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769393A - 终端亮屏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亮屏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69393A
CN108769393A CN201810456249.1A CN201810456249A CN108769393A CN 108769393 A CN108769393 A CN 108769393A CN 201810456249 A CN201810456249 A CN 201810456249A CN 108769393 A CN108769393 A CN 1087693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bright screen
motion state
state parameters
mov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562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562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693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69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93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亮屏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一种终端亮屏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确定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若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超过第一阈值,则确定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与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相同且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若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符合运动亮屏状态,则点亮终端设备的屏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亮屏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避免了用户在运动状态下使用终端设备时导致的终端误亮屏。

Description

终端亮屏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终端亮屏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终端设备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为了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目前的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的终端设备大都具有自动亮屏功能。自动亮屏功能是通过终端中的运动状态检测元件对终端的运动状态进行检测,当终端的运动状态满足预设的亮屏状态时,无需用户按压亮屏按键或者进行其他操作,即可点亮终端的屏幕。
但是用户可能在移动状态中使用终端,例如用户在走路或跑步时使用终端,此时终端随用户的运动状态而运动,那么终端可能由于运动状态满足了预设的亮屏状态而导致误亮屏。而误亮屏会消耗终端的电能,且在用户不知道的情况下误亮屏后还可能导致用户在终端上的误操作,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亮屏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用于避免用户在运动状态下导致终端设备的误亮屏。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亮屏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
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超过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与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相同且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
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符合运动亮屏状态,则点亮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包括:
若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相同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不同的运动状态参数小于第三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符合运动亮屏状态。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超过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包括:
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在第一时间窗内超过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的旋转角度或者所述终端设备的加速度。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超过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包括:
若所述终端设备绕至少一个旋转轴的旋转角度超过所述第一阈值,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在至少一个方向的加速度超过所述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旋转角度或者加速度是否符合所述运动亮屏状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亮屏控制装置,包括:
运动状态检测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
亮屏状态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超过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与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相同且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
亮屏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符合运动亮屏状态,则点亮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
在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亮屏状态判断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相同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不同的运动状态参数小于第三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符合运动亮屏状态。
在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亮屏状态判断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在第一时间窗内超过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
在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的旋转角度或者所述终端设备的加速度。
在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亮屏状态判断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绕至少一个旋转轴的旋转角度超过所述第一阈值,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在至少一个方向的加速度超过所述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旋转角度或者加速度是否符合所述运动亮屏状态。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终端亮屏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终端亮屏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亮屏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通过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超过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与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相同且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符合运动亮屏状态,则点亮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避免用户在运动状态下使用终端设备时产生的误亮屏,节约了终端设备的电量,且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终端设备的空间方向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亮屏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亮屏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亮屏控制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目前的终端设备中,通常都具有运动状态检测元件,例如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等,可以对终端设备的多个运动状态参数进行检测。为了便于对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进行量化,需要确定终端设备在空间中的各个方向。图1为终端设备的空间方向示意图,一般地,如图1所示,将终端设备垂直于显示屏平面的方向作为Z方向,将终端设备与短边平行的方向作为X方向,将终端设备与长边平行的方向成为Y方向。当然,图1所示终端设备为常用状态为竖直状态的终端设备,例如手机,对于常用状态为水平状态的终端设备,例如平板电脑,还可以是将与短边平行的方向作为Y方向,将终端设备与长边平行的方向成为Z方向。对于非长方形的终端设备,例如正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还可以将终端设备缺省显示状态下与显示屏中显示内容平行的方向作为X方向,将于显示内容垂直的方向作为Y方向。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终端设备的空间方向只是一种常用的设置方式,终端设备还可以采用其他空间方向设置方式。总之,在三维空间中,可以为终端设备设定X、Y、Z三个方向。
目前的终端设备亮屏方法主要是通过对终端设备运动状态的匹配实现的,在终端设备中先预设若干亮屏状态,例如绕X轴旋转超过30度,或者绕Y轴旋转超过30度,或者Z方向的加速度超过2m/s2等。当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运动状态检测元件可以检测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发生变化。在终端设备的显示屏熄灭的状态下,终端设备将变化的运动状态参数与预设的亮屏状态进行对比,若判断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符合亮屏状态,则控制终端设备的显示屏点亮。
但是用户可能在运动状态下使用终端设备,此时用户自身的运动状态将会被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检测元件检测到,那么就可能造成终端设备的误亮屏。由于终端设备的屏幕尺寸越来越大,显示屏已经成为终端设备最大的耗电设备,因此终端设备的误亮屏会显著增大终端设备的耗电量,影响终端设备的待机时间。其次,终端设备的误亮屏还可能导致终端设备被误操作,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亮屏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
步骤201,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亮屏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是具有屏幕显示功能的任一种终端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且可以控制屏幕点亮或熄灭。该终端设备还包括至少一种运动状态检测元件,可以通过运动状态检测元件检测到终端设备的至少一种运动状态参数。
终端设备中的运动状态检测元件包括但不限于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等,至少能够检测到终端设备的至少一种运动状态参数即可。其中,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能够表征终端的运动状态的任意参数,例如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等。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包含方向的矢量值。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为了确定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而测量的,因此需要为终端设备建立参考坐标系,例如图1所示的三维空间坐标系,当然为终端设备建立的参考坐标系不以图1所示的三维空间坐标系为限。
步骤202,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超过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与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相同且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快速发展,终端设备中的各种元件已经集成化、小型化、芯片化,随着集成化和小型化的发展,各种元件,特别是用于进行逻辑处理的处理元件耗电量已经大幅度降低。而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却越来越大,大尺寸的显示屏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好的观看和使用感受,但大尺寸的显示屏必然意味着大功耗。目前,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已经成为终端设备的最大用电元件。因此终端设备在待机或不被用户使用的状态下,一般都处于熄屏状态,以节约电量。
传统的终端设备在用户需要使用时,需要由用户触发亮屏按键才能实现亮屏,传统的触屏按键为终端设备上机械结构的按键或者触摸按键,用户必须触摸终端设备的固定位置才能实现终端设备的亮屏。但用户在某些情况下无法第一时间找到终端设备的亮屏按键,或者在某些情况下用户不便于触摸亮屏按键,此时用户将无法使终端设备亮屏,影响用户的使用。
为了给用户的使用提供便利,目前的一些终端设备提供了自动亮屏功能。现有的自动亮屏功能通过检测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当运动状态参数满足预设的亮状态时,即控制终端设备亮屏。例如终端设备绕X轴正方向转动30度,或者终端设备绕Y轴正方向或反方向转动30度等,这样用户就无需再触摸亮屏按键,而只需使终端设备处于相应的运动状态即可实现终端设备的亮屏。但现有的自动亮屏功能只考虑了终端处于静止状态时的运动状态,若用户在运动状态下携带终端设备,那么用户自身的运动状态将被终端设备中的运动状态检测元件所检测而认为是终端设备的运动。若用户携带终端设备运动时,终端设备所检测到的运动状态参数恰好符合终端设备的亮屏状态,则终端设备就会亮屏,但此时可能用户并未使用终端设备或者并不想让终端设备亮屏,此时亮屏将使终端设备的耗电量增加且影响用户的使用。例如用户在携带手机跑步时,同时使用手机听音乐,由于用户跑步时的运动幅度较大,因此可能在某一时刻使得携带的手机检测到运动状态参数恰好符合亮屏状态,此时手机亮屏后,由于触摸屏幕可能被衣物所触碰,因此可能导致手机上的音乐播放案件被触碰到而使音乐停止,这将严重影响用户使用手机时的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亮屏控制方法在现有的终端设备亮屏状态的基础上,额外设置了运动亮屏状态。在对用户携带终端设备运动时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进行研究后发现,用户处于运动状态时,其运动状态参数会有较大的变化,但运动状态参数的变化是随机的。而终端设备的亮屏状态一般都是一个特定的运动状态,甚至是多个运动状态参数的组合。因此用户在处于运动状态时,终端设备被自动亮屏只是一个随机的现象。并且用户在运动状态下对终端设备进行操作时,会不自觉地增大对终端设备的操作幅度。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新增了运动亮屏状态,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与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相同且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
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包括至少一个运动状态参数及其参数阈值,当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与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相同且其参数值超过参数阈值,则控制终端设备亮屏。那么为了使用户可以采用相同的动作使终端设备亮屏,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与预设的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相同。而为了避免用户的运动对终端设备亮屏的影响,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终端设备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也就是提高亮屏状态的运动参数阈值。例如预设亮屏状态为X轴正向旋转30度,那么运动亮屏状态也为X轴正向旋转,但旋转角度大于30度。一般地,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需要比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提高较大幅度,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用户的运动对终端设备自动亮屏的影响。例如预设亮屏状态为X轴正向旋转30度,那么运动亮屏状态为X轴正向旋转50度。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值需要根据不同的亮屏状态进行不同的设置,原则上只要满足用户在运动状态下不进行自动亮屏的操作时不会触发自动亮屏即可。
在终端设备中除了预设的亮屏状态还额外设置了运动亮屏状态后,还需要根据一定的规则判断何时应用运动亮屏状态。运动亮屏状态是在用户处于运动状态时应用的,而用户在运动状态下,终端设备也会随着用户同步运动,在用户的运动幅度较大时,才会对终端设备的自动亮屏产生影响,而用户的小幅度运动,例如慢走、身体小幅度挪动等一般不会对终端设备的自动亮屏产生影响。因此,只有在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第一阈值时,才使用运动亮屏状态。第一阈值可以是终端设备的任一种运动状态参数的阈值,例如终端设备任一个方向上的加速度,或者绕任一个轴的转动角度等。比如当终端设备在任一个方向上的加速度超过0.5G,也就是超过4.9m/s2,则认为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第一阈值。当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第一阈值,那么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
步骤203,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符合运动亮屏状态,则点亮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
如果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符合运动亮屏状态,那么意味着用户虽然在运动状态下携带终端设备,但用户仍然执行了亮屏操作,此时则可以点亮终端设备的屏幕,使终端设备实现自动亮屏。由于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预设的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因此用户在运动状态下带动终端设备的运动不易满足运动亮屏状态,这样就避免了用户在运动状态下使终端设备误亮屏的问题,从而节约了终端设备的电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亮屏控制方法,通过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超过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与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相同且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符合运动亮屏状态,则点亮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避免用户在运动状态下使用终端设备时产生的误亮屏,节约了终端设备的电量,且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亮屏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
步骤301,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
步骤302,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超过第一阈值,且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相同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不同的运动状态参数小于第三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符合运动亮屏状态,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与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相同且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
用户携带终端设备运动时,终端设备的多种运动状态参数都会发生变化,而终端设备的亮屏状态一般仅为一个或有限个运动状态参数的组合,并不会是许多运动状态参数的组合。因此,在确定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时,具体可以是先确定终端设备与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相同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大于第二阈值,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与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相同的运动状态参数即为终端设备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判断其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实际上就是判断用户是否进行了亮屏操作。另外,还需要判断终端设备与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不同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小于第三阈值,在用户执行亮屏操作时,除了需要改变的运动状态参数,其他运动状态参数的改变都将较小。因此,判断与所述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相同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第二阈值,且与所述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不同的运动状态参数小于第三阈值时,用户的操作有更大的几率是在进行亮屏操作。其中第三阈值一般小于第二阈值。例如,预设亮屏状态为X轴正向旋转30度,那么当终端设备绕X轴正向旋转超过50度,且绕Y轴和Z轴的旋转都小于30度时,确定终端设备符合运动亮屏状态。
步骤303,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符合运动亮屏状态,则点亮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亮屏控制方法,通过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超过第一阈值,且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相同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不同的运动状态参数小于第三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符合运动亮屏状态,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与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相同且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符合运动亮屏状态,则点亮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进一步避免用户在运动状态下使用终端设备时产生的误亮屏,节约了终端设备的电量,且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在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中,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超过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包括: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在第一时间窗内超过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
用户的运动幅度越大,对携带终端设备时终端设备的自动亮屏影响越大,而用户的小幅度运动则很大程度上不会影响终端设备的自动亮屏。因此,在判断携带终端设备的用户是否处于运动状态时,可以判断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在第一时间窗内是否超过第一阈值。这里的第一时间窗是一个预设的时间段,在第一时间窗内运动状态参数超过第一阈值,意味着终端设备在短时间内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运动,这一般并不是用户主动对终端设备的操作。因此在终端设备符合上述状态时,再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例如,检测终端设备在0.6秒内在任意方向上的加速度是否超过0.5G。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亮屏控制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亮屏控制装置设置于终端设备中,包括:
运动状态检测模块41,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
亮屏状态判断模块42,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超过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与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相同且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
亮屏控制模块43,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符合运动亮屏状态,则点亮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亮屏控制装置可执行图2或图3所示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亮屏控制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亮屏状态判断模块42,具体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相同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不同的运动状态参数小于第三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符合运动亮屏状态。
进一步地,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亮屏状态判断模块42,具体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在第一时间窗内超过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
进一步地,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旋转角度或者所述终端设备的加速度。
进一步地,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亮屏状态判断模块42,具体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绕至少一个旋转轴的旋转角度超过所述第一阈值,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在至少一个方向的加速度超过所述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旋转角度或者加速度是否符合所述运动亮屏状态。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终端包括处理器51、存储器52和运动状态检测元件53;终端中处理器5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51为例;终端中的处理器51、存储器52和运动状态检测元件53;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5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图2或图3实施例中的终端亮屏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终端亮屏控制装置中的运动状态检测模块41、亮屏状态判断模块42、亮屏控制模块43)。处理器5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2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终端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终端亮屏控制方法。
存储器5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5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运动状态检测元件53可以是任一种或多种可以检测终端设备运动状态参数的元件或模块,例如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终端亮屏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
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超过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与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相同且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
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符合运动亮屏状态,则点亮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亮屏控制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搜索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2)

1.一种终端亮屏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
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超过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与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相同且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
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符合运动亮屏状态,则点亮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包括:
若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相同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不同的运动状态参数小于第三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符合运动亮屏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超过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包括:
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在第一时间窗内超过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的旋转角度或者所述终端设备的加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超过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包括:
若所述终端设备绕至少一个旋转轴的旋转角度超过所述第一阈值,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在至少一个方向的加速度超过所述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旋转角度或者加速度是否符合所述运动亮屏状态。
6.一种终端亮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动状态检测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
亮屏状态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超过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与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相同且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
亮屏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符合运动亮屏状态,则点亮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屏状态判断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相同的运动状态参数大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运动亮屏状态的运动状态参数类型不同的运动状态参数小于第三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符合运动亮屏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屏状态判断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在第一时间窗内超过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是否符合运动亮屏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的旋转角度或者所述终端设备的加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屏状态判断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绕至少一个旋转轴的旋转角度超过所述第一阈值,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在至少一个方向的加速度超过所述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旋转角度或者加速度是否符合所述运动亮屏状态。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终端亮屏控制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终端亮屏控制方法。
CN201810456249.1A 2018-05-14 2018-05-14 终端亮屏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87693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56249.1A CN108769393A (zh) 2018-05-14 2018-05-14 终端亮屏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56249.1A CN108769393A (zh) 2018-05-14 2018-05-14 终端亮屏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9393A true CN108769393A (zh) 2018-11-06

Family

ID=64010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56249.1A Pending CN108769393A (zh) 2018-05-14 2018-05-14 终端亮屏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6939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6464A (zh) * 2019-11-18 2020-05-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1961A (zh) * 2013-07-23 2013-11-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点亮手机屏幕的方法和系统
CN105338173A (zh) * 2015-09-24 2016-02-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防止误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05390120A (zh) * 2015-12-18 2016-03-0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亮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527658A (zh) * 2016-10-24 2017-03-22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WO2017057800A1 (ko) * 2015-09-29 2017-04-06 경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Led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7155005A (zh) * 2017-04-27 2017-09-12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腕式可穿戴装置亮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895561A (zh) * 2017-09-30 2018-04-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亮屏和灭屏的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1961A (zh) * 2013-07-23 2013-11-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点亮手机屏幕的方法和系统
CN105338173A (zh) * 2015-09-24 2016-02-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防止误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057800A1 (ko) * 2015-09-29 2017-04-06 경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Led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5390120A (zh) * 2015-12-18 2016-03-0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亮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527658A (zh) * 2016-10-24 2017-03-22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7155005A (zh) * 2017-04-27 2017-09-12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腕式可穿戴装置亮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895561A (zh) * 2017-09-30 2018-04-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亮屏和灭屏的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6464A (zh) * 2019-11-18 2020-05-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
CN111176464B (zh) * 2019-11-18 2022-04-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96834B2 (en) Touchscreen apparatus user interfa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touchscreen apparatus
JP5858155B2 (ja) 携帯型端末装置の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を自動的に切り替える方法、及び携帯型端末装置
CN106919329B (zh) 一种触摸屏输入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595874B (zh) 控制手机应用程序的方法、手机保护盖及手机保护盖套件
US9395823B2 (en) 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intera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3699326B (zh) 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
CN103605471B (zh) 单手控制方法、装置及手持设备
WO2013161162A1 (ja) 入力装置、入力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20331B2 (ja) 携帯電子機器、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3150008A (zh) 一种输入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3513788B (zh) 基于陀螺仪传感器的手势识别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EP3640783A1 (en) Touch operation response method and device
US2015011625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locating touch point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JP6641484B2 (ja) シナリオに従いグラフィック処理解像度を変更する方法及びポータブル電子装置
CN107390923A (zh) 一种屏幕防误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KR102821218B1 (ko) 전자기기 및 무선 충전 방법
CN108769392A (zh) 终端亮屏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4346028B (zh) 地址栏显示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8647047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唤醒方法及系统
CN103488424A (zh) 一种信息展示的方法及装置
JP2013242916A (ja) 入力装置、入力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428794A1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loading media resource
CN108769393A (zh) 终端亮屏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479799A (zh) 一种显示窗口的方法和装置
CN108885491A (zh) 一种双屏电子设备的屏幕切换方法及双屏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