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23654B - 电池片串焊机 - Google Patents
电池片串焊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723654B CN108723654B CN201810721809.1A CN201810721809A CN108723654B CN 108723654 B CN108723654 B CN 108723654B CN 201810721809 A CN201810721809 A CN 201810721809A CN 108723654 B CN108723654 B CN 1087236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lding
- flux
- jig
- conveying
- ribb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1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043 dye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109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605 air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0 impreg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F—INORGA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F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F71/137—Batch treatment of the devices
- H10F71/1375—Apparatus for automatic interconnection of photovoltaic cells in a modul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Electric Connection Of Electric Components To Prin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电池片串焊机,属于新能源电池组件生产领域。该电池片串焊机包括电池片上料装置、焊带上料装置、输送部、治具循环输送装置以及焊接装置,其中:电池片上料装置向输送部的输入端放置电池片;焊带上料装置将预定长度的焊带铺设至输送部输入端处电池片的主栅线上;治具循环输送装置向输送部输入端的电池片和焊带上放置治具,且从输送部输出端将治具搬运循环至输送部的输入端;焊接装置位于输送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对输送部上的电池片和焊带进行焊接。本申请通过设置治具循环输送装置,可以使电池片和焊带被输送过程中被治具压住,避免了焊带在输送过程中的偏移,提高了效率和焊接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电池组件生产领域,涉及一种电池片串焊机。
背景技术
电池片串焊机是一种将电池片连接成电池串的自动化设备。在一种较为常见的实现中,可以通过焊带将电池片连接成电池串,比如,将焊带的前段焊接在在前电池片的正面主栅线上,将同一焊带的后段焊接在在后电池片的背面主栅线上,以实现利用焊带将相邻两个电池片进行焊接。
传统的多栅太阳能电池片的主栅线通常在2-6栅之间,对应的,每个电池片的单面并排采用2-6根定长焊带与主栅线一一对应铺设。然而随着技术升级及政策引导,对电池片光转换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密栅电池片的发展也成为了未来的一种发展方向。密栅电池片采用细栅,对应的,用于焊接密栅电池片的焊带与传统焊带相比更细,密栅电池片的主栅数目前市场上已知的有12栅,还有18栅、24栅等,甚至有可能达到并超过36栅。理论上,细栅更有利于电池片电流的收集,横向电阻更小,细栅线间距越小,横向电阻越小,但所要求的焊接设备的精密度也更高,因此密栅电池片的发展伴随的也是电池片串焊机设备的升级变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因传统的电池片串焊机在对多栅电池片进行焊接时,效率较低、焊带定位部准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片串焊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该电池片串焊机包括电池片上料装置、焊带上料装置、输送部、治具循环输送装置以及焊接装置,其中:电池片上料装置向输送部的输入端放置电池片;焊带上料装置将预定长度的焊带铺设至输送部输入端处电池片的主栅线上;治具循环输送装置向输送部输入端的电池片和焊带上放置治具,且从输送部输出端将治具搬运循环至输送部的输入端;焊接装置位于输送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对输送部上的电池片和焊带进行焊接。
通过设置治具循环输送装置,可以使电池片和焊带被输送过程中被治具压住,避免了焊带在输送过程中的偏移,提高了效率和焊接质量。
可选的,焊带上料装置包括焊带供料盘、焊带缓冲部、焊带牵引分部、切刀组件、压紧组件和焊带搬运分部,其中:焊带牵引分部从焊带供料盘牵引出焊带;焊带缓冲部位于焊带供料盘下端,以缓冲从焊带供料盘牵引出的焊带;压紧组件和切刀组件依序位于焊带缓冲部后道,当焊带牵引分部牵引出预定长度的焊带时,压紧组件压紧经过的焊带,切刀组件将焊带切断;焊带搬运分部将切断得到的预定长度的焊带铺设至输送部输入端处的电池片上;焊带牵引分部的行程为压紧组件和预定位置之间,位于预定位置处的焊带牵引分部所牵引的焊带被切刀组件裁切后为预定长度。
通过上述焊带上料装置的各部分设置和配合,可以精确地提供预订长度的焊带。
可选的,焊带搬运分部包括第一夹持端、第二夹持端,第一夹持端用于夹持裁切的预定长度的焊带的第一端,第二夹持端用于夹持焊带的第二端;焊带搬运分部还包括位于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之间的中间折弯部,中间折弯部在焊带的预定区域进行折弯;或者,焊带搬运分部包括梯形面的下压板,焊带上料装置还包括与下压板匹配的中间平台,下压板下压对放置于中间平台上的焊带进行折弯。
通过设置两个夹持端,将裁切的焊带搬运至输送部上,另外通过设置中间折弯部实现对焊带的折弯。
可选的,该电池片串焊机还包括助焊剂涂抹装置,助焊剂涂抹装置位于焊带缓冲部后道以及压紧组件前道,以将焊带缓冲部输出的焊带浸染上助焊剂,助焊剂涂抹装置包括:助焊剂存液盒、下压辊轴和导向装置,助焊剂存液盒内存储有助焊剂,下压辊轴安装于助焊剂存液盒内,且下压辊轴下端与助焊剂存液盒的底板之间存在缝隙,焊带缓冲部输出的焊带穿过下压辊轴下端与助焊剂存液盒的底板之间存在缝隙,被浸染上助焊剂存液盒内存储的助焊剂;导向装置位于下压辊轴后道,将从下压辊轴下方浸染过助焊剂的焊带导向至压紧组件。
通过设置助焊剂涂抹装置实现对焊带的助焊剂涂抹,另外通过设置助焊剂存液盒以及下压辊轴,利用浸染方式实现对焊带的助焊剂涂抹,保证了焊带上助焊剂的均匀涂抹,避免了焊带因喷涂方式导致部分区域没有被涂抹上助焊剂的情况。
可选的,助焊剂涂抹装置还包括滤助焊剂转轴,滤助焊剂转轴位于下压辊轴后道,且安装于助焊剂存液盒内,滤助焊剂转轴过滤从下压辊轴下方浸染过助焊剂的焊带上多余的助焊剂;助焊剂涂抹装置还包括海绵固定盒,海绵固定盒位于滤助焊剂转轴后道且位于导向装置的前道,且安装在助焊剂存液盒内,海绵固定盒内安装有海绵,海绵固定盒内的海绵对经过滤助焊剂转轴过滤过助焊剂的焊带进行二次涂抹。
通过设置滤助焊剂转轴对从下压辊轴下方浸染过助焊剂的条形物上多余的助焊剂进行过滤,避免因浸染了过多的助焊剂导致污染后续工位的情况,同时将助焊剂过滤在助焊剂存液盒内,也避免了对助焊剂的浪费。另外,通过设置海绵固定盒,利用海绵固定盒内的海绵对焊带进行二次涂抹,避免因浸染了过多的助焊剂导致污染后续工位的情况,且通过海绵的作用,可以将条形物表面的助焊剂处理的更为均匀,提高了后续的焊接质量。
可选的,助焊剂涂抹装置还包括上液位检测器、下液位检测器和连通管,连通管与助焊剂存液盒内连通,也即意味着连通管内的助焊剂高度与助焊剂存液盒内助焊剂高度相同。
上液位检测器和下液位检测器依序从上之下安装在连通管上,也即,上液位检测器安装在连通管的第一位置,下液位检测器安装在连通管的第二位置,第一位置高于第二位置。上液位检测器对连通管内第一位置处的助焊剂进行感应,若上液位检测器感应到助焊剂,则表明助焊剂存液盒内的助焊剂至少达到第一位置的高度。这样,可以控制停止继续向助焊剂存液盒内注入助焊剂,以避免助焊剂溢出。
类似的,下液位检测器对连通管内第二位置处的助焊剂进行感应,若下液位检测器未感应到助焊剂,则表明助焊剂存液盒内的助焊剂至少低于第二位置的高度。这样,如果需要浸染条形物,则需要继续向助焊剂存料盒内注入助焊剂。
可选的,助焊剂涂抹装置还包括排液阀,排液阀安装在助焊剂存液盒的下端,排液阀在开启时,可以将助焊剂存液盒内的助焊剂排出。进一步的,排液阀可以为球阀,以减少人为控制。
可选的,治具循环输送装置包括搬运装置、至少一个治具和用于输送治具的治具输送装置,其中:治具输送装置位于输送部的侧边;搬运装置在治具输送装置和输送部之间往复运动并拾取和放置治具,以实现治具在治具输送装置和输送部之间的切换。
通过设置治具输送装置实现了治具的循环,保证了治具的循环利用,且将治具放置于电池片和互联条上,避免了电池片和互联条在传输至焊接位置之前互联条的偏移,降低了焊带定位不准确的概率。
可选的,搬运装置包括第一搬运组件和第二搬运组件,其中:第一搬运组件在治具输送装置的输出端和输送部的输入端之间往复运动,以将治具输送装置上输送的治具放置于输送部上;第二搬运组件在治具输送装置的输入端和输送部的输出端之间往复运动,以将输送部上输送的治具放置于治具输送装置上。
通过设置两个搬运组件,实现治具输送装置和输送部两端的治具搬运,避免了在利用一个搬运组件在治具输送装置两端之间来回移动以搬运治具时造成对电池片铺设、焊带牵引组件的影响,且两个搬运组件分别实现治具输送装置两端的两种搬运,避免了利用一个搬运组件时的等待,提高了工作效率。
可选的,治具输送装置包括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驱动装置、第一组滚轮、第二组滚轮、皮带和设置在支架一端的挡块,其中:皮带套在第一组滚轮和第二组滚轮上,形成用于输送治具的输送平台;驱动装置带动第一组滚轮转动,第一组滚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组滚轮转动;治具输送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阻挡气缸,阻挡气缸下端设置有位于输送平台上方的档杆,阻挡气缸带动档杆下降后,档杆隔离分别位于档杆两侧的治具。
通过设置驱动装置、滚轮和皮带,实现对皮带上治具的输送,另外,通过设置阻挡气缸实现了对需要搬运的治具以及与其相邻治具之间的隔离,保证了对治具的成功搬运,降低了对相邻治具的损坏。
可选的,该电池片串焊机还包括串切刀和出料装置,串切刀和出料装置,串切刀位于焊接装置的后道,按照预定方式对焊接完成的电池串进行切割,得到具备预定数量电池片的电池串,将得到的电池串输送给出料装置;出料装置对切割得到的电池串进行检测。
通过设置串切刀实现电池串的切割,通过出料装置实现对切割后的电池串的串检,筛选出质量不合格的电池串,保证输出的电池串的质量。
可选的,该电池片串焊机还包括贴膜装置,贴膜装置位于焊接装置的后道以及串切刀的前道,贴膜装置向串切后的电池片铺设反光膜,被铺设有反光膜的电池串被输送至出料装置进行检测出料。
通过设置贴膜装置实现对电池串的反光膜的铺设,提高了电池串对太阳能的吸收转换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池片串焊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焊带上料装置第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焊带上料装置第二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治具循环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搬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D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治具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助焊剂涂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助焊剂涂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0、电池片上料装置;20、焊带上料装置;21、焊带供料盘;22、焊带缓冲部;23、焊带牵引分部;24、切刀组件;25、压紧组件;261、第一夹持端;262、第二夹持端;263、中间折弯部;30、输送部;40、治具循环输送装置;41、搬运装置;411、第一搬运组件;4111、第一搬运夹爪;4112、第二搬运夹爪;4113、气缸;4114、压柱;4115、气缸安装块;4116、横板;412、第二搬运组件;4131、第一横移分部;4132、第二横移分部;4141、第一升降装置;4142、第二升降装置;42、治具输送装置;421、支架;422、驱动装置;423、第一组滚轮;424、第二组滚轮;425、皮带;426、挡块;427、阻挡气缸;43、治具;50、焊接装置; 60、助焊剂涂抹装置;61、助焊剂存液盒;62、下压辊轴;63、导向装置;64、托板;65、第一支杆;66、滤助焊剂转轴;67、第二支杆;68、海绵固定盒;69、滑轨;610、滑块;601、上液位检测器;602、下液位检测器;603、连通管;604、排气阀;70、串切刀;80、出料装置;90、贴膜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池片串焊机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池串串焊机包括电池片上料装置10、焊带上料装置20、输送部30、治具循环输送装置40以及焊接装置50,其中:电池片上料装置10向输送部30的输入端放置电池片;焊带上料装置20将预定长度的焊带铺设至输送部30输入端处电池片的主栅线上;治具循环输送装置40向输送部30输入端的电池片和焊带上放置治具,且从输送部30输出端将治具搬运循环至输送部30的输入端;焊接装置50位于输送部3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对输送部30上的电池片和焊带进行焊接。这样,本申请通过设置治具循环输送装置40,可以使电池片和焊带被输送过程中被治具压住,避免了焊带在输送过程中的偏移,提高了效率和焊接质量。
这里的电池片上料装置10可以为机器人,电池片上料装置10从电池片存液盒内吸取电池片,然后将电池片铺设在输送部30的输入端。可选的,电池片上料装置10在吸取后可以先检测电池片,将检测合格的电池片铺设在输送部30的输入端,将检测不合适的电池片放入电池片回收盒内。这里的检测可以包括对电池片的破损、油污、隐裂等方面的至少一种检测。
请参见图2A和图2B所示,焊带上料装置20包括焊带供料盘21、焊带缓冲部22、焊带牵引分部23、切刀组件24、压紧组件25和焊带搬运分部,其中:焊带牵引分部23从焊带供料盘21牵引出焊带;焊带缓冲部22位于焊带供料盘21下端,以缓冲从焊带供料盘21牵引出的焊带;压紧组件25和切刀组件24依序位于焊带缓冲部22后道,当焊带牵引分部23牵引出预定长度的焊带时,压紧组件25压紧经过的焊带,切刀组件24将焊带切断;焊带搬运分部将切断得到的预定长度的焊带铺设至输送部30输入端处的电池片上;焊带牵引分部23 的行程为压紧组件25和预定位置之间,位于预定位置处的焊带牵引分部23所牵引的焊带被切刀组件24裁切后为预定长度。本申请中通过上述焊带上料装置20的各部分设置和配合,可以精确地提供预订长度的焊带。
可选的,焊带搬运分部包括第一夹持端261、第二夹持端262,第一夹持端261用于夹持裁切的预定长度的焊带的第一端,第二夹持端262用于夹持焊带的第二端;焊带搬运分部还包括位于第一夹持端261和第二夹持端262之间的中间折弯部263,中间折弯部263在焊带的预定区域进行折弯;或者,焊带搬运分部包括梯形面的下压板,焊带上料装置20还包括与下压板匹配的中间平台,下压板下压对放置于中间平台上的焊带进行折弯。
本申请中通过设置两个夹持端,将裁切的焊带搬运至输送部30上,另外通过设置中间折弯部263实现对焊带的折弯。
图3A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治具循环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治具循环输送装置包括搬运装置41、至少一个治具43、用于输送治具43的治具输送装置42以及用于输送电池片、互联条和治具43的输送部30,其中:治具输送装置42位于输送部30的侧边;搬运装置41在治具输送装置42和输送部30之间往复运动并拾取和放置治具43,以实现治具43在治具输送装置42和输送部30之间的切换。
这里所讲的治具43为用于压互联条的治具43,这里的互联条为焊带,比如扁平型焊带、圆柱形焊带或三角形焊带等。
一般来讲,治具43可以包括框架以及安装在框架上若干个用于压持互联条的压针,压针上可以套设有弹簧。另一种可选的实现中,治具43上可以利用丝网来代替压针。在再一种可选的实现中,治具43上可以同时具备压针和丝网。
在实际应用中,针对不同的焊带,治具43的用于下压焊带的接触面(比如压针的下表面,或者丝网的下端等)可能会有不同的设计,比如,焊带为圆柱形焊带时,治具43下端设置的压针的下表面可以为内凹圆式;还比如,焊带为三角形焊带时,治具43下端设置的压针的下表面可以为内凹三角式。
本申请中不对治具43的具体结构进行过多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将互联条压紧至电池片上而不发生偏移即可。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治具输送装置42实现了治具43的循环,保证了治具43的循环利用,且将治具43放置于电池片和互联条上,避免了电池片和互联条在传输至焊接位置之前互联条的偏移,降低了焊带定位不准确发生的概率。
在实际应用中,治具循环输送装置40通常是应用于串焊机中,而串焊机在牵引焊带和铺设焊带时,通常还会同步设置有牵引装置或搬运装置41,这些结构的设计可能需要占用输送部30上端的空间,为了避免一个搬运装置41在治具输送装置42的两端来回往复以实现治具 43的两种搬运,请参见图3B所示,其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搬运装置41可以包括第一搬运组件411和第二搬运组件412,两个搬运组件分别位于治具输送装置42的两端。
比如,第一搬运组件411位于治具输送装置42的输出端位置处,对应的,第一搬运组件 411在治具输送装置42的输出端和输送部30的输入端之间往复运动,以将治具输送装置42 上输送的治具43放置于输送部30上。
还比如,第二搬运组件412位于治具输送装置42的输入端位置处,对应的,第二搬运组件412在治具输送装置42的输入端和输送部30的输出端之间往复运动,以将输送部30上输送的治具43放置于治具输送装置42上。
这样,通过设置两个搬运组件,实现治具输送装置42和输送部30两端的治具43搬运,避免了在利用一个搬运组件在治具输送装置42两端之间来回移动以搬运治具43时造成对电池片铺设、焊带牵引组件的影响,且两个搬运组件分别实现治具输送装置42两端的两种搬运,避免了利用一个搬运组件时的等待,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一种实现中,治具输送装置42的长度可能小于输送部30的长度,因此为了保证能将治具输送装置42上的治具43搬运至输送部30上,和/或,为了保证能将输送部30上的治具 43搬回至治具输送装置42上,本申请中提供的搬运装置41还可以包括横移装置,第一搬运组件411和/或第二搬运组件412安装在横移装置上,以在横移装置限定的轨道上进行横移动作。
比如,当治具输送装置42的输出端与输送部30的输入端在输送方向上存在一定距离时,可以将第一搬运组件411安装在横移装置上,以使第一搬运组件411可以在横移装置上进行横移动作,从而实现将治具输送装置42输出端上的治具43搬运至输送部30的输入端。
还比如,当治具输送装置42的输入端与输送部30的输出端在输送方向上存在一定距离时,可以将第二搬运组件412安装在横移装置上,以使第二搬运组件412可以在横移装置上进行横移动作,从而实现将输送部30的输出端输出的治具43搬运至治具输送装置42的输入端。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搬运组件411和第二搬运组件412在输送方向上可能均存在横移要求,为了避免两个搬运组件的碰撞,且减少等待,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横移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横移分部4131和第二横移分部4132,第一搬运组件411安装在第一横移分部4131上,第二搬运组件412安装在第二横移分部4132上。这样,通过设置两个横移分部实现两个搬运组件的分别横移,避免了两个搬运组件共用一个横移组件时的等待和碰撞,提高了产品的生成效率和安全性。
在实际生产中,搬运组件在拾取和放置治具43时,需要进行上下升降运动,仍旧参见图 3B所示,该搬运装置41还可以包括第一升降装置4141和第二升降装置4142,其中:第一搬运组件411安装在第一升降装置4141上,第一升降装置4141通过第一安装座安装在横移装置上,比如图3B中,第一升降装置4141通过第一安装座安装在第一横移分部4131上。第二搬运组件412安装在第二升降装置4142上,第二升降装置4142通过第二安装座安装在横移装置上,比如图3B中,第二升降装置4142通过第二安装座安装在第二横移分部4132 上。这样,通过设置升降装置,实现了搬运组件的升降,为搬运治具43的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见图3C所示,其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搬运组件411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搬运组件411包括第一搬运夹爪4111、第二搬运夹爪4112、气缸4113和压柱4114,其中:第一搬运夹爪4111或第二搬运夹爪4112安装在气缸4113的活塞杆上,压柱4114安装在第一搬运夹爪4111和第二搬运夹爪4112之间,且压柱4114的用于抵压治具43的底端高于第一搬运夹爪4111和第二搬运夹爪4112的用于承接治具43的底端;第一搬运夹爪4111的夹头和第二搬运夹爪4112的夹头为L形。
其中,第一搬运夹爪4111或第二搬运夹爪4112安装在气缸4113的活塞杆上,可以利用气缸4113带动其活塞杆所连接的搬运夹爪运动,从而实现两个搬运夹爪之间的开合动作。
一般来讲,L形的夹头与压柱4114之间的间隙用于容纳夹持的治具43,因此压柱4114 的底端一般高于第一搬运夹爪4111和第二搬运夹爪4112的夹头的底端。
另外,第一搬运组件411还可以包括气缸安装块4115和横板4116,气缸安装块4115安装在横板4116上,气缸4113安装在气缸安装块4115上,压柱4114安装在横板4116的下方。
这里将第一搬运夹爪4111的夹头和第二搬运夹爪4112的夹头设置为L形,从而使得在拾取治具43时,L形突出的部分可以位于治具43的下方,与压柱4114配合,实现对治具43 的夹持效果。
可选的,第二搬运组件412与第一搬运组件411的结构相同,具体可以参见对第一搬运组件411的描述,这里就不再对第二搬运组件412的结构进行赘述。
本申请中通过在搬运组件上设置两个搬运夹爪,实现对治具43的夹持和放置,进而实现了对治具43的搬运。
请参见图3D所示,其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治具输送装置42的结构示意图,该治具输送装置42包括支架421、安装在支架421上的驱动装置422、第一组滚轮423、第二组滚轮424、皮带425和设置在支架421一端的挡块426。
一般的,皮带425套在第一组滚轮423和第二组滚轮424上,形成用于输送治具43的输送平台。可选的,皮带425上可以设置与治具43匹配的凹槽、磁铁等,以避免治具43在皮带425上打滑。
另外,驱动装置422带动第一组滚轮423转动,第一组滚轮423通过皮带425带动第二组滚轮424转动,而皮带425套设在第一组滚轮423和第二组滚轮424上,因此可以带动皮带425输送,进而对放置于皮带425上的治具43进行输送。
为了避免治具43在皮带425上堆积在一起,不便于搬运装置41的拾取,本申请中提供的治具输送装置42还可以包括安装在支架421上的阻挡气缸427,该阻挡气缸427下端设置有位于输送平台上方的档杆,阻挡气缸427带动档杆下降后,档杆隔离分别位于档杆两侧的治具43。
通过设置驱动装置422、滚轮和皮带425,实现对皮带425上治具43的输送,另外,通过设置阻挡气缸427实现了对需要搬运的治具43以及与其相邻治具43之间的隔离,保证了对治具43的成功搬运,降低了对相邻治具43的损坏。
请参见图4A所示,其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助焊剂涂抹装置60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池片串焊机还包括助焊剂涂抹装置60,助焊剂涂抹装置60位于焊带缓冲部22后道以及压紧组件25前道,以将焊带缓冲部22输出的焊带浸染上助焊剂。该助焊剂涂抹装置60包括:助焊剂存液盒61、下压辊轴62和导向装置63,助焊剂存液盒61内存储有助焊剂,下压辊轴 62安装于助焊剂存液盒61内,且下压辊轴62下端与助焊剂存液盒61的底板之间存在缝隙,焊带缓冲部22输出的焊带穿过下压辊轴62下端与助焊剂存液盒61的底板之间存在缝隙,被浸染上助焊剂存液盒61内存储的助焊剂;导向装置63位于下压辊轴62后道,将从下压辊轴 62下方浸染过助焊剂的焊带导向至压紧组件25。
可选的,下压辊轴62上可以设置与各条焊带对应的导向凹槽。
这样通过设置导向装置63,将浸染有助焊剂的焊带导向至下一工位,保证了焊带的正常工作走向。
进一步的,导向装置63可以包括至少一组导向柱,每组导向柱包括两个导向柱,两个导向柱之间留存的缝隙供焊带通过,以对焊带进行导向。
可选的,两个导向柱之间留存的缝隙的形状可以根据待导向的焊带的形状进行匹配设置。举例来讲,焊带为扁平型的,两个导向柱之间可以形成与该扁平型匹配的空间,以便焊带可以从两个导向柱之间形成的空间内穿过。再举例来讲,焊带为三角柱型,两个导向柱之间可以形成截面为三角形的空间,以便焊带可以从两个导向柱之间形成的三角形空间内穿过。
在实践应用中,焊带可能是多根一起出来,比如,由牵引装置同时牵引出多条焊带,然后多条焊带同时被下压辊轴62下压至助焊剂存液盒61内的助焊剂内,因此,被浸染过的多条焊带则需要被导向装置63同时导向,因此导向装置63上需要至少包括与多条焊带数量相同或多于该数量的多组导向柱,每组导向柱对应导向一条焊带。
这样,通过设置助焊剂涂抹装置60实现对焊带的助焊剂涂抹,另外通过设置助焊剂存液盒61以及下压辊轴62,利用浸染方式实现对焊带的助焊剂涂抹,保证了焊带上助焊剂的均匀涂抹,避免了焊带因喷涂方式导致部分区域没有被涂抹上助焊剂的情况。
考虑到焊带在下压辊轴62的下方浸染助焊剂后,多余的助焊剂通常会滴落,因此为了减少多余的助焊剂被带离助焊剂存液盒61造成助焊剂的浪费,且造成后续工位的污染,本申请中的助焊剂涂抹装置60还包括滤助焊剂转轴66,滤助焊剂转轴66位于下压辊轴62后道,且安装于助焊剂存液盒61内,滤助焊剂转轴66过滤从下压辊轴62下方浸染过助焊剂的焊带上多余的助焊剂。
可选的,滤助焊剂转轴66上可以设置与各条焊带对应的导向凹槽。
这样,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滤助焊剂转轴66对从下压辊轴62下方浸染过助焊剂的焊带上多余的助焊剂进行过滤,避免因浸染了过多的助焊剂导致污染后续工位的情况,同时将助焊剂过滤在助焊剂存液盒61内,也避免了对助焊剂的浪费。
在实际生产中,从下压辊轴62下方浸染过的焊带上通常会被浸染较多的助焊剂,因此浸染过的助焊剂容易滴落造成助焊剂的浪费,且容易污染后续的工位,因此可以考虑去除焊带上多余助焊剂的结构。除了上述滤助焊剂转轴66以外,还可以设置更多的过滤结构,比如为了增加过滤助焊剂的效果,本申请中提供的助焊剂涂抹装置60还可以包括海绵固定盒68,海绵固定盒68位于滤助焊剂转轴66后道且位于导向装置63的前道,且安装在助焊剂存液盒 61内,海绵固定盒68内安装有海绵,海绵固定盒68内的海绵对经过滤助焊剂转轴66过滤过助焊剂的焊带进行二次涂抹。
可选的,助焊剂涂抹装置60可以仅设置滤助焊剂转轴66,也可以仅设置海绵固定盒68 来过滤多余的助焊剂。显然,为了增加过滤助焊剂的效果,助焊剂涂抹装置60可以同时设置滤助焊剂转轴66和海绵固定盒68,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海绵固定盒68设置在滤助焊剂转轴66的后道,也即先利用滤助焊剂转轴66过滤掉较多的助焊剂,然后利用海绵固定盒68进行二次涂抹,以使焊带上的助焊剂更为均匀。
通过设置海绵固定盒68,利用海绵固定盒68内的海绵去除焊带上多余的助焊剂,避免因浸染了过多的助焊剂导致污染后续工位的情况,且通过海绵的作用,可以将焊带表面的助焊剂处理的更为均匀,提高了后续的焊接质量。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被浸染过助焊剂的焊带上的助焊剂由于是液体,因此助焊剂容易从焊带上滴落,进而造成对工作台面的污染,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本申请中提供的助焊剂涂抹装置60还可以包括托板64,在一种实现中,该托板64位于导向装置63后道且低于导向装置63,或托板64位于导向装置63下方,托板64的周边设置有凸起的挡边,从导向装置63输出的焊带在托板64上方输送。
也就是说,托板64形成凹槽式结构,以便于承载或存储从焊带上滴落的助焊剂。
在实际应用中,托板64可以设置为向助焊剂存液盒61方向倾斜的结构,在托板64内存储较多的助焊剂而溢出时,可以溢出至助焊剂存液盒61内,避免因滴落的过多的助焊剂溢满托板64导致滴落工作台面的情况。举例来讲,托板64可以设置一开口该开口高于托板64的底面,该开口设置在托板64靠近助焊剂存液盒61的一侧面,进一步的,该开口可以为导向至助焊剂存液盒61方向的开口。再举例来讲,托板64靠近助焊剂存液盒61的一侧面不设置挡边,且托板64向助焊剂存液盒61方向倾斜,以便于托板64上滴落的助焊剂滑入助焊剂存液盒61内。
这样,本申请通过设置托板64,承接被导向的焊带上多余的助焊剂的低落,避免了多余的助焊剂滴落对工作台的污染。
在实际应用中,焊带在从上一工位牵引至下压辊轴62下方时,焊带可能会受到助焊剂存液盒61入口处的磨损,为了避免焊带在助焊剂存液盒61入口处的磨损,本申请中的助焊剂涂抹装置60还包括第一支杆65,第一支杆65位于下压辊轴62前道,待涂抹助焊剂的焊带从第一支杆65上方经过后导向至下压辊轴62下方。第一支杆65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助焊剂存液盒61两侧内壁上,第一支杆50的安装高度高于下压辊轴62的安装高度。第一支杆65平行于下压辊轴62。
这样,通过第一支杆65支撑从上一工位牵引出的焊带,将焊带从前一道工位引导至下压辊轴62下方。在助焊剂存液盒61内部支撑,避免了助焊剂存液盒61变形量过大而导致上盖盖不上的情况。
此外,考虑到焊带在浸染过助焊剂之后会被导向至下一工位,为了避免焊带在助焊剂存液盒61出口处跳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助焊剂涂抹装置60还可以包括第二支杆67,第二支杆67位于滤助焊剂转轴66后道,用于下压将从滤助焊剂转轴66输出的焊带。可选的,第二支杆67的安装高度低于第一支杆65的安装高度。
可选的,第二支杆67和第一支杆65平衡设置在下压辊轴62的两侧,第二支杆67和第一支杆65通常为圆柱体。显然,第一支杆65和第二支杆67上也可以开设与多条焊带对应的引导凹槽。
类似的,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支杆67,避免焊带在助焊剂存液盒61出口处跳出,通过下压条形物便于将条形物引导至下一工位。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助焊剂涂抹装置60还可以包括风干装置(未图示),风干装置位于下压辊轴62后道,且安装在助焊剂存液盒61内,风干装置包括导柱以及至少一个吹风部,至少一个吹风部分别位于导柱形成的导向路径周边,导柱对经过风干装置的焊带进行导向,吹风部对附近的焊带进行风干处理。这样,通过设置风干装置对浸染过助焊剂的焊带进行风干,避免过多的助焊剂对工作台面的污染。
另外,助焊剂涂抹装置60中的助焊剂存液盒61内的助焊剂需要定期的更换、增加或清除,考虑到工位上其他设备的空间安装,本申请中考虑将助焊剂存液盒61设置为可移动式。为了便于助焊剂存液盒61的移动,本申请中的助焊剂涂抹装置60还可以包括滑轨69,助焊剂存液盒61通过滑块610安装在滑轨69上。这样,通过设置滑轨69,将助焊剂存液盒61安装在滑轨69上,便于助焊剂的上料以及助焊剂存液盒61的清理。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被牵引的焊带从第一支杆65的上方至下压辊轴62的下方被浸染至助焊剂液体内,然后经过滤助焊剂转轴66的上方进行初步过滤,再然后经过第二支杆67的下方导向至海绵固定盒68内部进行再次过滤,最后经过导向装置63的导向槽导向至下一工位。
请参见图4B所示,其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助焊剂涂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助焊剂涂抹装置还包括上液位检测器601、下液位检测器602和连通管603,连通管603与助焊剂存液盒60内连通,也即意味着连通管603内的助焊剂高度与助焊剂存液盒61内助焊剂高度相同。
上液位检测器601和下液位检测器602依序从上之下安装在连通管603上,也即,上液位检测器601安装在连通管603的第一位置,下液位检测器602安装在连通管603的第二位置,第一位置高于第二位置。上液位检测器601对连通管603内第一位置处的助焊剂进行感应,若上液位检测器601感应到助焊剂,则表明助焊剂存液盒61内的助焊剂至少达到第一位置的高度。这样,可以控制停止继续向助焊剂存液盒61内注入助焊剂,以避免助焊剂溢出。
类似的,下液位检测器602对连通管内第二位置处的助焊剂进行感应,若下液位检测器602未感应到助焊剂,则表明助焊剂存液盒61内的助焊剂至少低于第二位置的高度。这样,如果需要浸染条形物,则需要继续向助焊剂存料盒61内注入助焊剂。
可选的,助焊剂涂抹装置还包括排液阀604,排液阀604安装在助焊剂存液盒61的下端,排液阀在开启时,可以将助焊剂存液盒61内的助焊剂排出。进一步的,排液阀604可以为球阀,以减少人为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上述的各部件进行删减或选择性的安装,也即上述的助焊剂存液盒61、下压辊轴62可以和导向装置63、托板64、第一支杆65、滤助焊剂转轴66、第二支杆67、海绵固定盒68、滑轨69、上液位检测器601、下液位检测器602、连通管603和排气阀604中的任一种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可选的,该电池片串焊机还包括串切刀70和出料装置80,串切刀70位于焊接装置50 的后道,按照预定方式对焊接完成的电池串进行切割,得到具备预定数量电池片的电池串,将得到的电池串输送给出料装置80;出料装置80对切割得到的电池串进行检测。
通过设置串切刀70实现电池串的切割,通过出料装置80实现对切割后的电池串的串检,筛选出质量不合格的电池串,保证输出的电池串的质量。
可选的,该电池片串焊机还包括贴膜装置90,贴膜装置位于串切刀70后道和出料装置 80前道,贴膜装置90向串切后的电池片铺设反光膜,被铺设有反光膜的电池串被输送至出料装置80进行检测出料。
通过设置贴膜装置90实现对电池串的反光膜的铺设,提高了电池串对太阳能的吸收转换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片串焊机,通过设置治具循环输送装置,可以使电池片和焊带被输送过程中被治具压住,避免了焊带在输送过程中的偏移,提高了效率和焊接质量。
通过设置助焊剂涂抹装置实现对焊带的助焊剂涂抹,另外通过设置助焊剂存液盒以及下压辊轴,利用浸染方式实现对焊带的助焊剂涂抹,保证了焊带上助焊剂的均匀涂抹,避免了焊带因喷涂方式导致部分区域没有被涂抹上助焊剂的情况。
通过设置治具输送装置实现了治具的循环,保证了治具的循环利用,且将治具放置于电池片和互联条上,避免了电池片和互联条在传输至焊接位置之前互联条的偏移,降低了焊带定位不准确发生的概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发明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发明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8)
1.一种电池片串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串焊机包括电池片上料装置、焊带上料装置、输送部、治具循环输送装置以及焊接装置,其中:
所述电池片上料装置向所述输送部的输入端放置电池片;
所述焊带上料装置将预定长度的焊带铺设至所述输送部输入端处电池片的主栅线上,所述焊带上料装置包括焊带供料盘、焊带缓冲部、焊带牵引分部、切刀组件、压紧组件和焊带搬运分部;
所述治具循环输送装置向所述输送部输入端的电池片和焊带上放置治具,且从所述输送部输出端将治具搬运循环至所述输送部的输入端;
所述焊接装置位于所述输送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对所述输送部上的电池片和焊带进行焊接;
所述电池片串焊机还包括助焊剂涂抹装置,所述助焊剂涂抹装置位于所述焊带缓冲部后道以及所述压紧组件前道,以将所述焊带缓冲部输出的焊带浸染上助焊剂,所述助焊剂涂抹装置包括:助焊剂存液盒、下压辊轴和导向装置,所述助焊剂存液盒内存储有助焊剂,所述下压辊轴安装于所述助焊剂存液盒内,且所述下压辊轴下端与所述助焊剂存液盒的底板之间存在缝隙,所述焊带缓冲部输出的焊带穿过所述下压辊轴下端与所述助焊剂存液盒的底板之间存在缝隙,被浸染上所述助焊剂存液盒内存储的助焊剂;
所述导向装置位于所述下压辊轴后道,将从所述下压辊轴下方浸染过助焊剂的焊带导向至所述压紧组件;
所述助焊剂涂抹装置还包括滤助焊剂转轴,所述滤助焊剂转轴位于所述下压辊轴后道,且安装于所述助焊剂存液盒内,所述滤助焊剂转轴过滤从所述下压辊轴下方浸染过助焊剂的焊带上多余的助焊剂;
所述助焊剂涂抹装置还包括海绵固定盒,所述海绵固定盒位于所述滤助焊剂转轴后道且位于所述导向装置的前道,且安装在所述助焊剂存液盒内,所述海绵固定盒内安装有海绵,所述海绵固定盒内的海绵对经过所述滤助焊剂转轴过滤过助焊剂的焊带进行二次涂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串焊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焊带牵引分部从所述焊带供料盘牵引出焊带;
所述焊带缓冲部位于所述焊带供料盘下端,以缓冲从所述焊带供料盘牵引出的焊带;
所述压紧组件和所述切刀组件依序位于所述焊带缓冲部后道,当所述焊带牵引分部牵引出预定长度的焊带时,所述压紧组件压紧经过的焊带,所述切刀组件将焊带切断;
所述焊带搬运分部将切断得到的预定长度的焊带铺设至所述输送部输入端处的电池片上;
所述焊带牵引分部的行程为所述压紧组件和预定位置之间,位于所述预定位置处的所述焊带牵引分部所牵引的焊带被所述切刀组件裁切后为所述预定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片串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带搬运分部包括第一夹持端、第二夹持端,所述第一夹持端用于夹持裁切的预定长度的焊带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夹持端用于夹持所述焊带的第二端;
所述焊带搬运分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夹持端和所述第二夹持端之间的中间折弯部,所述中间折弯部在所述焊带的预定区域进行折弯;或者,所述焊带搬运分部包括梯形面的下压板,所述焊带上料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下压板匹配的中间平台,所述下压板下压对放置于所述中间平台上的焊带进行折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串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循环输送装置包括搬运装置、至少一个治具和用于输送治具的治具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治具输送装置位于所述输送部的侧边;
所述搬运装置在所述治具输送装置和所述输送部之间往复运动并拾取和放置所述治具,以实现所述治具在所述治具输送装置和所述输送部之间的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片串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装置包括第一搬运组件和第二搬运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搬运组件在所述治具输送装置的输出端和所述输送部的输入端之间往复运动,以将所述治具输送装置上输送的治具放置于所述输送部上;
所述第二搬运组件在所述治具输送装置的输入端和所述输送部的输出端之间往复运动,以将所述输送部上输送的治具放置于所述治具输送装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片串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输送装置包括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驱动装置、第一组滚轮、第二组滚轮、皮带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一端的挡块,其中:
所述皮带套在所述第一组滚轮和所述第二组滚轮上,形成用于输送治具的输送平台;
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一组滚轮转动,所述第一组滚轮通过所述皮带带动所述第二组滚轮转动;
所述治具输送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阻挡气缸,所述阻挡气缸下端设置有位于所述输送平台上方的档杆,所述阻挡气缸带动所述档杆下降后,所述档杆隔离分别位于所述档杆两侧的治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电池片串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串焊机还包括串切刀和出料装置,所述串切刀位于所述焊接装置的后道,按照预定方式对焊接完成的电池串进行切割,得到具备预定数量电池片的电池串,将得到的所述电池串输送给所述出料装置;
所述出料装置对切割得到的所述电池串进行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片串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串焊机还包括贴膜装置,所述贴膜装置位于所述焊接装置的后道以及所述串切刀的前道,所述贴膜装置向串切后的电池片铺设反光膜,被铺设有反光膜的电池串被输送至所述出料装置进行检测出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21809.1A CN108723654B (zh) | 2018-07-04 | 2018-07-04 | 电池片串焊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21809.1A CN108723654B (zh) | 2018-07-04 | 2018-07-04 | 电池片串焊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23654A CN108723654A (zh) | 2018-11-02 |
CN108723654B true CN108723654B (zh) | 2024-03-22 |
Family
ID=63926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721809.1A Active CN108723654B (zh) | 2018-07-04 | 2018-07-04 | 电池片串焊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72365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77733A (zh) * | 2018-11-05 | 2019-01-29 |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焊带牵引压紧设备和方法以及串焊机 |
CN109352220A (zh) * | 2018-11-05 | 2019-02-19 |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焊带处理设备和方法以及串焊机 |
CN109502342B (zh) * | 2018-11-13 | 2024-02-13 |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搬运装置和方法、搬运机器人以及串焊机 |
CN109545895B (zh) * | 2018-11-22 | 2020-11-10 |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串生产方法和装置 |
CN109545904B (zh) * | 2018-12-14 | 2024-03-01 |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片串焊机和电池片串焊方法 |
CN109623221B (zh) * | 2019-01-31 | 2024-06-11 | 武汉三工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电池片的焊带布设机构及太阳能电池片焊接机 |
CN109702367B (zh) * | 2019-01-31 | 2025-03-14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多栅串焊机 |
CN110014251B (zh) * | 2019-04-19 | 2024-04-30 |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串焊机及方法 |
CN110682038A (zh) * | 2019-11-27 | 2020-01-14 | 衡阳市鑫晟新能源有限公司 | 锂电池焊接设备 |
CN111203661B (zh) * | 2020-01-15 | 2021-06-22 | 杭州康奋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ibc太阳能电池串光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 |
CN111153179A (zh) * | 2020-01-23 | 2020-05-15 |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工装循环装置、方法及电池串焊接设备 |
CN111276575B (zh) * | 2020-03-23 | 2025-05-16 | 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焊带压弯及焊带、上模同步抓取方法及同步抓取机构 |
CN111564526B (zh) * | 2020-05-18 | 2025-02-18 |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焊带铺设装置、叠放设备及叠放方法 |
CN112894211B (zh) * | 2021-01-21 | 2022-11-18 | 广东省林正峰智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对折桌对折梁焊接机 |
CN113471335B (zh) * | 2021-07-19 | 2023-04-07 | 杭州康奋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串生产线 |
CN113814517A (zh) * | 2021-09-30 | 2021-12-21 |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串焊机 |
CN113996924A (zh) * | 2021-10-10 | 2022-02-01 | 左志华 | 一种电池片焊接设备及工艺 |
CN114799401B (zh) * | 2022-06-23 | 2022-09-16 | 苏州小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半导体电池片加工的串焊机 |
CN115224162A (zh) * | 2022-08-22 | 2022-10-21 | 苏州迈展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伏电池串制造设备 |
CN119910268B (zh) * | 2025-04-03 | 2025-06-13 | 深圳光远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bc电池片的焊带夹持转运机构及串联机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622115U (zh) * | 2012-04-19 | 2012-12-26 | 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太阳能电池片全自动串焊生产线 |
CN203332846U (zh) * | 2013-06-04 | 2013-12-11 | 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载具循环搬运系统 |
CN105033382A (zh) * | 2015-06-25 | 2015-11-11 | 秦皇岛博硕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太阳能电池片的串联焊接方法、所用的焊接生产线及焊带助焊剂喷涂装置 |
CN105458365A (zh) * | 2015-12-23 | 2016-04-06 | 苏州和瑞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设有治具回流升降台的pcb分板机 |
CN205702780U (zh) * | 2016-03-22 | 2016-11-23 | 东莞市珍世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Type-C焊接流水设备的治具回流机构 |
CN107293803A (zh) * | 2017-08-04 | 2017-10-24 | 无锡奥特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物料堆叠生产线 |
CN208772770U (zh) * | 2018-07-04 | 2019-04-23 |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片串焊机 |
-
2018
- 2018-07-04 CN CN201810721809.1A patent/CN1087236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622115U (zh) * | 2012-04-19 | 2012-12-26 | 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太阳能电池片全自动串焊生产线 |
CN203332846U (zh) * | 2013-06-04 | 2013-12-11 | 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载具循环搬运系统 |
CN105033382A (zh) * | 2015-06-25 | 2015-11-11 | 秦皇岛博硕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太阳能电池片的串联焊接方法、所用的焊接生产线及焊带助焊剂喷涂装置 |
CN105458365A (zh) * | 2015-12-23 | 2016-04-06 | 苏州和瑞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设有治具回流升降台的pcb分板机 |
CN205702780U (zh) * | 2016-03-22 | 2016-11-23 | 东莞市珍世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Type-C焊接流水设备的治具回流机构 |
CN107293803A (zh) * | 2017-08-04 | 2017-10-24 | 无锡奥特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物料堆叠生产线 |
CN208772770U (zh) * | 2018-07-04 | 2019-04-23 |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片串焊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23654A (zh) | 2018-1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23654B (zh) | 电池片串焊机 | |
CN111531238B (zh) | 一种变压器焊接组装一体化生产线 | |
WO2020107707A1 (zh) | 电子雷管生产线 | |
CN114530623B (zh) | 锂电池单极柱的顶盖组装检测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 |
CN107195853B (zh) | 电解液自动注液设备 | |
CN207890649U (zh) | 一种vcm马达线圈上料设备 | |
CN110802320B (zh) | 双极板生产线 | |
KR20070088672A (ko) | 팩들을 형성하고 이 팩들을 배터리 케이스들 내에위치하도록 배터리 판들을 결합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6169555A (zh) | 极耳超声波合焊机 | |
CN105798219A (zh) | 多铆钉自动装配铆接机 | |
CN109590644B (zh) | 工装铺设方法、装置以及串焊机 | |
CN103662707B (zh) | 一种电池自动分组机 | |
CN206432330U (zh) | 一种电池组件清洗涂胶生产线 | |
CN114212513B (zh) | 光伏接线盒传送装置和输送系统 | |
CN208772770U (zh) | 电池片串焊机 | |
CN209416183U (zh) | 电子雷管生产线 | |
CN116238860B (zh) | 一种便于锂电池自动生产的自动移送系统及自动移送方法 | |
CN111203634B (zh) | 一种双工位手机中板螺母焊接机 | |
CN206179969U (zh) | 极耳超声波合焊机 | |
CN115254648B (zh) | 一种用于芯片检测的分选方法及装置 | |
CN210847261U (zh) | 一种物料选取输送装置 | |
CN114654291A (zh) | Cnc自动加工系统及自动上下料的cnc加工方法 | |
CN208790677U (zh) | 一种自动上下料扫码装置 | |
CN108987321B (zh) | 治具循环输送装置及方法 | |
CN117359742A (zh) | 竹条浸胶沥干一体化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