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4626B - 一种节能诊断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诊断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764626B CN108764626B CN201810354132.2A CN201810354132A CN108764626B CN 108764626 B CN108764626 B CN 108764626B CN 201810354132 A CN201810354132 A CN 201810354132A CN 108764626 B CN108764626 B CN 10876462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ergy
- consumption
- energy consumption
- standard
- obtai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0
- 239000003034 coal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405 diagnostic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5 Aver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7—Strategic management or analysis, e.g. setting a goal or target of an organisation; Planning actions based on goals; Analysis or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goa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2—Energy audits or management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诊断方法和装置,涉及能源管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一能耗模型为煤气能耗模型;获得第二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为电耗模型;获得决定能源消耗的能效因子;根据所述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得到能源消耗阈值,再根据能源消耗阈值确定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根据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对系统实际能耗进行节能诊断。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能耗诊断的准确性较低,无法对诊断系统整体能耗是否需要进行节能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分层次、分级别、分权限的能源诊断管理,以及降低低成本、节能减排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诊断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环境保护大力执行的大环境下,能源行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国家急切需要企业利用信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来改变、加强行业能源管理水平。
现有技术中的能耗诊断的准确性较低,无法对诊断系统整体能耗是否需要进行节能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能诊断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能耗诊断的准确性较低,无法对诊断系统整体能耗是否需要进行节能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分层次、分级别、分权限的能源诊断管理,以及降低低成本、节能减排的技术效果。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节能诊断方法和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诊断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一能耗模型为煤气能耗模型;获得第二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为电耗模型;获得决定能源消耗的能效因子;根据所述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获得能源消耗阈值,根据所述能源消耗阈值确定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根据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对系统实际能耗进行节能诊断。
优选的,所述获得第一能耗模型包括:获得第一煤气单耗标准,所述第一煤气单耗标准为煤气常规单耗标准;获得第二煤气单耗标准,所述第二煤气单耗标准为特殊煤气单耗增量标准;根据所述第一煤气单耗标准、所述第二煤气单耗标准,获得所述第一能耗模型。
优选的,所述获得第二煤气单耗标准包括:获得生产实绩数据库;获得产品产出量;根据所述生产实绩数据库,获得第一能耗参数和第二能耗参数;根据所述第一能耗参数、所述第二能耗参数,以及所述产品产出量,确定所述第二煤气单耗标准。
优选的,所述获得第二能耗模型包括:获得第三电单耗标准,所述第三电单耗标准为企业运行的必须消耗标准;获得第四电单耗标准,所述第四电单耗标准为有产出情况的必须消耗标准;根据所述第三电单耗标准、所述第四电单耗标准,获得所述第二能耗模型。
优选的,所述获得第三电单耗标准包括:获得小用户耗电数据库;根据小用户耗电数据库,确定小用户耗电量标准;获得大用户耗电数据库;对所述大用户进行分情况模拟,确定大用户耗电量标准;根据所述小用户耗电量标准和所述大用户耗电量标准,获得所述第三电单耗标准。
优选的,所述获得第四电单耗标准包括:根据用户获得用电种类;根据大数据跟踪,确定各用电种类的耗电量标准;获得第一时间内生产计划和生产熟练程度;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内生产计划和生产熟练程度、所述各用电种类的耗电量标准,获得第四电单耗标准。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获得能源消耗阈值,根据所述能源消耗阈值确定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获得不同情况下能耗标准;将所述不同情况下的能耗标准进行排列,获得能耗最大值和能耗最小值;根据所述能耗最大值和能耗最小值,确定所述能源消耗阈值;根据所述能源消耗阈值确定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对系统实际能耗进行节能诊断,包括:获得系统实际能耗;根据所述系统实际能耗,获得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比较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与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对系统实际能耗进行节能诊断;如果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小于等于所述节能阈值,则所述系统实际能耗符合节能标准;如果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大于所述节能阈值,则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不符合节能标准。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诊断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一能耗模型为煤气能耗模型;
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二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为电耗模型;
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决定能源消耗的能效因子;
第一确定单元,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获得能源消耗阈值,根据所述能源消耗阈值确定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
第一诊断单元,所述第一诊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对系统实际能耗进行节能诊断。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煤气单耗标准,所述第一煤气单耗标准为煤气常规单耗标准;
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二煤气单耗标准,所述第二煤气单耗标准为特殊煤气单耗增量标准;
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煤气单耗标准、所述第二煤气单耗标准,获得所述第一能耗模型。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生产实绩数据库;
第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八获得单元用于获得产品产出量;
第九获得单元,所述第九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生产实绩数据库,获得第一能耗参数和第二能耗参数;
第二确定单元,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能耗参数、所述第二能耗参数,以及所述产品产出量,确定所述第二煤气单耗标准。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获得单元,所述第十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三电单耗标准,所述第三电单耗标准为企业运行的必须消耗标准;
第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四电单耗标准,所述第四电单耗标准为有产出情况的必须消耗标准;
第十二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电单耗标准、所述第四电单耗标准,获得所述第二能耗模型。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三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小用户耗电数据库;
第三确定单元,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小用户耗电数据库,确定小用户耗电量标准;
第十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大用户耗电数据库;
对所述大用户进行分情况模拟,确定大用户耗电量标准;
第四确定单元,所述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小用户耗电量标准和所述大用户耗电量标准,获得所述第三电单耗标准。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五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用户获得用电种类;
第五确定单元,所述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大数据跟踪,确定各用电种类的耗电量标准;
第十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六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时间内生产计划和生产熟练程度;
第十七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七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内生产计划和生产熟练程度、所述各用电种类的耗电量标准,获得第四电单耗标准。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八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获得不同情况下能耗标准;
第十九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九获得单元用于将所述不同情况下的能耗标准进行排列,获得能耗最大值和能耗最小值;
第六确定单元,所述第六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能耗最大值和能耗最小值,确定所述能源消耗阈值;
第七确定单元,所述第七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能源消耗阈值确定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十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系统实际能耗;
第二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系统实际能耗,获得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
第一比较单元,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与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对系统实际能耗进行节能诊断。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诊断单元,所述第二诊断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小于等于所述节能阈值,则所述系统实际能耗符合节能标准;
第三诊断单元,所述第三诊断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大于所述节能阈值,则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不符合节能标准。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诊断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得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一能耗模型为煤气能耗模型;获得第二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为电耗模型;获得能效因子;根据所述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确定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根据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对系统实际能耗进行节能诊断。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能诊断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得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一能耗模型为煤气能耗模型;获得第二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为电耗模型;获得决定能源消耗的能效因子;根据所述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得到能源消耗阈值,再根据能源消耗阈值确定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根据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对系统实际能耗进行节能诊断。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能耗诊断的准确性较低,无法对诊断系统整体能耗是否需要进行节能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分层次、分级别、分权限的能源诊断管理,以及降低低成本、节能减排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得小用户耗电数据库;根据小用户耗电数据库,确定小用户耗电量标准;获得大用户耗电数据库;对所述大用户进行分情况模拟,确定大用户耗电量标准;根据所述小用户耗电量标准和所述大用户耗电量标准,获得所述第三电单耗标准。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能耗诊断的准确性较低,无法对诊断系统整体能耗是否需要进行节能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的技术问题,进一步达到了针对用户耗能特点,达到精准控制企业日常运行所必需的能源消耗,建立合理、准确的节能模型,有效控制能源消耗的技术效果。
3.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根据用户获得用电种类;根据大数据跟踪,确定各用电种类的耗电量标准;获得第一时间内生产计划和生产熟练程度;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内生产计划和生产熟练程度、所述各用电种类的耗电量标准,获得第四电单耗标准。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能耗诊断的准确性较低,无法对诊断系统整体能耗是否需要进行节能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的技术问题,进一步达到了针对用电种类不同,利用大数据构建能耗模型,准确判断节能标准的技术效果。
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所述根据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对系统实际能耗进行节能诊断,包括:获得系统实际能耗;根据所述系统实际能耗,获得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比较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与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对系统实际能耗进行节能诊断。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能耗诊断的准确性较低,无法对诊断系统整体能耗是否需要进行节能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的技术问题,进一步达到精准诊断企业能源的使用情况,快速找出具体能源浪费的环节,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治理,优化企业能源管理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节能诊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节能诊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节能诊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 中 标号说明:总线300,接收器301,处理器302,发送器303,存储器304,总线接口30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能诊断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能耗诊断的准确性较低,无法对诊断系统整体能耗是否需要进行节能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获得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一能耗模型为煤气能耗模型;获得第二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为电耗模型;获得能效因子;根据所述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确定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根据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对系统实际能耗进行节能诊断。达到了分层次、分级别、分权限的能源诊断管理,以及降低低成本、节能减排的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节能诊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00:获得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一能耗模型为煤气能耗模型;
步骤1200:获得第二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为电耗模型;
步骤1300:获得决定能源消耗的能效因子;
步骤1400:根据所述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获得能源消耗阈值,根据所述能源消耗阈值确定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
步骤1500:根据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对系统实际能耗进行节能诊断。
具体而言,本申请可以应用到各个行业的智能管理,尤其适合能源型企业的能源管理中。本申请所述的节能诊断方法在于实现节能减排后的能耗分析预测以及绩效考评、节能诊断,所以需要全面考虑应用本申请所述方法的企业的全部能耗因素,本申请实施例以钢铁行业为例进行举例说明,但并不仅限于钢铁行业,也可以应用到其他行业。
进一步的,在步骤1100中,所述获得第一能耗模型包括:
具体而言,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是以钢铁行业为例进行解释说明,由于钢铁行业中主要消耗的能源为煤气能源和电力能源,所以针对煤气和电力的消耗构建能耗模型,如果应用到其他能源行业中也同样适用,例如造纸行业,其主要消耗的能源可以是水力、木材、电力等,则针对水力、木材、电力进行模型构建。
步骤1110:获得第一煤气单耗标准,所述第一煤气单耗标准为煤气常规单耗标准;
具体而言,在步骤1110中,所述第一煤气单耗标准为企业常规煤气单耗在不浪费能源的前提下的用量标准,对于钢铁行业而言,所述第一煤气单耗标准为品种结构产生的煤气单耗,品种结构按照成份、在炉时间、出炉温度、生产工艺进行归集,以管线钢为例,详细介绍某一品种结构煤气单耗X1模型参数、计算过程,如表1所示。品种结构产生的煤气单耗a1=(X1Y1+X2Y2+……XnYn) /(Y1+Y2+……Yn),其中,X1~Xn为1~n种品种的煤气单耗;a1为第一煤气单耗标准,Y1~Yn代表各品种产量。
表1某一品种结构煤气单耗X1模型参数、计算过程
步骤1120:获得第二煤气单耗标准,所述第二煤气单耗标准为特殊煤气单耗增量标准;
具体的,在步骤1120中,所述第二煤气单耗标准为不同生产状况带来的煤气单耗增量,即所述特殊煤气单耗增量标准,所述获得第二煤气单耗标准包括:
步骤1121:获得生产实绩数据库;
步骤1122:获得产品产出量;
步骤1123:根据所述生产实绩数据库,获得第一能耗参数和第二能耗参数;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能耗参数和所述第二能耗参数可以是计划修炉、定修8-24小时、计划停机24小时以上~4天以下、检修4天以上四个维度参数,这四个维度的参数Z来自于所述生产实绩数据库的大数据分析。
步骤1124:根据所述第一能耗参数、所述第二能耗参数,以及所述产品产出量,确定所述第二煤气单耗标准。
举例而言,以定修8-24小时为例进行说明:通过所述生产实绩的大数据分析对这一生产状况下每小时通煤气量固化为4000m3,这一维度参数Z1=加热炉个数*时间*4000*转换系数,其中,转换系数=4.18加热炉热值/106,如表2 所示。不同生产状况带来的煤气单耗增量a2=(Z1+Z2+Z3+Z4)/Yn,其中,a2为第二煤气单耗标准,Z1,Z2,Z3,Z4分别代表四种不同的停机状态,其中每种状态计算公式相同,仅数值不同:Z1为定修8-24小时;Z2为24小时以上4天以下; Z3为检修4天以上;Z4为计划修炉;Yn代表总品种产量。
表2不同生产状况带来的煤气消耗模型参数、计算过程
①、定修8-24小时
炉子个数 | 总时间,小时 | 每小时通煤气量,M3 | 每炉每小时定额,GJ | |
低温保温 | 4000 | 35 |
②、24小时以上4天以下
炉子个数 | 总时间,小时 | 每小时通煤气量,M3 | 每炉每小时定额,GJ | |
低保煤气 | 2000 | 18 | ||
升温煤气 | 2 | 23000 | 202 |
③、检修4天以上
炉子个数 | 总时间,小时 | 每小时通煤气量,M3 | 每炉定额,GJ | |
降温煤气 | 4 | 2000 | 70 | |
升温煤气 | 26 | 10000 | 2282 |
④、计划修炉
炉子个数 | 总时间,小时 | 每小时通煤气量,M3 | 每炉定额,GJ | |
烘炉 | 5000 | 0 |
步骤1130:根据所述第一煤气单耗标准、所述第二煤气单耗标准,获得所述第一能耗模型。
具体而言,如果所述第一能耗模型为煤气模型,则所述第一煤气单耗标准及所述第二煤气单耗标准为品种结构、生产状况两个维度标准,当发生产量波动较大的情况,考虑修正系数所述修正系数为:(目标产量-实际产量)*理论单耗/目标产量,其中理论单耗为忽略干扰因素的标准单耗。从而根据如下公式得到所述第一能耗模型,煤气总单耗其中,a1为所述第一煤气单耗标准;a2所述第二煤气单耗标准。达到精准控制企业日常运行所必需的能源消耗,建立合理、准确的节能模型,有效控制能源消耗。
进一步的,在步骤1200中,所述获得第二能耗模型包括:
步骤1210:获得第三电单耗标准,所述第三电单耗标准为企业运行的必须消耗标准;
具体的,在步骤1210中,所述第二能耗模型应用到电力能源管理中,在各个行业中,电力都是其主要消耗能源,区别仅在于消耗的多少,举例而言,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仅需办公用电,属于小用户用电,而大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耗电,属于大用户用电,所述获得第三电单耗标准包括:
步骤1211:获得小用户耗电数据库;
步骤1212:根据小用户耗电数据库,确定小用户耗电量标准;
步骤1213:获得大用户耗电数据库;
步骤1214:对所述大用户进行分情况模拟,确定大用户耗电量标准;
步骤1215:根据所述小用户耗电量标准和所述大用户耗电量标准,获得所述第三电单耗标准。
具体而言,以某钢铁行业为例,该企业固定用电共包含9个用户15个二级用能点,如表3所示。其中:例如水处理和轧线除鳞耗电即属于所述大用户耗电,对于类似上述大用户耗电的情况,需要对所述大用户进行分情况模拟,例如,水处理和轧线除鳞耗电X1与停机时间有关,按轧线检修情况下耗电X11和故障情况下耗电X12两种情况进行模拟,然后分别针对各个情况的耗电量进行加权求平均值算法,得到各情况下的平均基准耗电量,再将各个情况的平均基准耗电量相加,最终获得所述大用户耗电量标准;精整区、磨辊、高压空气耗电、照明检修、吊车耗电。X2属于小用户耗量均衡,通过大数据分析以固定值固化;制冷站耗电区分冬季耗电X31和夏季耗电X32两种情况进行固化;办公生活用电X4按人头和办公室数量理论计算,严格执行上下班关电制度,在理论计算和实际消耗无限接近的情况下固化下来。其中,β1为第三电单耗标准,β1包括如下四种情况:轧线检修情况下制冷站耗电区冬季耗电为β11=X11+X2+X31+X4;故障情况下制冷站耗电区夏季耗电为β12=X12+X2+X32+X4;故障情况下制冷站耗电区冬季耗电为β13=X12+X2+X31+X4;轧线检修情况下制冷站耗电区夏季耗电为β14=X11+X2+X32+X4。
表3按用户区分的固定用电种类
步骤1220:获得第四电单耗标准,所述第四电单耗标准为有产出情况的必须消耗标准;
进一步的,在步骤1220中,所述获得第四电单耗标准包括:
步骤1221:根据用户获得用电种类;
步骤1222:根据大数据跟踪,确定各用电种类的耗电量标准;
步骤1223:获得第一时间内生产计划和生产熟练程度;
步骤1224: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内生产计划和生产熟练程度、所述各用电种类的耗电量标准,获得第四电单耗标准。
具体而言,β2为第四电单耗标准,即有产出情况的必然消耗,按用户分为 6类8个二级计量点,这6大用户电量消耗占比总消耗的80%以上,如表4所示。变动用电与生产模式和产品质量直接相关,对于运行稳定的钢铁企业,β2可按废次降比率差异设定6个用电种类,进行大数据跟踪、固化。每个月β2根据生产计划总体情况和产线生产熟练程度从6个用电种类中挑选确定,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为某一段时间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周、月,或者季度进行设定,本申请实施例以每月进行举例说明。在所述第一时间内,获得生产计划,就是生产部门针对产量要求,根据人员数量,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时间,制定的在所述第一时间内,需要完成的产量任务。所述生产熟练程度指员工针对工作任务的完成的熟练程度。
进一步的,在步骤1224中,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内生产计划和生产熟练程度、所述各用电种类的耗电量标准,获得第四电单耗标准。具体为:首先确定用电种类,然后根据生产计划的任务量,利用大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得到不同生产计划对应的耗电标准,具体为,以生产100件产品为例,根据电表显示,统计每生产100件产品的耗电量,一共统计100次,将耗电量最集中的数值作为100件产品的耗电量标准,根据生产计划任务量/100*100件产品的耗电量标准,得到不同生产计划对应的耗电标准;根据员工的生产熟练程度进行等级划分,例如,员工的生产数量程度较高,则相对于生产熟练程度较低的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比较省电,所以,对于不同的生产熟练程度对电耗量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本申请实施例将不同的数量程度进行等级分类,每个等级的熟练程度相近,其消耗的电量也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通过对其进行多元分类细化,将用电标准进行准确确定,换言之,首先确定用电种类,在该用电种类下,确定生产计划的任务量,得到对应任务量的耗电标准,再确定完成所述生产计划的员工的生产熟练程度,然后结合所述员工生产熟练程度,对对应任务量的耗电标准进行细微调整,例如,员工熟练度高,消耗电量比对应任务量的耗电标准低,则将对应任务量的耗电标准数值调低;如果员工熟练度低,消耗电量比对应任务量的耗电标准高,则将对应任务量的耗电标准数值调高,最终获得第四电单耗标准。
表4按用户区分的变动用电种类
步骤1230:根据所述第三电单耗标准、所述第四电单耗标准,获得所述第二能耗模型。
具体而言,所述第二能耗模型的电总单耗与所述第三电单耗标准、所述第四电单耗标准之间满足如下公式:第二能耗模型的电总单耗β=β1+β2,其中β1为所述第三电单耗标准、β2为所述第四电单耗标准,根据所述第二能耗模型对电力能源进行模型构建,合理科学的对企业用电量进行规划,从而达到电能的合理使用,大大降低能源浪费的情况出现,节约企业运行成本,节能减排,降低环境负担。
进一步的,在步骤1300中,所述能效因子如表5所示,所述能效因子是决定某用户能源消耗的决定性因素,如果能效因子的大小发生变化,其能源的消耗量将随着能效因子发生变化,换言之,能源的消耗与能效因子成正比或者是反比,所述能效因子是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对应的参数设定值,举例而言,一个钢铁行业车间的热装率、热装温度、低温扎制量等能够对上述车间的煤气能耗起到决定性作用,即热装率、热装温度、低温扎制量等因素能够直接影响上述车间的煤气能耗,即称为能效因子,能效因子与能源消耗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可以是正比例关系或者是反比例关系等。在不同行业或者不同工作类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所述能效因子进行确定。
表5能效因子报表
步骤1400:根据所述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获得能源消耗阈值,根据所述能源消耗阈值确定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
进一步的,在步骤1400中,具体包括:
步骤1410:根据所述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获得不同情况下能耗标准;
步骤1420:将所述不同情况下的能耗标准进行排列,获得能耗最大值和能耗最小值;
步骤1430:根据所述能耗最大值和能耗最小值,确定所述能源消耗阈值;
步骤1440:根据所述能源消耗阈值确定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
具体而言,根据步骤1100和步骤1200所述的第一能耗模型和所述第二能耗模型,可以得到各种情况下对应的能源消耗,例如步骤1130所述的发生产量波动较大的情况下的煤气单耗,或者第二能耗模型中的轧线检修情况下耗电X11和故障情况下耗电X12情况下冬季或夏季的用电量,以及步骤1224中表4所示的不同用电种类,将上述不同情况对应的能源消耗量进行顺序排列,取其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作为在节能前提下的能源消耗的两个临界值,由于能效因子与能源消耗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例如表5所示的热装温度,当热装温度越高,其能源消耗就越大。根据比例关系和能源消耗量,能够得到所述能效因子的大小,从而最终得到能效因子的两个临界值,即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大于等于最小值且小于等于最大值之间的这一区间,即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
进一步的,在步骤1500中,所述根据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对系统实际能耗进行节能诊断,包括:
步骤1511:获得系统实际能耗;
步骤1512:根据所述系统实际能耗,获得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
步骤1513:比较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与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对系统实际能耗进行节能诊断。
进一步的,如果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小于等于所述节能阈值,则所述系统实际能耗符合节能标准;如果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大于所述节能阈值,则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不符合节能标准。
具体而言,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为企业整体系统实际消耗的能源,能效因子为消耗能源的考核因子,例如钢铁行业中的热装率、热装温度、过热度等,由于这些参数随着能源消耗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为所述系统实际能耗所对应的能效因子的大小,所以,通过控制所述能效因子即可得知能源消耗大小。通过将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与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进行比较,可以诊断出该企业是否产生能源浪费,产生了多少能源浪费,即如果所述系统能耗中的能效因子的能耗值没有超出所述节能阈值,则说明该企业符合节能减排的标准,没有产生能源浪费的情况;如果所述系统能耗中的能效因子的能耗值超出了所述节能阈值,则说明该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了能源浪费,通过能效因子的差别,从而能够得出该企业的哪一环节产生了能源浪费情况,通过计算所述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与节能阈值之差,能够得知具体浪费的能量,达到精准诊断企业能源的使用情况,快速找出具体能源浪费的环节,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治理,优化企业能源管理。
实施例2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节能诊断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节能诊断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一能耗模型为煤气能耗模型;
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二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为电耗模型;
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决定能源消耗的能效因子;
第一确定单元,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获得能源消耗阈值,根据所述能源消耗阈值确定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
第一诊断单元,所述第一诊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对系统实际能耗进行节能诊断。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煤气单耗标准,所述第一煤气单耗标准为煤气常规单耗标准;
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二煤气单耗标准,所述第二煤气单耗标准为特殊煤气单耗增量标准;
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煤气单耗标准、所述第二煤气单耗标准,获得所述第一能耗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生产实绩数据库;
第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八获得单元用于获得产品产出量;
第九获得单元,所述第九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生产实绩数据库,获得第一能耗参数和第二能耗参数;
第二确定单元,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能耗参数、所述第二能耗参数,以及所述产品产出量,确定所述第二煤气单耗标准。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获得单元,所述第十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三电单耗标准,所述第三电单耗标准为企业运行的必须消耗标准;
第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四电单耗标准,所述第四电单耗标准为有产出情况的必须消耗标准;
第十二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电单耗标准、所述第四电单耗标准,获得所述第二能耗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三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小用户耗电数据库;
第三确定单元,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小用户耗电数据库,确定小用户耗电量标准;
第十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大用户耗电数据库;
对所述大用户进行分情况模拟,确定大用户耗电量标准;
第四确定单元,所述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小用户耗电量标准和所述大用户耗电量标准,获得所述第三电单耗标准。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五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用户获得用电种类;
第五确定单元,所述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大数据跟踪,确定各用电种类的耗电量标准;
第十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六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时间内生产计划和生产熟练程度;
第十七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七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内生产计划和生产熟练程度、所述各用电种类的耗电量标准,获得第四电单耗标准。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八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获得不同情况下能耗标准;
第十九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九获得单元用于将所述不同情况下的能耗标准进行排列,获得能耗最大值和能耗最小值;
第六确定单元,所述第六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能耗最大值和能耗最小值,确定所述能源消耗阈值;
第七确定单元,所述第七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能源消耗阈值确定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十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系统实际能耗;
第二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系统实际能耗,获得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
第一比较单元,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与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对系统实际能耗进行节能诊断。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诊断单元,所述第二诊断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小于等于所述节能阈值,则所述系统实际能耗符合节能标准;
第三诊断单元,所述第三诊断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大于所述节能阈值,则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不符合节能标准。
前述图1实施例1中的一种节能诊断方法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节能诊断装置,通过前述对一种节能诊断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节能诊断装置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3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节能诊断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节能诊断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文所述一种节能诊断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图3中,总线架构(用总线300来代表),总线3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300将包括由处理器3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30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3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 306在总线300和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即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处理器302负责管理总线3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3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3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能诊断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得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一能耗模型为煤气能耗模型;获得第二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为电耗模型;获得决定能源消耗的能效因子;根据所述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得到能源消耗阈值,再根据能源消耗阈值确定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根据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对系统实际能耗进行节能诊断。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能耗诊断的准确性较低,无法对诊断系统整体能耗是否需要进行节能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分层次、分级别、分权限的能源诊断管理,以及降低低成本、节能减排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得小用户耗电数据库;根据小用户耗电数据库,确定小用户耗电量标准;获得大用户耗电数据库;对所述大用户进行分情况模拟,确定大用户耗电量标准;根据所述小用户耗电量标准和所述大用户耗电量标准,获得所述第三电单耗标准。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能耗诊断的准确性较低,无法对诊断系统整体能耗是否需要进行节能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的技术问题,进一步达到了针对用户耗能特点,达到精准控制企业日常运行所必需的能源消耗,建立合理、准确的节能模型,有效控制能源消耗的技术效果。
3.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根据用户获得用电种类;根据大数据跟踪,确定各用电种类的耗电量标准;获得第一时间内生产计划和生产熟练程度;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内生产计划和生产熟练程度、所述各用电种类的耗电量标准,获得第四电单耗标准。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能耗诊断的准确性较低,无法对诊断系统整体能耗是否需要进行节能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的技术问题,进一步达到了针对用电种类不同,利用大数据构建能耗模型,准确判断节能标准的技术效果。
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所述根据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对系统实际能耗进行节能诊断,包括:获得系统实际能耗;根据所述系统实际能耗,获得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比较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与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对系统实际能耗进行节能诊断。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能耗诊断的准确性较低,无法对诊断系统整体能耗是否需要进行节能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的技术问题,进一步达到精准诊断企业能源的使用情况,快速找出具体能源浪费的环节,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治理,优化企业能源管理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信息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信息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信息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信息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
1.一种节能诊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一能耗模型为煤气能耗模型;
获得第二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为电耗模型;
获得决定能源消耗的能效因子,所述能效因子为消耗能源的考核因子;
根据所述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获得能源消耗阈值,根据所述能源消耗阈值确定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获得不同情况下能耗标准;
将所述不同情况下的能耗标准进行排列,获得能耗最大值和能耗最小值;
根据所述能耗最大值和能耗最小值,确定所述能源消耗阈值;
根据所述能源消耗阈值确定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
根据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对系统实际能耗进行节能诊断;
其中,所述获得第一能耗模型包括:
获得第一煤气单耗标准,所述第一煤气单耗标准为煤气常规单耗标准;
获得第二煤气单耗标准,所述第二煤气单耗标准为特殊煤气单耗增量标准;
根据所述第一煤气单耗标准、所述第二煤气单耗标准,获得所述第一能耗模型;
所述获得第二煤气单耗标准包括:
获得生产实绩数据库;
获得产品产出量;
根据所述生产实绩数据库,获得第一能耗参数和第二能耗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能耗参数、所述第二能耗参数,以及所述产品产出量,确定所述第二煤气单耗标准;
所述获得第二能耗模型包括:
获得第三电单耗标准,所述第三电单耗标准为企业运行的必须消耗标准;
获得第四电单耗标准,所述第四电单耗标准为有产出情况的必须消耗标准;
根据所述第三电单耗标准、所述第四电单耗标准,获得所述第二能耗模型;
所述获得第三电单耗标准包括:
获得小用户耗电数据库;
根据小用户耗电数据库,确定小用户耗电量标准;
获得大用户耗电数据库;
对所述大用户进行分情况模拟,确定大用户耗电量标准;
根据所述小用户耗电量标准和所述大用户耗电量标准,获得所述第三电单耗标准;
所述获得第四电单耗标准包括:
根据用户获得用电种类;
根据大数据跟踪,确定各用电种类的耗电量标准;
获得第一时间内生产计划和生产熟练程度;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内生产计划和生产熟练程度、所述各用电种类的耗电量标准,获得第四电单耗标准;
所述根据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对系统实际能耗进行节能诊断,包括:
获得系统实际能耗;
根据所述系统实际能耗,获得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
比较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与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对系统实际能耗进行节能诊断;
如果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小于等于所述节能阈值,则所述系统实际能耗符合节能标准;
如果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大于所述节能阈值,则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不符合节能标准。
2.一种节能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一能耗模型为煤气能耗模型;
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二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为电耗模型;
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决定能源消耗的能效因子,所述能效因子为消耗能源的考核因子;
第一确定单元,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获得能源消耗阈值,根据所述能源消耗阈值确定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具体包括:
第十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八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能耗模型、所述第二能耗模型,获得不同情况下能耗标准;
第十九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九获得单元用于将所述不同情况下的能耗标准进行排列,获得能耗最大值和能耗最小值;
第六确定单元,所述第六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能耗最大值和能耗最小值,确定所述能源消耗阈值;
第七确定单元,所述第七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能源消耗阈值确定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
第一诊断单元,所述第一诊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对系统实际能耗进行节能诊断;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煤气单耗标准,所述第一煤气单耗标准为煤气常规单耗标准;
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二煤气单耗标准,所述第二煤气单耗标准为特殊煤气单耗增量标准;
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煤气单耗标准、所述第二煤气单耗标准,获得所述第一能耗模型;
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生产实绩数据库;
第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八获得单元用于获得产品产出量;
第九获得单元,所述第九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生产实绩数据库,获得第一能耗参数和第二能耗参数;
第二确定单元,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能耗参数、所述第二能耗参数,以及所述产品产出量,确定所述第二煤气单耗标准;
第十获得单元,所述第十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三电单耗标准,所述第三电单耗标准为企业运行的必须消耗标准;
第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四电单耗标准,所述第四电单耗标准为有产出情况的必须消耗标准;
第十二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电单耗标准、所述第四电单耗标准,获得所述第二能耗模型;
第十三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小用户耗电数据库;
第三确定单元,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小用户耗电数据库,确定小用户耗电量标准;
第十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大用户耗电数据库;
对所述大用户进行分情况模拟,确定大用户耗电量标准;
第四确定单元,所述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小用户耗电量标准和所述大用户耗电量标准,获得所述第三电单耗标准;
第十五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用户获得用电种类;
第五确定单元,所述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大数据跟踪,确定各用电种类的耗电量标准;
第十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六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时间内生产计划和生产熟练程度;
第十七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七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内生产计划和生产熟练程度、所述各用电种类的耗电量标准,获得第四电单耗标准;
第二十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系统实际能耗;
第二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系统实际能耗,获得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
第一比较单元,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与所述能效因子的节能阈值,对系统实际能耗进行节能诊断;
第二诊断单元,所述第二诊断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小于等于所述节能阈值,则所述系统实际能耗符合节能标准;
第三诊断单元,所述第三诊断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中能效因子的能耗值大于所述节能阈值,则所述系统实际能耗不符合节能标准。
3.一种节能诊断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54132.2A CN108764626B (zh) | 2018-04-19 | 2018-04-19 | 一种节能诊断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54132.2A CN108764626B (zh) | 2018-04-19 | 2018-04-19 | 一种节能诊断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64626A CN108764626A (zh) | 2018-11-06 |
CN108764626B true CN108764626B (zh) | 2022-03-15 |
Family
ID=64011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354132.2A Active CN108764626B (zh) | 2018-04-19 | 2018-04-19 | 一种节能诊断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76462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67736B (zh) * | 2020-12-01 | 2023-03-10 | 江苏博沃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家庭用电电路的节能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13448249A (zh) * | 2021-06-28 | 2021-09-28 | 南京天溯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能源系统节能诊断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4169637B (zh) * | 2021-12-21 | 2022-09-27 | 天纳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优化评价系统 |
CN114861810B (zh) * | 2022-05-20 | 2024-11-1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煤气化装置工艺诊断方法及系统 |
CN117272845B (zh) * | 2023-11-22 | 2024-03-08 | 广东蘑菇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空压站能耗水平评估方法、装置及设备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089514A2 (ja) * | 2010-01-25 | 2011-07-28 |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 省工ネルギ診断システム |
CN104915562A (zh) * | 2015-06-11 | 2015-09-16 | 上海新长宁低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建筑能效诊断方法和系统 |
CN105956786A (zh) * | 2016-05-13 | 2016-09-21 |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化肥企业的能源管理系统 |
CN106897494A (zh) * | 2017-01-20 | 2017-06-27 | 重庆酷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物联网能效管理系统 |
CN107491010A (zh) * | 2017-09-05 | 2017-12-19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一种建筑能耗自动分析预警装置及方法 |
-
2018
- 2018-04-19 CN CN201810354132.2A patent/CN10876462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089514A2 (ja) * | 2010-01-25 | 2011-07-28 |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 省工ネルギ診断システム |
CN104915562A (zh) * | 2015-06-11 | 2015-09-16 | 上海新长宁低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建筑能效诊断方法和系统 |
CN105956786A (zh) * | 2016-05-13 | 2016-09-21 |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化肥企业的能源管理系统 |
CN106897494A (zh) * | 2017-01-20 | 2017-06-27 | 重庆酷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物联网能效管理系统 |
CN107491010A (zh) * | 2017-09-05 | 2017-12-19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一种建筑能耗自动分析预警装置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64626A (zh) | 2018-11-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64626B (zh) | 一种节能诊断方法和装置 | |
CN104077657B (zh) | 一种基于量化指标的信息化评价方法 | |
Kim et al. | Simulation-based machine shop operations scheduling system for energy cost reduction | |
CN104200337A (zh) | 一种基于综合能耗判断的企业能源平衡方法 | |
CN106779280A (zh) | 一种二次设备大修技改的决策确定方法及系统 | |
CN103514338A (zh) | 热风炉高炉煤气使用流量预测方法 | |
CN110796427A (zh) | 基于bim技术的配电网实物资产全过程管控方法 | |
Lee et al. | The case for committing to greener telecom networks | |
CN106529728A (zh) | 一种计及需求响应措施的负荷区间预测方法 | |
CN105449671A (zh) | 一种电力用户电能质量经济性评价系统 | |
CN105512814A (zh) | 物资供应链在线数据分析方法 | |
CN104517160A (zh) | 基于容量利用特征的新型电力市场预测系统和方法 | |
CN112381436A (zh) | 逐时电负荷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7635184A (zh) | 电网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归集方法及装置 | |
US12355244B2 (en) | Hybri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virtual power plants integrated intelligent net zero | |
CN116384622A (zh) | 基于电力大数据的碳排放监测方法及装置 | |
Liu et al. |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game of stakeholders’ behaviour in the operation stage of green buildings | |
CN110119879A (zh) | 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电力工程全寿命成本研究方法 | |
Kim et al. | Energy-based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for energy-intens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pplication to steel casting | |
CN110390443A (zh) | 一种考虑需求响应的生产计划调整方法及系统 | |
Puech et al. | Controlling microgrids without external data: A benchmark of stochastic programming methods | |
CN114840804A (zh) | 基于生产用能边界优化的节能方法及其评估系统 | |
Chen et al. | Research on Project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Lean Procurement Strategy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 | |
Wang et al. | Decision Model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Investment Scale Considering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Price Constraint. | |
CN120146899B (zh)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用户电力精算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