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43714B - 防误锁芯及解锁钥匙 - Google Patents
防误锁芯及解锁钥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43714B CN108643714B CN201810752465.0A CN201810752465A CN108643714B CN 108643714 B CN108643714 B CN 108643714B CN 201810752465 A CN201810752465 A CN 201810752465A CN 108643714 B CN108643714 B CN 1086437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ing
- lock cylinder
- lock
- unlocking
- sliding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9 marb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27/00—Cylinder locks or other locks with tumbler pins or balls that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 E05B27/0042—Cylinder locks or other locks with tumbler pins or balls that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with additional key identifying function, e.g. with use of additional key operated rotor-blocking elements, not of split pin tumbler typ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9/00—Key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B19/18—Keys adjustable before us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27/00—Cylinder locks or other locks with tumbler pins or balls that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 E05B27/0057—Cylinder locks or other locks with tumbler pins or balls that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with increased picking resistanc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29/00—Cylinder locks and other locks with plate tumblers which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 E05B29/0053—Cylinder locks and other locks with plate tumblers which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with increased picking resistanc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5/00—Locks for use with special keys or a plurality of keys ; keys therefor
- E05B35/001—Locks for use with special keys or a plurality of keys ; keys therefor with key identifying fun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误锁芯及解锁钥匙。其中,防误锁芯包括:内锁胆;外锁胆,内锁胆枢转套设在外锁胆内;闭锁组件,用于锁定内锁胆和外锁胆;滑动部,滑动部与内锁胆滑动连接,且滑动部的一部分能够伸入外锁胆,当闭锁组件位于锁定状态时,即使滑动部运动也无法使防误锁芯解锁,当闭锁组件位于解锁状态时,且内锁胆与外锁胆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外锁胆能够挤压滑动部,滑动部退出外锁胆,且滑动部的一部分运动到解锁钥匙的避让空间内。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防误锁芯及解锁钥匙的防破解性能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安全锁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误锁芯及解锁钥匙。
背景技术
在工业设备的电力安全锁具中,常常会用到防误锁芯,防误锁芯能够防止锁具在未被授权的情况下被随意操作,并且防止使用者的误操作,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现有的防误锁芯主要采用磁力或非磁力的方式进行授权解锁。磁力授权解锁的防误锁芯往往易受使用环境、磁力衰减等因素的影响,稳定性比非磁力授权方式差;非磁力授权防误锁芯往往采用在钥匙上增加凸起的方式,以限制钥匙插入防误锁芯或转动的方式,但是由于授权机构易被破坏,其防破解性能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误锁芯及解锁钥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误锁芯及解锁钥匙的防破解性能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误锁芯,包括:内锁胆;外锁胆,内锁胆枢转套设在外锁胆内;闭锁组件,用于锁定内锁胆和外锁胆;滑动部,滑动部与内锁胆滑动连接,且滑动部的一部分能够伸入外锁胆,当闭锁组件位于锁定状态时,即使滑动部运动也无法使防误锁芯解锁,当闭锁组件位于解锁状态时,且内锁胆与外锁胆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外锁胆能够挤压滑动部,滑动部退出外锁胆,且滑动部的一部分运动到解锁钥匙的避让空间内。
进一步地,滑动部伸入外锁胆的一端具有锁定结构,外锁胆的内圈具有与锁定结构配合的锁定位,锁定结构伸入锁定位以锁定防误锁芯。
进一步地,锁定结构为由滑动部向外锁胆一侧隆起的锁定凸起,且锁定凸起朝向外锁胆的一侧具有弧形表面。
进一步地,锁定结构具有导向面,外锁胆挤压导向面以推动滑动部运动。
进一步地,内锁胆具有容纳槽,且容纳槽的槽壁与滑动部止转配合,以使滑动部仅能够在容纳槽中滑动。
进一步地,槽壁的至少一部分为平面结构以与滑动部止转配合。
进一步地,容纳槽为方形容纳槽,滑动部为方形滑块,方形滑块设置在方形容纳槽内。
进一步地,滑动部具有供解锁钥匙插入的通孔,滑动部具有抵接凸起,且抵接凸起朝向避让空间伸出且能够运动到避让空间内。
进一步地,防误锁芯还包括滑动部复位件,滑动部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内锁胆和滑动部之间,以为滑动部提供伸入外锁胆的复位力。
进一步地,闭锁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滑动设置在外锁胆和内锁胆之间,当闭锁组件位于锁定状态时,解锁钥匙与防误锁芯脱离,或者解锁钥匙插入防误锁芯内且滑动部位于避让空间外,闭锁组件卡接在外锁胆和内锁胆之间,以锁定防误锁芯,当闭锁组件由锁定状态向解锁状态切换时,解锁钥匙转动以带动内锁胆转动,使外锁胆挤压滑动部向避让空间内运动,防误锁芯解锁。
进一步地,闭锁组件为弹子组件或叶片组件。
进一步地,防误锁芯还包括无线码片,无线码片位于防误锁芯靠近解锁钥匙的端部,并能够与解锁钥匙的读码线圈配合以解锁解锁钥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解锁钥匙,包括:本体部;解锁杆,解锁杆与本体部固定连接,解锁杆具有避让防误锁芯的滑动部的避让空间,避让空间内设置有锁止件;锁紧组件,锁紧组件的一部分伸入解锁杆,锁紧组件具有将锁止件锁定在避让空间的开口处的锁定位置和将锁止件解锁的解锁位置,当锁紧组件位于锁定位置时,锁止件阻碍滑动部运动到避让空间内,当锁紧组件位于解锁位置时,滑动部的一部分能够运动到避让空间内,以解锁防误锁芯。
进一步地,解锁杆的侧壁开设有解锁槽,解锁槽具有避让空间。
进一步地,解锁钥匙还包括锁止件复位件,锁止件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锁止件和解锁槽的内壁上,以为锁止件提供向避让空间的开口处运动的复位力。
进一步地,解锁钥匙还包括与解锁杆固定连接的固定销,锁止件具有供固定销插入的限位孔,限位孔为长孔,限位孔与固定销相对滑动以控制锁止件的运动范围。
进一步地,锁紧组件包括:驱动部,驱动部容纳在本体部内;闭锁杆,驱动部与闭锁杆驱动连接,当锁紧组件位于锁定位置时,驱动部驱动闭锁杆运动到锁止件的运动路径上,以将锁止件锁定,当锁紧组件位于解锁位置时,驱动部驱动闭锁杆避让锁止件,以解锁锁止件。
进一步地,锁止件靠近本体部的一端具有止挡凸起,锁紧组件处于锁定位置时,闭锁杆与止挡凸起抵接,以阻碍锁止件运动。
进一步地,驱动部为螺线管,闭锁杆与螺线管的铁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解锁钥匙还包括读码线圈,读码线圈设置在本体部靠近解锁杆的端部,并能够与防误锁芯的无线码片配合,以控制锁紧组件解锁解锁钥匙。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内锁胆和外锁胆之间设置滑动部,使得滑动部在无法滑动时,内锁胆和外锁胆能够被滑动部锁定,从而将防误锁芯锁定。当解锁钥匙为滑动部提供了滑动部的一部分能够滑入的避让空间时,解锁钥匙将闭锁组件解锁,同时通过转动解锁钥匙带动内锁胆转动,使得外锁胆挤压滑动部将滑动部的一部分挤入避让空间内,从而使得滑动部从外锁胆中脱离出来,滑动部不再对内锁胆和外锁胆起到阻碍作用,内锁胆和外锁胆能够相对转动,防误锁芯解锁。上述过程通过在防误锁芯上设置与解锁钥匙配合的滑动部,使得防误锁芯在解锁时需要解锁钥匙与滑动部配合进行授权,进一步提高了防误锁芯的防破解性能,保证了防误锁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防误锁芯和解锁钥匙在闭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A-A向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防误锁芯和解锁钥匙在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3中的B-B向的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内锁胆;11、容纳槽;20、外锁胆;21、锁定位;30、滑动部;31、锁定结构;32、通孔;33、抵接凸起;40、滑动部复位件;50、闭锁组件;60、无线码片;70、本体部;80、解锁杆;81、避让空间;90、锁止件;91、限位孔;92、止挡凸起;100、锁紧组件;101、驱动部;102、闭锁杆;110、锁止件复位件;120、固定销;130、读码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误锁芯及解锁钥匙的防破解性能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误锁芯及解锁钥匙。
如图1和图3所示的防误锁芯和解锁钥匙,其中防误锁芯包括内锁胆10、外锁胆20、闭锁组件50和滑动部30,内锁胆10枢转套设在外锁胆20内;闭锁组件50用于锁定内锁胆10和外锁胆20,滑动部30与内锁胆10滑动连接,且滑动部30的一部分能够伸入外锁胆20,当闭锁组件50位于锁定状态时,即使滑动部30运动也无法使防误锁芯解锁,当闭锁组件50位于解锁状态时,且内锁胆10与外锁胆20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外锁胆20能够挤压滑动部30,滑动部30退出外锁胆20,且滑动部30的一部分运动到解锁钥匙的避让空间81内。
本实施例通过在内锁胆10和外锁胆20之间设置滑动部30,使得滑动部30在无法滑动时,内锁胆10和外锁胆20能够被滑动部30锁定,从而将防误锁芯锁定。当解锁钥匙为滑动部30提供了滑动部30的一部分能够滑入的避让空间81时,解锁钥匙将闭锁组件50解锁,同时通过转动解锁钥匙带动内锁胆10转动,使得外锁胆20挤压滑动部30将滑动部30的一部分挤入避让空间81内,从而使得滑动部30从外锁胆20中脱离出来,滑动部30不再对内锁胆10和外锁胆20起到阻碍作用,内锁胆10和外锁胆20能够相对转动,防误锁芯解锁。上述过程通过在防误锁芯上设置与解锁钥匙配合的滑动部30,使得防误锁芯在解锁时需要解锁钥匙与滑动部30配合进行授权,进一步提高了防误锁芯的防破解性能,保证了防误锁芯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防误锁具是使用在工业设备中的工业锁具。
如图2和图4所示,滑动部30伸入外锁胆20的一端具有锁定结构31,外锁胆20的内圈具有与锁定结构31配合的锁定位21,锁定结构31伸入锁定位21以锁定防误锁芯。
具体地,锁定结构31为由滑动部30向外锁胆20一侧隆起的锁定凸起,且锁定凸起朝向外锁胆20的一侧具有弧形表面,相应地,锁定位21为设置在外锁胆20内圈上的凹槽,凹槽的形状与锁定凸起相适配。由于锁定凸起具有弧形表面,因而当内锁胆10转动时,凹槽的内壁就能够挤压弧形表面,从而产生一个与滑动部30的滑动方向相同方向的力,使得锁定凸起退出凹槽,实现防误锁芯的解锁。
在一个未图示的实施例中,锁定结构31具有导向面,外锁胆20挤压导向面以推动滑动部30运动。具体而言,锁定凸起呈梯形或者三角形,梯形的侧面或者三角形的侧面为导向面,当内锁胆10转动时,外锁胆20能够通过挤压梯形的侧面或者三角形的侧面从而推动滑动部30滑动。此外,锁定凸起的表面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只要能够使得外锁胆20在挤压锁定凸起时产生一个与滑动部30的滑动方向相同的力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锁定凸起不能设置成方形凸起,因为方形凸起的各个表面之间是相互垂直的,因而其侧面是无法起到导向作用的,也就是说,外锁胆20挤压方形凸起的侧面无法产生推动滑动部30滑动的力。
在本实施例中,内锁胆10具有容纳槽11,且容纳槽11的槽壁与滑动部30止转配合,以使滑动部30仅能够在容纳槽11中滑动。
具体地,外锁胆20和内锁胆10均为套筒结构,在内锁胆10的侧面开设有方形容纳槽,相应地,滑动部30为方形滑块,方形滑块设置在方形容纳槽内,这样,滑动部30仅能够在容纳槽11内沿预定的方向(即图2中的左右方向)滑动,同时当解锁钥匙带动内锁胆10转动时,内锁胆10能够带动滑动部30退出外锁胆20并一同转动,实现转动解锁。当然,容纳槽11的形状不局限于方形容纳槽,只需要容纳槽11的槽壁的至少一部分为平面结构以与滑动部30止转配合即可。例如,容纳槽11具有凸缘结构,通过凸缘结构与滑动部30止转配合。
可选地,滑动部30具有供解锁钥匙插入的通孔32,滑动部30具有抵接凸起33,且抵接凸起33朝向避让空间81伸出且能够运动到避让空间81内。
具体地,通孔32为用与解锁钥匙适配的方形孔,滑动部30的同一侧边的内壁和外壁上分别具有抵接凸起33和锁定凸起,且解锁钥匙的避让空间81的开口处朝向抵接凸起33,当外锁胆20挤压滑动部30使得滑动部30滑动时,锁定凸起脱离外锁胆20的同时抵接凸起33能够伸入到避让空间81内。
在本实施例中,防误锁芯还包括滑动部复位件40,滑动部复位件40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内锁胆10和滑动部30之间,以为滑动部30提供伸入外锁胆20的复位力。
具体地,在滑动部30的外壁上具有凸出的支座,相应地,在内锁胆10的内壁上具有台阶结构,台阶结构与支座之间形成有容纳滑动部复位件40的容纳空间,滑动部复位件40为滑动部复位弹簧,滑动部复位件40能够驱动滑动部30伸入外锁胆20内,以使内锁胆10和外锁胆20在转动到锁定结构31朝向锁定位21时,锁定结构31能够自动伸入到锁定位21中去,从而实现自动锁定。
可选地,闭锁组件50的至少一部分滑动设置在外锁胆20和内锁胆10之间,当闭锁组件50位于锁定状态时,解锁钥匙与防误锁芯脱离,或者解锁钥匙插入防误锁芯内且滑动部30位于避让空间81外,闭锁组件50卡接在外锁胆20和内锁胆10之间,以锁定防误锁芯,当闭锁组件50由锁定状态向解锁状态切换时,解锁钥匙转动以带动内锁胆10转动,使外锁胆20挤压滑动部30向避让空间81内运动,防误锁芯解锁。
具体地,闭锁组件50可以是弹子组件,弹子组件由驱动弹子和解锁弹子两部分组成,驱动弹子滑动设置在内锁胆10内,且驱动弹子的一端能够运动到防误锁芯供解锁钥匙插入的解锁孔中,解锁弹子滑动设置在内锁胆10和外锁胆20之间且能够在驱动弹子的推动下完全滑动到外锁胆20内,在解锁钥匙上设置有与弹子组件相配合的齿部或者弧形部,当解锁钥匙插入到防误锁芯时,解锁钥匙的齿部或者弧形部与弹子组件配合,并通过推动驱动弹子带动解锁弹子完全滑动到外锁胆20内,此时驱动弹子在内锁胆10内,解锁弹子在外锁胆20内,再转动解锁钥匙,解锁弹子和驱动弹子就能够发生相对转动,实现初步解锁,然后通过滑动部30和避让空间81的配合使得滑动部30不再卡接在外锁胆20内,实现二次解锁,从而外锁胆20和内锁胆10之间就能够发生相对转动,防误锁芯解锁。当然,闭锁组件50也可以是叶片组件。
在如图1所示,防误锁芯还包括无线码片60,无线码片60位于防误锁芯靠近解锁钥匙的端部,并能够与解锁钥匙的读码线圈130配合以解锁解锁钥匙。
优选地,无线码片60为射频识别无线码片(即RFID无线码片)。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解锁钥匙,包括本体部70、解锁杆80、锁紧组件100,解锁杆80与本体部70固定连接,解锁杆80具有避让防误锁芯的滑动部30的避让空间81,避让空间81内设置有锁止件90;锁紧组件100的一部分伸入解锁杆80,锁紧组件100具有将锁止件90锁定在避让空间81的开口处的锁定位置和将锁止件90解锁的解锁位置,当锁紧组件100位于锁定位置时,锁止件90阻碍滑动部30运动到避让空间81内,当锁紧组件100位于解锁位置时,滑动部30的一部分能够运动到避让空间81内,以解锁防误锁芯。
本实施例通过在解锁钥匙的解锁杆80上设置有与防误锁芯的滑动部30配合的避让空间81,并且在避让空间81内设置有锁止件90,当锁紧组件100位于锁定位置时,锁紧组件100将锁止件90锁定在避让空间81的开口处,此时,防误锁芯的滑动部30无法伸入避让空间81,从而防误锁芯无法解锁,当锁紧组件100位于解锁位置时,锁止件90能够在避让空间81内滑动,防误锁芯的滑动部30能够推动锁止件90运动从而伸入到避让空间81内,实现防误锁芯的解锁。上述过程通过在解锁钥匙上设置与防误锁芯配合的避让空间81和锁止件90,使得防误锁芯在解锁时需要避让空间81和锁止件90与滑动部30配合进行授权,进一步提高了防误锁芯的防破解性能,保证了防误锁芯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解锁杆80的侧壁开设有解锁槽,解锁槽具有避让空间81。解锁槽的位置可以根据解锁杆80插入防误锁芯的距离进行确定,解锁杆80插入防误锁芯后,解锁槽与防误锁芯的滑动部30对接,使得滑动部30的抵接凸起33能够运动到避让空间81内。
如图2和图4所示,解锁钥匙还包括锁止件复位件110即锁止件复位弹簧,锁止件复位件110的两端分别抵接在锁止件90和解锁槽的内壁上,以为锁止件90提供向避让空间81的开口处运动的复位力。
在本实施例中,解锁钥匙还包括与解锁杆80固定连接的固定销120,锁止件90具有供固定销120插入的限位孔91,限位孔91为长孔,限位孔91与固定销120相对滑动以控制锁止件90的运动范围。
具体地,锁止件90为锁止滑块,锁止件90的上开设有限位孔91,限位孔91的轴线方向与锁止件90的滑动方向垂直,限位孔91为长孔,长孔的长度方向与轴线方向垂直,这样,固定销120相对于解锁杆80是固定的,但是锁止件90相对于固定销120能够滑动,并且长孔的长度限制了锁止件90的滑动范围,从而使得锁止件90的仅能够在避让空间81内滑动,避免了锁止件90滑动到避让空间81外造成解锁钥匙容易被破坏而失效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锁紧组件100包括驱动部101和闭锁杆102,驱动部101容纳在本体部70内;驱动部101与闭锁杆102驱动连接,当锁紧组件100位于锁定位置时,驱动部101驱动闭锁杆102运动到锁止件90的运动路径上,以将锁止件90锁定,当锁紧组件100位于解锁位置时,驱动部101驱动闭锁杆102避让锁止件90,以解锁锁止件90。
具体地,驱动部101为螺线管,螺线管设置在本体部70内,螺线管的铁芯与闭锁杆102固定连接,当螺线管通电时,螺线管驱动铁芯收回到螺线管的空腔内,铁芯带动闭锁杆102向远离锁止件90的方向运动,使得闭锁杆102不再卡接锁止件90,从而锁止件90能够滑动。
可选地,锁止件90靠近本体部70的一端具有止挡凸起92,锁紧组件100处于锁定位置时,闭锁杆102与止挡凸起92抵接,以阻碍锁止件90运动。
具体地,锁止件90靠近本体部70的端面上具有止挡凸起92,闭锁杆102能够运动到止挡凸起92的运动路径上,从而阻碍锁止件90的运动。当锁紧组件100处于锁定位置时,闭锁杆102与止挡凸起92止挡配合,此时,锁止件90被锁定在避让空间81的开口处,锁定的滑动部30的抵接凸起33无法伸入到避让空间81内,防误锁芯无法解锁,当锁紧组件100处于解锁位置时,闭锁杆102在螺线管的作用下被拉出止挡凸起92的运动路径,此时,锁止件90能够滑动,再转动解锁钥匙,解锁钥匙带动滑动部30转动,外锁胆20挤压锁定凸起,使得抵接凸起33运动到避让空间81内,从而内锁胆10和外锁胆20之间能够相对转动,防误锁芯解锁。
在本实施例中,解锁钥匙还包括读码线圈130,读码线圈130设置在本体部70靠近解锁杆80的端部,并能够与防误锁芯的无线码片60配合,以控制锁紧组件100解锁解锁钥匙。当读码线圈130读取无线码片60中的码值并且判断码值匹配时,读码线圈130能够控制螺线管的通电,以使锁紧组件100由锁定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
本实施例的防误锁芯和解锁钥匙的使用过程如下:
初始状态时,解锁钥匙的锁紧组件100处于锁定位置,当解锁钥匙插入到防误锁芯时,解锁钥匙的齿部能够与防误锁芯的闭锁组件50配合,使得闭锁组件50解锁,同时读码线圈130读取无线码片60中的码值,当码值匹配时,读码线圈130控制驱动部101驱动闭锁杆102避让锁止件90,使得锁紧组件100切换至解锁位置,此时锁止件90能够在避让空间81内滑动,然后转动解锁钥匙,解锁钥匙带动滑动部30和内锁胆10一同转动,外锁胆20挤压滑动部30的锁定凸起,抵接凸起33运动推动锁止件90以运动到避让空间81内,滑动部30不再卡设在内锁胆10和外锁胆20之间,防误锁芯解锁。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防误锁芯及解锁钥匙的防破解性能不足的问题;
2、采用非磁力的授权解锁方式,结构稳定,不受环境因素影响,克服了磁力授权解锁易受磁力衰减的影响;
3、锁止件隐藏于钥匙内部,不易破坏而使钥匙失效,提高了防误锁芯和解锁钥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防误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锁胆(10);
外锁胆(20),所述内锁胆(10)枢转套设在所述外锁胆(20)内;
闭锁组件(50),用于锁定所述内锁胆(10)和所述外锁胆(20);
滑动部(30),所述滑动部(30)与所述内锁胆(10)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动部(30)的一部分能够伸入所述外锁胆(20),当所述闭锁组件(50)位于锁定状态时,即使所述滑动部(30)运动也无法使所述防误锁芯解锁,当所述闭锁组件(50)位于解锁状态时,且所述内锁胆(10)与所述外锁胆(20)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所述外锁胆(20)能够挤压所述滑动部(30),所述滑动部(30)退出所述外锁胆(20),且所述滑动部(30)的一部分运动到解锁钥匙的避让空间(8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30)伸入所述外锁胆(20)的一端具有锁定结构(31),所述外锁胆(20)的内圈具有与所述锁定结构(31)配合的锁定位(21),所述锁定结构(31)伸入所述锁定位(21)以锁定所述防误锁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误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31)为由所述滑动部(30)向所述外锁胆(20)一侧隆起的锁定凸起,且所述锁定凸起朝向所述外锁胆(20)的一侧具有弧形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误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31)具有导向面,所述外锁胆(20)挤压所述导向面以推动所述滑动部(30)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锁胆(10)具有容纳槽(11),且所述容纳槽(11)的槽壁与所述滑动部(30)止转配合,以使所述滑动部(30)仅能够在所述容纳槽(11)中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误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壁的至少一部分为平面结构以与所述滑动部(30)止转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误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1)为方形容纳槽,所述滑动部(30)为方形滑块,所述方形滑块设置在所述方形容纳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30)具有供所述解锁钥匙插入的通孔(32),所述滑动部(30)具有抵接凸起(33),且所述抵接凸起(33)朝向所述避让空间(81)伸出且能够运动到所述避让空间(81)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防误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误锁芯还包括滑动部复位件(40),所述滑动部复位件(40)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内锁胆(10)和所述滑动部(30)之间,以为所述滑动部(30)提供伸入所述外锁胆(20)的复位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防误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组件(50)的至少一部分滑动设置在所述外锁胆(20)和所述内锁胆(10)之间,当所述闭锁组件(50)位于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解锁钥匙与所述防误锁芯脱离,或者所述解锁钥匙插入所述防误锁芯内且所述滑动部(30)位于所述避让空间(81)外,所述闭锁组件(50)卡接在所述外锁胆(20)和所述内锁胆(10)之间,以锁定所述防误锁芯,当所述闭锁组件(50)由所述锁定状态向所述解锁状态切换时,所述解锁钥匙转动以带动所述内锁胆(10)转动,使所述外锁胆(20)挤压所述滑动部(30)向所述避让空间(81)内运动,所述防误锁芯解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误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组件(50)为弹子组件或叶片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防误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误锁芯还包括无线码片(60),所述无线码片(60)位于所述防误锁芯靠近所述解锁钥匙的端部,并能够与所述解锁钥匙的读码线圈(130)配合以解锁所述解锁钥匙。
13.一种解锁钥匙,其特征在于,用于解锁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防误锁芯,所述解锁钥匙包括:
本体部(70);
解锁杆(80),所述解锁杆(80)与所述本体部(70)固定连接,所述解锁杆(80)具有避让防误锁芯的滑动部(30)的避让空间(81),所述避让空间(81)内设置有锁止件(90);
锁紧组件(100),所述锁紧组件(100)的一部分伸入所述解锁杆(80),所述锁紧组件(100)具有将所述锁止件(90)锁定在所述避让空间(81)的开口处的锁定位置和将所述锁止件(90)解锁的解锁位置,当所述锁紧组件(100)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锁止件(90)阻碍所述滑动部(30)运动到所述避让空间(81)内,当所述锁紧组件(100)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滑动部(30)的一部分能够运动到所述避让空间(81)内,以解锁所述防误锁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解锁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杆(80)的侧壁开设有解锁槽,所述解锁槽具有所述避让空间(81)。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解锁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钥匙还包括锁止件复位件(110),所述锁止件复位件(110)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锁止件(90)和所述解锁槽的内壁上,以为所述锁止件(90)提供向所述避让空间(81)的开口处运动的复位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解锁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钥匙还包括与所述解锁杆(80)固定连接的固定销(120),所述锁止件(90)具有供所述固定销(120)插入的限位孔(91),所述限位孔(91)为长孔,所述限位孔(91)与所述固定销(120)相对滑动以控制所述锁止件(90)的运动范围。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解锁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100)包括:
驱动部(101),所述驱动部(101)容纳在所述本体部(70)内;
闭锁杆(102),所述驱动部(101)与所述闭锁杆(102)驱动连接,当所述锁紧组件(100)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驱动部(101)驱动所述闭锁杆(102)运动到所述锁止件(90)的运动路径上,以将所述锁止件(90)锁定,当所述锁紧组件(100)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驱动部(101)驱动所述闭锁杆(102)避让所述锁止件(90),以解锁所述锁止件(90)。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解锁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90)靠近所述本体部(70)的一端具有止挡凸起(92),所述锁紧组件(100)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闭锁杆(102)与所述止挡凸起(92)抵接,以阻碍所述锁止件(90)运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解锁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101)为螺线管,所述闭锁杆(102)与所述螺线管的铁芯固定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解锁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钥匙还包括读码线圈(130),所述读码线圈(130)设置在所述本体部(70)靠近所述解锁杆(80)的端部,并能够与所述防误锁芯的无线码片(60)配合,以控制所述锁紧组件(100)解锁所述解锁钥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52465.0A CN108643714B (zh) | 2018-07-10 | 2018-07-10 | 防误锁芯及解锁钥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52465.0A CN108643714B (zh) | 2018-07-10 | 2018-07-10 | 防误锁芯及解锁钥匙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43714A CN108643714A (zh) | 2018-10-12 |
CN108643714B true CN108643714B (zh) | 2023-09-22 |
Family
ID=63751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752465.0A Active CN108643714B (zh) | 2018-07-10 | 2018-07-10 | 防误锁芯及解锁钥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64371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12950B (zh) * | 2019-08-13 | 2024-01-19 |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锁芯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936330A1 (en) * | 1998-02-12 | 1999-08-18 | Camlock Systems Plc | Radial pin tumbler lock and key |
CN1576501A (zh) * | 2003-06-30 | 2005-02-09 | 胡夫休尔斯贝克及福尔斯特公司 | 尤其用于车的锁芯 |
CN206220680U (zh) * | 2016-09-29 | 2017-06-06 | 利泰五金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 旋转式挡片锁及相配套的钥匙 |
CN208686219U (zh) * | 2018-07-10 | 2019-04-02 |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防误锁芯及解锁钥匙 |
-
2018
- 2018-07-10 CN CN201810752465.0A patent/CN10864371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936330A1 (en) * | 1998-02-12 | 1999-08-18 | Camlock Systems Plc | Radial pin tumbler lock and key |
CN1576501A (zh) * | 2003-06-30 | 2005-02-09 | 胡夫休尔斯贝克及福尔斯特公司 | 尤其用于车的锁芯 |
CN206220680U (zh) * | 2016-09-29 | 2017-06-06 | 利泰五金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 旋转式挡片锁及相配套的钥匙 |
CN208686219U (zh) * | 2018-07-10 | 2019-04-02 |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防误锁芯及解锁钥匙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43714A (zh) | 2018-10-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78052B (zh) | 开关锁机构和锁具组件以及车辆 | |
CN110359775B (zh) | 锁芯和解锁钥匙 | |
KR20100129753A (ko) | 캠락 | |
EP3653813B1 (en) | Lock with a long-travel deadbolt | |
WO2011089612A1 (en) | Door cylinder lock | |
CN110130735B (zh) | 锁芯和解锁钥匙 | |
CN108643714B (zh) | 防误锁芯及解锁钥匙 | |
CN108699862A (zh) | 用于企口门的锁 | |
CN110206417B (zh) | 挂锁、挂锁解锁方法和挂锁闭锁方法 | |
CN107642521B (zh) | 联锁式组装机构 | |
CN110439379B (zh) | 电子门锁 | |
CN218991211U (zh) | 电磁锁和储物柜 | |
CN107905637B (zh) | 电子挂锁 | |
CN109930918B (zh) | 挂锁、挂锁解锁方法和挂锁闭锁方法 | |
CN209976237U (zh) | 挂锁 | |
CN112012585B (zh) | 一种轴向闭锁机构、锁具及其解闭锁方法 | |
CN211422160U (zh) | 锁芯及锁具 | |
CN211173466U (zh) | 锁芯、锁具及解锁钥匙 | |
EP2148029A1 (en) | Automatic lock | |
US10861660B2 (en) | Safety switch | |
CN112292745A (zh) | 致动器单元及安全开关 | |
CN211422140U (zh) | 锁芯 | |
CN213518374U (zh) | 解锁机构和解锁钥匙 | |
CN215332075U (zh) | 闭锁装置和锁具组件 | |
JP7542427B2 (ja) | 操作スイッチ、非常停止スイッチおよび制御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