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699088B - 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9088B
CN108699088B CN201780008190.3A CN201780008190A CN108699088B CN 108699088 B CN108699088 B CN 108699088B CN 201780008190 A CN201780008190 A CN 201780008190A CN 108699088 B CN108699088 B CN 1086990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transition metal
schiff base
group
base im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81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99088A (zh
Inventor
马于亚·巴盖亚
约根森·波帕特拉奥·帕蒂尔
维拉库马尔·帕特尔
拉克申·维尔·贾思拉
阿吉托·贝哈利·马瑟
戈帕尔·藤本
乌玛·桑卡尔·萨帕斯
萨蒂亚·斯里尼瓦桑·拉奥·甘德哈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liance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liance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liance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Reliance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699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9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990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90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15/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8, 9, 10 or 18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15/02Iron compounds
    • C07F15/025Iron compounds without a metal-carbon link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7/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4 or 14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7/28Titanium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4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doubly-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49/02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doubly-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imino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11/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6 or 16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11/005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6 or 16 of the Periodic Table compounds without a metal-carbon link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13/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7 or 17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13/005Compounds without a metal-carbon link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7/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4 or 14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7/003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4 or 14 of the Periodic Table without C-Metal linkag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9/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5 or 15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9/005Compounds of elements of Group 5 of the Periodic Table without metal-carbon linkag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 Polymerization Catalyst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的制备工艺。工艺在温度20℃至40℃下,将过渡金属卤化物加入卤化流体介质,直接螯合席夫碱亚胺配体。工艺采用危险性较小的试剂和适中反应条件获得络合物。该络合物用作解缠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生产的高效催化剂。

Description

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制备工艺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的制备工艺。
定义
本发明中使用的下列术语通常具有如下规定的含义,除非在使用它们的上下文中另有说明。
解缠结乙烯基聚合物:“解缠结乙烯基聚合物”指乙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该聚合物具有以下特点:分子量在10万到2500万之间,结晶度高于75%,融解热高于180J/g,体积密度在0.03g/cc到0.2g/cc之间。解缠结超高分子量乙烯基聚合物的特点是解缠结聚合物链在正弦检测中施加剪切时往往缠结,在具有平行板的应力可控的流变仪上检测时,弹性模量在高于融解温度时随时间而增加,以G’/G0比表示(G’是曲线任意点的弹性模量,G0是初始弹性模量)。图1是解缠结超高分子量乙烯基聚合物弹性模量随时间变化的代表性图形。
背景技术
基于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的单一部位催化剂用作生产解缠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均相催化剂。传统上,通过过渡金属卤化物螯合席夫碱亚胺配体来制备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螯合工艺涉及多个步骤,通常使用二乙醚作为反应介质(具有危险),和/或使用容易自燃的试剂(如正丁基锂)。
螯合包括两个步骤。在第一步中,利用碱,如正丁基钾(最常用)、二异丙基氨基锂、氢化钠和氢化钾,对席夫碱亚胺配体(如苯氧基亚胺)去质子,获得苯氧基亚胺的锂盐或钠盐。第二步是将苯氧基亚胺的锂盐或钠盐与过渡金属卤化物反应,获得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螯合步骤存在各种缺陷,如严格的反应条件(冷却至-78℃),使用危险溶剂(如二乙醚),从原始混合物中艰难去除副产物以获得纯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此类严格条件给将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合成工艺扩大到商用规模带来了巨大困难。
在另一个方法中,可以直接将苯氧基亚胺配体加入过渡金属卤化物来制备络合物,反应产生的氯化氢会导致形成亚胺质子化金属络合物。在此类情况下,可以在存在有机碱(如三乙胺)的条件下执行金属化以避免亚胺质子化,或者可以在接下来的步骤中加入三乙胺,对形成的隔离亚胺质子化金属络合物去质子,获得所需产物。另一种方法使用-78℃的[TiCl4(THF)2]加合物以获得金属络合物。但是,这些工艺提供的催化剂催化产率低。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工艺,使用简单且危险性小的制剂制备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一些目的如下,并通过以下至少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满足。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改善现有技术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替代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的制备工艺。
以下描述中,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势将得以进一步明确,但这些描述并不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的制备工艺。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在温度20℃到150℃的第一个流体介质中并存在酸性催化剂的条件下,将化学式-I的芳香族二胺与化学式-IIa的取代水杨醛和化学式-IIb的取代水杨醛反应,搅拌获得第一次产物混合物。
Figure GDA0001770632500000031
其中,R1、R2、R4、R6、R8、R10和R12的每一个从氢、芳基、杂芳基和卤素组成的组中独立选择;
R5和R9从叔烷基族独立选择;
R7和R11从氢、叔烷基族组成的组中独立选择;
R3从氢、卤素、烷氧基、芳氧基、羧基和磺酸组成的组中选择;
(b)在低压下浓缩第一次产物混合物,获得含有原始席夫碱亚胺配体的第一次残留物,然后提纯第一次残留物获得席夫碱亚胺配体,由化学式-III表示。
(c)将化学式-III的席夫碱亚胺配体与卤化流体介质混合,搅拌获得混合物,然后向混合物加入过渡金属卤化物并维持在20℃到40℃温度范围,搅拌混合物获得第二次产物混合物。
(d)在低压下浓缩第二次产物混合物,获得含有原始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的第二次残留物,然后利用有机流体介质提纯,获得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由化学式-IV表示。
Figure GDA0001770632500000032
其中,R1、R2、R4、R6、R8、R10和R12的每一个从氢、芳基、杂芳基和卤素组成的组中独立选择;
R5和R9从叔烷基族独立选择;
R7和R11从氢、叔烷基族组成的组中独立选择;
R3从氢、卤素、烷氧基、芳氧基、羧基和磺酸组成的组中选择;
M是从铪(Hf)、锰(Mn)、铁(Fe)、铼(Re)、钨(W)、铌(Nb)、钽(Ta)、钒(V)和钛(Ti)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过渡金属;
X是从Cl、Br和I组成的组中选择的卤素。
芳香族二胺是间苯二甲胺。化学式-IIa的取代水杨醛和化学式-IIb的取代水杨醛从3-叔丁基水杨醛和3,5-二-叔丁基水杨醛组成的组中独立选择。化学式-IIa的取代水杨醛和化学式-IIb的取代水杨醛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酸性催化剂是从对甲苯磺酸和磺酸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第一个流体介质是从甲苯、甲醇、乙醇和二甲苯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卤化流体介质是从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氯化碳和氯仿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过渡金属卤化物是从卤化铪(Hf)、卤化锰(Mn)、卤化铁(Fe)、卤化铼(Re)、卤化钨(W)、卤化铌(Nb)、卤化钽(Ta)、卤化钒(V)和卤化钛(Ti)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卤化物从氯化物、溴化物和碘化物组成的组中选择。
有机流体介质是从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和正壬烷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步骤(a)的执行时间在1小时到24小时之间,步骤(C)中搅拌产物混合物的时间在1小时到48小时之间。
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可以包括从以下选择的任意取代组合:
(i)R1、R2、R3、R4、R6、R7、R8、R10、R11和R12为氢;R5和R9为叔丁基族;M为钛(Ti);X为Cl;
(ii)R1、R2、R3、R4、R6、R8、R10和R12为氢;R5、R7、R9和R11为叔丁基族;M为钛(Ti);X为Cl。
芳香族二胺与化学式-IIa的取代水杨醛的摩尔比为1:1,芳香族二胺与化学式-IIb的取代水杨醛的摩尔比为1:1。
化学式-III的席夫碱亚胺配体与过渡金属卤化物的摩尔比为1:1。
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用于具有以下特性的解缠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体积密度0.03g/cc至0.2g/cc;结晶度90%至99%;具有纤维状和多孔形态;融解热(ΔH)180J/g至245J/g;软化时拉伸;分子量0.1至12million g/mole。
附图简要说明
图1表示使用8mm平行板应力可控流变仪检测时,基于DUHMWPE的聚合物弹性模量随时间的变化。
图2A、3A和4A分别表示催化剂1、催化剂2和催化剂3的总离子色谱,如表-1所示;
图2B、3B和4B分别表示催化剂1、催化剂2和催化剂3的质谱,如表-1所示;
图2C、3C和4C分别表示催化剂1、催化剂2和催化剂3的扩展质谱,如表-1所示;
图5表示使用本发明络合物作为催化剂1获得的解缠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DUHMWPE-1)的XRD分布。
图6表示使用本发明络合物作为催化剂1获得的DUHMWPE-1的DSC热成像图。
图7表示使用本发明络合物作为催化剂1获得的DUHMWPE-1的SEM图像。
图8表示使用本发明络合物作为催化剂2获得的DUHMWPE-2的SEM图像。
图9表示使用本发明络合物作为催化剂3获得的DUHMWPE-3的SEM图像。
详细说明
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的传统制备工艺存在反应条件严格,使用危险反应介质,使用容易自燃的试剂,提纯过程困难等缺点。此外,传统工艺难以扩大规模。
本发明设计一种利用过渡金属卤化物直接螯合席夫碱亚胺配体来合成催化剂的简单工艺。本发明的工艺很容易扩大到商用规模。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的制备工艺。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在温度20℃到150℃的第一个流体介质中并存在酸性催化剂的条件下,将化学式-I的芳香族二胺与化学式-IIa的取代水杨醛和化学式-IIb的取代水杨醛反应,搅拌获得第一次产物混合物。
Figure GDA0001770632500000061
其中,R1、R2、R4、R6、R8、R10和R12的每一个从氢、芳基、杂芳基和卤素组成的组中独立选择;
R5和R9从叔烷基族独立选择;
R7和R11从氢、叔烷基族组成的组中独立选择;
R3从氢、卤素、烷氧基、芳氧基、羧基和磺酸组成的组中选择。
(b)在低压下浓缩第一次产物混合物,获得含有原始席夫碱亚胺配体的第一次残留物,然后提纯第一次残留物获得席夫碱亚胺配体,由化学式-III表示。
(c)将化学式-III的席夫碱亚胺配体与卤化流体介质混合,搅拌获得混合物,然后向混合物加入过渡金属卤化物并维持在20℃到40℃温度范围,搅拌混合物获得第二次产物混合物。
(d)在低压下浓缩第二次产物混合物,获得含有原始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的第二次残留物,然后利用有机流体介质提纯,获得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由化学式-IV表示。
Figure GDA0001770632500000071
其中,R1、R2、R4、R6、R8、R10和R12的每一个从氢、芳基、杂芳基和卤素组成的组中独立选择;
R5和R9从叔烷基族独立选择;
R7和R11从氢、叔烷基族组成的组中独立选择;
R3从氢、卤素、烷氧基、芳氧基、羧基和磺酸组成的组中选择;
M是从铪(Hf)、锰(Mn)、铁(Fe)、铼(Re)、钨(W)、铌(Nb)、钽(Ta)、钒(V)和钛(Ti)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过渡金属;
X是从Cl、Br和I组成的组中选择的卤素。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芳香族二胺为间苯二甲胺。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化学式-IIa的取代水杨醛和化学式-IIb的取代水杨醛从3-叔丁基水杨醛和3,5-二-叔丁基水杨醛组成的组中独立选择。
化学式-IIa的取代水杨醛和化学式-IIb的取代水杨醛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化学式-IIa的取代水杨醛和化学式-IIb的取代水杨醛为3-叔丁基水杨醛。
酸性催化剂是从对甲苯磺酸和磺酸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酸性催化剂加快席夫碱形成并完全形成产物。
特定席夫碱形成反应在较低温度(如20℃)下发生,而一些其他席夫碱反应需要更高温度,如150℃。
第一个流体介质是从甲苯、甲醇、乙醇和二甲苯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卤化流体介质是从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氯化碳和氯仿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卤化流体介质为二氯甲烷。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过渡金属卤化物是从卤化铪(Hf)、卤化锰(Mn)、卤化铁(Fe)、卤化铼(Re)、卤化钨(W)、卤化铌(Nb)、卤化钽(Ta)、卤化钒(V)和卤化钛(Ti)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卤化物从氯化物、溴化物和碘化物组成的组中选择。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过渡金属卤化物为四氯化钛。
有机流体介质是从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和正壬烷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有机流体介质为正己烷。
反应介质和反应温度对席夫碱亚胺配体与过渡金属卤化物的直接螯合起到关键作用。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步骤(a)的执行时间在1小时到24小时之间,步骤(c)中搅拌产物混合物的时间在1小时到48小时之间。
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可以包括从以下选择的任意取代组合:
i.R1、R2、R3、R4、R6、R7、R8、R10、R11和R12为氢;R5和R9为叔丁基族;M为钛(Ti);X为Cl;
ii.R1、R2、R3、R4、R6、R8、R10和R12为氢;R5、R7、R9和R11为叔丁基族;M为钛(Ti);X为Cl。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芳香族二胺与化学式-IIa的取代水杨醛的摩尔比为1:1,芳香族二胺与化学式-IIb的取代水杨醛的摩尔比为1:1。
化学式-III的席夫碱亚胺配体与过渡金属卤化物的摩尔比为1:1。
本发明的螯合工艺在20℃到40℃的环境温度下执行。因此,相比在-78℃低温下执行的工艺,本发明工艺容易扩大到工业化规模。本发明工艺的螯合步骤使用危险性较小的试剂执行。此外,本发明工艺的螯合步骤采用适中的反应条件。相比传统工艺,本发明的螯合工艺不使用容易自燃的制剂,如正丁基钾、二异丙基氨基锂等。因此,本发明的工艺简单、经济、危险性小。
使用聚甲基铝氧烷(PMAO)和/或甲基铝氧烷(MAO)作为共催化剂,通过一系列乙烯聚合实验评估本发明的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的催化活性。在0.1bar到20bar乙烯压力和0℃到60℃温度下执行乙烯聚合1小时到10小时,获得解缠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DUHMWPE)。获得的DUHMWPE具有以下至少一种特性:
(i)低体积密度(0.03g/cc至0.2g/cc);
(ii)高结晶度(90%至99%);
(iii)纤维状和多孔形态;
(iv)高融解热(ΔH)(180J/g至245J/g);
(v)软化时拉伸;
(vi)分子量0.1至12million g/mole。
可以看到,在上述特性方面,通过本发明工艺获得的DUHMWPE与通过传统工艺获得的DUHMWPE相同。
下面将通过以下实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这些实验仅用于说明,不解释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范围。以下实验室规模的实验可以扩大至工业/商业规模。
实验
实验1:制备钛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以下称催化剂-1)
步骤A:制备席夫碱亚胺配体(化学式-IIIA)
在氮气中执行所有操作。将10.8g间苯二胺(100mmol)、34.2ml 3-叔丁基水杨醛(200mmol)和50mg对甲苯磺酸溶解在250ml无水甲苯中。在110℃氮气中搅拌混合物5小时,获得第一次产物混合物。在低压下浓缩第一次产物混合物获得深棕色固体的第一次残留物。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00:1)为洗提剂,通过柱色谱法在硅胶上提纯第一次残留物,获得36g亮橙色固体的化学式-IIIA席夫碱亚胺配体(产率=85%)。
Figure GDA0001770632500000101
步骤B:直接螯合席夫碱亚胺配体(化学式-IVA)
在烤箱中干燥玻璃器皿,然后在氮气流下冷却,所有操作在氮气中进行。将实验1步骤(A)获得的1g席夫碱亚胺配体(2.33mmol)与30ml二氯甲烷混合并搅拌,获得混合物。在30℃下向此混合物逐滴加入0.25ml四氯化钛(2.32mmol),搅拌24小时获得第二次产物混合物。在低压下浓缩第二次产物混合物,获得深棕色第二次残留物。用20ml正己烷清洗第二次残留物三次,获得1.3g棕红色钛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产率=97%)。
Figure GDA0001770632500000111
在执行实验1的步骤(A)和(B)给出的相同程序后,将钛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的制备扩大至5g(以下称催化剂2)和10g(以下称催化剂3)。
实验1a:制备钛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以下称催化剂-2)
步骤B:直接螯合席夫碱亚胺配体(化学式-IVA)
在烤箱中干燥玻璃器皿,然后在氮气流下冷却,所有操作在氮气中进行。将实验1步骤(A)获得的5g席夫碱亚胺配体(11.65mmol)与70ml二氯甲烷混合并搅拌,获得混合物。在30℃下向此混合物逐滴加入1.25ml四氯化钛(11.6mmol),搅拌24小时获得产物混合物。在低压下浓缩产物混合物,获得深棕色残留物。用30ml正己烷清洗残留物三次,获得6.0g棕红色钛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产率=94%)。
实验1b:制备钛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以下称催化剂-3)
步骤B:直接螯合席夫碱亚胺配体(化学式-IVA)
在烤箱中干燥玻璃器皿,然后在氮气流下冷却,所有操作在氮气中进行。将实验1步骤(A)获得的10g席夫碱亚胺配体(23.3mmol)与150ml二氯甲烷混合并搅拌,获得混合物。在30℃下向此混合物逐滴加入2.50ml四氯化钛(23.3mmol),搅拌24小时获得产物混合物。在低压下浓缩产物混合物,获得深棕色残留物。用40ml正己烷清洗残留物三次,获得11.5g棕红色钛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产率=90%)。
通过质谱法和元素分析确定催化剂1、催化剂2和催化剂3的特性。
图2A、3A和4A分别表示催化剂1、催化剂2和催化剂3的总离子色谱。图2B、3B和4B分别表示催化剂1、催化剂2和催化剂3的质谱。图2C、3C和4C分别表示催化剂1、催化剂2和催化剂3的扩展质谱。
通过质谱法和元素分析确定催化剂1、催化剂2和催化剂3的结构。
这样明确确定了该催化剂合成工艺的可重复性和可重现性。
实验2:评估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的催化活性
通过乙烯聚合评估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的催化活性,即催化剂1、催化剂2和催化剂3。
在配备搅拌器、温度计、压力计以及催化剂、乙烯气体和氮气输送管道的玻璃反应器中执行乙烯聚合。向玻璃反应器注入500mL无水己烷,然后加入1.6ml聚甲基铝氧烷。将9mg钛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催化剂-1)加入反应器,形成活性催化剂成分。将乙烯气体导入反应器内,直到达到6bar压力。在6bar乙烯压力、50℃和1200rpm速度下执行3小时聚合。减压反应器并降温至30℃。过滤浆液,在低压70℃下干燥聚合物3小时,获得解缠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DUHMWPE-1)。
DUHMWPE-2和DUHMWPE-3采用与实验2类似的工艺制备,分别使用催化剂2和催化剂3代替催化剂1。
实验3:制备钛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以下称对比催化剂)
为了对比,采用以下介绍的工艺制备钛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以下称对比催化剂)。采用和本发明催化剂相同的方式评估对比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步骤B:锂化席夫碱亚胺配体后,用四氯化钛螯合
在烤箱中干燥玻璃器皿,然后在氮气流下冷却,所有操作在氮气中进行。将实验1步骤(A)获得的1.0g席夫碱亚胺配体(2.33mmol)溶解在100mL干燥二乙醚中,轻轻搅拌获得第一次混合物。用干冰丙酮浴将第一次混合物冷却至-78℃,获得冷却后的第一次混合物。在10到15分钟内向冷却后的第一次混合物逐滴加入3.20mL正丁基锂/正己烷溶液(1.52M,4.94mmol),获得第二次混合物。等待第二次混合物升温至室温,搅拌3小时完成锂化反应,获得第三次混合物。将第三次混合物再次冷却至-78℃,逐滴加入0.25mL氯化钛(2.32mmol),获得第四次混合物。等待第四次混合物升温至室温,搅拌15小时到18小时,获得深红棕色混合物。在低压下浓缩深红棕色混合物,获得深棕色固体。将50mL二氯甲烷加入深棕色固体,搅拌5分钟,然后通过介质孔隙度G-2的烧结漏斗过滤。用50mL二氯甲烷重复过滤步骤2次,去除深棕色固体中的所有固体杂质,获得滤出液。汇总滤出液并在低压下干燥,获得棕色固体。用20mL正己烷/二乙醚(95:5)溶液冲洗棕色固体三次,然后用正己烷冲洗,获得钛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化学式-IVA)。
使用催化剂1、催化剂2和催化剂3获得的乙烯聚合物分别称为DUHMWPE-1、DUHMWPE-2和DUHMWPE-3,而使用对比催化剂获得的乙烯聚合物称为DUHMWPE-4。
表-1总结本发明的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和用于乙烯聚合的对比催化剂的性能。
表-1:实验1中获得的用于乙烯聚合的催化剂性能
Figure GDA0001770632500000131
Figure GDA0001770632500000141
聚合条件:0.5L干燥纯己烷,聚甲基铝氧烷:1.6ml,rpm:1200
从表-1可以明显看到,通过本发明催化剂获得的DUHMWPE的分子量和体积密度与通过对比催化剂获得的类似。
此外,本发明催化剂生产的DUHMWPE量在101到110克/9毫克催化剂之间。该数据表明,本发明的催化剂产率高。
通过不同分析技术确定实验1到3制备的DUHMWPE的特性,如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2提供数据。
表-2:DUHMWPE-1、DUHMWPE-2和DUHMWPE-3的特性
特性 DUHMWPE-1 DUHMWPE-2 DUHMWPE-3
结晶度 92.4% 90.3% 93.1%
形态 纤维状和多孔 纤维状和多孔 纤维状和多孔
融解热(ΔH) 203.4J/g 194.3J/g 207.7J/g
融解温度 140.14℃ 142.55℃ 140.89℃
软化时拉伸
从表-2可以明显看到,本发明的钛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具有出色的聚合乙烯催化活性,提供的解缠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DUHMWPE)具有高结晶度、纤维状和多孔形态、高融解热以及软化时拉伸特性。
XRD分析(用于确定获得的聚合物样本结晶度)
使用CuKa
Figure GDA0001770632500000142
射线和40kV 20mA工作的X射线衍射仪,对DUHMPWE-1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DUHMWPE-1(催化剂1获得)在2θ21°和24°显示两个明显峰值,分别对应正交晶平面(110)和(200)。XRD谱线位在2θ=19.8°显示峰值,对应无定形状态。DUHMPWE-1的XRD分析表示DUHMPWE-1具有高结晶度。图5描绘DUHMWPE-1的XRD分布。
DSC分析(用于确定聚合物样本的熔点和融解热ΔH)
按照以下方式执行DUHMWPE-1(使用催化剂1获得)的DSC。在20℃到180℃氮气中以10℃/min速率加热DUHMWPE-1,平衡3分钟,然后冷却至20℃。保持温度恒定在20℃3分钟,然后以10℃/min的速率再次将样本加热至180℃。从DSC分析(图6)可以看到,DUHMWPE-1在140.14℃下融解,融解热为203.4J/g。
DUHMWPE-1的SEM(扫描电子显微镜)
图7、8和9是SEM图像,分别表示DUHMWPE-1、DUHMWPE-2和DUHMWPE-3的纤维状和多孔形态。由于多孔性质,DUHMWPE-1、DUHMWPE-2和DUHMWPE-3的体积密度在~0.03-0.2g/cc范围内,而正常UHMWPE的体积密度为~0.4g/cc。
通过本发明工艺获得的DUHMWPE-1、DUHMWPE-2和DUHMWPE-3在所有方面,与通过以前工艺获得的DUHMWPE-4相同。
技术优势和经济意义
以上介绍的本发明工艺具有多个技术优势,包括但不局限于实现:
-一种制备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的简单工艺;
-一种使用危险性较小的试剂和适中反应条件的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制备工艺;
-一种使用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制备DUHMWPE的工艺。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充分披露本发明中具体实施方式的一般性,在没有脱离一般概念的前提下,其他人可以很容易地运用现有知识修改和/或调整此类具体实施方式的各种应用。因此,这些调整和修改应被确定为包含在与所披露的具体实施方式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应当理解为,本文采用的措辞和术语是为了描述而非限制的目的。因此,虽然文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描述的是首选具体实施方式,熟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认识到在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精神与范围内,可以对文中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
贯穿本说明书中的单词“包括”,或其变形都被理解为意指包含一种所述要素、整数或步骤、或一组要素、整数或步骤,但不排除任何其他要素、整数或步骤,或要素、整数或步骤组。
使用表达“至少”或“至少一个”表示使用一种或多种元素或成分或数量,由于在本发明的具体事例中该使用可能是为实现一种或多种所需目的或结果。虽然描述了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但这些具体实施方式仅作为示例介绍,不限制发明范围。熟悉现有技术的人员在研究本发明后,可能在发明范围内对本发明化学式进行改动或修改。此类改动或修改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各种物理参数、尺寸或数量中提交数值仅为近似值,应设想高于物理参数、尺寸和数量指定数值的值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除非在本说明书中有相反的声明。
虽然对首选实施方式的特定功能多次强调,但应理解为,在不偏离本发明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对首选实施方式加入许多其他功能和作出许多改动。根据本发明内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很容易地对本发明的首选实施方式做出这些及其他改动,由此可以清楚地了解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为本发明内容的说明性描述,而非限制性描述。

Claims (11)

1.一种制备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的工艺,所述工艺包括;
(a)在温度20℃到150℃的第一个流体介质中并存在酸性催化剂的条件下,将化学式-I的芳香族二胺与化学式-IIa的取代水杨醛和化学式-IIb的取代水杨醛反应,搅拌获得第一次产物混合物;
Figure FDA0003025112130000011
其中,R1、R2、R4、R6、R8、R10和R12为氢;
R5和R9从叔烷基族独立选择;
R7和R11为氢;
R3为氢;
(b)在低压下浓缩所述第一次产物混合物,获得含有原始席夫碱亚胺配体的第一次残留物,然后提纯所述第一次残留物获得席夫碱亚胺配体,由化学式-III表示;
(c)将化学式-III的所述席夫碱亚胺配体与卤化流体介质混合,搅拌获得混合物,然后向所述混合物加入过渡金属卤化物并维持在30℃,搅拌混合物获得第二次产物混合物;其中所述卤化流体介质是从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氯化碳和氯仿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化学式-III的所述席夫碱亚胺配体与所述过渡金属卤化物的摩尔比为1:1;所述搅拌混合物的时间为24小时;
(d)在低压下浓缩所述第二次产物混合物,获得含有原始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的第二次残留物,然后利用有机流体介质提纯所述第二次残留物,获得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由化学式-IV表示;
Figure FDA0003025112130000021
其中,R1、R2、R4、R6、R8、R10和R12为氢;
R5和R9从叔烷基族独立选择;
R7和R11为氢;
R3为氢;
M是从铪和钛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过渡金属;
X为Cl。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芳香族二胺是间苯二甲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化学式-IIa的所述取代水杨醛和化学式-IIb的所述取代水杨醛从3-叔丁基水杨醛和3,5-二-叔丁基水杨醛组成的组中独立选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化学式-IIa的所述取代水杨醛和化学式-IIb的所述取代水杨醛相同或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酸性催化剂是从对甲苯磺酸和硫酸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第一个流体介质是从甲苯、甲醇、乙醇和二甲苯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过渡金属卤化物是从卤化铪和卤化钛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所述卤化物为氯化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有机流体介质是从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和正壬烷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步骤(a)的执行时间在1小时到24小时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为以下组合:
i.R1、R2、R3、R4、R6、R7、R8、R10、R11和R12为氢;R5和R9为叔丁基族;M为钛(Ti);X为Cl。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芳香族二胺与化学式-IIa的所述取代水杨醛的摩尔比为1:1,所述芳香族二胺与化学式-IIb的所述取代水杨醛的摩尔比为1:1。
CN201780008190.3A 2016-01-25 2017-01-25 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制备工艺 Active CN1086990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N201621002773 2016-01-25
IN201621002773 2016-01-25
PCT/IB2017/050369 WO2017130103A1 (en) 2016-01-25 2017-01-25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transition metal-schiff base imine ligand complex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9088A CN108699088A (zh) 2018-10-23
CN108699088B true CN108699088B (zh) 2021-07-23

Family

ID=59397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8190.3A Active CN108699088B (zh) 2016-01-25 2017-01-25 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407387A1 (zh)
JP (1) JP6902551B2 (zh)
CN (1) CN108699088B (zh)
BR (1) BR112018015128A2 (zh)
NL (1) NL2018228B1 (zh)
WO (1) WO20171301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90528A (zh) 2020-08-13 2023-07-25 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使用过渡金属双(酚盐)催化剂配合物得到的含有环状物的聚合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26074B (zh) * 2020-09-22 2021-08-31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HfC/C陶瓷前驱体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37252B (zh) * 2020-10-16 2024-07-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苯乙烯-共轭二烯共聚物催化加氢胶液中残余镍的脱除方法
CN112538098B (zh) * 2020-12-08 2021-11-26 中山大学 一种α-磺酸-β-二亚胺镍配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在催化烯烃聚合中的应用
CN112851712A (zh) * 2020-12-29 2021-05-28 晨茵科创(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三齿[ono]钨配位化合物及其光学应用
CN113307831B (zh) * 2021-06-17 2023-08-22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钴(ii)香豆素类席夫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TWI791362B (zh) 2021-12-27 2023-02-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有機金屬錯合物、包含其之觸媒組合物、以及聚烯烴的製備方法
CN116333003B (zh) * 2023-03-13 2024-11-22 浙江吉能时代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催化聚碳酸酯合成的席夫碱钴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9052A (zh) * 1997-04-25 1998-11-1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烯烃聚合催化剂、过渡金属化合物、烯烃聚合方法和α-烯烃/共轭二烯共聚物
CN1251842A (zh) * 1999-11-11 2000-05-03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非茂类钛金属聚烯烃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00546990C (zh) * 2006-12-28 2009-10-07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四齿ⅳb族过渡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030843A (zh) * 2010-11-04 2011-04-2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烯烃聚合非茂金属催化剂体系及其制备与应用
JP2013241415A (ja) * 2013-06-17 2013-12-05 Ricoh Co Ltd 二光子吸収材料とその用途
CN104030975A (zh) * 2014-06-25 2014-09-10 福州大学 一种Mn(Ⅲ)-Salen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14170913A2 (en) * 2013-04-17 2014-10-23 Reliance Industries Limited A novel transition metal based pro-catalyst and a process for its preparation
CN104588100A (zh) * 2015-01-09 2015-05-06 福州大学 一种催化硫醚氧化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6005961A1 (en) * 2014-07-11 2016-01-14 Reliance Industries Limited Single site catalyst immobilized on inorganic oxide suppor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30020B2 (ja) * 1997-04-25 2004-05-2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遷移金属化合物、オレフィンの重合方法およびα−オレフィン・共役ジエン共重合体
JP3808168B2 (ja) * 1997-05-20 2006-08-0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およびオレフィンの重合方法
ATE364637T1 (de) * 2003-02-07 2007-07-15 Basell Polyolefine Gmbh Polymerisationskatalysatoren, organische übergangsmetallverbindung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olefinen
CN102936301B (zh) * 2012-11-07 2015-04-22 复旦大学 三齿席夫碱钛基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9052A (zh) * 1997-04-25 1998-11-1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烯烃聚合催化剂、过渡金属化合物、烯烃聚合方法和α-烯烃/共轭二烯共聚物
CN1251842A (zh) * 1999-11-11 2000-05-03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非茂类钛金属聚烯烃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00546990C (zh) * 2006-12-28 2009-10-07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四齿ⅳb族过渡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030843A (zh) * 2010-11-04 2011-04-2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烯烃聚合非茂金属催化剂体系及其制备与应用
WO2014170913A2 (en) * 2013-04-17 2014-10-23 Reliance Industries Limited A novel transition metal based pro-catalyst and a process for its preparation
JP2013241415A (ja) * 2013-06-17 2013-12-05 Ricoh Co Ltd 二光子吸収材料とその用途
CN104030975A (zh) * 2014-06-25 2014-09-10 福州大学 一种Mn(Ⅲ)-Salen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16005961A1 (en) * 2014-07-11 2016-01-14 Reliance Industries Limited Single site catalyst immobilized on inorganic oxide suppor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CN104588100A (zh) * 2015-01-09 2015-05-06 福州大学 一种催化硫醚氧化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alysts for the Low Temperature Polymerization of Ethylene;K. J. TAYLOR,;《Polymer》;19641231;第207-211页,尤其是第207、209-210页 *
Complexes of zinc-, cadmium- and mercury(II) with some diimine (N2O2) Schiff base ligands containing non-coordinating azomethine nitrogen atom;Y. Sreenivasulu等,;《J. Indian Chem. Soc.》;19940131;第41-43页 *
Syntheses of Some New Group 4 non-Cp Complexes Bearing Schiff-base, Thiophene Diamide Ligands Respectively and Their Catalytic Activities for α-Olefin Polymerization;HUANG,Ji-Ling等,;《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20041231;第577-584页,尤其是第580、582页 *
间苯二胺水杨醛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李艳等,;《化工科技》;20131231;第12-1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02551B2 (ja) 2021-07-14
BR112018015128A2 (pt) 2018-12-18
NL2018228A (en) 2017-07-31
CN108699088A (zh) 2018-10-23
WO2017130103A1 (en) 2017-08-03
US20200407387A1 (en) 2020-12-31
NL2018228B1 (en) 2017-09-20
JP2019504838A (ja) 2019-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9088B (zh) 过渡金属席夫碱亚胺配体络合物制备工艺
Saito et al. A new titanium complex having two phenoxy‐imine chelate ligands for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Jing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minopyridine iron (II) chloride catalysts for isoprene polymerization: Sterically controlled monomer enchainment
JPH0312439A (ja) シンジオタクチック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50143579A (ko) 새로운 전이 금속 기반 프로-촉매와 이의 제조 공정
EP2739655A1 (en) Catalysts for preparing 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uhmwpe)
Wang et al. Propylene homopolymerization and copolymerization with ethylene by acenaphthene-based α-diimine nickel complexes to access EPR-like elastomers
JP2008520813A (ja) アイソタクチックポリプロピレン含有ポリマー
CN114316101B (zh) 一种茂金属催化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催化烯烃聚合的用途
CN111032216B (zh) 具有阳离子过渡金属配合物和基于硼酸根的大体积阴离子的有机金属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和使用其制备低聚物的方法
JP2001139647A (ja) 星型ブロックコポリマー
Zhang et al. Substituent effects of pyridyl-methylene cyclopentadienyl rare-earth metal complexes on styrene polymerization
WO2019120846A1 (en) PROCESS FOR POLYMERIZING ß-BUTYROLACTONE
Sun et al. Synthesis of amphiphilic poly (ethylene oxide)-b-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diblock copolymers via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utilizing halide exchange technique
Yang et al. Polymerization of conjugated dienes and olefins promoted by cobalt complexes supported by phosphine oxide ligands
US7498390B2 (en) Chromium complexes and their use in olefin polymerization
JPH04502488A (ja) プロピレンとオレフインとのシンジオタクチツク共重合体の製造法
JPS6356248B2 (zh)
CN113061203B (zh) 一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苯乙烯类单体全同立构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5732503B (zh) 一种新型β‑二酮类Ni有机配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583060B (zh) 铁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铁催化剂及其应用以及聚丁二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83058B (zh) 铁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铁催化剂及其应用以及聚丁二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27112B (zh) 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使用由此制备的催化剂制备聚丙烯的方法
JPH11171915A (ja) 銅化合物を用いた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Xie et al. Synthesis,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tic activity of lanthanide complexes containing an ansa carbonous‐bridged cyclopentadienyl—thienyl ligan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