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29772A - 机动车门锁 - Google Patents
机动车门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729772A CN108729772A CN201710264757.5A CN201710264757A CN108729772A CN 108729772 A CN108729772 A CN 108729772A CN 201710264757 A CN201710264757 A CN 201710264757A CN 108729772 A CN108729772 A CN 1087297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fety device
- motor vehicle
- vehicle door
- starting bar
- door 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857 re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849 de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04—Strike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22—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 E05B77/24—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preventing use of an inner door handle, sill button, lock knob or the like
- E05B77/28—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preventing use of an inner door handle, sill button, lock knob or the like for anti-theft purposes, e.g. double-locking or super-locking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1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 E05B81/16—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operating on locking elements for locking or unlocking action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22—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 E05B77/30—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allowing opening by means of an inner door handle, even if the door is locked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2—Mounting of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8—Mounting of individual lock elements in the lock, e.g. leve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22—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0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uators used
- E05B81/04—Electrical
- E05B81/06—Electrical using rotary moto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36—Locks for passenger or like doors
- E05B83/42—Locks for passenger or like doors for large commercial vehicles, e.g. trucks, construction vehicles or vehicles for mass transport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20—Bolts or detent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机动车门锁,其配备有主要包括锁叉(1)和锁爪(2)的锁定机构(1、2),还具有通过联接元件(6)作用在锁定机构(1、2)上的启动杆机构(4、5、6、7)。此外,提供启用/禁用启动杆机构(4、5、6、7)的锁止单元(8、9、16、17、18)。此外,设有与联接元件(6)相互作用的安全装置(10、11、12、13、14、15),其也启用/禁用启动杆机构(4、5、6、7)。根据本发明,安全装置(10、11、12、13、14、15)独立于锁止单元(8、9、16、17、18)致动联接元件(6)以实现启动杆机构(4、5、6、7)的启用/禁止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门锁,具有基本上包括锁叉和锁爪的锁定机构,还具有通过联接元件和锁止单元作用在锁定机构上的启动杆机构,该联接元件和锁止单元能够启用/禁用启动杆机构,以及具有与联接元件相互作用的安全装置,安全装置也能启用/禁用启动杆机构。
背景技术
启动/致动机构通常在其致动/作用过程中对锁定机构起作用,其方式使得与锁叉接合的锁爪被抬起。其结果是,锁叉以弹簧辅助的方式枢转打开并释放先前被锁定的锁栓。只要启动杆机构起作用或由锁止单元或另外提供的安全装置启用,这都适用。锁止单元的“解锁”功能状态或安全装置的“未锁死”状态对应于此。
相比之下,如果启动/致动杆机构处于禁用状态,则启动杆机构被机械地中断,并且因此在冲击期间可能不会将锁爪从锁叉抬起。锁定机构保持关闭,并且锁栓仍然被滞留。该锁止单元的“锁止”功能位置或安全装置的“锁死”位置对应于此。
通过根据EP 0 866 189 B1的机动车门锁,通常提供具有安全杆的安全机构。安全杆可借助于钥匙来启动并且在其两个可实现的位置:阻挡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前后移动。该安全机构基本上具有前述锁止单元的功能。
根据DE 10 2005 052 190 A1的另一机动车门锁,一方面是具有相关锁栓马达的锁止单元,另一方面实施自身具有防盗/儿童安全马达的安全装置或防盗/儿童安全装置。还提供了由锁栓元件致动的联接元件。与外部启动杆组或内部启动杆组相比,联接元件至少具有三个不同的位置。因此,可以可选地启动/停用内部启动杆组、外部启动杆组或其两者。
根据DE 10 2012 017 286 A1所述的类型的机动车门锁,包括锁止单元和可选地禁用/启用锁止单元的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形成为可连接到基本模块的改装模块,其主要包括锁定机构,必要时包括启动杆组和锁止单元。改装模块有自己的改装模块外壳。因此,应根据实际要求和显著成本效益而提供不同的设备型号。
在根据DE 10 2012 017 286 A1的最近的现有技术中,其实施方式是安全装置可选地同时启用/禁用启动杆组和锁止单元。为此,安全装置配备有一个接合在联接元件的边缘上的启动销。因此,安全装置能够将联接元件转移到使启动杆组与锁止单元联接的位置以及使这两个元件脱开的位置。初始说明的功能位置对应于安全装置处于其“关”位置。相比之下,后面说明的功能位置与安全装置的“开”状态有关。
因此,可以根据要求实现不同的设备变型。然而,存在不能或实际上不能用已知的机动车门锁实现的功能状态。
事实上,例如对于货车或货车司机有一项要求是能够从内部解锁或打开以及锁定相关的机动车门。这意味着可以选择性地防止从外部启动。这种要求一般特别设置在司机在车内睡觉或希望总的来说保持不受干扰的货车或机动车上。尽管机动车门通常也可以借助于锁止单元从里面锁定。但机动车门也在外部锁定。为了能够从内部打开机动车门,在此过程中,首先需要在机动车门锁被打开之前通过开锁行程进行解锁,或者完全可以打开。
为此,通常需要在内部门把手上进行两次行程启动。这被认为是缺乏便利性的,也不适合驾驶员匆忙离开机动车辆。本方面在这方面发挥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开发这样的机动车门锁的技术问题,使得相关的机动车门能够至少从外部可靠地锁定,并且可以容易、简单且快速地从内部打开。特别地,该功能应该能够独立于栓锁来说明。
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特定类别的机动车门锁的特征在于安全装置独立于锁止单元致动联接元件,以实现启动杆机构的启用/禁用位置。
根据有利的设计,安全装置作为启动杆机构的部件仅作用在外部启动杆组上。通常,启动杆机构包括外部启动杆组和附加的内部启动杆组作为另外的部件。内部启动杆组有利地至少独立于安全装置工作。此外,通常设置联接元件作为外部启动杆组的部件。为此,联接元件可以可枢转地设置在外部启动杆中或外部启动杆上。
因此,安全装置可以特别地启用/禁用外部启动杆组。这独立于锁止单元发生。换句话说,例如即使锁止单元采取其“解锁”位置,安全装置也确保外部启动杆组被禁用。因此,相关的机动车门不能从外部打开。因为当外部门把手被致动时禁用的外部启动杆组对应于完成空行程;然而,锁定机构不被致动。
由于内部启动杆组至少独立于安全装置工作,所以在所描述的情况下,相关的机动车门在内部容易且不变地打开。以前的解锁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在所示例子的情况下,锁止单元处于其“解锁”位置。
相反,只需转动内部的门把手来致动内部启动杆组就足够了。因此,由于与锁定机构的机械连接存在于内部启动杆组上,因此锁定机构被打开。因此,如果需要,操作者可以直观地直接打开机动车门。因此,例如可以快速离开机动车。
为了具体执行该操作,安全装置致动联接元件。联接元件构成外部启动杆组的部件。为此,联接元件可枢转地设置在外部启动杆中。为了借助于安全装置禁用外部启动杆组,因此相对于外部启动杆足以将联接元件枢转到一位置,在该位置不存在从外部门把手到锁定机构的连续的机械连接。
联接元件的“脱离”功能状态和安全装置的“锁死”功能状态对应于此。相反,启动杆机构或外部启动杆组的功能位置对应于从外部门把手到锁定机构观察到的连续的机械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联接元件位于其“接合”位置,并且安全装置是“未锁死”的。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联接元件确保了在启动杆机构或外部启动杆组的启用位置在外部门把手的致动期间锁爪可以从锁叉抬起。然后,联接元件同时处于其“接合”位置。相反,联接元件的“脱离”功能位置涉及在外部启动杆组的致动期间联接元件不能将锁爪从锁叉抬起的情况。因此,外部启动杆组的启动不起作用。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设计使得安全装置可以彼此独立地致动联接元件和锁栓元件。但是,优先权分配给锁止单元。因此,例如,只要处于“锁止”位置的锁止单元已将联接元件转移到“脱离”状态,则安全装置不能将联接元件转移到“接合”功能位置。因此,锁止单元的规定优先,这就是为什么优先权被分配给锁止单元。这至少适用于锁止单元的“锁止”位置。此外,这不仅适用于外部启动杆组,而且还适用于内部启动杆组,并且因此也适用于整个启动杆机构。
然而,如果锁止单元处于“解锁”位置,则通常使用安全装置。因为那样从内侧打开相关的机动车门并不需要先前的解锁步骤。在锁止单元的“解锁”位置,安全装置确保联接元件独立于锁止单元被致动,以执行启动杆机构的禁用/启用位置。具体来说,通常这意味着安全装置可以将外部启动杆组转移到期望的“禁用/启用”位置。在工作状态下,借助于相关的内部门把手或外部门把手,机动车门可以从内部和外部轻松打开。
然而,如果安全装置在其“锁死”位置确保联接元件已经被撞到启动杆机构或外部启动杆组的禁用位置并因此处于“脱离”位置,则相关的机动车门不能再从外面打开。因此,外部门把手的相应的致动将不会起作用。
由于安全装置仅作用在外部启动杆组上,而内部活动杆组独立于安全装置起作用,因此如果要求从外部启动机动车门,则是不允许的;相反,仍然可以从内部同样容易地打开有关的机动车门。如果机动车乘客想要快速离开有关的机动车辆,这尤其是特别的优势。
安全装置通常配备有至少一个致动联接元件的杆或安全杆。借助于该杆,联接元件因此可以转移到“接合”和“脱离”两个位置。第一个说明的功能位置对应于外部启动杆组起作用并且安全装置“未锁死”。相反,外部启动杆组的禁用状态对应于联接元件的“脱离”位置。安全装置是“锁死”的。
根据另一有利的设计,安全装置具有位于两个基本垂直的平面中的、可枢转且机械联接的杆。安全装置可以被手动致动和自动致动。自然地,也可以设想组合致动。为了从锁止单元执行安全装置的独立功能,还规定:安全装置和锁止单元并行/并列且独立地致动联接元件。然而,锁止单元至少关于其“锁止”位置仍然是优先的。
在这方面,还规定:安全装置的安全杆和锁止单元的锁栓杆同轴地设置。安全杆和锁栓杆可以独立于彼此致动联接元件。联接元件相对于外部启动杆被枢转以用于从“接合”位置转换到“脱离”位置。
最后,安全装置也可以基于其相较于锁止单元的独立构造以可随后合并的方式构成、或者构造成独立于机动车门锁的结构单元,并且在必要时使用。这意味着安全装置设计成被改装。因此,不改变机动车门锁而配备有前述的附加功能,其提高了舒适性并且特别考虑了货车/卡车的特定要求。事实上,安全装置提供了独立于锁止单元的至少从外部锁定相关机动车门的选项。相关的机动车门仍必须从内侧打开。因此,机动车乘客可以快速方便地离开相关车辆或驾驶室。这是本发明的重要优点。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基于仅示出实施例的示意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附图示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门锁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图1的机动车门锁的一部分,其中安全装置被拆除,锁止单元处于“解锁”位置,
图3是根据图2的机动车门锁,其中锁止单元处于”锁止”功能状态,
图4是根据图1的机动车门锁,其中集成的或可用的安全装置处于“未锁死”位置,和
图5是根据图4的物体,其中安全装置处于“锁死”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机动车门锁的透视概览图。机动车门锁具有一个锁定机构1、2,该锁定机构1、2配备有仅在图1中可见的锁叉1以及在图2和图4中一定程度地可见的以销为基础的锁爪2。锁定机构1、2设置在所示的锁壳体3下方的平面中,该锁壳体以保护的方式结合下述元件。
事实上,机动车门锁具有作用在锁定机构1、2上并设置在壳体3中的启动杆机构4、5、6、7。启动杆机构4至7包括触发杆4、外部启动杆5、联接元件6以及最后的内部启动杆7。内部启动杆7和触发杆4一起限定内部启动杆组4、7。而外部启动杆5和联接元件6形成外部启动杆组5、6。
此外,根据图1的透视图可见锁止单元8、9、16、17、18。锁止单元8、9、16、17、18配备有外部锁栓杆8和垂直设置的内部锁栓杆9。
此外,驱动装置16、17、18明显可见,用于外部锁栓杆或中心锁栓杆8。外部锁栓杆8围绕轴线A可枢转地设置在壳体3中。借助于驱动装置16、17、18,外部锁栓杆8可以被相关联地致动以关于轴线A转动。这在从图2到图3的转变中可见。
事实上,图2中示出了外部锁栓杆8的“解锁”状态。为了将外部锁栓杆8转移到图3中再现的“锁止”位置,外部锁栓杆8借助于驱动装置16、17、18沿逆时针方向围绕轴线A枢转,如从图2到图3的转变中可见。在该过程中,外部锁栓杆8致动联接元件6。实际上,联接元件6设置在外部启动杆5上,可绕轴线B枢转。一旦外部锁栓杆8执行前述的沿逆时针方向围绕其轴线A的枢转运动,则外部锁栓杆8上的臂部8a确保其通过邻接在联接元件6的销上使联接元件6沿顺时针方向围绕其轴线B枢转。
图2的“解锁”位置对应于联接元件6的“接合”状态。相反,联接元件6的“脱离”功能位置对应于图3的“锁止”位置。
如果机动车门锁处于图2中所示的“解锁”位置,则外部启动杆5能因此沿图2所示的方向的箭头方向被致动。外部启动杆5绕其轴线C的顺时针枢转运动对应于此。由于在图2的“解锁”位置联接元件6已经处于其“接合”位置,联接元件6可以致动在图2中可见的锁爪2的销。因此,接合在锁叉1中的锁爪2从锁叉1抬起。锁叉1以弹簧辅助的方式打开,并且先前锁住的锁栓被释放。相关的机动车门可以从外部打开。因为外部启动杆5借助于未示出的外部门把手被致动。
相反,如果机动车门锁处于根据图3的“锁止”位置,外部锁栓杆8则已经预先通过其臂部8a使联接元件6绕着相关的轴线B顺时针枢转,如图2到图3的转变中可见。因此,在图3的“锁止”位置联接元件6处于其“脱离”位置。如果处于该功能位置,则外部启动杆5再次被致动以绕其轴线C执行顺时针方向运动,联接元件6与锁爪2的上部销分离。外部门把手的致动因此对于锁定机构1、2不起作用,锁定机构1、2不能打开。
先前的观察和考虑涉及外部启动杆组5、6,其中外部启动杆5和联接元件6围绕外部启动杆5上的轴线B可枢转地设置。以下适用于内部启动杆组4、7。如果机动车门锁处于根据图2的“解锁”位置,内部启动杆7则可以在该位置上围绕其轴线D顺时针枢转。结果是,内部启动杆7的臂部7a接触触发杆4的边缘4a。因此,触发杆4围绕其轴线E沿逆时针方向枢转。触发杆4的逆时针运动导致触发杆4通过臂部4b致动或能够致动锁爪2的突起的销,使得锁爪2从锁叉1抬起。这意味着在根据图2的“解锁”位置中,机动车门锁可通过用相应的外部门把手致动相关的外部启动杆组5、6或者通过也未示出的内部门把手致动内部启动杆组4、7而相应地从内部和外部打开。
然而,在根据图3的机动车门锁的“锁止”位置,内部启动杆7绕其轴线D沿顺时针方向的枢转运动被阻止。内部锁栓杆9用于此目的。事实上,与设置在壳体3内的外部锁栓杆8相比,内部锁栓杆9设置在竖直的平面中。一旦外部锁栓杆8在从图2的“解锁”位置进行转变期间进入根据图3的“锁止”位置,外部锁栓杆8如前所述沿逆时针方向围绕其轴线A枢转。
当内部锁栓杆9经由接合到外部锁栓杆8的凹部中的销机械联接时,在所示的外部锁栓杆8围绕轴线A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运动中,内部锁栓杆9也在从图2到图3转变过程中沿其轴线F进行顺时针枢转运动。由于内部锁栓杆9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其上设置的止动边缘9a在内部启动杆7启动时与其接合。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内部门把手的致动以及因此内部启动杆7绕其轴线D顺时针方向的致动不(不再)导致内部启动杆7的臂部7a到达或能够达到触发杆4的止动边缘4a。因此,锁定机构1、2保持关闭。
锁止单元8、9、16、17、18的驱动装置16、17、18包括蜗轮16、致动蜗轮16的蜗杆18、以及最后在输出侧致动蜗杆18的驱动马达17。马达17的小齿轮轴的旋转导致蜗杆18绕其纵向轴线旋转。因此,蜗轮16也绕其轴线G枢转。当蜗轮16机械地连接到外部锁栓杆8时,蜗轮16的相关枢转运动导致外部锁栓杆8能够执行参见图2和图3所示的运动。
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启动杆机构4、5、6、7作用在锁定机构1、2上,该锁定机构1、2包括内部启动杆组4、7和外部启动杆组5、6。锁栓连接单元8、9、16、17、18确保启动杆机构4、5、6、7被禁用和启用。在禁用状态下,启动杆机构4、5、6、7不能打开锁定机构1、2。为此,锁止单元8、9、16、17、18的“锁止”位置对应于此。相反,启动杆机构4、5、6、7的“启用”位置以锁止单元8、9、16、17、18处于如上所述的“解锁”位置的方式对应于此。
除了锁止单元8、9、16、17、18之外,还存在安全装置10、11、12、13、14、15。启动杆机构4、5、6、7也可以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安全装置10、11、12、13、14、15被启用/禁用,与借助于锁止单元8、9、16、17、18而启用/禁用一样。为此,安全装置10、11、12、13、14、15独立于锁止单元8、9、16、17、18对联接元件6进行致动以实现启动杆机构4、5、6、7的禁用/启用位置。
在具体实施例中,安全装置10、11、12、13、14、15具有安全杆10。特别是基于图1所示,明显地,安全杆10和先前讨论的锁栓杆或外部锁栓杆8同轴地设置。因为两个杆8、10相对于锁壳体3中的共同轴线A可枢转地设置。
安全装置10、11、12、13、14、15还配备有另外的杆11。杆11和安全杆10可枢转地设置在两个交叉垂直的平面中。明显地,安全装置10、11、12、13、14、15的另外的第二杆11与内部锁栓杆9同轴地设置在共同轴线F上。此外,用于安全装置10、11、12、13、14、15的驱动装置12、13、14作用在安全装置10、11、12、13、14、15的第二杆11上。
驱动装置12、13、14具有马达或电动机12,马达的小齿轮轴承载由其驱动的蜗杆13。进而,蜗杆13与蜗轮14组合,蜗轮14的主要功能是使锁栓杆11枢转并触发可被蜗轮14或一般传感器15致动的开关。借助于传感器15,可以查询安全装置10、11、12、13、14的功能位置以用于启用/禁用状态。此外,蜗轮14确保第二杆11能绕其轴线F枢转。
现在参见图4和图5,图4所示的机动车门锁处于启动杆机构4、5、6、7的“启用”位置。安全装置10、11、12、13、14、15是“未锁死”的。具体地并且在所示示例中,安全装置10、11、12、13、14、15仅作用在外部启动杆组5、6上。相反,内部启动杆组4、7仍然独立于安全装置10、11、12、13、14、15起作用。在根据图4的功能位置,锁止单元8、9、16、17、18位于其如先前参见图2处理的“解锁”位置。安全装置10、11、12、13、14、15对应于启动杆机构4、5、6、7或外部启动杆组5、6的“启用”位置。
因此,联接元件6处于其“接合”位置。因此,外部启动杆5围绕其轴线C的顺时针致动对应于:在接合位置可枢转地设置在外部启动杆5上的联接元件6能够作用在锁爪2的突起的销上。因此,锁爪2从锁叉1上抬起并且锁叉1以弹簧辅助的方式打开。因此,先前滞留的锁栓被释放。因此,相关的机动车门可以从外部打开。当锁止单元8、9、16、17、18采取图1所示的“解锁”位置时,锁定机构1、2也可以借助于内部启动杆组4、7而独立地打开。为此,内部启动杆7仅需要绕其轴线D顺时针方向枢转,并且因此能够作用在触发杆4上,如参考图2所述。触发杆4与联接元件6类似地致动锁爪2的突起的销,使得锁定机构1、2能够被打开。
如果现在从根据图4的功能位置开始,用于安全装置10、11、12、13、14、15的驱动装置12、13、14、15被致动,则蜗轮14这样作用在第二杆11上,使得第二杆11在从图4到图5的转变中绕其轴线F顺时针枢转。锁止单元8、9、16、17、18不受其影响,因为第二杆11与内部锁栓杆9关于共同轴线F同轴地设置,但是两个杆9、11可以彼此独立地绕所述轴F枢转。如果安全装置10、11、12、13、14、15的第二杆11在从图4到图5的转变期间沿其轴线F执行所述顺时针运动,则第二杆11在此带动安全杆10。因为第二杆11通过其臂部接合到安全杆10的凹部中。第二杆11的所述顺时针方向运动现在导致安全杆10在从图4到图5的转变期间绕其轴线A逆时针枢转。
在这种情况下,安全杆10绕其与外部锁栓杆8共同的轴线A的逆时针运动也不会导致外部锁栓杆8以任何方式受到冲击。相反,安全装置10、11、12、13、14完全独立于锁止单元8、9、16、17、18起作用并且与锁止单元8、9、16、17、18脱开。
由于安全杆10围绕其轴线A的逆时针方向运动,在安全杆10的下方设有未明确示出的轮廓,该轮廓与特别是图2和图3中可见的联接元件6的销6a相邻。在这种情况下,在安全杆10下方的相关轮廓与从图2到图3的转变期间的外部锁栓杆8的臂部8a类似地确保联接元件6从其图4所示的“接合”位置转换到图5所示的“脱离”位置。因此,外部门把手不起作用。因为这对应于外部启动杆5围绕其轴线C沿顺时针方向枢转。外部启动杆5带动沿轴线B可枢转地设置的联接元件6。由于联接元件6处于“脱离”位置,在该过程中,它不再与锁爪2的突起的销相互作用。外部门把手在这种情况下失去功能。
相反,如果内部门把手被致动,那么机动车门可以很容易地打开,而且不用提前解锁。这是因为,为此目的独立于安全装置10、11、12、13、14、15地起作用并构造而成的内部启动杆组4、7被致动。实际上,在外部启动杆组5、6的根据图5的“禁用”位置,内部启动杆7的(被)致动导致内部启动杆7能够以顺时针方向绕其轴线D枢转,因为与图3所示的“锁止”相反,该枢转运动不受阻碍。因此,内部启动杆7的臂部7a与触发杆4的边缘4a接合,使得触发杆4围绕其轴线E逆时针整体枢转。触发杆4的臂部4b因此能致动锁爪2的突起的销并将锁爪2从锁叉1抬起。锁定机构按要求打开。
这意味着,根据本实施例,安全装置10、11、12、13、14、15仅作用在外部启动杆组5、6上。相反,内部启动杆组4、7独立于安全装置10、11、12、13、14、15地设计/构成。除了安全装置10、11、12、13、14、15借助于驱动装置12、13、14的机电致动之外,当然也可以替代地或附加地手动致动安全装置10、11、12、13、14、15。为此,只需要第二杆11被手动致动成:使其在从图4到图5的转变中绕其轴线F执行前述的顺时针方向运动。
此外,上述说明清楚地表明,安全装置10、11、12、13、14、15以及锁止单元8、9、16、17、18彼此并行且相互独立地致动联接元件6。为此,外部锁栓杆8和安全杆10两者都绕共同的轴线A设置,相互独立地作用在联接元件6上。然而,优先级总的分配给锁止单元8、9、16、17、18。
因为当锁止单元8、9、16、17、18位于其根据图3所示的“锁止”位置并且因此外部锁栓杆8的臂部8a致动联接元件6的销6a时,安全杆10不能将联接元件6从“脱离”位置转移并随后采取“接合”位置。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本设计使得安全装置10、11、12、13、14、15保持并需要保持其启动杆机构4、5、6、7或内部启动杆组4、7的“禁用”位置或根据图5中的对应于图3的“锁死”位置。因为可以借助于传感器或开关15进行查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安全装置10、11、12、13、14、15的机电致动将不会导致锁定机构1、2的打开。
然而,通常以如下方式进行:安全装置10、11、12、13、14、15仅在锁止单元8、9、16、17、18处于其“解锁”状态时如前所述的那样操作和致动联接元件6。也可以借助于分配给锁止单元8、9、16、17、18的未示出的传感器查询这一点。
Claims (10)
1.一种机动车门锁,其具有主要包括锁叉(1)和锁爪(2)的锁定机构(1、2);还具有启动杆机构(4、5、6、7),其通过联接元件(6)和锁止单元(8、9、16、17、18)对所述锁定机构(1、2)起作用,所述锁止单元启用或禁用所述启动杆机构(4、5、6、7);还具有与所述联接元件(6)相互作用的安全装置(10、11、12、13、14、15),所述安全装置也启用或禁用所述启动杆机构(4、5、6、7),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装置(10、11、12、13、14、15)独立于所述锁止单元(8、9、16、17、18)致动所述联接元件(6),以实现所述启动杆机构(4、5、6、7)的启用或禁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装置(10、11、12、13、14、15)仅对作为所述启动杆机构(4、5、6、7)的组成部分的外部启动杆组(5、6)起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内部启动杆组(4、7)用作至少独立于所述安全装置(10、11、12、13、14、15)的启动杆机构(4、5、6、7)的另外的组成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元件(6)构成为所述外部启动杆组(5、6)的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元件(6)可枢转地设置在外部启动杆(5)中或外部启动杆(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装置(10、11、12、13、14、15)至少设有致动联接元件(6)的安全杆(1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装置(10、11、12、13、14、15)具有位于基本垂直的平面中的两个可枢转的、机械连接的杆(10、1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装置(10、11、12、13、14、15)以可手动致动和/或可机电致动的方式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装置(10、11、12、13、14、15)和所述锁止单元(8、9、16、17、18)彼此并行且彼此独立地致动联接元件(6)。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装置(10、11、12、13、14、15)的安全杆(10)和锁止单元(8、9、16、17、18)的锁栓杆(8)同轴地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64757.5A CN108729772B (zh) | 2017-04-21 | 2017-04-21 | 机动车门锁 |
EP18720350.0A EP3612694B1 (en) | 2017-04-21 | 2018-04-03 | Motor vehicle door latch |
US16/606,244 US11846126B2 (en) | 2017-04-21 | 2018-04-03 | Motor vehicle door latch |
PCT/IB2018/000318 WO2018193299A1 (en) | 2017-04-21 | 2018-04-03 | Motor vehicle door latch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64757.5A CN108729772B (zh) | 2017-04-21 | 2017-04-21 | 机动车门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29772A true CN108729772A (zh) | 2018-11-02 |
CN108729772B CN108729772B (zh) | 2019-11-29 |
Family
ID=62063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264757.5A Active CN108729772B (zh) | 2017-04-21 | 2017-04-21 | 机动车门锁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846126B2 (zh) |
EP (1) | EP3612694B1 (zh) |
CN (1) | CN108729772B (zh) |
WO (1) | WO2018193299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55897A (zh) * | 2019-10-11 | 2022-05-27 | 开开特股份公司 | 机动车锁、特别是机动车门锁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750539B1 (ko) * | 2019-05-02 | 2025-01-06 |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전동식 도어 래치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826855A2 (de) * | 1996-08-31 | 1998-03-04 | Mannesmann VDO AG | Schloss, insbesondere für Fahrzeugtüren oder dergleichen |
CN1970980A (zh) * | 2005-11-25 | 2007-05-30 | 英国阿文美驰轻型车系统有限公司 | 闩锁装置 |
WO2007051176A3 (en) * | 2005-10-27 | 2007-12-27 | Stoneridge Control Devices Inc | Passive entry actuator |
EP1956168A2 (de) * | 2007-02-10 | 2008-08-13 | Kiekert Aktiengesellschaft |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ss |
CN102052023A (zh) * | 2009-10-27 | 2011-05-11 | 法国阿文美驰轻型车系统有限公司 | 闩锁系统及车辆 |
CN106246013A (zh) * | 2015-06-11 | 2016-12-21 |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 闩锁组件、机械锁芯释放机构及打开关闭闩锁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619849C2 (de) * | 1995-12-20 | 2001-03-15 | Mannesmann Vdo Ag | Schloß, insbesondere für Kraftfahrzeugtüren |
IT1291941B1 (it) | 1997-03-21 | 1999-01-21 | Roltra Morse Spa | Serratura per una portiera di un veicolo |
DE10116621B4 (de) * | 2000-04-14 | 2005-06-30 | Brose Schließsysteme GmbH & Co.KG | Kraftfahrzeugschloß mit Diebstahlsicherung |
FR2835867B1 (fr) | 2002-02-12 | 2004-08-20 | Meritor Light Vehicle Sys Ltd | Serrur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
DE102005052190A1 (de) | 2005-10-28 | 2007-05-03 | Kiekert Ag | Kraftfahrzeugtürschloss |
JP4905716B2 (ja) * | 2007-09-19 | 2012-03-28 |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
CA2697768A1 (en) * | 2009-03-25 | 2010-09-25 | Magna Closures Inc. | Closure latch for vehicle door |
US9284758B2 (en) * | 2012-06-28 | 2016-03-15 | Mitsui Kinzoku Act Corporation | Operat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door latch |
DE102012017286A1 (de) | 2012-08-31 | 2014-03-06 | Kiekert Aktiengesellschaft |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ss und Verfahren zum wahlweisen Betrieb eines solchen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sses mit oder ohne Sicherungsvorrichtung |
-
2017
- 2017-04-21 CN CN201710264757.5A patent/CN108729772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4-03 US US16/606,244 patent/US11846126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4-03 WO PCT/IB2018/000318 patent/WO2018193299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4-03 EP EP18720350.0A patent/EP3612694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826855A2 (de) * | 1996-08-31 | 1998-03-04 | Mannesmann VDO AG | Schloss, insbesondere für Fahrzeugtüren oder dergleichen |
WO2007051176A3 (en) * | 2005-10-27 | 2007-12-27 | Stoneridge Control Devices Inc | Passive entry actuator |
CN1970980A (zh) * | 2005-11-25 | 2007-05-30 | 英国阿文美驰轻型车系统有限公司 | 闩锁装置 |
EP1956168A2 (de) * | 2007-02-10 | 2008-08-13 | Kiekert Aktiengesellschaft |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ss |
CN102052023A (zh) * | 2009-10-27 | 2011-05-11 | 法国阿文美驰轻型车系统有限公司 | 闩锁系统及车辆 |
CN106246013A (zh) * | 2015-06-11 | 2016-12-21 |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 闩锁组件、机械锁芯释放机构及打开关闭闩锁的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55897A (zh) * | 2019-10-11 | 2022-05-27 | 开开特股份公司 | 机动车锁、特别是机动车门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846126B2 (en) | 2023-12-19 |
EP3612694A1 (en) | 2020-02-26 |
US20200123818A1 (en) | 2020-04-23 |
WO2018193299A1 (en) | 2018-10-25 |
CN108729772B (zh) | 2019-11-29 |
EP3612694B1 (en) | 2022-10-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255631B2 (ja) | 自動車ドアの閉鎖装置 | |
RU2413825C2 (ru) | Автомобиль и дверной замок для двери автомобиля | |
JP6123100B2 (ja) | 自動車ドアロック | |
CN108999500B (zh) | 具闩锁机构和带重置装置的外侧释放机构的闭合闩锁组件 | |
KR102015685B1 (ko) | 차량 도어 록 | |
US8522583B2 (en) | Door latch with emergency lock actuator and ‘impatient passenger’ feature | |
US11441336B2 (en) | Motor-driven door latch for vehicle | |
JP6716827B2 (ja) | 自動車ドアラッチ | |
JP2000515595A (ja) | 自動車用ドアロック | |
CN101646585B (zh) | 转向锁定装置 | |
US11118379B2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 |
JP2000500836A (ja) | 車両ドアロックアクチュエータ | |
CN104204387A (zh) | 用于例如引擎盖的封闭板的双拉闩锁 | |
CN108729772B (zh) | 机动车门锁 | |
CN114080484B (zh) | 机动车门锁 | |
JP2008520860A (ja) | 自動車ドアラッチ | |
JP4564077B2 (ja) |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 |
ES2236070T3 (es) | Cerradura de vehiculo automovil de apertura con motor electrico. | |
CN116065904A (zh) | 机动车锁、特别是机动车门锁 | |
JP5923784B2 (ja) |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 |
KR0171782B1 (ko) | 자동차의 어린이 보호용 도아록크구조 | |
JPH0411105Y2 (zh) | ||
KR20240121270A (ko) | 자동차 잠금 장치 | |
JPS5817875Y2 (ja) | 自動車の非常時解錠ドアロツク装置 | |
JPH0721786Y2 (ja) | ドアロツ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0 Address after: Huangshan Road, Changshu Southe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aiyide Automobile System (Changshu) Co.,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y Haley Moorhouse Patentee before: KIEKERT 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