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36674A - 一种用于永磁电机定、转子带磁合装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永磁电机定、转子带磁合装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736674A CN108736674A CN201810770908.9A CN201810770908A CN108736674A CN 108736674 A CN108736674 A CN 108736674A CN 201810770908 A CN201810770908 A CN 201810770908A CN 108736674 A CN108736674 A CN 1087366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or
- stator
- pallet
- mobile terminal
- gantry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805 post-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018 Cast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271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111 motor develop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3 si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6—Centring rotors within the stators
- H02K15/165—Balancing the r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永磁电机定、转子带磁合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合装装置包括:位于电机总装区域的装置底座、固定端龙门支架、移动端龙门支架、可移动定子托盘、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和驱动端转换轴工装;所述装置底座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固定端龙门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二端,且能够沿所述装置底座的长度方向可控移动;所述可移动定子托盘位于所述固定端龙门支架和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之间的装置底座上,且能够沿所述装置底座的长度方向上可控移动。本发明提供的合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能够在保证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实现轴瓦结构的大型永磁电机定、转子的带磁合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永磁电机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永磁电机定、转子带磁合装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永磁电机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损耗少、效率高等优点。随着高能永磁体的发展,永磁电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遍及航空、航天、国防、装备制造、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大型永磁电机的研制是目前电机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由于现今的技术无法实现对定、转子合装后的永磁体进行充磁;因此,目前可行的一种工艺方案是转子带磁合装,这是目前大型永磁电机装配制造难点之一。定、转子合装过程中,由于转子上的永磁体带有强磁,装配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吸力,一旦吸合,吸力可高达十吨以上,拆除十分困难,容易导致永磁体和轴承损坏,这样在定、转子装配时就必须考虑转子带磁合装的工艺方案,以避免因转子上永磁体的强磁导致装配过程中定、转子的吸合。
目前多数厂家采用立装的工艺方案对大型永磁电机进行合装,但该工艺方案无法适用于应用轴瓦结构的大型永磁电机的合装。
因此,如何克服转子上永磁体产生的吸力,解决轴瓦结构的大型永磁电机的定、转子合装,以提高定、转子带磁合装工艺性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成为大型永磁电机急需攻克的的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永磁电机定、转子带磁合装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在保证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实现轴瓦结构的大型永磁电机定、转子带磁合装。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用于永磁电机定、转子带磁合装装置,包括:位于电机总装区域的装置底座、固定端龙门支架、移动端龙门支架、可移动定子托盘、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和驱动端转换轴工装;
所述装置底座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固定端龙门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端;
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二端,且能够沿所述装置底座的长度方向可控移动;
所述可移动定子托盘位于所述固定端龙门支架和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之间的装置底座上,且能够沿所述装置底座的长度方向上可控移动;
分别与所述固定端龙门支架和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连接的所述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和所述驱动端转换轴工装能够将永磁体转子架设于所述固定端龙门支架和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之间。
优选地,所述装置底座包括:底座主体、第一丝杠、第二丝杠、第一减速器、第二减速器和第一直线导轨组;
所述底座主体为一长板状结构体;
所述底座主体包括上板面和下板面;
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组包括两个直线导轨,并布置在所述上板面的两侧,用做所述可移动定子托盘和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的滑动轨道;
所述下板面还设有多组调整垫铁;
所述底座主体包括第一主体端和第二主体端;
所述第一主体端上设有多组螺纹孔,用以连接所述固定端龙门支架;
所述第一丝杠和所述第二丝杠设置在所述底座主体的内部;
所述第一减速器和所述第二减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端和所述第二主体端;
所述第一减速器和所述第一丝杠传动配合,用以控制所述可移动定子托盘在所述底座主体上移动;
所述第二减速器和所述第二丝杠传动配合,用以控制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在所述底座主体上移动。
优选地,所述固定端龙门支架包括:第一支架主体、第三丝杠、第二直线导轨组、第三减速器和固定端转子托盘;
所述第一支架主体为一立板状结构体;
所述第一支架主体的底面设有多组与所述第一主体端上螺纹孔相对应的通孔;
所述通孔能够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并借助于固定螺栓将所述第一支架主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主体上;
所述第二直线导轨组包括两个直线导轨,并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主体朝向移动端龙门支架一侧板面的两侧,用做所述固定端转子托盘在上、下方向上的滑动轨道;
所述第三丝杠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主体的内部;
所述固定端转子托盘朝向所述第一支架主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组相匹配的直线滑块,用以同所述第二直线导轨组连接;
所述第三减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主体的底部,并能够和所述第三丝杠传动配合,用以控制所述固定端转子托盘在所述第一支架主体上的第二直线导轨组上滑动。
优选地,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包括:第二支架主体、第四丝杠、第三直线导轨组、第四减速器和移动端转子托盘;
所述第二支架主体为一立板状结构体;
所述第二支架主体的底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组相匹配的直线滑块,用以同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组连接;
所述第三直线导轨组包括两个直线导轨,并布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主体朝向固定端龙门支架一侧板面的两侧,用做所述移动端转子托盘在上、下方向上的滑动轨道;
所述第四丝杠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主体的内部;
所述移动端转子托盘朝向所述第二支架主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直线导轨组相匹配的直线滑块,用以同所述第三直线导轨组连接;
所述第四减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主体的底部,并能够和所述第四丝杠传动配合,用以控制所述移动端转子托盘在所述第二支架主体上的第三直线导轨组上滑动。
优选地,所述可移动定子托盘包括:托盘平台和托盘底座;
所述托盘平台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托盘底座的上部;
所述托盘底座的下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组相匹配的直线滑块,用以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组连接。
优选地,所述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固定端转子托盘朝向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的一面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端与转子的非驱动端轴头连接;
所述驱动端转换轴工装包括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
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转子的驱动端轴头连接;
所述第四连接端与所述移动端转子托盘朝向所述固定端龙门支架的一面连接。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合装装置的使用方法,
将永磁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分别通过可移动定子托盘、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和驱动端转换轴工装设置在合装装置上,然后通过控制合装装置的可移动定子托盘和移动端龙门支架将转子装配到定子内,最后将轴瓦结构的端盖组件设置到位,完成永磁电机的装配。
优选地,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合装装置放置到电机组装区域;
S2:起吊定子,将定子放置在可移动定子托盘上,驱动端朝向合装装置的第二端,调节定子位置,使定子中心线与托盘中心线平行对齐;
S3:调节固定端转子托盘和移动端转子托盘的高度,使两者中心线高度与定子铁心中心线重合;
S4:将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与转子的非驱动端轴头位置连接,将驱动端转换轴工装与转子的驱动端轴头位置连接;
S5:起吊转子,将转子吊运至合装装置位置,然后将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穿过定子内腔,并与固定端转子托盘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然后滑移移动端龙门支架位置,使移动端转子托盘与驱动端转换轴工装端面贴紧,并用螺栓将其连接固定;
S6:将永磁电机的驱动端端盖组件安装到转子的驱动端安装位置;
S7:用测量臂等检测设备测量定子中心线与转子中心线相对位置,通过调节定子位置和转子高度使两者的中心线重合,调节完成后用压铁将定子固定在可移动定子托盘上;
S8:滑动可移动定子托盘,使定子随之移动,令转子缓缓进入到永磁电机定子内腔;
S9:移动可移动定子托盘,直至定子的驱动端端面与转子上的驱动端端盖止口面贴合,然后用螺栓将驱动端端盖组件连接到定子的驱动端;
S10:安装永磁电机的非驱动端端盖组件;
S11:拆卸转子两端的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和驱动端转换轴工装;
S12:将永磁电机吊离合装装置,永磁电机定、转子合装工序结束。
优选地,所述S7中定子的中心线和转子的中心线的偏差不超过0.2mm。
优选地,所述步骤S11中还包括:拆卸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与固定端转子托盘连接用螺栓,然后朝向合装装置的第二端滑动可移动定子托盘,使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至少远离固定端龙门支架500mm。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永磁电机定、转子带磁合装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装置,能够通过两端的龙门支架固定转子,可移动定子托盘固定定子的方式,使转子在进入定子过程中,始终保持定、转子气隙均匀一致,不会产生单边磁拉力。电机定、转子的刚性固定,使其能承受一定的吸力而不会发生径向偏移,很好的克服了永磁电机转子上永磁体产生的吸力,解决了大型永磁电机定、转子带磁合装的难题。
2、本发明提供的装置通用性强,不仅适用于轴瓦结构的大型永磁电机,且适用于其它轴承结构的永磁电机定、转子之间的合装,以及适用于其它类型电机的定、转子合装,同时适用于大型永磁电机或其它类型电机定、转子的拆卸。
3、本发明操作简单,电机定、转子固定后只需要沿装置底座上的直线导轨组滑动可移动定子托盘即可,无需多余操作。
4、本发明可靠性好,本发明的装置结构均使用刚性结构,不会因受到一定外力而导致位置发生偏移,避免装配过程中因偏移而导致零部件损坏,从而保证了电机装配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永磁电机定、转子带磁合装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永磁电机电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装置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端龙门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移动定子托盘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端龙门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子落位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子与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和驱动端转换轴工装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子落位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端端盖组件安装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转子合装过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转子合装到位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非驱动端端盖组件安装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转子合装结束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装置底座;2:固定端龙门支架;3:可移动定子托盘;4:移动端龙门支架;5: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6:驱动端转换轴工装;7:轴瓦结构驱动端端盖组件;8:转子;9:定子;10:轴瓦结构非驱动端端盖组件;11:第一直线导轨组;12:第一丝杠;13:第二丝杠;14:第一减速器;15:第二减速器;16:第二直线导轨组;17:固定端转子托盘;18:第三丝杠;19:第三减速器;20:第一直线滑块;21:托盘底座;22:托盘平台;23:第二直线滑块;24:第三直线滑块;25:第三直线导轨组;26:移动端转子托盘;27:第四丝杠;28:第四减速器;29:第四直线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永磁电机定、转子带磁合装装置,包括:位于电机总装区域的装置底座1、固定端龙门支架2、移动端龙门支架4、可移动定子托盘3、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5和驱动端转换轴工装6。
其中,所述装置底座1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固定端龙门支架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端。
应说明的是:这里所述的固定端龙门支架2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装置底座1的第一端。
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4设置在所述第二端,且能够沿所述装置底座1的长度方向可控移动。
详细地,这里所述的移动端龙门支架4通过所述装置底座1的第一直线导轨组11和第二丝杠13连接到所述装置底座1的第二端,并确保可控制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4在所述装置底座1的第二端局部滑动。
另外,本实施实施例中所述可移动定子托盘3位于所述固定端龙门支架2和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4之间的装置底座1上,且能够沿所述装置底座1的长度方向上可控移动。
具体地,所述可移动定子托盘3通过所述装置底座1上的第一直线导轨组11和第一丝杠12连接到所述装置底座1的上方,并确保可控制所述可移动定子托盘3能够在所述装置底座1上的第一直线导轨组11上滑动。
此外,应说明的是:分别与所述固定端龙门支架2和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4连接的所述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5和所述驱动端转换轴工装6能够将永磁体转子8架设于所述固定端龙门支架2和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4之间。
这里应补充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有合装的永磁电机包括:定子9、转子8、轴瓦结构驱动端端盖组件7、轴瓦结构非驱动端端盖组件10。
装置底座
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底座1包括:底座主体、第一丝杠12、第二丝杠13、第一减速器14、第二减速器15和第一直线导轨组11。
所述底座主体为一长板状结构体;应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主体为通过焊接或铸铁浇筑后加工而成。另外,作为本实施例中永磁电机的转子8和定子9合装的平台,应满足承受电机整体和辅助工装的全部重量。
详细地,所述底座主体包括上板面和下板面。
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组11包括两个直线导轨,并布置在所述上板面的两侧,用做所述可移动定子托盘3和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4的滑动轨道。
所述下板面还设有多组调整垫铁。
应说明的是:这里所述的下板面为加工平面,其下表面可设置均布放置多组调整垫铁,以保证这里的装置底座1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整体均匀受力。
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主体包括第一主体端和第二主体端。
所述第一主体端上设有多组螺纹孔,用以连接所述固定端龙门支架2。
所述第一丝杠12和所述第二丝杠13设置在所述底座主体的内部。
所述第一减速器14和所述第二减速器15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端和所述第二主体端。
所述第一减速器14和所述第一丝杠12传动配合,用以控制所述可移动定子托盘3在所述底座主体上移动。
所述第二减速器15和所述第二丝杠13传动配合,用以控制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4在所述底座主体上移动。
固定端龙门支架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端龙门支架2包括:第一支架主体、第三丝杠18、第二直线导轨组16、第三减速器19和固定端转子托盘17;所述第一支架主体为一立板状结构体。
所述第一支架主体的底面设有多组与所述第一主体端上螺纹孔相对应的通孔。
所述通孔能够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并借助于固定螺栓将所述第一支架主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主体上。
所述第二直线导轨组16包括两个直线导轨,并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主体朝向移动端龙门支架4一侧板面的两侧,用做所述固定端转子托盘17在上下方向上的滑动轨道。
更为详细地,这里所述的第三丝杠18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主体的内部。
应说明的是:这里所述的直线滑块为第一直线滑块20。
所述固定端转子托盘17朝向所述第一支架主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组16相匹配的直线滑块,用以同所述第二直线导轨组16连接。
所述第三减速器19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主体的底部,并能够和所述第三丝杠18传动配合,用以控制所述固定端转子托盘17在所述第一支架主体上的第二直线导轨组16上滑动。
移动端龙门支架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端龙门4支架包括:第二支架主体、第四丝杠27、第三直线导轨组25、第四减速器28和移动端转子托盘26。
所述第二支架主体为一立板状结构体。
所述第二支架主体的底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组11相匹配的直线滑块,用以同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组11连接。
应说明的是:这里所述的直线滑块为第三直线滑块24。
所述第三直线导轨组25包括两个直线导轨,并布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主体朝向固定端龙门支架2一侧板面的两侧,用做所述移动端转子托盘4在上下方向上的滑动轨道。
所述第四丝杠27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主体的内部。
所述移动端转子托盘26朝向所述第二支架主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直线导轨组25相匹配的直线滑块,用以同所述第三直线导轨组25连接。应说明的是是:这里所述的直线滑块为第四直线滑块29。
所述第四减速器28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主体的底部,并能够和所述第四丝杠27传动配合,用以控制所述移动端转子托盘26在所述第二支架主体上的第三直线导轨组25上滑动。
可移动定子托盘
如图5所示:所述可移动定子托盘3包括:托盘平台22和托盘底座21。
所述托盘平台22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托盘底座21的上部。
所述托盘底座21的下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组11相匹配的直线滑块,用以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组11连接。应说明的是:这里所述的直线滑块为第二直线滑块23。
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和驱动端转换轴工装
如图8所示:所述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5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固定端转子托盘17朝向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4的一面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端与转子8的非驱动端轴头连接。
所述驱动端转换轴工装6包括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
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转子8的驱动端轴头连接。
所述第四连接端与所述移动端转子托盘26朝向所述固定端龙门支架2的一面连接。
最后,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合装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将永磁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分别通过可移动定子托盘、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和驱动端转换轴工装设置在合装装置上,然后通过控制合装装置的可移动定子托盘和移动端龙门支架将转子装配到定子内,最后将轴瓦结构的端盖组件设置到位,完成永磁电机的装配。
详细地,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合装装置放置到电机组装区域;
S2:起吊定子,将定子放置在可移动定子托盘上,驱动端朝向合装装置的第二端,调节定子位置,使定子中心线与托盘中心线平行对齐;
具体可参见图7所示:将实施例中永磁电机的定子放置在所述可移动定子托盘上。
S3:调节固定端转子托盘和移动端转子托盘的高度,使两者中心线高度与定子铁心中心线重合;
S4:将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与转子的非驱动端轴头位置连接,将驱动端转换轴工装与转子的驱动端轴头位置连接;
详细可参考图8所示:将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和驱动端转换轴工装分别与转子固定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S5:起吊转子,将转子吊运至合装装置位置,然后将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穿过定子内腔,并与固定端转子托盘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然后滑移移动端龙门支架位置,使移动端转子托盘与驱动端转换轴工装端面贴紧,并用螺栓将其连接固定;具体可参见图9。
S6:将永磁电机的驱动端端盖组件安装到转子的驱动端安装位置;具体可参见图10。
S7:用测量臂等检测设备测量定子中心线与转子中心线相对位置,通过调节定子位置和转子高度使两者的中心线重合,调节完成后用压铁将定子固定在可移动定子托盘上;
S8:滑动可移动定子托盘,使定子随之移动,令转子缓缓进入到永磁电机定子内腔;具体可参见图11。
S9:移动可移动定子托盘,直至定子的驱动端端面与转子的驱动端端盖止口面贴合,然后用螺栓将驱动端端盖组件连接到定子的驱动端;具体可参见图12。
S10:安装永磁电机的非驱动端端盖组件;具体可参见图13。
S11:拆卸转子两端的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和驱动端转换轴工装;具体可参见图14。
S12:将永磁电机吊离合装装置,永磁电机定、转子合装工序结束。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S7中定子的中心线和转子的中心线的偏差不超过0.2mm。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S11中还包括:拆卸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与固定端转子托盘连接用螺栓,拆卸驱动端转换轴工装与可移动端转子托盘连接用螺栓,然后朝向合装装置的第二端滑动可移动端龙门支架和可移动定子托盘,使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至少远离固定端龙门支架500mm。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永磁电机定、转子带磁合装装置,用于实现永磁电机的定、转子合装。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公开的永磁电机定、转子带磁合装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固定端龙门支架2、可移动定子托盘3、移动端龙门支架4、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5、驱动端转换轴工装6,请参阅图1和图8。大型永磁电机由轴瓦结构驱动端端盖组件7、转子8、定子9、轴瓦结构非驱动端端盖组件10组成,请参阅图2。装置底座1放置电机组装场地,固定端龙门支架2安装在装置底座1的第一端。可移动定子托盘3通过装置底座1的第一直线导轨组11和第一丝杠12连接到装置底座1上方,并可控制可移动定子托盘3在第一直线导轨组11上自由滑动。移动端龙门支架4通过装置底座1的第一直线导轨组11和第二丝杠13连接到装置底座1的第二端,并可控制移动端龙门支架4在装置底座1的第二端局部滑动。
装置底座1优选为长方体结构,这种结构可以通过焊接或铸铁浇筑后加工而成,作为电机的定、转子合装平台,用于承受电机整体及辅助工装的全部重量。装置底座1上平面为加工平面,第一端设置有多组螺纹孔,用于连接固定端龙门支架2,在上表面两侧位置铺设两排平行的第一直线导轨组11,用作可移动定子托盘3和移动端龙门支架4的滑动轨道。装置底座内部装有第一丝杠12、第二丝杠13,分别与第一减速器14、第二减速器15配合使用,用以控制可移动定子托盘3和移动端龙门支架4的前进和后退。装置底座1下表面为加工平面,其下表面可均布放置多组调整垫铁,保证底座在使用过程中整体均匀受力。
固定端龙门支架2优选为长方体结构,这种结构可以通过型材焊接后加工而成,其底部为加工平面,设有多组与装置底座1螺纹孔位置相对应的通孔,通过螺栓实现固定端龙门支架2和装置底座1的固定连接。固定端龙门支架2朝向第一直线导轨组11的侧面为加工平面,该平面的两侧铺设两排平行的第二直线导轨组16,用作于固定端转子托盘17的上下滑动轨道。固定端龙门支架2内部装有第三丝杠18,通过与第三减速器19配合使用,用以控制固定端转子托盘17的上下滑动。固定端转子托盘17优选为长方形钢板,其一平面的两侧装有多组第一直线滑块20,用以与固定端龙门支架2上的第二直线导轨组16连接,该表面中间装有与第三丝杠18配套的装置,用以与固定端龙门支架2上的第三丝杠18连接,另一面加工有多组螺纹孔,用以与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5连接。固定端转子托盘17与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5通过螺栓连接,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5与转子8的非驱动端轴头通过螺栓连接,通过以上连接方式,实现固定端转子托盘17对转子8上下滑动的控制。
可移动定子托盘3是由托盘底座21和托盘平台22通过螺栓连接而成,托盘底座21是通过焊接加工而成,其上表面为加工平面,加工有多组螺纹孔,用以连接托盘平台22,托盘底座21下表面两侧装有多组第二直线滑块23,用于在装置底座1的第一直线导轨组11上滑动,托盘底座21下表面中间部位装有与装置底座1的第一丝杠12配套的装置,实现对可移动定子托盘3在装置底座1的第一直线导轨组11上前进和后退的控制。托盘平台22为长方形钢板加工而成,加工有与托盘底座21螺纹孔位置相对应的通孔,通过螺栓与托盘底座21实现固定连接,托盘平台22上表面加工有T型槽,用于定子9的放置和固定,托盘平台22下表面为加工平面,用以与托盘底座21上表面配合。
移动端龙门支架4优选为长方体结构,这种结构可以通过型材焊接后加工而成,其底部为加工平面,并装有多组第三直线滑块24,用于在装置底座1的第一直线导轨组11上滑动。移动端龙门支架4朝向可移动定子托盘3的侧面为加工平面,该平面的两侧铺设两排平行的第三直线导轨组25,用作移动端转子托盘26的上下滑动轨道。移动端龙门支架4内部装有第四丝杠27,与第四减速器28配合使用,用以控制移动端转子托盘26的上下滑动。移动端转子托盘26优选为长方形钢板,一平面的两侧装有多组第四直线滑块29,用与移动端龙门支架4上的第三直线导轨组25连接,该表面中间装有与移动端龙门支架4上的第四丝杠27配套的装置,用以与移动端龙门支架4上的第四丝杠27连接,另一面加工有多组螺纹孔,用以与驱动端转换轴工装6连接。移动端转子托盘26与驱动端转换轴工装6通过螺栓连接,驱动端转换轴工装6与转子8的驱动端轴头通过螺栓连接,通过以上连接,实现移动端转子托盘26对转子8上下滑动的控制。
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5中间为空心轴结构,两端为圆形法兰盘,圆形法兰盘优选通过焊接方式实现连接。圆形法兰盘的特点为二者之间的平行度,可以通过焊接后进行加工实现,另外,一端圆形法兰盘的法兰面加工有与转子8非驱动端轴头相对应的通孔,另一端圆形法兰盘的法兰面加工有与固定端转子托盘17相对应的通孔。
驱动端转换轴工装6中间为空心轴结构,两端为圆形法兰盘,圆形法兰盘优选通过焊接方式实现连接。圆形法兰盘的特点为二者之间的平行度,可以通过焊接后进行加工实现,另外,在一端圆形法兰盘的法兰面加工有与转子8驱动端轴头相对应的通孔,另一端圆形法兰盘的加工有与移动端转子托盘26相对应的通孔。
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永磁电机定、转子带磁合装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合装装置放置到电机组装区域,优选可以用调整垫铁调平装置底座,保证装置底座整体受力均匀,避免局部受力过大;
第二步:将移动端龙门支架4滑移至合装装置的第二端,将可移动定子托盘3滑移至合装装置的第一端,托盘平台22端面距离固定端龙门支架2一定距离,为后续定子9和转子8合装留有足够空间;
第三步:起吊定子9,将其放置在可移动定子托盘3上,驱动端朝向合装装置的第二端,调节定子9位置,使定子9中心线与托盘平台22中心线平行对齐,请参阅图3;
第四步:调节固定端转子托盘17和移动端转子托盘26高度,使两者中心线高度与定子9铁心中心线基本重合。
第五步:将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5与转子8的非驱动端轴头位置进行连接,将驱动端转换轴工装6与转子8的驱动端轴头位置进行连接,请参阅图4;
第六步:起吊转子8,将其吊运至合装装置位置,然后将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5穿过定子9内腔,并与固定端转子托盘17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之后滑动移动端龙门支架4位置,使移动端转子托盘26与驱动端转换轴工装6端面贴紧,用螺栓将其连接固定,请参阅图5;
第七步:将电机的驱动端端盖组件7安装到转子8的驱动端安装位置,请参阅图6;
第八步:用测量臂等检测设备测量定子9中心线与转子8中心线相对位置,通过调节定子9位置和转子8高度使其中心线基本重合(偏差不超过0.2mm),调节完成后用压铁将定子9固定在可移动定子托盘3上,使其在受到一定外力作用下不发生移动;
第九步:滑动可移动定子托盘3,使定子9随之移动,转子8缓缓进入到定子9铁心内腔,请参阅图7;
第十步:继续滑移可移动定子托盘3,直至定子9的驱动端端面与转子8上的驱动端端盖止口面贴合,然后用螺栓将驱动端端盖组件7连接到定子9的驱动端,请参阅图8;
第十一步:安装电机的非驱动端端盖组件10,请参阅图9;
第十二步:拆卸驱动端转换轴工装6与移动端转子托盘26的连接用螺栓,然后朝向合装装置的第二端滑动移动端龙门支架4,为后续操作留有足够空间;
第十三步:拆卸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5与固定端转子托盘17的连接用螺栓,然后朝向合装装置的第二端滑动可移动定子托盘3,使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5与固定端转子托盘17的距离达到500mm以上,请参阅图10;
第十四步:拆卸转子8两端的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5和驱动端转换轴工装6,将其放置到工装存放区域;
第十五步:起吊电机,将其吊离合装装置,放置到电机组装区域,可开始其他组装工序,电机定子9和转子8合装工序结束,请参阅图2。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永磁电机定、转子带磁合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位于电机总装区域的装置底座、固定端龙门支架、移动端龙门支架、可移动定子托盘、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和驱动端转换轴工装;
所述装置底座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固定端龙门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端;
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二端,且能够沿所述装置底座的长度方向可控移动;
所述可移动定子托盘位于所述固定端龙门支架和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之间的装置底座上,且能够沿所述装置底座的长度方向上可控移动;
分别与所述固定端龙门支架和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连接的所述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和所述驱动端转换轴工装能够将永磁体转子架设于所述固定端龙门支架和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底座包括:底座主体、第一丝杠、第二丝杠、第一减速器、第二减速器和第一直线导轨组;
所述底座主体为一长板状结构体;
所述底座主体包括上板面和下板面;
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组包括两个直线导轨,并布置在所述上板面的两侧,用做所述可移动定子托盘和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的滑动轨道;
所述下板面还设有多组调整垫铁;
所述底座主体包括第一主体端和第二主体端;
所述第一主体端上设有多组螺纹孔,用以连接所述固定端龙门支架;
所述第一丝杠和所述第二丝杠设置在所述底座主体的内部;
所述第一减速器和所述第二减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端和所述第二主体端;
所述第一减速器和所述第一丝杠传动配合,用以控制所述可移动定子托盘在所述底座主体上移动;
所述第二减速器和所述第二丝杠传动配合,用以控制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在所述底座主体上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端龙门支架包括:第一支架主体、第三丝杠、第二直线导轨组、第三减速器和固定端转子托盘;
所述第一支架主体为一立板状结构体;
所述第一支架主体的底面设有多组与所述第一主体端上螺纹孔相对应的通孔;
所述通孔能够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并借助于固定螺栓将所述第一支架主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主体上;
所述第二直线导轨组包括两个直线导轨,并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主体朝向移动端龙门支架一侧板面的两侧,用做所述固定端转子托盘在上、下方向上的滑动轨道;
所述第三丝杠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主体的内部;
所述固定端转子托盘朝向所述第一支架主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组相匹配的直线滑块,用以同所述第二直线导轨组连接;
所述第三减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主体的底部,并能够和所述第三丝杠传动配合,用以控制所述固定端转子托盘在所述第一支架主体上的第二直线导轨组上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包括:第二支架主体、第四丝杠、第三直线导轨组、第四减速器和移动端转子托盘;
所述第二支架主体为一立板状结构体;
所述第二支架主体的底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组相匹配的直线滑块,用以同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组连接;
所述第三直线导轨组包括两个直线导轨,并布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主体朝向固定端龙门支架一侧板面的两侧,用做所述移动端转子托盘在上、下方向上的滑动轨道;
所述第四丝杠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主体的内部;
所述移动端转子托盘朝向所述第二支架主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直线导轨组相匹配的直线滑块,用以同所述第三直线导轨组连接;
所述第四减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主体的底部,并能够和所述第四丝杠传动配合,用以控制所述移动端转子托盘在所述第二支架主体上的第三直线导轨组上滑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移动定子托盘包括:托盘平台和托盘底座;
所述托盘平台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托盘底座的上部;
所述托盘底座的下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组相匹配的直线滑块,用以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组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固定端转子托盘朝向所述移动端龙门支架的一面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端与转子的非驱动端轴头连接;
所述驱动端转换轴工装包括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
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转子的驱动端轴头连接;
所述第四连接端与所述移动端转子托盘朝向所述固定端龙门支架的一面连接。
7.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合装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永磁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分别通过可移动定子托盘、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和驱动端转换轴工装设置在合装装置上,然后通过控制合装装置的可移动定子托盘和移动端龙门支架将转子装配到定子内,最后将轴瓦结构的端盖组件设置到位,完成永磁电机的装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合装装置放置到电机组装区域;
S2:起吊定子,将定子放置在可移动定子托盘上,驱动端朝向合装装置的第二端,调节定子位置,使定子中心线与托盘中心线平行对齐;
S3:调节固定端转子托盘和移动端转子托盘的高度,使两者中心线高度与定子铁心中心线重合;
S4:将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与转子的非驱动端轴头位置连接,将驱动端转换轴工装与转子的驱动端轴头位置连接;
S5:起吊转子,将转子吊运至合装装置位置,然后将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穿过定子内腔,并与固定端转子托盘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然后滑移移动端龙门支架位置,使移动端转子托盘与驱动端转换轴工装端面贴紧,并用螺栓将其连接固定;
S6:将永磁电机的驱动端端盖组件安装到转子的驱动端安装位置;
S7:用测量臂等检测设备测量定子中心线与转子中心线相对位置,通过调节定子位置和转子高度使两者的中心线重合,调节完成后用压铁将定子固定在可移动定子托盘上;
S8:滑动可移动定子托盘,使定子随之移动,令转子缓缓进入到永磁电机定子内腔;
S9:移动可移动定子托盘,直至定子的驱动端端面与转子上的驱动端端盖止口面贴合,然后用螺栓将驱动端端盖组件连接到定子的驱动端;
S10:安装永磁电机的非驱动端端盖组件;
S11:拆卸转子两端的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和驱动端转换轴工装;
S12:将永磁电机吊离合装装置,永磁电机定、转子合装工序结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定子的中心线和转子的中心线的偏差不超过0.2mm。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1中还包括:拆卸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与固定端转子托盘连接用螺栓,拆卸驱动端转换轴工装与可移动端转子托盘连接用螺栓,然后朝向合装装置的第二端滑动可移动端龙门支架和可移动定子托盘,使非驱动端加长轴工装至少远离固定端龙门支架50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70908.9A CN108736674B (zh) | 2018-07-13 | 2018-07-13 | 一种用于永磁电机定、转子带磁合装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70908.9A CN108736674B (zh) | 2018-07-13 | 2018-07-13 | 一种用于永磁电机定、转子带磁合装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36674A true CN108736674A (zh) | 2018-11-02 |
CN108736674B CN108736674B (zh) | 2024-08-09 |
Family
ID=63926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770908.9A Active CN108736674B (zh) | 2018-07-13 | 2018-07-13 | 一种用于永磁电机定、转子带磁合装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736674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12870A (zh) * | 2019-06-11 | 2019-08-09 | 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定、转子合装系统 |
CN110289737A (zh) * | 2019-08-13 | 2019-09-27 | 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发电机轴瓦防护装置 |
CN110912364A (zh) * | 2019-11-16 | 2020-03-24 | 精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永磁电机总装配专用设备 |
CN110932505A (zh) * | 2019-12-12 | 2020-03-27 | 山东中际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调节切缺口位置的装置 |
CN113848024A (zh) * | 2020-06-28 | 2021-12-28 | 美的威灵电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电机试验工装 |
FR3125932A1 (fr) * | 2021-07-27 | 2023-02-03 | Psa Automobiles Sa | Appareil de démontage/montage d’un rotor d’un moteur électrique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90927A (zh) * | 2011-08-26 | 2011-12-21 |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永磁电机总成装配夹具 |
CN103001400A (zh) * | 2011-09-13 | 2013-03-27 | 上海南洋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盘式永磁电机拆装工具和电机端盖的安装方法 |
CN202931133U (zh) * | 2012-11-16 | 2013-05-08 | 浙江盛迈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交流永磁伺服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合装设备 |
WO2015024590A1 (en) * | 2013-08-20 | 2015-02-26 | The Switch Drive Systems Oy | A platform for assembling and disassembling a permanent magnet electrical machine |
CN205595975U (zh) * | 2015-12-16 | 2016-09-21 | 石狮市通达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永磁电机装配治具 |
CN208386383U (zh) * | 2018-07-13 | 2019-01-15 | 青岛海西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永磁电机定、转子带磁合装的装置 |
-
2018
- 2018-07-13 CN CN201810770908.9A patent/CN10873667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90927A (zh) * | 2011-08-26 | 2011-12-21 |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永磁电机总成装配夹具 |
CN103001400A (zh) * | 2011-09-13 | 2013-03-27 | 上海南洋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盘式永磁电机拆装工具和电机端盖的安装方法 |
CN202931133U (zh) * | 2012-11-16 | 2013-05-08 | 浙江盛迈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交流永磁伺服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合装设备 |
WO2015024590A1 (en) * | 2013-08-20 | 2015-02-26 | The Switch Drive Systems Oy | A platform for assembling and disassembling a permanent magnet electrical machine |
CN205595975U (zh) * | 2015-12-16 | 2016-09-21 | 石狮市通达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永磁电机装配治具 |
CN208386383U (zh) * | 2018-07-13 | 2019-01-15 | 青岛海西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永磁电机定、转子带磁合装的装置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12870A (zh) * | 2019-06-11 | 2019-08-09 | 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定、转子合装系统 |
CN110289737A (zh) * | 2019-08-13 | 2019-09-27 | 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发电机轴瓦防护装置 |
CN110289737B (zh) * | 2019-08-13 | 2024-04-19 | 南京汽轮电机集团电站设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发电机轴瓦防护装置 |
CN110912364A (zh) * | 2019-11-16 | 2020-03-24 | 精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永磁电机总装配专用设备 |
CN110932505A (zh) * | 2019-12-12 | 2020-03-27 | 山东中际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调节切缺口位置的装置 |
CN113848024A (zh) * | 2020-06-28 | 2021-12-28 | 美的威灵电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电机试验工装 |
FR3125932A1 (fr) * | 2021-07-27 | 2023-02-03 | Psa Automobiles Sa | Appareil de démontage/montage d’un rotor d’un moteur électriqu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36674B (zh) | 2024-08-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36674A (zh) | 一种用于永磁电机定、转子带磁合装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6973518A (zh) | 一种高效自动贴片设备 | |
CN206383112U (zh) | 航空发动机维修平台 | |
CN108609514A (zh) | 一种可移动伸缩调节的双柱式汽车举升机 | |
CN208386383U (zh) | 一种用于永磁电机定、转子带磁合装的装置 | |
CN207522006U (zh) | 一种自动组装设备 | |
CN205986547U (zh) | 用于电机转子装配的导向器 | |
CN104477401B (zh) | 一种磁悬浮飞轮转子带磁装配机构 | |
CN211046697U (zh) | 一种磁悬浮自动门机霍尔传感器组合定位装置 | |
CN108480095A (zh) | 一种冰箱底板快速喷塑设备 | |
CN209663195U (zh) | 一种双极型循环式永磁搅拌器 | |
CN110912364A (zh) | 一种永磁电机总装配专用设备 | |
CN207790125U (zh) | 一种双轨道带风琴罩的金雕机 | |
CN207968252U (zh) | 一种半自动电枢线圈绕线装置 | |
CN207265827U (zh) | 一种防共振伺服电机转子的自动装配设备 | |
CN206452273U (zh) | 一种电机线圈脱线装置 | |
CN207565128U (zh) | 印头承载装置和移印机 | |
CN208583559U (zh) | 自动回转真空灌胶设备 | |
CN211429152U (zh) | 一种永磁电机总装配专用设备 | |
CN203071770U (zh) | 电动车定子绕线机 | |
CN206948148U (zh) | 内转子曳引机装配用转子导向装置 | |
CN107876917B (zh) | 一种高频感应钎焊装置 | |
CN217590544U (zh) | 一种用于磁悬浮电机磁性转子精准安装与拆卸的装置 | |
CN111992546A (zh) | 电机定子铁芯内槽的自动清洗机 | |
CN206047062U (zh) | 递宽齿距行波磁场铸造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