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2153A - 可逆接触焊嘴以及可逆接触焊嘴的焊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可逆接触焊嘴以及可逆接触焊嘴的焊接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02153A CN108602153A CN201780011302.0A CN201780011302A CN108602153A CN 108602153 A CN108602153 A CN 108602153A CN 201780011302 A CN201780011302 A CN 201780011302A CN 108602153 A CN108602153 A CN 1086021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lding
- contact tip
- tip
- contact
- l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6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891 electric arc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Argon Chemical compound [Ar]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61 inert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12 process op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369 Bras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37 ann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6 arg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367 arter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1 br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62 ve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93 welding typ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rc We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公开可逆接触焊嘴以及可逆接触焊嘴的焊接组件。一种实例焊接接触焊嘴包含具有焊接接触焊嘴的内孔的焊丝出口的第一轴向端部部分、邻近于第一轴向端部部分的带螺纹的中间部分以及邻近于带螺纹的中间部分的第二轴向端部部分,其中所述带螺纹的中间部分包括被配置成与焊炬的气体扩散器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
本专利申请主张2016年2月18日申请的名为“可逆接触焊嘴(Reversible ContactTip)”的第62/296,958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以及2017年2月16日申请的名为“可逆接触焊嘴以及可逆接触焊嘴的焊接组件(Reversible Contact Tips and Welding Assemblies forReversible Contact Tips)”的第15/434,248号美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第62/296,958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以及第15/434,248号美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背景技术
本公开总的来说涉及焊接系统,并且更明确地说,涉及用于焊接系统的焊炬中的接触焊嘴。
焊接是已在各种工业和应用中变得越来越普遍的工艺。此外,随着焊接总体上增加,自动化焊接工艺也正变得越来越流行。随着焊接领域中的自动化增加,符合自动化维护目标的简单设计更有价值。例如,随着焊接系统的维护复杂性降低,自动化复杂性可也降低。
因此,可有利的是提供一种机构,该机构使得焊接系统内频繁替换的部件的更换和固定变得简单。本主题提供一种机构,用于接触焊嘴在焊接系统内的更换和固定。
发明内容
在下文概述与最初主张的主题具有相称范围的某些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希望限制所主张的主题的范围,相反,这些实施例仅希望提供本主题的可能形式的简要概述。实际上,本主题可涵盖可类似于或不同于下文所阐述的实施例的各种形式。
在某些实施例中,一种焊接接触焊嘴包含:第一轴向端部部分,具有焊接接触焊嘴的内孔的第一焊丝开口;以及第二轴向端部部分,具有焊接接触焊嘴的内孔的第二焊丝开口,焊接接触焊嘴是可逆的,以使得当第二焊丝开口是焊丝的输出开口时,第一焊丝开口是焊丝的输入开口,并且当第一焊丝开口是焊丝的输出开口时,第二焊丝开口是焊丝的输入开口。
附图说明
当参照附图阅读具体实施方式时,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好理解,其中在全部附图中,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部分,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具有电源和送丝机的金属惰性气体(MIG)焊接系统的实施例。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图1的MIG焊接系统的焊炬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图2的焊炬的一部分的横截面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图3的焊炬的该部分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图3的焊炬的部分的分解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图3的焊炬的该部分的分解横截面侧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图2的焊炬的另一实施方案的横截面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图7的焊炬的该部分的分解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图7的焊炬的该部分的分解横截面侧视图。
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在适当的情况下,类似或相同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或相同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描述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为了提供对这些实施例的简明描述,在本说明书中可能不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应了解,在任何此类实际实施方案的开发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做出众多专门针对实施方案的决策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符合系统相关和商业相关的约束条件,所述约束条件可在实施方案间有所不同。此外,应了解,此类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费时的,但是仍然将是可受益于本公开的普通技术人员进行设计、构造和制造的例行工作。
金属惰性气体(MIG)或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GMAW)焊枪适配有螺纹端部以接受MIG焊接耗材。实例耗材包含接触焊嘴固持器、接触焊嘴、接触焊嘴盖和气体喷嘴以及其它。所公开的接触焊嘴固持器在一端具有螺纹以与MIG焊枪的螺纹端部配合。所公开的接触焊嘴固持器在一端具有锥形承座区域以与接触焊嘴配合。焊嘴固持器也具有邻近于锥形承座区域的螺纹部分以与焊嘴盖的螺纹部分配合。
在一些实例中,接触焊嘴固持器被配置成在MIG焊枪内容纳MIG焊枪内衬,其中MIG焊枪内衬输送焊丝。在一些实例中,接触焊嘴固持器将MIG焊枪内衬与接触焊嘴对准。在一些实例中,接触焊嘴固持器将焊接保护气体从MIG焊枪引导到位于焊嘴盖下的区域。在一些实例中,接触焊嘴固持器包含接触焊嘴与MIG焊枪之间的机械连接和电气连接。在一些实例中,接触焊嘴固持器提供接触焊嘴盖和MIG焊枪的机械连接和电气连接。在一些实例中,接触焊嘴固持器包含气体喷嘴与MIG焊枪的机械连接。
在一些实例中,接触焊嘴将焊丝(例如,电极焊丝)提供到焊池/熔池。在一些实例中,接触焊嘴将焊接电流传递到焊丝。
在一些实例中,接触焊嘴盖包含接触焊嘴与MIG焊枪之间的机械连接和电气连接。在一些实例中,接触焊嘴盖保护接触焊嘴免受焊接环境影响。在一些实例中,接触焊嘴盖将保护气体向外引导到气体喷嘴的内孔中。
在一些实例中,气体喷嘴包含与MIG焊枪的机械连接。在一些实例中,气体喷嘴将保护气体引导向焊池/熔池。在一些实例中,气体喷嘴使自身与焊接电流绝缘。
所公开的实例接触焊嘴盖是对称的。例如,接触焊嘴的两个半部可具有相同的形状和/或特征,并且使接触焊嘴能够在前向或相反方向上附接到MIG焊枪。
在一些实例中,通过在焊嘴固持器与焊嘴盖之间挤压接触焊嘴,接触焊嘴附接到MIG焊枪。因为接触焊嘴是对称的,所以任一取向允许进行操作。在一些实例中,接触焊嘴固持器和接触焊嘴盖经由螺纹连接而配合在一起。焊嘴固持器具有承座以与接触焊嘴的任一端部配合。接触焊嘴盖具有类似承座以与接触焊嘴的任一端部配合。随着接触焊嘴盖被螺接到接触焊嘴固持器上,接触焊嘴固定在适当位置中,并且电气连接得以建立。
接触焊嘴盖被配置成使得接触焊嘴盖密封住接触焊嘴,并保护接触焊嘴免受焊接环境影响。在一些实例中,接触焊嘴只有端面是露出的。接触焊嘴盖被配置成使得在接触焊嘴盖的内表面与接触焊嘴的外表面之间产生了空气间隙。接触焊嘴盖可还被配置成使得焊接保护气体在离开焊嘴盖之前在此空气间隙内流动。
接触焊嘴的对称设计允许接触焊嘴在任一方向上安装,这提供延长的焊嘴寿命。随着在焊接工艺期间使用接触焊嘴,接触焊嘴容易在最接近焊接电弧的端部上较快地机械磨损。接触焊嘴的此端部是大部分焊接电流从接触焊嘴传递到焊丝的位置,并且因此焊嘴内孔在该位置处的机械状况是关键的。在某一时刻,焊嘴孔在此端部上达到足够的磨损量,以致于焊接电弧受到不利的影响。在常规设计中,接触焊嘴被移除、丢弃并更换为新焊嘴。相比之下,所公开的实例接触焊嘴使焊嘴能够在任一方向上安装,以使得人们可移除磨损的焊嘴,翻转到相反取向,并将接触焊嘴重新附接到MIG焊枪。相比传统的焊嘴设计,此翻转过程能够额外地使用接触焊嘴。
焊接工艺在焊接电弧附近产生极高的温度。并且,熔融金属液滴(例如,焊接飞溅物)通常在焊接电弧周围产生,向外投射并粘附到焊枪耗材(焊嘴、喷嘴和扩散器)的暴露表面。常规焊嘴设计中接触焊嘴大部分完全暴露到焊接环境的辐射热和焊接飞溅物。暴露的焊嘴表面所经受的高温导致典型铜接触焊嘴的软化(例如,退火)。此软化加速了焊嘴内孔的机械磨损,这缩短了焊嘴寿命。通过将接触焊嘴除了端面以外的部分全部封装在焊嘴盖内,焊嘴在较低温度下操作,并且因此,不会那么快地软化。类似地,保护焊嘴表面免受熔融的金属液滴影响会帮助将焊嘴温度保持得较低。在任一状况下,较低的焊嘴温度会帮助延长接触焊嘴寿命。
在一些实例中,接触焊嘴通过迫使保护气体围绕焊嘴的外径的大部分流动而在较低温度下操作。理论上,这种经过的保护气体经由强制对流而从焊嘴移除热量。
在一些实例中,接触焊嘴盖较好地抵抗焊接飞溅物。这可帮助防止因受阻碍的气体流所致的焊接气孔问题。焊嘴盖可由对焊接飞溅物的附着具有较好抗性的除铜之外的材料(例如,黄铜或陶瓷)制成。穿过接触焊嘴盖向电弧暴露的接触焊嘴的部分可具备抗飞溅物涂层以进一步抵抗飞溅物。
在一些实例中,接触焊嘴形状被简化,这实现较快的加工和降低的制造成本。通过对焊嘴的任一端部执行相同加工操作,不同操作的数量减少。不同加工操作的减少将加工过程期间所需的工具和/或工位的数量减到最少。加工时间和成本相对于常规接触焊嘴减少。
在一些实例中,相比常规气体喷嘴,气体喷嘴保持在MIG焊枪上,这提高了随着喷嘴在使用期间磨损气体喷嘴的物理安全性。典型滑套式喷嘴的内孔容易在使用期间磨损。磨损起因于喷嘴的重复安装和移除。随着孔磨损,经由典型保持方法而施加的摩擦力减小,喷嘴可松动或从MIG焊枪掉落。所提议的设计减轻喷嘴内孔上的磨损,并提供额外保持力以帮助将喷嘴保持牢固。
虽然公开了实例锥形,但其它大小和/或角度的锥形可用于接触焊嘴。在一些实例中,锥形焊嘴端部可替换为外扩式端部。在一些实例中,锥形焊嘴端部可替换为平坦端部。
一些实例在焊嘴盖上具有阳螺纹并在焊嘴固持器上具有配合的阴螺纹。在一些实例中,喷嘴经由螺纹连接与接触焊嘴固持器附接。
在一些实例中,焊嘴盖与焊嘴固持器之间的连接具有肩部以与喷嘴组件内的阶梯结构接合。喷嘴组件可具有螺纹部分,该螺纹部分被配置成与焊嘴固持器的配合螺纹部分接合。随着喷嘴组件被螺接到焊嘴固持器上,喷嘴内部阶梯结构与焊嘴盖肩部接合并将焊嘴盖朝向焊嘴固持器推动。在喷嘴被完全安装时,接触焊嘴固定在焊嘴固持器与焊嘴盖之间,从而产生接触焊嘴与MIG焊枪的机械/电气连接。
现参照附图,并且首先参照图1,焊接系统10被图示为包含耦接到送丝机14的电源12。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电源12与送丝机14分开,以使得送丝机14可靠近焊接位置而位于与电源12相距某一距离处。然而,应理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送丝机14可与电源12一体形成。电源12可经由送丝机14而将焊接电力供应到焊炬16,或电源12可将焊接电力直接供应到焊炬16。送丝机14将焊丝电极18(例如,实心焊丝、药芯焊丝、涂层焊丝)供应到焊炬16。可与电源12成整体或与电源12分开的气体供应器20将气体(例如,CO2、氩气)供应到焊炬16。操作员可扳动焊炬16的扳机22以在电极18与工件26之间发起电弧24。在一些实施例中,焊接系统10可由自动化接口(包含(但不限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或机器人控制器)触发。焊接系统10被设计成将焊丝(例如,电极18)、焊接电力和保护气体提供到焊炬16。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了解,焊炬16可以是许多不同类型的焊炬,并且可有利于使用各种组合的电极18和气体。
焊接系统10可经由电源12上所设置的操作员接口28而从操作员接收数据设定。操作员接口28可并入到电源12的前面板中,并且可允许选择例如焊接工艺(例如,焊条焊接、TIG焊接、MIG焊接)、将使用的电极18的类型、电压和电流设定、转移模式(例如,短路、脉冲、喷射、脉冲)等设定。明确地说,焊接系统10允许用将穿过焊炬16的由各种材料(例如,钢或铝)构成的电极18(例如,焊丝)进行MIG焊接(例如,脉冲式MIG焊接)。所述焊接设定被传达到电源12内的控制电路30。
控制电路30操作以控制焊接电力输出的产生,其中所述焊接电力输出由电力转换电路32施加到电极18以执行期望焊接操作。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0可适于调节脉冲式MIG焊接方案,其中脉冲式MIG焊接方案可具有熔融金属从焊丝到正在形成的焊缝的熔化焊池的短路转移和/或喷射转移的多个方面。在操作期间,可通过调整在电极18与工件26之间形成的电弧24的电流和电压脉冲的操作参数来控制这些转移模式。
控制电路30耦接到电力转换电路32,其中电力转换电路32供应焊接电力(例如,脉冲波形),该焊接电力被施加到焊炬16处的电极18。电力转换电路32耦接到如箭头34所示的电力源。施加到电力转换电路32的电力可源于电网,但也可使用其它电力源,例如,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电池、燃料电池或其它替代能源所产生的电力。电力转换电路32的部件可包含斩波器、升压转换器、降压转换器、逆变器等。
控制电路30控制供应到焊炬16的焊接电力的电流和/或电压。控制电路30可至少部分基于送丝机14或焊炬16内的一个或更多个传感器36而监视电弧24的电流和/或电压。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0的处理器35至少部分基于来自传感器36的反馈而确定和/控制电弧长度或电极延伸长度。电弧长度在本文中被定义为电极18与工件26之间的电弧的长度。处理器35利用存储器37中所存储的数据(例如,算法、指令、操作点)而确定和/或控制电弧长度或电极延伸长度。存储器37中所存储的数据可经由操作员接口28、网络连接而接收,或在控制电路30的组装之前被预加载。电源12的操作可在一种或更多种模式下受到控制,例如,恒定电压(CV)调节模式,其中在恒定电压(CV)调节模式下,控制电路30在焊接操作期间在改变焊接电流的同时将焊接电压控制为基本上恒定的。也就是说,焊接电流可至少部分基于焊接电压。作为附加或替代,电源12可在电流控制模式下受到控制,其中在电流控制模式下,焊接电流独立于焊接电压而受到控制。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12受到控制以在恒定电流(CC)模式下操作,其中在恒定电流(CC)模式下,控制电路30在焊接操作期间在改变焊接电压的同时将焊接电流控制为基本上恒定的。
图2图示图1的焊炬16的实施例。如关于图1所论述,焊炬16包含扳机22,该扳机22用于发起焊接并将电极18供应到焊接点。具体来说,扳机22设置在把手38上。焊接操作员在执行焊接时握住把手38。在第一端40,把手38耦接到缆管42,其中焊接耗材(例如,电极、保护气体等)被供应到焊接点。焊接耗材通常行进穿过把手38并在第二端44处离开,其中第二端44在与第一端40相对的一端处设置在把手38上。
焊炬16包含从把手38的第二端44延伸出的颈部46。因此,颈部46耦接在把手38与焊接喷嘴48之间。如应注意的是,当扳机22被按压或致动时,焊丝(例如,电极18)行进穿过缆管42、把手38、颈部46以及焊接喷嘴48,以使得焊丝从焊接喷嘴48的端部50(例如,焊炬焊嘴)延伸出。此外,如图2所图示,把手38经由紧固件52和54而固定到颈部46,并且经由紧固件52和54而固定到缆管42。图示出焊接喷嘴48,其中焊接喷嘴48的一部分被移除以示出从设置在焊接喷嘴48内的接触焊嘴56延伸出的电极18。
图3是图2的焊炬16的一部分的横截面立体图。如图示,接触焊嘴固持器58在接触焊嘴56的更换期间接纳接触焊嘴56,有助于接触焊嘴56与焊炬16的机械耦接,并且有助于接触焊嘴56与电源12的电气耦接,如下文详细地论述。
接触焊嘴56包含两个端部部分60a和60b以及中间部分62。两个端部部分60a和60b从中间部分62朝向相应端表面64a和64b呈锥形变化。内孔66延伸接触焊嘴56的长度。接触焊嘴56是可逆的,其中接触焊嘴56的两个端部60a和60b中的任一个可朝向将发生焊接电弧的位置定位。在一些实例中,接触焊嘴56的可逆的性质通过如下方式而延长接触焊嘴56的寿命:在更换或丢弃接触焊嘴56之前能够使用两个端部60a和60b,而不是在更换或丢弃之前仅可使用常规接触焊嘴的一个端部。
接触焊嘴固持器58包含承座68,其中承座68固持接触焊嘴56的端部部分60a、60b中的一个。在所图示的实例中,承座68固持端部部分60b。接触焊嘴固持器58还包含外螺纹70,其中外螺纹70与接触焊嘴盖76的内螺纹72配合。接触焊嘴盖76还包含承座96,其中承座96固持接触焊嘴58的端部部分60a、60b中的另一个。在所图示的实例中,接触焊嘴盖76的承座96固持端部部分60a。承座96具有比端部部分60a、60b的锥形更大的锥形。
接触焊嘴盖76可拧入或螺接成与接触焊嘴固持器58锁定连接(例如,经由螺纹70、72),以使得接触焊嘴56通过压缩装配而就位在接触焊嘴盖76和接触焊嘴固持器58的承座68、96两者中。因此,接触焊嘴56由接触焊嘴盖76和接触焊嘴固持器58牢固地固持,以使得焊丝电极18可被推动穿过接触焊嘴56。
接触焊嘴盖76的内表面和接触焊嘴56的外表面形成环形区域98。接触焊嘴固持器58包含有助于保护气体到焊接部位的移动(例如,穿过焊炬16进入到形成在焊接喷嘴48与接触焊嘴盖56之间的内部体积100中)的气体端口。接触焊嘴固持器58可还包含可压缩构件74,例如,可压缩周向环。焊接喷嘴48在接触焊嘴固持器58上被轴向推动,如箭头80所图示。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压缩构件74可以是围绕接触焊嘴固持器58的外周而安装的橡胶或钢环。在可压缩构件74的松弛状态中,可压缩构件74的外径可略大于焊接喷嘴48的一部分的内径,当焊接喷嘴48固定到接触焊嘴固持器58时,焊接喷嘴48抵接住可压缩构件74。随着焊接喷嘴48在接触焊嘴固持器58上被推动,可压缩构件74径向压缩,从而允许焊接喷嘴48安装在可压缩构件74上方并完全安装到接触焊嘴固持器58上。只要焊接喷嘴48安装在接触焊嘴固持器58上,可压缩构件74便保持在压缩状态中。在压缩状态中,可压缩构件74连续将径向力施加在焊接喷嘴48的内孔上,如箭头78所图示。
然而,本文所述的实施例不单纯依赖于此径向力78来提供轴向摩擦以防止焊接喷嘴48在使用期间滑离接触焊嘴固持器58。此情形的一个原因是,单独依赖于轴向摩擦以将焊接喷嘴48保持到接触焊嘴固持器58将呈现某些缺陷。例如,随着时间流逝,摩擦力可能不可避免地减小,从而允许焊接喷嘴48从接触焊嘴固持器58掉落。更具体来说,可压缩构件74可能由于正常使用期间所遭遇的重复安装/移除随着时间流逝而磨损。为了减轻这些缺陷,如图3所图示,在某些实施例中,焊接喷嘴48的内孔沿着其与接触焊嘴固持器58的接合长度不具有恒定直径,而是包含允许可压缩构件74除摩擦力之外还施加轴向保持力(如箭头80所图示)的内孔。更具体来说,在某些实施例中,焊接喷嘴48的内孔包含具有锥形表面84的内部周向凹槽82,其中当焊接喷嘴48安装到接触焊嘴固持器58上时,可压缩构件74介接在锥形表面84上。
图4是图3所图示的焊炬16的部分的剖视侧视图。如图示,当焊接喷嘴48固定到接触焊嘴固持器58时,压缩构件74在焊接喷嘴48的内部周向凹槽82的锥形表面84与接触焊嘴固持器58的外表面86之间被径向压缩,其中外表面86与从外表面86的相对两侧径向向外延伸的邻近壁90、92一起形成外部周向凹槽88。因此,压缩构件74产生径向向外的力Fradial,其中径向向外的力Fradial产生相对于接触焊嘴固持器58至少部分地将焊接喷嘴48固持在适当位置中的轴向摩擦力Ffriction。此外,当焊接喷嘴48固定到接触焊嘴固持器58时,压缩构件74在焊接喷嘴48的内部周向凹槽82的锥形表面84与接触焊嘴固持器58的外部周向凹槽88的第一壁90之间被轴向压缩。因此,压缩构件74产生轴向力Faxial,该轴向力Faxial相对于接触焊嘴固持器58至少部分地将焊接喷嘴48固持在适当位置中。
实例接触焊嘴盖76还包含有助于将气体从环形区域98输送到内部体积100的气体端口,气体可从内部体积100从气体喷嘴48排出到焊接部位。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图2的焊炬的一部分的分解图。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图2的焊炬的一部分的分解横截面侧视图。
图7是图2的焊炬16的另一实施方案的横截面立体图。如图7所图示,接触焊嘴固持器104在接触焊嘴106的更换期间接纳接触焊嘴106,有助于接触焊嘴106与焊炬16的机械耦接,并且有助于接触焊嘴106与电源12的电气耦接,如本文中详细地论述。
接触焊嘴106包含两个端部部分108a和108b以及中间部分110。与图3、图5和图6的两个端部部分60a和60b相反,端部部分108a和108b不从中间部分110朝向相应端表面112a和112b呈锥形。实际上,端部部分108a和108b通过相应肩部114a和114b与中间部分110分开。内孔116延伸接触焊嘴106的长度。接触焊嘴106是可逆的,其中接触焊嘴106的两个端部108a和108b中的任一个可朝向将发生焊接电弧的位置定位。在一些实例中,接触焊嘴106的可逆的性质通过如下方式而延长接触焊嘴106的寿命:在更换或丢弃接触焊嘴106之前能够使用(例如,消耗)两个端部108aa和108bb,而不是在更换或丢弃之前仅可使用常规接触焊嘴的一个端部。
接触焊嘴固持器104包含承座118,其中承座118固持接触焊嘴106的端部部分108a、108b中的一个。在所图示的实例中,承座118经由相对肩部120而固持端部部分108b。接触焊嘴固持器104还包含外螺纹122,其中外螺纹122与喷嘴126的内螺纹124配合。
与上文参照图3所述的接触焊嘴组件的实例实施方案相反,接触焊嘴盖128作为喷嘴126的可移除部件被纳入到喷嘴126中。实例接触焊嘴盖128经由可压缩弹性环130而固定到喷嘴126中。然而,可代替可压缩弹性环130而使用其它附接或固定方法。当喷嘴126被螺接到接触焊嘴固持器104上时,喷嘴126固定接触焊嘴盖128。
接触焊嘴盖128还包含承座132,其中承座132固持接触焊嘴106的端部部分108a、108b中的另一个。在所图示的实例中,接触焊嘴盖132的承座132固持端部部分108a。承座132具有相对肩部134以接触接触焊嘴106的肩部114a。
当喷嘴126拧入或螺接成与接触焊嘴固持器104锁定连接(例如,经由螺纹122、124)时,接触焊嘴106就位且在接触焊嘴盖128的承座132与接触焊嘴固持器104的承座118之间压缩。因此,接触焊嘴106由接触焊嘴盖128和接触焊嘴固持器108牢固地固持,以使得焊丝电极18可被推动穿过接触焊嘴106。
接触焊嘴盖128的内表面和接触焊嘴106的外表面形成环形区域136。接触焊嘴固持器104包含有助于保护气体移动到焊接部位(例如,穿过焊炬16进入到形成在喷嘴126与接触焊嘴盖128之间的内部体积100中)的气体端口138。
图8是图7的焊炬的部分的分解图。图9是图7的焊炬的部分的分解横截面侧视图。
实例接触焊嘴盖76、128和接触焊嘴56、106被配置成使得可逆接触焊嘴56、106通过接触焊嘴盖76、128暴露的端表面64a、64、112a、112b基本上与可逆接触焊嘴76、128的端表面齐平。
所公开的实例接触焊嘴、接触焊嘴盖、接触焊嘴固持器、喷嘴和/或更一般来说焊炬组件被配置成免工具地安装接触焊嘴、接触焊嘴盖、接触焊嘴固持器和/或喷嘴和/或免工具地更换接触焊嘴、接触焊嘴盖、接触焊嘴固持器和/或喷嘴。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免工具”表示能够用手和/或在不使用例如扳手等转矩增强工具的情况下完成。
接触焊嘴56、106可具备外螺纹以使接触焊嘴56、106能够在接触焊嘴盖76、128固定到接触焊嘴固持器58、104之前固定到接触焊嘴盖76、128的内螺纹和/或固定到接触焊嘴固持器58、104(例如,固定在接触焊嘴盖76、128的承座中和/或固定到接触焊嘴固持器58、104)。
实例焊接接触焊嘴包含:第一轴向端部部分,具有焊接接触焊嘴的内孔的第一焊丝开口;以及第二轴向端部部分,具有焊接接触焊嘴的内孔的第二焊丝开口,焊接接触焊嘴是可逆的,以使得当第二焊丝开口是焊丝的输出开口时,第一焊丝开口是焊丝的输入开口,并且当第一焊丝开口是焊丝的输出开口时,第二焊丝开口是焊丝的输入开口。
一些实例焊接接触焊嘴还包含处于第一轴向端部部分与第二轴向端部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
在一些实例中,第一轴向端部部分和第二轴向端部部分是锥形的,并且中间部分不呈锥形。
在一些实例中,第一轴向端部部分和第二轴向端部部分是无螺纹的。
在一些实例中,焊接接触焊嘴的第一端表面和第二端表面包括抗飞溅物涂层。
在一些实例中,第一轴向端部部分和第二轴向端部部分并非锥形的,并且第一轴向端部部分包括处于第一轴向端部部分与中间部分之间的肩部。
在一些实例中,焊接接触焊嘴在与焊接接触焊嘴的内孔垂直的平面两侧具有镜像对称性。此外或替代地,焊接接触焊嘴围绕接触焊嘴的内孔可具有旋转对称性。
在一些实例中,第一轴向端部部分和第二轴向端部部分包括定位在焊接接触焊嘴的端部之间的外螺纹。外螺纹可用于将焊接接触焊嘴固定到接触焊嘴盖和/或接触焊嘴固持器。
实例焊枪组件包含:可逆接触焊嘴,包括:第一轴向端部部分以及与第一轴向端部部分相对的第二轴向端部部分,内孔在第一轴向端部部分与第二轴向端部部分之间延伸穿过可逆接触焊嘴;接触焊嘴固持器,包括用于接纳第一轴向端部部分或第二轴向端部部分中的一个的第一承座;以及接触焊嘴盖,包括第二承座,该第二承座接纳第一轴向端部部分或第二轴向端部部分中的另一个并且当接触焊嘴盖连接到接触焊嘴固持器时与接触焊嘴固持器的第一承座合作而牢固地固持可逆接触焊嘴。
在一些实例中,第一轴向端部部分具有第一锥角,第二轴向端部部分具有第一锥角,并且接触焊嘴盖的承座具有第二锥角,第二锥角比第一锥角陡。
在一些实例中,接触焊嘴盖固持可逆接触焊嘴,以使得与接触焊嘴盖接触的第一轴向端部部分或第二轴向端部部分中的一个具有基本上与接触焊嘴盖的端表面齐平的端表面。
在一些实例中,接触焊嘴盖的内表面有螺纹,接触焊嘴固持器的外表面有螺纹,并且接触焊嘴盖的内表面和接触焊嘴固持器的外表面连接以牢固地固持可逆接触焊嘴。
在一些实例中,可逆接触焊嘴还包括处于第一轴向端部部分与第二轴向端部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接触焊嘴固持器包括用于允许气体流动到可逆接触焊嘴的中间部分与接触焊嘴盖之间的环形区域中的第一气体端口,并且接触焊嘴盖包括用于允许气体从环形区域流动的第二气体端口。
在一些实例中,接触焊嘴盖被配置成使得经由环形区域从接触焊嘴固持器到第二气体端口的气体流动从可逆接触焊嘴移除热量。
在一些实例中,接触焊嘴盖被配置成保护与第二承座接触的第一轴向端部部分或第二轴向端部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些实例中,接触焊嘴固持器和接触焊嘴盖被配置成免工具地更换或安装可逆接触焊嘴。
在一些实例中,接触焊嘴盖被配置成固持可逆接触焊嘴以使得由接触焊嘴盖暴露并具有内孔的开口的可逆接触焊嘴的端表面基本上与可逆接触焊嘴的端表面齐平。
虽然已参照某些实施方案来描述本发明的方法和/或系统,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可进行各种改变,并且可替代等同物,而不偏离本发明的方法和/或系统的范围。此外,可进行许多修改以使特定情形或材料适应于本公开的教示,而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因此,希望本发明的方法和/或系统不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方案,而是本发明的方法和/或系统将包含落入随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所有实施方案。
Claims (20)
1.一种焊接接触焊嘴,包括:
第一轴向端部部分,所述第一轴向端部部分具有所述焊接接触焊嘴的内孔的第一焊丝开口;以及
第二轴向端部部分,所述第二轴向端部部分具有所述焊接接触焊嘴的所述内孔的第二焊丝开口,所述焊接接触焊嘴是可逆的,以使得当所述第二焊丝开口是焊丝的输出开口时,所述第一焊丝开口是所述焊丝的输入开口,并且当所述第一焊丝开口是所述焊丝的所述输出开口时,所述第二焊丝开口是所述焊丝的所述输入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接触焊嘴,还包括处于所述第一轴向端部部分与所述第二轴向端部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接触焊嘴,其中所述第一轴向端部部分和所述第二轴向端部部分是锥形的,并且所述中间部分不呈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接触焊嘴,其中所述第一轴向端部部分和所述第二轴向端部部分是无螺纹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接触焊嘴,其中所述焊接接触焊嘴的第一端表面和第二端表面包括抗飞溅物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接触焊嘴,其中所述第一轴向端部部分和所述第二轴向端部部分并非锥形的,并且所述第一轴向端部部分包括处于所述第一轴向端部部分与中间部分之间的肩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接触焊嘴,其中所述焊接接触焊嘴在与所述焊接接触焊嘴的所述内孔垂直的平面两侧具有镜像对称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接触焊嘴,其中所述第一轴向端部部分和所述第二轴向端部部分包括定位在所述焊接接触焊嘴的所述端部之间的外螺纹。
9.一种焊枪组件,包括:
可逆接触焊嘴,包括第一轴向端部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轴向端部部分相对的第二轴向端部部分,内孔在所述第一轴向端部部分与所述第二轴向端部部分之间延伸穿过所述可逆接触焊嘴;
接触焊嘴固持器,包括被配置成接纳所述第一轴向端部部分或所述第二轴向端部部分中的一个的第一承座;以及
接触焊嘴盖,包括第二承座,所述第二承座被配置成接纳所述第一轴向端部部分或所述第二轴向端部部分中的另一个并且当所述接触焊嘴盖连接到所述接触焊嘴固持器时被配置成与所述接触焊嘴固持器的所述第一承座合作而牢固地固持所述可逆接触焊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焊枪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轴向端部部分具有第一锥角,所述第二轴向端部部分具有所述第一锥角,并且所述接触焊嘴盖的所述第二承座具有第二锥角,所述第二锥角比所述第一锥角陡。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焊枪组件,其中所述接触焊嘴盖被配置成固持所述可逆接触焊嘴,以使得与所述接触焊嘴盖接触的所述第一轴向端部部分或所述第二轴向端部部分中的所述一个具有基本上与所述接触焊嘴盖的端表面齐平的端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焊枪组件,其中所述接触焊嘴盖的内表面有螺纹,所述接触焊嘴固持器的外表面有螺纹,并且所述接触焊嘴盖的所述内表面和所述接触焊嘴固持器的所述外表面被配置成连接以牢固地固持所述可逆接触焊嘴。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焊枪组件,其中所述可逆接触焊嘴还包括处于所述第一轴向端部部分与所述第二轴向端部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所述接触焊嘴固持器包括用于允许气体流动到所述可逆接触焊嘴的所述中间部分与所述接触焊嘴盖之间的环形区域中的第一气体端口,并且所述接触焊嘴盖包括用于允许气体从所述环形区域流动的第二气体端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焊枪组件,其中所述接触焊嘴盖被配置成使得经由所述环形区域从所述接触焊嘴固持器到所述第二气体端口的气体流动从所述可逆接触焊嘴移除热量。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焊枪组件,其中所述接触焊嘴盖被配置成保护与所述第二承座接触的所述第一轴向端部部分或所述第二轴向端部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焊枪组件,其中所述接触焊嘴固持器和所述接触焊嘴盖被配置成免工具地更换和安装所述可逆接触焊嘴。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焊枪组件,其中所述接触焊嘴盖被配置成固持所述可逆接触焊嘴以使得所述可逆接触焊嘴通过所述接触焊嘴盖暴露并具有所述内孔开口的端表面基本上与所述可逆接触焊嘴的端表面齐平。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焊枪组件,其中所述焊接接触焊嘴在与所述可逆接触焊嘴的所述内孔垂直的平面两侧具有镜像对称性。
1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焊枪组件,还包括喷嘴,所述喷嘴被配置成将所述接触焊嘴盖连接到所述接触焊嘴固持器以朝向所述接触焊嘴固持器对所述接触焊嘴盖施力。
2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焊枪组件,其中所述可逆接触焊嘴包括肩部,所述肩部被配置成与所述第一承座或所述第二承座中的至少一个上的对应肩部接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662296958P | 2016-02-18 | 2016-02-18 | |
US62/296,958 | 2016-02-18 | ||
PCT/US2017/018059 WO2017142992A1 (en) | 2016-02-18 | 2017-02-16 | Reversible contact tips and welding assemblies for reversible contact tips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02153A true CN108602153A (zh) | 2018-09-28 |
Family
ID=63609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11302.0A Pending CN108602153A (zh) | 2016-02-18 | 2017-02-16 | 可逆接触焊嘴以及可逆接触焊嘴的焊接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602153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74150A (zh) * | 2019-04-24 | 2021-12-31 | 亚历山大·宾策尔焊接技术两合公司 | 焊接装置和用于运行焊接装置的方法 |
CN115229314A (zh) * | 2022-07-29 | 2022-10-25 | 安徽中科大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异种金属板材焊接设备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21184A (ja) * | 1983-07-18 | 1985-02-02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溶接ト−チ |
JPH08215855A (ja) * | 1995-02-17 | 1996-08-27 | Ngk Insulators Ltd | アーク溶接用コンタクトチップ |
CN1300654A (zh) * | 1999-12-21 | 2001-06-27 | 林肯环球公司 | 电弧焊机及其焊炬 |
JP2002059265A (ja) * | 2000-05-29 | 2002-02-26 | Daihen Corp | 消耗電極ガスシールドアーク溶接用トーチ |
CN102216020A (zh) * | 2010-02-04 | 2011-10-12 | 有限会社大幸工程 | 焊接供电用导电嘴及其使用的焊接喷灯 |
CN102223983A (zh) * | 2008-11-27 | 2011-10-19 | 弗罗纽斯国际有限公司 | 用于接触焊丝的装置和方法以及接触壳体 |
CN102458749A (zh) * | 2009-06-11 | 2012-05-16 |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 用于焊炬的具有较宽直径的细长部分的接触尖端;具有如此接触尖端的焊炬 |
CN102554420A (zh) * | 2010-11-24 | 2012-07-11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焊接用焊炬、焊接用焊嘴及焊接用机器人 |
-
2017
- 2017-02-16 CN CN201780011302.0A patent/CN10860215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21184A (ja) * | 1983-07-18 | 1985-02-02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溶接ト−チ |
JPH08215855A (ja) * | 1995-02-17 | 1996-08-27 | Ngk Insulators Ltd | アーク溶接用コンタクトチップ |
CN1300654A (zh) * | 1999-12-21 | 2001-06-27 | 林肯环球公司 | 电弧焊机及其焊炬 |
JP2002059265A (ja) * | 2000-05-29 | 2002-02-26 | Daihen Corp | 消耗電極ガスシールドアーク溶接用トーチ |
CN102223983A (zh) * | 2008-11-27 | 2011-10-19 | 弗罗纽斯国际有限公司 | 用于接触焊丝的装置和方法以及接触壳体 |
CN102458749A (zh) * | 2009-06-11 | 2012-05-16 |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 用于焊炬的具有较宽直径的细长部分的接触尖端;具有如此接触尖端的焊炬 |
CN102216020A (zh) * | 2010-02-04 | 2011-10-12 | 有限会社大幸工程 | 焊接供电用导电嘴及其使用的焊接喷灯 |
CN102554420A (zh) * | 2010-11-24 | 2012-07-11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焊接用焊炬、焊接用焊嘴及焊接用机器人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74150A (zh) * | 2019-04-24 | 2021-12-31 | 亚历山大·宾策尔焊接技术两合公司 | 焊接装置和用于运行焊接装置的方法 |
CN115229314A (zh) * | 2022-07-29 | 2022-10-25 | 安徽中科大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异种金属板材焊接设备 |
CN115229314B (zh) * | 2022-07-29 | 2023-07-04 | 安徽中科大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异种金属板材焊接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50121451A1 (en) | Contact tip and receiving assembly of a welding torch | |
CN102883847B (zh) | 焊接吹管及适配器套件 | |
US8901451B2 (en) | Plasma torch and moveable electrode | |
US20170080510A1 (en) | Contact tip and coupling assembly of a welding torch | |
US12350769B2 (en) | Contact tip, gas diffuser, and nozzle for welding torch | |
CN108602153A (zh) | 可逆接触焊嘴以及可逆接触焊嘴的焊接组件 | |
JP6154549B2 (ja) | 溶接用トーチ及び取付治具 | |
CN105252124A (zh) | 具备轴套的气体保护焊用导电嘴 | |
KR101669406B1 (ko) | 번백방지 세라믹 용접팁 | |
KR102410832B1 (ko) | 탄소나노가 구비된 스팩터방지 가스용접용 용접팁 및 그 제조방법 | |
EP3749477B1 (en) | Gas diffuser assembly for nozzle assemblies having multiple attachment methods ; welding torch with such gas diffuser assembly | |
CA3066773C (en) | Contact tip, gas diffuser, and nozzle for welding torch | |
US20170239746A1 (en) | Reversible contact tips and welding assemblies for reversible contact tips | |
KR101827634B1 (ko) | 용접 케이블용 커플링 | |
US20230166346A1 (en) | Welding torch neck adapters and welding torches including neck adapters | |
US11268693B2 (en) | Nozzle assemblies having multiple attachment methods | |
KR20150001847U (ko) | 이산화탄소 아크 용접기용 용접토치의 노즐 | |
KR20190109875A (ko) | 용재의 공급구조가 개선된 티그용접 용 토치 | |
IT202100029660A1 (it) | Torcia di saldatura con sistema integrato di aspirazione dei fumi di saldatura e dispositivo utilizzante tale torcia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