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5041B - 二维码生成及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二维码生成及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65041B CN108665041B CN201810437810.1A CN201810437810A CN108665041B CN 108665041 B CN108665041 B CN 108665041B CN 201810437810 A CN201810437810 A CN 201810437810A CN 108665041 B CN108665041 B CN 10866504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mensional code
- verification information
- target object
- matched
- c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108091026890 Coding region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6K19/06056—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 marking comprising a further embedded marking, e.g. a 1D bar code with the black bars containing a smaller sized cod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aracter Discrimination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二维码生成及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二维码生成方法包括:获取与二维码生成指令对应的目标对象,并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至少一个验证信息;建立并存储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至少一个验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验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生成匹配的二维码,其中,在所述二维码中所述验证信息能够被人眼直接辨识。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对普通二维码进行升级,使其具备防伪功能,从而提升二维码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维码生成及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二维码可以分为堆叠式/行排式二维条码和矩阵式二维条码。
QR(Quick Response,快速反应)矩阵式二维码,又称棋盘式二维条码,图1为现有技术中传统QR二维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传统QR二维码是在一个矩形空间通过黑、白像素在矩阵中的不同分布进行编码。在矩阵相应元素位置上,用点(方点、圆点或其他形状)的出现表示二进制“1”,点的不出现表示二进制的“0”,点的排列组合确定了矩阵式二维条码所代表的意义。矩阵式二维条码是建立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组合编码原理等基础上的一种新型图形符号自动识读处理码制。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传统QR二维码存在如下缺陷:非常容易被复制利用,安全性较低;只具备编码和识别功能,功能单一,无法实现防伪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二维码生成及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对现有的二维码进行优化,提升二维码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与二维码生成指令对应的目标对象,并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至少一个验证信息;
建立并存储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至少一个验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验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生成匹配的二维码,其中,在所述二维码中所述验证信息能够被人眼直接辨识。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二维码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待识别二维码,其中,在所述待识别二维码中包括至少一个目标验证信息,所述目标验证信息能够被人眼直接辨识;
解析所述待识别二维码中包括的目标对象,并获取预存的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至少一项标准验证信息;
根据所述标准验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验证信息,对所述待识别二维码进行验证。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二维码生成装置,包括:
信息生成模块,用于获取与二维码生成指令对应的目标对象,并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至少一个验证信息;
关系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并存储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至少一个验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维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验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生成匹配的二维码,其中,在所述二维码中所述验证信息能够被人眼直接辨识。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二维码识别装置,包括:
二维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识别二维码,其中,在所述待识别二维码中包括至少一个目标验证信息,所述目标验证信息能够被人眼直接辨识;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解析所述待识别二维码中包括的目标对象,并获取预存的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至少一项标准验证信息;
二维码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准验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验证信息,对所述待识别二维码进行验证。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二维码生成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二维码生成方法。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二维码识别方法。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二维码识别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针对相应的目标对象生成与目标对象匹配的至少一个验证信息;建立并存储目标对象与验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验证信息以及目标对象,生成匹配的二维码。在识别二维码时,解析待识别二维码中包括的目标对象,并获取预存的与目标对象匹配的标准验证信息;根据标准验证信息以及目标验证信息,对待识别二维码进行验证,解决现有技术中二维码缺乏防伪功能的问题,实现对普通二维码进行升级,使其具备防伪功能,从而提升二维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传统QR二维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具备防伪功能的二维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二维码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识别二维码后验证界面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二维码验证通过界面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二维码验证失败界面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二维码生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二维码识别装置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实施例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生成二维码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二维码生成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并一般可集成在二维码生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服务器等)中,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
S110、获取与二维码生成指令对应的目标对象,并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至少一个验证信息。
其中,二维码生成指令可以通过触发相应的功能键获取,也可以通过相应的代码或程序针对某种触发操作进行识别获取。目标对象可以是任意网页或网站的链接,也可以是文字、图片或其他文件等。任何可以做成二维码的对象都可以作为目标对象,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验证信息是用于对二维码进行验证的信息,可以包括数字、字母、其他类型的字符以及图片等。任何可以用于对二维码进行验证的信息均可以作为验证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同样不进行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到二维码生成指令对应的用于生成二维码的目标对象,可以通过复制或输入网页链接的方式获取目标对象,或者通过获取目标对象(文字、图片或其他文件等)在本地的存储路径进而获取目标对象。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公知常识,在本技术方案的技术背景下,建立其他获取目标对象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为了保证生成的二维码具备防伪功能,在获取到目标图像后,还需要生成与目标对象匹配的至少一个验证信息,用于对二维码进行验证。
S120、建立并存储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至少一个验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应的,为了实现采用验证信息对二维码进行验证的防伪功能,需要为目标对象与生成的验证信息之间建立并存储相应的对应关系。可选的,可以将目标对象与验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于设定数据库中。
S130、根据所述验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生成匹配的二维码,其中,在所述二维码中所述验证信息能够被人眼直接辨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验证信息以及目标对象生成匹配的二维码的过程与传统的QR二维码的生成过程类似,都需要数据分析和数据编码两个主要过程。其中,数据分析包括确定编码的字符类型,按相应的字符集转换成符号字符;选择纠错等级,在规格一定的条件下,纠错等级越高其真实数据的容量越小。数据编码包括将数据字符转换为位流,整体构成一个数据的码字序列。数据码字序列反映的是二维码的数据内容。本发明实施例除了需要数据分析和数据编码的过程,还需要加入额外的验证信息的生成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维码中的验证信息是可以被人眼直接辨识的。这样设置的好处是用户对二维码进行验证时,方便用户快速地查找并核对二维码中包括的验证信息,从而缩短二维码的验证时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二维码包括码元;其中,所述码元的颜色包括黑色、白色或者彩色,所述码元的尺寸小于标准二维码中的码元尺寸。
其中,码元是二维码中的最小单位。如图1所示,二维码中的一个“小方块”A就是一个码元。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码元的颜色进行限制,但是为了便于二维码的识别,可选的,将二维码中码元的颜色使用深色覆盖,二维码背景的颜色使用浅色覆盖,并尽量令颜色柔和过度,避免颜色边缘。二维码的码元与背景颜色有较强烈的明度对比。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脑上,使用电脑识别软件对二维码进行直接识别的话,一个像素对应一码元就可以被识别。然而,通常所用QR二维码一般都是使用手机摄像头进行识别的,这种情况下一个像素对应一码元无法被手机摄像头识别。传统QR二维码的尺寸一般是0.42mm/码元或者更大,其数量级都在10-1及以上。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码元与传统QR二维码并不相同,为了防止二维码印刷后被广泛复制,将码元的尺寸做到小于标准二维码中的码元尺寸,最小可以是0.076mm,其数量级达到10-2。这样数量级的码元印刷后是不容易被复制的。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针对相应的目标对象生成与目标对象匹配的至少一个验证信息;建立并存储目标对象与验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验证信息以及目标对象,生成匹配的二维码,解决现有技术中二维码印刷后极易被复制且缺乏防伪功能的问题,实现对普通二维码进行升级,使其具备防伪功能及不易复制的物理特性,从而提升二维码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的流程图,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具体化,在本实施例中,给出实现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至少一个验证信息以及对应的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二维码识别区域的不同技术方案,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操作:
S210、获取与二维码生成指令对应的目标对象,并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至少一个验证信息。
其中,所述验证信息可以具体包括:唯一身份标识、可辨识标识以及验证标识,相应的,S210可以进一步细化为S210a、S210b以及S210c这三个并列步骤。
S210a、按照预设的身份标识生成规则,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设定位数的唯一身份标识作为验证信息;其中,所述唯一身份标识中包括:字母,和/或数字。
其中,身份标识生成规则可以是生成唯一字母或数字组合的字符串所对应的规则或方法。在现有技术中有多种成熟的生成唯一字母或数字组合的字符串的手段,本发明实施例不再一一列举。设定位数可以是10位、11位或12位,具体可以依据二维码图案边长大小以及二维码的生成数量进行设计,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身份标识可以是随机生成的,也可以是按一定规则生成的,但不管采用哪种生成方法,都需要保证生成的身份标识具有唯一性。为了保持美观性,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首先选用多位数的字母和/或数字组合的身份标识可以生成大数量的唯一的身份标识。当字母和/或数字组成的身份标识数量达到极限时,可以考虑添加其他的符号组成身份标识。由此可见,身份标识能够标识唯一的二维码。
S210b、按照预设的可辨识标识生成规则,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可辨识标识作为验证信息;其中,所述可辨识标识包括:字母、数字或可辨识图案。
其中,可辨识标识生成规则可以是随机生成一个字母、数字或可辨识图案。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二维码中包括的可辨识标识可以相同的,也即,可辨识标识可以不具备唯一性,只要能被用户用人眼直接辨识即可。
S210c、按照预设的验证标识生成规则,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验证标识作为验证信息;其中,所述验证标识包括:字母,和/或数字,且所述验证标识与所述身份标识相匹配。
其中,验证标识生成规则可以是随机生成预设数量的字符串,预设数量可以6、8或9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验证标识用于进一步对生成的二维码进行验证。验证标识可以配合计算机设备进行进一步的逻辑校验,从而进一步增强二维码的防伪功能。可选的,验证标识选用随机生成的数字序列,以便在配合计算机设备进行校验时,方便用户操作。同样的,不同的二维码中包括的验证标识也可以相同的,也即,验证标识可以不具备唯一性,但需要与二维码的身份标识需要相对应。
S220、建立并存储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至少一个验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S230、根据所述验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生成匹配的二维码,其中,在所述二维码中所述验证信息能够被人眼直接辨识。
S230a、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二维码识别区域;将所述身份标识设置于所述二维码识别区域外部的第一设定位置处,形成所述匹配的二维码。
其中,第一设定位置可以是二维码的上方、下方、左方或者右方,为了保持二维码的美观性,可选的,将第一设定位置设置为二维码的上方。
具体的,在采用唯一身份标识作为验证信息时,可以在身份标识前加入固定的“ID”或“序号”等身份标识的标识信息。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具备防伪功能的二维码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虚线框标注的区域A对应的标识“J3123456789”即为身份标识,“ID”为身份标识的标识信息。
S230b、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二维码识别区域;将所述可辨识标识设置于所述二维码识别区域内部,形成所述匹配的二维码。
其中,二维码识别区域即为用户在使用二维码进行识别的区域,通常,该区域为正方形区域。如图4所示,虚线框标注的区域B对应的标识“W”即为可辨识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辨识标识中的可辨识图案与传统QR二维码中包括的头像或公司logo等图案并不相同。传统QR二维码中包括的头像或公司logo等图案会覆盖部分二维码识别区域中的数据信息,且在扫码时图案以及图案覆盖的识别区域无法被识别。但由于二维码具有容错能力,所以即使被图案覆盖小部分识别区域,二维码也能被识别出来,前提是图案必须小于安全面积。一旦图案覆盖的区域超过安全面积,则传统的QR二维码不能被识别。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可辨识图案是内嵌在二维码识别区域内部的,扫码时能够被识别且并不会覆盖二维码识别区域中的数据信息。
S230c、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二维码识别区域;将所述验证标识设置于所述二维码识别区域外部的第二设定位置处,形成所述匹配的二维码。
其中,第二设定位置可以是二维码的上方、下方、左方或者右方,为了保持二维码的美观性,且与二维码中的身份标识相对应,可选的,将第二设定位置设置为二维码的下方。如图4所示,虚线框标注的区域C对应的标识“300766281”即为验证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例性地将S210a、S210b、S210c、S220、S230a、S230b和S230c组成一个实施例执行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但本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示例,还可以将S210a、S220和S230a;S210b、S220和S230b;S210a、S210b、S220、S230a和S230b;以及S210a、S210c、S220、S230a和S230c分别组成相应的实施例执行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
也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二维码中同时设置身份标识、可辨识标识及验证标识,也可以分别单独设置身份标识和可辨识标识,还可以同时设置身份标识和验证标识,或同时设置身份标识和可辨识标识。这是因为验证标识需要与身份标识相匹配,所以验证标识通常需要和身份标识一起设置。
另外还需说明的是,S210a和S210b以及S230a和S230b并没有先后顺序关系,可以先实施步骤S210a和S230a,也可以先实施步骤S210b和S230b,还可以两者并行实施或择一实施。
也即,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二维码中身份标识和可辨识标识两类验证信息的生成顺序进行限制,但由于验证标识与身份标识相匹配,所以通常来讲,生成验证标识要在身份标识后进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二维码识别区域,包括:生成用于定位的二维码功能图形;其中,所述二维码功能图形中包括定位图形,所述定位图形由两条黑白相间组成的直线构成,所述定位图形能够被人眼直接辨识;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生成二维码编码区域;将所述二维码功能图形与所述二维码编码区域进行组合,得到所述二维码识别区域。
其中,二维码功能图形主要用于实现二维码的其他附属功能。二维码编码区域指的是二维码识别区域中包括与目标对象对应的数据信息区域。定位图形与传统QR二维码中包括的定位图形的生成方法是相同的,都是在二维码编码区域嵌入两条黑白相间组成的直线。区别在于,传统QR二维码中包括的定位图形无法用人眼进行识别,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定位图形是可以直接用人眼识别的。这样设置定位图形的好处是能够实现快速确定二维码的角度,纠正扭曲。如图4中标注的两条虚线L即为定位图形。
另外还需说明的是,在二维码功能图形中,除了包括可以用人眼直接辨识的定位图形,还可以包括3个位置探测图形以及校正图形。如图4所示,位置探测图形D由三个黑白相间的大正方形嵌套组成,分别位于二维码左上角、右上角以及左下角,目的是为了确定二维码的大小和位置。校正图形J由三个黑白相间的小正方形嵌套组成,便于确定二维码中心,纠正扭曲。位置探测图形D以及校正图形J与传统QR二维码中的位置探测图形以及校正图形是相同的。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传统QR二维码进行升级,为传统QR二维码添加相应的验证信息以在识别二维码的过程中对二维码进行验证,从而实现对普通二维码进行升级,使其具备防伪功能及不易复制的物理特性,从而提升二维码的安全性。
实施例三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二维码识别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根据与目标对象匹配的标准验证信息以及二维码中包括的目标验证信息验证二维码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二维码识别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并一般可集成在计算机设备中,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
S310、获取待识别二维码,其中,在所述待识别二维码中包括至少一个目标验证信息,所述目标验证信息能够被人眼直接辨识。
其中,目标验证信息是待识别二维码在生成过程中生成的验证信息,用于用户对待识别二维码进行验证。
S320、解析所述待识别二维码中包括的目标对象,并获取预存的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至少一项标准验证信息。
其中,标准验证信息是在待识别二维码在生成过程中存储中的,与目标对象匹配的验证信息。
具体的,在获取到待识别二维码后,可以采用通用的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对待识别二维码进行扫描。扫描后可以对二维码包括数据信息进行解析以获取目标对象(网页链接、文字、图片或其他文件等),同时,还可以获取与目标对象匹配的至少一项标准验证信息。
S330、根据所述标准验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验证信息,对所述待识别二维码进行验证。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标准验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验证信息,对所述待识别二维码进行验证,包括:将所述标准验证信息提供给用户,以使用户对所述待识别二维码进行验证;和/或获取用户输入的目标验证信息,并将所述目标验证信息与所述标准验证信息进行匹配,以完成对所述待识别二维码的验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标准验证信息可以在二维码的左侧、右侧或下方显示,以实现用户根据显示的标准验证信息对二维码中包括的目标验证信息进行验证。同时,还可以通过用户输入的方式获取目标验证信息,当用户输入的目标验证信息与二维码中包括的标注验证信息匹配成功时,说明待识别二维码验证通过。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识别二维码后验证界面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二维码验证通过界面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二维码验证失败界面的示意图。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如图6所示,用户使用计算机设备(手机或电脑等)对图6中的左侧的二维码进行扫描识别后,会弹出图6右侧的验证界面,用于对扫描的二维码进行进一步防伪验证。当采用实施例二中的身份标识、可辨识标识以及验证标识三种目标验证信息对二维码验证时,在验证界面中要分别对三种目标验证信息进行验证。即,在验证界面中分别显示扫描二维码获取的身份标识“ID:J3123456789”以及可辨识标识“W”,使用户对识别出的身份标识“ID:J3123456789”与二维码中的身份标识“ID:J3123456789”核对是否一致,对识别出的可辨识标识“W”与二维码中的可辨识标识“W”核对是否一致。同时,当使用验证标识对二维码验证时,可以在验证界面中显示输入验证标识的区域,即图6中的提交验证码下方的输入区域。用户根据提示输入二维码中下方的验证标识“300766281”并点击提交,即会在验证界面的验证结果处显示验证结果。如图7所示,当用户输入的验证码与二维码中的验证标识一致时,即会显示验证通过的界面,并跳转到另外的界面显示识别出的目标对象。如图8所示,当用户输入的验证码与二维码中的验证标识不一致时,即会显示验证失败的界面,同时并不会跳转到另外的界面显示识别出的目标对象。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待识别二维码,解析待识别二维码中包括的目标对象,并获取预存的与目标对象匹配的至少一项标准验证信息,根据标准验证信息以及目标验证信息,对待识别二维码进行验证,解决现有技术中二维码缺乏防伪功能的问题,通过验证信息对识别的二维码进行验证,从而提升二维码的安全性。
实施例四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二维码生成装置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包括:信息生成模块410、关系建立模块420以及二维码生成模块430,其中:
信息生成模块410,用于获取与二维码生成指令对应的目标对象,并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至少一个验证信息;
关系建立模块420,用于建立并存储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至少一个验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维码生成模块430,用于根据所述验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生成匹配的二维码,其中,在所述二维码中所述验证信息能够被人眼直接辨识。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针对相应的目标对象生成与目标对象匹配的至少一个验证信息;建立并存储目标对象与验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验证信息以及目标对象,生成匹配的二维码,解决现有技术中二维码缺乏防伪功能的问题,实现对普通二维码进行升级,使其具备防伪功能,从而提升二维码的安全性。
可选的,信息生成模块410,还用于按照预设的身份标识生成规则,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设定位数的唯一身份标识作为验证信息;其中,所述唯一身份标识中包括:字母,和/或数字;二维码生成模块430,还用于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二维码识别区域;将所述验证信息设置于所述二维码识别区域外部的第一设定位置处,形成所述匹配的二维码。
可选的,信息生成模块410,还用于按照预设的可辨识标识生成规则,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可辨识标识作为验证信息;其中,所述可辨识标识包括:字母、数字或可辨识图案;二维码生成模块430,还用于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二维码识别区域;将所述验证信息设置于所述二维码识别区域内部,形成所述匹配的二维码。
可选的,信息生成模块410,还用于按照预设的验证标识生成规则,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验证标识作为验证信息;其中,所述验证标识包括:字母,和/或数字,且所述验证标识与所述身份标识相匹配;二维码生成模块430,还用于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二维码识别区域;将所述验证信息设置于所述二维码识别区域外部的第二设定位置处,形成所述匹配的二维码。
可选的,所述二维码包括码元;其中,所述码元的颜色包括黑色、白色或者彩色,所述码元的尺寸小于标准二维码中的码元尺寸。
可选的,二维码生成模块430,还用于生成用于定位的二维码功能图形;其中,所述二维码功能图形中包括定位图形,所述定位图形由两条黑白相间组成的直线构成,所述定位图形能够被人眼直接辨识;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生成二维码编码区域;将所述二维码功能图形与所述二维码编码区域进行组合,得到所述二维码识别区域。
上述二维码生成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二维码生成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二维码生成方法。
实施例五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二维码识别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装置包括:二维码获取模块510、信息获取模块520以及二维码验证模块530,其中:
二维码获取模块510,用于获取待识别二维码,其中,在所述待识别二维码中包括至少一个目标验证信息,所述目标验证信息能够被人眼直接辨识;
信息获取模块520,用于解析所述待识别二维码中包括的目标对象,并获取预存的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至少一项标准验证信息;
二维码验证模块530,用于根据所述标准验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验证信息,对所述待识别二维码进行验证。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待识别二维码,解析待识别二维码中包括的目标对象,并获取预存的与目标对象匹配的至少一项标准验证信息,根据标准验证信息以及目标验证信息,对待识别二维码进行验证,解决现有技术中二维码缺乏防伪功能的问题,通过验证信息对识别的二维码进行验证,从而提升二维码的安全性。
可选的,二维码验证模块530,还用于将所述标准验证信息提供给用户,以使用户对所述待识别二维码进行验证;和/或获取用户输入的目标验证信息,并将所述目标验证信息与所述标准验证信息进行匹配,以完成对所述待识别二维码的验证。
上述二维码识别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二维码识别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二维码识别方法。
实施例六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1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计算机设备612的框图。图11显示的计算机设备6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1所示,计算机设备6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机设备6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616,存储装置6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装置628和处理器616)的总线618。
总线6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MCA)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
计算机设备6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设备6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装置6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6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632。计算机设备6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6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11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11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只读光盘(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CD-ROM)、数字视盘(Digital Video Disc-Read Only Memory,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618相连。存储装置6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626的程序636,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装置6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626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626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设备6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6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摄像头、显示器6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设备6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设备6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622进行。并且,计算机设备6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6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Network,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620通过总线618与计算机设备6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设备6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Disks,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器616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装置6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二维码生成方法,又例如实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二维码识别方法。
通过所述计算机设备针对相应的目标对象生成与目标对象匹配的至少一个验证信息;建立并存储目标对象与验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验证信息以及目标对象,生成匹配的二维码。在识别二维码时,解析待识别二维码中包括的目标对象,并获取预存的与目标对象匹配的标准验证信息;根据标准验证信息以及目标验证信息,对待识别二维码进行验证,解决现有技术中二维码缺乏防伪功能的问题,实现对普通二维码进行升级,使其具备防伪功能,从而提升二维码的安全性。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七还提供一种存储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任一所述的二维码生成方法以及二维码识别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射频(Radio Frequency,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7)
1.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与二维码生成指令对应的目标对象,并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至少一个验证信息;
建立并存储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至少一个验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验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生成匹配的二维码,其中,在所述二维码中所述验证信息能够被人眼直接辨识;
所述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至少一个验证信息,包括:
按照预设的可辨识标识生成规则,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可辨识标识作为验证信息;其中,所述可辨识标识包括:字母、数字或可辨识图案;
根据所述验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生成匹配的二维码,包括;
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二维码识别区域;
将所述验证信息设置于所述二维码识别区域内部,形成所述匹配的二维码;
其中,所述可辨识图案内嵌在二维码区域内部,不覆盖所述二维码识别区域内部数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包括码元;
其中,所述码元的颜色包括黑色、白色或者彩色,所述码元的尺寸小于标准二维码中的码元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二维码识别区域,包括:
生成用于定位的二维码功能图形;
其中,所述二维码功能图形中包括定位图形,所述定位图形由两条黑白相间组成的直线构成,所述定位图形能够被人眼直接辨识;
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生成二维码编码区域;
将所述二维码功能图形与所述二维码编码区域进行组合,得到所述二维码识别区域。
4.一种二维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识别二维码,其中,在所述待识别二维码中包括至少一个目标验证信息,所述目标验证信息能够被人眼直接辨识;
解析所述待识别二维码中包括的目标对象,并获取预存的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至少一项标准验证信息;
根据所述标准验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验证信息,对所述待识别二维码进行验证;
所述目标验证信息生成方式包括:
按照预设的可辨识标识生成规则,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可辨识标识作为验证信息;其中,所述可辨识标识包括:字母、数字或可辨识图案;
根据所述验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生成匹配的二维码,包括;
生成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二维码识别区域;
将所述验证信息设置于所述二维码识别区域内部,形成所述匹配的二维码;
其中,所述可辨识图案内嵌在二维码区域内部,不覆盖所述二维码识别区域内部数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标准验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验证信息,对所述待识别二维码进行验证,包括:
将所述标准验证信息提供给用户,以使用户对所述待识别二维码进行验证;和/或
获取用户输入的目标验证信息,并将所述目标验证信息与所述标准验证信息进行匹配,以完成对所述待识别二维码的验证。
6.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二维码生成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4-5中任一所述的二维码识别方法。
7.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二维码生成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4-5中任一所述的二维码识别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37810.1A CN108665041B (zh) | 2018-05-09 | 2018-05-09 | 二维码生成及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37810.1A CN108665041B (zh) | 2018-05-09 | 2018-05-09 | 二维码生成及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65041A CN108665041A (zh) | 2018-10-16 |
CN108665041B true CN108665041B (zh) | 2021-08-03 |
Family
ID=63778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43781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65041B (zh) | 2018-05-09 | 2018-05-09 | 二维码生成及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66504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09766B (zh) * | 2018-11-22 | 2023-09-01 |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二维码识别方法、智能终端以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
CN109829349A (zh) * | 2018-12-20 | 2019-05-31 | 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提升二维码使用安全性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装置 |
CN109739233B (zh) * | 2018-12-29 | 2022-06-14 |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Agv小车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0111461B (zh) * | 2019-04-30 | 2022-11-01 | 尤尼泰克(嘉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通行证离线识别方法及设备 |
CN111222610B (zh) * | 2020-01-09 | 2022-09-02 | 周晓明 | 一种双id二维码微码元的编码和解码方法及系统 |
CN114758327B (zh) * | 2020-02-25 | 2024-06-14 |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识别码图像中的风险的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
CN112837446A (zh) * | 2020-12-28 | 2021-05-25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一种利用移动手持智能终端联动人力资源资料柜 |
CN114036320B (zh) * | 2022-01-10 | 2022-05-13 | 浙江万维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地块全生命周期图谱的二维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
CN114826601B (zh) * | 2022-03-22 | 2024-04-02 | 南京宁东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混合识别码及其生成方法、编译方法和系统 |
CN115310572B (zh) * | 2022-08-05 | 2024-04-16 | 蚂蚁区块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图形码的生成方法和图形码校验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293836A (ja) * | 2007-03-30 | 2007-11-08 | Denso Wave Inc | 情報コード印刷媒体読取方法及び情報コード印刷媒体読取装置 |
CN104346640A (zh) * | 2013-08-08 | 2015-02-11 | 李润容 | 二维码及生成二维码的方法 |
CN104778489A (zh) * | 2015-03-24 | 2015-07-15 |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组合式防伪标识、及其生成方法与生成装置 |
CN104899748A (zh) * | 2014-10-17 | 2015-09-09 | 陈谦 | 基于标识认证技术的二维码与刮刮码复合鉴真方法 |
CN105740931A (zh) * | 2016-02-05 | 2016-07-06 | 上海孔诚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多维防伪码、其制作方法及识别方法 |
CN106650545A (zh) * | 2016-09-30 | 2017-05-10 | 浙江涵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伪的二维码追溯标签以及生成方法与识别方法 |
CN206348843U (zh) * | 2016-12-09 | 2017-07-21 | 北京大码技术有限公司 | 组合二维码防伪系统、识读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93173A (zh) * | 2011-11-02 | 2013-05-08 | 李华容 | 一种防伪方法、标签及标签制作方法 |
CN107506816B (zh) * | 2017-08-15 | 2021-09-03 | 大连中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二维码标签、商品防伪码标签及商品防伪分析的方法 |
-
2018
- 2018-05-09 CN CN201810437810.1A patent/CN10866504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293836A (ja) * | 2007-03-30 | 2007-11-08 | Denso Wave Inc | 情報コード印刷媒体読取方法及び情報コード印刷媒体読取装置 |
CN104346640A (zh) * | 2013-08-08 | 2015-02-11 | 李润容 | 二维码及生成二维码的方法 |
CN104899748A (zh) * | 2014-10-17 | 2015-09-09 | 陈谦 | 基于标识认证技术的二维码与刮刮码复合鉴真方法 |
CN104778489A (zh) * | 2015-03-24 | 2015-07-15 |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组合式防伪标识、及其生成方法与生成装置 |
CN105740931A (zh) * | 2016-02-05 | 2016-07-06 | 上海孔诚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多维防伪码、其制作方法及识别方法 |
CN106650545A (zh) * | 2016-09-30 | 2017-05-10 | 浙江涵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伪的二维码追溯标签以及生成方法与识别方法 |
CN206348843U (zh) * | 2016-12-09 | 2017-07-21 | 北京大码技术有限公司 | 组合二维码防伪系统、识读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信息隐藏方法;孙浩天 等;《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0630;第12卷(第16期);第77-80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65041A (zh) | 2018-10-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65041B (zh) | 二维码生成及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11210510B2 (en) | Storing anonymized identifiers instead of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 |
US11349666B2 (en) | Electronically signing and distributing identification data as a service that provides proof of identity, integrity, validity and origin of data for non-repudiation and ID validation methods | |
WO2014098136A1 (ja) | 情報コード、情報コード生成方法、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及び情報コード利用システム | |
RU2634194C1 (ru) | Верификация результатов оптического распознавания символов | |
US20170200247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hentication of physical features on identification documents | |
CN108351956B (zh) | 用于印刷取证编码的2d条形码的方法和系统 | |
US20180033020A1 (en) |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forgery features on identification documents | |
JP2019192193A (ja) | 複合コードパターン、生成装置、読み取り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US10902278B2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 |
US20160078333A1 (en) | Encoding an information object | |
US20170345234A1 (en) | Resolving Card Malfunctions Using Card Information Access Control | |
CN112508145A (zh) | 电子印章生成及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180314820A1 (en) | Encoding of security codes | |
US11557136B1 (en) | Identity document verification based on barcode structure | |
CN111476090B (zh) | 水印识别方法和装置 | |
CN110764685B (zh) | 用于识别二维码的方法和设备 | |
WO2020199393A1 (zh) | 一种防伪系统及防伪方法 | |
US20150193900A1 (en) | Composite device and application process and apparatus thereof | |
Mantoro et al. | Real-time printed document authentication using watermarked qr code | |
CN113177543B (zh) | 证件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hou et al. | Dual-Message QR Codes | |
JP6488434B1 (ja) | 認証対象発行装置、認証対象発行システム、認証対象発行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Nguyen | Enhanced Color QR Codes with Resilient Error Correction for Dirt-Prone Surfaces | |
US11755757B1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the authenticity of an identity documen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0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