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662626A - 电焰灶 - Google Patents

电焰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2626A
CN108662626A CN201810779530.9A CN201810779530A CN108662626A CN 108662626 A CN108662626 A CN 108662626A CN 201810779530 A CN201810779530 A CN 201810779530A CN 108662626 A CN108662626 A CN 1086626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mber
thermal insulation
pneumatic module
insulation barri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795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驭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 Fir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77953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6262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3784 priority patent/WO202001506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662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26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34Elements and arrangements for heat storage or ins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Plasma Techn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焰灶,本发明的电焰灶具有一外壳,外壳内部具有空腔,空腔内设有电性连接的电源组件与电加热装置,这样,电加热装置便可正常工作,电加热装置通过出气组件产生的电弧可将抽气组件输送来的外部空气击穿形成对等离子气流,对等离子气流可从出气组件的出气端排出形成等离子火焰,进而可对厨具进行加热,从而可取代燃气灶使用的气体燃料,可大大提高电加热装置的使用安全性;通过将出气组件插装于隔热部件上,隔热部可有效将出气组件排出的高温等离子气流与外部空气隔开,高温等离子气流受外部空气的影响较小,高温等离子气流的温度变化较小,因而可提高电加热装置的热效率。

Description

电焰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焰灶。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电作为能量来源产生热能用来加热的灶具,具有方便安全等特点在各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电加热灶具主要有3种类型产品:1、电磁灶;电磁灶采用电磁感应原理,电磁炉的炉面是耐热陶瓷板,铁磁材质锅具放置在耐热陶瓷上,下面放置线圈,电磁灶的控制电路产生交变电流流过线圈从而产生磁场,磁场的磁力线穿过铁磁材质锅具底部,铁磁锅底会产生涡流,令锅底迅速发热产生高温,实现加热功能。2、电陶炉;在锅具的下部放置电阻丝,电阻丝通电后发热产生高温,高温电阻丝发热发光,主要以热辐射形式加热锅具底部。3、卤素灯灶;在锅具的下部放置卤素灯,卤素灯通电后发光产生红外热辐射原理,加热物品。
但现有的电加热方式的灶具存在以下问题:1、电磁加热原理要求锅具必须采用铁磁材质,否则不能实现加热功能,对锅具材质有限制,一些烹饪形式不能实现(比如采用陶瓷容器的一些烹饪方式不能用电磁灶加热)。另外铁磁锅具底部只有正对线圈上部的位置才能产生热,锅具其它地方没有线圈正对就不会产生热量,导致锅具加热均匀性不够,容易出现锅具有些地方高温,有些地方却是冷,对烹饪产生影响,达不到燃气加热的“火包锅”非常均匀加热效果。2、电陶炉和卤素灯灶都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来加热锅具,这两种加热方式虽然对锅具材质没有限制,可以加热各种材质的锅具包括陶瓷容器,但是辐射加热方式和传统的燃气火焰加热方式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也不能做到传统燃气加热的“火包锅”非常均匀的加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焰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加热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焰灶,其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电加热装置和与所述电加热装置电性连接的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多个用于产生电弧并将空气击穿形成等离子气流以对厨具进行加热的出气组件、用于将外部空气输送至各所述出气组件的抽气组件和用于对各所述出气组件排出的所述空气流进行隔热的隔热部,所述抽气组件分别与各所述出气组件连通,所述出气组件插接于所述隔热部上。
进一步地,各所述出气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抽气组件连通的进风头、用于将所述空气流排出的喷气管、套设于所述喷气管一端的盖板、套设于所述喷气管另一端的离子头和用于与所述离子头配合形成电弧以击穿空气的电极,所述进风头具有用于容置所述电极的容置室,所述盖板盖于所述容置室上,所述喷气管与所述容置室连通。
进一步地,各所述出气组件还包括用于对进风头中的空气进行搅拌混匀的搅拌件,所述搅拌件包括插装于所述容置室中的套管、设于所述套管上的多个进风孔和用于遮盖所述容置室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套设于所述套管上,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进风头上,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盖板连接。
进一步地,各所述进风孔沿所述套管周边的切线方向等间距设置,且各所述进风孔的中轴线的连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部开设有贯穿所述隔热部的顶部与底部的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内设有用于过滤废气的过滤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部包括第一隔热件与位于所述第一隔热件顶部的第二隔热件,所述第一隔热件与所述第二隔热件间隔设置,所述出气组件的一端插装于所述第一隔热件上,所述出气组件的另一端插装于所述第二隔热件上,所述第一隔热件上开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二隔热件上开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一排气孔与所述第二排气孔连通形成所述排气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热件具有碗杯状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二隔热件具有碗杯状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为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隔热件封盖所述第一腔室形成所述隔热腔,所述第一腔室的周边开设有多个用于支撑各所述出气组件一端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腔室的周边对应开设有多个用于支撑对应所述出气组件另一端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腔室的底板的中部设有一用于改变所述等离子气流方向的吸引件,所述出气组件包括用于将所述等离子气流排出的喷气管,所述喷气管上设有出气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腔室的底板的中部设有固定凹槽,所述吸引件包括支撑件以及位于所述支撑件顶部的顶部件,所述支撑件的底部插接于所述固定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抽气组件包括用于储存空气的集气室和用于将外部空气抽至所述集气室中的抽气件,所述集气室上开设有多个排气孔,各所述进风头均与一所述排气孔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电焰灶具有一外壳,外壳内部具有空腔,空腔内设有电性连接的电源组件与电加热装置,这样,电加热装置便可正常工作,电加热装置通过出气组件产生的电弧可将抽气组件输送来的外部空气击穿形成对等离子气流,对等离子气流可从出气组件的出气端排出形成等离子火焰,进而可对厨具进行加热,从而可取代燃气灶使用的气体燃料,可大大提高电加热装置的使用安全性;通过将出气组件插装于隔热部件上,隔热部可有效将出气组件排出的高温等离子气流与外部空气隔开,高温等离子气流受外部空气的影响较小,高温等离子气流的温度变化较小,因而可提高电加热装置的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焰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抽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气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隔热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隔热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隔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隔热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过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抽气组件;11—集气室;12—抽气件;111—排气孔;
20—第一隔热件;21—磁性件;22—固定槽;221—防滑凸起;23—第一腔室;231—第一通孔;24—第一排气孔;
30—第二隔热件;31—第二腔室;311—第二通孔;32—第二排气孔;33—吸引件;331—顶部件;34—固定凹槽;
40—厨具;
50—出气组件;51—进风头;52—喷气管;53—盖板;54—出气头;55—电极;511—容置室;56—搅拌件;561—套管;562—连接板;563—进风孔;
60—支撑架;
70—过滤结构;71—过滤挡板;711—容纳腔;72—过滤海绵
80—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10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焰灶,其包括外壳80、设于外壳80内的电加热装置和与电加热装置电性连接的电源组件,电源组件设于外壳80内,电加热装置包括多个用于产生电弧并将空气击穿形成等离子气流以对厨具40进行加热的出气组件50、用于将外部空气输送至各出气组件50的抽气组件10和用于对各出气组件50排出的空气流进行隔热的隔热部(图中未示出),抽气组件10分别与各出气组件50连通,出气组件50插接于隔热部上。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焰灶具有一外壳80,外壳80内部具有空腔,空腔内设有电性连接的电源组件与电加热装置,这样,电加热装置便可正常工作,电加热装置通过出气组件50产生的电弧可将抽气组件10输送来的外部空气击穿形成对等离子气流,对等离子气流可从出气组件50的出气端排出形成等离子火焰,进而可对厨具40进行加热,从而可取代燃气灶使用的气体燃料,可大大提高电加热装置的使用安全性;通过将出气组件50插装于隔热部件上,隔热部可有效将出气组件50排出的高温等离子气流与外部空气隔开,高温等离子气流受外部空气的影响较小,高温等离子气流的温度变化较小,因而可提高电加热装置的热效率。优选地,上述支架组件和隔热部均为由隔热材料制成的绝缘体,如由陶瓷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各出气组件50包括用于与抽气组件10连通的进风头51、用于将空气流排出的喷气管52、套设于喷气管52一端的盖板53、套设于喷气管52另一端的离子头和用于与离子头配合形成电弧以击穿空气的电极55,进风头51具有用于容置电极55的容置室511,盖板53盖于容置室511上,喷气管52与容置室511连通。具体地,该容置室511具有两端开口,其中一开口被拧盖密封遮盖,另一开口被盖板53遮盖密封,使得喷气管52与容置室511连通,电极55设置于该容置室511内。电极55具有与电源组件电性连接的导电线。此结构,抽气组件10将外部空气输送至容置室511,电极55与离子头配合产生电弧并击穿空气,以形成高温空气流,并经喷气管52排出,以对厨具40进行加热。通过设置拧盖,可方便对设置于容置室511内的电极55进行检修和维护。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各出气组件50还包括用于对进风头51中的空气进行搅拌混匀的搅拌件56,搅拌件56包括插装于容置室511中的套管561、设于套管561上的多个进风孔563和用于遮盖容置室511的连接板562,连接板562套设于套管561上,连接板562固定于进风头51上,连接板562与盖板53连接。具体地,套管561的两端开口,套管561插入容置室511内,套管561的一开口与容置室511的底面贴合密封,另一开口端套设有连接板562,该连接板562固定在进风头51上,可将容置室511的开口密封遮盖。盖板53与连接板562固定连接,套管561与喷气管52连通;电极55设于套管561中。
进一步地,如图3~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各进风孔563沿套管561周边的切线方向等间距设置,且各进风孔563的中轴线的连线垂直。此结构,有助于对进入套管561内的空气进行充分的混合,使得空气的均匀性高。在其它实施例中,进风孔563之间的位置关系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隔热部开设有贯穿隔热部的顶部与底部的排气管道(图中未示出),排气管道内设有用于过滤废气的过滤结构70。通过在隔热部上开设排气管道,便可通过排气管道将等离子气流燃尽后的废气排出,并通过与排气管道连接的外部废气处理装置回收废气,再通过在排气管道内设有用于对废气进行初次过滤的过滤结构70,可将从排气管道排出的废气进行初次过滤,可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等过滤和净化,减少废气从电加热装置泄露对人体的危害。
进一步地,如图6~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隔热部包括第一隔热件20与位于第一隔热件20顶部的第二隔热件30,第一隔热件20与第二隔热件30间隔设置,出气组件50的一端插装于第一隔热件20上,出气组件50的另一端插装于第二隔热件30上,第一隔热件20上开设有第一排气孔24,第二隔热件30上开设有第二排气孔32,第一排气孔24与第二排气孔32连通形成排气管道过滤结构70设置于排气管道内并靠近第一排气孔24处。具体地,第一隔热件20与第二隔热件30可拆卸固定,这样,便可通过将第一隔热件20与第二隔热件30拆卸开进行维检或清洗,并可更换设置于隔热腔内的隔热体。由于等离子气流具有较高的温度,因此,将过滤结构70设置于排气管道内并靠近第一排气孔24处,可待废气在隔热部内降温后再与过滤结构70接触,避免因高温损坏,使得隔热部的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地,如图6~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隔热件20具有碗杯状的第一腔室23,第二隔热件30具有碗杯状的第二腔室31,第一腔室23与第二腔室31为间隔设置,第二隔热件30封盖第一腔室23形成隔热腔,第一腔室23的周边开设有多个用于支撑各出气组件50一端的第一通孔231,第二腔室31的周边对应开设有多个用于支撑对应出气组件50另一端的第二通孔311。具体地,各出气组件50插入第一腔室23的第一通孔231中,又继续插入第二腔室31对应的第二通孔311中。此结构,第一隔热件20和第二隔热件30起到双重隔热作用,各出气组件50喷出的高温空气流汇聚于第二腔室31中,并从该第二腔室31的开口端对厨具40进行加热。由于第二腔室31与外部环境之间被第一隔热件20和第二隔热件30隔热阻挡,使得高温空气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小,电加热装置具有较高的热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腔室31的底板的中部设有一用于改变等离子气流方向的吸引件33,出气组件50包括用于将等离子气流排出的喷气管52,喷气管52上设有出气头54。通过吸引件33通过形成磁场使得等离子气流转向,出气头54可根据出气头54的规格实现等离子气流的流向调整,这样,可通过设置位于第二隔热件30底部的吸引件33以及位于喷气管52上的出气头54共同作用实现对从喷气管52流出的等离子气流的形态及流速的调整,可灵活调整电加热装置的加热效果,且可提高电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腔室31的底板的中部设有固定凹槽34,吸引件33包括支撑件以及位于支撑件顶部的顶部件,支撑件的底部插接于固定凹槽34内。通过设置固定凹槽34,可起到将吸引件33固定的作用,并将吸引件33设置为由支撑件和顶部件形成,支撑件用于固定以及支撑顶部件,顶部件的尺寸大于支撑件的尺寸,顶部件的磁场便会较支撑件更强,等离子气流汇集方向为顶部件处,而不会出现磁力过强导致等离子流正对吸引件33,使得吸引件33被等离子流损坏,可起到延长吸引件33的使用寿命的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抽气组件10包括用于储存空气的集气室11和用于将外部空气抽至集气室11中的抽气件12,集气室11上开设有多个排气孔111,各进风头51均与一排气孔111连通。集气室11为中空的密封腔室,抽气件12与集气室11连通。此处,抽气件12优选为鼓风机、轴流风机、气泵及风扇中的任意一种。集气室11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排气孔111,各排气孔111与对应的进风通道连通,进风通道与对应的容置室511连通。此结构,抽气件12将外部空气抽至集气室11内,通过各排气孔111均分至各出气组件50的容置室511中,使得各出气组件50的高温等离子气流均匀一致。在其它实施例中,抽气件12也可以为其它抽气的设备,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电焰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电加热装置和与所述电加热装置电性连接的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多个用于产生电弧并将空气击穿形成等离子气流以对厨具进行加热的出气组件、用于将外部空气输送至各所述出气组件的抽气组件和用于对各所述出气组件排出的所述空气流进行隔热的隔热部,所述抽气组件分别与各所述出气组件连通,所述出气组件插接于所述隔热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焰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出气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抽气组件连通的进风头、用于将所述空气流排出的喷气管、套设于所述喷气管一端的盖板、套设于所述喷气管另一端的离子头和用于与所述离子头配合形成电弧以击穿空气的电极,所述进风头具有用于容置所述电极的容置室,所述盖板盖于所述容置室上,所述喷气管与所述容置室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焰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出气组件还包括用于对进风头中的空气进行搅拌混匀的搅拌件,所述搅拌件包括插装于所述容置室中的套管、设于所述套管上的多个进风孔和用于遮盖所述容置室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套设于所述套管上,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进风头上,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盖板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焰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进风孔沿所述套管周边的切线方向等间距设置,且各所述进风孔的中轴线的连线垂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焰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部开设有贯穿所述隔热部的顶部与底部的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内设有用于过滤废气的过滤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焰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部包括第一隔热件与位于所述第一隔热件顶部的第二隔热件,所述第一隔热件与所述第二隔热件间隔设置,所述出气组件的一端插装于所述第一隔热件上,所述出气组件的另一端插装于所述第二隔热件上,所述第一隔热件上开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二隔热件上开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一排气孔与所述第二排气孔连通形成所述排气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焰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件具有碗杯状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二隔热件具有碗杯状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为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隔热件封盖所述第一腔室形成所述隔热腔,所述第一腔室的周边开设有多个用于支撑各所述出气组件一端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腔室的周边对应开设有多个用于支撑对应所述出气组件另一端的第二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焰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底板的中部设有一用于改变所述等离子气流方向的吸引件,所述出气组件包括用于将所述等离子气流排出的喷气管,所述喷气管上设有出气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焰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底板的中部设有固定凹槽,所述吸引件包括支撑件以及位于所述支撑件顶部的顶部件,所述支撑件的底部插接于所述固定凹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焰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组件包括用于储存空气的集气室和用于将外部空气抽至所述集气室中的抽气件,所述集气室上开设有多个排气孔,各所述进风头均与一所述排气孔连通。
CN201810779530.9A 2018-07-16 2018-07-16 电焰灶 Pending CN1086626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9530.9A CN108662626A (zh) 2018-07-16 2018-07-16 电焰灶
PCT/CN2018/103784 WO2020015066A1 (zh) 2018-07-16 2018-09-03 电焰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9530.9A CN108662626A (zh) 2018-07-16 2018-07-16 电焰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2626A true CN108662626A (zh) 2018-10-16

Family

ID=63788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79530.9A Pending CN108662626A (zh) 2018-07-16 2018-07-16 电焰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62626A (zh)
WO (1) WO2020015066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15082A1 (zh) * 2018-07-16 2020-01-23 卢驭龙 电加热装置和电焰灶
WO2020015072A1 (zh) * 2018-07-16 2020-01-23 卢驭龙 具有双层隔热件的电焰灶
WO2020015080A1 (zh) * 2018-07-16 2020-01-23 卢驭龙 电加热装置和电焰灶
WO2020015156A1 (zh) * 2018-07-16 2020-01-23 卢驭龙 电加热装置和电焰灶
CN111829023A (zh) * 2020-08-12 2020-10-27 广东国爱等离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增大加热面积的等离子体灶
CN111829025A (zh) * 2020-08-12 2020-10-27 广东国爱等离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隔热型等离子体灶
CN112153797A (zh) * 2020-09-08 2020-12-29 华中科技大学 等离子体射流装置、等离子体辅助加热灶头及燃气灶整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5092A (en) * 1984-11-30 1986-11-25 Plasma Energy Corporation Plasma arc bulk air heating apparatus
CN203704046U (zh) * 2014-02-17 2014-07-09 邵千秋 一种新型节能减排燃气灶
CN104713141A (zh) * 2015-03-17 2015-06-17 卢驭龙 等离子火炬装置及具有该等离子火炬装置的等离子灶
CN107314397A (zh) * 2017-08-08 2017-11-03 卢驭龙 等离子火炬装置及等离子灶具
CN207539941U (zh) * 2017-11-14 2018-06-26 浙江绿厨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侧带孔防风支架节能灶具
CN208687801U (zh) * 2018-07-16 2019-04-02 深圳驭龙电器有限公司 电焰灶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79181B2 (ja) * 2004-02-10 2008-11-1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847089Y (zh) * 2005-09-23 2006-12-13 乔善毅 等离子态火焰燃烧装置
CN102331010A (zh) * 2011-06-22 2012-01-25 苏州嘉言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电火花灶
CN204534716U (zh) * 2015-03-17 2015-08-05 卢驭龙 等离子火炬装置及具有该等离子火炬装置的等离子灶
CN207112869U (zh) * 2017-08-08 2018-03-16 卢驭龙 等离子火炬装置及等离子灶具
CN108662625A (zh) * 2018-07-16 2018-10-16 卢驭龙 电焰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5092A (en) * 1984-11-30 1986-11-25 Plasma Energy Corporation Plasma arc bulk air heating apparatus
CN203704046U (zh) * 2014-02-17 2014-07-09 邵千秋 一种新型节能减排燃气灶
CN104713141A (zh) * 2015-03-17 2015-06-17 卢驭龙 等离子火炬装置及具有该等离子火炬装置的等离子灶
CN107314397A (zh) * 2017-08-08 2017-11-03 卢驭龙 等离子火炬装置及等离子灶具
CN207539941U (zh) * 2017-11-14 2018-06-26 浙江绿厨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侧带孔防风支架节能灶具
CN208687801U (zh) * 2018-07-16 2019-04-02 深圳驭龙电器有限公司 电焰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吕玉明等: "等离子体灶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no. 03, pages 110 - 113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15082A1 (zh) * 2018-07-16 2020-01-23 卢驭龙 电加热装置和电焰灶
WO2020015072A1 (zh) * 2018-07-16 2020-01-23 卢驭龙 具有双层隔热件的电焰灶
WO2020015080A1 (zh) * 2018-07-16 2020-01-23 卢驭龙 电加热装置和电焰灶
WO2020015156A1 (zh) * 2018-07-16 2020-01-23 卢驭龙 电加热装置和电焰灶
CN111829023A (zh) * 2020-08-12 2020-10-27 广东国爱等离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增大加热面积的等离子体灶
CN111829025A (zh) * 2020-08-12 2020-10-27 广东国爱等离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隔热型等离子体灶
CN112153797A (zh) * 2020-09-08 2020-12-29 华中科技大学 等离子体射流装置、等离子体辅助加热灶头及燃气灶整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15066A1 (zh) 2020-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62626A (zh) 电焰灶
CN208509307U (zh) 电加热装置
CN108662625A (zh) 电焰灶
CN208154538U (zh) 电加热装置及加热灶
CN208687801U (zh) 电焰灶
CN205548371U (zh) 烹饪器具
CN208687800U (zh) 电焰灶
CN110360605A (zh) 电加热装置及加热灶
CN206775903U (zh) 电路板散热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03642256U (zh) 微波炉
WO2020015155A1 (zh) 电加热装置和电焰灶
CN107923628A (zh) 组合式炊具
CN206113033U (zh) 微波加热的快速烤箱
WO2022028278A1 (zh) 一种具有热风装置的抽屉
CN106691304B (zh) 利用风机热能的吸尘器和具有熨烫功能的吸尘器
WO2020015069A1 (zh) 电加热装置和电焰灶
CN1333202C (zh) 壁装式微波炉
CN102192537B (zh) 一种新型嵌入式微波炉
CN206018745U (zh) 电磁炉
CN207412063U (zh) 烹饪装置
CN1979000A (zh) 热风对流加热装置的微波炉
CN206018740U (zh) 电磁炉
CN208154536U (zh) 电加热装置
WO2020015080A1 (zh) 电加热装置和电焰灶
CN108684096A (zh) 一种微波和饮水一体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02

Address after: 518000 A Block 4401A, Beijing 100 Building, 5016 Shennan East Road, Guiyuan Street,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DRAGON DRIVER ELECTRIC APPLIANCE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267 Qianjin Road, 2 buildings 515

Applicant before: Lu Yulong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301, building 3, No. 19, Danzi North Road, Shatian community, Kengzi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Yulong electric flam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Luohu District Garden Street No. 5016 Shennan East Road, Kingkey 100 building A, 4401A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DRAGON DRIVER ELECTRIC APPLIANCE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2

Address after: 2101, B, Debo business building, 3333 Kaiping Road, East Taihu eco tourism resort,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Deyu new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301, building 3, No. 19, Danzi North Road, Shatian community, Kengzi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Yulong electric flame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31

Address after: 215000 No. 2222, Shengdong Road, Donghuan Road, Shengze Town,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Electric fire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1, B, Debo business building, 3333 Kaiping Road, East Taihu eco tourism resort,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Deyu new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