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18481B - 一种引脚结构及显示面板的绑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引脚结构及显示面板的绑定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718481B CN108718481B CN201810352156.4A CN201810352156A CN108718481B CN 108718481 B CN108718481 B CN 108718481B CN 201810352156 A CN201810352156 A CN 201810352156A CN 108718481 B CN108718481 B CN 10871848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n
- edge
- lead
- groups
- circuit carri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209—Shape and layout details of conductors
- H05K2201/09372—Pads and lands
- H05K2201/09427—Special relation between the location or dimension of a pad or land and the location or dimension of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引脚结构及显示面板的绑定结构,引脚结构包括:设置在电路载体上的多组引脚组,多组引脚组并排设置,每一组引脚组中包含一个第一引脚和一个第二引脚,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均包含第一引脚边和第二引脚边;在每一组引脚组中,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和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相平行且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与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之间为上下相对设置,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与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之间为上下相对设置;电路载体为覆晶薄膜或者柔性电路板。本发明可以避免覆晶薄膜上的引脚与玻璃基板上的绑定端子进行绑定时,降低引脚与相邻绑定端子之间短路的风险,以及降低引脚与绑定端子之间对位精度的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脚结构及显示面板的绑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式显示设备的普及,用户对产品高解析度需求越来越高;高解析度意味着相同尺寸下,布线更密(细间距设计,即Fine-pitch设计),对模组绑定制程精度要求就更高。
现有的显示面板中玻璃基板上绑定端子如图1所示,绑定端子10采用双排设计,对应的覆晶薄膜线路的引脚(pin脚)为单层设计,将覆晶薄膜的引脚与玻璃基板的绑定端子进行绑定贴合时,对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玻璃基板上的绑定端子10的宽度d1为12微米,同一排相邻两个绑定端子10之间的间距d3为16微米。覆晶薄膜上单个引脚20的宽度d2为10微米,引脚20与位于该引脚20两侧的第一排相邻两个绑定端子10之间的间距均为3微米。
因此,为了实现覆晶薄膜与玻璃基板之间绑定线路不短接,则对应的绑定对位精度要求在正负3微米以内,若对位精度超过3微米,则覆晶薄膜与玻璃基板之间绑定线路存在短路异常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引脚结构及显示面板的绑定结构,可以避免覆晶薄膜上的引脚与玻璃基板上的绑定端子进行绑定时,降低引脚与相邻绑定端子之间短路的风险,以及降低引脚与绑定端子之间对位精度的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引脚结构,包括:设置在电路载体上的多组引脚组,所述多组引脚组并排设置,每一组引脚组中均包含一个第一引脚和一个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均包含第一引脚边和第二引脚边;
在每一组引脚组中,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和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相平行且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与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之间为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与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之间为上下相对设置;
其中,每一组引脚组中的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之间交叉不重合;所述电路载体为覆晶薄膜或者柔性电路板。
优选地,每一组引脚组中,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以及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均位于所述电路载体的第一表面处,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以及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均位于所述电路载体的第二表面处,所述电路载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相对的两个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的长度,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的长度;
在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一端的电路载体处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导电连接;
在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一端的电路载体处设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导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以及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的长度均不小于玻璃基板上引脚的长度;且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的长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以及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的宽度均相同;
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与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之间的间距设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与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之间的间距设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与所述第二间距相同。
优选地,所述多组引脚组之间等间距并排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均为铜材料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绑定结构,包括位于玻璃基板上的两排绑定端子组,以及上述的引脚结构;
在所述玻璃基板上的两排绑定端子组中,每一排绑定端子组均包含有多个相互平行且等间距排布的绑定端子;其中,第一排绑定端子组与第二排绑定端子组相互错开,且所述第一排绑定端子组中的绑定端子与所述第二排绑定端子组中的绑定端子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电路载体上的多组引脚组所对应的多个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以及多个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与所述玻璃基板上的两排绑定端子组分别对应绑定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的宽度以及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的宽度小于所述玻璃基板上绑定端子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与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之间的连接体,以及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与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之间的连接体,均与所述玻璃基板上的两排绑定端子组之间的区域相对。
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引脚结构,采用双层交叉的设计方式,每一组引脚组均包含两个相互交叉不重合的引脚,其中,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与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相互错开且平行设置,用于与玻璃基板上的绑定端子进行贴合绑定,而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和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则不用于与绑定端子进行贴合。
将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与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上下相对设置,以及将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与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上下相对设置,在将该引脚结构与玻璃基板上的绑定端子进行绑定贴合时,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以及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均位于绑定端子的上方,而不是位于同一排且相邻的两个绑定端子之间,这样可以避免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以及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与绑定端子误接触而引发的绑定线路的短接情形,将相邻线路完全隔离,有效杜绝相邻线路的短接风险。同时,还可以降低引脚与绑定端子之间对位精度的要求,对位精度最大可以要求不超过16微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玻璃基板上的绑定端子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背景技术中覆晶薄膜上的引脚与玻璃基板上的绑定端子进行绑定贴合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同组引脚组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在电路载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引脚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引脚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同组引脚组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在电路载体上的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路载体上的第一过孔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路载体上的第二过孔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路载体上的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与玻璃基板上绑定端子进行绑定贴合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路载体上的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与玻璃基板上绑定端子进行绑定贴合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引脚结构,如图3所示,该引脚结构包括:设置在电路载体3上的多组引脚组100,多组引脚组100等间距并排设置,每一组引脚组100中均包含一个第一引脚1和一个第二引脚2,第一引脚1和第二引脚2均包含第一引脚边和第二引脚边。如图4所示,第一引脚1包括第一引脚边11、第二引脚边12以及第一引脚边11和第二引脚边12之间的连接体13。如图5所示,第二引脚2包含第一引脚边21、第二引脚边22以及第一引脚边21和第二引脚边22之间的连集体23。
在每一组引脚组100中,如图6所示,第一引脚1的第一引脚边11和第二引脚2的第一引脚边21相平行且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第一引脚1的第一引脚边11与第二引脚2的第二引脚边22之间为上下相对设置,第二引脚2的第一引脚边21与第一引脚1的第二引脚边12之间为上下相对设置。
其中,每一组引脚组100中的第一引脚1与第二引脚2之间交叉不重合;电路载体3为覆晶薄膜或者柔性电路板。
进一步地,每一组引脚组100中,第一引脚1的第一引脚边11以及第二引脚2的第一引脚边21均位于电路载体3的第一表面(例如电路载体3的下表面)处,第一引脚1的第二引脚边12以及第二引脚2的第二引脚边22均位于电路载体3的第二表面(例如电路载体3的上表面)处,电路载体3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相对的两个表面。
进一步地,第一引脚1的第一引脚边11的长度大于第二引脚2的第二引脚边22的长度,第二引脚2的第一引脚边21的长度大于第一引脚1的第二引脚边12的长度。
如图7所示,在第一引脚1的第一引脚边11一端的电路载体3处设有第一过孔31,第一引脚1的第一引脚边11通过第一过孔31与第一引脚1的第二引脚边12导电连接。
如图8所示,在第二引脚2的第一引脚边21一端的电路载体3处设有第二过孔32,第二引脚2的第一引脚边21通过第二过孔32与第二引脚2的第二引脚边22导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引脚1的第一引脚边11、第一引脚1的第二引脚边12、第二引脚2的第一引脚边21以及第二引脚2的第二引脚边22的长度均不小于玻璃基板上引脚的长度;且第一引脚1的第一引脚边11的长度与第二引脚2的第一引脚边21的长度相同,第一引脚1的第二引脚边12的长度与第二引脚2的第二引脚边22的长度相同。也即是,第一引脚1的第一引脚边11、第一引脚1的第二引脚边12、第二引脚2的第一引脚边21以及第二引脚2的第二引脚边22在电路载体3上投影的长度均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引脚1的第一引脚边11、第一引脚1的第二引脚边12、第二引脚2的第一引脚边21以及第二引脚2的第二引脚边22的宽度均相同。也即是,第一引脚1的第一引脚边11、第一引脚1的第二引脚边12、第二引脚2的第一引脚边21以及第二引脚2的第二引脚边22在电路载体3上投影的宽度均相同。
第一引脚1的第一引脚边11与第一引脚1的第二引脚边12之间的间距设为第一间距,第二引脚2的第一引脚边21与第二引脚2的第二引脚边22之间的间距设为第二间距,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引脚1和第二引脚2均为铜材料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绑定结构,如图9和图10所示,该绑定结构包括位于玻璃基板30上的两排绑定端子组,以及上述的引脚结构。
在玻璃基板30上的两排绑定端子组中,每一排绑定端子组均包含有多个相互平行且等间距排布的绑定端子10;其中,第一排绑定端子组与第二排绑定端子组相互错开,且第一排绑定端子组中的绑定端子10与第二排绑定端子组中的绑定端子10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一排绑定端子组中的绑定端子10的延长线与第二排绑定端子组中的绑定端子不重合。当然,绑定端子10也即是一种pin脚。
电路载体3上的多组引脚组100所对应的多个第一引脚1的第一引脚边11以及多个第二引脚2的第一引脚边21,与玻璃基板30上的两排绑定端子组分别对应绑定贴合。
这里,可以通过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异方性导电胶膜)热压方式进行绑定贴合,实现第一引脚1、第二引脚2与绑定端子10之间信号导通。
优选地,多个第一引脚1的第二引脚边12以及多个第二引脚2的第二引脚边22均用于接入测试装置输出的测试电信号。
进一步地,第一引脚1的第一引脚边11的宽度以及第二引脚2的第一引脚边21的宽度小于玻璃基板30上绑定端子10的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第一引脚边的宽度以及绑定端子10的宽度,为图10中第一引脚1和第二引脚2的俯视角度所观察到的宽度,当然第一引脚边的长度、第二引脚边的长度以及绑定端子10的长度也均是图10中第一引脚1和第二引脚2的俯视角度所观察到的长度。也即是,第一引脚边的长度和宽度为第一引脚边在电路载体上投影的长度和宽度,第二引脚边的长度和宽度为第二引脚边在电路载体上投影的长度和宽度。绑定端子10的长度和宽度为绑定端子10在玻璃基板上投影的长度和宽度。
一般而言,第一引脚边的宽度和第二引脚边的宽度范围均为7~9微米,优选为8微米,绑定端子10的宽度范围为9~11微米,有选为10微米。
图10中,可以看出从俯视角度观察到的第一引脚边、第二引脚边以及绑定端子10的形状均为矩形,同一排且相邻的绑定端子10之间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第一引脚1的第一引脚边11与第一引脚1的第二引脚边12之间的连接体13,以及第二引脚2的第一引脚边21与第二引脚2的第二引脚边22之间的连接体23,均与玻璃基板30上的两排绑定端子组之间的区域101相对。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引脚结构,采用双层交叉的设计方式,每一组引脚组均包含两个相互交叉不重合的引脚,其中,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与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相互错开且平行设置,用于与玻璃基板上的绑定端子进行贴合绑定,而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和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则不用于与绑定端子进行贴合。
将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与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上下相对设置,以及将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与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上下相对设置,在将该引脚结构与玻璃基板上的绑定端子进行绑定贴合时,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以及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均位于绑定端子的上方,而不是位于同一排且相邻的两个绑定端子之间,这样可以避免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以及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与绑定端子误接触而引发的绑定线路的短接情形,将相邻线路完全隔离,有效杜绝相邻线路的短接风险。因此,本发明可以很好的应用于高解析度的显示面板中。
同时,还可以降低引脚与绑定端子之间对位精度的要求,对位精度最大可以要求不超过16微米。
而且,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与第二引脚边之间的连接体,以及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与第二引脚边之间的连接体,这两个连接体采用交叉的设计方式,可以使得玻璃基板上两排绑定端子之间的空白区域显露出来,利于显微镜下底光的透射,便于人员在机台显微镜下识别引脚与绑定端子之间的对位状况。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引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路载体上的多组引脚组,所述多组引脚组并排设置,每一组引脚组中均包含一个第一引脚和一个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均包含依序连接的第一引脚边、连接体和第二引脚边;在每一组引脚组中,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和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相平行且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与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之间为上下相对设置且位于第一平面,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与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之间为上下相对设置且位于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错开布置;每一组引脚组中,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以及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均位于所述电路载体的第一表面处,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以及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均位于所述电路载体的第二表面处,所述电路载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相对的两个表面;
每一组引脚组中的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之间交叉不重合;所述电路载体为覆晶薄膜或者柔性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的长度,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的长度;
在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一端的电路载体处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导电连接;
在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一端的电路载体处设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导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以及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的长度均不小于玻璃基板上引脚的长度;且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的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以及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的宽度均相同;
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与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之间的间距设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与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之间的间距设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与所述第二间距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引脚组之间等间距并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均为铜材料制成。
7.一种显示面板的绑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玻璃基板上的两排绑定端子组,以及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引脚结构;
在所述玻璃基板上的两排绑定端子组中,每一排绑定端子组均包含有多个相互平行且等间距排布的绑定端子;其中,第一排绑定端子组与第二排绑定端子组相互错开,且所述第一排绑定端子组中的绑定端子与所述第二排绑定端子组中的绑定端子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电路载体上的多组引脚组所对应的多个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以及多个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与所述玻璃基板上的两排绑定端子组分别对应绑定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的绑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的宽度以及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的宽度小于所述玻璃基板上绑定端子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的绑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与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之间的连接体,以及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一引脚边与所述第二引脚的第二引脚边之间的连接体,均与所述玻璃基板上的两排绑定端子组之间的区域相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52156.4A CN108718481B (zh) | 2018-04-19 | 2018-04-19 | 一种引脚结构及显示面板的绑定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52156.4A CN108718481B (zh) | 2018-04-19 | 2018-04-19 | 一种引脚结构及显示面板的绑定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18481A CN108718481A (zh) | 2018-10-30 |
CN108718481B true CN108718481B (zh) | 2020-06-09 |
Family
ID=63899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352156.4A Active CN108718481B (zh) | 2018-04-19 | 2018-04-19 | 一种引脚结构及显示面板的绑定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71848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51682B (zh) * | 2020-08-24 | 2022-05-1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20230158769A1 (en) * | 2021-01-25 | 2023-05-25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Bearing substrate, binding assembly and binding method thereof |
CN114373390B (zh) * | 2022-01-06 | 2023-06-02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驱动芯片 |
CN116976272B (zh) * | 2023-09-21 | 2023-12-22 | 华芯巨数(杭州)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电路设计优化布线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300164B2 (ja) * | 1994-06-28 | 2002-07-08 | エスエムケイ株式会社 | ジャック板 |
CN1413072A (zh) * | 2002-03-07 | 2003-04-2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用于跨接式电连接器的电路板及其加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018292A1 (en) * | 2005-07-22 | 2007-01-25 | Sehat Sutardja | Packaging for high speed integrated circuits |
US8291370B2 (en) * | 2010-01-19 | 2012-10-16 | Inventec Corporation | Pad layout method for surface mount circuit board and surface mount circuit board thereof |
CN102170753A (zh) * | 2011-01-31 | 2011-08-31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线路板引脚结构 |
-
2018
- 2018-04-19 CN CN201810352156.4A patent/CN10871848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300164B2 (ja) * | 1994-06-28 | 2002-07-08 | エスエムケイ株式会社 | ジャック板 |
CN1413072A (zh) * | 2002-03-07 | 2003-04-2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用于跨接式电连接器的电路板及其加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18481A (zh) | 2018-10-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048132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10579917B (zh)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08718481B (zh) | 一种引脚结构及显示面板的绑定结构 | |
CN111919164B (zh) | 具有窄下边框的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
US9713249B2 (en) | Chip on film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0340215B2 (en) | Chip on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2002715B (zh) |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 |
US8008584B2 (en) | Panel circuit structure | |
EP3920671B1 (en) |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display device,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thereof | |
CN102686026A (zh) | 一种柔性电路板、覆晶薄膜及制作方法 | |
WO2020156595A2 (zh) | 柔性电路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电路板结构及其显示面板 | |
CN212647220U (zh)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20210219423A1 (en) |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lectronic devic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3193017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10726753B2 (en) | Array substrate and array substrate testing structure | |
US8896798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 |
CN104570518A (zh)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
CN113267918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KR20220122843A (ko) | 전자 장치 | |
CN101539690A (zh) | 基板电极结构及使用其与驱动元件的接合结构 | |
CN109976009B (zh) | 显示面板、芯片及柔性电路板 | |
CN201259597Y (zh) | 可挠式显示面板 | |
CN105828524A (zh) | 显示器、多段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7833524B (zh) | 一种芯片、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215734997U (zh) | 印制电路板、柔性电路板以及显示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