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4790A - 一种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764790A CN108764790A CN201810488806.8A CN201810488806A CN108764790A CN 108764790 A CN108764790 A CN 108764790A CN 201810488806 A CN201810488806 A CN 201810488806A CN 108764790 A CN108764790 A CN 1087647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utomobile
- cargo
- management platform
- goods
- deliv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承运方和托运方对接;步骤二、提货派遣;步骤三、发货库存;步骤四、分单配载;步骤五、到货确认和步骤六:到货库存,涉及物流汽车供应链技术领域。该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解决了现在并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的问题,增加了对车辆的统一管理和监控,更好的避免了容易出现对汽车供应链管理的失误,降低了因为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而造成较大的经济问题,便于承运方和托运方对货物运行的途径和方位进行精准掌握,为使用者提供更加方便、便捷的服务体系,促进物流汽车供应链的高速发展,并且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成熟的保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汽车供应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现代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服务业。世界现代物流业呈稳步增长态势,欧洲、美国、日本成为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物流基地。
供应链的概念是从扩大的生产概念发展而来,对供应链的定义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从配套零件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个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所连成的整体功能网链结构”。
如今的物流已经成为社会物品运输的主要方式,而在进行物品运输时必然需要车辆进行输送处理,本身物流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导致所需要的车辆也相对较多,但是,现在并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缺乏对车辆的统一管理和监控,容易出现对汽车供应链管理的失误,造成较大的经济问题,导致承运方和托运方的交接出现偏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解决了现在并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缺乏对车辆的统一管理和监控,容易出现对汽车供应链管理失误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承运方和托运方对接:承运方对需要进行运输的货物进行发起承运,托运方对承运方发起的承运进行受理;
步骤二、提货派遣:托运方对步骤一中的事宜进行处理,完成后,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提货和派遣;
步骤三、发货库存:提货车辆完成前期准备和账单,对承运方货库内部的货物进行提取;
步骤四、分单配载:根据承运方货库和发货的实际情况,对货物进行分单配载;
步骤五、到货确认:配载车辆精准将货物送到指定地点,并进行确认处理;
步骤六:到货库存:将货物进行入库储存。
优选的,在步骤一中,承运方先通过管理平台进行发起承运,再将需要进行承运的货物按照承运清单进行入库,等待托运方进行派遣。
优选的,在步骤一中,托运方通过管理平台对承运方发起的承运进行受理,并对承运资料进行开单,通知提货派遣。
优选的,在步骤二中,提货派遣需要对提货车辆信息进行整理输入,并开取提货车辆账单,同时,还需要开取受理开单。
优选的,在步骤三中,承运方需要提供承运货物的账单。
优选的,在步骤四中,在进行分单配载是需要配载车辆账单,并且管理平台需要对配载车辆进行在途跟踪。
优选的,在步骤六中,到货库存的货物可以采用送货上门和客户提货的方式进行发货,而在送货上门时需要对送货车辆的登记,并完成相应的账单。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通过步骤一、承运方和托运方对接;步骤二、提货派遣;步骤三、发货库存;步骤四、分单配载;步骤五、到货确认和步骤六:到货库存的一系列步骤,解决了现在并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的问题,增加了对车辆的统一管理和监控,更好的避免了容易出现对汽车供应链管理的失误,降低了因为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而造成较大的经济问题,更好的保证了承运方和托运方的交接,便于承运方和托运方对货物运行的途径和方位进行精准掌握,为使用者提供更加方便、便捷的服务体系,促进物流汽车供应链的高速发展,并且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成熟的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承运方和托运方对接:承运方对需要进行运输的货物进行发起承运,托运方对承运方发起的承运进行受理,承运方和托运方在进行承运和受理通需要通过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并且承运方和托运方都具备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的账号;
步骤二、提货派遣:托运方对步骤一中的事宜进行处理,完成后,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提货和派遣,托运方的工作管理人员对派遣车辆的信息进行登记,并输入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完成实时监控处理;
步骤三、发货库存:提货车辆完成前期准备和账单,对承运方货库内部的货物进行提取,提货车辆根据托运方工作人员提供的承运方货库地址进行提货处理;
步骤四、分单配载:根据承运方货库和发货的实际情况,对货物进行分单配载,该步骤需要根据承运方货物和配送地址等时机情况进行安排,保证资料的最优化;
步骤五、到货确认:配载车辆精准将货物送到指定地点,并进行确认处理,确认完成后,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会发出到货通知,方便了承运方和托运方对货物信息的了解;
步骤六:到货库存:将货物进行入库储存。
本发明中,在步骤一中,承运方先通过管理平台进行发起承运,再将需要进行承运的货物按照承运清单进行入库,等待托运方进行派遣。
本发明中,在步骤一中,托运方通过管理平台对承运方发起的承运进行受理,并对承运资料进行开单,通知提货派遣。
本发明中,在步骤二中,提货派遣需要对提货车辆信息进行整理输入,并开取提货车辆账单,同时,还需要开取受理开单。
本发明中,在步骤三中,承运方需要提供承运货物的账单。
本发明中,在步骤四中,在进行分单配载是需要配载车辆账单,并且管理平台需要对配载车辆进行在途跟踪。
本发明中,在步骤六中,到货库存的货物可以采用送货上门和客户提货的方式进行发货,而在送货上门时需要对送货车辆的登记,并完成相应的账单,同时,可根据到货库存、送货上门和客户提货的具体情况,判断货物的多少,剩余的货物需要进行调入仓库,便于后期的管理和检查,如果期间出现异常,还要进行及时的处理,保证货物的良好性。
综上所述,该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通过步骤一、承运方和托运方对接;步骤二、提货派遣;步骤三、发货库存;步骤四、分单配载;步骤五、到货确认和步骤六:到货库存的一系列步骤,解决了现在并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的问题,增加了对车辆的统一管理和监控,更好的避免了容易出现对汽车供应链管理的失误,降低了因为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而造成较大的经济问题,更好的保证了承运方和托运方的交接,便于承运方和托运方对货物运行的途径和方位进行精准掌握,为使用者提供更加方便、便捷的服务体系,促进物流汽车供应链的高速发展,并且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成熟的保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承运方和托运方对接:承运方对需要进行运输的货物进行发起承运,托运方对承运方发起的承运进行受理;
步骤二、提货派遣:托运方对步骤一中的事宜进行处理,完成后,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提货和派遣;
步骤三、发货库存:提货车辆完成前期准备和账单,对承运方货库内部的货物进行提取;
步骤四、分单配载:根据承运方货库和发货的实际情况,对货物进行分单配载;
步骤五、到货确认:配载车辆精准将货物送到指定地点,并进行确认处理;
步骤六:到货库存:将货物进行入库储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承运方先通过管理平台进行发起承运,再将需要进行承运的货物按照承运清单进行入库,等待托运方进行派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托运方通过管理平台对承运方发起的承运进行受理,并对承运资料进行开单,通知提货派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提货派遣需要对提货车辆信息进行整理输入,并开取提货车辆账单,同时,还需要开取受理开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承运方需要提供承运货物的账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在进行分单配载是需要配载车辆账单,并且管理平台需要对配载车辆进行在途跟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六中,到货库存的货物可以采用送货上门和客户提货的方式进行发货,而在送货上门时需要对送货车辆的登记,并完成相应的账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88806.8A CN108764790A (zh) | 2018-05-21 | 2018-05-21 | 一种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88806.8A CN108764790A (zh) | 2018-05-21 | 2018-05-21 | 一种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64790A true CN108764790A (zh) | 2018-11-06 |
Family
ID=64008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488806.8A Pending CN108764790A (zh) | 2018-05-21 | 2018-05-21 | 一种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764790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242011A1 (en) * | 2009-04-15 | 2010-10-20 | Universita' Degli Studi Di Genova |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roducts or goods. |
CN101923666A (zh) * | 2009-06-10 | 2010-12-22 | 上海美华系统有限公司 | 物流公司、货主、承运商三方共同协作的运输管理方法 |
CN105160516A (zh) * | 2015-09-30 | 2015-12-16 | 苏州田园优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商务物流系统 |
CN107085777A (zh) * | 2017-04-13 | 2017-08-22 | 合肥市群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物流货物实况跟踪方法及装置 |
US20170300851A1 (en) * | 2014-10-22 | 2017-10-19 |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 Managing a Supply Chain |
CN107705068A (zh) * | 2017-09-26 | 2018-02-16 | 李璇 | 智能供应链运输管理系统、方法及装置 |
-
2018
- 2018-05-21 CN CN201810488806.8A patent/CN10876479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242011A1 (en) * | 2009-04-15 | 2010-10-20 | Universita' Degli Studi Di Genova |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roducts or goods. |
CN101923666A (zh) * | 2009-06-10 | 2010-12-22 | 上海美华系统有限公司 | 物流公司、货主、承运商三方共同协作的运输管理方法 |
US20170300851A1 (en) * | 2014-10-22 | 2017-10-19 |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 Managing a Supply Chain |
CN105160516A (zh) * | 2015-09-30 | 2015-12-16 | 苏州田园优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商务物流系统 |
CN107085777A (zh) * | 2017-04-13 | 2017-08-22 | 合肥市群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物流货物实况跟踪方法及装置 |
CN107705068A (zh) * | 2017-09-26 | 2018-02-16 | 李璇 | 智能供应链运输管理系统、方法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Shah et al. |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warehouse operational issues | |
Bartholdi et al. | Warehouse & Distribution Science: Release 0.89 | |
Ramaa et al. | Impact of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in a supply chain | |
CN100555305C (zh) | 利用rf-id标签的宽带电子物流系统及其方法 | |
Bartholdi et al. | Warehouse & distribution science: release 0.96 | |
Chen et al. | The examination of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warehouse operation systems based on detailed case studies | |
US20020123944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releasing collections of goods for shipment | |
CN111080242A (zh) | 一种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及方法 | |
CN110490521A (zh) | 一种物流资源调度方法 | |
CN109284953A (zh) | 重型装备制造车间钢构件在制品追踪管理方法 | |
CN110503363A (zh) | 一种基于网络订单的产品销售全流程管理方法 | |
Bashir et al. | Lean warehousing: a case study in a retail hypermarket | |
CN106875119A (zh) | 一种生产与物流管理方法与系统 | |
WO2022228472A1 (zh) | 货运任务模块化管理方法 | |
JP3997067B2 (ja) | 在庫管理方法、および、在庫管理システム | |
CN110472960A (zh) | 一种生鲜非标品电商按实际重量交易结算系统 | |
CN108764790A (zh) | 一种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 | |
US20100023363A1 (en) | Logistics plannning in a business environment | |
CN107977808A (zh) | 一种集仓集配式仓储配送系统 | |
Mittal et al. | A framework for collaboration among regional food system participants | |
CN202306633U (zh) | 电子商务物流系统 | |
CN107358391A (zh) | 一种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系统 | |
Rousseau et al. | Challenges and winning models in logistics | |
LeBlanc |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systems technology on operations management | |
JP3796288B2 (ja) | 物品の入出荷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