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28010B - 除雾眼镜 - Google Patents
除雾眼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28010B CN108628010B CN201710177000.2A CN201710177000A CN108628010B CN 108628010 B CN108628010 B CN 108628010B CN 201710177000 A CN201710177000 A CN 201710177000A CN 108628010 B CN108628010 B CN 10862801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defogging
- plate
- gas pump
- piezoelectric actu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438 eyesigh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47513 Vision blurred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84 colloidal syste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75 main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94 surface-active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00 vo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11/00—Non-optical adjuncts; Attachment thereof
- G02C11/08—Anti-misting means, e.g. ventilating, heating; Wip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除雾眼镜包含本体、气体泵、气体通道、开关元件及控制模块。本体具有框部、脚架及镜片,脚架与框部相连接,框部更包含容置部及多个出气孔,容置部用以容置镜片,多个出气孔设置于容置部的周缘。气体泵嵌设于本体内。控制模块与开关元件及气体泵电性连接。气体通道埋设于本体内,并连通于多个出气孔以及气体泵之间。其中,透过开启开关元件,使开关元件传送致能信号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依据致能信号致能气体泵,使气体经气体通道由多个出气孔喷出,并使喷出的气体对镜片进行除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案是关于一种除雾眼镜,尤指一种以气体泵进行除雾的眼镜。
【背景技术】
由于科技不断地进步,各式3C产品推陈出新,现代人对3C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然而此现象亦使现代人们的眼力负担越来越重,导致配戴眼镜的年龄层逐渐下降,配戴眼镜的人口亦与日俱增,致使相关业者纷纷提升其眼镜产品的造形美感以及配戴的舒适度,以供消费者选购。
一般而言,目前市面上贩售的眼镜镜片大部分都没有防起雾的设计,一旦周遭环境的温度变化较大时,眼镜镜片便容易起雾,导致眼镜的使用者视线模糊,若眼镜镜片于开车时、运动时或需要视线良好的情况下起雾,将可能令使用者处于危险的情况,因此,如何防止眼镜镜片起雾已是目前非常重要的课题。
目前市面上眼镜防护措施是主要透过于镜片上喷洒防水喷雾的方式来达到防雾的效果,然而,防水喷雾的效果非常短暂,需频繁地喷洒防水喷雾于镜片上才能达到持续防雾的效果,造成使用上非常不便利;再者,防水喷雾成分主要为界面活性剂及其他化学药剂,直接喷洒于镜片或镜框上亦有可能导致眼镜的受损。
除此之外,已知的除雾技术是透过加热的方式,对欲防雾的材料进行加热并提升温度,进而达到除雾的效果,然而,若对眼镜镜片进行加热,虽可达到除雾的效果,却也可能导致眼镜镜片受热膨胀,进而可能导致镜框变形或镜片弹出镜框之外,此外,一般的镜片亦不耐高温,长时间加热亦可能对镜片造成损坏。
有鉴于此,如何发展一种可兼具安全性及便利性的除雾眼镜,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案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雾眼镜,以解决已知技术中无法有效地对眼镜进行除雾,且无法在无其他工具的情况下随时随地依据需求而直接达到除雾效能的问题,并达到兼具安全性及便利性的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案的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一种除雾眼镜,包含:本体具有框部、至少一脚架及至少一镜片,至少一脚架与框部相连接,框部更包含至少一容置部及多个出气孔,至少一容置部用以容置至少一镜片,多个出气孔设置于至少一容置部的周缘;气体泵嵌设于本体内;控制模块与开关元件及气体泵电性连接;以及,气体通道埋设于本体内,并连通于多个出气孔以及气体泵之间;其中,透过开启开关元件,使开关元件传送致能信号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依据致能信号致能气体泵,使气体经气体通道由多个出气孔喷出,并使喷出的气体对至少一镜片进行除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案较佳实施例的除雾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案较佳实施例的除雾眼镜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案较佳实施例的除雾眼镜的各元件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除雾眼镜的A-A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案较佳实施例的除雾眼镜的架构示意图。
图6A及6B分别为本案较佳实施例的气体泵于不同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A及6B所示的压电致动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A及6B所示的气体泵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A至9D为图6A及6B图所示的气体泵作动的流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案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案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案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架构于限制本案。
请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案较佳实施例的除雾眼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案较佳实施例的除雾眼镜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案实施例的除雾眼镜1包含本体11及开关元件14,其中本体11更包含框部111、脚架112a、112b及镜片113a、113b,其中脚架112a、112b分别连接设置于框部111的两端,并且可向内折叠收纳,但不以此为限;开关元件14设置于脚架112b之外侧表面上,且为一可按压的开关结构,但亦不以此为限,可依实际需求任施变化。再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除雾眼镜1更包含气体泵12及气体通道13,其中气体泵12是嵌设于本体111的脚架112b末端,但不以此为限,可依据需求设置于本体111的其他位置。如图2所示,本体11的框部111更包含容置部114a、114b、多个出气孔110以及中空导气孔110a,于本实施例中,容置部114a、114b是可为但不限为一框形容置部,分别用以对应容置镜片113a、113b,且于本实施例中,多个出气孔110设置于容置部114a、114b的周缘,例如容置部114a、114b的周缘上侧位置,并分别对应于镜片113a、113b而设置,但所设置的位置不以此为限;中空导气孔110a设置于框部111的中心处,并与外部相连通,但不以此为限;气体通道13是埋设于本体111内部,并连通于多个出气孔110、中空导气孔110a以及气体泵12之间,以供气体的流通。
请参阅图3,图3为本案较佳实施例的除雾眼镜的各元件拆解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除雾眼镜1的气体通道13是为一软性中空的管状结构,用以供气体流通及传输,气体通道13是埋设于本体11之内部,且气体通道13更包含泵连接孔130、多个出气管131以及中空导气条132,其中泵连接孔130与气体泵12相连通,以供气体泵12将气体导入气体通道13中。多个出气管131与多个出气孔110的数量及位置均相对应,且每一出气管131分别与各个出气孔110相连通,以供气体导出气体通道13,并使导出的气体对镜片113a、113b进行除雾。中空导气条132是对应连通中空导气孔110a,以供气体由中空导气条132及中空导气孔110a流出至除雾眼镜1之外部,借由设置中空导气条132可使气体通道13内部多余的气体排出,以避免气体泵12持续将气体导入气体通道13时,导致气体泵12或气体通道13内部而导致压力过大而受损。
请参阅图4,图4为图1所示的除雾眼镜的A-A截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除雾眼镜1的镜片113b是嵌设于框部111的容置部114b,气体通道13是埋设于框部111中,并透过出气管131与出气孔110相连通至除雾眼镜1之外部。于本实施例中,该出气孔110是对应于该镜片113b的第一表面113b1,当气体依序经由气体通道13、出气管131及出气孔110导出时,所导出的气体便流经镜片113b的第一表面113b1,并对镜片113b的第一表面113b1进行除雾,但并不以此为限。于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出气孔110亦可对应于镜片113b的第二表面113b2而设置,当气体依序经由气体通道13、出气管131及出气孔110导出时,所导出的气体便流经镜片113b的第二表面113b2,并对镜片113b的第二表面113b2进行除雾。此外,于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出气孔110亦可分别对应于镜片113b的第一表面113b1及第二表面113b2而设置,当气体依序经由气体通道13、出气管131及出气孔110导出时,所导出的气体便同时流经镜片113b的第一表面113b1及第二表面113b2,俾使镜片113b达到完全除雾的功效。
请参阅图5,图5为本案较佳实施例的除雾眼镜的架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除雾眼镜1更包含一控制模块15,控制模块15是设置于本体11内(未图示),例如可设置于脚架112b中并连设于开关元件14,但不以此为限。于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5是与气体泵12及开关元件14电性连接,且控制模块15更包含一电池16,该电池16是设置于控制模块15内部,但不以此为限,电池16是用以提供电源至控制模块15。其中,透过开启开关元件14,致使开关元件14传送一致能信号的至控制模块15,接着控制模块15依据该致能信号致能气体泵12,使气体泵12将气体导入气体通道13中,并由多个出气孔110喷出,使喷出的气体对镜片113a、113b进行除雾,俾实现兼具安全性及便利性的眼镜配戴。
请继续参阅图5,于本实施例中,透过关闭开关元件14,开关元件14传送一禁能信号的至控制模块15,接着,控制模块15接收该禁能信号,并依据该禁能信号控制气体泵12停止运作,借此以避免气体泵12持续运作而导致耗损或寿命减短,且使用者亦可依据眼镜实际起雾的情况控制除雾时间的长短,并达到节能的功效。
请参阅图6A、6B,图6A是为本案较佳实施例的气体泵的正面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B是为本案较佳实施例的气体泵的背面分解结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气体泵12是为一压电致动气体泵,用以驱动气体流动。如图所示,本案的气体泵12包含共振片122、压电致动器123、盖板126等元件。共振片122是对应于压电致动器123设置,并具有一中空孔洞1220,设置于共振片122中心区域,但不以此为限。压电致动器123具有悬浮板1231、外框1232及压电元件1233,其中,悬浮板1231是可为但不限为一正方形悬浮板,且悬浮板1231具有中心部1231c及外周部1231d,当压电元件1233受电压驱动时,悬浮板1231可由中心部1231c到外周部1231d弯曲振动,外框1232是环绕设置于悬浮板1231之外侧,且具有至少一支架1232a及一导电接脚1232b,但不以此为限,每一支架1232a是设置于悬浮板1231及外框1232之间,且每一支架1232a的两端是连接悬浮板1231及外框1232,以提供弹性支撑,导电接脚1232b是向外凸设于外框1232上,用以供电连接的用,压电元件1233是贴附于悬浮板1231的第二表面1231b,且压电元件1233具有一边长,该边长是小于或等于悬浮板1231的边长,用以接受外加电压而产生形变,以驱动悬浮板1231弯曲振动。盖板126具有侧壁1261、底板1262及开口部1263,侧壁1261是环绕底板1262周缘而凸设于底板1262上,并与底板1262共同形成容置空间126a,用以供共振片122及压电致动器123设置于其中,开口部1263是设置于侧壁1261上,用以供外框1232的导电接脚1232b向外穿过开口部1263而凸出于盖板126之外,以便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但不以此为限。
于本实施例中,本案的气体泵12更包含两绝缘片1241、1242及一导电片125,但并不以此为限,其中,两绝缘片1241、1242是分别设置于导电片125上下,其外形是大致对应于压电致动器123之外框1232,且是由可绝缘的材质所构成,例如:塑胶,以进行绝缘之用,但皆不以此为限,导电片125则是由导电材质所制成,例如:金属,以进行电导通之用,且其外形亦为大致对应于压电致动器123之外框1232,但皆不以此为限。再于本实施例中,导电片125上亦可设置一导电接脚1251,以进行电导通的用,导电接脚1251亦如外框1232的导电接脚1232b向外穿过盖板126的开口部1263而凸出于盖板126之外,以便于与控制模块15电连接。
请参阅第7A、7B、7C图,图7A是为本案较佳实施例的压电致动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7B是为本案较佳实施例的压电致动器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7C是为本案较佳实施例的压电致动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案的悬浮板1231是为阶梯面的结构,即于悬浮板1231第一表面1231a的中心部1231c上更具有一凸部1231e,且凸部1231e为一圆形凸起结构,但并不以此为限,于一些实施例中,悬浮板1231亦可为双面平整的板状正方形。又如图7C所示,悬浮板1231的凸部1231e是与外框1232的第一表面1232c共平面,且悬浮板1231的第一表面1231a及支架1232a的第一表面1232a’亦为共平面,另外,悬浮板1231的凸部1231e及外框1232的第一表面1232c与悬浮板1231的第一表面1231a及支架1232a的第一表面1232a’之间是具有一特定深度。至于悬浮板1231的第二表面1231b,则如图7B及图7C所示,其与外框1232的第二表面2132d及支架1232a的第二表面1232a”为平整的共平面结构,而压电元件1233则贴附于此平整的悬浮板1231的第二表面1231b处。于另一些实施例中,悬浮板1231的型态亦可为一双面平整的板状正方形结构,并不以此为限,可依照实际施作情形而任施变化。于一些实施例中,悬浮板1231、外框1232及支架1232a是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可由一金属板所构成,例如可由不锈钢材质所构成,但不以此为限。又于本实施例中,本案气体泵12于悬浮板1231、外框1232及支架1232a之间更具有至少一空隙1234,用以供气体通过。
请参阅图8,图8为图6A及6B所示的气体泵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案的气体泵12是依序由盖板126、绝缘片1242、导电片125、绝缘片1241、压电致动器123、共振片122及等元件由上至下堆叠,且于组合堆叠后的压电致动器123、绝缘片1241、导电片125、另一绝缘片1242的四周予以涂胶形成胶体218,进而填满盖板126的容置空间126a的周缘而完成密封。组装完成后的气体泵12是为四边形的结构,但并不以此为限,其形状可依照实际需求任施变化。此外,于本实施例中,仅有导电片125的导电接脚1251(未图示)与压电致动器123的导电接脚1232b(如图6A所示)凸出设置于盖板126外,以便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但亦不以此为限。组装后的气体泵12于盖板126与共振片122之间则形成第一腔室127b。
于本实施例中,本案的气体泵12的共振片122与压电致动器123之间具有间隙g0,且于间隙g0中是填入导电材质,例如:导电胶,但并不以此为限,借此可使共振片122与压电致动器123的悬浮板1231的凸部1231e之间保持一个间隙g0的深度,进而可导引气流更迅速地流动,且因悬浮板1231的凸部1231e与共振片122保持适当距离使彼此接触干涉减少,促使噪音降低,于另一些实施例中,亦可借由加高压电致动器123之外框1232的高度,以使其与共振片122组装时增加一间隙,但亦不以此为限。借此,当压电致动器123受驱动以进行集气作业时,气体是先由盖板126的开口部1263汇集至汇流腔室127a,并进一步经由共振片122的中空孔洞1220流至第一腔室127b暂存,当压电致动器123受驱动以进行排气作业时,气体是先由第一腔室127b通过共振片122的中空孔洞1220流至汇流腔室127a,并使气体经由泵连接孔130导入气体通道13中。
以下进一步说明本案气体泵12的作动流程,请同时参阅第图9A~9D,图9A~9D是为本案较佳实施例的气体泵的作动过程示意图。首先,如图9A所示,气体泵12的结构是如前述,为依序由盖板126、另一绝缘片1242、导电片125、绝缘片1241压电致动器123及共振片122所堆叠组装定位而成,于共振片122与压电致动器123之间是具有间隙g0,且共振片122及盖板126的侧壁1261共同定义出该汇流腔室127a,于共振片122与压电致动器123之间则具有第一腔室127b。当气体泵12尚未受到电压驱动时,其各元件的位置即如图9A所示。
接着如图9B所示,当气体泵12的压电致动器123受电压致动而向上振动时,气体会由盖板126的开口部1263进入气体泵12中,并汇集到汇流腔室127a,接着再经由共振片122上的中空孔洞1220向上流入至第一腔室127b中,同时共振片122受到压电致动器123的悬浮板1231共振影响亦会随的进行往复式振动,即共振片122随的向上形变,即共振片122在中空孔洞1220处向上微凸。
其后,则如图9C所示,此时压电致动器123是向下振动回初始位置,此时压电致动器123的悬浮板1231上凸部1231e,并接近于共振片122在中空孔洞1220处向上微凸部分,进而促使气体泵12内气体往上半层第一腔室127b暂存。
再如图9D所示,压电致动器123再向下振动,且共振片122由于受压电致动器123振动的共振作用,共振片122亦会随的向下振动,借由此共振片122的向下形变压缩第一腔室127b的体积,进而促使上半层第一腔室127b内的气体推挤向两侧流动并经过压电致动器123的空隙1234向下穿越流通,以流至共振片122的中空孔洞1220处而压缩排出,形成一股压缩气经由导气端开口204流向载体20的第一导流腔室202。由此实施态样可见,当共振片122进行垂直的往复式振动时,是可由共振片122与压电致动器123之间的间隙g0以增加其垂直位移的最大距离,换句话说,于振动板12与压电致动器123之间设置之间隙g0可使共振片122于共振时可产生更大幅度的上下位移。
最后,共振片122会回位至初始位置,即如图9A所示,进而透过前述的作动流程,由图9A~9D的顺序持续循环,气体会持续地经由盖板126的开口部1263而流入汇流腔室127a,再流入第一腔室127b,并接着由第一腔室127b流入汇流腔室127a中,使气流连续流入导气端开口204中,进而能够稳定传输气体。换言之,当本案的气体泵12运作时,气体是依序流经的盖板126的开口部1263、汇流腔室127a、第一腔室127b、汇流腔室127a及泵连接孔130,故本案的气体泵12可透过单一元件,即盖板126,并利用盖板126的开口部1263的结构设计,能够达到减少气体泵12的元件数量,简化整体制程的功效。
承上所述,透过上述气体泵12的作动,使气体经泵连接孔130导入气体通道13中,并经由气体通道13的传送,气体经多个出气管131由多个出气孔110喷出,使喷出的气体对镜片113a、113b进行除雾,同时使多余的气体经中空导气条132由中空导气孔110a排出至眼镜外部,以避免气体通道13内部压力过大而受损,俾实现兼具安全性及便利性的除雾眼镜。
综上所述,本案提供一种除雾眼镜,借由使用者开启开关元件,使气体泵将气体导入气体通道,并经由出气孔喷出,以对镜片进行除雾,借此可避免眼镜镜片起雾而导致危险,提升整体的安全性,且不需如已知技术中反复使用防水喷雾才能达到防雾效果,更使整体便利性提升。
本案得由熟知此技术的人士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如附申请专利范围所欲保护者。
【符号说明】
1:除雾眼镜
11:本体
110:出气孔
110a:中空导气孔
111:框部
112a、112b:脚架
113a、113b:镜片
113b1:第一表面
113b2:第二表面
114a、114b:容置部
12:气体泵
122:共振片
1220:中空孔洞
123:压电致动器
1231:悬浮板
1231a:第一表面
1231b:第二表面
1231c:中心部
1231d:外周部
1231e:凸部
1232:外框
1232a:支架
1232a’:第一表面
1232a”:第二表面
1232b:导电接脚
1232c:第一表面
1232d:第二表面
1233:压电元件
1234:空隙
1241、1242:绝缘片
125:导电片
1251:导电接脚
126:盖板
126a:容置空间
1261:侧壁
1262:底板
1263:开口部
127a:汇流腔室
127b:第一腔室
128:胶体
13:气体通道
130:泵连接孔
131:多个出气管
132:中空导气条
14:开关元件
15:控制模块
16:电池
Claims (9)
1.一种除雾眼镜,包含:
一本体,具有一框部、至少一脚架及至少一镜片,该至少一脚架与该框部相连接,该框部更包含至少一容置部、多个出气孔,以及一中空导气孔,该至少一容置部用以容置该至少一镜片,该多个出气孔设置于该至少一容置部的周缘;
一压电致动气体泵嵌设于该本体内,其具有一共振片、一压电致动器、以及一盖板,具有至少一侧壁、一底板及一开口部,该至少一侧壁系环绕该底板周缘而凸设于该底板上,并与该底板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
一开关元件;
一控制模块,与该开关元件及该气体泵电性连接;以及
一气体通道,埋设于该本体内,并连通于该多个出气孔以及该气体泵之间;
其中,透过开启该开关元件,使该开关元件传送一致能信号至该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依据该致能信号致能该气体泵,使气体经该气体通道由该多个出气孔喷出,并使喷出的气体对该至少一镜片进行除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眼镜,其特征在于,该气体通道更包含一中空导气条,该中空导气条透过该框部的一中空导气孔连通至该除雾眼镜之外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眼镜,其特征在于,该气体通道更包含多个出气管,该多个出气管透过该框部的该多个出气孔连通至该除雾眼镜之外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眼镜,其特征在于,透过关闭该开关元件,使该开关元件传送一禁能信号的至该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依据该禁能信号使该气体泵停止运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眼镜,其特征在于,该压电致动气体泵:
所述共振片具有一中空孔洞对应于一汇流腔室,且该中空孔洞的周围为一可动部;
所述压电致动器,与该共振片相对应设置;以及
其中,该容置空间用以容置该共振片及该压电致动器,该开口部设置于该侧壁上;
该共振片与该压电致动器之间具有一间隙形成一腔室,以使该压电致动器受驱动时,使气流由该盖板的该开口部导入,经该共振片的该中空孔洞,以进入该腔室内,由该压电致动器与该共振片的可动部产生共振传输气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雾眼镜,其特征在于,该压电致动器包含:一悬浮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且可弯曲振动;
一外框,环绕设置于该悬浮板之外侧;
至少一支架,连接于该悬浮板与该外框之间,以提供弹性支撑;以及
一压电元件,具有一边长,该边长是小于或等于该悬浮板的一边长,且该压电元件是贴附于该悬浮板的一第二表面上,用以施加电压以驱动该悬浮板弯曲振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雾眼镜,其特征在于,该悬浮板为一正方形悬浮板,并具有一凸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雾眼镜,其特征在于,该压电致动气体泵包括一导电片、二绝缘片,其中该共振片、该压电致动器、一该绝缘片、该导电片、另一该绝缘片及该盖板依序堆叠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眼镜,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模块包含一电池,用以提供电源至该控制模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77000.2A CN108628010B (zh) | 2017-03-23 | 2017-03-23 | 除雾眼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77000.2A CN108628010B (zh) | 2017-03-23 | 2017-03-23 | 除雾眼镜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28010A CN108628010A (zh) | 2018-10-09 |
CN108628010B true CN108628010B (zh) | 2020-01-07 |
Family
ID=63706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177000.2A Active CN108628010B (zh) | 2017-03-23 | 2017-03-23 | 除雾眼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62801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94591A (zh) * | 2019-12-20 | 2020-02-14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一种放大检测摄录护目眼镜 |
CN113777803B (zh) * | 2021-08-27 | 2024-09-24 | 优奈柯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眼镜及用于眼镜的控制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98046U (zh) * | 1991-05-30 | 1992-03-04 | 侯建中 | 镜面除雾装置 |
CN203909425U (zh) * | 2014-06-30 | 2014-10-29 | 周晓娜 | 自动喷气式风干眼镜 |
CN205918569U (zh) * | 2016-06-24 | 2017-02-01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微型流体控制装置 |
-
2017
- 2017-03-23 CN CN201710177000.2A patent/CN10862801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98046U (zh) * | 1991-05-30 | 1992-03-04 | 侯建中 | 镜面除雾装置 |
CN203909425U (zh) * | 2014-06-30 | 2014-10-29 | 周晓娜 | 自动喷气式风干眼镜 |
CN205918569U (zh) * | 2016-06-24 | 2017-02-01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微型流体控制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28010A (zh) | 2018-10-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70319866A1 (en) | Multi-functional airbag | |
TWI629536B (zh) | 具穿戴緩衝保護裝置之眼鏡 | |
US11179861B2 (en) | Hair trimming apparatus | |
CN108628010B (zh) | 除雾眼镜 | |
CN101819331B (zh) | 一种遥控变焦眼镜装置 | |
CN209264499U (zh) | 微粒检测模块 | |
TWI659240B (zh) | 眼鏡緩衝保護裝置 | |
JP2021027969A (ja) | 美容器具 | |
TWM545261U (zh) | 除霧眼鏡 | |
TWI626489B (zh) | 除霧眼鏡 | |
KR20120116526A (ko) | 진동과 빛의 미용효과가 융합된 신개념 휴대용 마사지기 | |
KR101904236B1 (ko) | 휴대용 살균볼 | |
CN202980693U (zh) | 替换式溶液瓶结构 | |
TWM548452U (zh) | 智能胸罩 | |
TWI631383B (zh) | 具穿戴緩衝保護裝置之眼鏡 | |
JP2021029442A (ja) | 美容器具 | |
JP2021029441A (ja) | 美容器具 | |
CN202044658U (zh) | 新型家用激光保健仪 | |
TWM545919U (zh) | 具穿戴緩衝保護裝置之眼鏡 | |
TWM549559U (zh) | 充氣背包 | |
CN108693659B (zh) | 眼镜缓冲保护装置 | |
CN108572465B (zh) | 具穿戴缓冲保护装置的眼镜 | |
CN206863374U (zh) | 具穿戴缓冲保护装置的眼镜 | |
CN210605236U (zh) | 具穿戴缓冲保护装置的眼镜 | |
CN109381813B (zh) | 空气过滤防护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