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2103A - 车辆用水泵的动力传递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水泵的动力传递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62103A CN108662103A CN201810807724.5A CN201810807724A CN108662103A CN 108662103 A CN108662103 A CN 108662103A CN 201810807724 A CN201810807724 A CN 201810807724A CN 108662103 A CN108662103 A CN 1086621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lley
- water pump
- power transmission
- conduit
- vehicle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3/00—Gearing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nstant gear ratio by friction between rotary members
- F16H13/02—Gearing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nstant gear ratio by friction between rotary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车辆用水泵的动力传递装置,包括驱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可变连接机构及发动机,所述从动皮带轮具有一个外直径部分和一个内直径部分;所述可变连接机构包括第一空转皮带轮和第二空转皮带轮以及致动器。这种车辆用水泵的动力传递装置缩短了预热时间,减少排放,最小化泵送损失和防止泵气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用水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车辆用水泵的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有发动机被外部空气直接冷却的空冷型,有强制循环冷却的水冷式,主要采用水冷式冷却系统。在上文中,本发明涉及的水冷式冷却系统是一种冷却系统,由气缸和形成在气缸盖上的水套,用于强制循环冷却水的水泵和阀门自动控制冷却剂流向散热器的恒温器组成。在如上所述的冷却系统中,冷却水的流动如下:发动机循环被加热的冷却水通过恒温器流入散热器;然后,散热器被流入冷却风扇的冷空气冷却,由水泵冷却的冷却水通过水泵回流到发动机中以冷却发动机。从发动机供给至恒温器的冷却水的一部分被供给至加热器或节流阀和用于供应诸如涡轮增压器的冷却水的其他部件以及在加热或冷却之后,并且经由回转体的下游侧流入发动机侧的循环回路。在上文中,当发动机被驱动时,用于强制循环冷却水的水泵在使叶轮同时运转的同时转动叶轮,通过由转子的旋转(机械能)产生的离心力将动能提供给冷却水,压力能量在泵室中被转换成压力能量,从而执行冷却水的泵送。
然而,如果如上所述水泵与发动机同时运转,则在空转状态下,在高速旋转时,由于水泵的过度旋转而在泵中产生气蚀,这缩短了泵轴承的使用寿命。在上面的描述中,气穴现象是指由于空化造成的冷却水的压降而引起的冷却水中所含的空气以及其他从冷却水中释放出来的气体会产生噪音,振动和腐蚀,这会对材料造成致命的损害。另外,由于冷却水与发动机的驱动同时供给,所以发动机的预热时间变长,排气排出并且燃料消耗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预热时间短、防止泵气蚀、最小化泵送损失的车辆用水泵的动力传递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车辆用水泵的动力传递装置,包括驱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可变连接机构及发动机以,所述从动皮带轮具有一个外直径部分和一个内直径部分;所述可变连接机构包括第一空转皮带轮和第二空转皮带轮以及致动器。
所述第一空转皮带轮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空转皮带轮的外径,且第一空转皮带轮可分别与驱动皮带轮和外直径部分连接,第二空转皮带轮可分别与驱动皮带轮和内直径径部分连接,在发动机的初始阶段,第一空转皮带轮和第二空转皮带轮速带轮都不与驱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连接,则水泵停止运转,缩短了预热时间,从而减少排放和提高燃油经济性。
进一步,所述致动器包括双向液压缸、突出到双向液压缸两侧的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第一空转皮带轮安装在第一活塞杆端部,第二空转皮带轮安装在第二活塞杆的端部。
所述双向液压缸具有第一压力室和第二压力室,第一压力室设有第一导管,第二压力室设有第二导管,双向液压缸通过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连接到真空泵。
所述第一导管设有第一阀,所述第二导管设有第二阀。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发动机的初始阶段,第一和第二空转皮带轮都不被驱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连接,停止水泵的运转,缩短预热时间,从而减少排放和提高燃油经济性,在低负载部分中,具有小滑轮比的第一空转皮带轮布置在驱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之间在高负载部分中,大大增加皮带轮比的第二空转皮带轮连接到驱动皮带轮和从动侧皮带轮,通过连接皮带轮以根据操作条件调节水泵的排量,可以最小化防止泵空化和泵送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致动器的构造图。
图5是低负载部的动作图。
图6是高负载部分的操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6所示,车辆用水泵的动力传递装置,包括驱动皮带轮20、从动皮带轮22、可变连接机构24及发动机2,所述从动皮带轮22具有一个外直径部分26和一个内直径部分28;所述可变连接机构24包括第一空转皮带轮30和第二空转皮带轮32以及致动器34。第一空转皮带轮30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空转皮带轮32的外径,第一空转皮带轮30可分别与驱动皮带轮20和外直径部分26连接,第二空转皮带轮32可分别与驱动皮带轮20和内直径径部分28连接。
所述致动器34包括双向液压缸36、突出到双向液压缸36两侧的第一活塞杆38和第二活塞杆40,第一空转皮带轮30安装在第一活塞杆38端部,第二空转皮带轮32安装在第二活塞杆40的端部。所述第一导管48设有第一阀52,所述第二导管50设有第二阀54。
作为螺旋弹簧的第一回位弹簧56和第二回位弹簧58内置在第一、第二压力室中,连接到第一、第二活塞杆的第一活塞60和第二活塞62被向外推动。因此,当作为第一空转轮30侧的第一压力室44受到负压时,第一活塞60移动时,第一空皮带轮30朝向驱动皮带轮20和从动皮带轮22移动以彼此互连,当第二空转轮32侧的第二压力室46受到负压时,第二活塞62移动而第二空转皮带轮32朝向驱动皮带轮20和从动皮带轮22移动以彼此互连。综上所述,本发明在发动机的初始阶段,第一空转轮30和第二空转皮带轮32都不被驱动皮带轮20与从动皮带轮22连接,停止水泵的运转,缩短预热时间,从而减少排放和提高燃油经济性。在低负载部分中,具有小滑轮比的第一空转皮带轮30布置在驱动皮带轮20与从动皮带轮22之间。在高负载部分中,大大增加皮带轮比的第二空转皮带轮32连接到驱动皮带轮20和从动侧皮带轮22。通过连接皮带轮根据操作条件调节水泵的排量,可以最小化防止泵空化和泵送损失。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车辆用水泵的动力传递装置,包括驱动皮带轮(20)、从动皮带轮(22)、可变连接机构(24)及发动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皮带轮(22)具有一个外直径部分(26)和一个内直径部分(28);所述可变连接机构(24)包括第一空转皮带轮(30)和第二空转皮带轮(32)以及致动器(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水泵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转皮带轮(30)的外径大于第二空转皮带轮(32)的外径,且第一空转皮带轮(30)可分别与驱动皮带轮(20)和外直径部分(26)连接,第二空转皮带轮(32)可分别与驱动皮带轮(20)和内直径径部分(2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水泵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34)包括双向液压缸(36)、突出到双向液压缸(36)两侧的第一活塞杆(38)和第二活塞杆(40),第一空转皮带轮(30)安装在第一活塞杆(38)端部,第二空转皮带轮(32)安装在第二活塞杆(40)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水泵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液压缸(36)通过支架(42)固定到发动机(2)一侧,双向液压缸(36)具有第一压力室(44)和第二压力室(46),第一压力室(44)设有第一导管(48),第二压力室(46)设有第二导管(50),双向液压缸(36)通过第一导管(48)和第二导管( 50)连接到真空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水泵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48)设有第一阀(52),所述第二导管(50)设有第二阀(5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07724.5A CN108662103A (zh) | 2018-07-21 | 2018-07-21 | 车辆用水泵的动力传递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07724.5A CN108662103A (zh) | 2018-07-21 | 2018-07-21 | 车辆用水泵的动力传递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62103A true CN108662103A (zh) | 2018-10-16 |
Family
ID=63789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07724.5A Pending CN108662103A (zh) | 2018-07-21 | 2018-07-21 | 车辆用水泵的动力传递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66210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10095A (zh) * | 2020-12-15 | 2021-04-06 | 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观察窗玻璃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875A (zh) * | 1994-12-03 | 1996-06-05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以反馈控制引擎水泵冷却液流量的汽车冷却系统 |
US20060054374A1 (en) * | 2002-11-26 | 2006-03-16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 Friction wheel drive associated with a unit belt drive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or a separate secondary unit |
FR2853033B1 (fr) * | 2003-03-29 | 2006-12-22 | Ina Schaeffler Kg | Entrainement par roue a friction pour des equipements d'un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
CN1961166A (zh) * | 2004-05-25 | 2007-05-09 | 谢夫勒两合公司 | 摩擦轮驱动装置 |
CN202578911U (zh) * | 2012-05-25 | 2012-12-05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附件驱动机构及发动机前端轮系 |
CN204386741U (zh) * | 2014-12-12 | 2015-06-10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发动机水泵驱动装置 |
-
2018
- 2018-07-21 CN CN201810807724.5A patent/CN10866210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875A (zh) * | 1994-12-03 | 1996-06-05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以反馈控制引擎水泵冷却液流量的汽车冷却系统 |
US20060054374A1 (en) * | 2002-11-26 | 2006-03-16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 Friction wheel drive associated with a unit belt drive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or a separate secondary unit |
FR2853033B1 (fr) * | 2003-03-29 | 2006-12-22 | Ina Schaeffler Kg | Entrainement par roue a friction pour des equipements d'un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
CN1961166A (zh) * | 2004-05-25 | 2007-05-09 | 谢夫勒两合公司 | 摩擦轮驱动装置 |
CN202578911U (zh) * | 2012-05-25 | 2012-12-05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附件驱动机构及发动机前端轮系 |
CN204386741U (zh) * | 2014-12-12 | 2015-06-10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发动机水泵驱动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10095A (zh) * | 2020-12-15 | 2021-04-06 | 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观察窗玻璃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628254U (zh) | 一种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和中冷器的冷却装置 | |
CN105134360A (zh) | 一种多循环发动机冷却系统 | |
CN105351065A (zh) | 一种带双膨胀水壶的发动机双循环冷却系统改进结构 | |
CN105351067A (zh) | 一种发动机双膨胀水箱冷却系统 | |
CN105179060A (zh) | 一种双膨胀水箱双循环冷却系统改进结构 | |
CN111749780B (zh) | 集成电子水泵应用的发动机冷却集成结构 | |
CN105201631A (zh) | 一种包括有双膨胀水箱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 |
CN105351069A (zh) |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 |
WO2015010540A1 (en) | Hybrid vehicle | |
CN108662103A (zh) | 车辆用水泵的动力传递装置 | |
CN104696088A (zh) | 具有铝涡轮机外壳的发动机系统 | |
CN108757143A (zh) | 发动机废气动力涡轮驱动水泵的工作装置 | |
CN105257387A (zh) | 一种发动机双循环冷却系统 | |
CN202039942U (zh) | 涡轮增压器的独立润滑及驱动系统 | |
CN101608568A (zh) | 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 |
KR20180126280A (ko) | 전동슈퍼차저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과급시스템 | |
CN208950691U (zh) | 一种二冲程全水冷式航空发动机 | |
CN206522187U (zh) | 一种具有吸热功能的发动机 | |
CN105351068A (zh) | 一种发动机双膨胀水箱冷却系统改进结构 | |
CN105257386A (zh) | 一种采用延迟循环流路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 |
WO2019078213A1 (ja) | 内燃機関の冷却制御装置 | |
CN114542513A (zh) | 一种高效低噪汽车冷却水泵 | |
CN210370885U (zh) | 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用发动机 | |
CN102817710B (zh) | 离心式机械增压器 | |
CN106368789A (zh) | 一种柴油发动机水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