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32838A - 一种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32838A CN108632838A CN201710184045.2A CN201710184045A CN108632838A CN 108632838 A CN108632838 A CN 108632838A CN 201710184045 A CN201710184045 A CN 201710184045A CN 108632838 A CN108632838 A CN 1086328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ve beam
- measurement result
- measurement
- preset quantity
- pres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解决现有LTE系统中没有多波束的测量上报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网络侧设备的测量配置信息;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处于连接态的终端在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进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测量获得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本发明的方案实现了多波束场景下的测量上报,提高了网络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背景技术
在5G系统中,引入了高频的波束赋形beam forming,所以引入了多波束Multiplebeam的场景。现有LTE技术中定义了测量上报的触发事件trigger event A1-A6、B1-B2、C1-C2、W1-W3。但是都没有涉及到根据Multiple beam测量进行测量上报和相关的triggerevent。在相关的文稿讨论中,也没有涉及此部分内容。
在LTE系统中没有多波束Multiple beam的测量上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一种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以解决现有LTE系统中没有多波束的测量上报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获取网络侧设备的测量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在多个发送波束中确定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为处于连接态的终端需要进行预设参考信号测量的发送波束;
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网络侧设备的测量配置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在多个发送波束中确定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为处于连接态的终端需要进行预设参考信号测量的发送波束;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测量上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包括:
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在多个发送波束中确定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并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在多个发送波束中确定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并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获取网络侧设备的测量配置信息;然后根据测量配置信息,在多个发送波束中确定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该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为处于连接态的终端需要进行预设参考信号测量的发送波束;再获取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然后根据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这样实现了多波束场景下的测量上报,提高了网络性能。解决了现有LTE系统中没有多波束的测量上报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应用于终端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子步骤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另一子步骤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另一子步骤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另一子步骤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网络侧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步骤101,获取网络侧设备的测量配置信息。
这里,通过获取网络侧设备的测量配置信息,为后续在多个发送波束中确定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提供了支持。
步骤102,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在多个发送波束中确定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为处于连接态的终端需要进行预设参考信号测量的发送波束。
这里,根据测量配置信息,能够在多个发送波束中,准确、快速地为处于RRC(Radio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态的终端,确定第一预设数量N1(为了便于描述,本文中第一预设数量用N1表示)个需要进行预设参考信号测量的发送波束,从而为多波束场景下的波束测量提供了支持。
步骤103,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这里,基于上述确定出的N1个发送波束,获取该N1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实现了对该N1个发送波束的测量,从而实现了多波束场景下的波束测量。
步骤104,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
这里,根据N1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从而实现了多波束场景下的测量上报。
本发明实施例的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实现了多波束场景下的测量上报,提高了网络性能。解决了现有LTE系统中没有多波束的测量上报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
这里,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Np1(为了便于描述,本文中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用Np1表示),为终端确定需要测量的波束提供了支持,使终端能顺利完成多波束场景下的波束测量。
其中,网络侧设备可通过SI(System Infomation,系统消息)或者专用的Dedicated RRC消息(比如重新配置reconfiguration消息)来配置UE(User Equipment,用户终端)侧若干个波束beam的测量。即上述测量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在SI或者Dedicated RRC消息中。
上述步骤102包括:
若所述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小于所述终端的波束测量个数能力门限值,则将所述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一预设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根据Np1与终端的波束测量个数能力门限值M(为了便于描述,本文中终端的波束测量个数能力门限值用M表示),来确定多个发送波束中需要进行预设参考信号测量的N1个发送波束。
这里,若Np1小于M,即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没有超过终端波束测量个数能力门限值,则以配置的波束数量作为多个发送波束中需要进行预设参考信号测量的波束数量,即N1=Np1,满足了网络需求。
若所述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终端的波束测量个数能力门限值,则将所述终端的波束测量个数能力门限值确定为所述第一预设数量。
这里,若Np1大于或等于M,即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超过了终端波束测量个数能力门限值,则以终端波束测量个数能力门限值作为多个发送波束中需要进行预设参考信号测量的波束数量,即N1=M,在不超过当前测量能力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满足了网络需求。
此时,终端根据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Np1与终端的波束测量个数能力门限值M,能够准确确定多个发送波束中需要进行预设参考信号测量的N1个发送波束,在不超过当前测量能力的同时最大可能地满足了网络需求。
可选的,参照图2、3所示。上述步骤103包括:
步骤1031,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这里,终端可获取所在服务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从而完成对服务小区的测量上报。
和/或步骤1032,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这里,终端也可以获取邻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从而完成对邻小区的测量上报。
此时,终端可以对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发送波束进行测量,从而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不同需求,进一步提高了网络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在服务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测量单个信号:xSS或者CSI-RS;也可在服务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同时测量两个信号:xSS和CSI-RS、xSS和DMRS或者CSI-RS和DMRS;也可在服务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同时测量三个信号:xSS、CSI-RS和DMRS。
即,所述第一预设参考信号可包括同步信号xSS或者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所述第一预设参考信号可包括xSS、CSI-RS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中的至少两者。
同样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在邻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测量单个信号:xSS或者CSI-RS;也可在邻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同时测量两个信号:xSS和CSI-RS、xSS和DMRS或者CSI-RS和DMRS;也可在邻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同时测量三个信号:xSS、CSI-RS和DMRS。
即,所述第二预设参考信号包括同步信号xSS或者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所述第二预设参考信号包括xSS、CSI-RS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中的至少两者。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参考信号与第二预设参考信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其中,所述xSS包括辅同步信号SSS;或者所述xSS包括主同步信号PSS和SSS。
可选的,所述测量结果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和参考信号信干噪比RS-SINR中的至少一个。
此时,可在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测量预设参考信号的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或RSRQ(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和/或RS-SINR(Reference Signal-Signal toInterference Noise Ratio参考信号信干噪比),获得RSRP和/或RSRQ和/或RS-SINR的测量结果。
可选的,参照图2所示,若上述步骤103包括:步骤1031,则上述步骤104包括:
步骤1041,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并将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进行上报。
此时,获取到服务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后,可根据N1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准确确定出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并将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上报给网络侧设备,供网络侧设备使用,完成了多波束场景下小区质量的上报,进一步提高了网络性能。
具体的,上述步骤1041包括:
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当前服务的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根据所述当前服务的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
这里,终端可在服务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到当前服务的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然后根据当前服务的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准确确定出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
或者按照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
这里,终端也可以按照预设算法,例如求和、平均或者加权等,对服务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准确确定出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
或者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测量结果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并按照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一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
这里,终端还可以在服务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首先获取测量结果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然后按照预设算法,例如求和、平均或者加权等,对获取到的第一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再根据计算结果,准确确定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
其中,上面已经提到,所述预设算法可包括求和、平均或者加权。
其中,第一预设阈值可以预算定义,也可以通过SI或者Dedicated RRC消息配置。
此时,通过上述三种方式均能够准确确定出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终端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选择。
可选的,参照图3所示,若上述步骤103包括:步骤1032,则上述步骤104包括:
步骤1042,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邻小区的小区质量,并将所述邻小区的小区质量进行上报。
此时,获取到邻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后,可根据N1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准确确定出邻小区的小区质量,并将邻小区的小区质量上报给网络侧设备,供网络侧设备使用,完成了多波束场景下小区质量的上报,进一步提高了网络性能。
具体的,上述步骤1042包括:
按照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邻小区的小区质量。
这里,终端可以按照预设算法,例如求和、平均或者加权等,对邻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准确确定出邻小区的小区质量。
或者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测量结果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二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并按照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二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邻小区的小区质量;
这里,终端还可以在邻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首先获取测量结果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二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然后按照预设算法,例如求和、平均或者加权等,对获取到的第二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再根据计算结果,准确确定林小区的小区质量。
其中,上面已经提到,所述预设算法可包括求和、平均或者加权。
其中,第一预设阈值可以预算定义,也可以通过SI或者Dedicated RRC消息配置。
此时,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均能够准确确定出邻小区的小区质量,终端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选择。
通过上述可知,终端能够根据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准确确定出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小区质量,完成了多波束场景下小区质量的上报。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还能够根据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完成多波束场景下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的上报,下面进行详细描述。
可选的,参照图4所示,上述步骤104包括:
步骤1043,获取网络侧设备的上报配置信息,所述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
这里,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Np2(为了便于描述,本文中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用Np2表示),为终端确定需要上报的波束提供了支持,使终端能顺利完成多波束场景下的波束测量结果的上报。
其中,网络侧设备可通过SI或者Dedicated RRC消息(比如reconfiguration消息)来配置UE侧若干个波束beam的上报。即上述上报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在SI或者DedicatedRRC消息中。
步骤1044,根据所述上报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并将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上报;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
这里,终端在上报波束测量结果时,根据网络测量设备的上报配置信息,在N1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第二预设数量N2(为了便于描述,本文中第二预设数量用N2表示)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并将N2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上报给网络侧设备,供网络侧设备使用,完成了多波束场景下波束的测量结果的上报,进一步提高了网络性能。
可选的,上述步骤104还包括:
步骤1045,获取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分别对应的波束标识,并将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分别对应的波束标识进行上报。
此时,终端在上报N2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时,还可同时上报N2个发送波束分别对应的波束标识,方便网络侧设备使用。
其中,所述波束标识可以是波束ID识别信息,比如编号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在N1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N2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上报的方式有两种,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方式一,上述步骤1044中,所述根据所述上报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包括:
若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则将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并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均大于或等于除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波束外的其他波束的测量结果。
这里,若Np2小于N1,即网络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小于终端测量的波束数量,则确定N2=Np2,即上报网络配置的Np2个波束的测量结果,从而充分满足网络需求;然后在N1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N2(即Np2)个最好的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上报,即获取的N2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比其他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大或者相等,供网络侧设备使用。
若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则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并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作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
这里,若Np2大于或等于N1,即网络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大于或等于终端测量的波束数量,则确定N2=N1,即将终端测量的N1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全部进行上报,供网络侧设备使用,以充分满足网络需求。
此时,根据网络配置的上报需求,将若干个最好的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上报给网络侧设备,为网络侧设备进行网络统计和网络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持,提高了网络性能。
方式二,上述步骤1044中,所述根据所述上报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包括:
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测量结果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
这里,首先在N1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测量结果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供后续上报使用。
若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数量小于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则将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并将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作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
这里,若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数量小于Np2,则将获取到的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全部进行上报,供网络侧设备使用,以充分满足网络需求。
若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则将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并在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
这里,若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数量大于或等于Np2,则确定N2=Np2,即上报网络配置的Np2个波束的测量结果,从而充分满足网络需求;然后在获取到的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N2(即Np2)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上报,供网络侧设备使用。
此时,根据网络配置的上报需求,将若干个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上报给网络侧设备,为网络侧设备进行网络统计和网络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持,提高了网络性能。
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可以预算定义,也可以通过SI或者Dedicated RRC消息配置。
通过上述可知,终端能够根据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准确确定出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小区质量,完成多波束场景下小区质量的上报;还能够根据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完成多波束场景下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的上报。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根据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时,可通过周期性上报的方式,还可通过事件触发上报的方式,下面分别进行详细介绍。
通过周期性上报:
可选的,上述步骤104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按照预设周期,周期性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此时,终端可根据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按照预设周期,周期性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从而实现了多波束场景下的测量上报。
其中,上报的内容可参照上文介绍,可以包括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小区质量,或者包括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或者既包括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小区质量,又包括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
通过事件触发上报:
可选的,参照图5所示,上述步骤104包括:
步骤1046,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判断是否满足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
这里,定义了针对多波束场景的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根据对N1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以及该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能够准确判断是否进行测量上报,从而实现了多波束场景下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
步骤1047,若满足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则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这里,当满足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时,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从而实现了多波束场景下的测量上报。
其中,上报的内容可参照上文介绍,可以包括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小区质量,或者包括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或者既包括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小区质量,又包括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判断是否满足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
这里,定义了针对多波束场景的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根据对N1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以及该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能够准确判断是否停止测量上报,从而实现了多波束场景下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
若满足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则停止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这里,当满足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时,能够及时停止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多波束场景重新定义了多种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能够满足不同场景的不同需求,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上述步骤103包括:
步骤1031,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一:Mx+Ox-Hys>Thresh1;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二:Mx+Ox+Hys<Thresh1;
其中,M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1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
此时,基于条件一和条件二使得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资源变得好于阈值。
其中,Mx表示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不考虑任何偏移。Ox表示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即,在对应于x资源的频率的测量对象在3GPP中的新无线接入技术NR内定义的x个体偏移),并且如果没有为x资源配置该频率特定偏移量,则设置为零。Hys表示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即,在此事件的报告配置NR中定义的滞后)。Thresh1表示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即,在此事件的报告配置NR中定义的阈Threshold)。
其中,Mx、Thresh1以dBm表示,Ox、Hys以dB表示。
其中,上面已经提到,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包括xSS或者CSI-RS;或者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包括xSS、CSI-RS和DMRS中的至少两者;xSS包括SSS;或者xSS包括PSS和SSS。
具体的,终端可在服务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测量xSS的RSRP,此时测量上报事件记为Event S1。
在Event S1下,Mx用Mss表示,Ox用Oss表示。终端在满足条件:Mss+Oss-Hys>Thresh1时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终端在满足条件:Mss+Oss+Hys<Thresh1时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停止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此时,在Event S1下,服务小区的xSS资源变得好于阈值。
其中,Mss是xSS的测量结果,不考虑任何偏移。Oss是xSS的频率特定偏移量(即,在对应于xSS资源的频率的测量对象NR内定义的xSS个体偏移),并且如果没有为xSS资源配置该频率特定偏移量,则设置为零。Hys表示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即,在此事件的报告配置NR中定义的滞后)。Thresh1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即,在此事件的报告配置NR中定义的阈s1-Threshold)。其中,Mss、Thresh1以dBm表示,Oss、Hys以dB表示。
具体的,终端也可在服务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测量xSS和CSI-RS的RSRP,此时测量上报事件记为Event CS1。
在Event CS1下,针对xSS,Mx用Mss表示,Ox用Oss表示,针对CSI-RS,Mx用Mcr表示,Ox用Ocr表示。终端在满足条件:Mss+Oss-Hys>Thresh1且Mcr+Ocr-Hys>Thresh1时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终端在满足条件:Mss+Oss+Hys<Thresh1且Mcr+Ocr+Hys<Thresh1时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停止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此时,在Event CS1下,服务小区的xSS和CSI-RS资源变得好于阈值。
其中,Mss、Thresh1、Oss、Hys可参照上面的解释说明。Mcr、Ocr可参照Mss、Oss的解释说明。
具体的,终端也可在服务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测量xSS、CSI-RS和DMRS的RSRP,此时测量上报事件记为Event DCS1。
在Event DCS1下,针对xSS,Mx用Mss表示,Ox用Oss表示,针对CSI-RS,Mx用Mcr表示,Ox用Ocr表示,针对DMRS,Mx用Mdm表示,Ox用Odm表示。终端在满足条件:Mss+Oss-Hys>Thresh1且Mcr+Ocr-Hys>Thresh1且Mdm+Odm-Hys>Thresh1时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终端在满足条件:Mss+Oss+Hys<Thresh1且Mcr+Ocr+Hys<Thresh1且Mdm+Odm+Hys<Thresh1时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停止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此时,在Event DCS1下,服务小区的xSS、CSI-RS和DMRS资源变得好于阈值。
其中,Mss、Thresh1、Oss、Hys可参照上面的解释说明。Mcr、Ocr、Mdm、Odm可参照Mss、Oss的解释说明。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上述步骤103包括:
步骤1031,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三:Mx+Ox-Hys>Mref+Oref+Off;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四:Mx+Ox+Hys<Mref+Oref+Off;
其中,M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1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Mref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参考的x的测量结果,Oref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参考的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ff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偏移参数。
此时,基于条件三和条件四使得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资源变得比参考的附加RS(Reference Signal,参考信号)或x资源更好地偏移。
其中,Mx、Thresh1、Ox和Hys可参照上面的解释说明。Mref表示参考的x资源的测量结果(即,在针对测量上报事件的报告配置NR内定义的参考c2-Ref),而不考虑任何偏移。Oref表示参考的x资源的频率特定偏移量(即,在对应于参考x资源的频率的测量对象NR内定义的x个体偏移),并且如果没有被配置用于参考x资源,则将其设置为零。Off表示测量上报事件的偏移参数(即在测量报告NR中为此事件定义的偏移s2-Offset)。
其中,Mx、Mref、Thresh1以dBm表示,Ox、Oref、Hys、Off以dB表示。
其中,上面已经提到,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包括xSS或者CSI-RS;或者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包括xSS、CSI-RS和DMRS中的至少两者;xSS包括SSS;或者xSS包括PSS和SSS。
具体的,终端可在服务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测量xSS的RSRP,此时测量上报事件记为Event S2。
在Event S2下,Mx用Mss表示,Ox用Oss表示。终端在满足条件:Mss+Oss-Hys>Mref+Oref+Off时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终端在满足条件:Mss+Oss+Hys<Mref+Oref+Off时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停止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此时,在Event S2下,服务小区的xSS资源变得比参考的附加RS或xSS资源更好地偏移。
其中,Mss、Oss、Hys、Mref、Oref、Off可参照上面的解释说明。
具体的,终端也可在服务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测量xSS和CSI-RS的RSRP,此时测量上报事件记为Event CS2。
在Event CS2下,针对xSS,Mx用Mss表示,Ox用Oss表示,针对CSI-RS,Mx用Mcr表示,Ox用Ocr表示。终端在满足条件:Mss+Oss-Hys>Mref+Oref+Off且Mcr+Ocr-Hys>Mref+Oref+Off时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终端在满足条件:Mss+Oss+Hys<Mref+Oref+Off且Mcr+Ocr+Hys<Mref+Oref+Off时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停止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此时,在Event CS2下,服务小区的xSS和CSI-RS资源变得比参考的附加RS或xSS资源更好地偏移。
其中,Mss、Oss、Hys、Mref、Oref、Off可参照上面的解释说明。Mcr、Ocr可参照Mss、Oss的解释说明。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上述步骤103包括:
步骤1031,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五:Mx+Ox+Hys<Thresh1;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六:Mx+Ox-Hys>Thresh1;
其中,M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1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
此时,基于条件五和条件六使得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资源变得比阈值差。
其中,Mx、Thresh1、Ox和Hys可参照上面的解释说明。
其中,上面已经提到,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包括xSS或者CSI-RS;或者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包括xSS、CSI-RS和DMRS中的至少两者;xSS包括SSS;或者xSS包括PSS和SSS。
具体的,终端可在服务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测量xSS的RSRP,此时测量上报事件记为Event S3a。
在Event S3a下,Mx用Mss表示,Ox用Oss表示。终端在满足条件:Mss+Oss+Hys<Thresh1时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终端在满足条件:Mss+Oss-Hys>Thresh1时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停止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此时,在Event S3a下,服务小区的xSS资源变得比阈值差。
其中,Mss、Oss、Thresh1和Hys可参照上面的解释说明。
具体的,终端也可在服务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测量CSI-RS的RSRP,此时测量上报事件记为Event S3b。
在Event S3b下,Mx用Mcr表示,Ox用Ocr表示。终端在满足条件:Mcr+Ocr+Hys<Thresh1时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终端在满足条件:Mcr+Ocr-Hys>Thresh1时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停止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此时,在Event S3b下,服务小区的CSI-RS资源比阈值差。
其中,Thresh1、Hys可参照上面的解释说明。Mcr、Ocr可参照Mss、Oss的解释说明。
具体的,终端也可在服务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测量xSS和CSI-RS的RSRP,此时测量上报事件记为Event CS3。
在Event CS3下,针对xSS,Mx用Mss表示,Ox用Oss表示,针对CSI-RS,Mx用Mcr表示,Ox用Ocr表示。终端在满足条件:Mss+Oss+Hys<Thresh1且Mcr+Ocr+Hys<Thresh1时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终端在满足条件:Mss+Oss-Hys>Thresh1且Mcr+Ocr-Hys>Thresh1时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停止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此时,在Event CS3下,服务小区的xSS和CSI-RS资源变得比阈值差。
其中,Mss、Thresh1、Oss、Hys可参照上面的解释说明。Mcr、Ocr可参照Mss、Oss的解释说明。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上述步骤103包括:
步骤1031,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步骤1032,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七:Mn+Ofn+Ocn-Hys>Mp+Ofp+Ocp+Off;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八:Mn+Ofn+Ocn+Hys<Mp+Ofp+Ocp+Off;
其中,Mn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二预设参考信号y的测量结果,Of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c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小区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Mp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fp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cp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小区特定偏移量,Off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偏移参数。
此时,基于条件七和条件八,邻小区中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y的资源变得比服务小区中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资源好。
其中,Mn表示邻小区的测量结果,不考虑任何偏移。Ofn表示邻小区的频率特定偏移。Ocn表示邻小区的小区特定偏移量,并且如果没有被配置用于邻小区,则设置为零。Mp表示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不考虑任何偏移。Ofp表示服务小区的频率的频率特定偏移。Ocp表示服务小区的特定偏移,并且如果没有被配置用于服务小区,则将其设置为零。Hys表示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Off表示测量上报事件的偏移参数。
其中,Mn、Mp在RSRP的情况下以dBm表示,或者在RSRQ和RS-SINR的情况下以dB表示。Ofn、Ocn、Ofp、Ocp、Hys、Off以dB表示。
具体的,终端可在服务小区和邻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测量xSS的RSRP、RSRQ和RS-SINR中的至少一个,此时测量上报事件记为Event S4a。
在Event S4a下,终端在满足条件:Mn+Ofn+Ocn-Hys>Mp+Ofp+Ocp+Off时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终端在满足条件:Mn+Ofn+Ocn+Hys<Mp+Ofp+Ocp+Off时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停止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此时,在Event S4a下,邻小区中的xSS资源变得比服务小区中的xSS资源好。
其中,Mn、Mp、Ofn、Ocn、Ofp、Ocp、Hys、Off可参照上面的解释说明。
具体的,终端也可在服务小区和邻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测量CSI-RS的RSRP、RSRQ和RS-SINR中的至少一个,此时测量上报事件记为Event S4b。
在Event S4b下,终端在满足条件:Mn+Ofn+Ocn-Hys>Mp+Ofp+Ocp+Off时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终端在满足条件:Mn+Ofn+Ocn+Hys<Mp+Ofp+Ocp+Off时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停止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此时,在Event S4b下,邻小区中的CSI-RS资源变得比服务小区中的CSI-RS资源好。
其中,Mn、Mp、Ofn、Ocn、Ofp、Ocp、Hys、Off可参照上面的解释说明。
具体的,终端也可在服务小区和邻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测量xSS与CSI-RS的RSRP、RSRQ和RS-SINR中的至少一个,此时测量上报事件记为Event CS4。
在Event CS4下,终端在满足条件:Mn+Ofn+Ocn-Hys>Mp+Ofp+Ocp+Off时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终端在满足条件:Mn+Ofn+Ocn+Hys<Mp+Ofp+Ocp+Off时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停止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此时,在Event CS4下,邻小区中的xSS和CSI-RS资源变得比服务小区中的xSS和CSI-RS资源好。
其中,Mn、Mp、Ofn、Ocn、Ofp、Ocp、Hys、Off可参照上面的解释说明。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上述步骤103包括:
步骤1032,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九:Mn+Ofn+Ocn-Hys>Thresh2;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十:Mn+Ofn+Ocn+Hys<Thresh2;
其中,Mn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二预设参考信号y的测量结果,Of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c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小区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2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二阈值参数。
此时,基于条件九和条件十使得邻小区中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资源变得比阈值好。
其中,Mn、Ofn、Ocn、Hys可参照上面的解释说明。Thresh2可参照Thresh1的解释说明。
具体的,终端可在邻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测量xSS的RSRP、RSRQ和RS-SINR中的至少一个,此时测量上报事件记为Event S5a。
在Event S5a下,终端在满足条件:Mn+Ofn+Ocn-Hys>Thresh2时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终端在满足条件:Mn+Ofn+Ocn+Hys<Thresh2时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停止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此时,在Event S5a下,邻小区中的xSS资源变得比阈值好。
其中,Mn、Ofn、Ocn、Hys可参照上面的解释说明。Thresh2可参照Thresh1的解释说明。
具体的,终端也可在邻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测量CSI-RS的RSRP、RSRQ和RS-SINR中的至少一个,此时测量上报事件记为Event S5b。
在Event S5b下,终端在满足条件:Mn+Ofn+Ocn-Hys>Thresh2时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终端在满足条件:Mn+Ofn+Ocn+Hys<Thresh2时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停止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此时,在Event S5b下,邻小区中的CSI-RS资源变得比阈值好。
其中,Mn、Ofn、Ocn、Hys可参照上面的解释说明。Thresh2可参照Thresh1的解释说明。
具体的,终端也可在邻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测量xSS与CSI-RS的RSRP、RSRQ和RS-SINR中的至少一个,此时测量上报事件记为Event CS5。
在Event CS5下,终端在满足条件:Mn+Ofn+Ocn-Hys>Thresh2时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终端在满足条件:Mn+Ofn+Ocn+Hys<Thresh2时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停止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此时,在Event CS5下,邻小区中的xSS和CSI-RS资源变得比阈值好。
其中,Mn、Mp、Ofn、Ocn、Ofp、Ocp、Hys、Off可参照上面的解释说明。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上述步骤103包括:
步骤1031,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步骤1032,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十一:Mx+Ox+Hys<Thresh1且Mn+Ofn+Ocn-Hys>Thresh2;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十二:Mx+Ox-Hys>Thresh1且Mn+Ofn+Ocn+Hys<Thresh2;
其中,M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1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Mn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二预设参考信号y的测量结果,Of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c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小区特定偏移量,Thresh2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二阈值参数。
此时,基于条件十一和条件十二使得服务小区中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资源变得比第一阈值差,并且邻小区中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资源变得比第二阈值好。
其中,Mx、Ox、Mn、Ofn、Ocn、Hys、Thresh1可参照上面的解释说明。Thresh2可参照Thresh1的解释说明。
具体的,终端可在服务小区和邻小区N1个发送波束上测量xSS的RSRP、RSRQ和RS-SINR中的至少一个,此时测量上报事件记为Event S6a。
在Event S6a下,Mx用Mss表示,Ox用Oss表示。终端在满足条件:Mss+Oss+Hys<Thresh1且Mn+Ofn+Ocn-Hys>Thresh2时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终端在满足条件:Mss+Oss-Hys>Thresh1且Mn+Ofn+Ocn+Hys<Thresh2时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停止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此时,在Event S6a下,服务小区中的xSS资源变得比第一阈值差,并且邻小区中的xSS资源变得比第二阈值好。
其中,Mss、Oss、Mn、Ofn、Ocn、Hys、Thresh1可参照上面的解释说明。Thresh2可参照Thresh1的解释说明。
具体的,终端也可在服务小区和邻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测量CSI-RS的RSRP、RSRQ和RS-SINR中的至少一个,此时测量上报事件记为Event S6b。
在Event S6b下,Mx用Mcr表示,Ox用Ocr表示。终端在满足条件:Mcr+Ocr+Hys<Thresh1且Mn+Ofn+Ocn-Hys>Thresh2时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终端在满足条件:Mcr+Ocr-Hys>Thresh1且Mn+Ofn+Ocn+Hys<Thresh2时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停止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此时,在Event S6b下,服务小区中的CSI-RS资源变得比第一阈值差,并且邻小区中的CSI-RS资源变得比第二阈值好。
其中,Mn、Ofn、Ocn、Hys、Thresh1可参照上面的解释说明。Mcr、Ocr可参照Mss、Oss的解释说明。Thresh2可参照Thresh1的解释说明。
具体的,终端也可在服务小区和邻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测量xSS与CSI-RS的RSRP、RSRQ和RS-SINR中的至少一个,此时测量上报事件记为Event CS6。
在Event CS6下,针对xSS,Mx用Mss表示,Ox用Oss表示,针对CSI-RS,Mx用Mcr表示,Ox用Ocr表示。终端在满足条件:Mss+Oss+Hys<Thresh1且Mcr+Ocr+Hys<Thresh1且Mn+Ofn+Ocn-Hys>Thresh2时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终端在满足条件:Mss+Oss-Hys>Thresh1且Mcr+Ocr-Hys>Thresh1且Mn+Ofn+Ocn+Hys<Thresh2时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停止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此时,在Event CS6下,服务小区中的xSS和CSI-RS资源变得比第一阈值差,并且邻小区中的xSS和CSI-RS资源变得比第二阈值好。
其中,Mss、Oss、Mn、Ofn、Ocn、Hys、Thresh1可参照上面的解释说明。Mcr、Ocr可参照Mss、Oss的解释说明。Thresh2可参照Thresh1的解释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针对多波束场景实现了针对测量对象为xSS或者CSI-RS,或者针对测量对象为xSS、CSI-RS和DMRS中的至少两者的波束的测量、上报及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提高了网络性能。
可选的,上述步骤103包括:
获取终端的接收天线分组包含的每个接收波束上分别接收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这里,对终端接收天线分组包含的每个接收波束都分别获取N1个发送波束上的测量结果(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N1个发送波束上的测量结果),之后对每个接收波束上获取的测量结果,分别通过步骤104进行测量上报。
此时,通过考虑接收天线分组使得对波束的测量更加准确、全面,进一步提高了网络性能。
其中,接收天线分组可以是接收天线波束集Rx beam set或者接收天线波束组Rxbeam group。Rx beam set内各个波束beam可以来自于不同的面板panel,Rx beam group内各个beam来自于相同的面板panel。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不考虑接收天线分组,对所有接收天线只获取一次N1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使对波束的测量上报响应更加快速。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针对多波束场景实现了针对测量对象为xSS或者CSI-RS,或者针对测量对象为xSS、CSI-RS和DMRS中的至少两者的多波束的测量上报,提高了网络性能。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图。图6所示的终端600,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网络侧设备的测量配置信息;
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在多个发送波束中确定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为处于连接态的终端需要进行预设参考信号测量的发送波束;
第二获取模块603,用于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测量上报模块60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600,实现了多波束场景下的测量上报,提高了网络性能。解决了现有LTE系统中没有多波束的测量上报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
所述确定模块602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小于所述终端的波束测量个数能力门限值,则将所述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一预设数量;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终端的波束测量个数能力门限值,则将所述终端的波束测量个数能力门限值确定为所述第一预设数量。
可选的,所述第二获取模块603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和/或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参考信号包括同步信号xSS或者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所述第一预设参考信号包括xSS、CSI-RS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中的至少两者;
所述第二预设参考信号包括同步信号xSS或者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所述第二预设参考信号包括xSS、CSI-RS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中的至少两者;
所述xSS包括辅同步信号SSS;或者所述xSS包括主同步信号PSS和SSS。
可选的,所述测量结果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和参考信号信干噪比RS-SINR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若所述第二获取模块603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则所述测量上报模块604包括:
第一上报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并将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进行上报。
可选的,若所述第二获取模块603包括:第二获取子模块,则所述测量上报模块604包括:
第二上报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邻小区的小区质量,并将所述邻小区的小区质量进行上报。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报子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当前服务的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根据所述当前服务的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或者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或者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测量结果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并按照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一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
其中,所述预设算法包括求和、平均或者加权。
可选的,所述第二上报子模块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邻小区的小区质量;或者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测量结果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二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并按照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二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邻小区的小区质量;
其中,所述预设算法包括求和、平均或者加权。
可选的,所述测量上报模块604包括: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网络侧设备的上报配置信息,所述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
第三上报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报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并将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上报;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
可选的,所述测量上报模块604还包括:
第四上报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分别对应的波束标识,并将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分别对应的波束标识进行上报。
可选的,所述第三上报子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则将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并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均大于或等于除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波束外的其他波束的测量结果;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则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并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作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
可选的,所述第三上报子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测量结果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数量小于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则将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并将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作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则将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并在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
可选的,所述测量上报模块604包括:
第五上报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按照预设周期,周期性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可选的,所述测量上报模块604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判断是否满足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
进入上报子模块,用于若满足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则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可选的,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判断是否满足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
退出上报模块,用于若满足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则停止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可选的,所述第二获取模块603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一:Mx+Ox-Hys>Thresh1;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二:Mx+Ox+Hys<Thresh1;
其中,M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1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
可选的,所述第二获取模块603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三:Mx+Ox-Hys>Mref+Oref+Off;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四:Mx+Ox+Hys<Mref+Oref+Off;
其中,M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1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Mref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参考的x的测量结果,Oref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参考特定偏移量,Off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偏移参数。
可选的,所述第二获取模块603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五:Mx+Ox+Hys<Thresh1;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六:Mx+Ox-Hys>Thresh1;
其中,M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1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
可选的,所述第二获取模块603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七:Mn+Ofn+Ocn-Hys>Mp+Ofp+Ocp+Off;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八:Mn+Ofn+Ocn+Hys<Mp+Ofp+Ocp+Off;
其中,Mn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二预设参考信号y的测量结果,Of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c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小区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Mp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fp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cp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小区特定偏移量,Off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偏移参数。
可选的,所述第二获取模块603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九:Mn+Ofn+Ocn-Hys>Thresh2;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十:Mn+Ofn+Ocn+Hys<Thresh2;
其中,Mn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二预设参考信号y的测量结果,Of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c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小区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2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二阈值参数。
可选的,所述第二获取模块603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十一:Mx+Ox+Hys<Thresh1且Mn+Ofn+Ocn-Hys>Thresh2;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十二:Mx+Ox-Hys>Thresh1且Mn+Ofn+Ocn+Hys<Thresh2;
其中,M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1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Mn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二预设参考信号y的测量结果,Of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c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小区特定偏移量,Thresh2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二阈值参数。
可选的,所述第二获取模块603包括: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的接收天线分组包含的每个接收波束上分别接收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实现了多波束场景下的测量上报,提高了网络性能。解决了现有LTE系统中没有多波束的测量上报的问题。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框图。图7所示的移动终端7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存储器7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704和用户接口703。移动终端7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7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7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7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7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705。
其中,用户接口7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7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RAM,DRRAM)。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7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7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7021和应用程序7022。
其中,操作系统7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7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7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7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702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701用于获取网络侧设备的测量配置信息;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在多个发送波束中确定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为处于连接态的终端需要进行预设参考信号测量的发送波束;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701中,或者由处理器701实现。处理器7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7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702,处理器701读取存储器7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文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可选地,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处理器701具体用于:若所述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小于所述终端的波束测量个数能力门限值,则将所述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一预设数量;若所述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终端的波束测量个数能力门限值,则将所述终端的波束测量个数能力门限值确定为所述第一预设数量。
可选的,处理器701具体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和/或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参考信号包括同步信号xSS或者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所述第一预设参考信号包括xSS、CSI-RS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中的至少两者;所述第二预设参考信号包括同步信号xSS或者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所述第二预设参考信号包括xSS、CSI-RS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中的至少两者;所述xSS包括辅同步信号SSS;或者所述xSS包括主同步信号PSS和SSS。
可选的,所述测量结果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和参考信号信干噪比RS-SINR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处理器701具体用于:若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则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并将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进行上报。
可选的,处理器701具体用于:若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则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邻小区的小区质量,并将所述邻小区的小区质量进行上报。
可选的,处理器701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当前服务的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根据所述当前服务的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或者按照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或者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测量结果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并按照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一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其中,所述预设算法包括求和、平均或者加权。
可选的,处理器701具体用于:按照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邻小区的小区质量;或者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测量结果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二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并按照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二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邻小区的小区质量;其中,所述预设算法包括求和、平均或者加权。
可选的,处理器701具体用于:获取网络侧设备的上报配置信息,所述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根据所述上报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并将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上报;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
可选的,处理器701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分别对应的波束标识,并将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分别对应的波束标识进行上报。
可选的,处理器701具体用于:若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则将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并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均大于或等于除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波束外的其他波束的测量结果;若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则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并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作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
可选的,处理器701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测量结果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若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数量小于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则将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并将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作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若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则将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并在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
可选的,处理器70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按照预设周期,周期性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可选的,处理器70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判断是否满足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若满足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则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可选的,处理器70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判断是否满足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若满足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则停止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可选的,处理器701具体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一:Mx+Ox-Hys>Thresh1;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二:Mx+Ox+Hys<Thresh1;
其中,M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1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
可选的,处理器701具体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三:Mx+Ox-Hys>Mref+Oref+Off;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四:Mx+Ox+Hys<Mref+Oref+Off;
其中,M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1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Mref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参考的x的测量结果,Oref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参考的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ff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偏移参数。
可选的,处理器701具体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五:Mx+Ox+Hys<Thresh1;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六:Mx+Ox-Hys>Thresh1;
其中,M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1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
可选的,处理器701具体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七:Mn+Ofn+Ocn-Hys>Mp+Ofp+Ocp+Off;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八:Mn+Ofn+Ocn+Hys<Mp+Ofp+Ocp+Off;
其中,Mn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二预设参考信号y的测量结果,Of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c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小区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Mp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fp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cp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小区特定偏移量,Off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偏移参数。
可选的,处理器701具体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九:Mn+Ofn+Ocn-Hys>Thresh2;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十:Mn+Ofn+Ocn+Hys<Thresh2;
其中,Mn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二预设参考信号y的测量结果,Of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c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小区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2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二阈值参数。
可选的,处理器701具体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十一:Mx+Ox+Hys<Thresh1且Mn+Ofn+Ocn-Hys>Thresh2;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十二:Mx+Ox-Hys>Thresh1且Mn+Ofn+Ocn+Hys<Thresh2;
其中,M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1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Mn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二预设参考信号y的测量结果,Of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c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小区特定偏移量,Thresh2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二阈值参数。
可选的,处理器701具体用于:获取终端的接收天线分组包含的每个接收波束上分别接收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移动终端700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700实现了多波束场景下的测量上报,提高了网络性能。解决了现有LTE系统中没有多波束的测量上报的问题。
图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图8中的移动终端8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或车载电脑等。
图8中的移动终端800包括射频(RadioFrequency,RF)电路810、存储器820、输入单元830、显示单元840、处理器860、音频电路870、WiFi(WirelessFidelity)模块880和电源890。
其中,输入单元830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移动终端8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输入单元830可以包括触控面板831。触控面板8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831上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8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该处理器860,并能接收处理器86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831。除了触控面板831,输入单元8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832,其他输入设备8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显示单元8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移动终端800的各种菜单界面。显示单元840可包括显示面板841,可选的,可以采用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841。
应注意,触控面板831可以覆盖显示面板841,形成触摸显示屏,当该触摸显示屏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86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86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触摸显示屏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触摸显示屏包括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常用控件显示区。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的排列方式并不限定,可以为上下排列、左右排列等可以区分两个显示区的排列方式。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可以用于显示应用程序的界面。每一个界面可以包含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图标和/或widget桌面控件等界面元素。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也可以为不包含任何内容的空界面。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用于显示使用率较高的控件,例如,设置按钮、界面编号、滚动条、电话本图标等应用程序图标等。
其中处理器860是移动终端8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第一存储器82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第二存储器822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8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移动终端800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86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该第一存储器82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和/或该第二存储器822内的数据,处理器860用于获取网络侧设备的测量配置信息;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在多个发送波束中确定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为处于连接态的终端需要进行预设参考信号测量的发送波束;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
可选地,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处理器860具体用于:若所述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小于所述终端的波束测量个数能力门限值,则将所述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一预设数量;若所述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终端的波束测量个数能力门限值,则将所述终端的波束测量个数能力门限值确定为所述第一预设数量。
可选的,处理器860具体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和/或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参考信号包括同步信号xSS或者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所述第一预设参考信号包括xSS、CSI-RS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中的至少两者;所述第二预设参考信号包括同步信号xSS或者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所述第二预设参考信号包括xSS、CSI-RS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中的至少两者;所述xSS包括辅同步信号SSS;或者所述xSS包括主同步信号PSS和SSS。
可选的,所述测量结果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和参考信号信干噪比RS-SINR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处理器860具体用于:若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则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并将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进行上报。
可选的,处理器860具体用于:若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则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邻小区的小区质量,并将所述邻小区的小区质量进行上报。
可选的,处理器860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当前服务的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根据所述当前服务的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或者按照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或者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测量结果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并按照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一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其中,所述预设算法包括求和、平均或者加权。
可选的,处理器860具体用于:按照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邻小区的小区质量;或者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测量结果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二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并按照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二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邻小区的小区质量;其中,所述预设算法包括求和、平均或者加权。
可选的,处理器860具体用于:获取网络侧设备的上报配置信息,所述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根据所述上报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并将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上报;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
可选的,处理器860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分别对应的波束标识,并将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分别对应的波束标识进行上报。
可选的,处理器860具体用于:若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则将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并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均大于或等于除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波束外的其他波束的测量结果;若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则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并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作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
可选的,处理器860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测量结果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若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数量小于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则将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并将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作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若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则将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并在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
可选的,处理器86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按照预设周期,周期性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可选的,处理器86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判断是否满足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若满足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则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可选的,处理器86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判断是否满足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若满足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则停止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可选的,处理器860具体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一:Mx+Ox-Hys>Thresh1;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二:Mx+Ox+Hys<Thresh1;
其中,M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1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
可选的,处理器860具体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三:Mx+Ox-Hys>Mref+Oref+Off;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四:Mx+Ox+Hys<Mref+Oref+Off;
其中,M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1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Mref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参考的x的测量结果,Oref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参考的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ff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偏移参数。
可选的,处理器860具体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五:Mx+Ox+Hys<Thresh1;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六:Mx+Ox-Hys>Thresh1;
其中,M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1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
可选的,处理器860具体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七:Mn+Ofn+Ocn-Hys>Mp+Ofp+Ocp+Off;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八:Mn+Ofn+Ocn+Hys<Mp+Ofp+Ocp+Off;
其中,Mn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二预设参考信号y的测量结果,Of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c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小区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Mp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fp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cp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小区特定偏移量,Off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偏移参数。
可选的,处理器860具体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九:Mn+Ofn+Ocn-Hys>Thresh2;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十:Mn+Ofn+Ocn+Hys<Thresh2;
其中,Mn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二预设参考信号y的测量结果,Of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c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小区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2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二阈值参数。
可选的,处理器860具体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十一:Mx+Ox+Hys<Thresh1且Mn+Ofn+Ocn-Hys>Thresh2;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十二:Mx+Ox-Hys>Thresh1且Mn+Ofn+Ocn+Hys<Thresh2;
其中,M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1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Mn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二预设参考信号y的测量结果,Of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c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小区特定偏移量,Thresh2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二阈值参数。
可选的,处理器860具体用于:获取终端的接收天线分组包含的每个接收波束上分别接收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可见,移动终端800实现了多波束场景下的测量上报,提高了网络性能。解决了现有LTE系统中没有多波束的测量上报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网络侧设备的测量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在多个发送波束中确定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为处于连接态的终端需要进行预设参考信号测量的发送波束;
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所示,还提供了一种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包括:
步骤901,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在多个发送波束中确定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并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
这里,终端根据测量配置信息,在多个发送波束中确定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并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后,根据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实现了多波束场景下波束的测量上报。
本发明实施例的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通过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信息,使得终端根据该测量配置信息针对多波束场景实现了波束的测量上报,提高了网络性能。解决了现有LTE系统中没有多波束的测量上报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
这里,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Np1,为终端确定需要测量的波束提供了支持,使终端能顺利完成多波束场景下的波束测量。
其中,网络侧设备可通过SI(System Infomation,系统消息)或者专用的Dedicated RRC消息(比如重新配置reconfiguration消息)来配置UE(User Equipment,用户终端)侧若干个波束beam的测量。即上述测量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在SI或者Dedicated RRC消息中。
可选的,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上报配置信息,所述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
这里,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Np2,为终端确定需要上报的波束提供了支持,使终端能顺利完成多波束场景下的波束测量结果的上报。
其中,网络侧设备可通过SI或者Dedicated RRC消息(比如reconfiguration消息)来配置UE侧若干个波束beam的上报。即上述上报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在SI或者DedicatedRRC消息中。
可选的,步骤901之后,还包括:
步骤902,接收所述终端测量上报的信息。
这里,终端根据网络配置信息可以获取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的测量结果,然后根据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小区质量和/或波束测量结果的上报。
本发明实施例的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通过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信息,使得终端根据该测量配置信息实现了多波束场景下的测量上报,提高了网络性能。解决了现有LTE系统中没有多波束的测量上报的问题。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图。图10所示的网络侧设备1000,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1001,用于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在多个发送波束中确定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并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
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1000,通过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信息,使得终端根据该测量配置信息实现了多波束场景下的测量上报,提高了网络性能。解决了现有LTE系统中没有多波束的测量上报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上报配置信息,所述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
可选的,还包括:
接收模块1002,用于接收所述终端测量上报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1000,通过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信息,使得终端根据该测量配置信息实现了多波束场景下的测量上报,提高了网络性能。解决了现有LTE系统中没有多波束的测量上报的问题。
图11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图。如图11所示,网络侧设备1100包括:处理器1101、收发机1102、存储器1103和总线接口,其中:
处理器1101,用于读取存储器1103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通过收发机1102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在多个发送波束中确定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并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
在图11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1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1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1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处理器11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103可以存储处理器11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
可选的,处理器1101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上报配置信息,所述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
可选的,处理器1101还用于:通过收发机1102接收所述终端测量上报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1100中,通过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信息,使得终端根据该测量配置信息实现了多波束场景下的测量上报,提高了网络性能。解决了现有LTE系统中没有多波束的测量上报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在多个发送波束中确定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并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4)
1.一种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网络侧设备的测量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在多个发送波束中确定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为处于连接态的终端需要进行预设参考信号测量的发送波束;
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
所述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在多个发送波束中确定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包括:
若所述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小于所述终端的波束测量个数能力门限值,则将所述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一预设数量;
若所述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终端的波束测量个数能力门限值,则将所述终端的波束测量个数能力门限值确定为所述第一预设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包括:
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和/或
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参考信号包括同步信号xSS或者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所述第一预设参考信号包括xSS、CSI-RS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中的至少两者;
所述第二预设参考信号包括同步信号xSS或者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所述第二预设参考信号包括xSS、CSI-RS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中的至少两者;
所述xSS包括辅同步信号SSS;或者所述xSS包括主同步信号PSS和SSS。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结果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和参考信号信干噪比RS-SINR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包括: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则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并将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进行上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包括: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则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邻小区的小区质量,并将所述邻小区的小区质量进行上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包括:
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当前服务的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根据所述当前服务的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或者
按照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或者
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测量结果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并按照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一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
其中,所述预设算法包括求和、平均或者加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邻小区的小区质量,包括:
按照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邻小区的小区质量;或者
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测量结果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二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并按照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二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邻小区的小区质量;
其中,所述预设算法包括求和、平均或者加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包括:
获取网络侧设备的上报配置信息,所述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
根据所述上报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并将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上报;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分别对应的波束标识,并将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分别对应的波束标识进行上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报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包括:
若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则将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并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均大于或等于除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波束外的其他波束的测量结果;
若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则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并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作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报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包括:
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测量结果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
若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数量小于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则将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并将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作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
若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则将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并在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按照预设周期,周期性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判断是否满足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
若满足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则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判断是否满足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
若满足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则停止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包括:
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一:Mx+Ox-Hys>Thresh1;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二:Mx+Ox+Hys<Thresh1;
其中,M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1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包括:
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三:Mx+Ox-Hys>Mref+Oref+Off;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四:Mx+Ox+Hys<Mref+Oref+Off;
其中,M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1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Mref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参考的x的测量结果,Oref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参考的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ff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偏移参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包括:
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五:Mx+Ox+Hys<Thresh1;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六:Mx+Ox-Hys>Thresh1;
其中,M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1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包括:
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七:Mn+Ofn+Ocn-Hys>Mp+Ofp+Ocp+Off;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八:Mn+Ofn+Ocn+Hys<Mp+Ofp+Ocp+Off;
其中,Mn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二预设参考信号y的测量结果,Of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c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小区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Mp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fp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cp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小区特定偏移量,Off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偏移参数。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包括:
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九:Mn+Ofn+Ocn-Hys>Thresh2;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十:Mn+Ofn+Ocn+Hys<Thresh2;
其中,Mn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二预设参考信号y的测量结果,Of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c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小区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2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二阈值参数。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包括:
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十一:Mx+Ox+Hys<Thresh1且Mn+Ofn+Ocn-Hys>Thresh2;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十二:Mx+Ox-Hys>Thresh1且Mn+Ofn+Ocn+Hys<Thresh2;
其中,M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1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Mn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二预设参考信号y的测量结果,Of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c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小区特定偏移量,Thresh2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二阈值参数。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包括:
获取终端的接收天线分组包含的每个接收波束上分别接收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2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网络侧设备的测量配置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在多个发送波束中确定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为处于连接态的终端需要进行预设参考信号测量的发送波束;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测量上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
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小于所述终端的波束测量个数能力门限值,则将所述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一预设数量;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终端的波束测量个数能力门限值,则将所述终端的波束测量个数能力门限值确定为所述第一预设数量。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和/或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参考信号包括同步信号xSS或者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所述第一预设参考信号包括xSS、CSI-RS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中的至少两者;
所述第二预设参考信号包括同步信号xSS或者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所述第二预设参考信号包括xSS、CSI-RS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中的至少两者;
所述xSS包括辅同步信号SSS;或者所述xSS包括主同步信号PSS和SSS。
28.根据权利要求24或2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结果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和参考信号信干噪比RS-SINR中的至少一个。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则所述测量上报模块包括:
第一上报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并将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进行上报。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第二获取子模块,则所述测量上报模块包括:
第二上报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邻小区的小区质量,并将所述邻小区的小区质量进行上报。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报子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当前服务的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根据所述当前服务的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或者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或者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测量结果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并按照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一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
其中,所述预设算法包括求和、平均或者加权。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报子模块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邻小区的小区质量;或者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测量结果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二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并按照预设算法对所述第二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邻小区的小区质量;
其中,所述预设算法包括求和、平均或者加权。
33.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上报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网络侧设备的上报配置信息,所述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
第三上报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报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并将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上报;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上报模块还包括:
第四上报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分别对应的波束标识,并将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分别对应的波束标识进行上报。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上报子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则将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并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均大于或等于除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波束外的其他波束的测量结果;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则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并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作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上报子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测量结果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数量小于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则将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并将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作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则将所述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并在所述第三类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中,获取第二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
3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上报模块包括:
第五上报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按照预设周期,周期性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3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上报模块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判断是否满足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
进入上报子模块,用于若满足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则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判断是否满足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
退出上报模块,用于若满足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则停止向网络侧设备进行测量上报。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一:Mx+Ox-Hys>Thresh1;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二:Mx+Ox+Hys<Thresh1;
其中,M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1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三:Mx+Ox-Hys>Mref+Oref+Off;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四:Mx+Ox+Hys<Mref+Oref+Off;
其中,M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1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Mref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参考的x的测量结果,Oref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参考特定偏移量,Off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偏移参数。
42.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五:Mx+Ox+Hys<Thresh1;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六:Mx+Ox-Hys>Thresh1;
其中,M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1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
43.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七:Mn+Ofn+Ocn-Hys>Mp+Ofp+Ocp+Off;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八:Mn+Ofn+Ocn+Hys<Mp+Ofp+Ocp+Off;
其中,Mn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二预设参考信号y的测量结果,Of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c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小区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Mp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fp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cp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小区特定偏移量,Off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偏移参数。
44.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九:Mn+Ofn+Ocn-Hys>Thresh2;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十:Mn+Ofn+Ocn+Hys<Thresh2;
其中,Mn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二预设参考信号y的测量结果,Of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c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小区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2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二阈值参数。
45.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一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第二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所述进入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十一:Mx+Ox+Hys<Thresh1且Mn+Ofn+Ocn-Hys>Thresh2;
所述退出测量上报事件的触发条件,包括:
条件十二:Mx+Ox-Hys>Thresh1且Mn+Ofn+Ocn+Hys<Thresh2;
其中,M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一预设参考信号x的测量结果,Ox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x的频率特定偏移量,Hys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滞后参数,Thresh1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一阈值参数,Mn表示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第二预设参考信号y的测量结果,Of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频率特定偏移量,Ocn表示所述邻小区的发送波束上对y的小区特定偏移量,Thresh2表示所述测量上报事件的第二阈值参数。
4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的接收天线分组包含的每个接收波束上分别接收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47.一种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在多个发送波束中确定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并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
49.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上报配置信息,所述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
50.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测量上报的信息。
51.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测量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在多个发送波束中确定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并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上的预设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发送波束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上报。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测量的波束数量。
53.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上报配置信息,所述上报配置信息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的需要上报的波束数量。
54.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测量上报的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84045.2A CN108632838A (zh) | 2017-03-24 | 2017-03-24 | 一种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EP18770666.8A EP3606130B1 (en) | 2017-03-24 | 2018-03-22 | Beam measurement reporting method, terminal side device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
HUE18770666A HUE058224T2 (hu) | 2017-03-24 | 2018-03-22 | Sugárnyaláb-mérés jelentési eljárás, terminál oldali eszköz és hálózat oldali eszköz |
PT187706668T PT3606130T (pt) | 2017-03-24 | 2018-03-22 | Método de reportar a medição de feixe, o dispositivo do lado de terminal e o dispositivo do lado de rede |
ES18770666T ES2911210T3 (es) | 2017-03-24 | 2018-03-22 | Método de notificación de medición de haz, dispositivo del lado del terminal y dispositivo del lado de la red |
US16/490,355 US10707926B2 (en) | 2017-03-24 | 2018-03-22 | Beam measurement reporting method, terminal side device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
PCT/CN2018/080014 WO2018171669A1 (zh) | 2017-03-24 | 2018-03-22 | 一种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终端侧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
US16/887,234 US10812153B1 (en) | 2017-03-24 | 2020-05-29 | Beam measurement reporting method, terminal side device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84045.2A CN108632838A (zh) | 2017-03-24 | 2017-03-24 | 一种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32838A true CN108632838A (zh) | 2018-10-09 |
Family
ID=63584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184045.2A Pending CN108632838A (zh) | 2017-03-24 | 2017-03-24 | 一种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707926B2 (zh) |
EP (1) | EP3606130B1 (zh) |
CN (1) | CN108632838A (zh) |
ES (1) | ES2911210T3 (zh) |
HU (1) | HUE058224T2 (zh) |
PT (1) | PT3606130T (zh) |
WO (1) | WO2018171669A1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088571A1 (zh) * | 2018-11-02 | 2020-05-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设备 |
CN111225406A (zh) * | 2018-11-27 | 2020-06-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定时测量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1263394A (zh) * | 2018-12-17 | 2020-06-0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号资源测量方法及终端 |
CN111479324A (zh) * | 2019-01-24 | 2020-07-31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
CN112383368A (zh) * | 2020-10-13 | 2021-02-19 | 厦门大学 | 波束测量方法及系统 |
CN112423336A (zh) * | 2019-08-23 | 2021-02-26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信息记录上报方法及装置 |
CN112584420A (zh) * | 2019-09-29 | 2021-03-3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测量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US20210111849A1 (en) * | 2018-06-22 | 2021-04-15 |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Ltd. | Beam measurement method, network-side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CN114390580A (zh) * | 2020-10-20 | 2022-04-2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波束上报方法、波束信息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4826448A (zh) * | 2019-12-13 | 2022-07-2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波束测量方法及波束测量装置 |
WO2022174461A1 (zh) * | 2021-02-22 | 2022-08-2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波束测量方法、波束测量装置及存储介质 |
WO2023097523A1 (zh) * | 2021-11-30 | 2023-06-0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321500A (zh) * | 2017-06-16 | 2023-06-23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无线电网络节点、无线设备及在其中执行的方法 |
CN112005572A (zh) * | 2018-08-09 | 2020-11-2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号上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14679733B (zh) * | 2018-08-09 | 2024-01-1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号上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13543237B (zh) * | 2020-04-13 | 2022-06-24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小区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
US11792779B2 (en) * | 2021-04-27 | 2023-10-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beam switch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WO2022270964A1 (en) * | 2021-06-24 | 2022-12-2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ul timing alignment upon receiving tci state update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5623507A (zh) * | 2021-07-16 | 2023-01-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测量方法及相关装置 |
US20230216641A1 (en) * | 2022-01-06 | 2023-07-06 | Mediatek Inc. | Adaptive beam management approach for new radio systems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21307A (zh) * | 2012-04-27 | 2014-12-17 | 英特尔公司 |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干扰测量 |
WO2016018121A1 (en) * | 2014-07-31 | 2016-02-0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nd reporting beams in a beamforming based system |
WO2016023227A1 (zh) * | 2014-08-15 | 2016-02-1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
CN106301505A (zh) * | 2015-05-14 | 2017-01-04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信息发送方法、波束测量方法、移动台和基站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WO2008032358A1 (ja) * | 2006-09-11 | 2010-01-2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8938238B2 (en) * | 2009-11-06 | 2015-01-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stricting access point transmissions |
US9014025B2 (en) * | 2010-10-04 | 2015-04-21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different types of base stations in a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KR101847400B1 (ko) * | 2011-09-01 | 2018-04-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최적의 빔을 선택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US9008585B2 (en) * | 2012-01-30 | 2015-04-14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easurements and CSI feedback |
CN104541460B (zh) * | 2012-07-12 | 2018-10-1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向天线端口发送基准信号的方法 |
US9252853B2 (en) * | 2013-03-29 | 2016-02-02 | Intel Corporation | Techniques for beamforming to mitigate multi-user leakage and interference |
WO2014178642A1 (en) * | 2013-04-30 | 2014-11-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beam forming scheme |
CN103547341B (zh) | 2013-06-08 | 2016-03-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导频信号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KR102299326B1 (ko) * | 2013-09-27 | 2021-09-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정보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
WO2015080648A1 (en) | 2013-11-27 | 2015-06-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for receiving and sending a report compris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
US10051485B2 (en) * | 2013-11-29 | 2018-08-14 | Huawei Device Co., Ltd. | Beam precoding manner reporting method,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
US10512008B2 (en) * | 2014-01-17 | 2019-12-17 | Idac Holdings, Inc. | 3GPP MMW access link system architecture |
KR102363547B1 (ko) * | 2014-11-26 | 2022-02-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빔포밍을 이용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CN106488472B (zh) * | 2015-08-27 | 2020-05-2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及终端 |
EP3345426B1 (en) * | 2015-09-02 | 2019-12-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obility procedures between beams from different radio network nodes |
US10524150B2 (en) * | 2016-01-14 | 2019-12-3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cell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4466456A (zh) * | 2016-09-29 | 2022-05-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接收网元及发送网元 |
CN113596906B (zh) * | 2016-10-13 | 2023-07-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测量报告方法及相关设备 |
KR102727954B1 (ko) * | 2016-12-01 | 2024-11-07 |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 측정 방법, 단말 장비 및 네트워크 장비 |
-
2017
- 2017-03-24 CN CN201710184045.2A patent/CN108632838A/zh active Pending
-
2018
- 2018-03-22 WO PCT/CN2018/080014 patent/WO201817166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3-22 HU HUE18770666A patent/HUE058224T2/hu unknown
- 2018-03-22 US US16/490,355 patent/US10707926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3-22 PT PT187706668T patent/PT3606130T/pt unknown
- 2018-03-22 ES ES18770666T patent/ES2911210T3/es active Active
- 2018-03-22 EP EP18770666.8A patent/EP3606130B1/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5-29 US US16/887,234 patent/US10812153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21307A (zh) * | 2012-04-27 | 2014-12-17 | 英特尔公司 |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干扰测量 |
WO2016018121A1 (en) * | 2014-07-31 | 2016-02-0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nd reporting beams in a beamforming based system |
WO2016023227A1 (zh) * | 2014-08-15 | 2016-02-1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
CN106301505A (zh) * | 2015-05-14 | 2017-01-04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信息发送方法、波束测量方法、移动台和基站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Release 12)", 《3GPP TS 36.331 V12.12.0》 * |
Cited B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212518B2 (en) * | 2018-06-22 | 2025-01-28 |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 Beam measurement method, network-side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US20210111849A1 (en) * | 2018-06-22 | 2021-04-15 |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Ltd. | Beam measurement method, network-side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US12052190B2 (en) * | 2018-06-22 | 2024-07-30 |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 Beam measurement method, network-side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US11895054B2 (en) | 2018-11-02 | 2024-02-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
WO2020088571A1 (zh) * | 2018-11-02 | 2020-05-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设备 |
CN111225406A (zh) * | 2018-11-27 | 2020-06-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定时测量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1225406B (zh) * | 2018-11-27 | 2022-02-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定时测量方法及相关设备 |
US12015470B2 (en) | 2018-11-27 | 2024-06-1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Timing measurement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CN111263394A (zh) * | 2018-12-17 | 2020-06-0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号资源测量方法及终端 |
US12063557B2 (en) | 2018-12-17 | 2024-08-13 |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 Signal resourc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terminal |
CN111479324A (zh) * | 2019-01-24 | 2020-07-31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
CN112423336A (zh) * | 2019-08-23 | 2021-02-26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信息记录上报方法及装置 |
CN112584420B (zh) * | 2019-09-29 | 2022-07-29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测量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CN112584420A (zh) * | 2019-09-29 | 2021-03-3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测量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US12231931B2 (en) | 2019-09-29 | 2025-02-18 |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 Signal measurement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
CN114826448A (zh) * | 2019-12-13 | 2022-07-2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波束测量方法及波束测量装置 |
CN114826448B (zh) * | 2019-12-13 | 2024-03-26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波束测量方法及波束测量装置 |
CN112383368B (zh) * | 2020-10-13 | 2022-03-04 | 厦门大学 | 波束测量方法及系统 |
CN112383368A (zh) * | 2020-10-13 | 2021-02-19 | 厦门大学 | 波束测量方法及系统 |
CN114390580A (zh) * | 2020-10-20 | 2022-04-2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波束上报方法、波束信息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
WO2022174461A1 (zh) * | 2021-02-22 | 2022-08-2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波束测量方法、波束测量装置及存储介质 |
WO2023097523A1 (zh) * | 2021-11-30 | 2023-06-0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606130B1 (en) | 2022-03-16 |
EP3606130A4 (en) | 2020-04-08 |
US10812153B1 (en) | 2020-10-20 |
US10707926B2 (en) | 2020-07-07 |
EP3606130A1 (en) | 2020-02-05 |
WO2018171669A1 (zh) | 2018-09-27 |
PT3606130T (pt) | 2022-04-11 |
HUE058224T2 (hu) | 2022-07-28 |
US20200328780A1 (en) | 2020-10-15 |
US20200014428A1 (en) | 2020-01-09 |
ES2911210T3 (es) | 2022-05-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32838A (zh) | 一种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US20190394664A1 (en) | Beam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onfiguration and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 |
CN107148085B (zh) | 一种载波聚合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8632867A (zh) | 一种小区选择和重选的方法及终端 | |
CN107466077A (zh) |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9474953B9 (zh) | 一种mdt的配置方法和相关设备 | |
CN108260139B (zh) | 一种测量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 |
CN108810955A (zh) | 一种测量间隔的配置方法、节点及终端 | |
CN108260133A (zh) | 一种波束测量上报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移动终端 | |
CN106604332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双卡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809986B (zh) | 无线通信中决定无线资源管理测量值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9474375A (zh) |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基站和终端 | |
CN106332199B (zh) | 一种移动终端接入lte网络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9391991A (zh) | 一种无线链路监听的方法、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
CN108271173A (zh) | 一种接入切换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移动终端 | |
CN109286940A (zh) | 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 | |
CN103873165A (zh) | 干扰测试的信标检测架构、系统和方法 | |
CN109391992A (zh) | 一种信号测量方法、第一移动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07426765A (zh) | 一种测量报告生成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9391955A (zh) | 一种转换测量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9413690A (zh) | 一种多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移动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09818771A (zh) | 一种最小化路测配置方法、测量方法和装置 | |
CN107342777B (zh) | 一种射频电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9286950A (zh) | 测量上报的配置方法、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 | |
CN106911356A (zh) | 一种信号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9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