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38168A - 电烹饪器及其加热控制电路、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烹饪器及其加热控制电路、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738168A CN108738168A CN201710271267.8A CN201710271267A CN108738168A CN 108738168 A CN108738168 A CN 108738168A CN 201710271267 A CN201710271267 A CN 201710271267A CN 108738168 A CN108738168 A CN 1087381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witch unit
- unit
- heating units
- ptc heating
- he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5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37660 Pyrex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1/00—Details of electric heating devices
- H05B1/02—Automatic switch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apparatus ; Control of heating devices
- H05B1/0227—Applications
- H05B1/0252—Domestic applications
- H05B1/0258—For cooking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1/00—Details of electric heating devices
- H05B1/02—Automatic switch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apparatus ; Control of heating devices
- H05B1/0202—Switche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35—Electrical circuits used in resistive heating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烹饪器及其加热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其中,加热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加热单元;第一开关单元,第一开关单元与第一加热单元串联后并联至电烹饪器的供电回路上;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每个PTC加热单元与每个第二开关单元一一对应串联,每个串联的PTC加热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分别与第一开关单元并联;其中,第一加热单元和PTC加热单元根据第一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和第二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相应进行加热工作。该电路利用PTC加热单元阻抗随温度自动变化的特性,可以在PTC加热单元出现短路时不影响电烹饪器其它系统的正常工作,不仅可以提高电烹饪器工作的可靠性,还可以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一种电烹饪器和一种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电烹饪器具(例如电饭煲),一般都具有煮饭和保温功能。通常,电饭煲是通过设置在侧面和/或上盖的低功率的发热体功实现保温功能;通过设置在底部的大功率发热盘功实现煮饭功能。
其中,上盖发热体大部分采用小功率发热丝或PTC(Posi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正温度系数,通常指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加热器。发热丝功率稳定,比较安全可靠,但是价格较贵。PTC加热器的功率可以随温度自动变化,加热速度快,对保温效果有很好的帮助,且价格便宜,但是由于生产工艺的局限性,可能会出现短路的情况。一旦PTC加热器出现短路故障,可能会使整个电饭煲系统受到牵连,更有可能使电饭煲烧坏,从而造成电饭煲无法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问题的认识和研究做出的:
相关技术中,电饭煲一般是采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实现加热和保温功能。采用该方式的加热控制电路,由于底部发热盘H1与PTC加热器H2是并联接在供电回路中,一旦PTC加热器H2出现短路故障,可能会使整个电饭煲系统受到牵连,更有可能使电饭煲烧坏,从而造成电饭煲无法正常使用。由此可知,若能在PTC加热器H2出现短路故障时,使电饭煲的其它系统不受影响,不仅可以提高电饭煲的工作的可靠性,还能降低成本。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该电路利用PTC加热单元阻抗随温度自动变化的特性,可以在PTC加热单元出现短路时不影响电烹饪器其它系统的正常工作,不仅可以提高电烹饪器工作的可靠性,还可以节约成本。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加热单元;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串联后并联至所述电烹饪器的供电回路上;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所述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中的每个PTC加热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中的每个第二开关单元一一对应串联,每个串联的PTC加热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并联;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相应进行加热工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第一开关单元与第一加热单元串联后并联至电烹饪器的供电回路上,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中的每个PTC加热单元与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中的每个第二开关单元一一对应串联,每个串联的PTC加热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分别与第一开关单元并联,第一加热单元和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根据第一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相应进行加热工作。由此,该电路利用PTC加热单元阻抗随温度自动变化的特性,可以在PTC加热单元出现短路时不影响电烹饪器其它系统的正常工作,不仅可以提高电烹饪器工作的可靠性,还可以节约成本。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为一个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为一个,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的一端与所述供电回路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一端相连且具有第一节点,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回路的第二端相连,所述PTC加热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所述PTC加热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回路的第二端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开通状态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时,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以全功率进行加热,所述PTC加热单元不加热,其中,如果所述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所述电烹饪器保持当前工作状态;当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开通状态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开通状态时,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以全功率进行加热,所述PTC加热单元不加热,其中,如果所述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所述电烹饪器保持当前工作状态;当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时,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不加热,所述PTC加热单元不加热,其中,如果所述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所述电烹饪器保持当前工作状态;当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开通状态时,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以微功率加热,所述PTC加热单元以全功率加热,其中,如果所述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以全功率进行加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包括所述底部发热盘,且所述底部发热盘对应所述电烹饪器的底部设置,所述PTC加热单元包括PTC加热器,所述PTC加热器对应所述电烹饪器的上盖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均为电子开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为继电器,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为双向可控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电烹饪器还包括:故障检测单元,所述故障检测单元用以检测每个PTC加热单元是否发生短路;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故障检测单元相连,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故障检测单元检测到任意一个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时控制该发生短路的PTC加热单元所对应的第二开关单元关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烹饪器,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烹饪器,通过上述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可以在PTC加热单元出现短路时不影响电烹饪器其它系统的正常工作,不仅可以提高电烹饪器工作的可靠性,还可以节约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方法,所述电烹饪器包括第一加热单元、第一开关单元、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串联后并联至所述电烹饪器的供电回路上,所述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中的每个PTC加热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中的每个第二开关单元一一对应串联,每个串联的PTC加热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并联,所述加热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并检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根据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相应进行加热工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方法,根据第一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控制第一加热单元和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相应进行加热工作,从而可以在PTC加热单元出现短路时不影响电烹饪器其它系统的正常工作,不仅可以提高电烹饪器工作的可靠性,还可以节约成本。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为一个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为一个,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的一端与所述供电回路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一端相连且具有第一节点,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回路的第二端相连,所述PTC加热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所述PTC加热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回路的第二端相连,其中,当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开通状态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时,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以全功率进行加热,所述PTC加热单元不加热,其中,如果所述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所述电烹饪器保持当前工作状态;当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开通状态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开通状态时,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以全功率进行加热,所述PTC加热单元不加热,其中,如果所述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所述电烹饪器保持当前工作状态;当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时,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不加热,所述PTC加热单元不加热,其中,如果所述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所述电烹饪器保持当前工作状态;当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开通状态时,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以微功率加热,所述PTC加热单元以全功率加热,其中,如果所述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以全功率进行加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每个PTC加热单元是否发生短路;当检测到任意一个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时,控制该发生短路的PTC加热单元所对应的第二开关单元关断。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电烹饪器和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方法。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该电路包括:第一加热单元10、第一开关单元S1、PTC加热单元20和第二开关单元S2。
其中,第一开关单元S1与第一加热单元10串联后并联至电烹饪器的供电回路上。PTC加热单元20和第二开关单元S2包括至少一个,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20中的每个PTC加热单元20与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S2中的每个第二开关单元S2一一对应串联,每个串联的PTC加热单元20和第二开关单元S2分别与第一开关单元S1并联。第一加热单元10和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20根据第一开关单元S1的开关状态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S2的开关状态相应进行加热工作。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当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20为一个时,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S2为一个,其中,第一加热单元10的一端与供电回路的第一端(例如火线L)相连,第一加热单元10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单元S1的一端相连且具有第一节点Q1,第一开关单元S1的另一端与供电回路的第二端(例如零线N)相连,PTC加热单元20的一端与第一节点Q1相连,PTC加热单元20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单元S2的一端相连,第二开关单元S2的另一端与供电回路的第二端(例如零线N)相连。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加热单元10包括底部发热盘,且底部发热盘对应电烹饪器的底部设置,PTC加热单元20包括PTC加热器,PTC加热器对应电烹饪器的上盖设置。
具体地,第一加热单元10为底部发热盘,功率较大,负责电烹饪器的烹饪加热工作,第一开关单元S1为底部发热盘开关,负责控制底部发热盘的通断。PTC加热单元20为PTC加热器,负责电烹饪器的上盖加热及保温工作,第二开关单元S2为PTC加热器开关,负责控制PTC加热单元20的通断。由图2和图3可知,无论何种情况,即使PTC加热单元20发生短路,都会保证火线L和零线N始终有负载存在,不会使电烹饪器的其它系统受到牵连,提高了电烹饪器工作的可靠性。并且,由于PTC的价格较低,可以节约电烹饪器的成本。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第一开关单元S1处于开通状态且第二开关单元S2处于关断状态时,第一加热单元10以全功率进行加热,PTC加热单元20不加热,其中,如果PTC加热单元20发生短路,电烹饪器保持当前工作状态。当第一开关单元S1处于开通状态且第二开关单元S2处于开通状态时,第一加热单元10以全功率进行加热,PTC加热单元20不加热,其中,如果PTC加热单元20发生短路,电烹饪器保持当前工作状态。
当第一开关单元S1处于关断状态且第二开关单元S2处于关断状态时,第一加热单元10不加热,PTC加热单元20不加热,其中,如果PTC加热单元20发生短路,电烹饪器保持当前工作状态。当第一开关单元S1处于关断状态且第二开关单元S2处于开通状态时,第一加热单元10以微功率加热,PTC加热单元20以全功率加热,其中,如果PTC加热单元20发生短路,第一加热单元10以全功率进行加热。
具体地,如图3所示,当第一开关单元S1处于开通状态且第二开关单元S2处于关断状态时,第一加热单元10以全功率进行加热工作,PTC加热单元20不工作。此时,如果PTC加热单元20发生短路,电烹饪器保持当前工作状态。
当第一开关单元S1处于开通状态且第二开关单元S2处于开通状态时,由于PTC加热单元20两端的电压相同,所以PTC加热单元20不工作,第一加热单元10以全功率进行加热工作,即使此时PTC加热单元20发生短路故障,也不会对第一加热单元10的工作状态产生影响,电烹饪器保持当前工作状态。
当第一开关单元S1处于关断状态且第二开关单元S2处于关断状态时,第一加热单元10和PTC加热单元20都不工作,如果此时PTC加热单元20发生短路,电烹饪器保持当前工作状态。
当第一开关单元S1处于关断状态且第二开关单元S2处于开通状态时,第一加热单元10和PTC加热单元20串联进行加热工作。由于PTC加热单元20的阻抗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阶跃性的增高,从而使得大部分压降落在PTC加热单元20上,第一加热单元10的分压很小。虽然第一加热单元10和PTC加热单元20串联进行加热工作,实际上第一加热单元10的加热功率很微小,电烹饪器进行保温工作。此时。如果PTC加热单元20发生短路故障,那么第一加热单元10则以全功率进行加热,电烹饪器只是丧失了保温功能,不会使火线L和零线N之间出现短路的状况,避免电烹饪器烧毁现象的发生,提高了电烹饪器工作的可靠性。
由上述可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即使PTC加热单元20发生短路故障,由于火线L和零线N之间始终有负载存在,因此不会发生电烹饪器的整个系统出现烧毁的情况,提高了电烹饪器工作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S1和第二开关单元S2可以为机械开关,也可以为电子开关。当第一开关单元S1和第二开关单元S2均为电子开关时,如图4所示,以PTC加热单元20为一个为例,第一开关单元S1可以为继电器,第二开关单元S2可以为双向可控硅。
当第一开关单元S1和第二开关单元S2采用电子开关时,可以对PTC加热单元20的短路故障进行识别,以对用户进行提醒,使用户可以尽早进行维修。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上述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还可以包括故障检测单元30和控制单元40。
其中,故障检测单元30用以检测每个PTC加热单元20是否发生短路。控制单元40与故障检测单元30相连,控制单元40在故障检测单元30检测到任意一个PTC加热单元20发生短路时控制该发生短路的PTC加热单元20所对应的第二开关单元S2关断。
具体地,如图5所示,故障检测单元30可以为电阻,用以采集电流信号,控制单元40根据电流信号控制第二开关单元S2。其中,当PTC加热单元20正常工作时,故障检测单元30可采集到正常的电流信号。而当任意一个PTC加热单元20出现短路故障时,故障检测单元30采集不到相应通道的电流信号,此时控制单元40控制相应的第二开关单元S2关断即可,可以节约能源。
此外,控制单元40在将相应故障通道的第二开关单元S2关断后,还可以控制相应的提示单元发出故障提醒,以对用户进行提醒,使用户可以尽早进行维修。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第一开关单元与第一加热单元串联后并联至电烹饪器的供电回路上,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中的每个PTC加热单元与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中的每个第二开关单元一一对应串联,每个串联的PTC加热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分别与第一开关单元并联,第一加热单元和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根据第一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相应进行加热工作。由此,该电路利用PTC加热单元阻抗随温度自动变化的特性,可以在PTC加热单元出现短路时不影响电烹饪器其它系统的正常工作,不仅可以提高电烹饪器工作的可靠性,还可以节约成本。此外,该电路还可以在检测到任意一个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时,控制该发生短路的PTC加热单元所对应的第二开关单元关断,以节约能源。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烹饪器,包括上述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烹饪器,通过上述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可以在PTC加热单元出现短路时不影响电烹饪器其它系统的正常工作,不仅可以提高电烹饪器工作的可靠性,还可以节约成本。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方法,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提出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方法。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其中,如图2所示,电烹饪器包括第一加热单元、第一开关单元、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第一开关单元与第一加热单元串联后并联至电烹饪器的供电回路上,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中的每个PTC加热单元与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中的每个第二开关单元一一对应串联,每个串联的PTC加热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分别与第一开关单元并联。如图6所示,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检测第一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并检测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
S20,根据第一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控制第一加热单元和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相应进行加热工作。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当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为一个时,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为一个,第一加热单元的一端与供电回路的第一端(例如火线)相连,第一加热单元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单元的一端相连且具有第一节点,第一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供电回路的第二端(例如零线)相连,PTC加热单元的一端与第一节点相连,PTC加热单元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单元的一端相连,第二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供电回路的第二端(例如零线)相连。
其中,当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开通状态且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时,第一加热单元以全功率进行加热,PTC加热单元不加热,其中,如果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电烹饪器保持当前工作状态。
当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开通状态且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开通状态时,第一加热单元以全功率进行加热,PTC加热单元不加热,其中,如果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电烹饪器保持当前工作状态。
当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且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时,第一加热单元不加热,PTC加热单元不加热,其中,如果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电烹饪器保持当前工作状态。
当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且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开通状态时,第一加热单元以微功率加热,PTC加热单元以全功率加热,其中,如果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第一加热单元以全功率进行加热。
具体地,当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开通状态且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时,第一加热单元以全功率进行加热工作,PTC加热单元不工作。此时,如果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电烹饪器保持当前工作状态。
当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开通状态且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开通状态时,由于PTC加热单元两端的电压相同,所以PTC加热单元不工作,第一加热单元以全功率进行加热工作,即使此时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故障,也不会对第一加热单元的工作状态产生影响,电烹饪器保持当前工作状态。
当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且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时,第一加热单元和PTC加热单元都不工作,如果此时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电烹饪器保持当前工作状态。
当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且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开通状态时,第一加热单元和PTC加热单元串联进行加热工作。由于PTC加热单元的阻抗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阶跃性的增高,从而使得大部分压降落在PTC加热单元上,第一加热单元的分压很小,虽然第一加热单元和PTC加热单元串联进行加热工作,实际上第一加热单元的加热功率很微小,电烹饪器进行保温工作。此时。如果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故障,那么第一加热单元则以全功率进行加热,不会使火线和零线之间出现短路的状况,避免电烹饪器烧毁现象的发生,提高了电烹饪器工作的可靠性。
由上述可知,即使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故障,由于火线和零线之间始终有负载存在,因此不会发生电烹饪器整个系统出现烧毁的情况,提高了电烹饪器工作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7所示,上述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S30,检测每个PTC加热单元是否发生短路。
S40,当检测到任意一个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时,控制该发生短路的PTC加热单元所对应的第二开关单元关断。
具体地,如图5所示,可通过故障检测单元采集电流信号,以检测每个PTC加热单元是否发生短路,然后根据电流信号控制第二开关单元的通断。其中,当PTC加热单元正常工作时,故障检测单元可采集到正常的电流信号。而当任意一个PTC加热单元出现短路故障时,故障检测单元采集不到相应通道的电流信号,此时控制相应的第二开关单元关断即可,可以节约能源。
此外,在将相应故障通道的第二开关单元关断后,还可以控制相应的提示单元发出故障提醒,以对用户进行提醒,使用户可以尽早进行维修。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方法,可以在PTC加热单元出现短路时不影响电烹饪器其它系统的正常工作,不仅可以提高电烹饪器工作的可靠性,还可以节约成本。此外,该方法还可以在检测到任意一个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时,控制该发生短路的PTC加热单元所对应的第二开关单元关断,以节约能源。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加热单元;
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串联后并联至所述电烹饪器的供电回路上;
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所述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中的每个PTC加热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中的每个第二开关单元一一对应串联,每个串联的PTC加热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并联;
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相应进行加热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为一个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为一个,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的一端与所述供电回路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一端相连且具有第一节点,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回路的第二端相连,所述PTC加热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所述PTC加热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回路的第二端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开通状态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时,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以全功率进行加热,所述PTC加热单元不加热,其中,如果所述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所述电烹饪器保持当前工作状态;
当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开通状态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开通状态时,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以全功率进行加热,所述PTC加热单元不加热,其中,如果所述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所述电烹饪器保持当前工作状态;
当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时,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不加热,所述PTC加热单元不加热,其中,如果所述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所述电烹饪器保持当前工作状态;
当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开通状态时,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以微功率加热,所述PTC加热单元以全功率加热,其中,如果所述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以全功率进行加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包括所述底部发热盘,且所述底部发热盘对应所述电烹饪器的底部设置,所述PTC加热单元包括PTC加热器,所述PTC加热器对应所述电烹饪器的上盖设置。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为电子开关。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为继电器,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为双向可控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故障检测单元,所述故障检测单元用以检测每个PTC加热单元是否发生短路;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故障检测单元相连,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故障检测单元检测到任意一个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时控制该发生短路的PTC加热单元所对应的第二开关单元关断。
8.一种电烹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
9.一种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烹饪器包括第一加热单元、第一开关单元、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串联后并联至所述电烹饪器的供电回路上,所述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中的每个PTC加热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中的每个第二开关单元一一对应串联,每个串联的PTC加热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并联,所述加热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并检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
根据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的开关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相应进行加热工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至少一个PTC加热单元为一个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关单元为一个,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的一端与所述供电回路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一端相连且具有第一节点,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回路的第二端相连,所述PTC加热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所述PTC加热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回路的第二端相连,其中,
当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开通状态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时,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以全功率进行加热,所述PTC加热单元不加热,其中,如果所述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所述电烹饪器保持当前工作状态;
当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开通状态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开通状态时,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以全功率进行加热,所述PTC加热单元不加热,其中,如果所述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所述电烹饪器保持当前工作状态;
当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时,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不加热,所述PTC加热单元不加热,其中,如果所述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所述电烹饪器保持当前工作状态;
当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开通状态时,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以微功率加热,所述PTC加热单元以全功率加热,其中,如果所述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以全功率进行加热。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每个PTC加热单元是否发生短路;
当检测到任意一个PTC加热单元发生短路时,控制该发生短路的PTC加热单元所对应的第二开关单元关断。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71267.8A CN108738168A (zh) | 2017-04-24 | 2017-04-24 | 电烹饪器及其加热控制电路、控制方法 |
PCT/CN2017/112148 WO2018196357A1 (zh) | 2017-04-24 | 2017-11-21 | 电烹饪器及其加热控制电路、控制方法 |
JP2019557769A JP6901589B2 (ja) | 2017-04-24 | 2017-11-21 | 電気調理器及びその加熱制御回路、制御方法 |
KR1020197034148A KR102272895B1 (ko) | 2017-04-24 | 2017-11-21 | 전기 조리기 및 그 가열 제어 회로,제어 방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71267.8A CN108738168A (zh) | 2017-04-24 | 2017-04-24 | 电烹饪器及其加热控制电路、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38168A true CN108738168A (zh) | 2018-11-02 |
Family
ID=63933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271267.8A Pending CN108738168A (zh) | 2017-04-24 | 2017-04-24 | 电烹饪器及其加热控制电路、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738168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09806A (zh) * | 2020-01-14 | 2020-05-08 | 东莞市芯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直卷发器产品及其加热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
CN111491400A (zh) * | 2020-05-08 | 2020-08-04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加热电路、加热装置及烹饪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135341U (zh) * | 2011-05-31 | 2012-02-01 | 东莞市光为电器有限公司 | 电热控制器安全电路 |
CN203122053U (zh) * | 2013-01-30 | 2013-08-14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饭煲 |
CN205107337U (zh) * | 2015-11-11 | 2016-03-30 | 揭阳市中科金属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温控节能电茶壶 |
-
2017
- 2017-04-24 CN CN201710271267.8A patent/CN10873816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135341U (zh) * | 2011-05-31 | 2012-02-01 | 东莞市光为电器有限公司 | 电热控制器安全电路 |
CN203122053U (zh) * | 2013-01-30 | 2013-08-14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饭煲 |
CN205107337U (zh) * | 2015-11-11 | 2016-03-30 | 揭阳市中科金属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温控节能电茶壶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09806A (zh) * | 2020-01-14 | 2020-05-08 | 东莞市芯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直卷发器产品及其加热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
CN111491400A (zh) * | 2020-05-08 | 2020-08-04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加热电路、加热装置及烹饪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651734C2 (ru) | Способ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посуды на основе перекрестного нагрева термопары | |
US20120097148A1 (en) | Gas Burner for a Gas Hob, Gas Cooker,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Gas Hob | |
CN207280619U (zh) | 一种温度检测电路、控制板以及烹饪电器 | |
CN201360911Y (zh) | 一种具有多段温度控制的多功能电饭煲 | |
CN106610038B (zh) | 电磁炉的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磁炉 | |
CN108738168A (zh) | 电烹饪器及其加热控制电路、控制方法 | |
CN107543217A (zh) | 电烹饪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208445766U (zh) | 一种加热器 | |
CN207285922U (zh) | 电烹饪器及其加热控制电路 | |
US7180038B2 (en) | Device for switching on and off several heating mechanisms of cooking equipment as well as cooking equipment with such a device | |
CN109298732B (zh) | 烹饪器具及其保温控制方法 | |
CN208259596U (zh) | 电饭锅的突跳式温控加热装置及电饭锅 | |
WO2018196357A1 (zh) | 电烹饪器及其加热控制电路、控制方法 | |
CN101884497B (zh) | 微压力电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3480335U (zh) | Ptc/ntc双控温控制装置 | |
CN204889590U (zh) | 电饭煲工作模块和电饭煲 | |
CN102023662B (zh) | 一种加热器具的控制电路及采用该控制电路的加热器具 | |
CN201171595Y (zh) | 一种电子电饭煲的锅胆温度控制系统 | |
CN206696725U (zh) | 一种温控系统 | |
CN208821109U (zh) | 一种多功能电煮锅控制装置 | |
CN201178966Y (zh) | 一种用于电饭锅的控制装置 | |
CN208957678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6303668U (zh) | 机械式加热电路以及具有机械式加热电路的电饭煲 | |
CN212135253U (zh) | 一种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电陶炉 | |
CN201114784Y (zh) | 电饭锅的加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