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00917A - 一种结构光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身份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构光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身份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700917A CN108700917A CN201880000789.7A CN201880000789A CN108700917A CN 108700917 A CN108700917 A CN 108700917A CN 201880000789 A CN201880000789 A CN 201880000789A CN 108700917 A CN108700917 A CN 1087009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light source
- optical element
- module
- im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camera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fraudulent calling
- H04M1/6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 H04M1/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by electronic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Semiconductor Lasers (AREA)
- Measurement Of Optical Distan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光学和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结构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一光源模块内的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脱落,以避免光源模块所产生的结构光中存在不安全的零级衍射光线,或光源模块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没有经过衍射光学元件调制而直接射出。结构光检测装置包括传感模块及图像分析模块。传感模块获取该光源模块所发射的结构光投射至一目标物上后被反射的光束,以得到至少一结构光图像。图像分析模块分析至少一结构光图像中不同区域的亮度,以判断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脱落。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结构光检测方法、身份识别装置及电子装置。本申请能有效检测结构光中是否存在不安全的零级衍射光线,以及是否发生光源的直接照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光学和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光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身份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光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结构光(structure light)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比如脸部识别、投影仪、3D轮廓重现、距离测量、防伪辨识等。现在的用于发射结构光的光源模块包括光源及衍射光学元件(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DOE)。衍射光学元件用于将光源所发射的光束进行调制形成图案化的结构光。
现在的光源模块在生产研发阶段一般会对DOE进行设计,以尽量减少结构光中不安全光线(比如零级衍射光线)。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有多种因素会导致结构光中存在不安全光线。当DOE从光源模块部分脱落或者DOE发生破损(比如DOE的微结构因高温发生改变、DOE发生破损或断裂、灰尘颗粒进入等)时,会导致光源所发射的光线中的一部分没有被DOE衍射便直接射出,产生零级衍射光线。当零级衍射光线的强度过大,超过安全标准,就会对使用者的眼睛造成损伤。当DOE整体脱落时,会导致光源所发射的光线没有经过DOE直接射出,从而严重危害使用者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光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旨在能有效检测光源模块所产生结构光中是否存在不安全的零级衍射光线,以及是否发生光源的光线没有经过衍射光学元件直接射出。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结构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一光源模块内的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以避免该光源模块内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经过该衍射光学元件之后所射出的结构光中存在不安全的零级衍射光线,或者该光源模块中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没有经过衍射光学元件直接射出。该结构光检测装置包括传感模块及图像分析模块。该传感模块用于获取该光源模块所发射的结构光投射至一目标物上后被反射的光束,以得到至少一结构光图像。该图像分析模块用于分析该至少一结构光图像中不同区域的亮度,以判断该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结构光检测方法,用于检测一光源模块内的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以避免该光源模块内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经过该衍射光学元件之后所射出的结构光中存在不安全的零级衍射光线,或者该光源模块中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没有经过衍射光学元件直接射出;其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该光源模块所发射的结构光投射至一目标物上后被反射的光束,以得到至少一结构光图像;及
分析该至少一结构光图像中不同区域的亮度,以判断该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其包括光源模块、模式选择模块及上述的结构光检测装置。该模式选择模块用于根据用户需求选择检测模式或工作模式。当选择检测模式时,该结构光检测装置检测该光源模块内的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以避免该光源模块内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经过该衍射光学元件之后所射出的结构光中存在不安全的零级衍射光线,或者该光源模块中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没有经过衍射光学元件直接射出;当选择工作模式时,该识别模块进行身份识别。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身份识别装置。所述电子设备用于根据该身份识别装置的识别结果来对应是否执行相应的功能。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能有效检测光源模块所产生结构光中是否存在不安全的零级衍射光线,以及是否发生光源的光线没有经过衍射光学元件直接射出,防止不安全光线直接照射眼睛,有效保护用户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光检测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2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光检测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3及图4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光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光检测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身份识别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6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定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定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地,所描述的特征、结构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意识到,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采用其它的结构、组元等,也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
如图1所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结构光检测装置100,用于检测一光源模块内的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脱落,以避免该光源模块内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经过该衍射光学元件之后所射出的结构光中存在不安全的零级衍射光线,或者该光源模块中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没有经过衍射光学元件直接射出。所述光源模块例如但不局限为半导体边射型激光器(Edge EmittingLaser),垂直共振腔面发射激光器(Vertical CavitySurface Emitting Laser,VCSEL)或其它合适类型的光源器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模块例如包括多个光源,所述光源例如但不局限为点光源,所述光源模块中的多个点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在预定距离处形成一面光源。
该结构光检测装置100包括传感模块10、图像分析模块20及警示模块30。
该传感模块10用于获取该光源模块所发射的结构光投射至一目标物上后被反射的光束,以得到至少一结构光图像。
该图像分析模块20用于分析该至少一结构光图像中不同区域的亮度,以判断该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该不同区域为该结构光图像中光斑所在的区域。
该图像分析模块20内存储有一亮度阈值。该安全亮度阈值通过对从小到大的不同的驱动电流值所对应的结构光图像的亮度值的分析得到。该驱动电流的最小值为零值,最大值为该光源的最大工作电流。该驱动电流值以一个较小的步长从小到大进行变化。
该图像分析模块20用于计算该结构光图像中光斑的数量。若该结构光图像中光斑的数量仅为一个,且该唯一光斑所在区域的亮度大于该安全亮度阈值,则确定该衍射光学元件整体脱落,导致该光源模块中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没有经过衍射光学元件直接射出;若该结构光图像中光斑的数量大于一个,且至少一个光斑所在区域的亮度大于该安全亮度阈值,则确定该衍射光学元件发生破损或者部分脱落,导致该光源模块所产生的结构光中存在零级衍射光线或该光源模块中的部分光源所发射的光线没有经过衍射光学元件调制而直接射出。
在其它实施例中,该图像分析模块20也可将该至少一结构光图像中至少一个区域的各个像素点的亮度与该安全亮度阈值进行比对,若存在多个连续的像素点的亮度均大于安全亮度阈值,则确定该衍射光学元件发生破损或者脱落。
该警示模块30用于当该图像分析模块20确定该光源模块内的衍射光学元件发生破损或者脱落时,控制该光源模块中的相应光源停止工作或控制该光源模块停止工作或者发出报警信号或者输出检测结果。
如图2所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结构光检测装置200,其包括传感模块210及图像分析模块220。该结构光检测装置200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光检测装置100的主要区别在于,该结构光检测装置200还包括控制模块240。该控制模块240用于控制该光源模块(图未示)内的光源的驱动电流,以控制该光源的发光强度。其中,该驱动电流的最小值为零值,最大值为该光源的最大工作电流;该驱动电流值以一个较小的步长从小到大进行变化。
由于连续两帧结构光图像之间的时间间隔很短,可以认为拍摄环境几乎无变化,该图像分析模块220用于分析不同驱动电流所对应的结构光图像中不同区域的亮度,来判断该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
具体的,该图像分析模块220通过判断该结构光图像的亮度变化幅度是否与该驱动电流的变化幅度相匹配,来判断该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若不匹配,则确定该衍射光学元件发生破损或者脱落。若匹配,则确定该衍射光学元件没有发生破损或者脱落。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图像分析模块220也可通过分析相邻两次或多次获得的结构光图像之间的亮度变化情况,来确定该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比如,当该光源的驱动电流为零时,该光源模块并没有发射结构光,此时该结构光图像中任一像素点的亮度为Pref(x,y);当该光源的驱动电流增大至某一预定电流值时,该光源模块发射结构光,此时该结构光图像中任一像素点的亮度为Pget(x,y)。若满足Pget(x,y)≥Pref(x,y)+Thd,则确定该衍射光学元件发生破损或者脱落。其中该Thd为亮度变化阈值,其与该预定电流值相对应。
进一步的,该控制模块240控制该光源模块内的光源的驱动电流由小至大进行变化,以防止该光源模块所产生的结构光的光强度太大,对使用者的眼睛造成伤害。
进一步的,该图像分析模块220将当前驱动电流所得到的结构光图像分析完毕后,该控制模块240增大该驱动电流,该图像分析模块220对增大后的驱动电流所对应的结构光图像进行分析。
如图3所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光检测方法,用于检测一光源模块内的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以避免该光源模块内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经过该衍射光学元件之后所射出的结构光中存在不安全的零级衍射光线,或者该光源模块中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没有经过衍射光学元件直接射出,其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该光源模块所发射的结构光投射至一目标物上后被反射的光束,以得到至少一结构光图像。
S2:分析该至少一结构光图像中不同区域的亮度,以判断该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
S3:若是(即该衍射光学元件发生破损或者脱落),则控制该光源或该光源模块或该光源模块所在的电子设备停止工作或者发出报警信号(比如蜂鸣器或警示灯或显示屏呈现警示信息)或者输出检测结果。
S4:若否(即该衍射光学元件没有发生破损或者脱落),则检测结束,并输出检测结果。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该不同区域为该结构光图像中的光斑所在的区域。如图4所示,该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1:判断该结构光图像中光斑的数量是否仅为一个。
S22:若仅为一个,则判断该唯一光斑所在区域的亮度是否大于一安全亮度阈值。该安全亮度阈值通过对从小到大的不同的驱动电流值所对应的结构光图像的亮度值的分析得到;该驱动电流的最小值为零值,最大值为该光源的最大工作电流;该驱动电流值以一个较小的步长从小到大进行变化。
S23:若是(即该光斑所在区域的亮度大于该安全亮度阈值),则确定该衍射光学元件整体脱落,导致该光源模块中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没有经过衍射光学元件直接射出;转入步骤S3。
S24:若否(即该光斑所在区域的亮度小于等于该安全亮度阈值),则确定该衍射光学元件没有发生破损或者脱落,转入步骤S4。
S25:若该结构光图像中光斑的数量大于一个,则判断至少一光斑所在区域的亮度大于该安全亮度阈值。
S26:若是(即至少一光斑所在区域的亮度大于该安全亮度阈值),则确定该衍射光学元件发生破损或者部分脱落,导致该光源模块所产生的结构光中存在零级衍射光线;转入步骤S3。
S27:若否(即至少一光斑所在区域的亮度小于等于该安全亮度阈值),则确定该衍射光学元件没有发生破损或者脱落,转入步骤S4。
在其它实施例中,该步骤S2也可包括如下步骤:控制该光源模块内的光源的驱动电流,以控制该光源的发光强度;及分析不同驱动电流所对应的结构光图像中不同区域的亮度,来判断该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
其中,该驱动电流的最小值为零值,最大值为该光源的最大工作电流;该驱动电流值以一个较小的步长从小到大进行变化。
具体的,由于连续两帧结构光图像之间的时间间隔很短,可以认为拍摄环境几乎无变化,因此,该步骤“分析不同驱动电流所对应的结构光图像中不同区域的亮度,来判断该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判断该结构光图像的亮度变化幅度是否与该驱动电流的变化幅度相匹配,来判断该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若不匹配,则确定该衍射光学元件发生破损或者脱落。若匹配,则确定该衍射光学元件没有发生破损或者脱落。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步骤“分析不同驱动电流所对应的结构光图像中不同区域的亮度,来判断该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分析相邻两次或多次获得的结构光图像之间的亮度变化情况,来判断该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比如,当该光源的驱动电流为零时,该光源模块并没有发射结构光,此时该结构光图像中任一像素点的亮度为Pref(x,y);当该光源的驱动电流增大至某一预定电流值时,该光源模块发射结构光,此时该结构光图像中任一像素点的亮度为Pget(x,y)。若满足Pget(x,y)≥Pref(x,y)+Thd,则确定该衍射光学元件发生破损或者脱落。其中该Thd为亮度变化阈值,其与该预定电流值相对应。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光源模块发射的光线强度太大而伤害使用者的眼睛,该光源模块内的光源的驱动电流被控制由小至大进行变化。
进一步的,当前驱动电流所对应的结构光图像被分析完毕后,该控制模块增大该驱动电流,并对增大后的驱动电流所对应的结构光图像进行分析。
如图5所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身份识别装置300,包括模式选择模块310、光源模块320、识别模块330及上述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光检测装置100(200)。
该模式选择模块310用于根据用户需求选择“工作模式”或“检测模式”。
当选择“工作模式”时,该识别模块330用于进行身份识别。具体的,该光源模块320用于发射结构光,并将该结构光投射至一待测物体。该结构光检测装置100(200)中的传感模块用于获取被该待测物体所反射的结构光的图像。该识别模块330用于根据该传感模块所获取的图像进行身份识别。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该身份识别装置300还包括一个用于专门身份识别的传感模块。该用于身份识别的传感模块用于在身份识别过程中获取被该待测物体所反射的结构光的图像。该结构光检测装置100(200)中的传感模块用于在结构光检测过程中获取被该待测物体所反射的结构光的图像。
当选择“检测模式”时,该结构光检测装置100(200)检测一光源模块内的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以避免该光源模块内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经过该衍射光学元件之后所射出的结构光中存在不安全的零级衍射光线,或者该光源模块中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没有经过衍射光学元件直接射出。
该结构光检测装置100(200)还用于当确定该光源模块内的衍射光学元件发生破损或者脱落时,控制该光源或该光源模块320或该身份识别装置300停止工作或者发出报警信号或者输出检测结果。
该身份识别装置300例如为脸部识别装置。然,该身份识别装置300也可用于识别人体的其它合适部位,甚至用于识别其它的生物体或非生物体。
如图6所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400,其例如但不局限于为消费性电子产品、家居式电子产品、车载式电子产品、金融终端产品等合适类型的电子产品。其中,消费性电子产品例如但不局限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桌面显示器、电脑一体机等。家居式电子产品例如但不局限为智能门锁、电视、冰箱、穿戴式设备等。车载式电子产品例如但不局限为车载导航仪、车载DVD等。金融终端产品例如但不局限为ATM机、自助办理业务的终端等。
所述电子设备400包括上述身份识别装置300。所述电子设备400根据所述身份识别装置300的身份识别结果来对应是否执行相应的功能。该相应的功能例如但不局限于包括解锁、支付、启动预存的应用程序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电子设备400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该手机例如为全面屏的手机,该身份识别装置300例如设置在手机的正面顶端。当然,该手机也并不限制于全面屏手机。
例如,当用户需要进行开机解锁时,抬起手机或触摸手机的屏幕都可以起到唤醒该身份识别装置300的作用。当该身份识别装置300被唤醒之后,识别该手机前方的用户是合法的用户时,则解锁屏幕。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申请的结构光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身份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能有效检测结构光中是否存在零级衍射光束,从而有效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7)
1.一种结构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一光源模块内的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以避免该光源模块内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经过该衍射光学元件调制之后所射出的结构光中存在不安全的零级衍射光线,或者该光源模块中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没有经过衍射光学元件调制而直接射出;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光检测装置包括传感模块及图像分析模块,该传感模块用于获取该光源模块所发射的结构光投射至一目标物上后被反射的光束,以得到至少一结构光图像;该图像分析模块用于分析该至少一结构光图像中不同区域的亮度,以判断该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不同区域为该结构光图像中的光斑所在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图像分析模块内存储有一安全亮度阈值,用于计算该结构光图像中光斑的数量,若该结构光图像中光斑的数量仅为一个,且该唯一光斑所在区域的亮度大于该安全亮度阈值,则确定该衍射光学元件整体脱落,导致该光源模块中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没有经过衍射光学元件调制而直接射出;若该结构光图像中光斑的数量大于一个,且至少一个光斑所在区域的亮度大于该安全亮度阈值,则确定该衍射光学元件发生破损或者部分脱落,导致该光源模块所产生的结构光中存在不安全的零级衍射光线或该光源模块中的部分光源所发射的光线没有经过衍射光学元件调制而直接射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图像分析模块内存储有一安全亮度阈值,用于将该至少一结构光图像中至少一个区域的各个像素点的亮度与该安全亮度阈值进行比对,若存在多个连续的的像素点的亮度均大于安全亮度阈值,则确定该衍射光学元件发生破损或者脱落。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结构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安全亮度阈值通过对从小到大的不同的驱动电流值所对应的结构光图像的亮度值的分析得到;该驱动电流的最小值为零值,最大值为该光源的最大工作电流;该驱动电流值以一个较小的步长从小到大进行变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光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该光源模块内的光源的驱动电流,以控制该光源的发光强度;该图像分析模块用于分析不同驱动电流所对应的结构光图像中不同区域的亮度,来判断该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图像分析模块通过判断该结构光图像的亮度变化幅度是否与该驱动电流的变化幅度相匹配,来判断该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或者,该图像分析模块通过分析相邻两次或多次获得的结构光图像之间的亮度变化情况,来判断该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该光源模块内的光源的驱动电流由小至大进行变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结构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图像分析模块将当前驱动电流所得到的结构光图像分析完毕后,该控制模块增大该驱动电流,该图像分析模块对增大后的驱动电流所对应的结构光图像进行分析。
10.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结构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光检测装置还包括一个警示模块,用于当确定该光源模块内的衍射光学元件发生破损或者脱落时,控制该光源或该光源模块停止工作或者发出报警信号或者输出检测结果。
11.一种结构光检测方法,用于检测一光源模块内的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以避免该光源模块内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经过该衍射光学元件调制之后所射出的结构光中存在不安全的零级衍射光线,或者该光源模块中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没有经过衍射光学元件调制而直接射出;其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该光源模块所发射的结构光投射至一目标物上后被反射的光束,以得到至少一结构光图像;及
分析该至少一结构光图像中不同区域的亮度,以判断该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结构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不同区域为该结构光图像中的光斑所在的区域。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结构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分析该结构光图像的亮度,以判断该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还包括:计算该结构光图像中光斑的数量,若该结构光图像中光斑的数量仅为一个,且该唯一光斑所在区域的亮度大于一安全亮度阈值,则确定该衍射光学元件整体脱落,导致该光源模块中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没有经过衍射光学元件调制而直接射出;若该结构光图像中光斑的数量大于一个,且至少一个光斑所在区域的亮度大于该安全亮度阈值,则确定该衍射光学元件发生破损或者部分脱落,导致该光源模块所产生的结构光中存在不安全的零级衍射光线或该光源模块中的部分光源所发射的光线没有经过衍射光学元件调制而直接射出。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结构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分析该结构光图像的亮度,以判断该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还包括:将该至少一结构光图像中至少一个区域的各个像素点的亮度与该安全亮度阈值进行比对,若存在多个连续的的像素点的亮度均大于安全亮度阈值,则判断该衍射光学元件发生破损或者脱落。
15.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结构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安全亮度阈值通过对从小到大的不同的驱动电流值所对应的结构光图像的亮度值的分析得到;该驱动电流的最小值为零值,最大值为该光源的最大工作电流;该驱动电流值以一个较小的步长从小到大进行变化。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结构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分析该结构光图像的亮度,以判断该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还包括:控制该光源模块内的光源的驱动电流,以控制该光源的发光强度;及分析不同驱动电流所对应的结构光图像中不同区域的亮度,来判断该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结构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分析不同驱动电流所对应的结构光图像中不同区域的亮度,来判断该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判断该结构光图像的亮度变化幅度是否与该驱动电流的变化幅度相匹配,来判断该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或者,通过分析相邻两次或多次获得的结构光图像之间的亮度变化情况,来判断该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结构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该光源模块内的光源的驱动电流由小至大进行变化。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结构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当前驱动电流所得到的结构光图像分析完毕后,增大该驱动电流,并对增大后的驱动电流所对应的结构光图像进行分析。
20.如权利要求11-19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若确定该衍射光学元件发生破损或者脱落,则控制该光源或该光源模块或该光源模块所在的电子设备停止工作或者发出报警信号或者输出检测结果。
21.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其包括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身份识别装置还包括模式选择模块、光源模块、识别模块及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光检测装置,该模式选择模块用于根据用户需求选择检测模式或工作模式;当选择检测模式时,该结构光检测装置检测该光源模块内的衍射光学元件是否发生破损或者脱落,以避免该光源模块内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经过该衍射光学元件调制之后所射出的结构光中存在不安全的零级衍射光线,或者该光源模块中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没有经过衍射光学元件调制而直接射出;当选择工作模式时,该识别模块进行身份识别。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选择工作模式时,该光源模块用于发射结构光至一待测物体;该结构光检测装置中的传感模块用于获取被该待测物体所反射的结构光的图像;该识别模块用于根据该传感模块所获取的图像进行身份识别。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身份识别装置还包括另外一个用于身份识别的传感模块,当选择工作模式时,该光源模块用于发射结构光至一待测物体;该用于身份识别的传感模块获取被该待测物体所反射的结构光的图像;该识别模块根据该用于身份识别的传感模块所获取的图像进行身份识别。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光检测装置用于当确定该光源模块内的衍射光学元件发生破损或者脱落时,控制该光源模块停止工作或者控制该身份识别装置停止工作或者发出报警信号或者输出检测结果。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身份识别装置包括脸部识别装置。
2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21-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身份识别装置,所述电子设备用于根据该身份识别装置的识别结果来对应是否执行相应的功能。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应的功能包括解锁、支付、启动预存的应用程序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8/088473 WO2019223002A1 (zh) | 2018-05-25 | 2018-05-25 | 一种结构光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身份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00917A true CN108700917A (zh) | 2018-10-23 |
CN108700917B CN108700917B (zh) | 2022-07-26 |
Family
ID=63841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00789.7A Active CN108700917B (zh) | 2018-05-25 | 2018-05-25 | 一种结构光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身份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700917B (zh) |
WO (1) | WO2019223002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64626A (zh) * | 2018-10-30 | 2019-04-02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三维指纹防伪感测功能的屏下光学指纹装置及手持装置 |
WO2020156096A1 (zh) * | 2019-02-01 | 2020-08-06 | 杭州驭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光投射方法及光投射装置 |
CN112577715A (zh) * | 2019-09-27 | 2021-03-30 | 三赢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点检方法、点检装置及计算机装置 |
CN113711229A (zh) * | 2019-05-31 | 2021-11-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38406A (zh) * | 2021-02-02 | 2021-06-11 | 锐思为精(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连续化检测的光模块测试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4197166A (ja) * | 2013-03-07 | 2014-10-1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光学素子、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
CN105890520A (zh) * | 2016-04-20 | 2016-08-24 | 感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结构光发生装置及结构光测量系统 |
CN107608167A (zh) * | 2017-10-11 | 2018-01-19 |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 激光投影装置及其安全控制方法 |
CN107783361A (zh) * | 2017-10-25 | 2018-03-09 |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 含有光束监测单元的光学投影装置 |
CN107860558A (zh) * | 2017-10-11 | 2018-03-30 |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 衍射光学元件监测装置及方法 |
CN107884157A (zh) * | 2017-11-28 | 2018-04-0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衍射元件的异常检测方法、移动终端 |
-
2018
- 2018-05-25 WO PCT/CN2018/088473 patent/WO201922300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5-25 CN CN201880000789.7A patent/CN10870091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4197166A (ja) * | 2013-03-07 | 2014-10-1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光学素子、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
CN105890520A (zh) * | 2016-04-20 | 2016-08-24 | 感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结构光发生装置及结构光测量系统 |
CN107608167A (zh) * | 2017-10-11 | 2018-01-19 |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 激光投影装置及其安全控制方法 |
CN107860558A (zh) * | 2017-10-11 | 2018-03-30 |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 衍射光学元件监测装置及方法 |
CN107783361A (zh) * | 2017-10-25 | 2018-03-09 |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 含有光束监测单元的光学投影装置 |
CN107884157A (zh) * | 2017-11-28 | 2018-04-0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衍射元件的异常检测方法、移动终端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64626A (zh) * | 2018-10-30 | 2019-04-02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三维指纹防伪感测功能的屏下光学指纹装置及手持装置 |
WO2020156096A1 (zh) * | 2019-02-01 | 2020-08-06 | 杭州驭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光投射方法及光投射装置 |
US11774238B2 (en) | 2019-02-01 | 2023-10-03 | Hangzhou Uphoton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Light projection method and light projection device |
CN113711229A (zh) * | 2019-05-31 | 2021-11-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11836956B2 (en) | 2019-05-31 | 2023-12-05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Control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CN113711229B (zh) * | 2019-05-31 | 2024-03-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577715A (zh) * | 2019-09-27 | 2021-03-30 | 三赢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点检方法、点检装置及计算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9223002A1 (zh) | 2019-11-28 |
CN108700917B (zh) | 2022-07-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00917A (zh) | 一种结构光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身份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5100638B (zh) | 使用点矩阵照明的光学区域监测 | |
WO2012153499A1 (ja) |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集積回路、プログラム | |
CN109144375B (zh) | 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2289658B (zh) | 设备功能修改方法和系统 | |
CN109901353B (zh) | 一种光投射系统 | |
US20150169082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Filter-Processing Imaging Information of Emission Light Source | |
CN109757784A (zh) | 一种电子烟的使用方法和注册认证方法 | |
CN108702218A (zh) | 一种光源模组、图像获取装置、身份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 |
EP3456039A1 (en) | Infrared illumination through background lighting source | |
CN108566777A (zh) | 身份鉴权方法、身份鉴权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208297850U (zh) | 一种光源模组、图像获取装置、身份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8830184A (zh) | 黑眼圈识别方法及装置 | |
US20180060013A1 (en) | Display apparatus, multi-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display apparatus | |
CN208766555U (zh) | 一种结构光检测装置、身份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4376244A (zh) | 人机界面的控制装置、方法及电气设备 | |
CN108513661A (zh) | 身份鉴权方法、身份鉴权装置、和电子设备 | |
US10475309B1 (en) | Operation method of smart warning device for security | |
US8494376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transmitters in optical fiber networks | |
CN104218434B (zh) | 一种带有光路检测装置的激光机及其安装方法 | |
CN108596145A (zh) | 图案投射装置、图像获取装置、人脸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8513662A (zh) | 身份鉴权方法、身份鉴权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08701228A (zh) | 身份鉴权方法、身份鉴权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09917808A (zh) | 飞行时间组件、终端及飞行时间组件的控制方法 | |
CN102290017A (zh) | 一种显示装置错点侦测方法及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