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758882A - 一种半导体制冷除湿机及其除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导体制冷除湿机及其除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58882A
CN108758882A CN201810882730.7A CN201810882730A CN108758882A CN 108758882 A CN108758882 A CN 108758882A CN 201810882730 A CN201810882730 A CN 201810882730A CN 108758882 A CN108758882 A CN 1087588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thermal transfer
transfer devices
exhaust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827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志
叶鲁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827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588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58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588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1/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 F25B21/02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using Peltier effect; using Nernst-Ettinghausen effe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2003/14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热管半导体制冷除湿机及其除湿方法,本发明的双热管半导体制冷除湿机包括半导体制冷片、第一热量传递装置、第二热量传递装置、第三热量传递装置、风道、抽风机、出水口,本发明通过设置三个热量传递装置进行空气的换热除湿,其中第一热量传递装置可将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的冷量转移,并利用吸收的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的冷量对出风道内的空气进行二次冷却,第三热量传递装置可将半导体制冷片的热面的热量转移,对出风道内的空气进行二次加热,让空气在不改变方向的情况下先经过“冷面”换热,再经过“热面”换热,简化了风道结构设计,减少了空气在风道内流动压力损失,提高了整个除湿机的除湿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半导体制冷除湿机及其除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湿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导体制冷除湿机及其除湿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制冷除湿机的核心部件为“半导体制冷片”,该部件有两面,通电后一面吸热制冷,为“冷面”、另一面放热为“热面”,空气先流过“冷面”,空气中水分经过降温冷凝被去除,冷却后的空气再流经“热面”冷却制冷片“热面”,因其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但受到半导体制冷片自身条件的制约,使其相比蒸汽压缩制冷除湿,具有能效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制冷除湿机,该半导体制冷除湿机包括:半导体制冷片、第一热量传递装置、第二热量传递装置、第三热量传递装置、风道、抽风机、出水口;
所述风道包括出风道和进风道;所述出风道的出口处设置有出风口,且所述抽风机位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进风道的进口处设置有进风口;
所述第二热量传递装置的一端位于所述进风道内,将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空气预冷却,并将吸收的空气热量传递给所述第二热量传递装置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热量传递装置的一端位于所述出风道内,将预冷却的空气二次冷却;所述第一热量传递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连接,将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的冷量转移给所述第一热量传递装置的一端;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位于所述出风道外;
所述第二热量传递装置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出风道内,将二次冷却的空气进行预加热,并将吸收的空气冷量传递给所述第二热量传递装置的一端;
所述第三热量传递装置位于所述出风道内,且所述第三热量传递装置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面连接,将预加热的空气二次加热;
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热量传递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热量传递装置的一端的错位处的所述出风道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热量传递装置包括第一放热端和第一吸热端;所述第一放热端和所述第一吸热端通过第一热管相连;所述第一放热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连接;所述第一吸热端位于所述出风道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放热端为平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一吸热端为翅片式换热器。
可选地,所述第二热量传递装置包括第二放热端和第二吸热端;所述第二放热端和所述第二吸热端通过第二热管相连;所述第二放热端位于所述出风道内,且所述第二放热端位于所述第三热量传递装置和所述第一吸热端之间;所述第二吸热端位于所述进风道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放热端为翅片式换热器,所述第二吸热端为层片式换热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均为U形。
可选地,所述进风道和所述出风道构成L形。
可选地,所述进风道和所述出风道的连接处为圆角过渡。
可选地,所述出风道的所述出风口处还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出风道外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和所述抽风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数据,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和所述抽风机的运行。
上述半导体制冷除湿机的除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接通电源,启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和所述抽风机;
2)所述第二热量传递装置对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进风道的空气预冷却,并将空气冷却放出的热量进行回收;
3)所述第一热量传递装置将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的冷量转移给所述出风道内经过预冷却的空气,对预冷却的空气进行二次冷却,空气中的水蒸汽达到露点温度凝结成液态水,在重力作用下,汇集到所述出水口排出,空气得到干燥;
4)所述第二热量传递装置利用回收的空气热量,对所述出风道内经过干燥的空气进行预加热;
5)所述第三热量传递装置将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面的热量转移给所述出风道内经过预加热的空气,预加热的空气得到二次加热;
6)将经过二次加热的空气经所述出风口处的所述抽风机排出所述出风道。
与现有技术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半导体制冷除湿机通过设置三个热量传递装置进行空气的换热除湿,其中第一热量传递装置可将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的冷量转移,并利用吸收的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的冷量对出风道内的空气进行二次冷却,第三热量传递装置可将半导体制冷片的热面的热量转移,对出风道内的空气进行二次加热,让空气在不改变方向的情况下先经过“冷面”换热,再经过“热面”换热,简化了风道结构设计,减少了空气在风道内流动压力损失,提高了整个除湿机的除湿效率。
(2)本发明的半导体制冷除湿机的第二热量传递装置预先吸收进风道内空气的热量,对进风道内的空气进行预冷却,同时,其利用自身吸收的空气热量对出风道内经过二次冷却的空气进行预加热,经换热后,其可继续对进风道内的空气进行预冷却,达到空气冷量自回收利用的目的,整个换热过程不消耗电能,使得第二热量传递装置的热交换效率大大提高,进一步提高了整个除湿机的除湿效率。
(3)本发明的半导体制冷除湿机的整个风道呈L形设计,使得空气在风道内只经过一次90°转向即可达到目的,相比于现有普通半导体除湿机需让空气在风道内至少改变两次180°的方向才能实现除湿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整个除湿机的除湿效率。
(4)因本发明的半导体制冷除湿机的特殊风道结构,空气在风道内的流通阻力较小,使得本发明仅在出风口处设置一个抽风机即可实现风道内空气的流动,简化了整个除湿机的结构,并节约了整个除湿机的能耗。
(5)本发明的除湿方法对进风口处的空气进行预冷却,二次冷却、预加热、二次加热即可实现除湿机对空气的除湿干燥,除湿方法简单,且除湿过程中,三个热量传递装置之间相互配合,除湿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一种半导体制冷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一热量传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二热量传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半导体制冷片1、第一热量传递装置2、第二热量传递装置3、第三热量传递装置4、风道5、抽风机6、出水口7、湿度传感器8、控制器9;
第一放热端21、第一吸热端22、第一热管23;
第二放热端31、第二吸热端32、第二热管33;
出风道51、进风道52、出风口53、进风口5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导体制冷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该除湿机包括:
半导体制冷片1、第一热量传递装置2、第二热量传递装置3、第三热量传递装置4、风道5、抽风机6、出水口7;
所述风道5包括出风道51和进风道52;所述出风道51的出口处设置有出风口53,且所述抽风机6位于所述出风口53处;所述进风道52的进口处设置有进风口54;
所述第二热量传递装置3的一端位于所述进风道52内,将从所述进风口54进入的空气预冷却,并将吸收的空气热量传递给所述第二热量传递装置3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热量传递装置2的一端位于所述出风道51内,将预冷却的空气二次冷却;所述第一热量传递装置2的另一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的冷面连接,将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的冷面的冷量转移给所述第一热量传递装置2的一端;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位于所述出风道51外;
所述第二热量传递装置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出风道51内,将二次冷却的空气进行预加热,并将吸收的空气冷量传递给所述第二热量传递装置3的一端;
所述第三热量传递装置4位于所述出风道51内,且所述第三热量传递装置4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的热面连接,将预加热的空气二次加热;
所述出水口7位于所述第一热量传递装置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热量传递装置3的一端的错位处的所述出风道51上。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三个热量传递装置进行空气的换热除湿,其中第一热量传递装置2可将半导体制冷片1的冷面的冷量转移,并利用吸收的半导体制冷片1的冷面的冷量对出风道51内的空气进行二次冷却,第三热量传递装置4将半导体制冷片1的热面的热量转移,对出风道51内的空气进行二次加热,使空气在不改变方向的情况下先经过“冷面”换热,再经过“热面”换热,简化了风道结构设计,减少了空气在风道内流动压力损失,提高了整个除湿机的除湿效率。而且本发明的第二热量传递装置3预先吸收进风道52内空气的热量,对进风道52内的空气进行预冷却,同时,其利用自身吸收的空气热量对出风道51内经过二次冷却的空气进行预加热,经换热后,其可继续对进风道52内的空气进行预冷却,达到空气冷量自回收利用的目的,整个换热过程不消耗电能,使得第二热量传递装置3的热交换效率大大提高,进一步提高了整个除湿机的除湿效率。另外,因本发明半导体制冷除湿机的风道5的结构大大简化,空气在风道5内的流通阻力较小,使得本发明仅在出风口53处设置一个抽风机6即可实现风道5内空气的流动,简化了整个除湿机的结构,并节约了整个除湿机的能耗,另外,为了增大空气在风道内的流通速率,减小出风口53处抽风机6的工作压力,也可在进风口54处设置一抽风机6。
在本实施例中,半导体制冷片1的冷面可吸热,热面可放热。
出风道51和进风道52构成L形,且出风道51和进风道52的连接处为圆角过渡。将风道5设置为L形,使得空气在风道5内只经过一次90°转向即可达到目的,相比于现有普通半导体除湿机需让空气在风道5内至少改变两次180°的方向才能实现除湿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整个除湿机的除湿效率,而且将进风道52和出风道51的连接处设置为圆角,有利于减小空气从进风道转入出风道的流通阻力。另外,也可根据需要将风道5折弯成其他角度的形状,如120°、150°等,以进一步减小空气从进风道转入出风道的流通阻力,同时调节热管的形状,使第一热量传递装置2和第二热量传递装置3来适应风道5的折弯形状。
第一热量传递装置2,包括第一放热端21和第一吸热端22;第一放热端21和第一吸热端22通过U形的第一热管23相连;第一放热端21与位于出风道51外的半导体制冷片1的冷面连接,第一放热端21吸收半导体制冷片1的冷面的冷量,并通过第一热管23将吸收的冷量传递给位于出风道51内的第一吸热端22,用于冷却出风道内的空气,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1的冷面的冷量的转移,避免了另设风道以使空气经过半导体制冷片1的冷面换热,简化了风道结构设计,减少了空气在风道内流动压力损失,提高了整个除湿机的除湿效率;其中热管中的冷媒具有快速热传递的性质,当热管一端受热,热管中的冷媒迅速蒸发,气态冷媒在微小的压力差下流向另一端,并且释放热量,重新凝结成液态冷媒,液态冷媒回流至受热一端,如此循环往复。
且如图2所示,第一放热端21为平板式换热器,其嵌套在U形热管的闭合端;第一吸热端22为翅片式换热器,其嵌套在U形第一热管23的开口端,其中,第一吸热端22的翅片式换热器包括固定底板和垂直安装在固定底板上若干翅片,固定底板嵌套在U形第一热管23上。另外,为了增强整个除湿机结构的紧凑性,可调整第一放热端21和第一吸热端22之间的第一热管23的弯折角度。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放热端21设置为平板式换热器,有利于平板式换热器与半导体制冷片1的冷面贴合,增大平板式换热器与半导体制冷片1的冷面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热交换效率;将第一吸热端22和第二放热端31设置为翅片式换热器,可通过调整各翅片间的间距来调整与出风道内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根据除湿效果的需要调整出风道内空气的热交换效率和空气流通阻力,而且为了方便空气流通,第一吸热端22的翅片式换热器中的翅片方向均空气流通的方向进行设置。另外,为了提高第一吸热端22可在第一吸热端22的翅片上涂覆导热材料层。
第二热量传递装置3,包括第二放热端31和第二吸热端32;第二放热端31和第二吸热端32通过U形的第二热管33相连;第二放热端31位于出风道51内,且第二放热端31位于第三热量传递装置4和第一吸热端22之间;第二吸热端32位于进风道52内;空气从进风口54进入进风道52,与第二吸热端32进行热交换,第二吸热端32吸收空气放出的热量,对空气进行预冷却,同时,第二吸热端32通过第二热管33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第二放热端31,预冷却的空气流经出风道51内的第一吸热端22,与第一吸热端22进行热交换,第一吸热端22吸收经过预冷却的空气放出的热量,达到对空气二次冷却的目的,空气经过二次冷却后,其温度大幅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汽达到露点温度凝结成液态水附着在第一吸热端22上并在重力作用下汇集到出风道51底部的出水口7排出,空气得到干燥;经过二次冷却干燥后的空气流经第二放热端31,第二放热端31因吸收了第二吸热端32转移的热量,可与二次冷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二次冷却的干燥空气吸收第二吸热端32放出的热量,温度升高,而第二吸热端32吸收了空气的冷量降温,且通过第二热管33将冷量传递给第二放热端31,第二放热端31继续对从进风口54进入的空气进行预冷却,依次循环往复,第二热量传递装置3的热交换依靠自身热管的作用,实现空气的热回收利用,使得第二热量传递装置3的热交换效率大大提高,进一步提高了整个除湿机的除湿效率。
且如图3所示,第二放热端31为翅片式换热器,其嵌套在U形热管的闭合端,第二吸热端32为层片式换热器,其嵌套在U形第二热管33的开口端,第二放热端31的翅片式换热器包括固定底板和垂直安装在固定底板上若干翅片,固定底板嵌套在U形第二热管33上,第二吸热端32的层片式换热器包括若干导热片,导热片嵌套在U形第二热管33上。另外,为了增强整个除湿机结构的紧凑性,可调整第二放热端31和第二吸热端32之间的热管的弯折角度。将第二放热端31设置为翅片式换热器,可通过调整各翅片间的间距来调整与出风道内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根据除湿效果的需要调整出风道内空气的热交换效率和空气流通阻力;将第二吸热端32设置为层片式换热器有利于增大进风口处空气的预冷效果,进而提高后期除湿效果,而且为了方便空气流通,第二放热端31的翅片式换热器中的翅片、第二吸热端32的层片式换热器中的各层片的方向均沿空气流通的方向进行设置。另外,为了提高第二放热端31的换热除湿效率,可在第二放热端31的翅片上涂覆导热材料层。
第三热量传递装置4为半导体散热器,其包括导热基板和垂直设置在导热基板上的若干翅片;第三热量传递装置4的导热基板与半导体制冷片1的热面连接,且第三热量传递装置4的若干翅片位于出风道51内,其靠近出风口53,第三热量传递装置4的导热基板吸收半导体制冷片1的热面的热量并传递给出风道51内的若干翅片,当经过预热的空气流经第三热量传递装置4的若干翅片时,预热的空气与若干翅片换热,得到二次加热,使得经冷却干燥的空气达到排出温度,最终经出风口53处的抽风机6排出出风口53,同时,对经冷却干燥的空气进行二次加热时,其可通过第三热量传递装置4带走半导体制冷片1的热面的热量,保证半导体制冷片1正常工作。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导体制冷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出风道51的所述出风口53处还设置有湿度传感器8;出风道51外还设置有控制器9;控制器9与湿度传感器8、半导体制冷片1和抽风机6电连接,接收湿度传感器8检测的湿度数据,并通过对出风口53处湿度数据的分析,控制半导体制冷片1和抽风机6的运行。
通过湿度传感器3和控制器的设置有利于实时监测除湿机的除湿效果。
上述半导体制冷除湿机的除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接通电源,启动半导体制冷片1和抽风机6,半导体制冷片1的冷面吸热、热面放热,抽风机6将环境中的空气从进风口54抽入进风道52;
2)第二热量传递装置3对通过进风口54进入进风道52的空气预冷却,并将空气冷却放出的热量进行回收;
3)第一热量传递装置2将半导体制冷片1的冷面的冷量转移给出风道51内经过预冷却的空气,对预冷却的空气进行二次冷却,空气中的水蒸汽达到露点温度凝结成液态水,在重力作用下,汇集到出水口7排出,空气得到干燥;
4)第二热量传递装置3利用回收的空气热量,对出风道51内经过干燥的空气进行预加热;
5)第三热量传递装置4将半导体制冷片1的热面的热量转移给出风道51内经过预加热的空气,预加热的空气得到二次加热;
6)将经过二次加热的空气经出风口53处的抽风机6排出出风道51。
上述除湿方法中对进风口处的空气进行预冷却,二次冷却、预加热、二次加热即可实现除湿机对空气的除湿干燥,除湿方法简单,且除湿过程中,三个热量传递装置之间相互配合,除湿效率高。
另外,为了提高除湿机工作状态的有效维护,可在步骤6)后采用湿度传感器8检测出风口53处的空气湿度,并将采集数据反馈给控制器9,控制器9通过出风口53处的湿度数据,控制半导体制冷片1和抽风机6的运行。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半导体制冷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制冷片(1)、第一热量传递装置(2)、第二热量传递装置(3)、第三热量传递装置(4)、风道(5)、抽风机(6)、出水口(7);
所述风道(5)包括出风道(51)和进风道(52);所述出风道(51)的出口处设置有出风口(53),且所述抽风机(6)位于所述出风口(53)处;所述进风道(52)的进口处设置有进风口(54);
所述第二热量传递装置(3)的一端位于所述进风道(52)内,将从所述进风口(54)进入的空气预冷却,并将吸收的空气热量传递给所述第二热量传递装置(3)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热量传递装置(2)的一端位于所述出风道(51)内,将预冷却的空气二次冷却;所述第一热量传递装置(2)的另一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的冷面连接,将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的冷面的冷量转移给所述第一热量传递装置(2)的一端;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位于所述出风道(51)外;
所述第二热量传递装置(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出风道(51)内,将二次冷却的空气进行预加热,并将吸收的空气冷量传递给所述第二热量传递装置(3)的一端;
所述第三热量传递装置(4)位于所述出风道(51)内,且所述第三热量传递装置(4)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的热面连接,将预加热的空气二次加热;
所述出水口(7)位于所述第一热量传递装置(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热量传递装置(3)的一端的错位处的所述出风道(5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制冷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量传递装置(2)包括第一放热端(21)和第一吸热端(22);所述第一放热端(21)和所述第一吸热端(22)通过第一热管(23)相连;所述第一放热端(21)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的冷面连接;所述第一吸热端(22)位于所述出风道(5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制冷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热端(21)为平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一吸热端(22)为翅片式换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制冷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量传递装置(3)包括第二放热端(31)和第二吸热端(32);所述第二放热端(31)和所述第二吸热端(32)通过第二热管(33)相连;所述第二放热端(31)位于所述出风道(51)内,且所述第二放热端(31)位于所述第三热量传递装置(4)和所述第一吸热端(22)之间;所述第二吸热端(32)位于所述进风道(5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制冷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热端(31)为翅片式换热器,所述第二吸热端(32)为层片式换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制冷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23)和所述第二热管(33)均为U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半导体制冷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道(52)和所述出风道(51)构成L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制冷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道(52)和所述出风道(51)的连接处为圆角过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制冷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道(51)的所述出风口(53)处还设置有湿度传感器(8);所述出风道(51)外还设置有控制器(9);所述控制器(9)与所述湿度传感器(8)、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和所述抽风机(6)电连接,所述控制器(9)接收所述湿度传感器(8)检测的数据,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和所述抽风机(6)的运行。
10.一种使用半导体制冷除湿机进行除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除湿机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制冷除湿机,
除湿包括以下步骤:
1)接通电源,启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和所述抽风机(6);
2)所述第二热量传递装置(3)对通过所述进风口(54)进入所述进风道(52)的空气预冷却,并将空气冷却放出的热量进行回收;
3)所述第一热量传递装置(2)将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的冷面的冷量转移给所述出风道(51)内经过预冷却的空气,对预冷却的空气进行二次冷却,空气中的水蒸汽达到露点温度凝结成液态水,在重力作用下,汇集到所述出水口(7)排出,空气得到干燥;
4)所述第二热量传递装置(3)利用回收的空气热量,对所述出风道(51)内经过干燥的空气进行预加热;
5)所述第三热量传递装置(4)将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的热面的热量转移给所述出风道(51)内经过预加热的空气,预加热的空气得到二次加热;
6)将经过二次加热的空气经所述出风口(53)处的所述抽风机(6)排出所述出风道(51)。
CN201810882730.7A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半导体制冷除湿机及其除湿方法 Pending CN1087588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82730.7A CN108758882A (zh)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半导体制冷除湿机及其除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82730.7A CN108758882A (zh)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半导体制冷除湿机及其除湿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58882A true CN108758882A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68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82730.7A Pending CN108758882A (zh)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半导体制冷除湿机及其除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58882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0805A (zh) * 2019-07-25 2019-11-26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可控温两级半导体防潮除湿装置
CN111228975A (zh) * 2020-03-12 2020-06-05 佛山市汇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干腊用干燥空气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CN111227020A (zh) * 2020-03-12 2020-06-05 佛山市汇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干腊方法及装置
CN112295648A (zh) * 2020-10-30 2021-02-02 广东磊蒙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过滤筛分结构的颚式破碎机及使用方法
CN112728806A (zh) * 2021-01-07 2021-04-30 施斌卿 换热器
CN113266880A (zh) * 2021-05-28 2021-08-17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节能型低温净化空调装置
CN114389156A (zh) * 2021-12-09 2022-04-22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磐安县供电公司 一种电气设备二次端子盒智能干燥处理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0016A (ja) * 1992-09-02 1994-03-22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エアダクトにおけるエア除湿装置
CN101408330A (zh) * 2008-11-11 2009-04-15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热虹吸管辅助气体制冷降温除湿方法及除湿器
CN104851966A (zh) * 2014-02-14 2015-08-1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热转换装置
CN204757220U (zh) * 2015-06-11 2015-11-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热管的半导体除湿装置
CN107277458A (zh) * 2017-07-28 2017-10-20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采集装置以及安防监控系统
CN107504558A (zh) * 2017-07-18 2017-12-2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热管增效的双级半导体除湿装置
CN208566926U (zh) * 2018-08-06 2019-03-01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制冷除湿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0016A (ja) * 1992-09-02 1994-03-22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エアダクトにおけるエア除湿装置
CN101408330A (zh) * 2008-11-11 2009-04-15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热虹吸管辅助气体制冷降温除湿方法及除湿器
CN104851966A (zh) * 2014-02-14 2015-08-1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热转换装置
CN204757220U (zh) * 2015-06-11 2015-11-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热管的半导体除湿装置
CN107504558A (zh) * 2017-07-18 2017-12-2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热管增效的双级半导体除湿装置
CN107277458A (zh) * 2017-07-28 2017-10-20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采集装置以及安防监控系统
CN208566926U (zh) * 2018-08-06 2019-03-01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制冷除湿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纪福: "《余热回收的原理与设计》", pages: 46 - 48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0805A (zh) * 2019-07-25 2019-11-26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可控温两级半导体防潮除湿装置
CN110500805B (zh) * 2019-07-25 2021-08-10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可控温两级半导体防潮除湿装置
CN111228975A (zh) * 2020-03-12 2020-06-05 佛山市汇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干腊用干燥空气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CN111227020A (zh) * 2020-03-12 2020-06-05 佛山市汇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干腊方法及装置
CN112295648A (zh) * 2020-10-30 2021-02-02 广东磊蒙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过滤筛分结构的颚式破碎机及使用方法
CN112295648B (zh) * 2020-10-30 2022-06-10 广东磊蒙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过滤筛分结构的颚式破碎机及使用方法
CN112728806A (zh) * 2021-01-07 2021-04-30 施斌卿 换热器
CN113266880A (zh) * 2021-05-28 2021-08-17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节能型低温净化空调装置
CN114389156A (zh) * 2021-12-09 2022-04-22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磐安县供电公司 一种电气设备二次端子盒智能干燥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58882A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除湿机及其除湿方法
CN106705300B (zh) 复合型空气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CN103075770B (zh) 一种利用室内排风蒸发冷却的转轮除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237910A (zh) 一种节能型闭式热泵污泥烘干除湿系统与工艺
CN102506564B (zh) 冷凝水余热一效闪蒸自然空气除湿预热干燥烘箱系统
WO2010140334A1 (ja) 乾燥装置
CN113865322B (zh) 一种烘干机组控制方法及烘干系统
CN101846367A (zh) 一种热泵驱动的内冷型溶液除湿新风机组
CN107504558A (zh) 一种热管增效的双级半导体除湿装置
CN113876009B (zh) 一种烘干设备控制方法及烘干系统
CN108826508B (zh) 一种风路并联进风预冷立式除湿机
CN201569247U (zh) 热泵除湿烘干机
CN201368542Y (zh) 热管式新风除湿机
CN103615916A (zh) 一种空气高效除湿无级调温装置
KR20140083400A (ko) 히트펌프를 이용한 건조장치
CN101986075B (zh) 为工业除湿烘干提供干燥热风的方法
CN110763004B (zh) 一种翅片与导热平板正交设置的除湿烘干热泵机组
CN108870878A (zh) 直接热泵集成变压干燥系统及方法
CN208566926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除湿机
CN207113018U (zh) 一种热管增效的双级半导体除湿机构
KR20100035740A (ko) 인덕션 워킹코일과 잠열물질의 상변화를 이용한 실내 냉난방기
CN107940788A (zh) 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的除湿机
CN102908879A (zh) 一种高效节能空气除湿系统
CN107990458A (zh) 一种热管除湿机一体化设备
CN105707966A (zh) 一种除湿冷气室外回暖循环的烤烟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