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32758B - 终端追踪方法、处理装置及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追踪方法、处理装置及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32758B CN108632758B CN201810311346.1A CN201810311346A CN108632758B CN 108632758 B CN108632758 B CN 108632758B CN 201810311346 A CN201810311346 A CN 201810311346A CN 108632758 B CN108632758 B CN 10863275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information
- user
- historical
- judging wheth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8—Detecting or preventing theft or lo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终端追踪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该终端追踪方法包括:判断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内;当所述当前地理位置超出预设范围时,判断用户行为状态信息是否一致以及用户身份信息是否合法;当用户行为状态信息不一致或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不合法的时,锁定所述终端。本申请可以提高终端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终端追踪方法、处理装置及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然而,在日常的生活中,移动终端丢失或被盗的事件时有发生,当移动终端丢失或被盗后,拾取者或偷盗者可以继续使用该移动终端。因此,如何加强移动终端的安全性成为了生产厂商亟需解决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追踪方法、处理装置及终端及存储介质,可以提高终端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追踪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内;
当所述当前地理位置超出预设范围时,判断用户行为状态信息是否一致以及用户身份信息是否合法;
当用户行为状态信息不一致或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不合法的时,锁定所述终端。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内;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当前地理位置超出预设范围时,判断用户行为状态信息是否一致以及用户身份信息是否合法;
第一锁定单元,用于当用户行为状态信息不一致或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不合法的时,锁定所述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终端追踪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用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该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终端追踪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获取所述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然后判断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内,当所述地理位置超出预设范围时,则判断用户身份信息是否合法,当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不合法的时,锁定所述终端。因此,本实施例可以根据终端是否处于安全的范围以及用户身份是否合法,来锁定终端,从而提高终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追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追踪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追踪的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处理装置的一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描述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的过程、方法或包含了一系列模块或单元的装置、终端、系统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或单元,还可以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步骤或模块或单元,也可以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装置、终端或系统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以下将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处理装置可以集成在终端中,该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追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流程可以包括:
在步骤S101中,判断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默认终端具有GPS(全球定位系统)功能,且默认终端已经开启GPS功能,因此可以通过GPS获取终端当前的地理位置。当然如果在GPS无法取得信号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终端的地理位置,比如,终端与它所连接的信号塔通讯,估算它与信号塔之间的距离以不断报告它的地理位置。但是也可以获取到终端的大概位置,另外的还可以通过获取WiFi的接入点,根据WiFi接入点的地址,也可以准确的获取终端的地理位置。
当然在本实施例步骤S101中,终端在获取当前位置时可以根据多种方式共同进行实现,或者在某一功能无法启用时,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替代以获取终端的当前位置。
预设范围通常是先设置好安全地理位置范围,该安全地理位置范围是指以某个地点为圆心,沿着该圆心辐射出一个范围,不超过该范围的地理位置都属于有效范围,比如,确定以“家”为圆心,以2公里为半径辐射出一个范围属于安全地理位置范围,当然还可以指定以“公司”为圆心,以1公里为半径辐射出一个范围属于安全地理位置范围,当然还可以是从“家”到“公司”沿路形成的一个范围属于安全地理位置范围,本实施例中对于安全地理位置范围大小以及安全地理位置范围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比如,可以将该安全地理位置范围规定为一个市或者某个区。根据获取到的当前地理位置与预设的安全地理位置范围比对,如果无法进行对应,则判断当前的地理位置不处于预设范围内。
在步骤S102中,当所述当前地理位置超出预设范围时,判断用户行为状态信息是否一致以及用户身份信息是否合法。
在当前地理位置超出预设范围时,则作出位置不安全的标识,依据不安全标识启动判断用户行为状态是否一致以及判断用户身份信息是否合法,该用户行为状态信息包括用户的行走速度、用户的声音、用户的体温、用户的心跳等形成的数据集合。比如,测试某一个时间段内终端的移动距离,来估算出用户的行走速度,比如,人的正常行走速度是每小时5公里左右,当终端的移动速度处于没小时4至6公里时,开始测算,获取用户的行走速度。根据用户历史行走速度进行比对,看是否能够进行匹配。当然,还可以分成多个区间段进行对比,比如终端移动速度在每小时20左右公里时,这时可能是骑自行车的运动状态,这时获取的速度与历史骑行速度进行比对,看是否能够进行匹配,如果不匹配则说明用户行为状态信息不一致。通过限定速度区间,开始测试在一定时间内移动的距离,这样可以使得比对的对象不会出现误差,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对比数据。
又比如,终端获取当前高频出现的人声,将当前出现的高频人声与历史高频人声进行对比,看当前高频人声是否与历史高频人声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则说明用户的状态信息不一致。又比如,获取当前高频出现的人声前三名,将当前高频出现的人声前三名与历史高频人声进行对比,如果能够匹配则进行说明用户行为状态为一致,如果不匹配则说明用户的行为状态信息不一致。
再比如,终端获取当前用户的体温,或者获取当前所处环境的温度,当终端获取到的当前用户的体温和当前所处环境的温度与历史用户的体温和当前所处环境的温度不匹配时,则说明用户行为状态信息不一致。为了避免因为天气变化而造成的温度对比误差,通常选择历史用户所处环境的温度时间不会太长,通常是一天前或者三天前。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对比时间并不做具体限定。
当然判断用户的行为状态信息不限于上述的方案,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案来进行,或者通过数据集合的方式进行更加精确的判断,本申请实施例不做过多赘述。通过判断用户行为状态信息是否一致,可以在终端超出预设范围内就开始执行而不会出现通知,如果判断出用户行为状态信息不一致时,这样在第一时间内就可以启动下一个程序,比如失窃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就触发下一个程序来追踪终端。
该用户身份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的账号密码、指纹信息、瞳孔信息或个人名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当然用户的身份信息还不限于此,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比如,人脸。采取的手段可以是终端弹出用户身份信息验证界面,供用户确认,如果用户多次不能通过用户身份信息验证,则判定该用户身份信息不合法,当然,验证用户身份信息的次数可以为一次、两次、三者或者其他次数,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做具体限定。还可以是启动终端的摄像头,通过摄像头采集用户的人脸以判断用户身份信息是否合法。
在步骤S103中,当用户行为状态信息不一致或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不合法时,锁定所述终端。
在用户行为状态信息不一致和用户身份信息不合法时,则做出用户身份信息不安全的标识,依据该标识,启动所述终端的程序。比如,锁定终端的芯片,导致终端完全无法工作,必须到售后维修中心返厂重新打开相应芯片功能,同时可以将信息反馈出去,以便于寻回手机。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获取所述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然后判断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内,当所述地理位置超出预设范围时,则用户行为状态信息是否一致以及判断用户身份信息是否合法,当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信息不一致或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不合法的时,锁定所述终端。因此,本实施例可以根据终端是否处于安全的范围以及用户身份是否合法,来锁定终端,从而提高终端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追踪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流程可以包括:
在步骤S201中,获取终端新接入基站及无线通信网络接入点信息。
终端每进入一个地方,终端将会与基站进行连接,或者当连入一个WiFi接入点,也就是无线通信网络接入点时,终端将采集到的基站信息与无线通讯网络接入点信息记录下来。
在步骤S202中,判断所述接入基站信息与历史基站信息是否存在差异。
在获取到接入的基站信息后,将历史基站信息进行比对,比如,终端通常历史基站信息通常是高频接入的基站,具体的可以自己设定历史基站的信息,当然也可以根据按照基站连接次数进行一个排序,排名前面三名、五名的基站作为安全的历史基站信息,当然,对于基站排名的名次和数量不做具体限定,本实施例只是为了做更好的说明。当然还可以是,在新接入基站前的一段时间内,终端连续连入次数达到一个阈值,认定为历史基站信息。比如,在新接入基站之前的十天之内连续连入该基站三次,可以认定为历史基站信息。
比如,用户通常会在常用地点使用终端,比如家、公司的一定范围内,也就是终端会连入常用的一些基站接入点,当终端进入某一个陌生地点时,这时终端可以确认为连接到了新的基站接入点,这个时候新连入的基站接入点或与常用基站接入点匹配,如果不能匹配,则说明所述接入基站信息与历史基站信息存在差异。
在步骤S203中,若接入基站信息与历史基站信息存在差异,判断无线通信网络接入点信息与历史无线通信网络接入点信息是否存在差异。
在接入基站信息与历史基站信息存在差异时,触发判断无线通信网络接入点信息与历史无线通信网络接入点信息是否存在差异。也就是,根据终端会连入常用的无线网络接入点,当终端进入某一个陌生地点时,连接到的无线网络接入点时,这个时候无线网络接入点与常用无线网络接入点匹配,如果不能匹配,则说明所述接入无线网络接入点信息与历史无线网络接入点信息存在差异。
在步骤S204中,若无线网络接入点信息与历史无线网络接入点信息存在差异,启动所述全球定位系统,获取当前地理位置,判断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内。
在无线网络接入点信息与历史无线网络接入点信息存在差异,触发GPS功能,从而获取当前的地理位置,判断当前的地理位置是否处于预设的范围内,也就是获取到当前的地理位置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内,预设范围通常是先设置好安全地理位置范围,该安全地理位置范围是指以某个地点为圆心,沿着该圆心辐射出一个范围,不超过该范围的地理位置都属于有效范围,比如,确定以“家”为圆心,以2公里为半径辐射出一个范围属于安全地理位置范围,当然还可以指定以“公司”为圆心,以1公里为半径辐射出一个范围属于安全地理位置范围,当然还可以是从“家”到“公司”沿路形成的一个范围属于安全地理位置范围,本实施例中对于安全地理位置范围大小以及安全地理位置范围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比如,可以将该安全地理位置范围规定为一个市或者某个区。根据获取到的当前地理位置与预设的安全地理位置范围比对,如果无法进行对应,则判断当前的地理位置不处于预设范围内。
S205,获取用户当前用户行为数据。
其中,终端内设置有多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可以采集用户行为数据,比如,采用震动传感器感受人体的震动从而进行计步。比如,采集当前用户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步数。又比如,还可以是温度传感器,采集当前所述环境的温度。需要说明的是,获取当前用户行为数据还可以包括其他多种方面,比如,通过声音传感器采集人发出的声音。可以理解的是,用户的行为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过多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获取的行为数据形成一个数据集合,存储在终端内。
S206,判断用户当前用户行为数据是否与历史行为数据匹配。
其中历史的行为数据是,在当前行为数据之前形成的行为数据,也就是通常会设置某个阈值作为历史行为数据,比如,震动传感器多次采集的计步数据一致时,比如连续采集到三次一致的计步数据可以作为历史行为数据。又比如,高频出现的人声作为历史行为数据,又比如,一段时间出现的常态温度。当然,可以将历史行为数据形成一个集合,与当前的行为数据进行匹配。比如,当前计步数据与历史计步数据和当前人声数据和历史人声数据匹配,而当前温度数据与历史温度数据不匹配,通过数据分析以判断用户当前行为数据与用户历史行为数据是否匹配。该数据分析的依据可以采用多数覆盖原则,也就是如果多个方面的用户当前行为数据与历史用户行为数据匹配就认为是匹配的,当然,还可以根据用户行为数据的类型设定优先级。比如,将人声的用户行为数据作为优先级最高的条件,来判断当前用户行为数据是否与历史行为数据匹配。
S207,当终端屏幕点亮时,获取所述终端使用场景信息和人物信息。
默认该屏幕在非使用状态下屏幕是黑的,当终端的屏幕开启时,也就是准备操作终端时,获取所述终端使用场景信息和人物信息。比如,当手机被盗,盗窃者准备使用该手机,当盗窃必然会点亮屏幕,无论盗窃者能不能够解锁,这时自动启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获取终端当前的使用场景信息和人物信息。其中,使用场景信息主要是通过摄像头拍摄的使用环境图片,人物信息是摄像头拍摄的人脸。
S208,若终端当前使用场景信息和人物信息与历史使用场景和历史人物信息不匹配,则判断用户身份信息不合法。
比如,当前采集的人脸不符合终端之前预先保存的人脸,则判断该用户身份信息不合法,同时在根据当前采集的用户使用场景与预先保存用户使用场景进行匹配,如果不匹配,则判断该用户身份信息不合法。通过用户使用场景信息和人物信息双重判断来确认用户的身份信息是否合法,这样提高了判断的准确性,避免了单纯使用人物的照片或者假人来替代真人的漏洞,同时,在判断该用户身份信息时,不用刻意作出提醒,这样使得盗窃该终端的盗窃者放松了警惕,区别于通过验证提醒来确认用户的身份信息是否合法,这种技术方案更加准确和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终端前置摄像头获取人物信息,通过后置摄像头获取场景使用信息。这样可以采集的数据更加准确。当然也可以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场景使用信息,后置摄像头获取人物信息。还可以通过传感器来才起用户场景使用信息和人物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如何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和场景使用信息不做过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锁定所述终端包括锁定所述终端全球商网通芯片,从而锁定所述终端无线收发芯片。
通过锁定所述终端全球商网通芯片,从而锁定所述终端无线收发芯片,导致终端完全无法工作,必须到售后维修中心返厂重新打开相应芯片功能,同时可以将信息反馈给用户以便于寻回终端。
S209,触发预设的安全程序,则启动自毁程序并发出警报。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的安全程序设定如果可以是长时间没有开机或者遇到刷机的情况下等,当然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的情况。比如,在终端长时间不开机的情况下,比如,连续三天或者五天不开机,则启动所述信息自毁程序,将用户的存储在终端的数据全部销毁并且不能修复,同时,发出自毁的警报。又比如,在遇到暴力刷机的情况下,立即启动所述信息自毁程序,将用户的存储在终端的数据全部销毁并且不能修复。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追踪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终端10到一个新的地点,终端10与基站30进行连接或者与WiFi接入点连接,基站30接入点与WiFi接入点与历史基站20接入点与WiFi接入点进行对比。通常历史基站20接入点和WiFi接入点通常是高频接入的基站和WiFi接入点,当基站30接入点与WiFi接入点与历史基站20接入点与WiFi接入点存在差异,再通过GPS确认当前的地理位置是否处于经常出现的地理位置,如果超出了用户经常出现的地理位置,则通过传感器获取用户行为状态信息,其中,用户行为状态信息包括用户的行走速度,用户的声音等大数据集合。通过判断用户行为状态信息可以判断用户是否是处于出差状态或旅游状态等。当用户准备使用终端时,确认用户的身份信息是否合法,如果不合法则确认终端已经丢失或者被盗窃,从而锁定终端,以便找回终端安,同时,如果终端的安全程序触发,也就是长时间不开机或者遇到暴力刷机等,则启动自毁程序并发出警报,自毁程序将销毁用户的所有数据100并且不能修复。
为便于更好的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控制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终端追踪方法的装置。其中名词的含义与上述触碰信息的处理方法中相同,具体实现细节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请参阅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处理装置的模块示意图。具体而言,该处理装置300,包括:第一判断单元301、第二判断单元302以及第一锁定单元。
第一判断单元301,用于判断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内;
第二判断单元302,用于当所述当前地理位置超出预设范围时,判断用户行为状态信息是否一致以及用户身份信息是否合法;
第一锁定单元303,用于当用户行为状态不一致或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不合法的时,锁定所述终端。
在一种实施例中,该第一判断单元301可以用于获取接入基站信息和无线通信网络接入点信息,判断所述接入基站信息与历史基站信息是否存在差异,若新接入基站信息与历史基站信息存在差异,判断无线通信网络接入点信息与历史无线通信网络接入点信息是否存在差异,若无线网络接入点信息也与历史无线网络接入点信息存在差异,启动所述全球定位系统,获取当前地理位置,判断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内。
在一种实施例中,该第二判断单元302可以用于获取用户当前用户行为数据,判断用户当前用户行为数据是否与历史行为数据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判断单元302可以用于当终端屏幕点亮时,获取所述终端使用场景信息和人物信息,判断所述终端使用场景信息和人物信息与历史使用场景和历史人物信息是否匹配,若终端当前使用场景信息和人物信息与历史使用场景和历史人物信息不匹配,则判断用户身份信息不合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判断单元302可以用于通过终端前置摄像头获取人物信息,通过后置摄像头获取场景使用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锁定单元303可以用于锁定所述终端全球商网通芯片,从而锁定所述终端无线收发芯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自毁单元,该第一自毁单元用于若触发预设的安全程序,则启动自毁程序并发出警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如图5所示,该终端400可以包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401、传感器402、输入单元403、显示屏404、以及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405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存储器401可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401存储的应用程序中包含有可执行代码。应用程序可以组成各种功能模块。处理器405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1的应用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此外,存储器4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401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405和输入单元403对存储器401的访问。
终端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402,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终端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输入单元40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字符信息或用户特征信息(比如指纹),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具体地,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输入单元403可包括触敏表面以及其他输入设备。触敏表面,也称为触摸显示屏或者触控板,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敏表面上或在触敏表面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敏表面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405,并能接收处理器405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敏表面。除了触敏表面,输入单元403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指纹识别模组、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屏404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显示屏404可包括显示面板。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进一步的,触敏表面可覆盖显示面板,当触敏表面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405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405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触敏表面与显示面板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敏表面与显示面板集成而实现输入和输出功能。
处理器405是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01内的应用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1内的数据,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405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优选的,处理器405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
尽管图5中未示出,终端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电源等,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中的处理器405会按照如下的指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可执行代码加载到存储器401中,并由处理器405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1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
通过处理器405处理获取终端新接入基站及无线通信网络接入点信息。
通过处理器405处理判断所述接入基站信息与历史基站信息是否存在差异。
通过处理器405处理若接入基站信息与历史基站信息存在差异,判断无线通信网络接入点信息与历史无线通信网络接入点信息是否存在差异。
当处理器405处理若无线网络接入点信息与历史无线网络接入点信息存在差异,启动所述全球定位系统,获取当前地理位置,判断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内。
处理器405处理获取用户当前用户行为数据。
处理器405处理判断用户当前用户行为数据是否与历史行为数据匹配。
处理器405处理当终端屏幕点亮时,获取所述终端使用场景信息和人物信息。
处理器405处理若终端当前使用场景信息和人物信息与历史使用场景和历史人物信息不匹配,则判断用户身份信息不合法。
处理器405处理若触发预设的安全程序,则启动自毁程序并发出警报。
由于该终端可以执行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终端追踪方法,因此,可以实现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终端追踪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详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单元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单元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终端追踪的处理方法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追踪方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譬如为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等,该终端、触碰信息的处理装置及触碰信息的处理方法属于同一构思,在该终端追踪方法的处理装置上可以运行该触碰信息的处理方法实施例中提供的任一方法,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该触碰信息的处理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本申请该终端追踪的方法而言,本领域普通测试人员可以理解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终端追踪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存储在终端的存储器中,并被该终端内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可包括如该终端追踪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该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
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该终端追踪的处理装置而言,其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芯片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该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譬如为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终端追踪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该,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终端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内;
当所述当前地理位置超出预设范围时,判断用户行为状态信息是否一致以及用户身份信息是否合法,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信息包括用户的行走速度、用户的声音、用户的体温、用户的心跳形成的数据集合,其中,在当前地理位置超出预设范围,执行判断用户行为状态信息是否一致以及用户身份信息是否合法的步骤,而不出现通知,在用户行为状态不一致或者身份信息不合法时执行下一程序追踪终端;
当用户行为状态信息不一致或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不合法的时,锁定所述终端,启动下一程序追踪终端;
所述判断用户身份信息是否合法包括:
当终端屏幕点亮时,无论终端是否被解锁成功,自动启动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获取所述终端使用场景信息和人物信息;
判断所述终端使用场景信息和人物信息与历史使用场景和历史人物信息是否匹配;
若终端当前使用场景信息和人物信息与历史使用场景和历史人物信息不匹配,则判断用户身份信息不合法;
所述获取所述终端使用场景信息和人物信息包括:
通过终端前置摄像头获取人物信息,通过后置摄像头获取场景使用信息;
所述锁定所述终端包括:
锁定所述终端全球商网通芯片,从而锁定所述终端无线收发芯片,锁定芯片后终端无法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内包括:
获取接入基站信息和无线通信网络接入点信息;
判断所述接入基站信息与历史基站信息是否存在差异;
若接入基站信息与历史基站信息存在差异,判断无线通信网络接入点信息与历史无线通信网络接入点信息是否存在差异;
若无线网络接入点信息与历史无线网络接入点信息存在差异,启动全球定位系统,获取当前地理位置,判断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用户行为状态信息是否一致包括:
获取用户当前用户行为数据;
判断用户当前用户行为数据是否与历史行为数据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用户行为状态不一致或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不合法的时,锁定所述终端之后还包括:
若触发预设的安全程序,则启动自毁程序并发出警报。
5.一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地理位置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内;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当前地理位置超出预设范围时,判断用户行为状态信息是否一致以及用户身份信息是否合法,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信息包括用户的行走速度、用户的声音、用户的体温、用户的心跳形成的数据集合,其中,在当前地理位置超出预设范围,执行判断用户行为状态信息是否一致以及用户身份信息是否合法的步骤,而不出现通知,在用户行为状态不一致或者身份信息不合法时执行下一程序追踪终端;
第一锁定单元,用于当用户行为状态不一致或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不合法的时,锁定所述终端,启动下一程序追踪终端;
第二判断单元,还用于当终端屏幕点亮时,无论终端是否被解锁成功,自动启动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获取所述终端使用场景信息和人物信息;判断所述终端使用场景信息和人物信息与历史使用场景和历史人物信息是否匹配;
若终端当前使用场景信息和人物信息与历史使用场景和历史人物信息不匹配,则判断用户身份信息不合法;
所述获取所述终端使用场景信息和人物信息包括:
通过终端前置摄像头获取人物信息,通过后置摄像头获取场景使用信息;
所述锁定所述终端包括:
锁定所述终端全球商网通芯片,从而锁定所述终端无线收发芯片,锁定芯片后终端无法工作。
6.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追踪方法的步骤。
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追踪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11346.1A CN108632758B (zh) | 2018-04-09 | 2018-04-09 | 终端追踪方法、处理装置及终端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11346.1A CN108632758B (zh) | 2018-04-09 | 2018-04-09 | 终端追踪方法、处理装置及终端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32758A CN108632758A (zh) | 2018-10-09 |
CN108632758B true CN108632758B (zh) | 2021-04-09 |
Family
ID=63704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31134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32758B (zh) | 2018-04-09 | 2018-04-09 | 终端追踪方法、处理装置及终端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63275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62691B (zh) * | 2018-10-27 | 2021-01-26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隐式防护方法及系统 |
CN112353331A (zh) * | 2020-10-27 | 2021-02-12 | 上海明略人工智能(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监测洗碗机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3033836A (zh) * | 2021-03-04 | 2021-06-25 | 南方电网深圳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于变电站的安全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6033070B (zh) * | 2021-10-27 | 2024-08-09 |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信号探测的告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4760352A (zh) * | 2022-03-04 | 2022-07-15 | 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69493A (zh) * | 2010-10-28 | 2011-02-09 | 深圳市五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及装置 |
CN103366745A (zh) * | 2012-03-29 | 2013-10-23 |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 基于语音识别保护终端设备的方法及其终端设备 |
CN105049424A (zh) * | 2015-06-29 | 2015-11-11 | 深圳市美贝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终端防盗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5631351A (zh) * | 2015-06-29 | 2016-06-01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自毁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WO2017051312A1 (en) * | 2015-09-21 | 2017-03-30 | Discovery Limited | A method of enabling a lock button of a mobile device with an ios operating system to be used by a user to effect an action |
CN106599641A (zh) * | 2016-12-13 | 2017-04-2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限制终端锁定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
CN107852569A (zh) * | 2015-09-14 | 2018-03-2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测量终端的位置的终端及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46855B (zh) * | 2012-02-07 | 2016-01-27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终端和终端安全管理方法 |
CN105550588B (zh) * | 2015-07-28 | 2019-06-11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锁定方法及终端 |
CN105574448A (zh) * | 2015-12-22 | 2016-05-11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基于人体特征参数防丢的方法及终端 |
-
2018
- 2018-04-09 CN CN201810311346.1A patent/CN10863275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69493A (zh) * | 2010-10-28 | 2011-02-09 | 深圳市五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及装置 |
CN103366745A (zh) * | 2012-03-29 | 2013-10-23 |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 基于语音识别保护终端设备的方法及其终端设备 |
CN105049424A (zh) * | 2015-06-29 | 2015-11-11 | 深圳市美贝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终端防盗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5631351A (zh) * | 2015-06-29 | 2016-06-01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自毁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07852569A (zh) * | 2015-09-14 | 2018-03-2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测量终端的位置的终端及其方法 |
WO2017051312A1 (en) * | 2015-09-21 | 2017-03-30 | Discovery Limited | A method of enabling a lock button of a mobile device with an ios operating system to be used by a user to effect an action |
CN106599641A (zh) * | 2016-12-13 | 2017-04-2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限制终端锁定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32758A (zh) | 2018-10-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32758B (zh) | 终端追踪方法、处理装置及终端及存储介质 | |
AU2021200254B2 (en) | Method for displaying current geographical location on emergency call screen and terminal | |
US10182316B1 (en) | Determining location of parked vehicle | |
CN104364794B (zh) | 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基于位置的访问控制 | |
CN105281906B (zh) | 安全验证方法及装置 | |
EP3281102A1 (en) | Application recommendation based on detected triggering events | |
CN108647058A (zh) | 一种应用程序启动方法及移动终端 | |
KR20170019127A (ko) | 전자 장치 상태에 따른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CN109164477B (zh) | 一种应用定位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6331370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07908939B (zh) | 终端报警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 |
CN106254667A (zh) | 一种提示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 |
KR102598270B1 (ko) | 차량 탑승 인식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한 전자 장치 | |
US8112631B2 (en) | Password input device, computer security system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thereof | |
US20150097690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Electronic Device for Abuse Detection and Notification | |
CN107534706B (zh) | 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和移动终端 | |
WO2016179784A1 (zh) | 一种警告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 |
CN106022055A (zh) | 一种指纹解锁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07770172B (zh) | 一种账号信息的找回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12968992B (zh) | 一种距离动态提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 |
US20180007164A1 (en) | Damage sensors for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 |
KR102115773B1 (ko) | 소유자 동선 및 사용 패턴을 활용한 휴대용 단말기 사용자 확인방법 | |
US9980093B1 (en) | Mobile terminal device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 |
CN112307392A (zh) | 一种页面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1968352B (zh) | 交通安全提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