栅的双视3D显示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是双视显示技术和集成成像3D显示技术的融合。它可以使得观看者在不同的观看方向上看到不同的3D画面。但是,现有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存在四个明显的缺点:1、两个3D视区分离,观看者需要移动观看位置才能看到另外一个3D画面;2、分辨率不均匀;3、存在串扰;4、亮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基于渐变狭缝光栅的双视3D显示装置及方法,基于该显示方法的显示装置可以在同一个视区内同时提供分辨率均匀的两个不同的无串扰3D图像。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渐变狭缝光栅的双视3D显示装置,如附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偏振阵列,渐变狭缝光栅,第1偏振眼镜,第2偏振眼镜;所述显示屏,所述偏振阵列和所述渐变狭缝光栅的中心均对应且对齐,所述渐变狭缝光栅中,任意一列狭缝的厚度相同,任意一列狭缝的孔径宽度相同,狭缝的厚度和孔径宽度从中间到两边逐渐增大;所述偏振阵列由第1偏振单元和第2偏振单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交替排列组成,所述第1偏振单元与所述第2偏振单元的偏振方向正交,所述偏振阵列中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相邻的偏振单元的偏振方向正交,如附图2所示;所述第1偏振眼镜与所述第1偏振单元的偏振方向相同,所述第2偏振眼镜与所述第2偏振单元的偏振方向相同;
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微图像阵列,所述微图像阵列由第1图像元和第2图像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交替排列组成,如附图3所示;所述第1图像元通过第1三维场景获取,所述第2图像元通过第2三维场景获取;所述第1图像元和所述第2图像元分别与所述第1偏振单元和所述第2偏振单元对应且对齐;
在所述微图像阵列中,位于奇数列的第1图像元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发出的光线不能通过位于其他奇数列的第1图像元对应的狭缝;
在所述微图像阵列中,位于偶数列的第1图像元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发出的光线不能通过位于其他偶数列的第1图像元对应的狭缝;
在所述微图像阵列中,位于奇数列的第2图像元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发出的光线不能通过位于其他奇数列的第2图像元对应的狭缝;
在所述微图像阵列中,位于偶数列的第2图像元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发出的光线不能通过位于其他偶数列的第2图像元对应的狭缝。
优选的,第1图像元的节距、第2图像元的节距、第1偏振单元的节距、第2偏振单元的节距、狭缝的节距均为p,渐变狭缝光栅包含m个单元,显示屏与渐变狭缝光栅的间距为g,位于渐变狭缝光栅上第i列狭缝的孔径宽度为wi,则渐变狭缝光栅上第i列狭缝的厚度ti由下式计算得到:
其中,i是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
优选的,第1图像元的节距、第2图像元的节距、第1偏振单元的节距、第2偏振单元的节距、狭缝的节距均为p,渐变狭缝光栅包含m个单元,位于渐变狭缝光栅上第i列狭缝的孔径宽度为wi,显示屏的亮度为b,则第1三维图像和第2三维图像的亮度a计算如下:
其中,i是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
优选的,所述偏振阵列与所述渐变狭缝光栅紧密贴合。
基于渐变狭缝光栅的双视3D显示方法,包括:
偏振方向正交的第1偏振单元和第2偏振单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交替排列,所述偏振阵列中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相邻的偏振单元的偏振方向正交,
通过第1三维场景和第2三维场景获取的所述第1图像元和所述第2图像元分别与所述第1偏振单元和所述第2偏振单元对应且对齐;
所述第1偏振单元将所述第1图像元发出的光线调制为偏振光,上述偏振光通过所述第1图像元对应的狭缝重建第1三维图像,且只能通过所述第1偏振眼镜看到;
所述第2偏振单元将所述第2图像元发出的光线调制为偏振光,上述偏振光通过所述第2图像元对应的狭缝重建第2三维图像,且只能通过所述第2偏振眼镜看到;
所述渐变狭缝光栅中,任意一列狭缝的厚度相同,任意一列狭缝的孔径宽度相同,狭缝的厚度和孔径宽度从中间到两边逐渐增大;
在所述微图像阵列中,位于奇数列的第1图像元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发出的光线不能通过位于其他奇数列的第1图像元对应的狭缝;
在所述微图像阵列中,位于偶数列的第1图像元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发出的光线不能通过位于其他偶数列的第1图像元对应的狭缝;
在所述微图像阵列中,位于奇数列的第2图像元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发出的光线不能通过位于其他奇数列的第2图像元对应的狭缝;
在所述微图像阵列中,位于偶数列的第2图像元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发出的光线不能通过位于其他偶数列的第2图像元对应的狭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的第1偏振单元和第2偏振单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交替排列,第1图像元和第2图像元分别与第1偏振单元和第2偏振单元对应且对齐,在不增大3D图像分辨率的前提下,使得3D图像的分辨率更加均匀,改善了显示效果;2、进一步的,无需移动观看位置,通过佩戴不同的偏振眼镜来切换不同的3D图像;
3、进一步的,渐变狭缝光栅的孔径宽度从中间到两边逐渐增大,增大了亮度;4、进一步的,渐变狭缝光栅的厚度从中间到两边逐渐增大,使得任意两个第1图像元发出的光线互不干扰,任意两个第2图像元发出的光线互不干扰,从而消除了串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双视3D显示的结构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偏振阵列的排列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微图像阵列的排列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图示标号为:
1显示屏,2偏振阵列,3渐变狭缝光栅,4第1偏振眼镜,5第2偏振眼镜,6第1偏振单元,7第2偏振单元,8微图像阵列,9第1图像元,10第2图像元,11第1三维图像,12第2三维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利用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内容对本发明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基于渐变狭缝光栅的双视3D显示装置,如附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偏振阵列,渐变狭缝光栅,第1偏振眼镜,第2偏振眼镜;所述显示屏,所述偏振阵列和所述渐变狭缝光栅的中心均对应且对齐,所述渐变狭缝光栅中,任意一列狭缝的厚度相同,任意一列狭缝的孔径宽度相同,狭缝的厚度和孔径宽度从中间到两边逐渐增大;所述偏振阵列由第1偏振单元和第2偏振单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交替排列组成,所述第1偏振单元与所述第2偏振单元的偏振方向正交,所述偏振阵列中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相邻的偏振单元的偏振方向正交,如附图2所示;所述第1偏振眼镜与所述第1偏振单元的偏振方向相同,所述第2偏振眼镜与所述第2偏振单元的偏振方向相同;
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微图像阵列,所述微图像阵列由第1图像元和第2图像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交替排列组成,如附图3所示;所述第1图像元通过第1三维场景获取,所述第2图像元通过第2三维场景获取;所述第1图像元和所述第2图像元分别与所述第1偏振单元和所述第2偏振单元对应且对齐;
在所述微图像阵列中,位于奇数列的第1图像元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发出的光线不能通过位于其他奇数列的第1图像元对应的狭缝;
在所述微图像阵列中,位于偶数列的第1图像元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发出的光线不能通过位于其他偶数列的第1图像元对应的狭缝;
在所述微图像阵列中,位于奇数列的第2图像元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发出的光线不能通过位于其他奇数列的第2图像元对应的狭缝;
在所述微图像阵列中,位于偶数列的第2图像元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发出的光线不能通过位于其他偶数列的第2图像元对应的狭缝。
优选的,第1图像元的节距、第2图像元的节距、第1偏振单元的节距、第2偏振单元的节距、狭缝的节距均为p,渐变狭缝光栅包含m个单元,显示屏与渐变狭缝光栅的间距为g,位于渐变狭缝光栅上第i列狭缝的孔径宽度为wi,则渐变狭缝光栅上第i列狭缝的厚度ti由下式计算得到:
其中,i是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
优选的,第1图像元的节距、第2图像元的节距、第1偏振单元的节距、第2偏振单元的节距、狭缝的节距均为p,渐变狭缝光栅包含m个单元,位于渐变狭缝光栅上第i列狭缝的孔径宽度为wi,显示屏的亮度为b,则双视3D显示装置的光学效率a计算如下:
其中,i是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
优选的,所述偏振阵列与所述渐变狭缝光栅紧密贴合。
基于渐变狭缝光栅的双视3D显示方法,包括:
偏振方向正交的第1偏振单元和第2偏振单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交替排列,所述偏振阵列中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相邻的偏振单元的偏振方向正交,
通过第1三维场景和第2三维场景获取的所述第1图像元和所述第2图像元分别与所述第1偏振单元和所述第2偏振单元对应且对齐;
所述第1偏振单元将所述第1图像元发出的光线调制为偏振光,上述偏振光通过所述第1图像元对应的狭缝重建第1三维图像,且只能通过所述第1偏振眼镜看到;
所述第2偏振单元将所述第2图像元发出的光线调制为偏振光,上述偏振光通过所述第2图像元对应的狭缝重建第2三维图像,且只能通过所述第2偏振眼镜看到;
所述渐变狭缝光栅中,任意一列狭缝的厚度相同,任意一列狭缝的孔径宽度相同,狭缝的厚度和孔径宽度从中间到两边逐渐增大;
在所述微图像阵列中,位于奇数列的第1图像元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发出的光线不能通过位于其他奇数列的第1图像元对应的狭缝;
在所述微图像阵列中,位于偶数列的第1图像元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发出的光线不能通过位于其他偶数列的第1图像元对应的狭缝;
在所述微图像阵列中,位于奇数列的第2图像元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发出的光线不能通过位于其他奇数列的第2图像元对应的狭缝;
在所述微图像阵列中,位于偶数列的第2图像元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发出的光线不能通过位于其他偶数列的第2图像元对应的狭缝。
微图像阵列、偏振阵列均包含10×10个单元,其中,水平方向上10个单元,垂直方向上10个单元,渐变狭缝光栅包含10个单元,第1图像元的节距、第2图像元的节距、第1偏振单元的节距、第2偏振单元的节距、狭缝的节距均为p=4mm,显示屏与渐变狭缝光栅的间距为g=4mm,位于渐变狭缝光栅中第1~10列针孔的孔径宽度分别为0.8mm、0.7mm、0.6mm、0.5mm、0.4mm、0.4mm、0.5mm、0.6mm、0.7mm、0.8mm,显示屏的亮度为b=400cd/m2;则由公式计算得到,渐变针孔阵列中第1~10列针孔的厚度分别为0.571mm、0.496mm、0.421mm、0.349mm、0.275mm、0.275mm、0.349mm、0.421mm、0.496mm、0.571mm;由公式/>计算得到第1三维图像和第2三维图像的亮度a均为30cd/m2;第1三维图像和第2三维图像均有10行和10列像素;第1三维图像和第2三维图像每一行的像素数目均为5个,每一列的像素数目均为5个;基于上述参数的传统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中,第1三维图像奇数行的像素数目为10个,偶数行的像素数目为0个;第2三维图像奇数行的像素数目为0个,偶数行的像素数目为10个,第1三维图像和第2三维图像的亮度均为20cd/m2

Claims (2)

1.基于渐变狭缝光栅的双视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偏振阵列,渐变狭缝光栅,第1偏振眼镜,第2偏振眼镜;所述偏振阵列与所述渐变狭缝光栅紧密贴合;所述显示屏,所述偏振阵列和所述渐变狭缝光栅的中心均对应且对齐,所述渐变狭缝光栅中,任意一列狭缝的厚度相同,任意一列狭缝的孔径宽度相同,狭缝的厚度和孔径宽度从中间到两边逐渐增大;所述偏振阵列由第1偏振单元和第2偏振单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交替排列组成,所述第1偏振单元与所述第2偏振单元的偏振方向正交,所述偏振阵列中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相邻的偏振单元的偏振方向正交;所述第1偏振眼镜与所述第1偏振单元的偏振方向相同,所述第2偏振眼镜与所述第2偏振单元的偏振方向相同;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微图像阵列,所述微图像阵列由第1图像元和第2图像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交替排列组成;所述第1图像元通过第1三维场景获取,所述第2图像元通过第2三维场景获取;所述第1图像元和所述第2图像元分别与所述第1偏振单元和所述第2偏振单元对应且对齐;在所述微图像阵列中,位于奇数列的第1图像元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发出的光线不能通过位于其他奇数列的第1图像元对应的狭缝;在所述微图像阵列中,位于偶数列的第1图像元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发出的光线不能通过位于其他偶数列的第1图像元对应的狭缝;在所述微图像阵列中,位于奇数列的第2图像元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发出的光线不能通过位于其他奇数列的第2图像元对应的狭缝;在所述微图像阵列中,位于偶数列的第2图像元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发出的光线不能通过位于其他偶数列的第2图像元对应的狭缝;第1图像元的节距、第2图像元的节距、第1偏振单元的节距、第2偏振单元的节距、狭缝的节距均为p,渐变狭缝光栅包含m个单元,显示屏与渐变狭缝光栅的间距为g,位于渐变狭缝光栅上第i列狭缝的孔径宽度为wi,则渐变狭缝光栅上第i列狭缝的厚度ti由下式计算得到:
其中,i是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显示屏的亮度为b,则第1三维图像和第2三维图像的亮度a计算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渐变狭缝光栅的双视3D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偏振方向正交的第1偏振单元和第2偏振单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交替排列,所述偏振阵列中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相邻的偏振单元的偏振方向正交,通过第1三维场景和第2三维场景获取的所述第1图像元和所述第2图像元分别与所述第1偏振单元和所述第2偏振单元对应且对齐;所述第1偏振单元将所述第1图像元发出的光线调制为偏振光,上述偏振光通过所述第1图像元对应的狭缝重建第1三维图像,且只能通过所述第1偏振眼镜看到;所述第2偏振单元将所述第2图像元发出的光线调制为偏振光,上述偏振光通过所述第2图像元对应的狭缝重建第2三维图像,且只能通过所述第2偏振眼镜看到;所述渐变狭缝光栅中,任意一列狭缝的厚度相同,任意一列狭缝的孔径宽度相同,狭缝的厚度和孔径宽度从中间到两边逐渐增大;在所述微图像阵列中,位于奇数列的第1图像元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发出的光线不能通过位于其他奇数列的第1图像元对应的狭缝;在所述微图像阵列中,位于偶数列的第1图像元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发出的光线不能通过位于其他偶数列的第1图像元对应的狭缝;在所述微图像阵列中,位于奇数列的第2图像元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发出的光线不能通过位于其他奇数列的第2图像元对应的狭缝;在所述微图像阵列中,位于偶数列的第2图像元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发出的光线不能通过位于其他偶数列的第2图像元对应的狭缝。
CN201810912994.2A 2018-08-13 2018-08-13 基于渐变狭缝光栅的双视3d显示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87763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2994.2A CN108776388B (zh) 2018-08-13 2018-08-13 基于渐变狭缝光栅的双视3d显示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2994.2A CN108776388B (zh) 2018-08-13 2018-08-13 基于渐变狭缝光栅的双视3d显示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76388A CN108776388A (zh) 2018-11-09
CN108776388B true CN108776388B (zh) 2023-12-05

Family

ID=64028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12994.2A Active CN108776388B (zh) 2018-08-13 2018-08-13 基于渐变狭缝光栅的双视3d显示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763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8537B (zh) * 2018-11-20 2024-03-19 成都工业学院 基于背光源的3d显示装置
CN109254413B (zh) * 2018-11-20 2023-09-12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渐变光栅的双视3d显示装置
CN109239936B (zh) * 2018-11-20 2023-10-10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渐变光栅的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CN109298538B (zh) * 2018-11-20 2024-03-26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均匀光学效率的双视3d显示装置
CN109254411B (zh) * 2018-11-20 2023-09-22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CN109459865B (zh) * 2018-11-20 2024-03-26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3d显示装置
CN109298536B (zh) * 2018-11-20 2023-09-12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一维双视3d显示装置
CN109254412B (zh) * 2018-11-20 2024-03-22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矩形针孔阵列的双视3d显示装置
CN110095875B (zh) * 2019-05-25 2024-03-26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CN113703176B (zh) * 2021-09-11 2023-05-30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渐变复合狭缝光栅的3d显示装置
CN113703177B (zh) * 2021-09-11 2022-05-17 成都工业学院 基于复合狭缝光栅的3d显示装置
CN113741051B (zh) * 2021-09-11 2023-07-07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高成像效率和宽视角的3d显示装置
CN113741054B (zh) * 2021-09-11 2024-05-14 成都工业学院 高分辨率和宽视角的3d显示装置
CN114815296B (zh) * 2022-05-18 2024-05-14 成都工业学院 基于复合偏振片和渐变狭缝光栅的双视3d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2896A (zh) * 2014-02-13 2014-06-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视场显示装置
CN105487243A (zh) * 2016-01-21 2016-04-13 成都工业学院 基于障壁和渐变孔径狭缝光栅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CN205809442U (zh) * 2016-06-30 2016-12-14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宽视角的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CN206575540U (zh) * 2017-03-27 2017-10-20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狭缝光栅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CN208432808U (zh) * 2018-08-13 2019-01-25 成都工业学院 基于渐变狭缝光栅的双视3d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2896A (zh) * 2014-02-13 2014-06-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视场显示装置
CN105487243A (zh) * 2016-01-21 2016-04-13 成都工业学院 基于障壁和渐变孔径狭缝光栅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CN205809442U (zh) * 2016-06-30 2016-12-14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宽视角的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CN206575540U (zh) * 2017-03-27 2017-10-20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狭缝光栅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CN208432808U (zh) * 2018-08-13 2019-01-25 成都工业学院 基于渐变狭缝光栅的双视3d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76388A (zh) 2018-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6388B (zh) 基于渐变狭缝光栅的双视3d显示装置及方法
CN108594448B (zh) 高光学效率和均匀分辨率双视3d显示装置及方法
JP4714115B2 (ja)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立体映像表示方法
US8964006B2 (en)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three-dimensional video display method
CN105929553B (zh) 基于渐变节距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方法
WO2016123978A1 (zh) 像素阵列、显示装置以及显示方法
JP2009520236A (ja)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WO2006077506A1 (en) Multi-view display device
CN101606393A (zh) 多视图立体显示器
CN110095875B (zh) 一种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CN111781737B (zh) 一种高分辨率双视3d显示装置及方法
JP6134359B2 (ja) 画像システム
US11729368B2 (en)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CN110297335B (zh) 基于微透镜阵列和偏振光栅的双视3d显示装置
CN112485920B (zh) 一种基于阶梯渐变孔径针孔阵列的双视3d显示装置
CN108627991A (zh) 基于柱透镜光栅的双视3d显示装置及方法
CN111856774B (zh) 高分辨率和高光学效率双视3d显示装置及方法
CN112859365B (zh) 基于渐变孔径针孔阵列的双视3d显示方法
CN111045222B (zh) 一种基于渐变孔径针孔阵列的双视3d显示装置
CN111025678B (zh) 基于渐变孔径针孔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JP2012212079A (ja) 表示装置
CN208459701U (zh) 同视区的无串扰和均匀分辨率双视3d显示装置
CN110389454B (zh) 基于矩形偏振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CN110099272B (zh) 基于复合针孔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及方法
CN208477225U (zh) 基于柱透镜光栅的双视3d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30

Address after: No.699, Checheng East 7th Road, Longquanyi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610000

Applicant after: CHENGDU AERONAUTIC POLYTECHNIC

Address before: 610031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City Street No. 2

Applicant before: 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