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73177A - 一种终端接口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接口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573177A CN108573177A CN201710145582.6A CN201710145582A CN108573177A CN 108573177 A CN108573177 A CN 108573177A CN 201710145582 A CN201710145582 A CN 201710145582A CN 108573177 A CN108573177 A CN 1085731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interface
-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 instruction
-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2—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 G06F21/85—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e.g. bus-connected or in-line devi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接口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移动终端,其中,终端接口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一终端与一外接设备的USB接口连接;步骤2:终端发出指纹识别指令;步骤3:接收并判断指纹识别的正确次数,若为一次,则允许对终端进行充电,若为两次,则将通过USB接口建立终端与外接设备的通信连接。采用上述方案后,可以实现利用指纹识别技术控制移动终端与USB接口的通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接口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USB接口作为便携式移动设备的通讯端口在生活中的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USB接口的便携性,移动设备中信息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现有技术中,USB接口加密通常采用输入密码或者图案识别的方式,然而以上方法不够方便,且加解密速度较慢。
因此,需要一种对终端与USB接口连接后的新型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可通过快速、简便的方法阻挡与终端的恶意连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接口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移动终端,提高数据连接验证速度的同时,避免了非终端所有者的恶意窃取信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接口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一终端与一外接设备的USB接口连接;
步骤2:终端发出指纹识别指令;
步骤3:接收并判断指纹识别的正确次数,若为一次,则允许对终端进行充电,若为两次,则将通过USB接口建立终端与外接设备的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指纹识别指令包括:第一指纹识别提示,显示指纹识别的正确次数为一次对应终端充电的提示;第二指纹识别提示,显示指纹识别的正确次数为两次对应终端与外接设备通信连接的提示。
优选地,所述步骤3包括:步骤3-1:终端内的指纹模组传感器通过SPI接口与终端的控制芯片通信;步骤3-2:控制芯片并判断从指纹模组传感器感应到的指纹识别的正确次数;步骤3-3:控制芯片根据指纹识别的正确次数,通过GPIO口控制USB接口的通断。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两次正确次数为连续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终端接口控制系统,包括接口模块、指令发送模块和接口控制模块:接口模块,通过电连接线与一外接设备的USB接口连接;指令发送模块,与所述接口模块连接,当所述接口模块与所述USB接口连接时,发出一指纹识别指令;接口控制模块,与所述指令发送模块连接,用于接收并判断指纹识别的正确次数,若为一次,则允许所述接口模块自所述USB接口接收电能,若为两次,则允许所述接口模块通过所述USB接口建立与所述外接设备的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指令发送模块包括提示单元,所述提示单元分别发出显示指纹识别的正确次数为一次对应终端充电的第一指纹识别提示,及显示指纹识别的正确次数为两次对应终端与外接设备通信连接的第二指纹识别提示。
优选地,所述接口控制模块包括指令采集单元,指令识别单元和接口通断单元:指令采集单元,采集指纹以形成所述指纹识别指令,并通过SPI接口将所述指纹识别指令传输给指令识别单元;指令识别单元,与指令采集单元连接,用于接收并判断所述指令采集单元的指纹识别的正确次数;接口通断单元,与所述指令识别单元连接,根据所述指纹识别的正确次数,控制所述USB接口的通断。
优选地,所述接口控制模块中两次正确次数为连续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终端接口控制系统。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利用指纹识别技术控制USB接口的通断,对USB接口进行加密,以保护终端的信息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终端接口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终端接口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21-接口模块、22-指令发送模块、221-提示单元、23-接口控制模块、231-指令采集单元、232-指令识别单元、233-接口通断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点。
如图1所示,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终端接口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描述对终端接口的控制方法包括有以下的主要步骤:
步骤1:将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与另一外接设备的USB接口连接,连接方式可通过一端为USB接口,另一端为适配终端接口的连接线建立。一般使用者在使用上述终端时,会在需要对终端充电、传输数据等情形下与外接设备连接,则根据不同的需求,本实施例中的步骤也不相同。通常而言,外接设备可以是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其他任何可向外提供电能或数据的设备。
步骤2:终端与外接设备的USB接口连接后,向外发出指纹识别指令。例如,当终端为手机时,可通过其显示屏向外显示一信息,需要对持有终端人的指纹进行验证,当终端为可穿戴设备时,可通过指示灯、震动等方式发出需要进行指纹验证的指令。
步骤3:接收到指纹识别指令后,使用者可通过终端上的生物识别位置输入指纹,终端将对输入的指纹验证,当使用者输入一次正确的指纹时,终端将允许外接设备通过USB接口向终端传输电能;当使用者输入两次正确的指纹时,终端将允许与外接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互联后可进行数据传输。通过上述配置,使用者可通过指纹识别控制外接设备对终端的控制权限,且指纹识别时,可通过与终端内预设的正确的指纹进行匹配,仅当识别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匹配时,才可进行权限分配,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可以理解的是,指纹识别的速度已可控制在0.6秒,甚至0.1秒的快速识别,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触摸、点选的方式,极大地加快了使用者对终端接口的控制速度。
为告知使用者该终端对接口的控制方法,步骤2中发出指纹识别指令时,指纹识别指令包括有第一指纹识别提示及第二指纹识别提示,其中,该第一指纹识别提示显示指纹识别正确一次,将启动对终端充电的提示信息,第二指纹识别提示显示指纹识别正确两次,将允许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开启数据传输通道。两指纹识别提示可同时显示,或滚动显示,以告知使用者后续操作。自然地,当使用者熟悉该控制步骤后,上述第一指纹识别提示及第二指纹识别提示也可根据使用者需要关闭,加快操作速度。
在对指纹识别时,步骤3具体包括有:
步骤3-1:终端内设有指纹模组传感器,检测使用者的指纹后,将指纹数据通过SPI接口发送至终端内部的控制芯片,以作存储及比较;
步骤3-2:控制芯片接收到指纹数据后,将于预设的指纹比较,匹配成功后计为正确一次,若接收到的指纹数据为两份且两份均匹配,则计为正确两次;
步骤3-3:控制芯片根据上述正确次数,通过GPIO口对USB接口进行上述控制操作。若正确次数为零次的,将保持与USB接口的关断状态。
此外,可防止误操作,步骤3中指纹识别正确两次的,应当为连续的,即如2秒、3秒此类固定短暂时间内接收到指纹识别,两次相隔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终端无法判断为两次正确的指纹识别还是两组一次的正确指纹识别。
如图2所示,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终端接口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终端接口控制系统的模块包括接口模块21、指令发送模块22和接口控制模块23,具体地:
接口模块21,具有一接口如常见的type-C、Lightning接口,通过适配的电连接线,与外接设备的USB接口连接,以建立终端与外接设备的连接。
指令发送模块22,与接口模块21连接,当接口模块21与USB接口连接时,指令发送模块22得以触发,向外发送一指纹识别指令,以告知使用者进行指纹识别。
接口控制模块23,与指令发送模块22连接,若指纹识别正确的,将判断识别指纹的正确次数。使用者进行指纹识别正确一次时,将允许自USB接口接收电能,但仅具有该功能,无法接受数据;待进行指纹识别正确两次时,除允许充电外,还将允许接口模块21通过USB接口建立与外接设备的通信连接,交互以传输数据。
对应于具有显示界面的终端,指令发送模块22包括有提示单元221,可在显示界面上显示提示,告知使用者指纹识别一次对应充电开启,指纹识别两次对应通信连接的提示,帮助使用者了解该终端的接口控制模式。
对应于上述控制方法,该控制系统内接口控制模块23包括了指令采集单元231、指令识别单元232及接口通断单元233,分别对指纹进行采集、对指纹进行判别和根据指纹识别的正确次数,控制USB接口的通断。通过各单元的设置,接口控制模块23可模块化并集成化,易于安装在内部空间狭小的终端内。
同样,接口控制模块23对指纹判断为两次正确时,该采集的两次指纹应当是连续的,以区别于采集一次正确指纹,防止终端误操作和误控制。
具有上述终端接口控制系统后,可应用至如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电脑、智能手环等移动终端上,当该移动终端需要通过连接线与外接设备连接时,通过上述控制系统的控制,可有效防止恶意接入移动终端对其内存储的信息进行修改,通过该控制策略简洁,简化了使用者的操作,带来更效率的使用。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终端接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一终端与一外接设备的USB接口连接;
步骤2:终端发出指纹识别指令;
步骤3:接收并判断指纹识别的正确次数,若为一次,则允许对终端进行充电,若为两次,则将通过USB接口建立终端与外接设备的通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接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指纹识别指令包括:
第一指纹识别提示,显示指纹识别的正确次数为一次对应终端充电的提示;
第二指纹识别提示,显示指纹识别的正确次数为两次对应终端与外接设备通信连接的提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接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
步骤3-1:终端内的指纹模组传感器通过SPI接口与终端的控制芯片通信;
步骤3-2:控制芯片并判断从指纹模组传感器感应到的指纹识别的正确次数;
步骤3-3:控制芯片根据指纹识别的正确次数,通过GPIO口控制USB接口的通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接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两次正确次数为连续的。
5.一种终端接口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模块、指令发送模块和接口控制模块:
接口模块,通过电连接线与一外接设备的USB接口连接;
指令发送模块,与所述接口模块连接,当所述接口模块与所述USB接口连接时,发出一指纹识别指令;
接口控制模块,与所述指令发送模块连接,用于接收并判断指纹识别的正确次数,若为一次,则允许所述接口模块自所述USB接口接收电能,若为两次,则允许所述接口模块通过所述USB接口建立与所述外接设备的通信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接口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发送模块包括提示单元,所述提示单元分别发出显示指纹识别的正确次数为一次对应终端充电的第一指纹识别提示,及显示指纹识别的正确次数为两次对应终端与外接设备通信连接的第二指纹识别提示。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接口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控制模块包括指令采集单元,指令识别单元和接口通断单元:
指令采集单元,采集指纹以形成所述指纹识别指令,并通过SPI接口将所述指纹识别指令传输给指令识别单元;
指令识别单元,与指令采集单元连接,用于接收并判断所述指令采集单元的指纹识别的正确次数;
接口通断单元,与所述指令识别单元连接,根据所述指纹识别的正确次数,控制所述USB接口的通断。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接口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控制模块中两次正确次数为连续的。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接口控制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45582.6A CN108573177A (zh) | 2017-03-13 | 2017-03-13 | 一种终端接口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45582.6A CN108573177A (zh) | 2017-03-13 | 2017-03-13 | 一种终端接口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73177A true CN108573177A (zh) | 2018-09-25 |
Family
ID=63578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145582.6A Pending CN108573177A (zh) | 2017-03-13 | 2017-03-13 | 一种终端接口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573177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30864A (zh) * | 2019-10-30 | 2020-02-21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耳机及其控制方法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1023987A1 (en) * | 1999-09-30 | 2001-04-05 | M-Systems Flash Disk Pioneers Ltd. | Removable, active, personal storage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
US20060064577A1 (en) * | 2004-09-21 | 2006-03-23 | Aimgene Technology Co., Ltd. | BIOS locking device, computer system with a BIOS lock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CN1959586A (zh) * | 2005-11-01 | 2007-05-09 | 芯微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指纹硬盘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
CN204012845U (zh) * | 2014-08-01 | 2014-12-10 | 肖伟立 | 兼有指纹控制的移动电源 |
CN204215486U (zh) * | 2014-10-13 | 2015-03-18 | 陈丽 | 一种采用指纹识别技术的自动化电动车充电设备 |
CN105844136A (zh) * | 2016-03-28 | 2016-08-10 | 深圳市七彩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指纹识别的无线充电与控制系统 |
CN205509618U (zh) * | 2016-04-20 | 2016-08-24 | 北京迪拓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具有usb充电端口的汽车充电桩 |
WO2016131181A1 (zh) * | 2015-02-16 | 2016-08-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事件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6203035A (zh) * | 2016-06-28 | 2016-12-0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访问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2017
- 2017-03-13 CN CN201710145582.6A patent/CN10857317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1023987A1 (en) * | 1999-09-30 | 2001-04-05 | M-Systems Flash Disk Pioneers Ltd. | Removable, active, personal storage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
US20060064577A1 (en) * | 2004-09-21 | 2006-03-23 | Aimgene Technology Co., Ltd. | BIOS locking device, computer system with a BIOS lock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CN1959586A (zh) * | 2005-11-01 | 2007-05-09 | 芯微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指纹硬盘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
CN204012845U (zh) * | 2014-08-01 | 2014-12-10 | 肖伟立 | 兼有指纹控制的移动电源 |
CN204215486U (zh) * | 2014-10-13 | 2015-03-18 | 陈丽 | 一种采用指纹识别技术的自动化电动车充电设备 |
WO2016131181A1 (zh) * | 2015-02-16 | 2016-08-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事件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5844136A (zh) * | 2016-03-28 | 2016-08-10 | 深圳市七彩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指纹识别的无线充电与控制系统 |
CN205509618U (zh) * | 2016-04-20 | 2016-08-24 | 北京迪拓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具有usb充电端口的汽车充电桩 |
CN106203035A (zh) * | 2016-06-28 | 2016-12-0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访问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BENJAMIN RODES, XUNHUA WANG,AUTHORS INFO & CLAIMS: "Security analysis of a fingerprint-protected USB drive", 《PROCEEDINGS OF THE 26TH ANNUAL COMPUTER SECURITY APPLICATIONS CONFERENCE》 * |
苏志新,申永军,黄宏文: "基于USB接口的涉密数据传输可信监控系统研究",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30864A (zh) * | 2019-10-30 | 2020-02-21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耳机及其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61403B (zh) | 待充電對象充電授權方法、充電設備自動授權方法和系統 | |
CN109328348B (zh) | 一种业务认证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
US20150379255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ranting access to a computing device using a wearable device | |
US20160094550A1 (en) | Biometric Device Pairing | |
CN103916537B (zh) | 一种蓝牙设备及其快速配对方法和系统 | |
CN103870738A (zh) | 基于虹膜识别的可穿戴式身份认证装置 | |
US20160028713A1 (en) |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Flash Drive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 |
US10444792B2 (en) | Unlocking control system, method and wearable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109643473A (zh) | 一种身份合法性验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10658864B2 (en) | Multifunctional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and its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 |
CN108763895B (zh) |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
CN107016541B (zh) | 加密卡 | |
CN104700270A (zh) | 支付请求处理方法、支付请求处理装置和终端 | |
US9923891B2 (en) | Human body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secure access | |
WO2001020463B1 (en) | Security arrangement | |
CN105678909A (zh) | 一种用于电动车辆充电桩的身份验证方法 | |
CN108573177A (zh) | 一种终端接口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移动终端 | |
CN106909824A (zh) | 一种加解密装置及方法 | |
CN105187419B (zh) | 一种授权方法、装置、终端及系统 | |
CN203781550U (zh) | 电梯用的身份识别装置 | |
KR102010764B1 (ko) | 스마트폰 인증 기능을 이용한 컴퓨터 보안 시스템 및 방법 | |
KR102463246B1 (ko) | 차량과 생체정보를 이용한 신원인증 방법 및 시스템 | |
CN104933349A (zh) | 具有下载验证功能的usb转接装置及下载验证方法 | |
CN104113417A (zh) | 一种基于nfc的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 | |
CN105528536B (zh) |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5 |